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文化ppt
合集下载
《元朝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模板

元史食货志二
元初的重农政策:
• 在中央设立大司农司,专掌劝农 • 规定以“五事”考核地方官,其
中头两项为“户口增,田野辟” • 在农村统一建立“社”制,原则
上每五十家立为一社,推举社长, 负责组织生产,互助协作 • 编辑并颁行农书《农桑辑要》 • 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推行屯田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一三○二年河中棲岩寺圣旨碑
二、文化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宗教的活跃
八思巴的头衔: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 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 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二、文化
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 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百年之间, 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 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 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 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 隅。…其弟子之号司空、司徒、 国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后相望。 为其徒者,怙势恣睢,日新月盛, 气焰熏灼,延于四方,为害不可 胜言。
1. 理学的传播
皇庆二年(1313)十月中书省 奏:…学秀才的,经学、词赋 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 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 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 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 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 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 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 也!
灶户
僧尼 户 儒户
义务
数量
承担兵役 约30万
驿站服务 30万以 上
官手工业生 20万 产
食盐生产 近10万
诵经祝寿告 20余万 天祈福
入学校读书 约11万
一、经济与社会
4. 户籍管理
今蒙古、色目人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驱口。 盖国初平定诸国日,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妻,而所生子 孙永为奴婢。又有曰“红契买到”者,则其元主转卖于 人,立劵投税者是也。…又有曰“陪送”者,则标拨随 女出嫁者是也。奴婢男女止可互相婚嫁,例不许聘娶良 家,若良家愿娶其女者听。然奴或致富,主利其财,则 俟少有过犯,杖而锢之,席卷而去,名曰“抄估”。亦 有自愿纳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 “放良”。刑律:私宰马牛杖一百,殴死驱口,常人减 死一等,杖一百七,所以视奴婢与马牛无异。
元初的重农政策:
• 在中央设立大司农司,专掌劝农 • 规定以“五事”考核地方官,其
中头两项为“户口增,田野辟” • 在农村统一建立“社”制,原则
上每五十家立为一社,推举社长, 负责组织生产,互助协作 • 编辑并颁行农书《农桑辑要》 • 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推行屯田
一、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一三○二年河中棲岩寺圣旨碑
二、文化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宗教的活跃
八思巴的头衔: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 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 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二、文化
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 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百年之间, 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 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 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 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 隅。…其弟子之号司空、司徒、 国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后相望。 为其徒者,怙势恣睢,日新月盛, 气焰熏灼,延于四方,为害不可 胜言。
1. 理学的传播
皇庆二年(1313)十月中书省 奏:…学秀才的,经学、词赋 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 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 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 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 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 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 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 也!
灶户
僧尼 户 儒户
义务
数量
承担兵役 约30万
驿站服务 30万以 上
官手工业生 20万 产
食盐生产 近10万
诵经祝寿告 20余万 天祈福
入学校读书 约11万
一、经济与社会
4. 户籍管理
今蒙古、色目人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驱口。 盖国初平定诸国日,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妻,而所生子 孙永为奴婢。又有曰“红契买到”者,则其元主转卖于 人,立劵投税者是也。…又有曰“陪送”者,则标拨随 女出嫁者是也。奴婢男女止可互相婚嫁,例不许聘娶良 家,若良家愿娶其女者听。然奴或致富,主利其财,则 俟少有过犯,杖而锢之,席卷而去,名曰“抄估”。亦 有自愿纳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 “放良”。刑律:私宰马牛杖一百,殴死驱口,常人减 死一等,杖一百七,所以视奴婢与马牛无异。
大一统的元朝.ppt

第12课
大一统的元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忽必烈建立元朝 民族大融合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民族大融合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杀只幸没打只地没征诸星战草一铁 伐有福有仗有方有,国天争原蒙木 。互,平。冲,逃 争旋情上古真
相 安 锋 避 转景的前统 ,: ,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 (1162—1227),蒙古民 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 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 (后被尊为元太祖),统一 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 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 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 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 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 一。
⑴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⑵重视农业;
⑶以大都即今北京为都城。
再见!
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 差异逐渐缩小。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 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 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
元朝的对外交往
课堂小结
蒙 古 各 部 的 统 一
元 朝
元 朝 统
巩 固 统 一
民 族 的 大 融 合
和 蒙 古 政 权 的 建 立
民族大融合
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次民族融 合的高峰是在哪一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改 革达到高峰。
元朝民族大融合
波斯人
阿拉伯人 回
汉人
蒙古人
畏兀儿
元朝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 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政治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 分裂局面;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有 效管辖;
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陆路交通发达,有利于国内各民 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
大一统的元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忽必烈建立元朝 民族大融合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民族大融合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杀只幸没打只地没征诸星战草一铁 伐有福有仗有方有,国天争原蒙木 。互,平。冲,逃 争旋情上古真
相 安 锋 避 转景的前统 ,: ,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 (1162—1227),蒙古民 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 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 (后被尊为元太祖),统一 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 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 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 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 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 一。
⑴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⑵重视农业;
⑶以大都即今北京为都城。
再见!
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 差异逐渐缩小。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 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 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
元朝的对外交往
课堂小结
蒙 古 各 部 的 统 一
元 朝
元 朝 统
巩 固 统 一
民 族 的 大 融 合
和 蒙 古 政 权 的 建 立
民族大融合
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次民族融 合的高峰是在哪一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改 革达到高峰。
元朝民族大融合
波斯人
阿拉伯人 回
汉人
蒙古人
畏兀儿
元朝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 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政治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 分裂局面;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有 效管辖;
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陆路交通发达,有利于国内各民 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
元朝文化ppt

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称 汗,在位22年
铁木真简介
• 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 称汗,在位22年 •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 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 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 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 号太祖。 •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 ,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 奇渥温,父拖雷, 蒙哥的弟弟。1260 年即位,1279年, 灭南宋,定都大都 。改国号“元”。 死于1294年,时年 80岁。
平定阿里不哥之后, 平定阿里不哥之后,忽必烈将政治中心从漠北 杭爱山的哈剌和林迁往燕京,后取《易经》 大 杭爱山的哈剌和林迁往燕京,后取《易经》中“大 哉乾元”之义 定国号为“大元 在王文统、 之义, 大元”。 哉乾元 之义,定国号为 大元 。在王文统、刘秉 忠等汉族大臣的筹划下,元朝陈设纲纪, 忠等汉族大臣的筹划下,元朝陈设纲纪,确立法 内立都省, 度,“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 内立都省 以总宏纲;外设总司, 顾章服, 政”,“顾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 (3), , 顾章服 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 ), 民间差发, )。并且 确定“民间差发 宣课盐铁等事”(4)。并且“重 确定“民间差发,宣课盐铁等事”(4)。并且“重 农桑,宽赋役,省徭役,募民屯田, 农桑,宽赋役,省徭役,募民屯田,招抚安辑流 兴修水利,使百姓安业力农”( )。 )。忽必烈 亡,兴修水利,使百姓安业力农 (5)。忽必烈 在实行汉法的同时, 在实行汉法的同时,仍保留了前朝的达鲁花赤监 临制,袭用辽代“五户丝 五户丝”制 金代“驱口 驱口”制 临制,袭用辽代 五户丝 制,金代 驱口 制,并 从中亚引入“撒花银 撒花银”、 斡脱 制等, 斡脱”制等 从中亚引入 撒花银 、“斡脱 制等,形成胡汉兼 容的制度体系。 容的制度体系。
《高中历史课件:元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

元文化共存的局面。
3
夷夏之辨
元朝推崇夷夏之辨,追求中原文化的尊 崇与根本。
研究经典文献
元朝重视经学,进行了对经典文献的研 究和整理。
元朝的文学、艺术和哲学
元曲
元曲是元朝的重要文学形式, 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形式广受赞赏。
绘画艺术
元朝的绘画艺术充满了浓厚 的宫廷文化气息,以山水画 和人物画为主要流派。
金银
通货膨胀问题
元朝的大量发行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问题,对国内 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金银依然是元朝的重要货币形式,但由于大量的 货币发行,价值逐渐贬值。
元朝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元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对 外关系和经济发展。
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元朝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与不同国家建立友好关 系,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高中历史课件:元朝的 政治、文化和经济》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本课件将深入探讨元朝政治、文化和经 济的方方面面,带您重温这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成吉思汗的征服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部落,建立了元朝的基石。
元世祖的改革
元世祖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确立了元朝的统治 体制。
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度
元朝的宗教和信仰
佛教
佛教在元朝得到了广泛传播, 成为重要的宗教信仰。
道教
道教也得到了元朝的重视和支 持,深深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 貌。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元朝的西北地区得 到了迅速发展,与其他宗教共 存。
元朝的经济和贸易
繁荣的农业
元朝农业发达,粮食、棉花和茶叶等农产 品大量生产。
繁忙的商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33张PPT)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他带领元朝走向了短暂的辉煌。
忽元必朝烈的参疆照域中十原分历辽代阔王,朝的元统朝治统方治式者,是逐如步何确对立它了进 行 和治发理展的?呢?_元_君_朝_主_在_专__行制__政_的__制中__度央__集方___权面__又制有度。什么新的建树
二、行省制度
二、行省制度
中书省
腹里
(山东、山西和河北)
腹里
相关史事
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到重大事 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着“行 中书省”头衔,简称“行省”。忽必烈在位后期, 这些行省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衔,行省逐渐由临时 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
行省制度
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 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 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 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 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 ,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 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 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 ,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 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吐蕃
云 南
元朝疆域 行
省
湖 广 行 省
江 西 行 省
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 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 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 职尽责,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各省官员定 期互迁。
材料二:行省……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独立处理本省
内行的省政的务。功能: 根机地构据材方设上料行置述三,政:材等机元料等构朝说大政;多出治行为行制省后省度代官…的所员…功承具行能袭省有…有制处…哪的理些设政立?治…、…宗经教济事、务军管事理 根等据各上类述材事料务总;结收行地省方制度财的税实于施中意央义。?
忽元必朝烈的参疆照域中十原分历辽代阔王,朝的元统朝治统方治式者,是逐如步何确对立它了进 行 和治发理展的?呢?_元_君_朝_主_在_专__行制__政_的__制中__度央__集方___权面__又制有度。什么新的建树
二、行省制度
二、行省制度
中书省
腹里
(山东、山西和河北)
腹里
相关史事
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到重大事 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着“行 中书省”头衔,简称“行省”。忽必烈在位后期, 这些行省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衔,行省逐渐由临时 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
行省制度
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 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 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 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 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 ,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 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 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 ,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 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吐蕃
云 南
元朝疆域 行
省
湖 广 行 省
江 西 行 省
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 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 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 职尽责,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各省官员定 期互迁。
材料二:行省……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独立处理本省
内行的省政的务。功能: 根机地构据材方设上料行置述三,政:材等机元料等构朝说大政;多出治行为行制省后省度代官…的所员…功承具行能袭省有…有制处…哪的理些设政立?治…、…宗经教济事、务军管事理 根等据各上类述材事料务总;结收行地省方制度财的税实于施中意央义。?
元代文学 ppt课件

等。
PPT课件
12
第二节 关汉卿的《窦娥冤》
(一)《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它的素材源 于民间传说的“东海孝妇”的故事。简述《窦娥冤》 的故事情节。
1、窦娥形象分析 2、三桩誓愿的正负面效应: 3、鬼魂复仇清官昭雪的意义: 4、窦娥悲剧生成的原因: 5、《窦娥冤》的艺术特色:以巧为巧,剧脉曲折,治繁
PPT课件
9
第二章 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个性 1、生平: 其生平仅能凭一些片断材料得知:钟嗣成 《录鬼簿》中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 尹。 邾经《青楼集序》说他“金之遗民,不屑仕进”可知 他是同金入元的但很难断定他从仕社会地位。入元可 能并未出仕,仅以一个剧作家兼艺人的身份活跃于大 都的戏剧界。
也比较繁荣。代表作家有——虞集、杨载、范椁、揭 斯。 3)元诗的真正高潮是奇材益出的后期,主要作家有萨都 剌、杨维桢、顾瑛、王冕等。
PPT课件
5
元杂剧的发展
第一节 戏曲的渊源与元杂剧的体制
一、“戏曲”一词释疑 二、戏曲的渊源 三、 元杂剧的体制
(一) 结构:通常是以四折一楔子为一本表 演一种剧目。
PPT课件
16
第三章 《西厢记》
一、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及生平 二、《西厢记》的故事渊源: 1、最早可追溯到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2、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西厢记》直接的素
PPT课件
14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二)《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由三个 性格鲜明的人物恰好地配合成一部喜剧。《望江亭》 全名《望江亭中秋切》中谭记儿面临杨衙内企图杀害 他丈夫,强娶她为妾的险境,机智地利用酒色将他愚 弄,使他沦为阶下囚。 这两种剧本都把恶势力放在被愚弄的地位上,在这里, 为社会道德所不赞同的色相欺骗,成为代表正义一方 的必要和合理的手段,这反映出市民社会的道德观念, 剧情因此而活跃。
PPT课件
12
第二节 关汉卿的《窦娥冤》
(一)《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它的素材源 于民间传说的“东海孝妇”的故事。简述《窦娥冤》 的故事情节。
1、窦娥形象分析 2、三桩誓愿的正负面效应: 3、鬼魂复仇清官昭雪的意义: 4、窦娥悲剧生成的原因: 5、《窦娥冤》的艺术特色:以巧为巧,剧脉曲折,治繁
PPT课件
9
第二章 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个性 1、生平: 其生平仅能凭一些片断材料得知:钟嗣成 《录鬼簿》中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 尹。 邾经《青楼集序》说他“金之遗民,不屑仕进”可知 他是同金入元的但很难断定他从仕社会地位。入元可 能并未出仕,仅以一个剧作家兼艺人的身份活跃于大 都的戏剧界。
也比较繁荣。代表作家有——虞集、杨载、范椁、揭 斯。 3)元诗的真正高潮是奇材益出的后期,主要作家有萨都 剌、杨维桢、顾瑛、王冕等。
PPT课件
5
元杂剧的发展
第一节 戏曲的渊源与元杂剧的体制
一、“戏曲”一词释疑 二、戏曲的渊源 三、 元杂剧的体制
(一) 结构:通常是以四折一楔子为一本表 演一种剧目。
PPT课件
16
第三章 《西厢记》
一、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及生平 二、《西厢记》的故事渊源: 1、最早可追溯到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2、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西厢记》直接的素
PPT课件
14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二)《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由三个 性格鲜明的人物恰好地配合成一部喜剧。《望江亭》 全名《望江亭中秋切》中谭记儿面临杨衙内企图杀害 他丈夫,强娶她为妾的险境,机智地利用酒色将他愚 弄,使他沦为阶下囚。 这两种剧本都把恶势力放在被愚弄的地位上,在这里, 为社会道德所不赞同的色相欺骗,成为代表正义一方 的必要和合理的手段,这反映出市民社会的道德观念, 剧情因此而活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共28张PPT)

——法国·勒内·格鲁塞
阅读P52“行省制度”的内容, 设计元朝的行政示意图。
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 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 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军 权)
枢密院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行 省 制 度
元朝行政制度示意图
皇帝
(行 政)
中书省
(监 察)
御史台
山东、山西、河北 (腹里)
D 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南北统一 B.管理各民族 C.发展农业生产 D.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台湾、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本课要点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有:
政治格局 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疆域最大)
民族交融 形成了回族,促进了民族交融。
制度创新 设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边疆管理
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 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元朝开凿了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航线,便利了南粮北运。)
元朝的 统治
元朝疆域和 民族交融
版图之最 民族之合
行省制度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元朝对边疆 地区的关系
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因地制宜 管理边疆
课堂练习
D 1.有关“河南江北行省”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元朝
C 2.元朝时形成的信奉伊斯兰教的新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 满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和契丹 人、女真人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 他各族人
目的
的 统 治 地 位
蒙 古 贵 族
阅读P52“行省制度”的内容, 设计元朝的行政示意图。
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 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 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军 权)
枢密院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行 省 制 度
元朝行政制度示意图
皇帝
(行 政)
中书省
(监 察)
御史台
山东、山西、河北 (腹里)
D 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南北统一 B.管理各民族 C.发展农业生产 D.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台湾、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本课要点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有:
政治格局 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疆域最大)
民族交融 形成了回族,促进了民族交融。
制度创新 设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边疆管理
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 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元朝开凿了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航线,便利了南粮北运。)
元朝的 统治
元朝疆域和 民族交融
版图之最 民族之合
行省制度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元朝对边疆 地区的关系
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因地制宜 管理边疆
课堂练习
D 1.有关“河南江北行省”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元朝
C 2.元朝时形成的信奉伊斯兰教的新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 满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和契丹 人、女真人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 他各族人
目的
的 统 治 地 位
蒙 古 贵 族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PPT课件

猜猜我是谁
元代著名的戏曲 家,代表作《西 厢记》歌颂主人 公崔莺莺和张君 瑞对传统礼教的 勇敢反抗和对纯 贞爱情的追求。
王石甫
猜猜我是谁
著名的元曲作家,被 誉为“马神仙”, 大都人。代表作 《倩女离魂》。
马致远
课堂小结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农书》 的作者王祯, 全书分为农 业通论、植 物栽培、农 器图谱三部 分。
❖ 手工业
长足进步
1、纺织业
棉花纺纱织布成为江南地区 主要的家庭副业,松江是全国的 棉纺织业中心。
黄道婆
(1245 ~ 1330年) 又名黄婆,松江府 (今上海)人。宋末元 初著名的棉纺织家、 改革家。由于传授 先进的纺织技术以 及推广先进的纺织 工具,而受到百姓 的敬仰,被尊为布 业的始祖。
国际性大都市——大都
郭守敬
时代:元代
贡献: 天文历法: 《授时令》 数学 水利工程: 主持修建了通惠
河
河南登封郭守敬观星台
科学家郭守敬编 制了《授时历》 ,以365.2425 天为一年,与现 行公历的一周年 相同,但比现行 公历的确立早 300年。
二十四节气
元曲
元杂剧: 戏曲表演
散曲: 歌唱表演
猜猜他是谁?
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 事家
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元朝首任皇帝 庙号世祖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元世祖忽必烈
自学目标与任务
1、元朝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农业, 手工业,商业)
2、郭守敬在科学上取得哪些成就? 3、元曲是一种什么艺术?元朝主要出现了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元朝的统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PPT课件

《西厢记》
散曲
散曲由诗、词演变而来,格律较为自由,所配乐曲来源于民间小曲和北方少数民族民歌音乐,便于清唱
散曲
散曲使用许多口语,叙事抒情、质朴率真,更容易在市井流行除马致远外,畏兀儿的贯云石、回回人 萨都剌也是散曲名家
课后习题
1.元代有一位农妇对当时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使得其家乡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她是( )A.武则天 B.李清照 C.黄道婆 D.洛神2.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历法著作是( )A.《农桑辑要》 B.《授时历》C.回回星历 D.《西厢记》
C
B
课后习题
3.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瑰宝,它包括杂剧和散曲,其中杂剧多反映( )A.文人的意气风发B.将士们的豪情壮志C.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D.贵族富贾的奢华生活
C
制瓷业:青花、釉里红等瓷器新品种在元代烧制成功,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为明清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景德镇青花凤首扁壶
元代棉纺织能手黄道婆
釉里红瓷碗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能比 ——马可波罗
杂剧
杂剧是融合音乐、歌唱、说白、舞蹈等形式的戏曲表演
山东运城元墓中的杂剧壁画
杂剧
杂剧内容多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唱词明白如话,表演形式丰富,深受市民阶层的欢迎
元杂剧陶俑
元曲名家——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曲作家的杰出代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对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寄予深切同情,主要代表作是杂剧《窦娥冤》
由元朝管理农桑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
元代的农业著作
《农书》——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
散曲
散曲由诗、词演变而来,格律较为自由,所配乐曲来源于民间小曲和北方少数民族民歌音乐,便于清唱
散曲
散曲使用许多口语,叙事抒情、质朴率真,更容易在市井流行除马致远外,畏兀儿的贯云石、回回人 萨都剌也是散曲名家
课后习题
1.元代有一位农妇对当时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使得其家乡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她是( )A.武则天 B.李清照 C.黄道婆 D.洛神2.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历法著作是( )A.《农桑辑要》 B.《授时历》C.回回星历 D.《西厢记》
C
B
课后习题
3.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瑰宝,它包括杂剧和散曲,其中杂剧多反映( )A.文人的意气风发B.将士们的豪情壮志C.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D.贵族富贾的奢华生活
C
制瓷业:青花、釉里红等瓷器新品种在元代烧制成功,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为明清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景德镇青花凤首扁壶
元代棉纺织能手黄道婆
釉里红瓷碗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能比 ——马可波罗
杂剧
杂剧是融合音乐、歌唱、说白、舞蹈等形式的戏曲表演
山东运城元墓中的杂剧壁画
杂剧
杂剧内容多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唱词明白如话,表演形式丰富,深受市民阶层的欢迎
元杂剧陶俑
元曲名家——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曲作家的杰出代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对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寄予深切同情,主要代表作是杂剧《窦娥冤》
由元朝管理农桑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
元代的农业著作
《农书》——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PPT课件1 岳麓版

(2)表现: 棉花种植得到推 广,用棉花纺纱 织布已成为江南 地区的主要副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松江农家妇女黄道 婆对棉纺织业的进 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松江成为全国棉纺 织业中心。
黄 道 婆
元朝的织布机
元朝的纺纱机
青花、釉里红等瓷 器新品种在元朝烧 制成功。
釉里红 青花
商业和大都
繁 荣
(1)原因: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 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 繁荣。 (2)表现: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国 际性大都市。
四大家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
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单 刀会》等。 关汉卿
。
愤 怒 鞭 挞 黑 暗 的 恶 势 力
关 汉 卿 用 浪 漫 的 艺 术 手 法 ,
窦 娥 在 刑 场 的 唱 词
天 也 ︐ 你 错 勘 贤 愚 枉 为 天 ︕
地 也 ︐ 你 不 分 好 歹 何 为 地 ︖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
王 实 甫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 《西厢记》的作者,生平 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 卿齐名,元曲作家王实甫 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歌颂了主人公崔莺莺和张 君端对纯贞爱情的大胆追 求。
3.掌握元曲的基本知识,了解元曲
的几位重要作者。
一 探究点: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 业
恢复与发展
(1)背景: 元朝统一后,统治者意识 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举措: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将农田改 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 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元朝PPT教材课件

西征
1218年,花剌子模讹答剌城(在今哈萨克国境内)守将杀 死了成吉思汗派遣的商队商人,成吉思汗准备征讨。12 1219年秋,成吉思汗分兵四路向花剌子模大举进攻。成 吉思汗和拖雷统率主力部队,横越沙漠,直趋西南方的 不花剌(今布哈拉)城。 1220年春,成吉思汗攻占不花剌城,守城三万多军民被 杀害。接着,围攻花剌子模新都撒麻耳干(今撒马尔罕)。 这时,术赤已攻克锡尔河下游各城,察合台等已攻克讹 答剌,他们率军前来协助成吉思汗。摩诃末慌忙离开撒 麻耳干,退到阿母河之南。蒙古军围城五日,康里守军 和居民献城出降。成吉思汗下令将投降的康里将卒三万 人全部杀掉,又从居民中选三万工匠分赐诸子、亲属。 撒麻耳干城受到很大破坏,据丘处机记载?城中常十余 万户存者四之一"。
从麦拉加又去厄尔比尔,进而被山中的隘路所阻,转 去伊拉克、阿来布。边打边进军。碰巧这时在哈马丹 的蒙古总督被市民所杀,为进行报复,进攻了该市, 遭激烈抵抗后该城遭屠、被烧。此后蒙古军北归,占 领厄尔比尔,逼近大不里士。老乌兹别库在纳库休避 难,蒙古军侦知守军将领巧妙的防御之后,只要求金 银布帛随即转而进攻赛拉布市,杀害了所有市民,在 阿兰的贝连坎对妇女进行了残不忍睹的暴行。该首都 干加与钦察作战,未行攻击,再次侵入钦察,随后哲别、 速不台横断喀夫喀斯山脉北进。越过喀夫喀斯险地, 出现在南俄罗斯,打败了俄罗斯联军。蒙古军越过喀 夫喀斯进攻钦察部,败其酋长尤里· 昆磷克与达尼叶尔。 克比亚克,前出到亚速海。在此与俄军对峙。
征服斡罗思
1237年秋,拔都等诸王召开大会,决定进攻斡罗思,蒙哥、贵由等都率 军出征。蒙古军队沿伏尔加河北上,进攻斡罗思东北部。斡罗思诸侯之 间矛占盾重重,不能一致御敌,蒙古军攻陷粱赞城。1238年,蒙古军又 攻莫斯科等十几座城市,在伏尔加河上游,击败钦察部。1239年,蒙哥、 贵由统兵进入阿速部,其部主降蒙。 1240年秋,拔都率蒙古军围攻基辅城,基辅诸侯逃到波兰,守城军民为 保卫基辅而英勇战斗。蒙古军用火炮昼夜不停地轰击城墙,基辅城陷落 后,蒙古军屠杀和抢掠后离去。进军波兰、匈牙利。1241年春,蒙古军 分兵两路,北路军由兀良合台等率领侵入波兰,南路军由拔都等率领侵 入匈牙利。北路蒙古军攻占波兰京城克拉科夫,波兰国王出逃,蒙古军 乘胜进入西里西亚。西里西亚诸侯率波兰、日耳曼及条顿骑士团联军共 三万人迎战蒙古军,结果,联军大败。蒙古军进入摩拉维亚,攻掠各地。 围攻奥勒穆茨城,久攻不克,遂撤围,到匈牙利与拔都军会合。拔都率 南路蒙古军进至匈牙利京城佩斯城郊,大败匈牙利各地援军六万人,匈 牙利国王别剌四世逃走。蒙古军攻陷佩斯城,尽杀居民,烧毁城市。随 后攻掠斯洛伐克、捷克各地,并进至维也纳附近,由于奥地利大公、波 希米亚王联军的抵抗,蒙古军退走。同年冬,拔都率各路军渡过多瑙河, 攻陷匈牙利旧京格兰城。1242年初,拔都派合丹统率一支蒙古军追击别 剌四世。这时窝阔台的死讯传来,拔都遂率领大军东返。合丹军一直追 到亚得里亚海东岸,其后与拔都会合一同回蒙古。
元朝PPT课件

从麦拉加又去厄尔比尔,进而被山中的隘路所阻,转 去伊拉克、阿来布。边打边进军。碰巧这时在哈马丹 的蒙古总督被市民所杀,为进行报复,进攻了该市, 遭激烈抵抗后该城遭屠、被烧。此后蒙古军北归,占 领厄尔比尔,逼近大不里士。老乌兹别库在纳库休避 难,蒙古军侦知守军将领巧妙的防御之后,只要求金 银布帛随即转而进攻赛拉布市,杀害了所有市民,在 阿兰的贝连坎对妇女进行了残不忍睹的暴行。该首都 干加与钦察作战,未行攻击,再次侵入钦察,随后哲别、 速不台横断喀夫喀斯山脉北进。越过喀夫喀斯险地, 出现在南俄罗斯,打败了俄罗斯联军。蒙古军越过喀 夫喀斯进攻钦察部,败其酋长尤里· 昆磷克与达尼叶尔。 克比亚克,前出到亚速海。在此与俄军对峙。
钦察远征 1235年,窝阔台召开诸王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 均以长子统率军队,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从征。出征军由术赤的儿子 拔都担任统帅,以速不台为主将。出征的军队总数十多万人。 灭钦察、不里阿耳 1236年春,速不台等率蒙古军出发。秋,在不里阿耳边境与拔都军会合。 速不台统先锋军进攻不里阿耳,都城不里阿耳(在伏尔加河与卡玛河会流点 南)被攻破,杀掠之后将此城烧毁。1236年冬,蒙哥率军进攻伏尔加河下游 的钦察部。钦察部首领班都察率部投降。另一钦察部首领八赤蛮不肯投降, 在密林中不时袭击蒙古军队。1237年春,蒙古军追击八赤蛮到里海的一个 岛上,将其擒杀。蒙哥率军继续征讨附近地区的阿速部。
1209年秋,蒙古军从黑水城(即亦集乃,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南)入境, 直趋兀剌海关口,进逼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的外围要隘克夷门。西夏守军力战, 挫败蒙古军,双方相持两个月,蒙古军进围中兴府。蒙古军引黄河水灌城,许多 居民被淹死。襄宗献女请降,并许诺每年向蒙古纳贡,蒙古军撤围。 1217年,成吉思汗决定西征,命西夏出兵随征,被西夏拒绝。于是,蒙古军再次 入侵西夏。蒙古军包围中兴府,夏主神宗逃走,遣使请降。蒙古军撤围退走。 1225年,成吉思汗从西域返回蒙古。1226年,蒙古军再次进攻西夏。分兵两路: 一路自畏兀儿境东进,另一路由成吉思汗率领,从漠北南下,沿黑水、兀剌海诸 城,进至贺兰山。成吉思汗率军渡过黄河,与夏军展开激战。蒙古军占领灵州后, 十二月,围攻夏都中兴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院 行 1200 2200 万 平 方 千 米 ; 若 到 达 分 北 1288 宣 过 政 个 11 为 冰 年 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更 书 , 名 省 则 为 和 超 ) 中 所 书 万 管 省 平 辖 , 方 的 以 千 吐 及 米 蕃 总 。 地 制 全 区 院 国 。 ( 划
外 今 ( 兴 西 一 安 藏 说 岭 、 到 、 云 达 鄂 南 北 霍 , 冰 次 西 洋 克 北 ) 海 至 , 。 今 南 元 新 到 朝 疆 南 总 东 海 面 部 , 积 , 西 超 东 南 过 北 包 至 括
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称 汗,在位22年
铁木真简介
• 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 称汗,在位22年 •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 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 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 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 号太祖。 •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 ,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 奇渥温,父拖雷, 蒙哥的弟弟。1260 年即位,1279年, 灭南宋,定都大都 。改国号“元”。 死于1294年,时年 80岁。
制作人:寒沁芝
元朝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第三次大统一,也推动了中华 民族的交流、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文 化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华 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元朝实行的多 元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
元朝历史
•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 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 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 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 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 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1368年 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 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 。直至1402年才去元国号并改国号为“鞑靼”。元 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从官员的民族结构也可看出这一特点。元世祖中统元年 从官员的民族结构也可看出这一特点。 公元1260年)任命的十路宣抚使中,有回回 人,汉化 (公元 年 任命的十路宣抚使中,有回回2人 很深的女真、畏兀儿各1人 汉族6人 很深的女真、畏兀儿各 人,汉族 人;在燕京设立的行 中书省, 名长官仅 名蒙古人, 人为汉族 名长官仅1名蒙古人 人为汉族, 中书省,4名长官仅 名蒙古人,3人为汉族,僚佐百余人 中绝大多数为汉族。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调整补 中绝大多数为汉族。中统二年(公元 年),调整补 充的中书省长官15人中 蒙古人4名 回回1名 汉族3名 人中, 充的中书省长官 人中,蒙古人 名,回回 名,汉族 名。 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忽必烈宣布 以蒙古人充各路 忽必烈宣布“以蒙古人充各路 至元二年(公元 年),忽必烈宣布 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官制”( )。 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官制 (6)。 即蒙古人为各路统帅主掌军事,汉人主掌行政, 即蒙古人为各路统帅主掌军事,汉人主掌行政,回回主掌 财赋。 财赋。 忽必烈定汉制,行汉法,得到汉族地主、士人、 忽必烈定汉制,行汉法,得到汉族地主、士人、官员 的拥护,稳定了在汉地的统治, 的拥护,稳定了在汉地的统治,从而迅速战胜了阿里不哥 及随后反叛的江淮大都督李。不仅巩固了元朝政权, 及随后反叛的江淮大都督李。不仅巩固了元朝政权,对于 恢复、发展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恢复、发展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强 国 盛 力 时 最 元 期 强 朝 的 盛 是 疆 的 中 域 王 国 是 朝 历 : 之 史 北 一 上 到 。 疆 蒙 元 域 古 朝 最 、 统 广 西 一 阔 伯 全 的 利 国 王 亚 后 朝 , ,
蒙 蒙 强 古 古 了 族 族 中 从 的 外 奴 历 文 隶 史 化 社 发 交 会 展 流 向 角 和 封 度 中 建 看 西 社 , 交 会 统 通 转 一 的 变 的 发 的 过 展 过 程 ; 程 就 ⑤ 。 是 从
平定阿里不哥之后, 平定阿里不哥之后,忽必烈将政治中心从漠北 杭爱山的哈剌和林迁往燕京,后取《易经》 大 杭爱山的哈剌和林迁往燕京,后取《易经》中“大 哉乾元”之义 定国号为“大元 在王文统、 之义, 大元”。 哉乾元 之义,定国号为 大元 。在王文统、刘秉 忠等汉族大臣的筹划下,元朝陈设纲纪, 忠等汉族大臣的筹划下,元朝陈设纲纪,确立法 内立都省, 度,“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 内立都省 以总宏纲;外设总司, 顾章服, 政”,“顾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 (3), , 顾章服 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 ), 民间差发, )。并且 确定“民间差发 宣课盐铁等事”(4)。并且“重 确定“民间差发,宣课盐铁等事”(4)。并且“重 农桑,宽赋役,省徭役,募民屯田, 农桑,宽赋役,省徭役,募民屯田,招抚安辑流 兴修水利,使百姓安业力农”( )。 )。忽必烈 亡,兴修水利,使百姓安业力农 (5)。忽必烈 在实行汉法的同时, 在实行汉法的同时,仍保留了前朝的达鲁花赤监 临制,袭用辽代“五户丝 五户丝”制 金代“驱口 驱口”制 临制,袭用辽代 五户丝 制,金代 驱口 制,并 从中亚引入“撒花银 撒花银”、 斡脱 制等, 斡脱”制等 从中亚引入 撒花银 、“斡脱 制等,形成胡汉兼 容的制度体系。 容的制度体系。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磨 灭 的 影 响 。 历 史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不 可 势 既 已 形 成 , 便 对 世 界 位 , 而 东 西 方 的 交 流 之 元 朝 仍 保 持 着 宗 主 的 地 分 裂 为 四 大 汗 国 , 但 是 这 一 庞 大 帝 国 虽 然 后 来 流 进 入 一 个 新 的 时 期 。 东 西 方 的 经 济 、 文 化 交 仰 、 风 俗 习 惯 。 因 此 , 的 语 言 、 文 化 、 宗 教 信 水 平 不 同 , 各 自 有 不 同 产 方 式 不 同 , 社 会 发 展 疆 域 内 的 各 个 民 族 , 生 国 , 横 跨 欧 亚 大 陆 , 其 成 吉 思 汗 建 立 的 蒙 古 汗
后 的 文 艺 复 兴 肇 发 先 声 。
见 到 了 来 自 东 方 的 文 明 曙 光 , 为 此
受 到 蒙 古 铁 骑 进 攻 的 强 烈 震 憾 之 后 ,
使 得 沉 浸 于 中 世 纪 黑 暗 里 的 欧 洲 在
也 传 到 中 国 。 东 方 文 明 传 到 欧 洲 ,
拉 伯 人 的 天 文 学 、 医 学 、 数 学 知 识
当 时 ,
( 7 ) , 比
极 流 沙 , 东
元 朝 建 立 , 其 疆 域 “ 北 踰 阴
元 朝 前 是 之 世 汉 界 唐 上 盛 最 世 强 更 大 为 、 辽 最 阔 富 。
尽 辽 左 , 南 越 海
山 表 , ” 西
深 远 的 影 响 。
义 元 : 朝 ① 的 它 大 结 统 束 一 了 , 唐 在 末 我 以 国 来 历 国 史 内 上 分 具 裂 有 割 深 据 远 和 的 几 意
元 朝 统 一 全 国 形 势
蒙古汗国
元太祖成吉思汗
• 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系的室韦各部落。 隋唐时代,他们分布在契丹之北、鞑靼之西、突厥之东(约当今 洮儿河以北,东起嫩江、西至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域。曾受突厥 的统治,突厥人多称之为达怛(鞑靼)。唐贞观年间,突厥势衰, 室韦人归附于唐。继突厥而起的回鹘政权崩溃后,室韦—达怛人 批进入大漠南北。大约在9至11世纪,其中的一支蒙兀室韦,从 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下游之东逐渐西迁,到了斡难河(今鄂嫩河)、 克鲁伦河和土剌河(今图拉河)三河的上源一带,分成尼鲁温蒙古 (“出身纯洁”的蒙古人)和迭儿列斤蒙古(一般的蒙古人)两大支,合 称为合木黑蒙古──全体蒙古人,其中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 部落。合木黑蒙古之外,当时在蒙古高原活动的,还有蔑儿乞、 塔塔儿、克烈、乃蛮、斡亦剌等部。
政治背景及文化
忽必烈的文治、 忽必烈的文治、变通与推行汉法
• 蒙哥汗去世后,漠北守旧权臣拥戴反对忽必烈的阿里不哥 蒙哥汗去世后, 继承汗位,并从漠北、漠南发兵进攻忽必烈。 继承汗位,并从漠北、漠南发兵进攻忽必烈。这场战争从 表面上看是为争夺汗位发动的,其实质则是开放、 表面上看是为争夺汗位发动的,其实质则是开放、革新与 封闭、守旧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利益的冲突。成吉思汗时, 封闭、守旧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利益的冲突。成吉思汗时, 就确立了开放、革新的政治理念,并重用了一批契丹人( 就确立了开放、革新的政治理念,并重用了一批契丹人( 耶律楚材、耶律阿海、耶律留哥、耶律不花等)、 )、回鹘人 耶律楚材、耶律阿海、耶律留哥、耶律不花等)、回鹘人 镇海、塔塔统阿、土坚海牙、阿里海牙、 (镇海、塔塔统阿、土坚海牙、阿里海牙、月举连赤海牙 )、汉人 史天泽、李全、李荣、严实、张柔、邸顺、 汉人( 等)、汉人(史天泽、李全、李荣、严实、张柔、邸顺、 王珍、梁瑛、刘黑马等)。 )。忽必烈继承了成吉思汗的政治 王珍、梁瑛、刘黑马等)。忽必烈继承了成吉思汗的政治 理念,主张“北方之有中夏者 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北方之有中夏者, 理念,主张 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2 ),引起一些守旧派宗亲 权臣的反对, 引起一些守旧派宗亲、 ),引起一些守旧派宗亲、权臣的反对,曾于蒙哥汗前进 谗言,诬陷忽必烈。忽必烈送妻子为质, 谗言,诬陷忽必烈。忽必烈送妻子为质,亲自晋见蒙哥方 解其疑。蒙哥汗逝后,守旧派宗亲、 解其疑。蒙哥汗逝后,守旧派宗亲、权贵拥戴阿里不哥继 位,其实质仍是反对忽必烈的主张“文治 ,实行“变通 , 其实质仍是反对忽必烈的主张 文治”,实行 变通”, 文治 变通 推行“汉法 的开放、革新政策。 汉法”的开放 推行 汉法 的开放、革新政策。
元朝疆域及版图
元朝疆域简介
• 元朝的疆域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大的,总体维持在1400万平方公 里左右,另外还有许多分封汗国和藩属国,整个亚洲东部都有 元朝的的影子存在,领土范围是后来的清朝所望尘莫及的。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建立元朝时的疆域是:北到西伯 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 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自灭亡南宋后虽然 多次对日本、缅甸与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 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先后攻灭窝阔台汗 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东部部分领土。1330年元文宗时期的 领土达1372万平方公里。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 占城、爪哇及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与伊儿汗国等国。北有 漠北诸部、南有南洋诸国、西有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 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别建立征东行省与缅 中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