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字血泪,力透纸背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下的。用血写书,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精义。”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曾以此语评价李煜曰:“后主之词以血书者也。”我以为此语用以评价李清照后期词作,也是极为恰当的。清照后期词作,感情深沉真挚,语言精纯质朴。飘零之苦,身世之悲,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种种情感交织萦绕在心间,令她欲罢不能、一吐为快。可谓字字血泪,力透纸背!《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我们就试以此篇为例,窥一斑而知全豹,怀着虔诚和敬仰的心情来领略一代词宗李清照的绝代风华,旷世才情。

长安空梦,人老健康,武陵人远,宝篆成空。国破家亡,永失挚爱后,李清照独自一人飘泊异乡,心如止水,静寂如灰。没有希望和憧憬,没有温暖和甜蜜。每天生活在回忆中,唯有酒醉后和睡梦中心灵才会得到片刻安宁,梦回时又是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无计回避的思念。一曲《声声慢》唱尽了清照心中的爱恨情仇、心酸血泪,荡气回肠、夺人魂魄!千古名篇直可与日月争辉,江山共娇。

清照《词论》曰:“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作为婉约词宗,清照词言情大多委婉含蓄,缠绵蕴藉。而此词开篇却另辟蹊径,直抒胸臆,如挟天风海雨呼啸奔腾而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因何寻觅,她又在寻觅什么呢?靖康之变以来,金人铁骑不仅踏破了北宋的万里河山,也踏碎了词人的幸福之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情如故。“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词人太孤独寂寞,痛苦无助了,她想逃避这残酷无情的现实,去

寻觅曾经拥有的幸福和美丽。清照一生最惬意最幸福的时光是十年青州隐居。青州十年,她和赵明诚淡泊名利,忧困不屈,比翼双飞,鹣鲽情深。归来堂中,他们共迷金石,同醉诗文,烹茗煮酒,猜书斗茶;易安居内,他们心有灵犀,志趣相投,高山流水,相映成辉!可如今呢,哀哀孱嫠,海角天涯,风鬟霜鬓,憔悴凋零。“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韩昌黎有言曰:“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清照开篇可谓一“鸣”惊人,千种愁,万般恨都随着词人笔端倾泻无遗。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生活的空间具有很强的性别文化属性。男性一般属于社会,女性则属于家庭。这种社会分域对女性视界形成了极大限制,使女性的生命严重单质化。也就是说,这种不幸的生活处境自然便使女性不自禁地把一切生活的寄托都归于爱情,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爱情是女人的全部,她们为爱而生,为爱而亡。祝英台失爱情而化蝶,刘兰芝失爱情而自绝,唐婉沈园一别魂随爱去,黛玉姻缘破灭仙草枯萎。而清照失去的不止有爱情,还有她所深深依恋的祖国,打击之重、摧残之深可想而知!而特立独行、坚强刚毅的清照却未倒下,而是默默地承受这一切,继续从事她和丈夫所钟爱的文艺事业,不由得令人叹赏折服,敬意顿生!

从“乍暖还寒时候”到“点点滴滴”为第二层,是借景抒情。词作已不分上下片,而是一气贯注,以富有悲愁含义的意象组成典型环境,反复渲染愁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秋日清晨,朝阳初升,秋风砭骨,乍暖还寒。本就凄苦悲怆、魂不守舍的词人,偏偏又逢冷暖多变的天气,更是“柔肠一寸愁千缕”,心情也更难平静!何以解愁,唯有美酒。可是酒虽暖,心已寒,羸弱多病之身难抵秋晨急风,更经不起沧桑人世间的凄风苦雨了!借酒浇愁愁更愁,正在百无聊赖之际,词人不经意抬头望见了北国秋雁,一丝融融的暖意涌上心头,但我们的女词人是那样的敏感多情,久违的老友很快又勾起了她沦落江南的愁思别绪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其说是也。

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指出:“文学是民族的表征,是一切社会活

动留在纸上的影子。”伟大作家的作品,其最大的与众不同就在于,通过写自己的命运,透露出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命运!清照南渡以后的作品,虽然表露个人家庭的不幸仍占主导地位,但因她接触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有所接触,扩大了眼界,增加了阅历,词的题材范围也随之拓展开来,增加了社稷之忧、山河之痛,时代的烙印在其创作中表现得十分鲜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曲豪气冲天、壮志凌云的《满江红》唱出了多少爱国者的血泪心声!清照虽一介女流,不能像热血男儿那样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但她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祖国的命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中原故土。“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尽管清照挣扎在悲伤凄苦之中,但却没有丝毫奴颜卑骨,其后期词在凄凉中见慷慨激昂,愁苦中露傲世不屈,伤感之中有对恢复河山的憧憬,婉约之中有对投敌卖国的愤恨,充分体现了她深沉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谁怜流落江湖上,玉肌冷骨未肯枯。”(《瑞鹧鸪》)“安石需起,要苏天下苍生。”(《新荷叶》)政治眼光之卓越,胆识气魄之非凡,思想境界之高远,品行志趣之高洁,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正如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所言:“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举头望秋雁,低头叹黄花。飘零之苦,身世之悲溢于言表。菊花,在中国传统美学意象中被列为“四君子”、“岁寒三友”之一,被历代文人所传颂。清照也十分喜爱菊花,词中多次出现菊花的意象。特别是《多丽》一词将对菊花的心仪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醞藉,不减酴醾。”不求秾丽、自甘素淡的菊花不正是词人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气质风韵的象征吗?清照这枝雪清玉瘦、美丽芬芳的“菊花”在离别相思、纷繁世事的煎熬和折磨中,也曾是那样的消瘦憔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可毕竟还有国有家相依,有情有爱相守,风雨袭来时,花儿虽在枝上瑟缩地颤抖,可它仍是那样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