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合集下载

了解当代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

了解当代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

了解当代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1.喜欢独立思考,勇于表现自我当代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同时,中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喜欢互动和合作,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

教师应善于引导,充分激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探究、提升能力的信心。

2.当代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中小学生的知识来源的渠道拓宽,信息丰富、视野宽阔,学生强于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现象已经出现,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3.学生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于差异很大的多元变化。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使其在关注自我利益时也要关心他人利益,养成处事公正、富有爱心、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

4.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更加明显当代同辈学生之间的联系较以往更加紧密,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更加频繁,互相影响的程度也较以往更加深刻。

这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群体,正确引导学生群体舆论,把群体当成重要的教育力量,建设好班集体、学生会等学生群体组织。

5.身体和心理问题增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好转,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也在逐渐增多,怎样避免和预防中小学生身心问题、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历年考题】【多选题】随着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凸显,当代中小学生的发展表现出的特点包括( )。

A.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趋于弱化B.当代学生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C.喜欢独立思考,勇于表现自我D.身体和心理问题增多【答案】BCD。

本题考查的是当代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

当代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有 1.喜欢独立思考,勇于表现自我。

2.当代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3.学生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

4.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更加明显。

5.身体和心理问题增多结合题干表述故选BCD。

排除A。

故选BCD。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的五大优势与四大问题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的五大优势与四大问题

《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近日出版。

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和分析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它披露了一些有关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最新数据。

由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自1999年6月开始,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在抽样选取的10个省市范围内的45个区、县,对4000多名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率为%。

调查结果显示:一、当代少年儿童满意自己现在的少年儿童内心很自信,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

他们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健康、性格、学习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较高。

这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的少儿希望拿博士在调查中,有%的少年儿童表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获得高学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少年儿童的学历期望给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三、半数少儿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统计结果表明,相当多的少年儿童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和在校时间均不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

国家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小时,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9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

有%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

四、父母过分关心子女功课少年儿童普遍认为,父母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自己,但父母对子女功课的过分关注,可能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业压力。

五、双休日沉重调查显示:沉重的学习负担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闲暇生活的质量。

双休日里,%的少年儿童“做家庭作业”;%的少年儿童“读课外书刊”;%的少年儿童“看电视、电影、录像”;% 的少年儿童“听音乐”;%的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少年儿童“参加特长培训”;%的少年儿童“自己进行业余爱好活动”。

调查表明,初中学生休息日平均做作业在180分钟以上的高达%。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当前,随着教育环境改变以及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中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其在成长中表现出许多不同性格特征。

在新时代,这些特征改变着孩子们的形象,他们需要适应新的身份和新的环境。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以及其成长规律。

首先,新时代中小学生表现出的第一个特征是他们具有较强的个性自信。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孩子们比以往更容易掌握尖端的知识,并且能够关注周围的环境,把握新的概念,这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小学生显示出聪明和创造力。

许多孩子开始探究新领域,他们对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以及创新技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甚至把它们付诸行动。

此外,新时代中小学生表现出更强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孩子们通过社交网络和各种电子设备更容易接触到新的信息和知识,他们也愿意出去和朋友一起玩,学习一起做事,以及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最后,新时代中小学生具有较低的容忍度。

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各种负面影响,他们容易受到压力,容易失去耐心,当任何东西不顺利时,他们会表现出不耐烦或愤怒的情绪。

此外,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明显不同。

新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更加重视学习,但也使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修养,他们更加健康地面对学习的挑战,他们也能够更好地克服学习上的问题,并且能够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小学生具有自信、聪明、创造力、社交能力及较低容忍度等特征,其成长规律也越来越重视自我修养和注重学习。

只有找到一种适合新时代中小学生成长特征及规律的教育模式,才能把握孩子们的成长,最大程度地发挥孩子们的潜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中小学生发展的 时代特点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就是 当代中小学生区别于过去中小学生 的共有的典型特征,了解和研究这 些特点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根据这些特征进行科学的教育是实 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
1、生理成熟期提前
青少年儿童在生理上的变化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敏于观察,及时地、有 针对性的开展青春期教育。
2、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 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这就要求学校、家庭、社会高度重视,加强 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的教育,努力营 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切实加强学校 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 自我意识曾强具有一定的 社会交往能力
优点:主体性增强,富于创造性。 不足:容易导致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隘。
5、学习目的多元化、 实用化
1、如何才能激? 3、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正确 地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正确地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自我意识与 他人意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我意识在学习自觉 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生活的反思性、建构性中 的作用。
4、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关心 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学生的成长,及时化 解学生的心理矛盾,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初中生心理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的挑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身体和生理方面的特点:1.1 生长发育加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身高、体重急剧增长。

1.2 性征的出现:初中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的特征,如发育乳房、月经等,对性别意识的认知逐渐增强。

1.3 生理需求增加:初中生对于睡眠、饮食、运动等生理需求的要求增加,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营养。

二、认知和智力方面的特点:2.1 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生逐渐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

2.2 思维的多样性: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多样,既能进行具体思维,又能进行抽象思维,思维的灵活性增强。

2.3 学习兴趣的转变:初中生开始对不同学科的兴趣逐渐形成,开始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和社交方面的特点:3.1 自我意识的增强:初中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增强,开始形成独立的个性和自我形象。

3.2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初中生开始更加重视同伴关系,同伴间的互动和交往对他们的情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情绪波动较大:初中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易受外界环境和他人评价的影响,需要关注和引导。

四、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的特点:4.1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初中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认知逐渐加深。

4.2 对公平和正义的关注:初中生对公平和正义有更强的关注,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4.3 道德判断的能力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逐渐提升,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抉择。

五、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方面的特点:5.1 自我认知的拓展:初中生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更清晰的认知,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

5.2 职业规划的初步形成:初中生开始对职业有初步的认知和规划,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思考。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匡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正文内容:1. 社交能力的发展1.1 交友能力的培养:中小学生开始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友谊。

1.2 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参预集体活动和团队项目,中小学生学会合作、共享和解决冲突。

1.3 情感表达的能力:他们逐渐学会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2. 认知能力的发展2.1 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2.2 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学会使用记忆技巧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2.3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小学生逐渐学会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3. 情绪与情感的发展3.1 情绪的多样性:中小学生的情绪逐渐丰富多样,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情感。

3.2 情绪的自我调节:他们开始学会通过各种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如运动、绘画等。

3.3 情感的认知和表达:中小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4. 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4.1 自我形象的建立:中小学生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建立自我形象。

4.2 自我价值的认知: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4.3 自我意识的增强:中小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影响力。

5. 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5.1 道德观念的建立:中小学生开始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区分对错和善恶。

5.2 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3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小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学会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

总结: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现在社交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情绪与情感的发展、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课程、教育模式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学习任务量也在不断增大,中小学生们也在不断努力地学习,他们和在新时代社会中应具备的素质也正在不断提升。

然而,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不断变化,中小学生的特点及其成长也不断发展。

本报告将就当今中小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小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一,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越来越普及。

当今中小学生的教育目标不再只以学习成绩为评判标准,他们还要求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技能及良好的文化素质。

因此,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向“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抗压力能力有所增强。

由于学校设置的学习任务量越来越大,中小学生们也需要学会把时间合理安排,把学习任务精细化,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且中小学生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增强抗压力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由此可见,中小学生的抗压力能力及注意力能力也有所提升。

第三,中小学生对电子科技有着更高的识别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中小学生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电子科技,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识别新出现的技术,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这有利于中小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及发展。

第四,培养中小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小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他们将面临更多的选择,因此必须要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教会他们如何自我管理,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这也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发展的必要要求。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小学生在特点及其成长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注意力和抗压力能力也有所增强,更加熟悉科技,还应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以期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总之,以上便是本报告对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其成长规律的研究,经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新时代中小学生应当按照“全面发展”的理念进行教育,注重其学习成果及素质提升,并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及发展。

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

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

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摘要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对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一、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特点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表现形式各异。

2.塑造性:中小学生的个性在不断塑造中,受到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

3.脆弱性: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需要得到正确引导和保护。

二、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家庭环境:家庭是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学生的个性产生深远影响。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会对中小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同伴关系、社会风气等。

3.学校教育:学校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教育场所,学校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理念等都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三、教育对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在中小学生个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引导作用:教育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保护作用:教育可以保护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避免受到不良影响而走向极端。

3.激发潜能: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学生个性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

四、结论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成长为积极向上、有个性的个体。

希望这篇关于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近几年来,新时代中小学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化,他们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以确定更好的帮助学生发展的方向。

首先,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外表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时代中小学生普遍拥有比以往更健康的身体,素质更强。

他们头发比较细致,肤色也更加不一样,很多孩子都有着完美的比例。

此外,新时代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孩子几乎能够操作一切计算机软件,甚至还能开发一些新的软件。

其次,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注重实践能力,喜欢探索,全面开展多元的学习,重视主动性、创新性和全面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思维创新能力。

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对新科技的好奇心,对技术的追求,对各种创新思想的怀抱,使他们更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再次,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文化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更加开放,乐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不再把一切都看作是固定的知识,而是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举多得,多参考多求证,藉此增加自己的见识。

此外,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社会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时代中小学生更加善于与他人沟通,也更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时甚至可以很好地解决社会矛盾。

最后,在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方面,新时代中小学生普遍学习质量更好,普及率更高,受学习范围更广,获得更多学习机会,从而掌握更多的能力与知识,拥有更发达的头脑,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的身体特征、学习特点、文化态度、社会能力和成长规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通过全面认识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实现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潜力。

学生构成情况

学生构成情况

学生构成情况一、小学生小学生是学生构成中的重要一部分,他们通常年龄在6岁至12岁之间。

小学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他们正处于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关键阶段。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天真无邪,充满活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指导,他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中学生中学生是学生构成中的另一部分,他们通常年龄在13岁至18岁之间。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他们的学习任务也相应增加。

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和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需要他们具备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他们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在学业和兴趣爱好之间找到平衡。

三、大学生大学生是学生构成中的高级阶段,他们通常年龄在19岁至22岁之间。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新鲜血液,他们是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大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成熟,具备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他们在大学中接受专业知识的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大学生除了学术上的发展,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们需要在大学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研究生研究生是学生构成中的高级阶段,他们通常年龄在23岁至30岁之间。

研究生是深造的一部分,他们在大学毕业后选择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研究生的特点是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较强。

他们需要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索。

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学术研究项目。

总结:学生构成情况多样化,从小学生到研究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学生们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培养他们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十大特点

中学生的十大特点

中学生的十大特点中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他们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的转变过程中,身心都经历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中学生普遍的十大特点。

1.身体和心理发育迅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开始发育迅速,性征逐渐出现。

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智也在迅速成熟,开始独立思考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2.好奇心旺盛:中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新事物。

他们会提出各种问题,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从各个角度了解事物。

3.社交能力逐渐增强:中学生对同龄人和社会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渴望被接纳和认同。

他们开始主动参与团队活动和社交活动,与同学建立友谊关系。

4.自我意识增强:中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和身份有更强的意识和关注。

他们常常会评判自己和他人,并对自己的表现有所期望。

5.对权威挑战:中学生开始对权威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

他们渴望自由和个性发展,不再盲目接受传统和规范。

6.情感波动大:中学生常常在情感上经历起伏,情绪容易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易怒和焦虑等问题,需要关爱和支持。

7.学习压力增加:中学生面临着学业上的挑战和压力,需要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要求的学习环境。

他们常常经历睡眠不足、考试焦虑等问题。

8.爱好多样:中学生开始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可能会涉足各种领域,如体育、音乐、艺术等。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领域。

9.对未来规划重视:中学生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有更强烈的职业规划和自我定位的意识。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为未来做好准备。

10.冲动和冒险:中学生有时会表现出冲动和冒险的行为。

由于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自控力尚未完全发展,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冒险尝试。

中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是他们成长发展的表现,也是他们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家长和教师应该理解并尊重中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的年代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成长规律。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时代,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特征及成长规律也有较大变化,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从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生活作息、家庭环境以及成长规律等方面,对新时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进行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凝聚学生的潜能,提升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成绩,充分展示时代中小学生的水平。

一、新时代中,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时代中小学生在学习上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新时代中小学生,较以往出现更多的多样化学习方法,表现出更强的学习主动性。

现代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吸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能力。

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探索和尝试,注重实际操作的学习体验,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帮助学生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生活作息新时代重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作息。

建议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清晨九点最佳起床时间,建议小学生晚上不要看电视,要睡眠时间足够,能充分的休息。

建议学生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保持书桌清洁,每次学习将之前学过的知识作为基础,能更好的记忆。

另外,在学习完毕后,在室外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体魄。

三、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家庭环境中,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要注重身心发展,切忌以物质利益代替爱心,不要让孩子过分承受负担,要充分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要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成长规律小学生思想发展上,既要兼顾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从自身出发思考问题,以及综合分析。

要督促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

此外,关注孩子的成长规律,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学习的方式,提供必要的学习考试方法,适当增加学科习题,借助科技手段,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标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引言概述:中小学生是处于心理发展关键阶段的群体,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性格和行为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认知发展特点:
1.1 中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向抽象发展。

1.2 学生开始具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增强。

二、情感发展特点:
2.1 中小学生情感波动较大,易受外界影响。

2.2 学生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

2.3 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

三、社交发展特点:
3.1 中小学生开始建立同伴关系,重视友谊。

3.2 学生逐渐学会合作和分享。

3.3 学生对于集体生活和群体活动有着强烈的需求。

四、性格发展特点:
4.1 中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始显现。

4.2 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4.3 学生的性格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五、行为发展特点:
5.1 中小学生的行为逐渐趋向规范化。

5.2 学生开始形成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5.3 学生的行为受到奖惩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引导。

结语: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与未来规划

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与未来规划

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与未来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未来规划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对于学生未来规划的建议。

一、学业发展现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们在校园中接受到的不仅仅是各学科的知识,还有一系列的素质教育。

然而,当前的中小学生学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业负担过重。

由于升学压力以及家长的期望,很多学生承受着严重的学业负担。

过多的作业和培训班的加入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容易导致学习疲劳和焦虑。

其次,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时的无力感。

最后,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

虽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社会实践和体育活动,但在学业发展中,综合素质的培养仍然不足。

很多学生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未来规划的重要性未来规划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未来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首先,未来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一个对未来有清晰规划的学生更容易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方向。

其次,未来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路径。

学生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和设定目标,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未来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

一个有着明确未来规划的学生更容易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建议与措施为了改善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未来规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减轻学业负担。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任务,避免过多的作业和培训班的参加,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其次,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标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交发展、道德发展和自我认知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认知发展1.1 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变,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1.2 中小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任务。

1.3 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从单一向多元发展,开始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情绪发展2.1 中小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2.2 中小学生的情绪认知逐渐成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3 中小学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学会适当处理情绪问题。

三、社交发展3.1 中小学生开始注重与同龄人的交往,建立友谊关系。

3.2 中小学生的社交能力逐渐增强,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和分享。

3.3 中小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规则。

四、道德发展4.1 中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够区分是非。

4.2 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逐渐提高,开始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

4.3 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感逐渐成熟,能够体会到行为的后果和责任。

五、自我认知5.1 中小学生开始建立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5.2 中小学生的自尊心逐渐增强,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5.3 中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总结: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认知、情绪、社交、道德和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报告近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更上一层楼,社会文明水平显著提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也影响了新一代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发生了变化,以下报告将着重讨论中小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

一、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特点1、生活观念转变:随着新一代中小学生的成长,他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加热爱生活,勇于探索,表达自己的思想,勇于做出改变。

2、拥有时尚思想:新一代中小学生拥有更加时尚的思想,他们更加关注自身和社会现象,追求现代化,喜欢科技,热衷体验新事物。

3、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新一代中小学生拥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更善于分析问题,自主思考,并有能力解决问题。

4、教育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一代中小学生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他们更善于利用多方资源学习,增强素养,也更敢于担负责任。

二、新时代中小学生成长规律1、家庭对成长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对新一代中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人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学习习惯,家庭的温暖氛围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社会环境也在影响成长:新一代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能给学生带来许多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但也要让学生注意社会的坏风气,不要被少数偏激分子所影响。

3、成长需要学习与探索:新一代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也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探索,要有更强的自学能力,把家庭和社会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机会充分利用,不断地发展自身能力,扩大视野。

本报告就新时代中小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了讨论,从中不难发现,新一代的中小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发生了变化,他们拥有更加丰富的思想,也有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各位家长さん、教育工作者们都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关心,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孩子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努力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的未来支柱。

中国少年儿童教育

中国少年儿童教育

中国少年儿童教育中国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球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作为全球最大的教育体系之一,中国的少年儿童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少年儿童教育的特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状和特点中国的少年儿童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较大。

同时,学业负担过重、竞争激烈也是中国教育的普遍问题。

不过,中国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基础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中国的教育系统注重纪律和秩序,有着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规范。

二、问题和挑战尽管中国教育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的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其次,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过于注重应试能力,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培养。

另外,教育改革和创新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在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时,中国教育需要思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发展方向为了解决现有问题并推动中国少年儿童教育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向:1. 加强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2. 改革评价制度。

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3. 推动素质教育。

除了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4. 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给予教师更好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5. 推进教育技术的应用。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化教学工具和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便捷的学习方式。

四、结论中国少年儿童教育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改革评价制度、推动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素质以及推进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努力,中国少年儿童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

这也需要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未来公民。

江西教招教育学知识点: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师生关系

江西教招教育学知识点: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师生关系

江西教招教育学知识点: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师生关系敏试教育导读: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就是当代中小学生区别于过去时代中小学生的共有的典型特征,了解和研究这些特点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根据这些特征进行科学的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

我国中小学生省特征如身体形态、体内机能、神经系统特点和性发育都较过去有很大的辩护。

首先是身高和体重有明显的增加,其次是性发育成熟以及由此引起的第二性征的出现有明显提前。

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有:迷恋电视、网络成瘾、逃学、离家出走、欺侮同伴、吸烟饮酒、吸毒以及药物滥用、盲目追星、早恋等。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由于教育的普及、信息的不断涌现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等原因,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具有丰富的刺激因素和时空条件,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相拥着,特别是通过网络,学生获得的只是信息甚至比教师还要多。

但实现人生理想和适应社会竞争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在改革开放的信心是下,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首先价值取向总体上以社会取向为主,个人取向不占主流,但也占有相当比例,且近年来有发展的趋势,同时还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

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直接反应,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务实的,但也反映出复杂性、多样性。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自我意识不仅包括自我利益的意识,也包括自我地位、能力、情感、形象、行为等的意识。

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包括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有主见等。

其优点是主体性增强,富于创造性;不足之处就是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当代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2005年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如:与2000年相比, 7~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70厘米、0?31厘米、1?00厘米和0?69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千克、0?82千克、1?32千克、0?92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24厘米、0?14厘米、0?26厘米和0?16厘米。19~22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05厘米、0?76厘米、1?31厘米和0?88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1千克、0?47千克、1?42千克、0?16千克,,胸围无明显变化。
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
2、现状
①价值取向方面:
理想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
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并存。
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极端个人主义取向并存。
一、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而又急迫
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神经系统和性发育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3、学习动力不足成因分析
在消费社会、读图时代、重视享受的时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①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信息社会的所面临的“知识爆炸”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因素和时空条件。
②信息技术的革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信息呈现“喷涌”状态,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和享用者。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知识的过程中多呈现实用主义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问题:
认知失衡——由认知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失衡,
情意失衡——由于内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内部的情感意志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出现低落、消沉、激怒、绝望等反常情绪表现,并在行为上出现某些相应的反常举动。
欲求失衡——由于学生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要求补偿不足而现实又不予满足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的表现。
(3)青春期心理困扰。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存有误解。
(4)人生发展中的困扰。理想与现实,人生困惑等问题。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认知降碍:主要包括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
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与拜金主义价值取向并存。
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强调自我意识、民主责权的价值观并存。
②当代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责任教育迫在眉睫;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但要积极有效引导。
③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稳定上升趋势,人生价值取向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利己与利他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重视自我发展。
②每天下午离开学校的心情
从调查数据来看,每天下午离开学校的心情为烦乱和紧张的人数共占9.3%(明显低于上学时的比例),平静的为35.4%,愉快的为53.4%(明显高于上学时的比例)。
烦乱
有点紧张
平静(没感觉)
愉快
其他
纸笔调查
4.9%
6.0%
36.3%
50.4%
2.5%
网上调查
5.9%
2.3%
34.7%
④当代中小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义、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但多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不足。
3、原因
①传统道德价值的迷失。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追求一种美好的伦理道德生活,追求构建丰裕自足的人文精神,注重个人修养、人生体悟和反思内省,致力于构建一种整体主义的伦理道德生活。但是,由于西方生活和文化观念的渗透,人们对传统文化持有否定、消极的观点。文化的多元消解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共识。
获得老师表扬
让家长高兴
考一所好学校
将来找到好工作
对知识感兴趣
纸笔调查
31.2%
42.5%
47.8%
39.7%
37.3%
网上调查
24.7%
24.5%
18.9%
16.1%
15.8%
综合
27.4%
31.8%
30.7%
25.7
24.6%
从总体调查数据来看,努力学习的动力基于短期诱因(获得老师表扬、让家长高兴)的比例为59.2%,
基于中期诱因(考一所好学校)的比例为30.7%,
基于长期诱因(找到好工作)的比例为25.7%,基于对知识感兴趣的比例只有24.6%。
(摘自2011年《中国小学生学习状况》/a/20110916/000100.html)
⑤课堂表现
从年级分布来看,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的学生所占比例从一到四年级快速下降,在四年级达到最低点(15.3%)到六年级又逐渐缓慢增加;在六年级下降到最低点;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的学生所占比例从一到六年级都稳定在31%左右,在三年级为最高点(35%);在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所占比例从一到五年级逐渐增加,在五年级达到约40%,在六年级又有所下降;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讲课或头脑中一片空白的学生所占比例在一到六年级都稳定在3%到5%之间。
③校主流的价值观教育从内容、手段、方法上脱离了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生活。
④学校价值观教育过分诉诸灌输方法而缺乏情感性,学校价值观教育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相对僵化。
(1)学习方面: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学习挫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学习压力;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
(2)人际关系困扰,同学、交友、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等消极念头的产生。
一、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而又急迫
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神经系统和性发育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第七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第一讲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9期。
中学生心理健康表(摘自《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1、具体内容
①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②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而不愿意学习;
③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毅力;
2005年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如:与2000年相比, 7~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70厘米、0?31厘米、1?00厘米和0?69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千克、0?82千克、1?32千克、0?92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24厘米、0?14厘米、0?26厘米和0?16厘米。19~22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05厘米、0?76厘米、1?31厘米和0?88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1千克、0?47千克、1?42千克、0?16千克,,胸围无明显变化。
④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畏难情绪陡增,注意力分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2、学习动力不足表现
①学习状态调查:每天早晨走进学校的心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中,走进学校时心情愉快的学生所占比例稳定在50%,但在三年级时达到最高(61%),在六年级降到最低(38.8%);走进学校时紧张的学生所占比例稳定在10%左右,但在六年级时达到18.9%。(摘自2011年《中国小学生学习状况》/a/20110916/000091.htm)
2、行为障碍:
主要包括不良习惯、退缩行为、依赖行为、品行障碍、自伤行为、儿童多动症等。
3、情绪情感障碍主要包括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学校
恐怖症、儿童瘫症、儿童抑郁症。
4、儿童期特种障碍
主要包括口吃、选择性缄默、睡眠障碍、抽动症、遗尿症、异食癖、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等。
——《第七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第一讲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9期。
纸笔调查
13.3%
34.5%
25.1%
40.1%
13.9%
网上调查
11.6%
35.4%
24.4%
25.3%
3.2%
综合
8.9%
23.4%
29.3%
35.5%
2.9%
(摘自2011年《中国小学生学习状况》/a/20110916/000097.html)
④坚持努力学习的主要动力
调研结果同时显示,1985-2005年的20年来,我国城乡大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持续提高,并表现出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青春期发育提前等现象,尤其是城市男女生,身高生长长期趋势的增长方式已表现为成年身高的增长。
——摘自《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
55.5%
1.6%
综合
5.5%
3.8%
35.4%
53.4%
1.9%
③在学习中感到最心烦的是什么
从总体调查数据来看,“家长要求太高”、“要背的内容太多”、“作业量太大”是让学生心烦的三大主要原因。除家长要求太高这一选项以外,纸笔调查和网上调查的数据差异不明显。
老师讲课听不懂
作业量太大
要背的内容太多
家长要求太高
②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乏力。
价值相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对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消解突出表现在: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对西方主体精神、多元、差异等的强调,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道义观、公平观、生活观等。
二是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矛盾冲突。
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
2、现状
①价值取向方面:
理想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
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并存。
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极端个人主义取向并存。
3、学习动力不足成因分析
在消费社会、读图时代、重视享受的时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①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信息社会的所面临的“知识爆炸”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因素和时空条件。
②信息技术的革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信息呈现“喷涌”状态,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和享用者。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知识的过程中多呈现实用主义的色彩。
③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态度多为不欢迎
(中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一些课程的喜欢度呈下降的趋势,语文、数学的喜欢度从小学一年级的65.31%、60.77%降到初中三年级39.04%和42.90%。《当代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特点与教育思考》,《教育研究》,1993,3)
三、价值观念多元,自我意识增强
1、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