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城市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城市概况

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有“中国乳都”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6万,其中市区面积210平方公里、人口207万,是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现辖4区、4县、1旗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留下了大窑文化遗址。战国时期,赵国在土默川建云中郡,修筑赵长城。西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出塞,在这里留下了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碑——昭君墓。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定都于今呼市南40公里的和林格尔,取名“盛乐”,后迁都到平城(今大同)。辽代契丹族在此设天德军,并建丰州城。公元1572年,成吉思汗17世孙阿拉坦汗与其夫人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蒙古语称“库库和屯”,后译作“呼和浩特”。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清代乾隆年间扩城屯

兵开市,建立新城绥远。从此,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南北商品交流的集散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绥远省,呼和浩特为绥远省省会,时称归绥。1954年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恢复原蒙古名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北依大青山,南傍黄河水。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和东南部是大青山和蛮汉山;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050米。黄河过境106公里。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四季变化明显,气候宜人。市内有蒙古风情园、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大召、五塔寺等众多古迹和人文景观,周边还有茫茫的草原,群山环抱,风景独特,是自治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呼和浩特及周边资源丰富。距呼和浩特市50公里的准格尔煤田已探明储量260亿吨;距呼和浩特约300公里的苏里格气田是全国最大的整装大气田。市域北部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在400万千瓦以上,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800~3100小时,风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呼和浩特土地资源和电力资源富足,装机容量达770万千瓦。呼和浩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设施完善。拥有内蒙古自治区70%的科技与教育资源,每年科技成果产出

量占全区的41.7%。金融机构较为集中,全市各类独立法人的金融机构总数76家,小额贷款公司68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500亿元。

呼和浩特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连接西北、华北、东北,紧临蒙古,是国家45个公路总枢纽城市之一。已建和在建的出区达海通道有6条高速、5条铁路线,还有直通法兰克福的铁路专列(物流运输仅15天,比海运缩短27天,费用与海运相差不多),我市白塔机场为国家二级航空口岸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0多条。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呼和浩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了“四个翻一番”和“一个翻两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四项指标实现了翻一番;地方财政总收入翻了两番。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5亿元,较“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8%,发展速度始终处于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5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74元,较“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46元,较“十五”期末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13.6%。五年累计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2亿元,较“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多,而且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2.3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41亿元,较“十五”期末接近翻两番。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是自治区电力、能源、交通等多条出区达海通道的建设,使我市成为连接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枢纽站。二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关于呼包鄂榆的规划以及自治区关于呼包鄂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将我市确定为核心区域。三是我市经过“十一五”的沉淀,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综合上述优势,结合我市实际,“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二、三、四”,即继续保持两个“领先”,着力推进三个“深刻变化”,力争实现四个“翻番”。

两个“领先”:一是经济发展增速继续保持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二是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三个“深刻变化”:一是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几年我市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得来说,初级产品比较多,原字号比重大。我们要切实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在总量扩张的基础上,基本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在2011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

市的基础上,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三城同创”,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5个旗县所在地城镇建设进入全区101个旗县区的先进水平。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力争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四个“翻番”: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以上,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较2010年翻一番。

我们要通过“十二五”的努力,使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城市靓丽、社会安定、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一流首府城市崛起在祖国北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