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研究

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研究
1 年 6 月第 5 卷第 1 2 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
C hi n J Cl i ni ci a ns( E lec tro ni c E di ti o n), Ju ne 1 5, 201 1 , Vo l .5, N o .1 2
� 3 42 1 �
� 论著 �
乳 腺 导管 内 癌 临 床 特 点 与 外 科 治 疗 方 式 的 研 究
a dj u va n t trea tm ents, brea stc o nser ving su rg ery a nd tra di ti o na l m od if i ed ra di ca l ma stec to m y f o r im pr o ving pr og n o sis ha d no sta tisti ca lly sig ni f i ca nt d if f erenc e ( P > 0.05 ) . In the sa m e o pera tio n m ethod prem i se, c o m preh en sive � � trea � � � tm � � � en � � t ca n sig nif i ca n tly im pro ve th e pro g no si s o fpa tients ( P < 0.05 ) .C The ef f ect o fc o m preh ensi ve trea tm ents o fd u c ta l ca rc i no m a i s o bvio u sly better tha n si m ple su rg ery ,
� � � � � � � � � � � R� � � � � � � � � � � �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分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分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分析。

方法5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乳头溢液涂片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将其置于光镜下对细胞学特征予以详细观察,对比穿刺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结果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81.48%(44/54),误诊率为18.52%(10/54),其中误诊成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患者6例(60.00%),误诊成乳腺癌患者4例(40.00%)。

结论临床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采取乳头溢液涂片检查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较为准确,对术前诊断有指导作用,但是诊断病变复杂且多发的患者时要慎重选择,特别是针对乳腺肿块伴随溢液诊断成乳腺癌的患者,最好是选择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细胞学诊断;病理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属于较为多见的一种乳腺良性上皮性肿瘤,大部分都存在乳头溢液。

该疾病术前病理诊断最理想的方法是细胞学检查,特别是针对没有触及显著肿块的患者,能够触及肿块的患者可运用细针穿刺结合溢液涂片的细胞学诊断方式[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分析,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细胞学涂片以及组织病理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切除乳腺肿瘤通过组织切片确诊。

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38.8±7.5)岁;病变位置:24例患者左侧病变,27例患者右侧病变,3例患者双侧病变;其中28例患者伴随有清亮稀薄乳头溢液,16例患者伴随有血性溢液,10例患者未见溢液能触及小结节。

1. 2 方法于穿刺术前详细掌握患者的病史,检查是否存在肿块,一旦发现肿块要从肿块远端顺着导管引流方向到乳头处予以按摩和挤压,动作应保证柔和;当出现液体时,选择末端或是中间液体进行涂片;若患者属于乳腺肿块且伴随有溢液时,要首先完成溢液涂片检查,再按照肿块形态、活动度以及硬度等予以细针穿刺;按照负压抽吸法,选择7号针头进行多次抽吸,一旦发现囊液要将其完全吸除后再次穿刺残存结节;发现针柄中存在穿刺物时终止抽吸,在玻片上用穿刺物匀称涂抹。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根据病理分型的差异,乳腺癌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对于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通常基于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和分子学特征来确定。

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乳腺癌的组织来源和分化程度来划分。

乳腺癌可以分为非特异性乳腺癌、导管内癌、导管外癌、乳头状癌等几种类型。

非特异性乳腺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占总体的70%左右。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往往没有明显的分化,形态上缺乏特异性,细胞核可见大小和形态不一,细胞排列杂乱无序。

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具有侵袭性,容易发生转移,因此预后相对较差。

治疗上常常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如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导管内癌是指肿瘤细胞起源于乳腺导管内的癌瘤。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通常具有较低的侵袭性,细胞学上可见导管内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堆集成团。

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导管内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术前确诊导管内癌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乳管镜检查、针吸活检等方法完成。

导管外癌是指肿瘤细胞起源于乳腺导管周围的间质组织,也被称为侵入癌。

导管外癌通常具有高度的侵袭性,肿瘤细胞会从乳腺导管浸润到周围的脂肪和淋巴管。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常常表现为硬块,触诊时有较高的硬度,容易引起局部肿块形成和乳头溢液。

治疗时通常需要进行切除术,并辅以放疗和化疗。

乳头状癌是指肿瘤细胞起源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组织的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癌类型。

乳头状癌通常具有良好的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形态规整,并形成大小不一的乳头状结构。

乳头状癌相对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来说,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预后相对较好。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除了以上的几个典型的乳腺癌类型外,还有一些比较罕见的类型,如乳腺癌的特殊类型和分子细胞学亚型。

其中特殊类型包括黏液性癌、乳头状黏液性癌、黏液腺癌等。

这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具有较为特异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更加细致的策略。

12例多中心起源食管癌的外科诊治分析

12例多中心起源食管癌的外科诊治分析
2 0 1 3 年1 月
压、 抗 血小 板 聚 集 ( 肠溶 阿司 匹林 或氯 吡 格 雷 ) 、 调 整 血压 、 血糖 、 血脂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防止感染等对症治疗 ; 联合组治疗给予 依达拉奉 3 0 m g 加人生理盐水 1 0 0 m l 中静滴 , 2次, 日。 共1 4 天; 疏
1 2 例 多中心起源食管癌 的外科诊治分析
陈海生 陆松 华 景仕银 杨 长刚 吴 斌 摘 要: 目的 : 探 讨食 管 多 中心起 源性 癌 的诊 断方 法和 手 术并发 症 , 提 高 术前诊 断率及 外科 治疗 方 法 。方 法 : 回顾 性 分析 我科 2 0 0 2 年1 月~ 2 0 0 6 年1 2 月, 1 2 例 食 管 多 中心起 源性 癌 的 临床 治疗 资料 。结果 : 术前 确诊7 例, 内腔镜 检 查诊 断 率5 8 . 3 %( 7 , 1 2 ) , x 线钡餐 检 查诊 断率 2 5 . 0 %( 3 / 1 2 ) , 术中及术后确诊3 例( 3 / 1 2 ) 。 本组 1 2 例均行手术治疗, 手术无死亡。 结论: 本病术前诊 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及x 线钡餐检查 确认 , C I 检 查 明确 病 灶浸 润情 况 。 术 前检 查 应考 虑有 多中心起 源 可能 , 不满足 于单一 病灶 的发 现 , 以避 免 多发 灶的 漏诊 , 并 积极进 行外 科治 疗 , 有 望 改善 治疗 效 果。 关键 词 : 食管癌; 多起 源性
1 0 0 %, 病残程度 0 级; 显著 进 步 :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 6 %~ 9 0 %, 病残 程度 1 — 3 级; 进步 : 功 能 缺损 评 分 减少 1 8 %一 4 5 %; 无 变化 : 功 能 缺损 评 分减 少 或增 加 在 1 7 %以 内 ;恶 化 :功 能 缺损 评分 增 加 1 8 %以上 。 ② 两组 患者 治 疗前 后均 分 别行 头 颅 C T及 M R I 、 凝血 功 能、 肝 肾功 能 、 血 尿 常规 、 心 电 图等检 测 。 1 .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 比较采用 x 检验 ;计量资料用 i ± s 表 示, 比较 采用 t 检验 。 2 结 果 2 . 1 两组 患者 疗效 比较 见表 1 。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进展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进展

多 中心性 的生物学意 义提 出疑问 。 目前 的研究 资料也 不支 持多
中心性这一观点 。多灶性是指在 同一象 限发 现各 不相连 的癌灶 , 往往是某一病灶 的导 管 内播 散。故处 理 D I CS时 , 以原发 癌所 应 在象 限或导管 系统作 为设计治疗方 案的基础。 24 分子 生 物学 近年 的研 究 证实 , . 激素 受体 状 态及 P N C A、 P 3和 H R 5 E 2等生物学 因素在 浸润性 癌 的发 生发 展 中起着 重要 的作用 ,C A、 5 P N P 3和 H R E 2的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不 良相 关 , 但 与DI CS的关系 , 目前 研究不多 , 文献报道 ¨ 超过 7 % 的 D I 0 CS有 雌激素受体 的表 达 , H R 其 E 2过度表达 约为 5 % 。D I 0 CS的 H R E2 过度表达并不提示预后差 。
医 学 创 新 研 究
20 0 8年 1 0月 第 5卷
第3 O期 M D CN N V TO E E R H E IIE I O A I N R S A C N
誊 誊 参爹 复 | 季 磐 委 誊 套 嚣 誊 枣综

乳 腺 导 管 内癌 的诊治 进展

乳腺原 位癌 (ni ac o f h rat是 一类 乳腺 导 管 isucri mao ebes) t n t 或小 叶上皮 细胞异 常增 生但 不超过基底膜 的病变 。包括 两大类 : 导管 内癌 ( u t ac o i , CS 和 小 叶原 位癌 (o ua d c l ri mai s D I ) ac n n r e 1 l b r crio ai i ,C S 。 目前 已经 清楚 D I ac m su L I) n n t CS和 L I 仅形态 CS不 学上 不同 , 还具有 不 同的组 织学起 源 和生物学 行 为。D I CS的发

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诊治分析(附6例报告)

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诊治分析(附6例报告)

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诊治分析(附6例报告)雷玉涛;赵红梅;侯宽永【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05(5)10【摘要】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为乳腺非浸润癌,无特异性诊断方法,DCIS诊断率的不断提高依赖于检查手段的发展及全面的病理检查.2003年7月~2005年4月我院收治乳腺导管原位癌6例,临床表现以乳房肿物或乳头溢液,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改良根治术4例,保乳手术2例.术后病理:原位癌1例,导管内癌5例(病变为多灶性者1例),腋窝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6例随访4个月~2年,平均12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DCIS的治疗以保乳手术为主,术后辅助局部放疗及内分泌治疗,高危病例应予以全身化疗.【总页数】2页(P871-872)【作者】雷玉涛;赵红梅;侯宽永【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单中心5年原发睾丸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附67例报告) [J], 李曾;廖洪;毛顿;谭政;吴毅;肖英明;杨盛柯;钟磊2.先天性脊柱畸形伴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治分析——附3例病例报告 [J], 张春阳;孟激光;李泳群;刘振千;韩志海;孙慧男3.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症状发作的临床、影像及诊治分析(附3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SUN Jinmei;YANG Jia;LI Jimei4.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诊治分析(附120例报告) [J], 毛娟娟; 刘玲琳; 岑梦燕5.结节硬化症合并肾错构瘤的临床诊治分析(附7例报告) [J], 师丽娜;谢剑伟;殷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诊断和治疗

1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诊断和治疗

乳 腺 导 管 内乳 头 状 瘤 , 2例 诊 断 乳 管 内乳 头 状 癌 。 主 要 表 现 1
至 6年 无 复 发 。 3 讨 论
调 节 蛋 白 C lo i、 K56 参 照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乳 腺 及 女 性 生 ap nn C / , 殖 器 官 肿 瘤 病 理 学 和 遗传 学 的分 类 标 准 病 理 诊 断 。
2 结 果
2 1 影像检查结果 .
其中 1 4例 超 声 检 查 发 现 病 灶 , 诊 断 2例

2 8 ・ 28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2年 9月 第 9卷 第 1 8期
L bMe l , etmb r2 1 , o. , . 8 a dCi S pe e 0 2 V 19 No 1 n

论 著 ・
1 S 腺 导 管 内乳 头 状癌 的诊 断和 治 疗 N L 5
Chi a) n
[ sr c] Obe t e Tods u st eciio a h 1gc 1fau e , ig o i n rame to nr d ca p pl Abta t jci v ic s h 1 c p t oo ia e t rs da n ssa d te t n fita u tl a i n
d c . r o a e a i l a cf a in . mmu o t i i g o M A , l o i n 6 h we h tm y e i ei m u t Pa t fc s s h d l te c lii t s I t c o n sa n n f S Cap n n a d p 3 s o d t a o p t l h u
权 毅 , 付 华 , 怀全 ( 左 泸州 医学院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 川 泸州 6 6 0 ) 四 4 0 0

乳腺导管内癌的手术疗效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的手术疗效分析

种手 术 方式 对 预后 影 响之 间 无显 著性 差 异 ( 1 。 表 )
表 1 各种 手 术 方 式 对 预 后 影 晌 比较
3 讨 论
查; ④很多患者缺少乳房 自查知识 , 就诊时间较晚。 本组患者
的主 要 临床 表现 是乳 头溢 血 和乳 房肿 块 , 其 发现 率 近 年也 但
1 对 象 与 方 法
术 后 行化疗 者 4 1例 , 为早 年 就 诊 患者 和 保乳 患 者 : 多 行 放疗者 3 3例 , 于保 乳 患者 ; 用 雌孕 激 素受 体 阳性 者均 服用 三 苯 氧胺 , 服用 期 5个 月~ 5年 , 均 27年 。 平 .
2 结 果
11一般 资料 . 所有 病 例 均 经 临 床 病理 证 实 。全 部 为 女 性 患 者 ,年龄
( 21 % ) 占 .7 。
1 术 后 辅 助 治 疗 . 3
乳 腺导 管 内癌 是 指肿瘤 细胞 局 限于 乳 腺导 管 系 统 , 侵 未 犯 基 底膜 和周 围间质 。在 此 阶段 肿瘤 细 胞 不具 有 浸 润性 , 不 能 进 入局 部脉 管造 成 转移 f 其手 术方 式 一直 也 有争 议 。 们 1 1 . 我 回顾 分 析 了 自 1 8 9 1年 1 O月 ~ 0 3年 4月 收 治 并 获 得 随 访 20 的 12例乳 腺导 管 内癌 的临床 资 料 , 对其 手 术 方式 和 预 后 1 并 进 行探 讨 , 报道 如 下 : 现
有 增 多趋 势 。
近 年来 , 腺 癌 有 逐 渐 上 升 的趋 势 , 中导 管 内癌 及 导 乳 其 管 内癌 伴微 浸 润发 病率 增 长更 为 明显 , 主 要原 因是 随 着 其 国外 乳 腺 钼 靶 摄 影 的普 及 ,导 管 内癌 的 发 现 率 越 来 越 高 。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6例报告)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6例报告)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20 பைடு நூலகம் 8年第 1 2卷第 6期
8 ・ 4
乳腺 导 管 内癌 的诊 断与治 疗 ( 4 附 6例 报告 )
肖秀娣 武正炎 , ,陈建华 ,曹志强
( .江苏省镇 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1 江苏 镇江 , 10 2 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 2 20 ; . 江苏 南京, 10 9 202)
关键词 : 乳腺 ; 导管内癌;诊断 ;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 7, 3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3 32) )6o 8 一2 6 22 5 ( 【】 0 _O 4O 【 8
乳腺 导管 原 位 癌 ( C S ,近 年来 随着 影 像 D 1) 学筛 选 的广 泛 应 用 , 检 出 率 明 显 增 加 。作 者 其 20 00年 6月 -2 0 07年 6月共 收 治 4 6例 I I X; S病 例, 现对其临床 病理 特 点及 治疗 方 法 与预 后进 行
巴结 阳性数 1个 。
随访 : 组 无 手 术 并 发症 及 手术 死 亡 病 例 。 本 4 6例患者全 部 得 到 随访 , 随访 3 0个 月 , 均 ~8 平
4 月, 6个 结果均 未发现 复发 、 移及死亡病例 。 转
中标本送快速切片报告为 D I , CS 伴有或可疑伴
有微 小浸 润 l 。其 中 3 5例 0例行 改 良根 治术 , 保 乳 手术( 肿块 切除 +腋 窝 淋 巴结 清 扫 ) 2例 ,8例
过彩色 B超 检查 ,2 9例 表 现 为 形 态 不规 则 的实
免疫组织 化学染 色结果 : 组 4 本 6例 D I C S的 E P R、R和 H R E 2阳性 表 达 率分 别为 5 .%(6 6 5 2/

多灶和多中心性乳腺癌与单灶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多灶和多中心性乳腺癌与单灶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多灶和多中心性乳腺癌与单灶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张汉臣;林卓琛;王红莉;刘海晴;程子亮;吴卓【摘要】[目的]比较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MMBC)与单灶乳腺癌(UBC)的临床、MRI与病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MMBC患者55例,UBC患者68例,比较两者的常规病理类型、分子亚型和MRI强化表现的特点与差异.采用对应分析(CA)研究两者与临床治疗方式的关系.[结果]MMBC与UBC患者的常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01),MMBC最大病灶病理类型中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比例明显低于UBC;两者的分子亚型、分子亚型与MRI强化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0.265,P=0.152);两者的肿块样强化方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CA显示MMBC和UBC的分子亚型影响临床治疗方式,其中HER-2(+)、LuminalB型乳腺癌治疗方式关联性较高,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式关联性较低.[结论]MMBC最大病灶的病理类型较UBC侵袭性低,MMBC和UBC的不同分子亚型的治疗方式差异较大,乳腺癌治疗应基于肿瘤生物学特性行个体化治疗.【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8页(P423-430)【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免疫组织化学;分子亚型;外科治疗【作者】张汉臣;林卓琛;王红莉;刘海晴;程子亮;吴卓【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445.2在中国,乳腺癌是导致45岁以下的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仅次于肺癌[1]。

有关导管内癌的一些科普转载于一个我很尊敬的乳腺科教授

有关导管内癌的一些科普转载于一个我很尊敬的乳腺科教授

有关导管内癌的一些科普转载于一个我很尊敬的乳腺科教授★ DCIS的定义:很难与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明确划分。

只要是在导管扩张充满异形细胞且延续至邻近的导管就可以定为DCIS 微小灶。

DCIS的一个主要诊断特征是癌细胞聚集、扭曲,常充盈于导管和小叶。

鉴别诊断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DCIS的关键是不典型细胞的范围、侵及的邻近组织和多个小叶及导管的受累。

粉刺样变同时具有高核分裂相和广泛的坏死容易诊断,难点是在间质内发现微小浸润灶。

★ 活诊为DCIS的患者中约1/3的在10~18 年之内,在同一乳腺同一区域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意味着不是所有DCIS癌都发展为浸润性癌。

★ 粉刺型DCIS 3年中1/2患者进展为浸润性癌。

因此,粉刺型DCIS比非粉刺型DCIS要更具浸润性,粉刺型DCIS的保乳治疗不理想,局部复发常进展为浸润性癌以及发生远处转移。

★ 非粉刺型DCIS并非绝对是浸润性癌的癌前病变,应被视为增加危险病变,浸润性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是一般人群的10倍左右。

★ 非粉刺型DCIS手术切除后可视为治愈。

一般而言, DCIS保乳治疗后的局部复发率为5%,而小于浸润性癌。

★ DCIS有许多不同结构和形态,主要形态结构包括粉刺型、实质型、筛状型和乳头状型、微乳头型,它们常混合出现,异质性明显。

★ 单纯微乳头型DCIS(不伴其他类型)多病变十分广泛。

★ 非粉刺型低级别DCIS病变通常较小,保乳后切除后复发率很低,即使复发也常为低度恶性。

★ 高级别DCIS特点为坏死和核重度不典型性(“粉刺”是简称),低级别DCIS为核排列有序无坏死,中度恶性为高度和低度之外的核的中度不典型性和部分坏死。

★ 较大的DCIS病变,常为粉刺样。

过去认为是多中心的,现在三维重建技术发现其实都是单中心连续病变。

★ DCIS钙化生长速度,沿放射轴每年生长5.5mm,垂直轴则为2.6mm。

且生长速度和DCIS分级相一致:低度DCIS沿乳头放射轴的平均生长速度为1.8mm,中度的为4.2mm,而重度的为7.1mm。

乳腺导管内癌22例诊治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22例诊治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22例诊治分析
钱秀珍
【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026)005
【摘要】对该院近6年收治的22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及伴微浸润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中,非触摸型导管内癌占55.00%,乳腺钼靶摄片诊断符合率为90.91%.12例(54.55%)行改良根治术,5例(22.73%)行保乳手术,5例(22.73%)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后随访1~60个月均无复发与转移.认为乳腺钼靶摄影能提高DCIS及伴微浸润的早期检出率,对导管内癌可行单纯乳房切除与保乳术,伴微浸润者慎用保乳术.
【总页数】2页(P861-862)
【作者】钱秀珍
【作者单位】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乳腺外科,江苏苏州,21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04;R737.905
【相关文献】
1.乳腺导管内癌及乳腺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癌临床、X线与病理表现对照 [J], 陈卫国;文婵娟;徐维敏;赵亮;周大菊;叶华秀;廖昕
2.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分析 [J], 史东波;周官保;柯孔亮
3.基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的价值 [J], 吴林永;赵羽佳;林鹏;李昕;杨红;何云
4.超声与MRI联合应用对乳腺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J], 欧晓霞;陈晓琼;王月爱
5.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J], 王利鸽;蔡礼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分析

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分析

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分析史东波;周官保;柯孔亮【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2(041)004【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entei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to improve the rate of early diagnosis. Methods A total of 24 cases of multicente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10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mong the 24 patients, S cases were presented with nipple discharge, 19 cases were found with negetive findings. In the preoperative X -ray mammography examination,the positive rate was 87.5% ,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a diffuse, multiple calcification. MRI positive rate was 33. 3% , and B vltra had no positive results. After confirmed multicentric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by the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examination,all had total mastectomy and ipsilateral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Conclusion X - ray mammography examination of early multi - center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a diffuse, multiple small calcified Lesions, lesions of the disease. Although the range was broad, it was still early - stage tumor. After surger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 prognosis is good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目的探讨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笔者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24例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5例伴有乳头溢液,19例术前体检无阳性发现.在术前X线钼靶摄影检查的阳性率为87.5%,主要特点是存在弥漫性、多发性钙化灶;MRI的阳性率为33.3%,B超无阳性发现.经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证实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后,均行全乳房切除和同侧腋窝组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X线钼靶摄影检查早期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主要特点是存在多发性、散在的细小钙化,该疾病虽然病变范围广泛但仍属早期肿瘤,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总页数】3页(P148-150)【作者】史东波;周官保;柯孔亮【作者单位】315000 宁波第一医院肿瘤科;315000 宁波第一医院肿瘤科;315000 宁波第一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髋臼假体术中中心性脱位合并髋臼骨折1例诊治分析 [J], 李世伟;李鹏;樊效鸿2.乳腺导管内癌22例诊治分析 [J], 钱秀珍3.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治分析 [J], 王彬;贾淑琴;罗立勤;霍建新4.多中心性并巨大包块乳腺导管内癌误诊为叶状囊肉瘤1例 [J], 庞钊;黄信;吕荣钊;王宁霞5.多中心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2例诊治分析 [J], 陈懿建;张立群;陈方平;舒毅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内癌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内癌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内癌效果比较王芹【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乳腺导管内癌患者122例,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组,其中A组12例采用传统根治术、B组36例采用改良根治术、C组43例采用乳腺单纯切除手术、D组31例采用保乳手术。

观察并对比4组患者术后生存率;C、D组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率;并以D组患者为例分析DCIS的多灶性、多中心性对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记录D组患者手术切缘,分析手术切缘对患者治疗的影响。

结果各组患者术后5年、10年、15年和20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保乳手术15年局部复发4例,复发率为12.9%,明显高于明显高于C组复发率2.3%(P<0.05);D组中,术后切缘不足10 mm的患者局部复发5例,复发率为41.7%,明显多于切缘≥10 mm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患者其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对于多灶性、多中心性患者,其手术方式适于采用全乳切除式手术,且患者术后切缘应至少保证≥10 mm。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21【总页数】2页(P39-39,40)【关键词】乳腺肿瘤;导管内癌;手术【作者】王芹【作者单位】江西 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乳腺导管内癌(DCIS)是指乳腺导管内肿瘤细胞于乳腺导管系统内增殖,尚未侵入基底膜及周围间质,医学上定义DCIS为癌前病变[1]。

DCIS作为一组异质性的病变,其生物学行为因其类型不同而异,部分可长期停留于原位状态,而部分可以快速发展成为浸润癌,因而对DCIS进行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2]。

然而因DCIS 的不同生物学行为特性,其手术方式选择也不尽相同。

如何选择科学恰当的手术方式,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控制和其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对DCIS患者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罗慧;徐金锋;吴瑛;石秋玲;罗奕伦;焦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10(026)011【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导管内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导管内癌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乳腺导管内癌分为三型:导管增宽型(9例)、实质团块型(12例)、囊实混合型(4例).结论乳腺高频彩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有效的检查手段,但当肿块为实质团块型及混合性肿块型时误诊率较高.【总页数】3页(P2120-2122)【作者】罗慧;徐金锋;吴瑛;石秋玲;罗奕伦;焦阳【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445.1【相关文献】1.乳腺导管内癌的高频超声诊断 [J], 陈顺平;刘景云;陈斌;胡元平;周平心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乳腺导管内癌中的价值 [J], 朴雪松3.乳腺导管内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摄片检查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J], 沈吉;徐华军;陈文显4.乳腺导管内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摄片检查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J], 沈吉;徐华军;陈文显;5.高频超声联合数字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J], 张延延;王春光;孙文奎;李晓咪;周瑾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席春芳;高润芳;张亚芬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7
【摘要】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DCIS)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共16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4-71岁,平均(48±7)岁,其中以40-49岁及50-5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62例,占38%;46例,占28%)。

单侧161例,双侧2例。

【总页数】3页(P2073-2075)
【作者】席春芳;高润芳;张亚芬
【作者单位】030012太原,山西省人民医院乳腺科;030012太原,山西省人民医院乳腺科;030012太原,山西省人民医院乳腺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乳腺导管内癌的钼靶影像和超声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J], 赵丽
2.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J], 曾涛;曾燕;陶爽;李金平
3.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J], 刘文
4.成人吸入性肺炎100例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J], 苗彦
5.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附26例报告) [J], 陈菁华;陈启晨;赵建军;毕新宇;赵宏;李智宇;蔡建强;周健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探讨

乳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探讨

乳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探讨刘明;刘晓颖;刘希中【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1993(8)4【摘要】乳腺导管癌的最适治疗方案仍不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乳房切除。

近来国外一些学者采用保守手术并辅以放射治疗乳腺导管癌,经多年随访已取得与传统治疗方法近似的疗效,然而国内此类报道尚少。

本文对29例乳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最适治疗方案。

临床病理资料 1980~1990年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189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导管癌的29例(15.3%),包括2例轻度浸润的Paget’s病.其中16例(55.2%)做了改良根治术,12例(41.4%)做了根治术,1例(3.4%)做了单纯乳房切除术。

【总页数】2页(P227-228)【关键词】乳腺癌;导管癌;病理;外科手术【作者】刘明;刘晓颖;刘希中【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05【相关文献】1.乳腺导管内癌及乳腺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癌临床、X线与病理表现对照 [J], 陈卫国;文婵娟;徐维敏;赵亮;周大菊;叶华秀;廖昕2.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的选择 [J], 张伟欣;姜文玉;代文杰;姜洪池3.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 [J], 周雷;王岩;宋新;杜家文;裴斐;黄林平;王文跃;刘治滨;潘瑞芹4.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分析 [J], 孙亚冬;李连方;刘山青;李永;崔树德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特点及病理特征比较 [J], 刘军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导管内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特点及其预后

乳腺导管内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特点及其预后

乳腺导管内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崔宁【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年(卷),期】2015(18)9【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手术方式、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 50例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首发症、5年存活率;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存活率、粉刺型和非粉刺型患者的存活率;了解微浸润与粉刺型的相关性,以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首发症状主要是乳房肿块,有59.3%患者出现;至末次随访时,150例患者总的生存率93.3%,死因为乳腺癌的占50%.5年存活率在保乳术患者中为93.8%,在改良根治术患者中为93.5%,在癌根治术患者中为90.9%,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DCIS粉刺型死亡率为11.5%,非粉刺型死亡率为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6,P=0.021).DCIS 微浸润与DCIS伴粉刺样坏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x2=19.57,P=0.00).DCIS微浸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x2=16.38,P=0.00).结论:DCIS患者最多见的首发症状为乳房肿块,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术、根治术以及保乳术均可取得良好预后.DCIS的粉刺型与微浸润、微浸润与腋窝淋巴结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于DCIS的粉刺型和伴微浸润患者应提高警惕.【总页数】4页(P688-691)【作者】崔宁【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商丘47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内癌效果比较 [J], 王芹2.乳腺导管内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J], 刘冰天;高海东;马榕3.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分析 [J], 包召玉;王坤;年建泽4.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辅助化疗预后分析 [J], 高伟5.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手术方式的影响及其与术后病理组织分级的相关性 [J], 毛洁飞;乔恩奇;张喜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分析包召玉;王坤;年建泽【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04【摘要】To explore the selection of surgical methods of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DCI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53 cases of DCI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2008 to Jun.2012,to collect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ection of surgical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DCIS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on patients' prognosis was compared with kaplanmeier method and log-rank examination.There were 175 cases (69.17%) of total mastectomy in 253 patients,and 78 cases (30.83%) were received with the retention of mastectomy,of which 56 patients (22.13%) received radiotherapy after surgery.The independe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lection of surgical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DCIS are the age≥55 years (O R=0.029,95%CI:0.009~0.091,P=0.000),the first symptoms are eczema of the nipple (OR=8.319,95% CI:2.229~31.045,P=0.002),biopsy is performed in a biopsy (OR=3.155,95%CI:1.496~6.776,P=0.003),the pathological tissue type is acne (OR=11.287,95%CI:4.015~31.734,P=0.000),the largest diameter of the tumor is >3cm(OR=8.362,95%CI:2.741~25.514,P=0.000);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5 years of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and 5 years of total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total mastectomy,reserving mastectomy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and mastectomy groups (P>0.05).Age,starting symptoms,biopsy,histopathologic type and the largest diameter of the tumor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CIS patients' operation method choice,and treated with different ways of operation of the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DCIS患者2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53例患者中接受全乳切除术175例(69.17%),接受保乳术78例(30.83%),其中56例(22.13%)患者保乳术后接受了放疗;年龄≥55岁(OR=0.029,95%CI:0.009~0.091,P=0.000)、首发症状为乳头湿疹(OR=8.319,95%CI:2.229~31.045,P=0.002)、活检方式为切除活检(OR=3.155,95%CI:1.496~6.776,P=0.003)、病理类型为粉刺型(OR=11.287,95%CI:4.015~31.734,P=0.000)、瘤体最大径>3cm(OR=8.362,95%CI:2.741~25.514,P=0.000)为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独立因素;全乳切除术、保乳术联合放疗、单纯保留乳房术三组之间的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首发症状、活检方式、病理类型、瘤体最大径是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且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页数】4页(P30-33)【作者】包召玉;王坤;年建泽【作者单位】宿州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安徽宿州 234000;宿州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安徽宿州 234000;宿州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安徽宿州 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对预后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J], 高万里2.肺部转移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因素分析 [J], 徐烨;白连伟;张良;毛锋;申屠阳3.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对预后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J], 高长庆;马晓虎;杨少伟;谢煜;王安帮4.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辅助化疗预后分析 [J], 高伟5.老年女性乳腺导管内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邵姜超; 孙力伟; 李梦阳; 王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实 验应 用 具 有 高特 异 性 和 高灵 敏 性 的实 时 定 量 P R技 术 和 Wetr l t g技 术 , 别 从 基 因 水 C s n bo i e tn 分
平 和 蛋 白水 平 检 测 P A 一 在 正 常 皮 肤 成 纤 维 细 胞 PR

[ ] m ScN prl2 0 ,6 3 :3 6 5 J .JA o e ho,0 5 1( ) 6 8— 4
h ma e a g a el i c ia in o e o io r l e ao —a t u n m s n il c lsv a a t t fp rx s me p oi r t r— c i v o f —
和 增 生 性 瘢 痕 成 纤 维 细 胞 中 的 表 达 。 结 果 提 示 PA P R一 ̄ N mR A和 蛋 白在 正 常 皮肤 成 纤 维 细胞 和增
t a—P A s n l gi lm rlslr i[ ] caP amao Sn K i ai n g eu0c o s J . t h r cl i, g n 0 es A
2 1 3 (1 4 —5 0 0, 1 ):3 0
M a a n ,K iu a K , S th M , e a . P R a o it r v n s mu e A k t ao t 1 P A g n ssp e e t TGF
fc r x rs o [t pes n J .A t hr ao Sn 20 2 (6 7 5— 2 oe i
1 W a g Z,Xu J 1 n P,Z e g YC,e 1 P rx s me p oie ao hn ta . e o io r l r t r—a t a e f c i td v
t i e crl fP A —g m [ ] o at o n y p 2 0 , i a t oe o P R dbi s a ma J .N v rs F u d S m , 0 7 i
2 6: 8 — 1 6 8 1 3 9
rcpo a maihbthpt irs a [ ] H ptblr a — eet gm ii eaif oi i rt J . e a iayP n r n s c b sn s o i
vt eetr( P R)a ma J .C lBo lt 05,9( ) 4 2 ae rcpo P A gm [ ] el i n,20 2 6 :2 d l

生性 瘢痕 成纤 维 细胞 中均有 表达 , 但在 增生 性瘢 痕成
纤 维 细 胞 中 表 达 较 正 常 皮 肤 成 纤 维 细 胞 低 。表 明 PA P R一^可能 在增 生性瘢 痕 形 成 中发 挥 着 重要 的作 y 用 , 与 了增生性 瘢 痕 的形 成过 程 。本实 验为 进一 步 参 研 究瘢 痕形 成机 制提 供一 定 了实验 基础 , 同时 有望 为 瘢痕 纤维 化 的临床 治疗 提供新 的靶 点 。



J eRs p2 2 o4 N. d eAr0 , 11 o M , 1 V . 4
g o t n rd c s arx r d c i n n u a k d e fb o lss r w h a d e u e m ti p o u t i h m n i n y i r b a t o

btl/ ma3 s nl g i h ma e a cs l t cl [ ] Bo ea S d i a n n u n hpt tl e e s J . i・ g i i ea l
c e B o h sReCo h m ip y mmu 2 0 3 0( n, 0 6,5 2):8 3 5—3 1 9
参 考 文 献
1 Re d d y RC. I mm u o d l tr o e o PAR — g mm a i le l r n m0 u a0 y r l f P a n a v oa m 9
4 8 2
8 Zo Xu G, i u R, L u XC,ta . PAR —g mma a o it n i i T e 1 P a g n ssi h b t GF —b — e
1 S n K,Wa gQ,Hu n H.P A a maihbsg w ho t e 0 u n a gX P R g m it r t f a h — n o r
p re sel t el n T ea — id c d c n e t e is e g o h a tl e c ls a d GF b t l a n u e o n c i t u r wt v s
M a d , oi o h Go d , ta . P o l a o e at n a e e a A H rk s iS, h a T e 1 i gi z n t u ts TGF — t e
b t( )一id c o f irn ci s nh s n s piigv r n i e 1 a n u t no bo e t y t ei a di l n ai t n i f n s ts c a
arp ae[ ] net d 2 0 ,6 2 : 2 cohgs J .JIvs gMe ,0 85 ( ) 5 2—57 i 2
2 P s u lG , u lv n A L, a e 1 A n i i f m ma o y a d a — a c a S l a i Og wa S, ta . t— n a l tr 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