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网球选手选择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研究
网球底线技巧
网球底线技巧网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底线技巧是球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掌握好底线技巧,不仅能够增强击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还能有效地应对对手的各种回球。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网球底线技巧的奥秘。
首先,良好的准备姿势至关重要。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屈膝,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
球拍自然下垂,置于身体前方,眼睛注视着对手的动作。
这样的准备姿势能够让你迅速做出反应,迎接来球。
在底线击球时,步伐的移动是关键的一环。
准确而迅速的步伐能帮助你到达最佳的击球位置。
常见的步伐包括侧滑步、交叉步和后退步。
侧滑步适用于左右方向的移动,交叉步则在较大范围的移动中发挥作用,而后退步则用于应对对手的长距离击球。
网球的底线击球主要包括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和切削球。
正手击球是网球中最常用且最有力的击球方式之一。
在击球瞬间,转肩带动身体重心转移,手臂向前挥动,手腕固定,通过身体的力量将球击出。
击球点通常在身体的前侧方,高度根据来球的高度而定。
要注意的是,击球时手臂要充分伸展,以增加击球的力量和控制范围。
反手击球与正手击球有相似之处,但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反手击球相对较难掌握。
反手击球可以分为单手反手和双手反手。
单手反手需要更强的手腕力量和控制能力,而双手反手则能提供更大的力量和稳定性。
在进行反手击球时,同样要注意身体的转动和重心的转移,以及击球点的把握。
切削球是一种改变节奏和球的飞行轨迹的技巧。
切削球的击球动作较为平缓,球拍与球的接触时间较长,产生的下旋使球落地后弹起较低且速度较慢,给对手的回球增加难度。
除了击球技巧,力量和控制的平衡也是底线技巧中的重要因素。
如果过于追求力量,可能会导致击球的准确性下降;而过于注重控制,又可能使击球缺乏攻击性。
因此,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力量和控制的平衡点。
另外,战术的运用在底线对抗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比如,通过改变击球的速度、角度和旋转,打乱对手的节奏;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将球击向对手的弱点区域,从而取得得分的机会。
网球教学中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
网球 底 线 正 手击 球 技术 特 点
优 点:灵活 处理 各种来 球 。网球击 球技术 中 以击球力 量 、准确 性和稳 定性 为基本 ,球 员为使 对手 失误就 必须来
三 、网球 正 手 击球 技 术 的训 练 方 法 ( 一) 加 强技 术动作 的稳 定性 学 习网球技术 应 从徒手挥 拍 开始 ,模 仿 正确 的击 球技
回调 动对 手大 幅度地 跑动 ,迫使对 手退 到场地 外击 球 ,正 术 ,进 行 空拍挥击 练 习。按 照动作 技术 的要 求,在脑 中想 手击 球技 术正是 压制对 手技 术发挥 的有 效手 段。快 速有力 象击 球练 习,做 到有 正确 的击 球 动作和位 置 ,练 习时的动 的底 线近 身深球 和大斜 角 的回击球 ,往 往造成 对手 还击不 作应 由慢 至快反 复练 习,直 到动作 运用 自如 。在初步 形成 利 ,从而创 造得 分条件 或直 接得 分。正 手底线 击球 技术 既 动力 定型 之后 ,可 以个 人对墙 练 习或 由教 练进 行喂 多球练 是制 造得 分的主 要手 段 ,也 是防 守反击 的重 要技术 。对 于 习 。墙是 网 球 学习 者最 好 的 “ 陪练 ” ,对墙 练 习 可 以减少 处理 深球 和大斜 角 的回球 ,正手击 球 的范 围和 灵活 性都 比 自己捡 球 的时 间,增 加 练 习次 数和 频率 ,进 行 自我 纠正 。 反 手击 球要 来 的得 心应 手 。正手 击 球技 术在 向后 引拍 时, 对墙 练 习击球主 要是体 会击 球 的动作要领 ,使 自己尽 快 掌 加上 身体 的转动 ,有 很好 的隐蔽 性,使 对手很 难判 断 自己 握击 球动 作并形 成初 步的脚 步移 动技术 ,在对 墙练 习时应 的挥 拍节奏 与 出手 角度及 击 出球 的方 向、速度 与旋转 。 注意 把握 击球节 奏 ,不断增加 正确 击球 的次数 ,一旦 失 去 缺 点:正手 击球 技术大 多数 为单手 持拍 ,击球 时受 到 节奏 就应 该停 下来重 新开始 。对 墙练 习后期 也可 以 2个人 多种 因素 的制 约:握 拍的方 式、 身体 的姿势 、击球 旋转 的 打一 个球 ,用近似 于 网球 比赛 的节奏 ,并在练 习 中形成 良 强弱 等 ,这些都 要求 运动 员在短 时间 内完成 ,要求 手腕 具 好 的脚 步移 动技术 。 有很 好 的感知 能力 。正手击 球往往 是球 员建 立 自信 心的 重 ( 二) 加 强专项 技术 训练 要武 器 ,一旦有 闪失就很 容易 削弱 自信 心 。 ( 1 ) 可 在 教 练 或 同伴 的 帮助 下进 行 一 抛 一 击 的 练 习,
网球正手击球基本动作探究
网球正手击球基本动作探究一、击球准备在进行正手击球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击球准备。
在准备击球时,击球者需要站在球场的基线附近,双脚分开,身体保持稳定。
持拍手握住网球拍,拍面朝前,拍柄握紧但不要过紧,以便能够灵活挥拍。
准备击球时,需要将拍面提前向后摆动,将身体的重心向后转移,以便能够更好地迎接球。
二、击球动作1. 步伐在进行正手击球时,步伐是非常重要的。
击球者需要在击球前做好站姿准备,随着对方球员发球,击球者需要利用脚步迅速移动到击球位置。
移动时,先跨出一小步,然后将另一只脚跟随着移动,同时身体重心向前转移,以便更好地掌握击球时机。
2. 挥拍动作正手击球的挥拍动作包括摆拍、击球和收拍三个阶段。
在摆拍阶段,击球者将拍面向后摆动,同时身体的旋转带动拍面的摆动,以便为后续的击球做好准备。
在击球阶段,击球者需要以拍面对准球,挥动拍面击打球。
在击球时,要注意调整好击球的时机和力度,以便能够将球击飞或者击回对方场地。
在收拍阶段,击球者需要将拍面收回,让球进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以上就是正手击球的基本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挥拍动作需要与步伐配合,通过不断练习才能够驾驭得当。
正手击球时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手臂的力度和拍面的控制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三、技术要点1. 用力来源在进行正手击球时,用力来源于腰部和腿部。
击球者需要通过腰部的扭动和腿部的发力来挥动拍面,以及给球以力量。
手臂和手腕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要保持手腕的柔韧和力度,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和落点。
2. 击球时机在击球时需要掌握好击球的时机,要根据对方球员的发球速度和球的运动轨迹来进行预判。
在击球前要对球做好预判,并且通过身体的旋转和腿部的发力,以及手臂和手腕的配合来完成击球动作。
3. 控制击球方向正手击球时,击球者需要灵活控制拍面的角度,以便能够将球击向对方场地。
在击球时,要注意用力的方向和力度,以便控制球的方向和落点。
通过练习,击球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技巧,来完成更为复杂的正手击球动作。
网球底线正手抽击上旋球技术教学训练研究
“ 人体 四肢结构类似于鞭 子 , 它们 近端环节 质量大 , 末端环 节质 量小 , 因此 , 做鞭 打动作 时 , 在 鞭根 ( 近端环 节 ) 先加 速挥 动, 获得角动量 。然后制 动 , 在制 动过 程 中, 动量 向鞭梢 ( 角 末 端环节 ) 传递 。由于鞭梢质量较小 , 因此 , 得较大的 …‘ 获 角速度 及线速度 。 ” 人体 的身体加手 臂和 网球拍 就是 一个 典型 的链状 鞭子 结 构 。所谓 的人体协调链 是指“ 体节 的作用 就像 由一 个环或身 体 的一部分产生 的力量转 换成一 环套一 环 的链 条系统 ” 格罗 佩 (
△ 根据冲动量转 化定律 F・ t V t A =m :一 m 。 以 计 算 出 击 V 可
F= V 一V ) t m( 2 1/△
打 力 F 。
如果能测 出击打力量 , 也可以算 出击 打后 的网球 速度。
AV =V2一V1 =F ・At m /
腓肠J 比目鱼肌 , 四头肌 、 股 臂大肌 , 向心 (
收 稿 日期 :0 2— 1— 6 修 回 日期 : 1 21 0 0 ; 2 2—0 2 0 3— 0 条件 下 , 力量 通 过 由肩 关 节 、 臂 、 关 节 、 臂 、 关 节 和 手 把 上 肘 前 腕
第一作者简介 : 陈光华 , , 男 安徽 六安 人 , 讲师 , 硕士 , 究方 向 : 研 生态体育旅游 , 网球理论 与实践 。
通过 中国期刊 网、 万方数据库 以及学院图书馆 , 阅了相关 查
文献资料 , 为研究提供理论 支撑 。
1 2 2 专 家访谈 法 ..
关键词 : 网球 ; 线 正 手 击球 ; 打 ; 心 力量 底 鞭 核
通过对相关专 家的访谈 , 了解 当今运动员 的 网球底线 正手 击球技术新特点 , 并对相关问题 进行 了咨询与讨论 。
网球底线正手上旋球击球技术分析
网球底线正手上旋球击球技术分析XXX一、概念网球是一种个人的运动,它既能够锻炼身体,又极具对抗性与观赏性,所以极受欢迎,是全球第二大体育项目。
网球源于西方,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网球运动起于1873年的草地网球,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国际上有国际网球联合会(ITF)、职业男子网球协会(ATP)、职业女子网球协会(WTA)等知名的网球组织。
网球进入中国后,近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虽然还没有出现像纳达尔这样的顶级的选手,但也有像李娜这样的优秀选手。
底线,自然就是网球场两端的边线了。
正手,像乒乓球一样,网球握拍也有正反手之分。
而且网球正手握拍还有西方式、大陆式等分别,不同的握拍方式对球员对球的控制有影响。
对于初学者而言,正手用西方式握拍,反手用大陆式握拍是比较利于学习的。
上旋球,网球在空中的运动不是简单的平动,而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前,上旋球自然就是向上旋转的。
上旋球易于控制,而且过网后会急剧地下降,落地反弹角度小,向前冲力大。
初学者一般都从正手上旋球开始练习。
具体的握拍与击球等可参考网球教科书,一下只做上旋击球动作分析。
二、技术分析先看一组费雷罗的正手上旋击球图片:1 2 3 4 5 6动作分析:(1)、准备式在开始时,保持准备姿势,双手握拍,膝部略弯曲,重心靠前,双眼直视来球方向。
准备的动作虽然没有在击球,但是影响到击球的成败。
好的准备动作要有利于在判断来球方向与球的大致落点时候身体重心的快速提起与步法的张开,否则容易错失击球机会。
(2)、侧身、引拍在确定网球的运动轨迹和大致的落点后,张开步法,到达预定的击球点左后方时,侧身引拍。
如图1所示,侧身时,右腿下蹲,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与来球方向平行,右手已将球拍提起向后向上引起。
此时双眼注视来球,左手最好能够自由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
注意,在整个完整的侧身引拍到击球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身体平衡,这样才能击打出稳定的上旋球,否则即使击打出稳定的上旋球,你也会因为调整姿势而忙于应对下一个来球。
网球教学中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训练方法-2019年教育文档
网球教学中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在网球比赛中,对大多数的选手来说他(她)们的正手击球能力总是强于反手击球能力,有的选手在比赛中往往在占据三分之二的场地上用正手来击球,所以,正手击球技术的攻击性、稳定性能有力地提高选手的自信心。
同样,在高校体育课的网球教学中,掌握底线正手击球技术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和兴趣。
一、网球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特点优点:灵活处理各种来球。
网球击球技术中以击球力量、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基本,球员为使对手失误就必须来回调动对手大幅度地跑动,迫使对手退到场地外击球,正手击球技术正是压制对手技术发挥的有效手段。
快速有力的底线近身深球和大斜角的回击球,往往造成对手还击不利,从而创造得分条件或直接得分。
正手底线击球技术既是制造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防守反击的重要技术。
对于处理深球和大斜角的回球,正手击球的范围和灵活性都比反手击球要来的得心应手。
正手击球技术在向后引拍时,加上身体的转动,有很好的隐蔽性,使对手很难判断自己的挥拍节奏与出手角度及击出球的方向、速度与旋转。
缺点:正手击球技术大多数为单手持拍,击球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握拍的方式、身体的姿势、击球旋转的强弱等,这些都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完成,要求手腕具有很好的感知能力。
正手击球往往是球员建立自信心的重要武器,一旦有闪失就很容易削弱自信心。
二、网球底线正手击球的种类和动作(一)主要握拍方法(1)大陆式握拍法:虎口朝向拍柄的上平面,拇指直伸握住拍子,食指下关节紧贴拍子左面,犹如握榔头敲钉子一般。
(2)东方式正手握拍法:右手持拍手掌根与拍柄右上斜面紧贴,拇指握住拍子的左垂直面,食指稍离中指,虎口对准拍柄的球拍上平面的中偏右部位。
(3)西方式握拍法:将球拍平放于地上,用手抓起后,手掌根贴在拍柄右下斜面,拇指压在拍柄上部平面,食指下关节握住拍柄右下斜面。
(4)半西方式握拍法:介于东方式和西方式握拍之间,将东方式握拍顺时针转过四分之一拍柄。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要点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要点网球的击球脚步分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而正手击球步法中的开放式步法以及关闭式步法是运动员主要动作步法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一、开放式步法随着对网球技术水平的更深更广阔的钻研,人们发现不管在平时的运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时,打球时每节省一步,技术动作需要的时间每节省一点都对出球效果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而开放式步法在节省步数上很有优势,为下一个球的到来准备了充裕的时间,因为开放式步法在拉动球拍之前可以先不用上步,挥拍击球的范围更是远远超过闭合式步法击球,也不用再击打完网球后快步跟上和调整回原来的位置。
在现代世界网坛高手中,运动员越来越高效的完成了自己的技术动作。
所以高手一般都愿意使用方便节省时间的开放式步法。
在正拍击球时,开放式步法即为两脚平行站立,以右脚掌为轴,转胯转体形成击球步法。
因为能很好地发挥腰腿力量,开放式步法的击球力量大且速度快。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二、关闭式步法关闭式步法的步骤:引拍动作是当球飞来要落在身体左边时,左脚退一步并且转动身体90度,左脚为重心落脚点。
接着为击球动作,右脚放在地面后左脚向前方45度迈步,挥动球拍击打网球,后两脚保持同一水平线为下一轮打球做好准备。
因为当后摆的动作更加到位击球的力量才能更大,所以这种步法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更加简单方便的完成后侧动作。
为了出球时有一定的冲击力和杀伤力,关闭式步法在击球时借助重心的向前方转移,通过惯性和自身重力击出球,时间极短速度极快,容易让对手猝不及防。
这种打法对于上网发球以及主动上网接球的选手非常实用。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三、开放式与关闭式步法的对比利用开放式步法时,由于在运动员击球之前,其身体从腿部到肩膀都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转动积累了很多能量,上体约转动180度,因此出球力量很大,能量瞬间得以放出,这样对击球速度的提高也有益。
体育项目知识:网球比赛中的底线技术
体育项目知识:网球比赛中的底线技术底线技术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会根据不同的比赛情况和对手的策略,选择不同的底线技术来应对。
本文将重点介绍网球比赛中的底线技术,包括正手、反手和侧旋,以及如何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并提高技术精度和效果。
正手技术正手技术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正手发球通常是运动员们在比赛中最常用的底线技术之一。
正手技术的发球角度通常比较直,弹起的高度也比较中等,因此比较适合瞄准底线区域的角度和强度。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通常会用较高的弧线和力度去攻击对手的后场。
在攻击时,运动员可以选择通过增加攻球区域的角度、强化侧旋和加速球的速度,来提高发球的威力和效果。
反手技术反手技术是网球运动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底线技术。
和正手相比,反手技术的弹起高度通常较低,因此更适合在比较短的距离内用较低的角度和力度去攻击对手的后场。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可以使用一些不同的策略来增强反手技术的攻击效果。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平直的球和强力的侧旋来攻击对手的后场。
此外,运动员在熟悉了反手技术的基本原则之后,还可以尝试使用更加高级的反手技巧和战略,如下旋球、弹跳球和被动反手等,以达到更好的攻守平衡效果。
侧旋技术侧旋技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网球技术,通常需要在比赛中进行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
侧旋技术可以增加球的自旋度,使球的轨迹变得更加难以预测,从而增强它的攻击力。
侧旋技术通常会配合各种战略来使用,使其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例如,球员们可以使用内旋球来封锁对手的空间,或者使用外旋球来拉伸对方的场地面积并圈出对手的边线。
选择底线技术的条件选择底线技术的条件有很多种,例如,运动员需要考虑自己和对手的能力、球场条件和比赛策略等因素。
在选择底线技术时,运动员应该掌握以下三条基本原则:1.姿势准确:在实践过程中,正确的姿势是选择正确底线技术的关键。
运动员在选择底线技术时,必须根据场地条件和自身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姿势。
网球底线正拍击球技术
网球底线正拍击球技术底线正拍抽击球是整个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进攻技术。
从实践中来看:底线正拍击球的时机多于底线反拍击球,而且动作比拟舒展,因而击球有力,速度也比拟快。
那么具体是怎样的方法呢?以下!①握拍法东方式正拍握拍法或东西方混合握拍法。
②准备姿势正确的底线正拍击球总是提前进入准备状态。
因为正手击球需要较长的挥拍动作。
准备时,面对球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前倾,双膝微屈,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右手握拍,左手轻托拍颈,拍面垂直地面并指向对方,注意力集中准备迎击来球。
③后摆动作当发现对方击球朝正拍来时,就开始。
后拉拍,转髓的同时转动双肩,带动拍子向后引,成引、做后摆动作;或直接向后拉拍,肘关节弯曲并稍抬起(注意手臂不要伸直),与此同时,左手向前伸出,以保持身体平衡。
④击球时的步法击球步法分为“关闭式”和“开放式” 两种。
关闭式步法是在球拍做后摆动作的同时右脚向右转,约与底线平行,左脚向右斜前方做45度角迈出。
“开放式”步法是在球拍向后引做后摆动作的同时,双脚根本与底线平行,只是需要较多的转体动作相配合。
这两种击球步法,它们击球前的重心都在右脚上,随着击球和动作的随挥,重心移向左脚。
⑤击球动作从拍子后摆进入向前挥动时,一定要向前迎击球,借助转髋和腰的快速短促扭转,利用离心力大力摆动身体并立即挥出球拍。
此时应紧握球拍固定手腕,肘关节微屈,击球点在轴心脚的侧前方。
关闭式步法击球点在左脚尖的前方;开放式步法击球点在右脚侧前方。
⑥随挥动作击球后随挥动作的去向意味着球的去向。
击球后,球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继续向上挥动,肘关节向前上方跟进前伸,转体动作也由后摆时的侧身对网转向正面对网,拍子随挥至左肩上方结束,动作放松,同时马上复原到准备回击下一次来球的状态。
对网球底线正手击球节奏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对网球底线正手击球节奏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者:蒋丹妮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9期摘要:国内体育院校及各种高等院校开展网球课程大约为十多年,近年来网球专项学生和网球选修学生也急剧增加。
本研究针对已具有一定网球技术基础的学生,将击球节奏运用于平时的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并进行研究,让学生明确击球节奏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底线正手击球节奏意识,提高网球底线正手击球节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网球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网球;击球节奏;底线正手;教学1前言网球是一项激烈的隔网性项目,是体力的比拼,也是智能的较量,网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更需要运动员具有全面的技、战术素质。
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网球教学发展极为迅速,网球专业学生和网球选修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但是目前网球教学还远远落后于网球技术的发展潮流,对网球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也相对滞后,跟不上网球新技术发展的趋势,严重制约着网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以北京体育大学06级网球专项班学生(共20名,其中女生10名,男生10名)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网球教学与训练等方面的专著,以及2000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从中归纳整理出网球击球节奏的相关资料及其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的应用现状,为网球正手击球节奏在教学中的研究开展充分的准备。
2.2.2问卷调查法为了解网球专项班学生对网球击球节奏的理解,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问卷发放20份,实际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20份,有效率为100%。
2.2.3实验法采用组间比较设计,确定以北京体育大学06级网球专项班学生(共20名,其中女生10名,男生1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对比试验。
随机将教学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数为10人,其中女生5名,男生5名;对照组人数为10人,其中女生5名,男生5名。
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网球是一项流行的体育运动,对击球技术要求非常高。
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适当
运用击球节奏可以提高球员的击球效率和稳定性。
然而,目前缺乏针对击球节奏在网
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效果,分析不同击球节奏
对球员击球效果与稳定性的影响,为网球底线正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击球节奏对球员击球效果与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击球节奏方案。
实验对象为具备一定网球基础的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实验
数据将通过球员击球视频和技术统计表进行采集和分析。
研究内容与步骤
1.文献综述:对已有的关于击球节奏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了解相关前沿技
术和研究成果。
2.实验设计:设计针对不同击球节奏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所需设备和技术手段。
3.实验操作:招募实验对象,对其进行击球节奏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实验结果。
4.数据分析与讨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击球节奏方案,并分析其影响
因素。
5.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教练和球员提供有
效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提高球员的击球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网球教学
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改进建议,促进网球教学的不断发展。
网球运动运动员正手击球的核心力量训练策略研究
56作者简介:陈湛若,男,汉,河南郑州人,学历:本科,单位:郑州大学,研究方向:网球研究。
网球运动运动员正手击球的核心力量训练策略研究陈湛若 郑州大学摘要: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网球运动广泛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体育界的关注。
而核心力量训练作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主要的训练方式,也逐渐被网球所运用。
本文就网球运动运动员正手击球的核心力量训练策略展开研究讨论,希望能为网球运动的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策略核心力量训练是指对运动员的核心肌肉群进行专业的训练,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
在先行的网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对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忽略其核心力量训练。
所以,在网球运动员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应加强其核心力量的训练。
一、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存在问题分析(一)缺乏对力量与肌肉协调发展的重视基于网球这一运动项目来说,整体力量与局部肌肉的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存在的一大问题。
但对网球运动员平时训练观察来看,往往对运动员大肌肉群的训练量远远超过对小肌肉群的训练量,甚至有些网球教练基本忽视对运动员小肌肉群的训练,在日常训练中也是侧重于运动员四肢的力量训练。
所以,这也是网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躯干反复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运动员躯干力量的发展也产生极大影响。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网球运动员的腹肌力量相较于其他肌肉组织的力量来说更加强大。
很多网球教练员依然把训练中心着重放在网球运动员腹肌力量的训练上,忽视对运动员局部肌肉的训练,严重导致运动员整体力量与局部肌肉发展不平衡。
(二)没有正确认识力量素质训练对力量素质训练的计划结构认识不到位,容易导致运动员在实际力量训练过程中受伤。
繁杂、漫长、严谨是力量训练过程的主要特征。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细致周全的训练计划,这是目前网球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刚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时,如果一味的加大力量训练强度,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一旦训练强度超出运动员的承受范围之外,不仅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增强和竞技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利影响,而且容易导致运动员在训练时发生意外情况,造成肌肉和韧带的破裂,从而致使运动伤病,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业余网球选手选择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研究
Vol.28No .7J ul.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8卷第7期(下)2012年7月1研究目的网球底线正手击球技术,在网球发展史上发生过较大的变化.随着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日臻成熟,原本的东方体系握拍法,以关闭式步法为主的长行程击球方式,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体系握拍法,以及开放式步法为主,环式引挥拍的鞭打式击球方式为辅的新技术.新技术充分发挥了球员的力量和速度,又极大地提高了回球的攻击性,而且在环式引挥拍的过程中常常能使被击的球形成强烈的上旋.虽然新技术在大量国际比赛中,发挥了其无可争议的作用,也使得网球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业余网球选手和初学者,存在同专项运动员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在盲目的模仿过程中,导致无法将球“打实”、失去攻击性、并由此急功近利以至于形成错误的击球动作.本文通过生物力学原理,对两种技术在业余网球选手和初学者中的存在合理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网球事业发展,网球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及网球运动员的理论学习做技术参考.2研究对象费德勒,阿加西,德约科维奇,罗迪克等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业余网球选手;网球初学者.3研究方法分析法:观察使用不同技术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分析以往网球比赛的数据,研究相应资料.对比法:剖析两种技术,做分解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对比两种技术的特征.4技术分析4.1东方体系步法和西方体系步法的分析现代鞭打式击球技术取开放式的步法,双脚并行站立,迎球并击球的过程中上体从转肩开始到击球完毕,约转动180度,传统长行程击球技术取关闭式的步法,击球时左脚前踏一步,双脚呈斜前后开立,整个击球过程结束,身体大约转动90度.在动量守恒的体系中,球的动量改变量是运动员给予的,而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动量分为角动量和线动量两种.运动员将身体的一部分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也就是动量传递给球,以改变球的动量,开放式步法击球时,运动员以身体的转动为主,其传递出的球怕与球接触点的速度计算为,V=ωR (ω为运动员身体旋转时的角速度,R 为转轴到球拍与球的接触点的距离)由于运动员的手臂和拍柄的距离较长,所以拍头和球接触点的速度就会很高,传递给球的动量就会较大.相反关闭式的步法击球,运动员的身体转动较小,虽然拍头的运动轨迹较长,但其加速度较低,与球接触点的速度也就不高,导致传递给球的动量较弱.显然,开放式步法击球,球速更快,更具有攻击性,关闭式则相对较弱.但是开放式步法击球,运动员传递给球的动量主要来自于,运动员的角动量,拍头与球的接触时间较短,对球业余网球选手选择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研究李微,王浩,吕春双,金安铭,马玉龙(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根据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核心力学原理,分析两种不同网球底线击球技术的握拍法、步法和引拍挥拍的运动轨迹,比较两者的技术特点,研究两者在生物力学上的特征.认为虽然现代鞭打式击球技术比传统的长行程击球技术有明显的优势,不过业余网球选手和初学者,受其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束缚,在技术的慢慢成熟过程中,传统的长行程击球技术显得更为重要.关键词:网球;正手击球技术;上旋球;合理性;比较;底线击球;生物力学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7-0111-0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HGJXH C 110184)111--. All Rights Reserved.的控制力不足,虽然球速很高但缺乏稳定性,对于业余选手和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关闭式击球,运动员传递给球的动量,主要是线动量,拍头与球的接触时间较长,可以更好地控制回球的方向,在长时间的球拍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并改变方向,增大了迎球的容错率,使业余球员和初学者在击球的时候得心应手并增加自信心.对于业余球员和初学者而言,网球的上手度不高,往往想把球玩绚很难,而且被大家形成的共识中,将球打稳比追求一时的球速和爆发式发力更重要,而这一点又尤其体现在网球的底线击球技术中.再者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过分的依赖开放式步法的鞭打式发力,容易使业余球员和初学者忽视左肩的重要性,导致挥拍击球的过程中失去身体前压的力,使得击球效果适得其反,开放式步法的鞭打式发力,击球难度大,对球的控制力较弱,对于业余球员和初学者了来说并不适合.而只有在传统的长行程击球的大量实践中,运动员们才能慢慢习惯并掌握鞭打式发力,这也是业余球员和初学者的技术进阶的必然过程.4.2使球旋转对于业余球员和初学者的合理性分析同乒乓球一样,网球运动员在击球的过程中,使球旋转,不仅增加了对手接球的难度,而且对于底线击球,旋转能使球更好的落在界内,不至于越界.现在我们看看鞭打式挥拍和传统的长行程式挥拍致使球旋转的生物力学原理.球之所以会旋转取决于,击球时球拍的倾斜程度和运动方向.现代的鞭打式挥拍,采用环式挥拍,动作一气呵成,从引拍开始到挥拍结束中间并不停顿,拍头迎球时有一定的初速度,若加速度不变球拍击球时速度要比传统的长行程挥拍大.传统的长行程挥拍,迎球前的引拍需使球拍在运动员身后停顿,球拍击球时速度从零开始加速,假使加速度不变那么长行程的挥拍,在拍头接触到球时速度要低于鞭打式挥拍.对于击球时致使球上旋,两种挥拍方式尽不相同,鞭打式环式挥拍,球拍在击球时作用力要通过球的质心,在整个环式挥拍的过程中球和拍子的表面均受到外力而下陷,拍子的网面下陷尤其严重,球拍的运动轨迹是参照运动员的身体斜着向上,下陷的网面对球有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作用在球表面的切线方向,球在竖直方面向上再有一定的位移后,便会急剧旋转,所以环式挥拍,球的旋转是自然形成的.传统的长行程击球,球拍击球后牌面对球前挥,虽然受力球和拍网仍会变形,球表面同样受到拍网竖直向上的力,但长行程的挥拍,并不像环式挥拍,球没法在竖直方向上有位移,所以尽管球本身也会有微微的上旋,不过上旋的程度不大,并不像环式挥拍那么显著,如果传统的长行程式挥拍,也想让球有剧烈的上旋的话,就要使球拍在推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角度,使球体受到的作用力偏离球体质心,这样的偏离会使球在速度上受到制约,这也正是传统长行程挥拍的不足之处,但恰恰是这一点,使得传统的长行程挥拍,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把平击和加旋分开来用,在业余球员和初学者那里,过分的“上拉动作”(是球体产生上旋)会大大降低击出球的速度,从而使打出的球过虚、落网.所以把传统的长行程挥拍,分为“平击”和“提拉”来练习,更能提高业余球员和初学者的技术,也会在慢慢的学习过程中,将鞭打式环式挥拍的技法融会贯通.5小结虽然两种不同类型的底线击球技术,在环节上存在极高的相容度,两者也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但是业余球员和初学者,认识不够清楚,贸然的将所谓的先进技术强加给他们,会事倍功半.而且两种底线击球技术,它们的技术特点和表现在生物力学上的特征,是本身的技术结构决定,既然业余球员和初学者无法区分,那么不妨扎实的从基础做起,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从传统的击球技术上练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成才之路.———————————————————参考文献:〔1〕[美]保罗·勒特尔.世界一流网球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39-141.〔2〕彭承基.提高网球击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潘晟.怎样打网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6.〔4〕严波涛,等.网球发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0,20(4).〔5〕运动生物力学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球正手底线抽球技术动作的教学研究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 唐玉栋1孟新磊2网球正手底线抽球技术动作的教学研究摘要:现代中国真正成为了一个体育强国。
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更多的社会大众参与了网球运动,但是在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上还是差强人意。
作者通过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并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对网球底线正手抽球的技术动作的教学提出了一点个人建议,希望能够对网球爱好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球;底线正手;教学研究1前言新中国成立之前,体育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极其低下,举国上下还没有一支专业的、健全的、有一定实力的体育运动队,仅有的几处体育场馆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变得破败不堪,体育人才极为缺乏,在奥运会等各项国际比赛中也很难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1]但是,随着我国对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视,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各个体育项目都有专门的体育代表队伍、教练员队伍以及后勤保障队伍,使我国奥运会金牌持续保持前三位置,真正成为一个体育强国。
网球运动项目中,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接连在网球的大满贯、奥运比赛的赛事中折桂,特别是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获得2011年法网比赛的冠军及2014年澳网比赛的冠军,将我国网球事业推向一个小高潮,促进我国社会大众的网球运动参与。
各种职业、各种年龄段的人纷纷拿起网球拍,在蓝绿色的网球场地上尽情的奔跑、击球,挥洒汗水。
随着网球运动进入高校体育专业的课堂,体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承担着网球运动发展的重任,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更新、更科学的网球技术动作的教法,同时也要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网球运动技术的具体细节,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网球技术动作。
如果没有规范的技术动作,那么对学生个人、对网球运动的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网球正手底线抽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2网球正手底线击球动作中存在的问题2.1握拍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在讲解了基本的握拍动作之后,学生在击球过程中,不能够完全用甜点打中球,导致拍面受力不均,握拍方式会发生变化,学生为了防止球拍转动,就会将球拍握得很紧,导致肌肉僵硬。
关于业余网球正手击球教学的研究
关于业余网球正手击球教学的研究作者:邰雨峰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3期【摘要】在体育项目中网球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激烈对抗性的运动,在网球的各种基本的技术中其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正手击球技术。
所以对于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掌握好正手击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正手击球;多球练习;网球教学网球运动可以说是球类运动中较为受欢迎的运动之一,有利于身体健康,在进行网球运动的时候运动员会将有氧与无氧运动交替进行,这样网球运动者通过对网球运动就可以全身中的不同得到协调,有利于女性的身体塑形以及减肥。
网球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到13世纪的法国,而现代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将网球看作是除了足球之外的第二大运动了。
在我国网球的运动量也正在不断的增加,随着网球运动量的增加,也就要求网球运动技术的提高,所以作为网球技术中重要的正手击球技术是业余运动网球人员学习的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主要业余网球爱好者中选出22名选手,把这22名选手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中11人。
将一个组中的11名选手作为实验组,这个小组中教学按照实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另外11人的小组中作为参照组,则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之后在采用比较的方法,将两个小组按照之前所制定出来的教学内容、计划等进行为期2周的教学实验。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我们将选好的22名选手为调查的对象,将他们分为两个小组之后,每个小组中分有11名选手,将他们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
之后对于这22名选手进行问卷调查,一般的问题都是围绕选手们对于网球运动的爱好程度,以及他们现有的网友基础功力,为什么他们会将网售运动作为自己业余的爱好。
2.文献调查法。
查阅有关网球的资料,了解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如何教学,根据研究的目的来进行查阅有关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方法,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本文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文献。
3.采用对比法。
按照开始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等手段对于这两组选手进行为期2周的教学实验。
网球正手击球的
网球正手击球的教学技巧研究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XXX 指导老师:XXX中文摘要:网球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在网球各项基本技术中,正手击球技术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击球方式。
掌握好正手击球技术对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针对业余网球正手击球教学进行对比教学实验,通过熟悉球性及动作要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网球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正手击球;熟悉球性;网球教学前言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法国,当时在传教士中流行着一种用手掌击球的游戏,方法是在空地上两人隔一条绳子,用手掌将布包着头发制成的球打来打去。
14世纪中叶,这种供贵族消遣的室内运动从法国传入英国,16-17世纪是英法宫廷从事网球活动的兴盛时期,平民无缘涉足,网球被称为“贵族运动”。
1873年,英国人M.温菲尔德把早期的网球打法改进,1874又进一步确定了场地大小和网的高低。
1875年,英国板球俱乐部制定了网球比赛规则。
1877年7月由全英板球俱乐部在温布尔顿举办了第一届草地网球赛,后来这个组织把网球场地改为长方形(23.77米*8.23米),每局采用15、30、40等记分法,球网的高度为99厘米。
1884年,由英国伦敦玛丽勒本板球俱乐部把球网高度改为91.40厘米。
从此网球运动冲出宫廷,走向了社会。
1912年3月1日,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12国的网协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成立了国际网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1980年,中国网球协会被接纳为该会正式成员。
15分制的由来用15分为记分法始于15世纪,它是参照天文学中的六分仪而来。
六分仪与1/6个圆一样共有60度,每度分为60分。
当时网球比赛每局有4分,4个15分为一度,4个15度构成1/6的圆,采用15为基数来计算每一球的得失。
至于45改成40是为了报分发音简便的原因。
最初每盘为4局,每局4分。
到17世纪初改为每盘6局。
关于业余网球正手击球教学的研究
关于业余网球正手击球教学的研究----b96e703e-7157-11ec-a001-7cb59b590d7d014年1月1下第3阶段总计5阶段79业网余正球手球教学的研究(吉林省长春市林体济教育学院13000)0要摘】在体育项目网球可中以说是种一较为激烈对性抗的运动,在网球各的种本的技基中术其运中用最多的就是正手球击球技术。
因此,对于那些热爱网坛的人来说,掌握正手击球是非常重要的。
【关词】键手击正;多球球练;习球网教学网球可以说是体育运动中比较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之一,它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净空移动过程中,Kang将用非活性氧替换活性氧。
这样,网球运动员通过网球运动后,可以在全身得到不同的协调,有利于女性的形体塑造,减轻体重和脂肪。
网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世纪至3世纪的国家,许多现代外国都将其视为除足球之外的第二大运动。
中国足球的净运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网络流量动量的增加,要求a、LGC和SG移动网球运动员的正手击球是学习的基础,而正手击球是球技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究对与象法方(一)研究对象在观察和理解了这一点后,22个选定的手部训练在实践中是有效的。
他6岁。
访问法国。
访谈法是讨论普通教师与教学网络中的运动球之间的成员调整和交叉核对流程,可以解决正确操作球的重要技术作用。
希望二调、查结果与析分业余选手应从热爱网球的选手中挑选22名。
这22名运动员分为两组,每组一名。
一组11名参赛者被要求做实验。
本组中学按照教学验证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此外,作为参照组的L1人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之后,根据两组制定的学习和教学内容及内部计划,将两组分为两周的学习和教学实践。
验二()研方法究1.问卷调查。
我们将选择22名选手作为调查对象,并将他们分为两组。
每组有11名选手。
其组成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之后,对22名球员进行了询问和调整。
一般的问题都围绕着球员们对球类运动的在线热爱程度,以及为什么他们会基于现有的网民将在线运动作为一种爱自己的好方式来销售。
网球比赛中的正手与反手击球技巧研究
网球比赛中的正手与反手击球技巧研究网球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它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而在网球比赛中,正手和反手击球技巧是运动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本文将对这两种击球技巧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它们的优势和应用。
正手击球是网球比赛中最常见的击球方式之一。
运动员通过正手击球,可以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
正手击球时,运动员将球拍的正面朝向球,并用手掌将球拍握住。
在击球时,运动员通过上身的旋转和手臂的挥动,将球击出。
正手击球的优势在于力量和准确性。
由于正手击球时运动员可以发挥全身力量,因此可以击出更强有力的球。
同时,正手击球也更容易控制球的方向,使球落在对手难以接触到的位置。
反手击球是网球比赛中另一种常见的击球方式。
与正手击球不同,反手击球时运动员将球拍的背面朝向球,并用手背握住球拍。
反手击球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更高,因为运动员需要通过手腕和手臂的协调动作来击球。
然而,反手击球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反手击球可以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对手的球路和速度变化。
由于反手击球时运动员面对球的角度较小,因此可以更好地应对对手的侧旋球和快速球。
此外,反手击球也可以增加运动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其在比赛中更具竞争力。
正手和反手击球技巧的研究不仅关注于单一的击球动作,还包括击球的变化和应用。
例如,运动员可以通过改变击球的力量和角度来制造不同的球路。
通过改变击球的力量,运动员可以击出快速球或慢速球,以使对手难以应对。
而通过改变击球的角度,运动员可以制造侧旋球或切球,以使球的轨迹变化,增加对手的难度。
在比赛中,运动员还可以根据对手的位置和移动轨迹来选择击球方式。
例如,当对手靠近底线时,运动员可以选择正手击球,以发挥更大的力量。
而当对手靠近网前时,运动员可以选择反手击球,以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截击。
除了技术和策略上的研究,正手和反手击球技巧的研究还涉及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方法。
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和耐力。
对网球底线正手击球节奏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对网球底线正手击球节奏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作者:钟林柱来源:《体育时空》2017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摘要底线正手技术是网球各项技术中最基本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约占 70%—80%。
从某种意义上说,底线正手技术掌握和运用的好坏,直接反映运动员网球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对其比赛的胜负结果产生深远影响。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通过对底线正手击球节奏的专门练习,培养学生的底线正手击球节奏意识,使得击球动作更协调、放松、合理。
关键词击球节奏正手教学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共20名,其中女生10名,男生10名)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一)步法移动节奏和底线正手击球节奏相结合的练习将击球前步法移动节奏和击球节奏相结合进行了教学。
在击球过程中,对手击出球后做分腿垫步为“1”;引拍到位为“2”;挥拍击球为3.1.2.3每个动作之间用“.”代表间隔时间,击球节奏主要通过此间隔时间来表示。
职业选手击球前步法移动节奏和击球节奏中,2与3间隔时间较长,代表移动到位较早,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调整好身体重心平衡并从容挥拍击球。
在教学中观察发现,学生在大范围移动中击球时,技术水平好的学生普遍是1.2..3,而技术一般的学生则是1.2.3。
因此技术一般的学生因为没有保持好身体的平衡,导致击球目的性不强、质量不高或者自己主动失误。
教学中教师隔网喂正手半场多球,在喂球过程中不能以一种模式送球,要变化喂球的速度、落点(深浅、角度)、旋转和高低等。
要求击球者以1.2..3的模式来击球。
通过练习,学生移动到位早,击球前的准备更充分,击球节奏把握的较好,击球更加从容,移动中击球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二)变化落点的底线正手击球节奏的教学实验研究击球速度、旋转、落点变化是网球底线正手技术的三大要素。
网球底线正手抽击上旋球技术教学训练研究
网球底线正手抽击上旋球技术教学训练研究陈光华;张孝民【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1)002【摘要】It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motions that we make an up-spin forehand shot in playing tennis.Actually,forehand shot is most widely used in a due form tennis match.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consultation and video watching and so on,to research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making an up-spin forehand shot on baseline.And 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which are easily ignored in tennis training.%网球底线正手抽击上旋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的击球动作之一,在实际运动与比赛中使用的机率最大。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系统的分析网球正手底线抽击上旋球技术原理与训练方法,并指出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总页数】3页(P76-78)【作者】陈光华;张孝民【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安庆246133;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安庆2461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5【相关文献】1.浅谈网球底线正手上旋球技术教学的重点环节 [J], 李玉超;李昂2.西蒙娜·哈勒普正手击上旋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J], 黎祖庆;周继和3.安迪·穆雷网球正手击上旋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J], 杨涛;周继和4.上肢鞭打运动链肌力诊断与评价新方法的初步研究——以网球正手抽击动作测试分析为例 [J], 任满迎;闫琪;刘颖5.网球运动中底线正手上旋球的动力学分析 [J], 冯红新;黄宇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7
Jul.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7期(下)
2012年7月1
研究目的
网球底线正手击球技术,在网球发展史上发生过较大的变化.随着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日臻成熟,原本的东方体系握拍法,以关闭式步法为主的长行程击球方式,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体系握拍法,以及开放式步法为主,环式引挥拍的鞭打式击球方式为辅的新技术.新技术充分发挥了球员的力量和速度,又极大地提高了回球的攻击性,而且在环式引挥拍的过程中常常能使被击的球形成强烈的上旋.虽然新技术在大量国际比赛中,发挥了其无可争议的作用,也使得网球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业余网球选手和初学者,存在同专项运动员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在盲目的模仿过程中,导致无法将球“打实”、失去攻击性、并由此急功近利以至于形成错误的击球动作.本文通过生物力学原理,对两种技术在业余网球选手和初学者中的存在合理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网球事业发展,网球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及网球运动员的理论学习做技术参考.2
研究对象
费德勒,阿加西,德约科维奇,罗迪克等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业余网球选手;网球初学者.3
研究方法
分析法:观察使用不同技术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分析以往网球比赛的数据,研究相应资料.
对比法:剖析两种技术,做分解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对比两种技术的特征.4技术分析
4.1
东方体系步法和西方体系步法的分析现代鞭打式击球技术取开放式的步法,双脚并
行站立,迎球并击球的过程中上体从转肩开始到击球完毕,约转动180度,传统长行程击球技术取关闭式的步法,击球时左脚前踏一步,双脚呈斜前后开立,整个击球过程结束,身体大约转动90度.在动量守恒的体系中,球的动量改变量是运动员给予的,而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动量分为角动量和线动量两种.运动员将身体的一部分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也就是动量传递给球,以改变球的动量,开放式步法击球时,运动员以身体的转动为主,其传递出的球怕与球接触点的速度计算为,V=ωR(ω为运动员身体旋转时的角速度,R为转轴到球拍与球的接触点的距离)由于运动员的手臂和拍柄的距离较长,所以拍头和球接触点的速度就会很高,传递给球的动量就会较大.相反关闭式的步法击球,运动员的身体转动较小,虽然拍头的运动轨迹较长,但其加速度较低,与球接触点的速度也就不高,导致传递给球的动量较弱.显然,开放式步法击球,球速更快,更具有攻击性,关闭式则相对较弱.但是开放式步法击球,运动员传递给球的动量主要来自于,运动员的角动量,拍头与球的接触时间较短,对球
业余网球选手选择底线正手击球技术的研究
李
微,王
浩,吕春双,金安铭,马玉龙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
要:根据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核心力学原理,分析两种不同网球底线击球技术的握拍法、步法和
引拍挥拍的运动轨迹,比较两者的技术特点,研究两者在生物力学上的特征.认为虽然现代鞭打式击球技术比传统的长行程击球技术有明显的优势,不过业余网球选手和初学者,受其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束缚,在技术的慢慢成熟过程中,传统的长行程击球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网球;正手击球技术;上旋球;合理性;比较;底线击球;生物力学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7-0111-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HGJXH C 110184)
111--
的控制力不足,虽然球速很高但缺乏稳定性,对于业余选手和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关闭式击球,运动员传递给球的动量,主要是线动量,拍头与球的接触时间较长,可以更好地控制回球的方向,在长时间的球拍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并改变方向,增大了迎球的容错率,使业余球员和初学者在击球的时候得心应手并增加自信心.对于业余球员和初学者而言,网球的上手度不高,往往想把球玩绚很难,而且被大家形成的共识中,将球打稳比追求一时的球速和爆发式发力更重要,而这一点又尤其体现在网球的底线击球技术中.再者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过分的依赖开放式步法的鞭打式发力,容易使业余球员和初学者忽视左肩的重要性,导致挥拍击球的过程中失去身体前压的力,使得击球效果适得其反,开放式步法的鞭打式发力,击球难度大,对球的控制力较弱,对于业余球员和初学者了来说并不适合.而只有在传统的长行程击球的大量实践中,运动员们才能慢慢习惯并掌握鞭打式发力,这也是业余球员和初学者的技术进阶的必然过程.
4.2使球旋转对于业余球员和初学者的合理性分析
同乒乓球一样,网球运动员在击球的过程中,使球旋转,不仅增加了对手接球的难度,而且对于底线击球,旋转能使球更好的落在界内,不至于越界.现在我们看看鞭打式挥拍和传统的长行程式挥拍致使球旋转的生物力学原理.球之所以会旋转取决于,击球时球拍的倾斜程度和运动方向.现代的鞭打式挥拍,采用环式挥拍,动作一气呵成,从引拍开始到挥拍结束中间并不停顿,拍头迎球时有一定的初速度,若加速度不变球拍击球时速度要比传统的长行程挥拍大.传统的长行程挥拍,迎球前的引拍需使球拍在运动员身后停顿,球拍击球时速度从零开始加速,假使加速度不变那么长行程的挥拍,在拍头接触到球时速度要低于鞭打式挥拍.对于击球时致使球上旋,两种挥拍方式尽不相同,鞭打式环式挥拍,球拍在击球时作用力要通过球的质心,在整个环式挥拍的过程中球和拍子的表面均受到外力而下陷,拍子的网面下陷尤其严重,球拍的运动轨迹是参照运动员的身体斜着向上,下陷的网面对球有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作用在球表面的切线方向,球在竖直方面向上再有一定的位移后,便会急剧旋转,所以环式挥拍,球的旋转是自然形成的.传统的长行程击球,球拍击球后牌面对球前挥,虽然受力球和拍网仍会变形,球表面同样受到拍网竖直向上的力,但长行程的挥拍,并不像环式挥拍,球没法在竖直方向上有位移,所以尽管球本身也会有微微的上旋,不过上旋的程度不大,并不像环式挥拍那么显著,如果传统的长行程式挥拍,也想让球有剧烈的上旋的话,就要使球拍在推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角度,使球体受到的作用力偏离球体质心,这样的偏离会使球在速度上受到制约,这也正是传统长行程挥拍的不足之处,但恰恰是这一点,使得传统的长行程挥拍,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把平击和加旋分开来用,在业余球员和初学者那里,过分的“上拉动作”(是球体产生上旋)会大大降低击出球的速度,从而使打出的球过虚、落网.所以把传统的长行程挥拍,分为“平击”和“提拉”来练习,更能提高业余球员和初学者的技术,也会在慢慢的学习过程中,将鞭打式环式挥拍的技法融会贯通.
5小结
虽然两种不同类型的底线击球技术,在环节上存在极高的相容度,两者也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但是业余球员和初学者,认识不够清楚,贸然的将所谓的先进技术强加给他们,会事倍功半.而且两种底线击球技术,它们的技术特点和表现在生物力学上的特征,是本身的技术结构决定,既然业余球员和初学者无法区分,那么不妨扎实的从基础做起,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从传统的击球技术上练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成才之路.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勒特尔.世界一流网球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39-141.
〔2〕彭承基.提高网球击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3〕潘晟.怎样打网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4〕严波涛,等.网球发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0,20(4).
〔5〕运动生物力学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