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蚕桑生产模式 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蚕桑生产模式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黑溪镇政府庞友立
黑溪镇地处黔江西北部中心地带,与本区石会、白石、小南海等乡镇毗邻,接壤彭水县郁山、石柳、连湖等乡镇,境内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素有黔江的“西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94.5平方公里,辖6个村(居)委,现有5837户,22445人,是黔江区的人口、面积大镇。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宜桑宜蚕,蚕农有较好的养蚕习惯,近年来,蚕桑已成为我镇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项目,也是我镇农户万元增收的骨干产业之一。2010年全镇已实现桑园面积7000亩,养蚕发种3700张,全年可望实现产茧3000担,农民茧款收入可达300多万元。但由于养蚕零星分散,亩平养蚕效益不高;劳动力大量外出,致使养蚕劳动力严重缺乏。传统的生产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茧丝绸市场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我镇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行情迅速好转,已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如何创新蚕桑生产模式,促进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提高农民养蚕经济效益,是蚕业工作者应该认真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要促进蚕桑生产快速发展,必需在扶持奖励政策上创新。
近十年来,由于黔江区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其他奖励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使黔江的蚕桑行业起死回生,蓬勃发
展。但由于前期过度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栽桑的质量和养蚕技术的提高,造成养蚕水平低下,亩产效益差,同时因茧丝绸市场疲软,严重挫伤了蚕农的蚕桑生产积极性,大多数蚕农对栽桑养蚕失去了信心,养蚕的目的就是套取国家政策,致使桑园面积缩水严重,原政策的兑现方法已经不利于现阶段蚕桑产业的发展,要提高蚕农的积极性,必需创新国家扶持奖励政策的兑现办法,一方面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彻底改变蚕农做好做差一个样的局面。
1、抓好面积核实,挤干面积水分。
抓好桑园面积的复核,可以改变蚕农对蚕桑产业发展的认识,体现政府执行政策的严肃性。今年年初,政府通过认真组织,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镇桑园面积进行复核丈量,一方面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实情;另一方面严肃了政策,改变了蚕农的不满情绪,树立了蚕农的信心。
2、实行政策统筹,发挥政策的效力。
适当调整蚕桑直补政策和奖励扶持政策的兑现办法,可以有效的促进桑园管理和提高消毒防病的水平。近年来,通过推行“一事一议”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管理资金无法到位的问题。即:一是对只栽桑不管桑不养蚕的农户取消政策兑现;二是将上级补助政策分开兑现,一部分作为桑园面积的基础补助兑现给农户;另一部分实行资金统筹分别用于提前兑现管理用肥、防病治虫药物、订种既奖励。
3、建立激励机制,搞好考核奖惩。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蚕农的奖励力度;二是加大对共育室的奖励补助力度;三是加大对干部发展蚕桑产业的考核奖惩力度。
①纸板方格蔟及室外大棚奖励。对购买使用纸板方格蔟的蚕农,每购买 1片,补贴 0.5元,每建室外大棚 1个,经验收合格后,每一个增加补贴200元。新建共育室,每个增加补助1400元。
②基地村产茧奖励。蚕桑基地村年发种200张以上、产茧120担的村,奖1000元;300张以上、产茧 180担的村,奖500元;400张以上、产茧240担的村,奖2000元;500张以上,产茧300担的村,奖2500元.
③重点户奖励。对年养蚕 5张以上( 包括5张),养蚕平均单产在 30公斤以上的大户,每公斤蚕茧奖励4元;凡年养蚕 1 0张以上( 包括 1 0张),产茧达到10担以上,养蚕平均单产在30公斤以上的专业户,每公斤蚕茧奖励8元。
④蚕茧组织奖励。按每公斤鲜正茧提取0 .3元生产组织费,进入收烘成本,用于奖励蚕桑发展有功人员。考核兑现村(居)蚕桑目标管理责任制。
⑤桑园管理奖励。由蚕桑领导小组统一检查评比,按照评比等级分别给予奖励。
⑥土地政策。鼓励全镇的所有桑园实行大户承包,动员土地适度流转,培育养蚕重点专业大户。凡年养蚕 3张以上的大户,
修建蚕房或建造室外大棚临时用地免缴一切税费。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的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全年发种均较去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发种达到3700 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
(二)、要提高蚕农经济效益 ,必需在养蚕技术上创新.
栽桑养蚕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黑溪尤为突出,严重缺乏养蚕劳动力,传统的养蚕方式使劳动力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需在养蚕技术上进行创新,大力开发、推广省工省力的养蚕技术。
①巩固并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室外大棚养蚕,取缔传统养蚕的方法。室外大棚养蚕是根据大蚕的生理特点,把省工省力、消毒防病、自动上蔟等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单产,又能提高蚕茧质量,省工省力达50%左右。通过宣传、培训、指导、奖励,近年来,全镇已建成大棚 346个,共育室10个,已实现张平单产达35公斤以上。②大力推广省力化地蚕育。充分利用我镇举家外出人多,空闲房屋多,认真推广指导大蚕省力化地蚕育,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可以有效地解决我镇夏、秋季温度过高产生的影响。今年我镇推广地蚕育累计达到30000平方米,养蚕1500张,平均单产均在35公斤。
(三)、要调动农民栽蚕养桑的积极性,必需在产销体系上创新。
1、蚕桑生产,市场风险大,农民作为小商品生产者,抵御市
场风险的能力有限,蚕茧收购部门,除了走公司 +农户的路子外,还要引入订单农业的模式,向蚕农承诺保护价,充分调动蚕农的蚕桑生产积极性。2、适度开放销售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避免一家独大,防止垄断经营。从而更好的实现价格公平,有效地调动了蚕农的蚕桑生产积极性。3、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区域实际,组建乡村蚕农合作社,并加以规范管理。蚕农合作社是以农户为主体的群众经济组织具有法人资格。作为独立法人,它有权决定自己的蚕茧销售,可以代表农户参与谈判,维护蚕农利益,同时它也属中介组织,是公司( 市场) 和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一头连着公司( 市场),根据公司对蚕茧标准的要求,和公司签订蚕茧供货合同。另一头连着分散的农户,和农户签订蚕茧生产合同,为农户提供管桑养蚕技术及蚕用物质服务,同时回收农户生产的蚕茧,并进行烘干加工。蚕农合作社以合同的形式与丝厂、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蚕桑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四)、要快速发展蚕桑生产,必需在经营模式上创新。
零星分散的传统养蚕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不仅养蚕收入少,而且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因此,必须在集约化栽桑、规模化养蚕、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进行业主开发,在土地流转上给予优惠政策,在养蚕用地上开足绿灯,在综合直补、大户补贴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全方位为业主开发搭建有利平台,创造有利条件。今年,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全镇已发展20亩以上的规模种养殖户50余户,通过进行业主开发经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