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尺寸规范
古建筑权衡尺寸表
古建筑权衡尺寸表
在古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权衡尺寸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是因为古建筑通常遵循一定的建筑风格、比例和尺寸规范,以确保建筑整体的协调和美感。
以下是一份古建筑权衡尺寸表的简化版本,供参考:
1.整体尺寸:
•长度:[建筑长度]
•宽度:[建筑宽度]
•高度:[建筑高度]
2.柱廊与走廊:
•柱廊宽度:[柱廊宽度]
•柱廊间距:[柱廊间距]
•走廊宽度:[走廊宽度]
3.大门与门廊:
•大门高度:[大门高度]
•大门宽度:[大门宽度]
•门廊深度:[门廊深度]
4.窗户与窗棂:
•窗户高度:[窗户高度]
•窗户宽度:[窗户宽度]
•窗棂样式:[窗棂样式]
5.屋顶结构:
•屋顶形式:[屋顶形式,如悬山顶、歇山顶等]
•屋顶高度:[屋顶高度]
•屋脊装饰:[屋脊装饰样式]
6.庭院与花园:
•庭院形状:[庭院形状,如方形、圆形等]
•花园布局:[花园布局,如中轴线、对称等]
7.墙体与围墙:
•墙体厚度:[墙体厚度]
•围墙高度:[围墙高度]
•围墙样式:[围墙样式]
8.装饰元素:
•龙柱数量:[龙柱数量]
•狮子石雕:[狮子石雕数量]
•其他装饰元素:[其他装饰元素及数量]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例子,实际的权衡尺寸表可能更为详细,并会考虑到建筑的具体风格、历史背景以及文化传统。
在进行古建筑设计时,建议与专业的建筑设计团队合作,确保尺寸和比例的选择符合古建筑的整体美感和文化内涵。
古建筑模型标准
古建筑模型标准一、比例尺设定在进行古建筑模型制作时,应首先明确比例尺。
比例尺的设定应尽量准确,以还原建筑的真实尺寸。
常用的比例尺有1:100、1:200、1:500等,具体应根据需求和实际条件选择。
二、结构材料选择古建筑模型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历史真实性和美学要求。
木料、石料、陶土等自然材料应优先选用,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塑料、石膏、金属等人工材料。
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建筑元素呈现古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应尽可能真实地呈现。
这包括但不限于屋顶、墙体、门窗、柱础、斗拱等部分,应充分考虑其历史特征和艺术风格。
同时,应注意各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保证整体效果的和谐统一。
四、色彩与纹理表现古建筑模型的色彩与纹理表现是还原真实感的重要手段。
应充分研究历史资料,了解古建筑的色彩搭配和纹理特点。
在模型上应使用与古建筑相近的颜色和纹理,以增强模型的视觉效果。
五、细节处理要求古建筑模型的细节处理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注重细节的刻画,如雕刻、彩绘、装饰等,使其符合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
同时,应注意细节处理的工艺和质量,以保证模型的精细度和完整性。
六、安全与耐久性考虑在进行古建筑模型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和耐久性。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支撑结构、选择耐用的材料等,以保证模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同时,应注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以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七、制作工艺规范古建筑模型的制作工艺应规范、严谨。
应遵循一定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如精确测量、切割、打磨、拼装等,以保证模型的精度和质量。
同时,应注意工。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介绍如下:
古建筑斗拱的尺寸并不是固定的,因为斗拱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包括建筑的用途、建筑的风格、建筑的结构等等因素。
一般来说,斗拱的尺寸是根据建筑的檐口高度来确定的。
比如说,如果建筑的檐口高度是3米,那么斗拱的高度可以设置为1.2米左右,斗拱的宽度可以设置为1.8米左右。
当然,具体的尺寸还需要结合建筑的整体设计来确定,不能仅仅根据檐口高度来确定。
在古代,建筑师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艺来确定斗拱的尺寸,因此不同的建筑师所设计的斗拱尺寸可能会有所不同。
而在现代,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时,一般会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斗拱的尺寸符合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建筑知识:古建筑尺寸规范
中国古建筑知识:古建筑尺寸规范1、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2、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来处理; 大式建筑按斗拱攒数定进深3、柱高柱径确定:柱高为明间面阔的8/10,柱径为柱高的1/114、收分、侧脚:小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7/1000;外檐柱侧脚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无侧脚5、上出、下出(出水、回水):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为檐柱高的3/10,檐椽为上出的2/3,飞椽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为上出的4/5,大式做法为上出的3/46、台明高度:小式建筑为1/5柱高或2D(D为柱径),大式建筑为挑尖梁底高的1/47、步架、举架: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步架一般为4D,顶步架不小于2D 也不大于3D;举架小式五檩房一般为五举、七举;七檩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8、五架梁:高1.5D,厚1.2D或金柱径1寸,长为四步架加2D五架梁划线程序:将已初步加工完毕的木料在迎头画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线在中线上分别按平水高度(即垫板高度,通常为0.8檩径)和梁头高度(通常为0.5檩径)画出平水和抬头线位置,将两端头中线、平水线、抬头线分别弹在梁长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弹出梁底和侧面的滚棱线抬头线在正身又叫熊背线同时又是侧面上棱的滚棱线梁头划线首先应按檩径大小在檩中线两侧画出檩椀宽度,在此范围内顺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间两份为梁鼻子两侧两份为檩椀9、三架梁:三架梁高为0.8檩径或0.65檩径,抬头为1/2或1/3檩径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为五架梁的8/10,高为5/6),故需适当减小平水(垫板)和抬头(檩椀)高度10、桁、檩:檩径一般为D或0.9D(大式带斗拱做法为4~4.5斗口)正身长按面阔,一端加榫长按自身直径的3/10下有重叠构件时均需做出“金盘”,金盘宽为3/10檩径11、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为脊檩和上金檩的垂直距离减掉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长,上面加脊檩椀高(按1/3檩径)瓜柱厚为三架梁厚的8/10,宽为一份檩径脊瓜柱上端也应留鼻子,宽度可按瓜柱宽的1/4,高同檩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2倍时都须按角背,以怎强其稳定性角背长为一步架,高为瓜柱高的1/3~1/2厚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两侧做出包掩(俗称“袖”),包掩为构件厚的1/10角背与梁背迭合,两端还应栽木销固定12、抱头梁:长为廊步架加梁头长一份高由平水(0.8檩径)、抬头(0.5檩径)、熊背(1/10梁高)三部分组成约1.5D其后尾做半榫插入金柱,半榫长为金柱径的1/3~1/2,榫厚为梁厚的1/4梁后尾与金柱接触处肩膀有撞肩和回肩两部分,通常做法为“撞一回二”,即将榫外侧部分三份,内一份做撞肩与柱子相抵,外两份向反向画弧做回肩13、额枋(檐枋):高D,厚0.8D,燕尾榫头部宽和长相等为1/4~3/10柱径,根部按每面宽度的1/10收分,使榫成大小头燕尾榫两侧分三等分,一份为撞肩两分为回肩,反向画弧枋子底面的燕尾榫头部和根部均应比枋子上部每面收分1/10,使榫上大下小(称为收溜)14、金、脊枋:一般高为0.8D,宽为0.65D,做法与额枋(檐枋)相同15、箍头枋:用于稍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称箍头枋箍头枋的头饰大式做“霸王拳”小式作“三岔头”箍头榫长度,霸王拳由柱中外加一柱径三岔头外加1.25柱径箍头榫厚应同燕尾榫,为柱径的1/4~3/10霸王拳(或三岔头)宽窄高低均为枋子正身部分的8/10,因此,先画出扒腮线,将箍头两侧按原枋厚各去掉1/10,高度由底面去掉枋高的2/10肩膀处按“撞一回二”画出撞肩和回肩16、门尺:门尺1尺=1.44营造尺=46.08cm1门尺均分为8寸,每门尺的1寸=5.76cm;八个寸位分别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每寸分为5份每份均有吉凶定义. . .。
古建筑:建筑的模数与柱径、柱高、斗拱高
“单材”和“足材”是在宋代就出现的木构件尺度标准。
“足材与单材相对应,是指比单材尺寸加大的材分,即“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栔,即两层枋之间的空挡部分。
一般来讲
通过单材与足材的区别,在有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就有了单材拱与足材拱的区别。
单材栱
单栱造
足材拱
足材栱高21分,宽仍为10分。
足材栱高度多出的6分恰为上下栱之间由斗垫托而出现的空隙的高度。
泥道栱上有慢栱时,两栱之间空隙里通常用称为暗栱的木条进行填充,它的断面被规定为高6“分”,宽4“分”。
太和殿面宽
檐柱是最外侧的一排柱子,大式建筑檐柱高约60斗口,平板枋高约2斗口,斗拱总高约9.2至11.2斗口,共计约70斗口,檐柱柱径6斗口。
大式建筑侧视比例
以大式九檩或七檩周围廊为例,明间7攒77斗口,次间6攒66斗口,梢间6攒或5攒,廊间2攒22斗口。
注意“攒当坐中”。
收分与侧角、升起
下出、上出和山出
古建筑各部位及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固定法则,每座建筑根据等级高低和规模大小,首先要确定其基本模数的数值,在斗拱和柱高柱径确定之后,屋顶梁檩举架的换算也是十分重要的,相关工程经济的内容,在之后的推送中会陆续介绍。
建筑尺寸规范3
建筑尺寸规范3篇一:建筑室内设计尺寸规范2015建筑,室内设计标准尺寸来自: St.Levin(寬)2011-10-15 21:36:51家具设计的基本尺寸(单位:厘米)衣橱:深度:一般60~65;推拉门:70,衣橱门宽度:40~65推拉门:75~150,高度:190~240矮柜:深度:35~45,柜门宽度:30-60电视柜:深度:45-60,高度:60-70单人床:宽度:90,105,120;长度:180,186,200,210双人床:宽度:135,150,180;长度180,186,200,210圆床:直径:186,212.5,242.4(常用)室内门:宽度:80-95,医院120;高度:190,200,210,220,240厕所、厨房门:宽度:80,90;高度:190,200,210窗帘盒:高度:12-18;深度:单层布12;双层布16-18(实际尺寸)沙发:单人式:长度:80-95,深度:85-90;坐垫高:35-42;背高:70-90 双人式:长度:126-150;深度:80-90三人式:长度:175-196;深度:80-90四人式:长度:232-252;深度80-90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60-75,宽度45-60,高度38-50(38最佳)中型,长方形:长度120-135;宽度38-50或者60-75正方形:长度75-90,高度43-50大型,长方形:长度150-180,宽度60-80,高度33-42(33最佳)圆形:直径75,90,105,120;高度:33-42方形:宽度90,105,120,135,150;高度33-42书桌:固定式:深度45-70(60最佳),高度75活动式:深度65-80,高度75-78书桌下缘离地至少58;长度:最少90(150-180最佳)餐桌:高度75-78(一般),西式高度68-72,一般方桌宽度120,90,75;长方桌宽度80,90,105,120;长度150,165,180,210,240圆桌:直径90,120,135,150,180书架:深度25-40(每一格),长度:60-120;下大上小型下方深度35-45,高度80-90 活动未及顶高柜:深度45,高度180-200木隔间墙厚:6-10;内角材排距:长度(45-60)*90室内常用尺寸:1、墙面尺寸(1)踢脚板高;80—200mm。
古建尺寸规范
中国古建筑知识:古建筑尺寸规范1、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2、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来处理; 大式建筑按斗拱攒数定进深3、柱高柱径确定:柱高为明间面阔的8/10,柱径为柱高的1/114、收分、侧脚:小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7/1000;外檐柱侧脚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无侧脚5、上出、下出(出水、回水):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为檐柱高的3/10,檐椽为上出的2/3,飞椽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为上出的4/5,大式做法为上出的3/46、台明高度:小式建筑为1/5柱高或2D(D为柱径),大式建筑为挑尖梁底高的1/47、步架、举架: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步架一般为4D,顶步架不小于2D也不大于3D;举架小式五檩房一般为五举、七举;七檩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8、五架梁:高1.5D,厚1.2D或金柱径1寸,长为四步架加2D五架梁划线程序:将已初步加工完毕的木料在迎头画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线在中线上分别按平水高度(即垫板高度,通常为0.8檩径)和梁头高度(通常为0。
5檩径)画出平水和抬头线位置,将两端头中线、平水线、抬头线分别弹在梁长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弹出梁底和侧面的滚棱线抬头线在正身又叫熊背线同时又是侧面上棱的滚棱线梁头划线首先应按檩径大小在檩中线两侧画出檩椀宽度,在此范围内顺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间两份为梁鼻子两侧两份为檩椀9、三架梁:三架梁高为0。
8檩径或0。
65檩径,抬头为1/2或1/3檩径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为五架梁的8/10,高为5/6),故需适当减小平水(垫板)和抬头(檩椀)高度10、桁、檩:檩径一般为D或0。
9D(大式带斗拱做法为4~4.5斗口)正身长按面阔,一端加榫长按自身直径的3/10下有重叠构件时均需做出“金盘”,金盘宽为3/10檩径11、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为脊檩和上金檩的垂直距离减掉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长,上面加脊檩椀高(按1/3檩径)瓜柱厚为三架梁厚的8/10,宽为一份檩径脊瓜柱上端也应留鼻子,宽度可按瓜柱宽的1/4,高同檩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2倍时都须按角背,以怎强其稳定性角背长为一步架,高为瓜柱高的1/3~1/2厚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两侧做出包掩(俗称“袖”),包掩为构件厚的1/10角背与梁背迭合,两端还应栽木销固定12、抱头梁:长为廊步架加梁头长一份高由平水(0。
古建筑比例尺寸解读
古建筑尺寸比解读2018.11.23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明清小式大木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明清大式大木以斗口倍数比例为模数,带斗拱建筑。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标准四合院尺寸
标准四合院尺寸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其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合院通常由一个正房和四个配房组成,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
在四合院的设计中,尺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整个院落的布局和空间利用。
本文将就标准四合院的尺寸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四合院的尺寸应当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比例规律,保持整体的和谐美感。
一般来说,正房的宽度应为整个院落宽度的一半,而深度则应为宽度的一半至三分之二。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正房在整个院落中显得宽敞而不失稳重,同时也能够保证正房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
其次,配房的尺寸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配房通常位于正房的两侧,其宽度和深度应当与正房相对应,保持整个院落的对称美感。
此外,配房的尺寸也需要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例如客厅、卧室、厨房等功能区域的布局,以及与正房之间的连通方式等因素。
另外,院落的尺寸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院落的大小应当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同时也要考虑到采光、通风等自然因素。
通常来说,院落的尺寸应当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人群活动,同时也要保证正房和配房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良好。
最后,四合院的尺寸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布局和风水等因素。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运势和居住者的福祉。
因此,在设计四合院的尺寸时,需要兼顾风水的要求,保证整个院落的布局和结构符合风水学的原理。
综上所述,标准四合院的尺寸设计需要考虑到正房、配房和院落的尺寸,保持整体的和谐美感,同时也要兼顾实际使用需求和风水等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考量和规划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符合中国传统建筑规律的四合院建筑。
古建筑设计:3.6米木四角亭大木结构完整做法(翼角、角梁、椽条
古建筑设计:3.6⽶⽊四⾓亭⼤⽊结构完整做法(翼⾓、⾓梁、椽条⼀、⼤⽊权衡尺⼨本亭⼤⽊构件尺⼨及各构件之间⽐例权衡以《清⼯部做法则例》原⽂为准,单檐四柱,⾯阔⼀丈(3200),柱⾼⼋尺(2560),步架⼆尺五⼨(800),檐步五举,顶步七五举,檐柱径225。
⼆、构造及外观本亭较《清⼯部做法则例》原⽂及粱、邵图解,在结构和外观上有以下⼏项调整:(1)本案⽆四⾓交⾦墩:因步架较⼩,故⽆此项,抹⾓梁直接承受⽼⾓梁及搭交⾦檩。
(2)翼⾓椽数量减少:本案椽径75,椽当85,较则例规定椽径⼆⼨⼀分(67.2)有所调整,翼⾓椽也减少为9根。
(3)翼⾓起翘⼤⼩不同:本案仔⾓梁头⽐正⾝飞椽椽头冲出⽔平距离225(3椽径),起翘353(约4.7椽径),与则例规定翼⾓斜出3椽径六⼨三分(合⽔平距离201.6)不同。
故本案檐⼝曲线与则例图样不同。
(4)外观增设装修:《则例》原⽂限于⼤⽊,对装修内容未予交待,本案亭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坐凳和吊挂楣⼦.三、台基及地⾯做法1、台基构造与做法本案为标准的官式建筑台基作法.基础:刨槽深度1200,槽底素⼟夯实,筑⼆⼗把⼩夯灰⼟两步,筑实10⼨。
埋头部分:以糙砖码砌磉墩,掐砌拦⼠,磉墩和拦⼟各为独⽴的砌体,以通缝相接。
台明部分:⽤停泥砖⼲摆砌筑台帮,以糙砖填砌台帮背⾥,内回填灰⼟。
露明部分中阶条⽯和埋头⾓柱使⽤青⽩⽯,阶条⽯是台基最后⼀层⽯活,按传统规矩,前檐阶条⽯的块数应⽐开间数多两块,本案取3块。
埋⾝与台明⽤⼟衬⽯分隔,本案⼟衬⽯⽐台帮宽出50,为找散⽔坡度,⽐室外地⾯⾼出15。
磉墩之上,安装柱顶⽯,中间凿出榫窝,以安装柱⼦下的管脚榫。
柱顶⽯上的圆⿎镜⾼出台基45,墁地完成后凿打成形。
另外,为丰富⽯活内容,本案设有两种踏跺类型,1个垂带踏跺和2个如意踏跺。
台基露明部分待屋⾯⼯程竣⼯后再⾏砌筑安装,保证台明⽯活不致因施⼯⽽损伤或弄脏。
2、台基权衡尺⼨本案亭台基为普通直⽅型台基。
按传统规定,台明⾼为柱⾼的1/5~177,本案取480(柱⾼的3/16).台明总长为⾯阔(本案3200)加下出(本案600 ),得总长4400.3、地⾯做法⽅砖细墁做法,使⽤400x400x60五扒⽪⽅砖,四肋应砍转头肋,表⾯平整。
古建筑进深尺寸标准
古建筑的进深尺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建筑物的规模、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和用途等。
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对进深方向每两根檩木之间的水平距离做了规定,一般为五至六尺。
但除了这个指导方向,没有对进深尺寸做出明确规定。
另外,在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中,对大式带斗栱建筑和不带斗栱或小式建筑的明间阔深比做了规定,分别为1:1.75~1:1.8和1:1.62~1:1.2。
大式建筑的进深一般为明间面阔的1.6—2倍,小式建筑的进深一般为明间面阔的1.1-1.2倍。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进深尺寸标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古建筑的规范《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古建筑的规范《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征求国家标准《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建标标函[2016]278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现征求由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徽建筑大学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见附件)意见,请于2017年1月23日前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第一起草单位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16年12月27日《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工程设计;4.工程材料;5.台基工程;6.木构架工程;7.墙体工程;8.屋面工程;9.木装修工程;10.楼地面工程;11.装饰工程;12.雕塑工程;13.彩画工程。
1 总则1.0.1为规范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现场质量检查。
1.0.3对传统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对抗震、防火、防潮、防腐、防虫等提出具体要求。
1.0.4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传统建筑traditional architec传统建筑是指在外观造型、结构和装饰特征、材料使用以及营造做法等方面,具有传承性、普遍性和演进性的建筑。
2.0.2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service lif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2.0.3墁地Floor用砖铺装的地面。
中国古建筑资料摘要
中国古建筑资料摘要一、中国古建筑分类:宫殿,园林建筑,宅第按屋顶分类:庑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塔顶、平顶、穹隆鼎、十字顶。
二、古建筑分为七大专业1、砌体工程2、地面及庭院工程3、屋面工程4、抹灰工程5、木构件及木基层工程6、木装修工程7、油饰彩绘工程三、古建筑名词解释1)、山花:歇山式屋顶两侧形成的墙面;2)、停泥砖:用优质细泥烧制成的砖,叫停泥砖大停泥砖尺寸416*208*80 小停泥砖尺寸288*144*643)、梁枋:古建筑中的主梁,平行于水平面的大梁。
4)、挂落:是在古建筑额枋下的一种木质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做成。
5)、随梁枋:按进梁、联系两柱头之间的横木。
6)、替雀:用木雕刻而成,是柱与梁交接处的装饰物。
7)、藻井:坛、庙宇、殿堂、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
8)、玄观:住宅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过渡空间。
9)、屋檐:(一)、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四条斜嵴,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二)、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又称九脊顶。
(三)、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墙外,屋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称挑山顶。
(四)、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平齐(或略高于屋面)(五)、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圆锥形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于此种屋顶。
(六)、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10)、屋脊角上的动物有哪些:(1)龙(2)凤(3)狮子(4)天马(5)海马(6)狻猊(7)狎鱼(8)邂豸吼斗牛(10)猴行什11)、仙人:屋脊顶端为骑凤仙人。
12)、古建筑中的门:1、殿门:前殿门、后殿门、偏?殿门;按开间分为四、六、八套长窗门。
2、亭门:柱上间门。
3、阁门:以长窗门为主。
4、楼门:以长窗门为主,多用于住宅门,楼的一、二进门。
北京古建筑计算规则
一、第三册《仿古建筑工程》(以下简称本定额),包括土方及基础工程、砌筑工程、石作工程、木构架及木基层、斗拱、木装修、砼及钢筋砼工程、屋面工程、地面及路面工程、抹灰工程、油饰彩画工程、裱糊工程、脚手架工程和工程水电费等共十四章。
二、本定额适用于各类仿古建筑工程、旧址复建及易地复建的仿古建筑工程以及在新建小区和原有园林中新建、扩建的仿古建筑景点。
三、有关檐高、层高的规定:(一) 檐高:无台基的从自然地坪(有台基的从台基上表面)至檐下梁头下皮计算。
(二) 层高:首层从±0.00至首层顶部结构顶面的高度计算;其余各层的层高均以上下结构层顶面标高之差计算。
四、工程成品保护费已包括在定额相应项目中,不得另行计算。
五、本定额的机械费是指大型机械使用费。
六、如仿古建筑工程中设计有部分土建项目,应执行第一册《建筑工程》或第二册《装饰工程》相应子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一) 单层建筑不论其出檐层数及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1. 有台明的按台明外边线内包水平面积计算:2. 无台明的:(1) 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其中围护结构外有檐廊柱者,按檐廊柱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围护结构的外边线未及构架柱外边线者,按构架住外边线计算。
(2) 无围护结构的,按构架柱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
(二) 多层建筑不论出檐层数如何,均按楼层(楼板分层或自然结构层)的分层水平面积总和计算其建筑面积。
其中:1. 首层建筑面积按上述单层建筑的规定计算:2.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建筑面积,按上述单层建筑无台明的规定计算。
(三) 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楼层内,带有固定楼梯的局部楼层或内回廊者,按其局部楼层或回廊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四) 多层建筑的构架柱外带有围护装修或围护栏杆的挑台建筑面积,按构架柱外边线至挑台外边线之间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五) 坡地建筑、临水建筑或跨越建筑的首层构架柱外带有围栏的挑台建筑面积,按首层构架柱外边线至挑台外边线之间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是指古代建筑中斗拱的尺寸规格表。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尺寸大小的确定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结构形式、功能需求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建筑斗拱尺寸表:
1. 五间式大殿斗拱尺寸表:
-外斗拱:高1.2米,宽1.5米
-中斗拱:高1.1米,宽1.4米
-内斗拱:高1.0米,宽1.3米
2. 四合院斗拱尺寸表:
-外斗拱:高1.0米,宽1.2米
-中斗拱:高0.9米,宽1.1米
-内斗拱:高0.8米,宽1.0米
3. 四柱三楼斗拱尺寸表:
-外斗拱:高1.5米,宽1.8米
-中斗拱:高1.4米,宽1.7米
-内斗拱:高1.3米,宽1.6米
需要注意的是,古建筑斗拱尺寸表并非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建筑风格、地域、时代等都会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古建筑:榫卯的种类和尺度,
榫卯是传统建筑各个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指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
凸出部分叫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榫眼、榫槽)。
榫卯不仅仅有各种形状,榫卯的大小也合建筑的尺度有固定的比例关系,本期推送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榫卯的形式与比例。
在距今7000余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有木质榫卯的出土,是距今最早的榫卯构件,代表了中国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
拱,第二可以使得梁柱之间的衔接更加稳固。
连接不同的构件,使用的榫卯也不相同。
《营造法式》中的斗拱和柱网斗拱的榫卯,戳图回顾,斗拱命名和识别规律指南在之前的推送中,为大家介绍过斗拱的结构,本期推送为大家介绍柱网之间常见的几种榫卯。
管脚榫在柱础和木柱之间凿榫,用于固定柱根,防止水平移动。
在清《工程做法则例》中,将管脚榫的长度定为柱径的3/10。
在实际施工中,常根据柱径大小适当调整管脚榫的长短径寸,一般控制在柱径的3/10~1/4之间。
管脚榫截面或方或圆,榫的端部适当收溜(即头部略小),尺寸为榫根尺寸的 1/10。
瓜柱管脚榫用于各式瓜柱柱脚与各梁连接部位。
固定金、脊瓜柱不做水平移动。
瓜柱管脚榫常见的多为双榫。
为了瓜柱的稳定,大式建筑的屋顶多使用角背。
角背长为三个柱径,高为一个檩径,厚为檩的3/10,之上承托瓜柱,中间刻出1/4口子瓜柱双榫穿过角背,插入梁架。
馒头榫用于各柱柱头与各梁的连接部位, 尺寸同管脚榫,注意脊瓜柱有角背用双管脚榫,无角背用单管脚榫。
脊瓜柱上做檩椀子,用檩椀样板划线。
檩椀子用于中柱、山柱、瓜柱柱头与檩搭接部位。
尺寸为柱头檩椀尺寸自檩下皮上返 1/4 檩径(圆)定檩椀高,并按此向两侧按 45°抹角;在檩椀底皮的中心位置做鼻子榫,鼻子榫尺寸高、宽同为 1/5 檩径。
燕尾榫燕尾榫,又称银锭榫,用于柱子与(大、小)额枋、檐、金(檩)枋、随梁(枋)、围脊枋、管脚枋相连接的部位。
在大式建筑中,由于开间面阔过大,榫卯做带袖可以加大受力。
清《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榫宽为柱径的3/10,长为柱径的1/4,带袖的袖肩是长方形,长为柱径的1/8。
古建检验批2
基础石驳岸石料的砌筑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地基与基础报验申请表
上架木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下架木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撑拱(牌科)制作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梁式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柱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搁栅檩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枋梁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木构件制作安装报验申请表
墙体砌筑报验申请表
青砖砌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屋面盖瓦报验申请表
小青瓦屋面铺设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装饰抹灰报验申请表
土漆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土漆报验申请表
墁砖地面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墁砖地面报验申请表
窗扇(框)的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隔扇、长窗(框)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门扇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窗扇、隔扇、门扇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窗扇、隔扇、门扇制作与安装报验申请表。
古建筑比例尺寸解读
古建筑尺寸比解读2018.11.23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明清小式大木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明清大式大木以斗口倍数比例为模数,带斗拱建筑。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
2、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来处理; 大式建筑按斗拱攒数定进深
3、柱高柱径确定:柱高为明间面阔的8/10,柱径为柱高的1/11
4、收分、侧脚:小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7/1000;外檐柱侧脚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无侧脚
5、上出、下出(出水、回水):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为檐柱高的3/10,檐椽为上出的2/3,飞椽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为上出的4/5,大式做法为上出的3/4
6、台明高度:小式建筑为1/5柱高或2D(D为柱径),大式建筑为挑尖梁底高的1/4
7、步架、举架: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步架一般为4D,顶步架不小于2D也不大于3D;举架小式五檩房一般为五举、七举;七檩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
8、五架梁:高1.5D,厚1.2D或金柱径 1寸,长为四步架加2D五架梁划线程序:将已初步加工完毕的木料在迎头画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线
在中线上分别按平水高度(即垫板高度,通常为0.8檩径)和梁头高度(通常为0.5檩径)画出平水和抬头线位置,将两端头中线、平水线、抬头线分别弹在梁长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弹出梁底和侧面的滚棱线抬头线在正身又叫熊背线
同时又是侧面上棱的滚棱线梁头划线首先应按檩径大小在檩中线两侧画出檩椀宽度,在此范围内顺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间两份为梁鼻子
两侧两份为檩椀
9、三架梁:三架梁高为0.8檩径或0.65檩径,抬头为1/2或1/3檩径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为五架梁的8/10,高为5/6),故需适当减小平水(垫板)和抬头(檩椀)高度
10、桁、檩:檩径一般为D或0.9D(大式带斗拱做法为4~4.5斗口)
正身长按面阔,一端加榫长按自身直径的3/10
下有重叠构件时均需做出“金盘”,金盘宽为3/10檩径
11、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为脊檩和上金檩的垂直距离减掉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长,上面加脊檩椀高(按1/3檩径)瓜柱厚为三架梁厚的8/10,宽为一份檩径脊瓜柱上端也应留鼻子,宽度可按瓜柱宽的1/4,高同檩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2倍时都须按角背,以怎强其稳定性角背长为一步架,高为瓜柱高的1/3~1/2
厚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两侧做出包掩(俗称“袖”),包掩为构件厚的1/10角背与梁背迭合,两端还应栽木销固定
12、抱头梁:长为廊步架加梁头长一份
高由平水(0.8檩径)、抬头(0.5檩径)、熊背(1/10梁高)三部分组成
约1.5D其后尾做半榫插入金柱,半榫长为金柱径的1/3~1/2,榫厚为梁厚的1/4梁后尾与金柱接触处肩膀有撞肩和回肩两部分,通常做法为“撞一回二”,即将榫外侧部分三份,内一份做撞肩与柱子相抵,外两份向反向画弧做回肩
13、额枋(檐枋):高D,厚0.8D,燕尾榫头部宽和长相等为1/4~3/10柱径,根部按每面宽度的1/10收分,使榫成大小头燕尾榫两侧分三等分,一份为撞肩
两分为回肩,反向画弧枋子底面的燕尾榫头部和根部均应比枋子上部每面收分1/10,使榫上大下小(称为收溜)
14、金、脊枋:一般高为0.8D,宽为0.65D,做法与额枋(檐枋)相同
15、箍头枋:用于稍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称箍头枋箍头枋的头饰大式做“霸王拳”
小式作“三岔头”箍头榫长度,霸王拳由柱中外加一柱径
三岔头外加1.25柱径箍头榫厚应同燕尾榫,为柱径的1/4~3/10霸王拳(或三岔头)宽窄高低均为枋子正身部分的8/10,因此,先画出扒腮线,将箍头两侧按原枋厚各去掉1/10,高度由底面去掉枋高的2/10肩膀处按“撞一回二”画出撞肩和回肩
16、门尺:门尺1尺=1.44营造尺=46.08cm
1门尺均分为8寸,每门尺的1寸=5.76cm;八个寸位分别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每寸分为5份
每份均有吉凶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