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合集下载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画的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 迪士尼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是( A )A.<小鹿斑比>B.<幻想曲>C.<人猿泰山>D.<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2 <埃及王子>是哪个公司出品的( A )A.梦工场公司B.迪士尼公司C.米高梅公司D.皮克斯公司3 1872年,在美国摄影师( C )的试验中,在1秒内连续播放24张照片时,马似乎动了起来,这便是动画的基本雏形.A.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B. 加里耐特 GaryKnightC. 爱德华.幕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D. 约翰·贝利John Bailey4 动画的基本原理与电影一样,都是利用了人类天生所具有的( C )特性.A. 感官知觉B. 触觉C. 视觉滞留D. 认知5 <小鹿斑比>是哪个公司的动画片( D )A.华纳B. 梦工场C. 皮克斯D. 迪斯尼6 <滑稽脸的幽默像>是英国漫画家史都华.布雷克顿在哪一年制作的( C ) A. 1900年 B. 1872年C. 1906年D. 1972年7 <幻想曲>是哪个公司的动画( C )A.梦工场B. 皮克斯C. 迪斯尼D. 环球8 下面由中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C )A. <阿基拉>B. <借物少女> C. 《三个和尚》D. 《蓝精灵》二多项选择题1 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有( ABC ).A.<人猿泰山>B.<小鹿斑比> C.<花木兰> D.<猫和老鼠> E.<龙猫>2 动画电影特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即胶片摄影及以24格/S的速度逐格拍摄并放映出来的电影,它与( BCE )合称电影的四大片种.A.喜剧片B.故事片C.新闻纪录片 D.动作片E.科学教育片3 狭义的电影语言是指( CD ),所以电影语言又被称为视听语言.A.美术B.表演C.画面D.声音E.剧作三名词解释1 卡通片: 一种由报连载纸的多格漫画转化成的动画形式.2 蒙太奇: 通过画面与画面的组接产生新的含义.四简答题1 以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区别简述早期二维动画的制作特点.真正区别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拍摄方式.二维动画的制作采用逐格拍摄技术来实现.动画技术比较严谨的定义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后使之连续播放,从而形成运动的影像和鲜活的角色的技术.早期动画电影要求动画师把每一张绘画稿绘制完成后,放置在动画逐格拍摄台上进行逐一拍摄,所以,早期动画电影的制作不仅需要动画师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量.五论述题1 以美国和日本动画为例阐述视听语言的不同风格.视听语言是构成影片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演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所使用的视听语言也各有不同,最终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影片风格.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决定了它的每一格画面不能都像绘画作品那样精雕细刻.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却造就了动画作品的不同视听风格.就拿美国动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来说,美国动画电影惯于用硬朗且富有变化的线条勾勒出具像,夸张的人物动作造型,角色的造型生动,饱满却不乏亲和力,而浓郁的色彩基调更给人以厚重,沉稳的视觉感受.相比之下,日本动画电影的画面风格普遍较平面化,不太注重对角色的真实还原.角色造型往往是由简单的线条画出形体后,加以平涂的方式绘制而成.出于东方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日本动画的画风追求淡彩般的质朴与清秀,不像欧美动画那样鲜艳凝重.所以,日本动画在人物造型和画面张力上都略显薄弱,但曲折迷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却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制胜法宝.第二章动画电影制作的前期准备一单项选择题:1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着重表现角色面部表情,心态的景别是( C )A.全景B.特写C.近景D. 中景2 拍摄角度处于与常人视线等高的位置,一般代表人物的主观视点的角度为( C )A.仰拍B. 俯拍C.平拍D. 正拍3 摄影机位置不动,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的运动的拍摄方式称为( B )A.升降B.摇C.推D.移4 主要以展现大环境和气势为主,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的景别是( B )A. 全景B. 远景C. 中景D. 大特写5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的景别是( B )A. 特写B. 近景C. 全景D. 长镜头6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运动的拍摄的运动叫( B )A.推B.拉C.摇D.移7 用来展现角色全身范围的景别( C )A.中景B.远景C.全景D.近景8 摄影机沿水平面上作各个方向移动拍摄( D ) A.推 B.摇 C.拉D.移二多项选择题1 色彩的属性包括( ABCD )A.色温B.色调C.明度D.纯度E.融合度2 以下由我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BE )A.<风中奇缘>B.<大闹天空> C.<幻想曲>D.<阿拉丁>E.<三个和尚>3 光的三原色是( ACD )A.红B.紫C.蓝D.绿 E.粉4 属于我国早期动画片的是( CD )A.<花木兰>B.<阿拉丁>C.<大闹天宫>D.<哪吒闹海> E.<风中奇缘>三名词解释1 景别: 被摄主体在镜头画面中所占的范围,一般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大类别.2 机位: 即摄影机的摆放位置,也可以说是拍摄的角度和视点.3 升降镜头: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镜头.4 全景镜头: 全景是用来展现角色全身范围的景别,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是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决定分切镜头中的光线,影调,色调,人物调度的衔接等.5 长镜头:也称景深镜头,它并不是表示镜头的长度,而是指一个镜头记录某一动作或某一事件的完整过程.6 俯拍镜头: 摄影机处于人物视线以上的位置向下拍摄.7 推: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运动的拍摄,采用变焦镜头的拍摄时,焦距由短及长推进也是推镜头的一种方式.8 故事结构: 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顺序,把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关系交待清楚.9 中景: 取被摄主体角色膝盖以上.可使观众看清角色的情绪交流和形体动作.常被用于各镜头间的衔接和过渡.10 仰拍镜头: 摄影机处于人物视线以下的位置向上拍摄.11 近景: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

动画视听语言重点

动画视听语言重点

动画视听语言一、景别1、景别的概念:动画中的每张镜头画面所显示的范围、内容、主要角色相对的大小位置就是景别。

2、如何区别各种景别:远景:用来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或者物体的大部分,是动画中使用最频繁的镜头。

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并占据画面面积一半以上的取景范围的景别。

特写:成年人肩部以上,被拍摄对象细部特征或者是细小物体的景别。

3、近景和特写的作用:特写:特写用来表现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捕捉细微表情变化。

特写画面可以准确描绘被拍摄对象的细节、质感、颜色等。

二、角度三、色彩(小题即填空题)1、色彩的基本常识(1)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颜料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RGB)(2) ·红、黄、蓝、黄绿——暖色系列·淡绿、青、蓝、紫——冷色系列·暖色调具有扩张感,让人兴奋。

代表着不安、暴力、刺激、温暖、活力等,又常常使影像有突出、前进的感觉·冷色调给人压抑感,给人以安静、孤独、隐蔽、后退、收缩的视觉联想2、色彩所表达的情绪,如:红色表示热烈等。

四、光线1、光线的分类影响画面中物体造型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光位——主要造型光的位置。

以光源位置不同,可以分为:正面光、侧面光、逆光、侧顺光、侧逆光、顶光、脚光。

五、景深与焦距(小题)景深的大小受到三个要素的决定:光圈、焦距、物距。

1、景深主要有镜头的光圈来控制。

一般而言,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景深也受焦距的影响,短焦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镜头位于最大光圈时,景深非常浅。

3、景深还受物距的影响。

被摄物体距离镜头越近,景深显得越浅。

六、视点(大题!)1、定义:视点就是摄像机的位置。

2、客观视点——摄影机对场景的记录·美国导演John Ford将其概括为“摄影机的哲学”。

·被作为一种尽可能产生“视窗效应”静止、刻板的拍摄方法。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资料导言人类对光波、声波接受的特殊机制的研究成果:(一)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的时间。

(二)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连续运动的现象。

(三)心理补偿机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作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欣赏。

.影像的特点:(一)记录性:强调影像是通过摄影机等机械记录光波和声波的运动,来捕捉客观生活中的真实事物。

(二)幻觉性:(仅供参考)电影银幕上运动着的影像不完全是在银幕上完成的,而是在观众主动的心理参与下,在观众的脑海中完成的。

视听思维:是由视觉、听觉元素在时空中的运动构成,人们在瞬间就能感受到图像、色彩、声音和运动的具体信息,更为直观。

第一章:影像基本概念:(一)镜头:1.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始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二)摄影对于形成影响的重要意义:(P14)1. 摄影机取景框的存在,决定了影像的构图。

2. 摄影机距离被摄物的远近决定了影像的景别。

3. 摄影机的位置、角度,决定了影像的视角。

4. 摄影机的光圈、物距、焦距的变化,决定了影像的景深。

5. 摄影机的运动路线与轨迹,决定了影像的各种丰富运动。

画框与构图(P17):(一)画框的概念:也叫景框,原始美术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名词。

简单来说,它是指用木条或者线条包围的一个封闭的四边框,用来把绘画的空间与绘画作品以外的空间分隔开,并且相互区别。

影视作品的影像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二)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P18)画内空间是我们在画框以内能够直观看到的,而画外空间则是留给我们去想象的。

(三)画外空间的构成方法:1.拍摄对象出入画。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篇:《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导言本章的重点思考与练习★(结合作品)影像的特点:(1)影像具有的纪录性与幻觉性特点。

(2)纪录性是电影、电视影像所具有的本性;幻觉性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的源泉。

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第一讲镜头与分镜头、画框与构图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1.★ 镜头镜头是一个便于研究与分析影视影像的基本单位。

是指摄影(像)机从开始拍摄到结束拍摄所记录下的一段连续画面。

对于观众而言,通常所谈论的镜头,则是特指经过剪辑以后,在两个剪切点之间的那一段画面。

镜头由画面组成,有时一个画面就是一个镜头,但一个镜头又可以包含多个方面。

2.★画框画框,也叫(取)景框,用来把摄影机镜头的内外空间分割开来,从而使艺术创造与欣赏的空间与外在的真实世界相区别。

3.分镜头把一个事件、场景划分成不同时间、地点、人物和动作,直到每个细节进行表现的方法就是分镜头。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1.分镜头的产生。

(1)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一个完整片断时胶片不够长而采取的无意识组接的方法,促进了分镜头和镜头组接的产生。

(2)分镜头的出现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标志。

2.构图的主要原则。

(1)平衡原则:感觉舒服、协调;(2)变化原则:表达特定的内涵;(3)动态构图原则:画面中所有造型元素都在变化之中,其完整的视觉形象靠视觉积累形成,可以详尽地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以及对象在运动中所显示的含义。

第二讲景别与角度本讲的重点与难点★景别的概念及其分类。

景别,指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者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是以人物(成年人)在影视画面上出现所占有的空间大小情况来确定;若画面中无人物,则按景物与人的比例参照划分。

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类。

视听语言重点考题汇总

视听语言重点考题汇总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大全一、填空题1·轴线包括:【运动轴线】、【方向轴线】、【关系轴线】。

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的界线。

【运动轴线】是指运动物体和其目标之间的假想线。

由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做【关系轴线】。

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讲,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3·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投射光源的影子戏。

4·在使用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向银幕深处运动,一边走一边迅速变小,说明在拍摄时采用了【拉】镜头。

5·【长焦距镜头】(最长的称为望远镜头)的视野较【小】,它具有较高的倍数值,可将相当小或远的东西收入景框内。

6·视听媒介的【记录价值】对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7·焦距越【长】,所获得影像范围越小,视野越小。

8·人为制造出来的非自然音响或对自然声音进行变形处理后的音响是【机械音响】,这类音响在影片中能够增加生活气息,烘托气氛,扩大视野,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广度。

9·移动镜头按其移动方式可以分为【跟移】和摇移。

10·语言、音乐和音响三条声带同步还原出来,导演、作曲家(音乐编辑)和录音师密切配合,对各种声音的高低强弱比例作最后调整,经过再录音,制成一条将各种声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带。

这叫【混合录音】。

11·电影场面调度基本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12·导演和作曲有意使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互相对立,从而深化影片主题,这是【音画对立】。

13·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之前,后一画面即已开始渐渐显露,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起到时空自然过渡的作用,这叫【化】。

14·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是【轴线】,它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题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题

一、选择题1.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动画的技艺是从下述哪一项开始的?( )A.影院动画B.实验动画C.电视动画D.叙事动画2.下列哪位人物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 )A.温瑟·麦凯B.迪斯尼公司C.埃米尔·雷诺D.宫崎骏3.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走动、转身、换位都很常见。

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 A.动接动 B.头部原理C.轴线规则D.三角形原理4.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A.镜头 B.景别C.色彩D.灯光5.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A.让演员随心所欲地移动B.让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C.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D.让演员和摄影机都随心所欲地移动6.以下哪项不属于通常影片营造的气氛()A.恐怖气氛B.悲剧气氛C.壮观气氛D.喜剧气氛7.通过视听介质有效的引导,观众的心理会产生连续性的认同感,这就是()A.库里肖夫效应B.记忆表象C.心理认同D.视觉心理补偿8.下列关于变形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写实片夸张幅度较小,就不必过于变形B.变形的幅度要与夸张的幅度相吻合C.有时为了强调某一动作,必须变形D.变形可以自由地变形9.拉片记录单一般不包含()A. 焦距B.拍摄方法C.声音内容D. 景别10.以下不属于音效类别的是()A.动作音效B.自然音效C.有源音乐D.特殊音效11.以下不属于镜头拍摄角度的是()镜头拍摄角度可分为平拍、俯拍、仰拍。

A.斜拍B.平拍C.俯拍D.仰拍12.以下不属于动画纸的是()A.素描纸B. 原画纸C. 傍形纸D.动画纸二、填空题1.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的动画片被称为______。

动画视听语言自考知识点

动画视听语言自考知识点

高纲083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11733动画视听语言江南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动画视听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创作技巧、手段与表现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基本规律、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分类以及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着重介绍作为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影像”,认识和运用其中的镜头、景别、构图、角度、运动、光线、色彩等构成元素;第三章为声音,主要介绍作为视觉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声音”的构成与制作;第四章为剪辑,主要介绍了剪辑的基本概念、轴线、蒙太奇以及如何连接好前后两个镜头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熟练掌握有关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述技巧及处理方法,让自学应考者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理论;2、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及相互关系;3、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规律及经验。

动画是电影的一种独特形式,视听语言是电影的一种独特语言,一种独具魅力但又需学习的语言,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视听语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加以灵活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影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影视编导、视频编辑、综合设计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影视编导主要是掌握导演的基本创作技巧,建立影视时空观念和思维习惯,能够运用基本的视觉语言解读和拍摄短片,并可独立对剧本进行分镜头创作。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画的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1 迪士尼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是( A )A.<小鹿斑比>B.<幻想曲>C.<人猿泰山>D.<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2 <埃及王子>是哪个公司出品的( A )A.梦工场公司B.迪士尼公司C.米高梅公司D.皮克斯公司3 1872年,在美国摄影师( C )的试验中,在1秒内连续播放24张照片时,马似乎动了起来,这便是动画的基本雏形.A.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B. 加里耐特GaryKnightC. 爱德华.幕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D. 约翰·贝利John Bailey4 动画的基本原理与电影一样,都是利用了人类天生所具有的( C )特性.A. 感官知觉B. 触觉C. 视觉滞留D. 认知5 <小鹿斑比>是哪个公司的动画片( D )A.华纳B. 梦工场C. 皮克斯D. 迪斯尼6 <滑稽脸的幽默像>是英国漫画家史都华.布雷克顿在哪一年制作的( C )A. 1900年B. 1872年C. 1906年D. 1972年7 <幻想曲>是哪个公司的动画( C )A.梦工场B. 皮克斯C. 迪斯尼D. 环球8 下面由中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C )A. <阿基拉>B. <借物少女>C. 《三个和尚》D. 《蓝精灵》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1 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有( ABC ).A.<人猿泰山>B.<小鹿斑比>C.<花木兰>D.<猫和老鼠>E.<龙猫>2 动画电影特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即胶片摄影及以24格/S的速度逐格拍摄并放映出来的电影,它与( BCE )合称电影的四大片种.A.喜剧片B.故事片C.新闻纪录片D.动作片E.科学教育片3 狭义的电影语言是指( CD ),所以电影语言又被称为视听语言.A.美术B.表演C.画面D.声音E.剧作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1 卡通片: 一种由报纸连载的多格漫画转化成的动画形式.2 蒙太奇: 通过画面与画面的组接产生新的含义.四简答题(每题8分)1 以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区别简述早期二维动画的制作特点.真正区别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拍摄方式.二维动画的制作采用逐格拍摄技术来实现.(2分) 动画技术比较严谨的定义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后使之连续播放,从而形成运动的影像和鲜活的角色的技术.(4分) 早期动画电影要求动画师把每一张绘画稿绘制完成后,放置在动画逐格拍摄台上进行逐一拍摄,所以,早期动画电影的制作不仅需要动画师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量.(4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1 以美国和日本动画为例阐述视听语言的不同风格.视听语言是构成影片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演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所使用的视听语言也各有不同,最终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影片风格.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决定了它的每一格画面不能都像绘画作品那样精雕细刻.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却造就了动画作品的不同视听风格.就拿美国动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来说,美国动画电影惯于用硬朗且富有变化的线条勾勒出具像,夸张的人物动作造型,角色的造型生动,饱满却不乏亲和力,而浓郁的色彩基调更给人以厚重,沉稳的视觉感受.相比之下,日本动画电影的画面风格普遍较平面化,不太注重对角色的真实还原.角色造型往往是由简单的线条画出形体后,加以平涂的方式绘制而成.出于东方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日本动画的画风追求淡彩般的质朴与清秀,不像欧美动画那样鲜艳凝重.所以,日本动画在人物造型和画面张力上都略显薄弱,但曲折迷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却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制胜法宝.第二章动画电影制作的前期准备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1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着重表现角色面部表情,心态的景别是( C )A.全景B.特写C.近景D. 中景2 拍摄角度处于与常人视线等高的位置,一般代表人物的主观视点的角度为( C )A.仰拍B. 俯拍C.平拍D. 正拍3 摄影机位置不动,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的运动的拍摄方式称为( B )A.升降B.摇C.推D.移4 主要以展现大环境和气势为主,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的景别是( B )A. 全景B. 远景C. 中景D. 大特写5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的景别是( B )A. 特写B. 近景C. 全景D. 长镜头6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运动的拍摄的运动叫( B )A.推B.拉C.摇D.移7 用来展现角色全身范围的景别( C )A.中景B.远景C.全景D.近景8 摄影机沿水平面上作各个方向移动拍摄( D )A.推B.摇C.拉D.移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1 色彩的属性包括( ABCD )A.色温B.色调C.明度D.纯度E.融合度2 以下由我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BE )A.<风中奇缘>B.<大闹天空>C.<幻想曲>D.<阿拉丁>E.<三个和尚>3 光的三原色是( ACD )A.红B.紫C.蓝D.绿E.粉4 属于我国早期动画片的是( CD )A.<花木兰>B.<阿拉丁>C.<大闹天宫>D.<哪吒闹海>E.<风中奇缘>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1 景别: 被摄主体在镜头画面中所占的范围,一般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大类别.2 机位: 即摄影机的摆放位置,也可以说是拍摄的角度和视点.3 升降镜头: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镜头.4 全景镜头: 全景是用来展现角色全身范围的景别,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是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决定分切镜头中的光线,影调,色调,人物调度的衔接等.5 长镜头:也称景深镜头,它并不是表示镜头的长度,而是指一个镜头记录某一动作或某一事件的完整过程.6 俯拍镜头: 摄影机处于人物视线以上的位置向下拍摄.7 推: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运动的拍摄,采用变焦镜头的拍摄时,焦距由短及长推进也是推镜头的一种方式.8 故事结构: 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顺序,把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关系交待清楚.9 中景: 取被摄主体角色膝盖以上.可使观众看清角色的情绪交流和形体动作.常被用于各镜头间的衔接和过渡.10 仰拍镜头: 摄影机处于人物视线以下的位置向上拍摄.11 近景: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题一、填空题1、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2、拍摄对象进入画框叫“入画”,离开画框叫“出画”。

3、景深空间是指通过一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到的、具有一定景深的空间画面,可分为浅景空间和深度空间。

4、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5、影视画面的画幅比是4:3或16:9。

6、色彩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纯度。

7、在画面的构图中,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联想,根据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感觉,影视画面的颜色又分为冷色和暖色两大类。

8、影调以亮度划分可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

9、影视画面的结构元素一般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等。

10、光线的性质取决于光源的性质,生活中的光线一般有三种形态: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11、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大致有三部分:人声(语言)、音响、音乐。

12、影视作品中的人声有三类:对白、旁白、独白。

13、在影视拍摄过程中,构思和运用场面调度必须以剧本为基础,以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二、选择题1、视听思维的形象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2)(1)视听奇观性(2)视听语言的非线性特征(3)似动现象(3)心理补偿机制2、镜头的含义是指:(1)(2)(3)(1)摄影机上的光线镜头组(2)摄影过程中从开机到关机所摄取的未经剪辑的一段画面(3)剪辑时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4)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1)导演是视听语言(影视符号)的发明创造者(2)观众是视听语言的使用者(3)视听语言(影视符号)主要是从观众的角度而不是从导演的角度看问题(4)视听语言为每一个图像规定固定的含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运动的幻觉和立体的幻觉是影像两个最为本质的幻觉(2)人们通过电影或电视看到的影像是真实的(3)摄像机镜头的视野范围就是人眼的视野范围(4)画框就像舞台,主角必须置于中央5、决定景深大小的三个要素是:(2)(3)(4)(1)景别(2)光圈(3)焦距(4)物距6、关于深度空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3)(1)焦距较短(2)浅景深(3)前景与背景之间较大范围都在焦距内,诸多对象包含在前、中、背景之中,信息较多(4)表意单一,画面冲击力较强7、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2)(3)(4)(1)通过人物独白等声音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实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一、简答题1.什么是视觉滞留性原理?答:视觉滞留性是电影原理基础理论。

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某一事物之后,即使眼前的物体被移走,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也不会立即消失,还会继续短暂滞留一定的时间(约1/10秒)。

2.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从整体结构出发解释人类的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事物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当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出现具有全新性质的新事物。

3.简述远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远景的特点和作用主要有:(1)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2)用来表现宽广、辽阔的场面,展示雄伟壮观的气势;(3)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4.简述中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中景的特点与作用主要有:(1)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动作;(2)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感情交流。

5.简述近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近景的特点与作用:(1)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2)易与观众产生交流感。

6.简述特写的特点。

答:特写的特点:(1)突出事物最有意义、价值的局部;(2)表现细节,突出细部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3)表现重点;(4)表现物体的质感。

7.什么是平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而得的镜头称为平拍镜头。

它的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8.什么是仰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仰拍镜头是摄影(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视平线、向上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有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

突出、夸大、拨高处于前景的被摄主体,造成令人崇敬或者恐惧的心理。

适合于表达高大的物体、腾空跃起的动作以及人或物向上的力量。

9.什么是俯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俯拍镜头摄影(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视平线、向下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1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1

视听语言:试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再现性媒介:运用间接性的符号表达意义,依靠既定的编码和成规,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艺术表现为文学、美术、器乐等。

焦距: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到胶片平面的距离,即镜头的中央点到光线聚集的焦点之间的距离。

关系镜头又称场景主镜头,交待镜头或整体镜头。

一般以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为主.动作镜头:又称局部镜头、叙事镜头。

动作镜头的景别往往以中景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

渲染镜头:又称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

完全取决于镜头内容的要求和前后剪接镜头视觉上的变化要求。

景别: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几何中心:即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和画面两条对角线交叉点。

视觉中心:按“黄金分割律”分法和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九宫格”分法,可以构成画面中的四个交叉点。

角度,在理论上被称为摄影机拍摄时的视点。

推镜头:主要是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的接近式的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小。

拉镜头:主要是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后移动的远离式的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大。

摇镜头:主要是指摄影机的机位在拍摄中不作位移运动,而是利用三脚架云台的空间可变功能,是摄影机的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改变拍摄的方向和范围,以求得不同的画面效果。

光照度:即通常所说的勒克司度(lux),表示被摄主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

剪辑:“剪辑”一词,在英文中是“编辑”的意思,在德语中为裁剪之意。

而在法语中,“剪辑”一词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来才用于电影,音译成中文,即“蒙太奇”。

在我国电影中,把这个词翻译成“剪辑”,其含义非常准确。

“剪辑”二字即剪而辑之,这既可以像德语那样直接同切断胶片发生联想,同时也保留了英文和法文中“整合”、“编辑”的意思。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百度文库)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百度文库)

《视听语言》绪论主要内容:什么是视听语言?学习视听语言的作用?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小结:眼镜---画外空间戏里戏外---故事层面的蒙太奇插叙---闪回省略---剪辑---创造---影视艺术*一、认识视听语言1、视听语言的定义: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听觉与视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案例分析广播节目的传播符号:播音语言、采访语言、音乐、音响影视节目:活动画面、文字、特技画面视听语言的本质特点:视听结合*2、视听语言各元素之间的关系(1)辨证统一的关系(2)相互协调、相互加强3、视听语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1)研究对象:视听语言及其规律(2)研究目的:影视艺术中信息传递的缘由和有效性(视频0-6-B-出入画——勇心幽会)(3)主要内容:影视艺术的语法——剪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4、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差异(1)视听语言与影视语言(2)视听语言与画面语言(3)视听语言与镜头语言*A.什么是影视语言?a)所谓影视语言,是指影视艺术中由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用来传情表意的各种传播符号的总和。

b)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B.什么是画面语言?a)广义的画面语言就是影视作品中声画结合、声形兼备的语言形式;b)狭义的画面语言是指连续的图像所构成的一种传递信息的体系(视频0-7--无声电影-淘金记)* C.什么是镜头语言?是指以一段连续的音像素材为基本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规律构成的表意体系*(4)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区别A.外延不同:视听语言最广、狭义的画面语言最小B.侧重点不同:技术与艺术,宏观与微观*二、学习视听语言的意义和作用1、读图时代需要视听素养---2、视听语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前提--3、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必备素养*轴线原则是指影片拍摄和组接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同一场景中拍摄和组接相连的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顺序,从而正确、清楚地理解场景内容,需要在轴线一侧的180之内设置拍摄角度或选择连接镜头。

动画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

动画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

动画视听语言知识点总结动画视听语言是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传达信息和沟通的语言形式。

在动画中,图像和声音被用来传达情感、故事情节和信息,从而影响观众的感知和情感。

动画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动画制作、声音设计、剧本创作和声音配音等方面,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指通过一系列静态的图像帧在快速连续播放的过程中,创造出动态的图像效果。

动画制作包括动画制作流程、动画制作软件、动画制作技巧等方面。

其中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包括:1. 动画制作流程:动画制作过程包括创意策划、场景设计、角色设计、分镜头设计、动画制作、后期特效等环节。

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如画面构图、色彩搭配、动态效果等方面。

2. 动画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包括2D动画制作软件、3D动画制作软件、特效制作软件等。

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有Adobe Animate、Toon Boom、Maya、Blender等。

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画师的基本要求。

3. 动画制作技巧:动画制作技巧包括动画原理、动作设计、镜头运用、节奏感等方面。

其中,动画原理是动画制作的基础,包括挂画、拉伸、速度、重心等原理,在动画制作中需要灵活运用。

声音设计声音设计是指通过声音的处理和编辑,为动画增加生动的声音效果,丰富图像表现力,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声音设计包括声音采集、声音处理、音效设计等方面。

其中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包括:1. 声音采集:声音采集是指通过录音设备对各种声音进行采集和录制,包括人声、环境声、特殊效果声等。

声音采集需要注意录音环境和录音设备的选择,以及录音技巧的掌握。

2. 声音处理:声音处理包括声音剪辑、混音、音频特效等。

通过声音处理软件,可以对录制的声音进行加工和处理,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 音效设计:音效设计是指通过声音剪辑和混合,为动画增加各种声音效果,包括自然环境声、特殊效果声、背景音乐等。

音效设计需要考虑情感表达和情节对应。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以“自来水笔”来标榜自己电影美学观点的电影理论家是__阿斯特吕克___;2、电影具有类似人类语言的形式,但又侧身于先进文明中,具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__柯恩-赛特__的观点。

3、人类最早获得的连续照片由_英国麦布里奇_创作。

4、“诡盘”是_比利时.普拉托和奥地利斯丹普弗尔__发明的?5、日本藤竹晓把广播称为“社会的神经组织”?6、_电传真技术_的发明,实现了远程传递图像语言?7、最早的电话实验是在_1876_年,由__贝尔和沃森______进行的。

8、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由法国人___雷诺__创作的。

9、世界开办电视节目的记念日是__1936年11月2日___。

10、思维是人脑能动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与过程;11、“格式塔”属于心理学概念,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这术语的创始者是厄棱费尔。

12、“格式塔”理论提出者是阿恩海姆。

13、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的速度播放,电影是以每秒25格画面的速度播放。

14、阿恩海姆认为,意象在思维中的作用主要有:作为绘画、符号、记号。

15、把思维和感觉统一起来的桥梁或媒介是意象。

16、形象思维的三个阶段:形象思维的起点,形象思维的深化,形象思维的归结。

17、形象思维的三种态式:形象思维的原始态式,形象思维的发展态式,形象思维的终结态式。

18、阿恩海姆关于形象思维研究的两本主要著作是:《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

19、古希腊著名学者__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曾写到“口语是心灵的经验语言,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20、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__语言的问题主要是符号学的问题_______。

21、苏珊.朗格提出了艺术是一种符号的思想。

22、影视语言的修辞可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种。

23、影视语言有几种基本的表意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虚构。

24、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

巴赞提出的。

25、图像的四个基本造型要素是:形状、明暗、线条、和纵深。

动画视听语言(全)

动画视听语言(全)

动画视听语言领会:发展史(看另一份上的)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4)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

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名族风格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1)“动”是动画之本。

(2)实验动画。

1924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斜线交响曲》。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形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复杂,声音不再单纯作为动作的伴奏。

(3)叙事动画。

以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为原则可以分为 1.文学性叙事方式 2.戏剧性叙事方式 3.纪实性叙事方式从播放媒介看,动画片可以分为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从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来看,动画片又可分为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

熟练掌握:视听语言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

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般一部故事片由400-800个镜头组成。

声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音响、音乐。

剪辑包括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

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

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章影像掌握:二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通常二维动画电影中影像的构成因素是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三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绘制分镜头画面、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角色设定、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渲染画面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动画视听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
根据以上条件设计情景对话分镜头,综合 运用景别练习。

2、角度


镜头角度:是由摄像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相 对高度与方向形成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 的角度所决定。 镜头角度分为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
水平角度





1、正面:表现角色或景物正面形象的镜头 角度。 2、背面:表现角色或景物背面的镜头角度。 3、侧面:表现主体正侧面的镜头角度。 4、前侧面:表现对象的正面与侧面之间的 镜头角度。 5、后侧面:表现对象背面与侧面之间的镜 头角度。

二、理解影片结构

幕:一部影片通常由三幕构成,分别是开 端、中段和结尾。
段落:是指单一思想指导下的一个构成影 片的镜头组合,既构成影片叙事的每一场 戏。 场景:是由具有清晰的叙事目的、在同一 时间地点发生的相互关联的镜头构成。 镜头:是构成影片的最小单位,是连续不 断拍摄的一段胶片。



三、动画视听语言的特性
动画构图的基本元素:主体、陪体、前景、 后景、背景。


主体



主体:即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动画中多 为动画角色。 1、主体不仅位于画面视觉中心,也可位于 画面边缘。 2、主体可以由两个或多个角色共同构成。 3、角色运动构成画面主体的改变。 4、改变焦点改变画面面的主体。 5、镜头运动构成画面主体的改变。
大特写

大特写:是指表现角色的某个部位或物体 的某个细部,从而清晰展示对象细部特征 的景别,又称细部特写。 用于将特写镜头已经表现出的激烈感情进 一步推到巅峰,深深震撼观众心灵。
大特写与特写的运用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只是在展现情感的程度上更加强烈。


景别综合运用练习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全书考试笔记复习课程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全书考试笔记复习课程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笔记)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什么是视听语言一、视听语言的存在和概念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二、视听语言的特性(1)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中的符号编码方法。

视听语言主要是依赖于类似性的编码原则,而不是按日常语言中随意性的编码原则。

(2)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一般的语言学中由音调、字词、语素、等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在视听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4)视听语言有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

第二节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分类和特点一、实验动画片动画的技艺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也称艺术性动画片。

包括形式上的实验和内涵方面的探索。

实验动画片的叙事结构是被简化了的动画片结构和形态。

一般来讲是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

二、叙事动画片叙事动画片都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

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剧情服务的,是大众化的。

其样式有:文学性叙事方式、戏剧性叙事方式、纪实性叙事方式。

三、影院动画片四、电视动画片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拥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

第三节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发展史一、动画电影的起源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画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这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来捕捉动作的尝试。

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投射光源的影子戏。

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前,埃米尔雷诺绘制了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

该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幽默风格及人情味表现方面至今还无人能相匹敌。

二、叙事动画的开端利用动画手段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从温瑟麦凯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艺术家。

三、动画电影的成熟四、动画电影的各种流派第二章镜头第一节镜头的基本概念一、镜头的职能和概念镜头是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一个镜头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

影视动画试听语言课本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影视动画试听语言课本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影视动画试听语言课本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一篇:影视动画试听语言课本课后习题答案整理一、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是电影的艺术手段,是利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来表达特殊意义,讲述故事,表达内容与情感的方法,是一种电影创作者与观众沟通的符号系统。

2、构图:主要是指画面的安排,即把画面内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整体。

3、剪辑: 剪辑师要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音,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剪辑规则和一定的叙事规则,以一定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结构完整,内容连贯,含义明确并且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影片。

4、景别:在影视画面中,一般是指被摄对象在镜头中所呈现出的视野范围,他决定观众将看到多少主题内容(面积大小05、中景:是指摄取膝盖以上或事物的大部分以及场景局部的画面。

6、特写:是表现被摄对象某一局部(如人物肩部以上或头部以及某一被摄对象的细节)的画面,日惊呆的眼神·清晰的署名等,是对影片更细致的展现,揭示出待定的含义。

7、几何角度:几何角度与摄相机镜头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包括拍摄高度和拍摄方向两个内容。

8、心理角度:心理角度与镜头带给观众的感觉有关,可分为客观视角拍摄角度和主观视角拍摄角度两个方面。

9、镜头运动:从广义上说来说,镜头运动应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两种。

10、运动镜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一种镜头运动方式,是指摄像机持续运动拍摄的画面,即在一个画面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而进行的拍摄。

12、焦距:一束平行光通过镜头时,在光轴上汇聚一点,称为焦点。

从焦点到镜头后主平面的距离称为焦距。

13、景深:景深是指摄像机完成对焦后,被摄对象前后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14、短焦距镜头:短焦镜头又称为广角镜头,这类镜头的特点是:焦距短,视角大,景深,大,具有表现开阔空间和宏大场面的有力条件,拍摄画面具有很强的透视感、15、长焦距镜头:长焦镜头又称为望远镜头或窄角镜头,特点是:视角窄,拍摄范围小,影像放大率大,景深小,拍摄画面空间深度明显减弱,一般不易较好的再现被摄对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6、构图: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二维空间内,安排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画的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1 迪士尼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是( A )A.<小鹿斑比>B.<幻想曲>C.<人猿泰山>D.<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2 <埃及王子>是哪个公司出品的( A )A.梦工场公司B.迪士尼公司C.米高梅公司D.皮克斯公司3 1872年,在美国摄影师( C )的试验中,在1秒内连续播放24张照片时,马似乎动了起来,这便是动画的基本雏形.A.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B. 加里耐特GaryKnightC. 爱德华.幕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D. 约翰·贝利John Bailey4 动画的基本原理与电影一样,都是利用了人类天生所具有的( C )特性.A. 感官知觉B. 触觉C. 视觉滞留D. 认知5 <小鹿斑比>是哪个公司的动画片( D )A.华纳B. 梦工场C. 皮克斯D. 迪斯尼6 <滑稽脸的幽默像>是英国漫画家史都华.布雷克顿在哪一年制作的( C )A. 1900年B. 1872年C. 1906年D. 1972年7 <幻想曲>是哪个公司的动画( C )A.梦工场B. 皮克斯C. 迪斯尼D. 环球8 下面由中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C )A. <阿基拉>B. <借物少女>C. 《三个和尚》D. 《蓝精灵》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1 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有( ABC ).A.<人猿泰山>B.<小鹿斑比>C.<花木兰>D.<猫和老鼠>E.<龙猫>2 动画电影特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即胶片摄影及以24格/S的速度逐格拍摄并放映出来的电影,它与( BCE )合称电影的四大片种.A.喜剧片B.故事片C.新闻纪录片D.动作片E.科学教育片3 狭义的电影语言是指( CD ),所以电影语言又被称为视听语言.A.美术B.表演C.画面D.声音E.剧作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1 卡通片: 一种由报纸连载的多格漫画转化成的动画形式.2 蒙太奇: 通过画面与画面的组接产生新的含义.四简答题(每题8分)1 以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区别简述早期二维动画的制作特点.真正区别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拍摄方式.二维动画的制作采用逐格拍摄技术来实现.(2分) 动画技术比较严谨的定义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后使之连续播放,从而形成运动的影像和鲜活的角色的技术.(4分) 早期动画电影要求动画师把每一张绘画稿绘制完成后,放置在动画逐格拍摄台上进行逐一拍摄,所以,早期动画电影的制作不仅需要动画师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量.(4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1 以美国和日本动画为例阐述视听语言的不同风格.视听语言是构成影片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演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所使用的视听语言也各有不同,最终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影片风格.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决定了它的每一格画面不能都像绘画作品那样精雕细刻.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却造就了动画作品的不同视听风格.就拿美国动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来说,美国动画电影惯于用硬朗且富有变化的线条勾勒出具像,夸张的人物动作造型,角色的造型生动,饱满却不乏亲和力,而浓郁的色彩基调更给人以厚重,沉稳的视觉感受.相比之下,日本动画电影的画面风格普遍较平面化,不太注重对角色的真实还原.角色造型往往是由简单的线条画出形体后,加以平涂的方式绘制而成.出于东方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日本动画的画风追求淡彩般的质朴与清秀,不像欧美动画那样鲜艳凝重.所以,日本动画在人物造型和画面张力上都略显薄弱,但曲折迷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却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制胜法宝.第二章动画电影制作的前期准备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1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着重表现角色面部表情,心态的景别是( C )A.全景B.特写C.近景D. 中景2 拍摄角度处于与常人视线等高的位置,一般代表人物的主观视点的角度为( C )A.仰拍B. 俯拍C.平拍D. 正拍3 摄影机位置不动,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的运动的拍摄方式称为( B )A.升降B.摇C.推D.移4 主要以展现大环境和气势为主,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的景别是( B )A. 全景B. 远景C. 中景D. 大特写5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的景别是( B )A. 特写B. 近景C. 全景D. 长镜头6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运动的拍摄的运动叫( B )A.推B.拉C.摇D.移7 用来展现角色全身范围的景别( C )A.中景B.远景C.全景D.近景8 摄影机沿水平面上作各个方向移动拍摄( D )A.推B.摇C.拉D.移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1 色彩的属性包括( ABCD )A.色温B.色调C.明度D.纯度E.融合度2 以下由我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BE )A.<风中奇缘>B.<大闹天空>C.<幻想曲>D.<阿拉丁>E.<三个和尚>3 光的三原色是( ACD )A.红B.紫C.蓝D.绿E.粉4 属于我国早期动画片的是( CD )A.<花木兰>B.<阿拉丁>C.<大闹天宫>D.<哪吒闹海>E.<风中奇缘>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1 景别: 被摄主体在镜头画面中所占的范围,一般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大类别.2 机位: 即摄影机的摆放位置,也可以说是拍摄的角度和视点.3 升降镜头: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镜头.4 全景镜头: 全景是用来展现角色全身范围的景别,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是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决定分切镜头中的光线,影调,色调,人物调度的衔接等.5 长镜头:也称景深镜头,它并不是表示镜头的长度,而是指一个镜头记录某一动作或某一事件的完整过程.6 俯拍镜头: 摄影机处于人物视线以上的位置向下拍摄.7 推: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运动的拍摄,采用变焦镜头的拍摄时,焦距由短及长推进也是推镜头的一种方式.8 故事结构: 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顺序,把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关系交待清楚.9 中景: 取被摄主体角色膝盖以上.可使观众看清角色的情绪交流和形体动作.常被用于各镜头间的衔接和过渡.10 仰拍镜头: 摄影机处于人物视线以下的位置向上拍摄.11 近景: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的画面范围。

12 特写: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细部特征的镜头画面。

13 远景:以展现大环境和气势为主,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四简答题(每题8分)1 简述景别中特写镜头的特点.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细部特征的镜头画面.(2分) 由于被摄主体物在特写镜头中占据大部分的画面,所以,特写镜头的环境空间是完全被屏蔽的.(2分) 在一部影视作品中,特写镜头在电影视觉画面的表现上具有强迫观看性,视觉冲击力强.(2分) 特写既可以给画面信息以强调和提示,又可以表现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细微变化,还可以营造悬念.可以这么说,特写运用的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影片的成败. (2分)2 简述影片色彩的定义.色彩是人的视觉生理现象,世间万物都有其色彩属性,就其本质,是不同的物体在吸收了光线颜色而反射出的颜色属性.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也就是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这三种颜色可以生成世间万物的颜色,但是三原色是任何颜色都无法调和的.(4分)色温,色调,明度,纯度是色彩的属性,不一样的色彩属性会给人们从视觉到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色彩在电影中常被用来塑造形象,表现情感,营造气氛.(4分)3 简述动画电影叙事方式的抽象性特征.叙事方式的抽象性—具有哲学的,诗意的和音乐的性质,动画电影故事具有抽象性的叙事方式,用假定的或抽象的点,线,面来表现主体意趣.很多动画作品用色彩,线条加以适当的音乐来表达创作者意图.在艺术试验动画中,尤其能感受到这一点.这种抽象的图形,线条与音乐能表现出更多”故事”之外的感受.4 简述”拉片”的特点.“拉片”就是对一部影片的视听语言进行综合分析,但这种分析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拉片分析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轻重的分析.比如,某部影片的摄影特别出色,我们就着重观察分析这部影片的摄影技巧,包括景别,角度,构图,色彩,运动,摄影方式等各方面的视觉画面风格表现;假如某部影片的剪辑常常为人津津乐道,就针对这部影片剪辑点的把握,剪辑技巧的运用进行详尽的分析.”(6分)拉片”是一个很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也是电影制作者由观众向专业人员转变所必经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反复看,反复倒带并记录下你所看的,所总结的.可以这样理解,”拉”即是把影片无限放大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2分)5 简述镜头的运动.运动可以改变角色与角色,角色与环境以及景别,画面构图的关系,是电影摄影区别于图片摄影的表现形式.从宏观上,摄影机的运动可以把二维的荧幕空间转化为真实的三维空间.从微观上,运动可以表现情绪,形成节奏,显现风格.(4分)电影摄影有推,拉,摇,移,升降五种主要形式.(4分)6 简述何为分镜头脚本.分镜头剧本又称为故事板,是将影片的文字内容绘制成一系列规范的,可以用于镜头拍摄的剧本.分镜头剧本主要包括画面和文字说明两大部分.图画部分主要绘制拍摄所需的画面内容,包括画面信息,景别,构图,调度等内容.文字部分用来辅助说明镜头的长度,拍摄方法,对白,音效等,绘制分镜头是把文字信息视觉化的过程;是在动画制作之前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如何用镜头去讲故事,景别,角度的选用,镜头运动方式以及镜头与镜头之间如何剪切都要在这一过程中确定下来.第三章声音造型与画面剪辑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1 电影音乐由音乐师根据影片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以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进行创作,并把它们分别融入到电影( B )环节之中.A. 情感化B. 戏剧化C. 听觉D. 画面2 ( A )是指在电影进行中,某个画面内提示人物在唱歌,媒体播放或乐器演奏而发出的音乐.A. 有源音乐B. 无源音乐C. 画外音乐D. 画内音乐3 ( D )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剪辑创作的影片,影片结尾处格里菲斯将四个场景发生的故事交叉剪辑,20分钟总共使用了255个镜头,成功的营造了紧张的营救气氛.A. <党同伐异>B. <俄罗斯方舟>C. <西北偏北>D. <一个国家的诞生>4 奥逊.威尔斯拍摄的称为好莱坞电影里程碑的影片是( D )A.<父辈的旗帜>B.<拯救大兵瑞恩>C.<党同伐异>D. <公民凯恩>5 提到酸苹果,我们脑海中会出现绿色的品种,甜苹果会想到红色,这种情况属于( C )A.短期记忆B.长期记忆C. 记忆表象D.感觉记忆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1 在电影中把声音划分为( CDE )A.音响B.噪音C.音乐D.音效E.语言2 下面哪些是正确使用的越轴方式( BCD )A.跳轴B.利用”反应镜头”C.用人物情绪D.用”骑轴镜头”E.用变焦镜头3 堪称电影之父的格里菲斯的电影有( AD )A.<一个国家的诞生>B.<父辈的旗帜>C.<硫磺岛>D. <党同伐异>E.<战马>4 宫崎骏的动画片有( BCDE )A.<聪明的一休>B.<龙猫>C.<幽灵公主>D.<风之谷>E.<千与千寻>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1 轴线: 是格里菲斯及好莱坞导演们发展出来一套拍摄和剪辑技巧,分为两类,分别是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2 无源音乐: 是指电影画面中并未提供出现音源所在的音乐,是作曲家为了塑造人物性格, 抒发情感或渲染气氛的需要而创作的音乐.3 “骑轴镜头”越轴: 拍摄完成的素材如果发现有越轴现象,可以在轴线上补拍一个人物A或者人物B看镜头的骑轴镜头,剪辑在越轴的两个镜头之间,通过骑轴镜头便可以重新建立人物之间轴线关系.4 关系轴线: 假设处于相互交流的人物位置之间存在一条隐性的轴线,那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处于这条轴线同一侧的180度之内或者刚好在轴线上.5 逻辑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应,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四简答题(每题8分)1 简述越轴的定义以及常见越轴形式有哪几种.摄影机如果越过了轴线一侧180’范围界限即越轴,越轴会造成视线上的不匹配,视觉方向上的混淆.如果对话场景中的无理”越轴”会造成人物位置和视线的重叠.但轴线并不是永远不可逾越的,在情绪点上恰当地运用剪辑技巧越轴,可以使人物情绪与影片情绪达到一致,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6分)常见的越轴方式包括:反应镜头越轴,人物情绪越轴,骑轴镜头越轴三种.(2分)2 简述什么是音效.从实际应用上讲,音效可以分为动作音效,自然音效,环境音效,机械音效,军事音效和特殊音效.(4分)音效能够为影片烘托气氛,营造悬念,扩大视野,赋予画面进一步的深度和广度.音效的运用往往是跟观众的情绪互为关联的,借助特殊音效对观众情绪产生刺激和控制,而使观众对未知的情节及事物产生紧张,焦躁或恐惧的情绪波动是导演们惯用的手段. (4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1 论述什么是剪辑.(1)”记忆表象”与”心理认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靠对单一事物认知的积累叠加形成的,而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正是连接客观世界与心理认知的中间环节.当某个物体作用于感官系统时,人们首先看到它的形状和颜色,继而听到声音,感受到质感和重量,反映到嗅觉和味觉.如有人再提及同一事物,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关于它的影像,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记忆表象”.如果我们频繁地认知同一件事物,就会凭借记忆经验从感官上产生心理认同.(6分) (2)库里肖夫效应,是苏联导演列夫.库里肖夫在20世纪30年代所做的一项电影剪辑试验.他为了弄清蒙太奇的并列作用,曾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剪为三段,分别接在一碗汤,一个正在玩耍的孩子以及一具老妇人的遗体的镜头前面.观众看过之后,出人意料地认为值得赞扬的竟是演员的表演:演员看到那碗汤时表现出了饥饿;看到孩子玩耍时表现出喜悦;看到遗体时表现出了忧伤,”而事实上三段组合演员并没有任何表演成分.观众们把自己对生活经验的记忆带给了银幕上的人,并对看到的人物产生了主观认同感,最终得到了银幕上的那个人的各种心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由于基本镜头单位组接构建视听形象的剪辑艺术,依据的正是观众的心理活动.(6分)2 论述剪辑师的任务与目的.任务:一部电影不可能在几千米或上万米已拍好的胶片素材上被预测出来,必须逐场逐段地重新筛选和捕捉,去感受其中意料不到的风格样式和节奏,这些特性由剪辑师在剪辑阶段加以遵循.因为在这个阶段,素材本身决定的新的影片解决方案.只有素材全都齐全以后,看到了它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制作影片.假如把影片制作比作一栋影像建筑,那镜头是构架建筑的基本单位,剪辑则是具体实施建筑的过程.影像建筑整体的美感与否,衔接是否到位,都与剪辑师的工作息息相关.出色的剪辑师既要有对细节的精确把握能力,也要对大局的整体有操控能力.首先,剧本的人物动作需要依托剪辑来实现,外部动作的选择提炼,顺畅连贯;对话动作的声话对位;内部动作的表达妥帖都是在剪辑过程中要直面的基本问题.其次,一部电影以何种方式讲故事;采取哪种剪辑基调;是传统的线性结构,还是颠覆传统时空的环状结构;镜头的数量和长度如何安排;镜头叙事是否过于冗长等都是剪辑师要从整体大局上慎重把握的.再次,影片的情绪与节奏剪辑是否到位,悬念设置能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观众是决定影片成功的关键. (8分)目的:剪辑不仅仅是剪和接的问题,而是想象过程的最后实现阶段,它最终确定影片看起来的感觉将是怎样的.剪辑的过程可以为电影注入新的创意和活力,使整部影片都焕然一新,因此,导演的最终想法有时会被优秀的剪辑师所影响. (4分)3 论述轴线的分类和作用.轴线原则是格里菲斯及好莱坞导演们发展出来一套拍摄和剪辑技巧,分为两类,分别是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3分)关系轴线:假设处于相互交流的人物之间存在一条隐性的轴线,那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处于这条轴线的同一侧180度之内或刚好在轴线上.遵循这一原则拍摄的关系镜头被称为正反打镜头,过肩镜头或骑轴镜头. (3分)方向轴线:朝着某一方向运动的人或物在自身与运动目标之间存在一条假设的方向轴线.摄影机必须在这条轴线的同一侧拍摄,运动轴线原则一直被用于体育赛事的现场拍摄上,由于对抗赛事的方向指向性明确,摄影机都集中在赛场的同一侧进行现场直播. (3分) 越轴:摄影机如果越过了轴线一侧180’范围界限即越轴,越轴会造成视线上的不匹配,视觉方向上的混淆.如果对话场景中的无理”越轴”会造成人物位置和视线的重叠.但轴线并不是永远不可逾越的,在情绪点上恰当地运用剪辑技巧越轴,可以使人物情绪与影片情绪达到一致,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常见的越轴方式包括:反应镜头越轴,人物情绪越轴,骑轴镜头越轴三种. (3分)4 论述如何实现影片剪辑的匹配问题.电影剪辑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怎么接的问题”,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切换怎么才能顺畅,场与场之间的衔接如何才能不产生视觉跳跃等.镜头的衔接方式涉及剪辑中的匹配原则.剪辑师在反复观看素材的过程中,已经能够逐步建立起影片的剪辑思路,其中包括影片的叙事构架,镜头的剪辑点等.主要的实现方式有:(1)动作匹配:把人物动作剪辑的流畅,无跳跃感和重量感是动作剪辑的基本要求.在创作层面上,剪辑师们恰恰可以利用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相似性的匹配帮助影片实现大范围的时空跳跃,这就是动作匹配.(2)形状匹配:就是依据画面中物体形状的相似性来组接镜头,由于上下镜头中的被摄主体物形状极为类似,所以在视觉上能达到高度一致性.形状匹配剪辑技巧的应用比较普遍,在许多经典影片中都有利用形状的相似性进行转场的例子.(3)色彩匹配:通过镜头画面中物体之间色彩的相似性也可以形成匹配关系.(4)声音匹配:通过声音的形似性匹配上下镜头也是常用的转场方式.(5)情绪匹配:如果说动作匹配,形状匹配和色彩匹配和声音匹配都是剪辑师以影片的外化表现为依据的,那片中某一人物情绪的内部变化同样也可以构成镜头匹配的关系.(6)视觉心理补偿:摄影机把三维现实通过透镜记录在二维胶片上,再通过放映机把胶片上的光投射在荧幕上,在观众们接收视听信息的过程中,景别的切换,光影的变化,运动的变化,声音的变化都对观众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因为视听感知经验带来的是心理反应.通过视听介质的有效引导,观众的心理会产生连续性的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视觉心理补偿现象.第四章动画电影项目制作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1 在设计稿中镜头用于近景,中景,双人近景的背景使用下面哪种标准( D )A.6/7规格B.8/10规格C. 10/12规格D.7/8规格2 镜头用于全景,或大全景的设计稿规格框比例是( D )A.6/7规格B.7/8规格C.8/10规格D.10/12规格3 导演或绘制剧本的人员用来画分镜头画面工作的纸是( D )A.动画纸B.拷贝纸C.赛璐珞纸D.台本纸4 在设计稿中,镜头用于双人近景,全景时,采用何种规格框( C )A.6/7B.7/8C.8/10D. 10/12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1 以下哪几项是二维动画电影特有的制作工作( BDE )A.搭建外景B.设计稿C.替身D.原画E.描上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1 台本纸: 台本纸又叫分镜头纸,是导演或绘制剧本的人员用来画分镜头画面的纸.2 定位尺: 是动画人员在绘制设计稿和原画时,用来固定动画纸或在传统动画摄影时,为确保背景画稿与赛璐珞胶片的准确定位而使用的工具.3 打孔机: 将纸张固定打上定位孔,给动画纸进行打孔的器械.四简答题(每题8分)1 动画中动作设计的特点.(1)根据真实进行设计,动画电影在制作中根据真人的表演来设计角色的舞蹈动作和角色表演.(2)变形与夸张,有时为了强调某一动作或某一表情,必须适当的进行变形,以达到夸张的效果.当然,变形的幅度要与夸张地幅度相吻合,有些写实片夸张幅度较小,就不必过于变形,而像迪士尼一类的影片,变形掌握的好,就会趣味横生.自然万物的运动,物理原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有其自身的重量,结构和不同程度的柔韧性.当力量加于其上,每种物体都有符合它自己自身特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表现在位置和时间上的,是动画电影的基础.2 按先后顺序简述二维动画制作流程有哪些.剧本创作-导演-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场景设计)-故事板(同时又作曲-先期对白,录音(音乐))-设计稿-(1)绘景,(2)动作设计-动画-描上-拍摄(将动画层和背景层合成)-剪辑-录配音(将前期录音对位-制作拷贝.3 绘画基础在动画中的作用与特点.动画电影这门艺术是以绘画的艺术形式作为基础,借助电影的艺术手段完成的.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透视学的科学原理构建造型和画面.绘画可以使思想形象化,一个角色的所有姿势,所有角度都应会画,不然的话,在工作时就会去回避一些不熟悉的角度,那就会令人物失去生气.静止的单幅漫画所有有效的做法与技术,对动画而言起不了丝毫作用.动画最重要的是,做出原画,动画要有情感,重量感,柔软度,力度,要表现出绘画者的目的.4 列出制作二维动画的绘画设备有哪些.(1)原画台(2)定位尺(3)台本纸(4)动画纸(5)背景纸(6)打孔机(7)铅笔工具(8)动检仪.5 简述动画中造型语言运用的特点.动画片的真正演员就是动画师自己.动画角色是通过设计师的”表演”来完成的.设计师运用画笔和动画技术赋予了角色生命.(1)角色设定:a 头像的夸张与变形.b 神态的夸张与变形.c 形体的夸张与变形.d 动作的夸张与变形.(2)在设计动画形象造型的动作时的注意事项:a 需要严谨的依照人体结构的关节点来产生运动.b 每种动作都有极限,在设计夸张动作时,不能无视结构的限制,除非有特别的理由.6 简述设计稿规格框的分类.背景使用的大小是根据取景内容决定的,一般按下面的标准:6/7规格,镜头用于细节描写或近景.7/8规格,镜头用于近景,中景,双人近景.8/10规格,镜头用于双人近景,全景.10/12规格,镜头用于全景,或大全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