1新闻两则-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ppt课件

真实性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 能虚构夸张。
★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 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 语五个部分。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必 不 可 少 的 三 部 分
– 标题
– 导语 – 主体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故、 加上 How——如何, 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哪怕是只是缺少一两个要素, 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说不清楚,不能给人 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 的事实大为逊色。
★广义: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 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 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 等。
★狭义: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 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 确简短的报道。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主体: “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强调,……保障制度等工作。”
•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 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 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100 字左右。(注意:要符合 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பைடு நூலகம்一句话,它 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 下文。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 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
辅助
– 背景 – 结语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pptx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pptx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
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
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
业 • 要求:①标题

醒目、恰当

②合理安排结 构 ③导语有
概括性、准确
性 ④语言真
实、准确、简

27
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6
2、请解释下面的词语并选其中一个造句:
高屋建瓴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
势。“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遏 ——阻止。
溃退
——败退。“溃”,溃 败。
7
感知课文内容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课 文
导语:(第1、2两句)渡江概况
(从四个方
战役全局 冲破敌阵
结 构
面概括)
横渡长江
中路军:中路军首战告捷
主体(:剩余部分) 西路军: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东路军战绩辉煌(重点)
13
语言赏析
14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 是实数,还是虚数?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标题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冲破敌阵
导语
渡江概况 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 Nhomakorabea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 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 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品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朗读课文,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人。 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繁茂了。 2)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 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 护。
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都报道了 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 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 的无能。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 洁的特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人》文统 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 情况作介绍。《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 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 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 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 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 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 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 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 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
优质课件
安庆
芜芜湖湖
九江
优质课件
江江阴阴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优质课件
重点品读 找出本文议论句,思考讨论: 1、议论句写了什么内容? 2、议论句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
内容?为什么? 3、议论句为什么把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
官兵区分开? 4、为什么用“南京拒绝和平”而不用 “蒋介 石政府拒绝和平”?
优质课件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 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 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 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优质课件
注音: 鄂 è( è )豫( yù)绥靖(suí) 阻遏( zǔ)( è)泄气( xiè ) 溃退(kuì)歼灭(jiān)管辖( xiá) 锐不可当( dāng)上当( dàng) 要塞( sài )瓶塞( sāi ) 阻塞( sè )堵塞( sāi )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课件.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课件.ppt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__冲__破__敌__阵__,__和__横__渡__长__江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不__是__,__因__三__路__军__加__起__来__是__一__百_。万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__“_不__含__”__指__不__包__括__,__体__现__语__言__确__凿__无__误__的__特__点__。__“__均__”__指__“__全_ ”, __体__现__战__线__之__长__、__胜__利__之__大__,__洋__溢__着__自__豪__之__情__。________
思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 考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
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
题 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 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导__语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 _简__述__渡__江__战__役__胜__利__成__功__,__引__起__下__文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不__能__,__这__样__写__表__明__材__料__真__实__准__确__,__报__道__及__时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课件1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课件1 新人教版
第十三页,共26页。
渡江作战兵力:多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东至江阴 (jiānɡ yīn),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第十四页,共26页。
战线:长
战况: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议论(yìlùn)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 党反动派拒绝(jùjué)签订和平协定,有 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 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jùjué) 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 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六个 要素
• • •
如何(rúhé)?--事情发生的结果 为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主
要自觉地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
决了。
第八页,共26页。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ā地shn点í) (:jdi ìd西iǎn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rén人w民ù):解放军百万大军
第二十页,共26页。
请在文中划出这 则新闻(xīnwén)的 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 (xīnwén)的导语和 主体。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中原(zhōngyuán)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原因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 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 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 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读阻音遏。(zǔ è)è
芜湖( wú )
()
荻港( dí)
溃退(kuìktuuìì)

《新闻两则》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新闻两则》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这两则新闻写得好吗?
好在哪里?
自主探究环节
一、在第一则新闻中多处出现详细的数字,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在第二则新闻中为什么讲述几个关于 南阳这一地理位置的古代的故事?
合作交流环节
课外拓展环节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两个任务:
一、了解本次战争的相关影视作品,加深 印象。
二、老师给出一段材料,请同学写出一段 简短的新闻。
谢谢
《新闻两则》
毛泽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 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 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和速度,让学生领悟其中热爱和平、 不要战争的强烈情感。
预习环节 学生代表展示PPT环节 明确问题提问设疑环节
教 学
自主探究环节

合作交流环节 课外拓展环节



预习环节
人物介绍 时代背景
生字词
学生代表展示PPT环节
人物介绍
• 作者简介 • 文中人物
时代背景
• 战争缘起 • 音频图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字词
• 拼音字词 • 成语解释




提 问
新闻主要由哪五个部分组成?

这五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在文

中分别是指哪一些?

第1课《消息两则》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两则》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作者简介
➢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No ➢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 Image 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消息二则
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 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 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 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 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具体告知: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新闻?的六要素 何时 1949年4月20日 何地 长江前线(芜湖—安庆) 何人 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 敌军
何故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 个月的长江防线
何事 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如何 胜利南渡长江
再次浏览全文,说说你从文中看到作者的主观看 法和情感没有?
No Image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 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一、思考问题
1.标题中的“百万大军”改为“几路大军”行不行?
准确性 真实性
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可以吗?
时效性
一、品味语言
我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是
,它写出了
No Image
我觉得本则新闻是带(不带)作者的主观看法的,我从
下面词语(短语/句子)看出来:“

第1课 《新闻两则》课件(4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 《新闻两则》课件(4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力被迅速摧毁。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 无事。
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 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 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 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确精练,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书面语和口头 语相穿插,相益得彰(如“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再打 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各有 妙处。
板书设计
标题—百万(兵力)横渡(锐不可当) 冲破(排山倒海)
导语—渡江概况 横渡(一往无前) 展渡江盛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写) 扬将士神威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为了报道这场伟大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样两则新闻:《我 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字词积累
为下面描红的字注音。
督战( dū )
荻港( dí )
趋势( qū )
泄气( xiè)
摧枯拉朽( cuī )
锐不可当( ruì)
为下面的词语。 【业已】 已经。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
背景— 一方面……一方面…… 结语—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
拓展延伸
1、找出下列这则新闻的电头、导语、主体。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
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 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 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 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 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 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 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点拨】电头: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 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 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 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 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作业分析
二、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 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 江 区域) 、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第二层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 午五时起”,与第一层次“二十日夜起”开头相并列, 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说到督战原因:接着以嘲笑的口吻说“不料”,这一 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豫 绥靖 逃窜 歼灭 溃退 泄气
阻遏 锐不可当 要塞 管辖
• 新闻内容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 新闻结构五部分: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内容,包括引题、正副题;
导语:较详细了解新闻内容,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 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 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 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2、释义 业已:已经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新闻知识: 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4、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1新闻两则 (共29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1新闻两则 (共29张ppt)

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 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100字左右。 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简洁而具有气势
❖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 退, 毫无斗志”。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 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 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 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 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 要打响。
新闻的结构
❖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 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 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 记叙的六要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字词辨析
要塞( sài) 阻塞( sè) 堵塞( sè) 塞子 ( sāi ) 荻港( dí ) 获得( huò) 溃退( kuì ) 歼灭( jiān) 阡陌( qiān) 纤维(xiān ) 锐不可当( dāng ):不可抵挡。 当真(dà ng )

新标语文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1《新闻两则》

新标语文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1《新闻两则》

学科语文课题1、新闻两则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过程方法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情感态度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新闻的特点,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配乐朗诵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1949年4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检查预习课件投放,主要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芜湖荻港溃退锐不可当签订三、背景简介(课件投放)也可让学生展示课下搜集到的资料,然后教师再补充投放有关资料。

四、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录音,(朗读水平较高的教师也可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文章的情感。

学生听,进入情境。

学生朗读,记忆字词读音以及字形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听教师补充介绍背景资料。

听录音或听教师的范读。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大气磅礴,与本文的文气一脉相承。

布置、检查预习情况,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介绍事件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学生试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气势。

3、点名读,师生评价,明确朗读要领。

4、学生从两则新闻中任选一篇,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新人教版

1、本文的导语是1-5小节,它点明了香港回归祖 国及其重大意义。和第一则新闻相比,第一则新闻 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渡 江的情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则新闻的导 语,写法则不同(bù tónɡ)一般,不仅篇幅较长, 而且有较多议论。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2、主体部分是第6至25段,具体叙述交接仪 式举行的全过程,突出三个内容:①查尔斯王 子的讲话;②降旗、升旗仪式;③江泽民主席 的讲话。 主体部分和第一则新闻(xīnwén)相比,相同点 是:都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重点部分详写。 本文与第一则不同的是加了一个结语,交代了 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 国记者的人数。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 写一则(yī zé)消息,报道当前 社会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第十六页,共23页。
学习了这则消息 (xiāo xi)后,你有 哪些收获?
第十七页,共23页。
总结
新闻要有标题、导语、主体。 用一句话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 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 课文开关括号部分(bù fen)叫电头。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 结语。
第六页,共23页。

习1、能说出新闻(xīnwén)的特点

2、能概括文中记叙的事件 3、能分析消息的语言特点
(xuéxí)

第七页,共23页。
词语(cíyǔ) 读识一记读
芜湖 wú 荻港 kuì
歼灭(jiānmiè) 新 jiān
zhăn 噙着 永载史册
qín
dí溃退
要塞

sài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共45张PPT)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敌,明白胜利来之 不易,学会珍爱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两则消息的六要素。 2、理解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 3、学习本文精练准确的语言。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 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 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 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 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 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的新闻稿。
上页 返回 下页
归纳 练习
上页
返回
下页
新闻要求有哪六要素?
1. 2. 3. 4. 5. 6.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上页 返回 下页
新闻在结构上分为哪五部分?
1. 标题 2. 导语: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 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 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 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 背景 5. 结语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上页
返回
下页
本文文体是:
新闻
上页
返回
下页
新闻也要求有六要素, 请你指出本文的六要素。
1. 2. 3. 4. 5. 6.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20日夜——22日22时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大部已渡过,余部23日可渡完
新闻两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品读 找出本文议论句,思考讨论: 1、议论句写了什么内容? 2、议论句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 内容?为什么? 3、议论句为什么把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 官兵区分开?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 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 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 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整体感知:
1、根据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的结构。 2、思考本文主体可划分几个层次? 3、归纳出本文的新闻“六要素”?
第一层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
归纳总结:
新闻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 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 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明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的 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
语言品味: 1、认真思考讨论“研讨与练 习三”中1、2题,然后在全文中 举例说明: 2、 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 的准确性?
大胜利。
第五层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内容探究: 1、南阳解放战争中取得哪些成就?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扩大 了老根据地。 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 巩固了根据地。
毛泽东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 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 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 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 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 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 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 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 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 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 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 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
请在文中划出这 则新闻的的六个要 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 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时间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 原因 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 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 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 和 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 结果 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 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 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②学以致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雄救人不留名 受奖反遭人妒嫉
本报讯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曾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宣传媒体宣 传过的不计个人安危、奋勇救人不留名的英雄——河南省新野县航远公 司“新机85号”船船长冯安义,最近遇到了尴尬事。 1997年7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冯安义驾驶的“新机85号”船正在湖北宜 昌市青滩码头卸大米,突遇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轮与一货轮在江心发 生碰撞。冯安义顾不上再卸货物,亲自操舵,向事故现场驶去,并指挥 家人站在船舷边,接应从失控客轮上跳下来的旅客。半小时过去了,“ 新机85号”船随客轮下漂三四公里,救下了200多名乘客。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找到了英雄。为此,南阳 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野县见义 勇为基金会奖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雄 尴尬的事出现了:“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候,此船正被湖北省 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赵某租赁。赵得知冯安义 得到奖励1.7万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将原欠 冯安义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而冯安义应得的1.7万元奖金,又全都 捐给了福利院。 《北京青年报》刘东林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 山 风 雨 起 苍 黄 ,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 虎 踞 龙 盘 今 胜 昔 , 天 翻 地 覆 慨 而 慷 。
导语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不是,因三路军加起来是一百万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不含”指不包括,体现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指“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
不 可 沽 名 学 霸 王 。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 人 间 正 道 是 沧 桑 。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 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新 闻 的 五 个 结 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比较阅读
相同点:
1.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 2.都报道了渡江战役情况。 3.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歌颂渡 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的无能。 4.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洁的特 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
1.《人》文统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 军某部渡江情况作介绍。 2.《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点、渡江人数 、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江作了详细、具 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渡江、登岸、群众 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3.《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 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 4.《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 敌军的内容,《我》文对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 5.《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近乎绘画的“白描”,深 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 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注音: 鄂 ( è )豫( yù)绥靖(suí ) 阻遏( zǔ)( è )泄气( xiè ) 溃退(kuì)歼灭(jiān )管辖( xiá) dāng)上当( dàng) 锐不可当( sài )瓶塞( sāi ) 要塞( sè 阻塞( )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篇( )。 A.消息 B.通讯 C.小说 D.议论文 2.“英雄救人不留名”从新闻知识角度说,这 句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新闻消息知识的写法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 三个部分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 闻的内容。
思 考 题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 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 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 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江阴 江阴 芜湖 芜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