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代主义建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发展脉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一 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 • 二 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
3.新现代的开始 —— “纽约五人”展
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 一个展览和学术活动,称为“研究环境的 建筑家会议”(简称CASE),主要由五个主 张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青年建筑家参于, 这五个人是彼得.埃森曼 、迈克.格雷夫斯、 查尔斯.格瓦斯梅 、约翰.海杜克 和理查 德.迈耶,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纽约五 人”。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纽约五人” 展是新现代建筑的开始。
1.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 2.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
提倡两者结合 3.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设
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 4.提倡建筑的表里一致,在美学上反对
外加装饰
5.提倡新结构和新材料的使用
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
• 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在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 点
• 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 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 • 主张创造现代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
• 新现代主义是在混乱的后现代风格之后的 一个回归过程,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和 国际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 能性的特征,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
• 新现代主义因为具有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 和理性主义特点,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个 人表现、象征性风格,因而被不少新的建 筑家喜爱,得到很大的发展。
1.创作特征
内部空间
• 贝老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 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 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 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北京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 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园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 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设计师试图“在 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 精华”,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
的建筑样式 • 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并应在立体构图中
考虑观察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因素,产生“空间+时 间”理论 • 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
二 代表人物及相关作品
1.美国国家艺术 馆东馆
——大师贝聿铭
目录
一. 贝聿铭生平 二. 美术馆东馆设计环境 三.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
1917年出生于广州 1919年迁居香港 1927年搬回上海 1935年就读费城宾都大学建筑学 1936年转学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 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大学学士学位 1942年与卢爱林结婚 1946年获得哈佛设计研究生院硕士学位 1948年加入齐氏威奈公司 1955年成立贝聿铭合作事务所 1983年获得第5届普利兹克奖
新现代主义建筑
一 新现代主义概说
二现代主义建筑特征 三建筑作品介绍
0801401-10 王文智 0801401-11 黎文志 0801401-14 刘佳树 指导老师 钟雪飞
1.新现代建筑思潮
一般来说,“新现代”(New Modern) 主要是指那些相信现代建筑依然有生命力, 并力图继承和发展现代派建筑师的设计语 言和方法的建筑创作倾向。也有人把上世 纪70年代以后绝大部分与有历史主义倾向 的各种后现代思潮截然不同的当代建筑实 践,统称为“新现代”建筑。
• 继续采用现代主义的简单明确功能主 义的方式,同时也进行各种不同的个人诠 释,这样,形成了现代主义建筑基础上的 个人性变化。。
2.基本主张
• 重视建筑的功能 • 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 主张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发展建筑美学 • 重视建筑空间设计 • 强调建筑要适应工业社会的需求 • 注重城市建筑景观的相互关系处理
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解决方法
• 对国会大厦——杰弗逊纪 念堂轴线的尊重导致梯形 平面的切割
• 等腰,直角三角形产生的轴 线与西馆轴线的呼应
• 哥特式塔楼产生纪念性, 对罗马式的西馆进行一种 历史风格的延续
• 构造和材质的极端追求
• 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 性
美术馆总平面
• 设计美术馆东馆是 对贝聿铭的挑战。 几经琢磨贝聿铭突 出奇想:一条对角 线穿过这片梯形的 直角顶点,将这片 用地划为一个等腰 三角形和一个直角 三角形。这条线成 为东馆设计的绝妙 发端。
• 出国会大厦西阶,在美丽 的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 法尼亚大街夹角地带,耸 立着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 花岗岩建筑,一座在西, 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 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 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 角形建筑。它们就是国家 美术馆。
东馆建设预留的土地
历史背景
• 1937年,国会决定把位于国家美术馆 东边的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美术馆扩建 之用。郑重其事的扩建计划(东馆)直到1968 年才在保尔·梅隆提供资金的支持下,正式 展开。
• 历时十年,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于1978年落成。
•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 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面临的难题
• 位于历史敏感地带,如何融入城市,取得 与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
• 不规整基地的利用(直角梯形) • 如何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系 • 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的外表,活泼的空
地下一层平面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内部
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 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 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 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 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 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 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 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 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 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 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 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 非常柔和。
广场
•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 花岗石地面。广场中央 布置喷泉、水幕,还有 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 体。广场上的水幕、喷 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 景色。观众沿地下通道 自西馆来,可在此休息, 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 厅的底层。
入口
•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 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 个长方形凹框中。研 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 隅,不引人注目。划 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 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 体,浅浅的棱线,清晰 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 分又合,整个立面既 对称又不完全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