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攻11 “一带一路”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专攻练(十一)
“一带一路”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
(2017·福州5月测试)2007年以前,中国只能在外国制造商的帮助下进行高铁列车组装。2016年,中国“中车”的高铁装备制造占全球市场份额接近70%。中国装备制造以“性价比高”在国际上备受瞩目。下图示意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远景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高铁装备制造的最主要因素是()
A.原料供应B.技术储备
C.国家意愿D.人工成本
2.“中车”装备制造规模十年间赶超国外同行主要得益于() A.发达国家产业转移B.国内大宗货运需求
C.国家发展战略支持D.全球信息技术共享
3.下列高铁线路中,沿途经过区域人口密度差异最小的是() A.泛亚高铁B.中亚高铁
C.欧亚高铁D.中俄加美高铁
答案 1.B 2.C 3.A
解析第1题,高铁装备制造要求的技术条件比较高,所以影响高铁装备制造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储备;原料供应、人工成本、国家政策影响较小,选择B项。第2题,高铁装备制造要求的技术条件比较高,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生产部门,“2007年以前中国只能在外国制造商的帮助下进行高铁列车组装”,说明2007年以后主要是中国自主生产,因此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大力支持。高铁不运输货物,对国内大宗货运需求影响小,B项错误;全球信息技术共享是不可能的,D项错误。第3题,泛亚高铁自昆明到新加坡,所经地区都为人口稠密区,沿途经过区域人口密度差异最小,故A项正确;中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到欧洲,起点附近人口稀疏,终点附近人口稠密。欧亚高铁自我国东北到欧洲,所经中部地区人口稀少,两端人口稠密。中俄加美高铁起点和终点人口稠密,中部经过高纬度地区,人口稀少。
(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考)种桑养蚕、织锦刺绣,丝绸生产技术曾被中国长期垄断。由于其编制技术是一种复杂的工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被誉为“东方绚丽的朝霞”,曾是价值昂贵的服饰用料,是西方各国长期从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之一。但随着殖民主义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近代西方各
国输入量迅速减少。完成4~6题。
4.桑树广泛分布于辽河、黄河中下游、江淮和珠江各流域。桑树属于()
A.针叶林B.阔叶林
C.雨林D.常绿林
5.近代西方各国从中国输入丝绸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引进B.新产地的出现
C.服饰用料多元化D.贸易保护盛行
6.中国传统刺绣是指在丝绸上用针线手工绣制装饰图案,但目前多由电脑控制的机器进行批量生产。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劳动力成本上升B.机械自动化的普遍运用C.手工技艺缺乏传承D.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推行
答案 4.B 5.C 6.A
解析第4题,桑树广泛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阔叶林树种。第5题,丝绸生产过程复杂,传统技术含量高,文化底蕴深厚,故A、B两项错误;西方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棉花、羊毛、麻类等原料大量进入西方纺织领域,织品价廉物美,与价格高昂的丝绸比较,竞争力明显。第6题,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机器替代人力,使生产成本降低。
(2017·南充模拟)新加坡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但自2010年起,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位置被上海替
代。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光凭总部经济、贸易、物流和金融业不能够支撑长远的发展,未来新加坡将重点发展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制造等产业。据此完成7~9题。
7.新加坡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B.制造业发达
C.科技水平高D.地理位置优越
8.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位置被上海替代,是因为上海() A.港口水深江阔B.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
C.城市人口规模大D.改善投资环境
9.新加坡重点发展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制造等产业需要创造的条件是()
A.提高研究能力B.拓展国际市场
C.建设自由贸易区D.改善投资环境
答案7.D8.B9.A
解析第7题,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之地,是世界重要航道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世界航运和物流、金融中心,故D项正确。第8题,经济腹地是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上海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故货物集散量较大,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故B项正确。第9题,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等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此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研究能力。
10.(2016·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