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鉴赏-第二篇 绘画艺术欣赏

合集下载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高一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单元课题图像之美——绘画艺术学习对象高一年级课业类型美术鉴赏大概念提出指向学科本质、启发思考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巧妙运用,显示出个性迥异的审美特征和品味,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基本问题基于“大概念”,结合各主题内容,分别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1.中国传统绘画主要的艺术特征、创作理念有哪些?2.古代文人为何以绘画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3.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艺术意趣?4.认识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与文艺复兴的现实意义?5.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形式美原理有哪些?6.如何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背景?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文人画油画文艺复兴再现表现大单元设计思路1.单元主题和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中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将人类美术历史进程中如此宏达的内容浓缩在一个主题单元中。

这是美术课程中主题内容含量最多、相当重要的学习部分,本单元采用的架构方式、选择作品内容,并不是严格按照美术历史脉络展开的,但又关照了美术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美术家及作品。

鉴赏本单元主题,面对美术历史上众多经典作品,可以帮助高中学生理解在浩瀚的美术历史发展中,诸多美术家是怎样用作品承载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使命,如何用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的。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提升图像识读的能力和自己的审美判断力,在鉴赏学习过程中深化自己的文化理解水平。

本单元学习分为“中国传统绘画”文人画”“西方古典绘画”“西方现代艺术”4个主题,分别从表现方法、创作方式、审美视角和文化根源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和西方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从艺术品看人生意趣,体会中西不同的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文化背景。

它们分别指向的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2.分析学生知识与技能现状: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和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积累或多或少都可以对作品发表一定的见解,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为他们创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教师要搭建好这个平台,就要注意师生互动这个环节,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赏析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其艺术特点,另一方面享受了美,陶冶了情操,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认识美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大学生美术赏析900字

大学生美术赏析900字

《人物御龙图》赏析人死后,到底会去哪里?两千多年前的楚人相信,人死后,会永生。

他眼神坚定,峨冠博带。

身穿华服,侧身直立,腰佩长剑,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

龙头高昂,龙尾翘起,身平伏,略呈舟形。

在龙尾上部站着一只鹭,圆目长喙,顶有翰毛,仰首向天,神态十分潇洒。

画的上方为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左下角为一鲤鱼。

画幅中舆盖飘带、人物衣着和龙颈所系的缰绳,都在风的作用下由左向右拂动。

这一切都说明他似乎已经做好准备,即将摆脱形骸的束缚,前往永生之地。

这就是被称为先秦绘画双壁之一的《人物御龙帛画》。

它在1973年长沙子弹库1号墓出土,创作于战国中后期。

此帛画为丧葬中使用的“魂幡”,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

像这类人物肖像帛画,多数学者认为是楚地葬俗中的“魂幡”,出殡时引为前导,葬时放入椁中。

楚地流行魂魄二元观念,认为人死之后“魂气归天为神,形魄入地为鬼”,并且“敬鬼神而娱之”,巫师通过祭祀或歌舞沟通人与鬼神,“魂幡”就成为巫师导引灵魂升天的转换法器。

这种葬俗在江南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龙”为神物。

是通天地之灵物,它可以载人或神上天或邀游太空。

这虽是一种虚幻,但都反映出古人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气质。

这幅帛画反映出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天游或乘龙升天的一种愿望。

《人物御龙图》在当时也被作为“引魂升天”一类与葬俗有关的作品。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人物御龙图》,画面布局精当,以墓主人形象为中心安排空间,人物造型、龙、风、鱼以及舆盖,造型比例准确,人物以墨线勾勒为主,线条流利生动,略施彩色,平涂为主,渲染为辅,人物衣纹线也非常精细慨括,并准确地刻画山了衣服丝绸质地的质感。

人物造型极为生动传神,作侧面微低脸颊沉思状,微笑欲语,将墓主人低头思考如有所悟的潇洒专注神情刻画出来。

此画用笔细劲,线条流畅,富于曲折、刚柔、粗细变化,色彩的运用也更加纯熟。

在绘画风格特色上仍然具有楚地早期绘画特有的谲怪瑰丽的精神格调。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论文一:对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艺术鉴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而他的作品《蒙娜丽莎》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作是一幅肖像画,绘制于16世纪初期,目前收藏在法国卢浮宫。

通过对《蒙娜丽莎》的深入观赏,我们可以欣赏到达芬奇在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的独特魅力。

首先,在绘画技巧方面,达芬奇运用了光与色彩的巧妙组合,使得画面显得十分生动。

画中女子的面部充满了光影效果,而眼神中的微笑更是达芬奇的创作精髓所在。

他通过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渐变的色彩,使得画中的蒙娜丽莎仿佛具有生命力,能够和观者进行交流。

此外,达芬奇还巧妙地运用了透视法,使得画面具有深度感,使蒙娜丽莎的形象更加立体。

其次,在表现手法方面,达芬奇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展示了他对人物心理的独特洞察力。

在画中,蒙娜丽莎的面容表情并非丰腴的微笑,而是一种微妙的、难以捉摸的神秘微笑。

这种表情使得观者难以揣摩她内心的情感,给了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种不确定性与神秘感正是达芬奇追求的目标之一。

他通过巧妙挑战传统肖像画表现方式,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观者能够在作品中感受到蒙娜丽莎内心深处情感的种种可能性。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蒙娜丽莎》中感受到达芬奇对于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于人类美的追求。

画中的蒙娜丽莎身着一袭华丽的礼服,头戴一顶菊花装饰的帽子,这些细节展示了达芬奇对于细节的精心雕琢。

同时,画中的背景正是美丽的自然风景,这个细致描绘的背景象征着达芬奇对于自然世界的热爱与崇敬。

达芬奇通过这幅画作将人类的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传递出对于真实与理想的追求。

总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艺术品,它展示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对于艺术的深刻把握。

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神秘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类美的追求,达芬奇创造出了一幅极具魅力和内涵的杰作,给观者带来了无尽的欣赏乐趣。

论文二:对梵高《星夜》的艺术鉴赏梵高是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而他的作品《星夜》则是他在画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的代表作。

学生赏析绘画作品

学生赏析绘画作品

学生赏析绘画作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当我们赏析绘画作品时,要从作品的外在形式入手,包括色彩、构图、线条、形态等各种视觉元素。

色彩是绘画作品中最直观和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表达。

暖色调的作品会给人以温暖、愉悦的感觉,而冷色调则会让人感到冷静、凝重。

构图是绘画作品的框架,包括画面的布局、大小比例和重心位置等,良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线条和形态则是表现绘画作品中物体的轮廓和结构的元素,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展现出作品的动态感和节奏感,而形态的处理则能够表达出作品中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在赏析绘画作品时,我们还要从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出发,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绘画作品是艺术家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体验的表达,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艺术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沉淀。

通过观察作品中的细节和氛围,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情感表达,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艺术家常常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对生活、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而我们作为观众也可以通过赏析作品来共情并反思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在赏析绘画作品时,我们还应该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流派,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地位。

艺术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每一幅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风貌和艺术风格。

通过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成因和风格特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

对于当代的绘画作品,我们也应该保持关注并理解其在当下社会、文化和艺术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第二篇示例:绘画作品可以是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等。

每一种绘画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

学生们在赏析绘画作品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形式等要素,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学生们可以培养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品味水平。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自近山望远山 谓之 平远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绘画
• 中国画
• 传统型: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黄宾虹
《山水册页》;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 融合性:徐悲鸿《群马图》;蒋兆和《流民图》
李可染《春雨江南》;林风眠《风景》
• 油画
罗中立《父亲》 董希文《开国大典》
•版画
胡一川《到前线去》 李桦<怒吼吧,中国》 古元《减租会》
四 作业
• 难点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 知识概述:同一风景题材的作品,中国叫山水,
西方叫风景画。 •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移动视点观察和描绘景
象。随类赋彩,或不作色,三远法(高、平、深)
• 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特定角度),注重光源 色的变化,运用焦点透视,在平面上表现真实的 立体感、空间感深度感。
•后印象派:强调自我感受的抒发和形式语言的探究。 梵高的《星月夜》,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塞尚:《静物》。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 野兽派:马蒂斯、表现派:蒙克的《呐喊》、立体派: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二、重难点突破
• 1、反映作者随心所欲,追求画面偶然效果
• 2、将不同角度的形象叠加在一起
• 3、体现出现实主义美术的价值取向
• 4、直观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 A1、2 B 3、4 C 1、3
D 2、4
2007年 39.(1分)文艺夏兴时期的科学、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行了
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渐成熟。从右 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 有鲜明的写---实--的特点。相比较,中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 笔墨简炼、形象传神,具有写__意__的特点。

大学美术鉴赏-第二篇 绘画艺术欣赏

大学美术鉴赏-第二篇 绘画艺术欣赏

7、新画种——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变化和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新的材料、工具不断涌现,新的绘画品种也不断产生。如电脑绘 画、全息影像绘画等。另外,绘画中还引用了实物拼贴、浮雕等 手段,成为由综合材料制作的绘画。
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 1、首先要多看、看原作 2、确定对绘画欣赏的自信心 3、对绘画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 4、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 5、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6、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蒙娜丽莎》木版油画。77厘米 ×53厘米。创作于1503-1505年。现 藏于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这是达芬奇的代表作,是一幅 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 这件作品在构图上,达· 芬奇改 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这件作品成 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 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 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 或截至胸部的习惯 , 代之以正面的 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 胸像构图 ,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 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 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 呈金字塔形 ,蒙娜· 丽莎就显得更加 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 端庄、稳重。另外,蒙娜 · 丽莎的, 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 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 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 ,展示 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 了她的温柔 ,及身份和阶级地位。 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 ,达到神韵之 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 显示出达· 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 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 察自然的敏锐。 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 “神秘的微笑”。
为塑造犹大的形象,达· 芬奇颇费思量,已停笔几天。他经常抱着双臂站在画前 沉思,一站就是许久。请大名鼎鼎的达· 芬奇来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几天不动 笔,很让修道院院长恼火,他打算扣减艺术家的工钱。达 · 芬奇转身看看院长, 作品的整个画面严谨、均衡,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还 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按院长的模样画吧。 是形象的塑造与技法的纯熟上都极为出色地表达出当时人们对宗教的热忱,更是

绘画艺术欣赏ppt课件

绘画艺术欣赏ppt课件
绘画艺术欣赏
绘画艺术欣赏的方法
Page 2
Page 3
前言
绘画的视觉空间特征决定了绘画欣赏的方式是看,因而提高绘画欣赏 力的唯一方法也是看。绘画语言中的形、光、色、结构等要素都是具 有审美感染力的表象符号,不同艺术家运用它们的方式不同,就产生 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因此,对于欣赏者而言,面对风格各异的作 品,欲获得欣赏的愉悦,达到欣赏的层次,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方 法。
二是古典艺术的复兴。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地,它遍地有古希腊罗 马的艺术遗迹,经千年沉睡后,许多古代作品在艺术家面前焕发出崭 新的光辉,画家的造型于是有了楷模。
Page 18
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
《蒙娜丽莎》
Page 19
《犹大之吻》
文艺复兴的分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开端(13世纪末-14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是艺 术家们对新的艺术精神和元素的探索阶段。这时的艺术还不成熟,尚 未形成理想化的规范,却能体现出艺术家们对新的艺术技法的追求。 如何更真实地反映画面上的内容?成为当时意大利艺术家所关注的核 心。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研究古代雕刻,研究希腊罗马的绘画风格,形 成了崭新的写实风格。
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还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 向特征。
色彩是绘画中最富情感性质的要素。 与色彩相关的是色调。特别在油画中,色调是构成主题思想与意境的
重要因素。动感也是绘画中的重要因素,它既指通过构图和造型形成 的某种感觉效果,又指涵盖其他因素形成的画面整体精神。此外,在 绘画中起作用的还有笔触、质感、体量感等因素。所有这些要素在一 幅幅画中组成有机整体,有时艺术家也侧重地强调某种要素。因此, 培养和提高欣赏力量重要的方法是多看。
Page 20

美术鉴赏(第二版) 美术鉴赏(第二版) 第一章 绪论

美术鉴赏(第二版) 美术鉴赏(第二版) 第一章  绪论
返回目录
人 民 英 雄 纪 念 碑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国 家 体 育 场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物质基础的层次 娱乐的层次 欣赏的层次 鉴赏的层次 情操的层次 思维的层次
以上六个层次,既说明了艺术的不同作用, 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的一些不同的看法。
返回目录
明 永乐宫壁画(局部)
第一章 绪论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绪论
返回目录
“美术”一般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
第一章 绪论
绘画
大致可以分为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其特 征是在二维平面上作画,在平面中表达人 物的情感深度、生命感和时间感,让观者 引起共鸣,达到传达艺术情感的目的。
返回目录
阿Q像 蒋兆和
第一章 绪论
返回目录
西汉《帛画车马仪仗图》绢本设色 纵94厘米 横212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第九章 雕塑鉴赏 第十章 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第十一章 工艺美术鉴赏 第十二章 设计艺术(艺术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思考题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美术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
在艺术中,“美术”是一个主要门类。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美术是“造型艺术”; 因美术是有形的并占有一定空间,也叫“空间艺术”; 美术又是诉诸视觉的,所以被称为“视觉艺术”。
魏 晋 砖 画 洗 烫 家 禽 图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四节 美术鉴赏与两个文明建设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强盛,要看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两方面发展所达到的高度。由两种文化导致了两种文明, 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国家和民族的标志。 两个文明的建设涉及很多方面,艺术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美术鉴赏欣赏艺术作品

美术鉴赏欣赏艺术作品

美术鉴赏欣赏艺术作品美术鉴赏:欣赏艺术作品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视觉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和美学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艺术家的创作才华,也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美术作品,并提供一些鉴赏的方法。

绘画艺术作品是美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绘画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来表达感知和情感,使我们的视觉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

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艺术家的风格: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例如抽象、写实、印象派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意图和个性。

2. 色彩运用:色彩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传递情感和意象。

我们可以注意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以及色彩的饱和度,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另一种常见的艺术作品是雕塑。

雕塑艺术作品通过物质的塑造来表达艺术家的想法和审美观。

在欣赏雕塑作品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和形式:雕塑可以采用各种材料,例如石头、金属、木材等。

不同的材料赋予作品不同的质感和触感,也影响着作品所传达的意义。

同时,作品的形式,如立体、平面、抽象等,也是欣赏雕塑作品时需要留意的。

2. 结构和雕刻技法:雕塑作品的结构和雕刻技法体现了艺术家的技术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观察雕塑的细节和整体结构,欣赏艺术家在创作中的用心和才华。

除了绘画和雕塑,摄影作品也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性的表达形式。

摄影通过捕捉现实或虚构的场景,用镜头记录下来,展示给观众。

在欣赏摄影作品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拍摄主题和构图:摄影作品的主题和构图是体现摄影师意图的重要元素。

我们可以留意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以及摄影师所选择的构图方式,了解他们想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2. 色彩和光线:摄影中的色彩和光线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关键因素。

我们可以观察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光影效果,领略摄影师通过色彩和光线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美感。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六单元主题二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六单元主题二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六单元主题二:古代绘画艺术赏析导语在古代,绘画艺术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埃及的壁画到我国的山水画,古代绘画作品承载了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文明的古代绘画艺术中进行赏析,探讨其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形式。

一、古埃及绘画艺术1. 壁画的表现形式在古埃及,壁画是主要的绘画形式,常常出现在墓室、神庙和宫殿的墙壁上。

这些壁画以浓烈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著称,多描绘宗教仪式、农业劳作和战争场景,展现出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2. 艺术表现主题古埃及绘画艺术主要表现了对神话、宗教和权力的崇拜,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将神话故事和王权象征巧妙地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风貌。

二、我国古代山水画1. 我国山水画的发展我国古代山水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题材,注重表现山水的空间透视和意境意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著名的山水画家如夏圭、文征明、郑板桥等,都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法在我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山水画成为我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

总结与回顾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了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精髓。

古埃及的壁画以宗教信仰和权力象征为主题,呈现出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我国的山水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古代绘画艺术在不同文明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为人类艺术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个人观点和理解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文化审美体验。

通过对古代绘画艺术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感受不同文明的魅力和智慧。

结语通过对古代绘画艺术的赏析,我们能够领略到不同文明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 中国绘画鉴赏 2011

第二章 中国绘画鉴赏 2011

(二)人物画的鉴赏
元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纵26厘米 横52厘米
(二)人物画的鉴赏 明 唐寅《秋风纨扇图》
纵77.1厘米 横39.3厘米
(二)人物画的鉴赏
明朝人物画大 家以时称“南陈 北崔”的陈洪绶 和崔子忠为代表, 又以陈洪绶最负 盛名。
屈 子 行 吟 图 陈 洪 绶
(二)人物画的鉴赏
雅 集 图 明 陈 洪 绶
5 灵气 6 写实
(二)中国山水画鉴赏
《游春图》隋 展子虔
(二)中国山水画鉴赏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昭道
此图是反映“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的故事。画家借助对山水的描绘,加 强所表达事件的情节性。在崇山峻岭中长途跋涉的明皇队伍断断续续,画面中央一 群劳乏人马正在空地卸鞍休息,在右下角身着红衣者显然便是明皇。“
(二)中国山水画鉴赏
踏 歌 图
“马一角” “全境不多,其小幅, 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 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 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 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 景也。”

马 远 《 梅 石 溪 凫 图》
(二)中国山水画鉴赏
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纸本水墨
纵46.5厘米 横889.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设色 纵30.8厘米 横33.5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二)中国花鸟画鉴赏
韩干的马——照夜白图
(二)中国花鸟画鉴赏
唐 佚名《百马图》
绢本设色 纵26.7厘米 横302.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二)中国花鸟画鉴赏
五牛图
唐 韩滉
唐德宗时的丞相韩滉,擅长画牛,传世的《五牛图》运用粗放豪迈的劲挺的线条来表 现牛的健壮朴厚,画风朴实、沉着,结构严谨,五牛各具特征,形态各异。笔法简朴 而变化多趣,曲尽其妙。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师活动3
展示发展脉络图。人物画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有出现,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而山水画在隋代之前,都以配景存在于人物画中,如《洛神赋图》顾恺之,山水与人物体现了人大于山的景象。
再到隋代,以展子虔的一副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为节点,山水画在人物画中分离了出来,到了唐朝山水画与花鸟画独立成科。
五代十国与宋朝,绘画趋于成熟,从而达到了一个高峰。
提问:画家在绘画这幅作品之前,被派去打探情况,画家没有在宴会现场中参与,而却亲眼看到宴会场景,那么画家又在哪里看到的呢?
学生观看视频后用一两句话总结,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因南唐后主李煜难以治理朝政,想重用韩熙载让他辅佐朝政,而韩熙载的父亲韩光嗣被李家人所杀,心有家仇,再加上韩熙载并不认为李煜能够做好一个皇帝,于是为了拒绝李煜的同时能够保全自身,将自己融于声色犬马的假象中。因此,举办了一场宴会,画面中描绘的就是此次宴会的场景。
从眼神的观察中,《历代帝王图》表现出了一种严肃、威严、庄重的帝王形象。《太白行吟图》表现出一种随意、洒脱又带有一丝忧虑的李白形象。
5分钟
(二)展示《韩熙载夜宴图》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基本内容(播放视频)
提问:《韩熙载夜宴图》创作的原因是什么?描绘了什么内容?
画作基本信息:《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的作品,顾闳中所画,所见为宋代摹本,材质为绢本,重彩工笔设色,纵28.7长 335.5cm,被命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拿出课本:本节课在之前知识学习中,做出了延展,就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部分,做出重要学习,此外,老师还带来了一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复刻本,具体是哪一副,待会做揭晓。
学生活动1
学生准备课堂用书、笔记,调整好状态,跟着音乐,将思维进入到老师创设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情景中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画作存有疑问,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妇俩的肖像,尤其对室内的陈 设,包括墙上、房顶的装饰,描
绘得一丝不苟,显示了这位画家
所特有的书籍插图画的功力。
《小椅子上的圣母》拉斐尔
这是她绘制圣母画像绘画的 集大成之作。除表现了“上 帝之母”的光辉形象,还流 露了人类母亲的平凡之美。 传说中拉斐尔“以梦中圣母 显灵的形象为依据,绘制其 笔下圣母像”。这幅画的圆 形构图又有一传说:传说中 有一位少女搭救了过路的隐 士,隐士以“永恒的生命“酬 谢这位少女,数年后这位少 女成了一名母亲,旅途上的 拉斐尔被她的美打动,立即 在身边的酒杯盖上速写下她 和她儿子的肖像,因此“这 幅画是圆形的”。实际上, 圆形绘画在当时非常流行, 其根源可追溯至古希腊、罗 马的奖章、硬币。而培育文 艺复兴精神的新柏拉图思想 中亦有“圆形表示无限宇宙” 的说法。
对古代社会所崇尚的艺术精神与科学理念的完美展现。这幅壁画似乎让以后的画 达· 芬奇在米兰做过许多事情,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了《最后的晚餐》。那是 家都打消了在同一个题材、同一种立意上获得更大进取的野心。它被视为伟大的 在1495年,当时的米兰大公鲁多维柯· 斯弗尔查请达· 芬奇为圣玛丽亚· 格拉契修道 奇迹、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最可珍贵的文化遗产。 院的餐厅画一幅《圣经》题材的壁画。画家选择的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 由于制作过程的先天不足,整个壁画在达· 芬奇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剥离,不 子犹大出卖,让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耶稣入座后说了一句: 知被后世画家重复画了多少次,哪一笔是达 · 芬奇的真迹恐难寻觅;此外这块圣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此话引起众弟子的骚动, 地还经历了多次战争。除了拿破仑的大炮的轰击,二战时教堂也遭遇了轰炸。多 每个人都对这句话做出了富有个性的反应:有的向耶稣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义 亏意大利人把这面墙前后上下用好几层沙袋完全遮挡住,壁画才幸存了下来。 愤填膺要求追查;有的大惑不解询问究竟,整个场面充满戏剧性。
《岩间圣母》此画为祭坛画,达 芬奇,189。5X119。5厘米,现 藏伦敦国立美术馆。
此画是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 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 祭坛画。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 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酥,一 天使在耶酥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 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 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此 画虽属传统题材,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 局皆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之高深。 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 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 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 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 平。这幅画是标志达分奇盛期创作开始 的作品。
《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
《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 美丽的女神沉睡在梦中,她生命的 活力已经融汇到自然之中。这副画 在形体、色彩、柔和的线条和景色 的层次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作者是借着维纳斯女神的庇护表现一种高雅的世俗情趣,一种人体的优美和谐 与大自然的优美和谐的统一,一种人体美对自然美、艺术美对生活美的升华。 女人体在这里被描绘的细腻而具体;姿态松弛而自然;肌肤丰满而柔润;线条 流畅而优雅。这美妙和谐的女人体与背景起伏多变的山丘、山峦、村落、民宅、 树冠、彩云以及被褥褶皱的曲线、弧线、折线形成了和谐的呼应和反差的对比, 画面所有的一切巧妙地构成了优美、舒适、安逸、恬静的视觉交响。虽然,这 幅画的风景部分作者还没有画完就不幸去世了(风景部分由他的师弟提香完成) 可是,从画面的构图意识,从作者已经完成的其他作品来看,他的师弟提香完 全可以判断--作者试图把大自然作为体现人体自然美、和谐美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正如这幅画,沉寂日暮的自然状态好象正是酣睡入梦的维纳斯,不知是 维纳斯已溶入了自然的怀抱还是自然溶入了维纳斯的梦里……这,也许正是原 作者乔尔乔纳的本意。
三、绘画的种类:两大体系——(西方)油画 (东方)水墨画 (1)根据绘画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可分为:素描、油画、水彩画、 水粉画、水墨画、版画、壁画、电脑绘画、全息影象绘画等。 (2)根据绘画所表现的内容或对象可分为:历史画、风俗画、 肖像画、风景画(山水画)、花鸟画、静物画等。 (3)根据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可分为:中国画、日本画、西洋 画等。
5、版画——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刻画形象后印制而成,它的最大 特点是可以连续重复印制。主要分:木刻、铜版、石版等。 特点:木刻是常见的版画,在枣木、梨木或胶合板上刻去形象 之余部分成凹版,留下有形象的凸版,用油质或水质颜料拓印 于纸上。它一般有造型概括,明暗强烈,有刀刻韵味的特点。
6、素描——又称单色画。广义上指 的是以任意一种材料作单色的描绘, 狭义只用铅笔、钢笔、木炭笔等在 纸上绘出的形象。 特点:它一般是画家的写生之作, 是一种带有研究性的绘画基础训练 作品。也可以大幅创作的草图。优 秀的素描作品不仅是习作,而具有 独立的艺术价值。 《自画像》达.芬奇 意大利绘画大师达.芬奇的素描精品。 他的素描作品的艺术水平已达极高的 境地,被誉为素描艺术的典范。在这幅 《自画像》中,画家观察入微,用的线 条丰富多变,刚柔相济尤其善用浓密程 度不同斜线表现光暗的微妙变化,此画 用线生动灵活,概括性强,简单的寥寥 数笔却包含许多转折,体面关系,发线 代面,立体感很强,还有,人物的表情也 很传神。
杜尚《带胡须的蒙娜丽莎》纵19厘 米,横12.7厘米;作于1919年;藏 于美国纽约玛丽· 西斯勒夫人(私人)
这件作品亦称《L.H.O.O.Q》, 是杜尚用铅笔在艺术巨匠达芬奇的传 世名作《蒙娜丽莎》加不同的胡须中 最经典的一幅。L.H.O.O.Q是 法语elle a ehaud au cul的快读谐音, 暗喻画面形象是淫荡、污浊的;杜尚 将达· 芬奇的经典名作当作公然嘲讽的 对象,展示了他真正渺视传统、无视 约束的品性;他把反艺术推向了极致, 给后继的艺术运动以新的启迪。 《带 胡须的蒙娜丽莎》成为了西方绘画史 上的名作。
1、油画——是以 油为调和剂调和 颜料,经过制作 的不吸油的平面 上描绘而成的绘 画。特点:颜色 不易干固,可以 层层重叠,不易 褪色,有经久的 新鲜感。油画能 够准确表达形体 的质感、亮感, 物象所处空间的 光线、色调和称。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剂, 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特 点:中国画工具是我国特有的笔、墨、纸、砚。其中宣纸可分 为熟、生两种。熟宣适宜层层敷染墨和彩,称为工笔重彩画。 生宣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笔触纸面即形成水墨或色彩的肌理痕 迹,适合写意方式表现物象。使用毛笔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 它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通过线条粗细、顿挫、方圆、疾徐、 转折等变化,表现物象的形体和质感。以皴擦点染、干湿浓淡 的墨色变化烘托气氛。
为塑造犹大的形象,达· 芬奇颇费思量,已停笔几天。他经常抱着双臂站在画前 沉思,一站就是许久。请大名鼎鼎的达· 芬奇来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几天不动 笔,很让修道院院长恼火,他打算扣减艺术家的工钱。达 · 芬奇转身看看院长, 作品的整个画面严谨、均衡,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还 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按院长的模样画吧。 是形象的塑造与技法的纯熟上都极为出色地表达出当时人们对宗教的热忱,更是
7、新画种——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变化和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新的材料、工具不断涌现,新的绘画品种也不断产生。如电脑绘 画、全息影像绘画等。另外,绘画中还引用了实物拼贴、浮雕等 手段,成为由综合材料制作的绘画。
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 1、首先要多看、看原作 2、确定对绘画欣赏的自信心 3、对绘画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 4、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 5、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6、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绘画的两大体系:
1、 欧洲油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 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 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 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 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2、 中国水墨画(中国画)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 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 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墨 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代色则表现了 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泉》安格尔 1856年 164X80厘米 卢佛尔美术馆
此画是安格尔裸女形象中最负 盛名的一幅,是他自于1820开始的, 经近30年才完稿,传说他的助手还 帮他绘制此画。是西欧美术史上描 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安格 尔笔下的这个少女纯洁,典雅,恬 静,健康,美丽,充满生命的活力 和青春的朝气。画面左下角那朵含 苞未放的雏菊下是她的象征。从这 幅画里,人们感到的是一个宁谧, 幽静的抒情诗般的境界,心灵得到 慰藉,感情得到升华的崇高境界。 当时,这幅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 趣。争相抢购当时有五个卖主争执 不休,后来被杜夏特尔伯爵买去了, 后来他赠给卢佛尔博物馆。
国外美术经典作品欣赏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幅名
画的作者杨· 凡· 艾克是欧洲的文艺
复兴运动时期尼德兰市民美术的 奠基人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不但是新
型油画深入表现的最早尝试,也 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风俗画和室内
画最早的先例。
画家在这里描绘了尼德兰典型的 富裕市民的新婚家庭,他用极其
细腻的笔调,逼真地刻画了年轻

绘画的产生:绘画历史悠久,自有了物质文明以来,就产生 了绘画、歌谣、舞蹈,这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距今两、 三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已有,中国七、八千年前彩陶上的 图案就已有了原始人类的绘画。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绘 画的认识,绘画材料、工具、表现语言不断丰富起来。 绘画的表现形式:具象绘画——再现性艺术(绘画) 抽象绘画——表现性艺术(绘画) 具象抽象绘画—综合性艺术(绘画)
绘画艺术欣赏

绘画艺术与建筑、雕塑共同称为造型艺术,它们都与形有 关、都有视觉形象。绘画不同于雕塑、建筑的特征是其在 平面上造型(实体平面性),它是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 形象的造型艺术,可以说它是平面的空间艺术——即虚拟 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