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13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15 . 5 90 105 . 5 0
x y
15 . 5 主应力 1 方向: 0
主应力
3
105 .5 方向: 0
18
(3)主单元体:
y
xy
3
1
15.5
x
19
13-5空间应力状态
代表单元体任意斜截面上应力 的点,必定在三个应力圆 圆周上或圆内。
纯剪切应力状态下: u=τ 2/2G
复杂应力状态下:
u= σ1ε1/2+ σ2ε2/ 2 + σ3ε3/ 2
= [σ12+ σ22+ σ32-2μ(σ1σ2+σ2σ3 +σ3σ1)] /2E
三、体积改变比能和形状改变比能
单元体的变形表现为 体积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其变形 能和比能也由以下这两部分组成:
σ
3
σ1
σ2
σ2
σ
σ1
3
8
13-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一个微分六面体可以简化为平面单元体
9
1.斜截面上的应力
y
x
yx
a
xy
x
α
a
n
dA
x
y
a
xy
yx
F 0
n
t
y
F 0
t
10
1 1 ( ) ( ) cos 2 sin 2 x y x y xy 2 2
33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脆性断裂 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材料断裂破坏的主要因 观点: 素,即认为无论是单向或复杂应力状态, 1 是
第九章第六节梁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上课用)
m
V
( Stresses in Beams)
m
m
M
V
m m
只有与剪应力有关的切向内力元素 d V = dA 才能合成剪力
只有与正应力有关的法向内力元素 d FN = dA 才能合成弯矩
剪力V 内力 弯矩M 正应力 剪应力
所以,在梁的横截面上一般
既有 正应力, 又有 剪应力
先观察下列各组图
所以,可作出如下 假设和推断:
1、平面假设:
2.单向受力假设: 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压,纵向纤维均处于单向受拉或受压的状态。 因此梁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σ而无剪应力τ
各横向线代表横截面,实验表 明梁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梁在弯曲变形时,上面部分纵向纤维缩短,下面部分纵向纤维伸长,必 有一层纵向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保持原来的长度,这一纵向纤维层称为 中性层.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是一条形心轴。 且与截面纵向对称轴y垂直,将截面分为受拉区及受压区。梁弯曲变形时, 各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
(3)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剪应力计算公式(推导略)为
V S I zb
Z
V——横截面上的剪力
Iz——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b——需求剪应力处的横截面宽度 S*Z——横截面上需求剪应力处的水平线 以外(以下或以上)部分面积A*(如图 )对 中性轴的静矩
V
3V 4 y2 (1 2 ) 2bh h
应力状态按主应力分类:
(1)单向应力状态。在三个相对面上三个 主应力中只有一个主应力不等于零。 (2)双向应力状态。在三个相对面上三个 主应力中有两个主应力不等于零。
(3)三向应力状态。其三个主应力都不等于零。例 如列车车轮与钢轨接触处附近的材料就是处在三向应 力状态下.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1.梁的基本假设梁的基本假设包括:梁材料是均匀各向同性的,梁截面是平面截面,梁的纵向伸缩变形可以忽略,梁的横向收缩变形可以忽略,梁截面平面保持平直。
2.梁的受力分析在进行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之前,需要对梁的受力进行分析。
常见的梁的受力包括弯曲、剪切和轴向拉压等。
2.1弯曲弯曲是梁的一种主要受力状态,发生在梁受到弯矩作用时。
对于弯曲受力的梁,可以运用梁弯曲理论进行应力和强度计算。
常见的梁弯曲理论包括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延性梁理论。
2.2剪切剪切是梁的另一种重要受力状态,发生在梁上部分截面受到剪力作用时。
剪切力引起梁截面上的剪应力,可以通过剪切变形理论进行计算。
2.3轴向拉压轴向拉压发生在梁上部分截面受到轴向拉力或压力作用时。
轴向拉力或压力引起梁截面上的轴向应力,可以通过轴向变形理论进行计算。
3.梁的应力分析根据梁的基本假设和受力分析,可以进行梁的应力分析。
梁的应力分析包括黄金区和非黄金区的判断、应力分布的计算和强度设计的确定。
3.1黄金区和非黄金区判断黄金区是指梁截面上应力最大的区域,通常位于材料的纤维处。
在黄金区内,应力达到梁材料的屈服强度。
非黄金区则是指其他区域,应力小于屈服强度。
3.2应力分布计算根据梁的受力和应力分析,可以计算出梁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应力分布的计算可以通过梁的几何形状、外力和边界条件以及材料的性质来确定。
常见的应力分布包括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和轴向应力等。
4.梁的强度设计梁的强度设计是根据计算得到的应力分布进行的。
根据材料的强度,可以确定梁的尺寸和形状,以满足梁的极限状态和使用状态的要求。
总结起来,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是梁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包括梁的受力分析、应力分布计算和强度设计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梁的安全和可靠性,提高结构的性能。
梁的弯曲应力和强度计算
88
7.5 106 7.6 106
88 86.8MPa
弯曲正应力计算
三、计算题
27.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上荷载如图所示.已知P=6kN、 l=4m、b=0.1m、h=0.2m,试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 梁中的最大正应力. 解:(1) 作剪力图、弯矩图
(2)求最大正应力
Mmax 6kN m
横向线:仍为直线,仍与纵向线正交,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 纵向线:曲线,下部伸长,上部缩短
(2)假设 平面假设:横截面在变形前为平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仍
垂直于变形后梁的轴线,只是绕横截面上某个轴 旋转了一个角度。 单向受力假设:梁由无数根纵向纤维组成,之间无横向挤压,
只受轴向拉伸与压缩。
中性层
3、正应力计算公式 〖1〗几何变形关系
内容回顾
弯曲正应力 1. 基本假设:
(1)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但转动了一角度。 (2)单向受力假设:杆件的纵截面(与杆轴平行的截面)上无正应力。
2.中性轴Z: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平面弯曲时中性轴过形心且与对称轴垂直。
3.正应力计算公式:
中性层
4.正应力分布规律: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
4、正负号确定 1)M、y 符号代入公式
2)直接观察变形
5、适用范围及推广
〖1〗适用范围: 平面弯曲(平面假设、单向受力假设基础上)、 线弹性材料
〖2〗推广: ① 至少有一个对称轴的截面; ② 细长梁 (l/h>5);
6、最大正应力
工程上关心的是极值应力:
只与截面形状、尺寸有关
抗弯截面模量
对剪切(横力)弯曲: 矩形:
解:(1)作弯矩图,
求最大弯矩
第八章 弯曲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
例8-3 如图所示的悬臂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q,试画出该梁的 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 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将梁左端A点取作坐标原点。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FQ (x) qx (0 x l) M (x) 1 qx2 (0 x l)
2
(2)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图是一倾斜直线
弯矩图是一抛物线
解 (1)计算1-1截面上弯矩
M1 P 200 1.5103 200103 300N m
(2) 计算 1-1 截面惯性矩
Ix
bh2 12
1.8 32 12
4.05 10 3 m4
(3) 计算1-1截面上各指定点的正应力
A
M1 yA Ix
300 1.5 102 4.05102
111106 N/m2
拉应力
B
M1 yB Ix
300 1.5 102 4.05102
111106 N/m2
压应力
A
M1 yC Ix
M1 0 0N/m 2 Ix
D
M1 yD Ix
3001.5102 4.05102
74.1106 N/m2
压应力
例8-9 一简支木梁受力如图(a)所示。已知q=2kN/m,l=2m。试比 较梁在竖放(图(b))和平放(图(c))时横截面C处的最大正应力。
3、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FQ FQ
FQ
max
ql 2
ql 2 M max 8
例 4 简支梁AB,在C 点处受集中力P 作用, 如图所示。 试作此梁的弯矩图。
解 (1)求支座反力
M B 0 Pb FAl 0
FY 0 FA FB P 0
(2) 列弯矩方程
材料力学公式大全
1、积分法 2、叠加法
max
Tmax 180 GI P
[ ]
wmax [w],max [ ]
2
二、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
1、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斜截面上的应力
x
y
2
x
2
y
cos 2
x
sin 2
x
y
2
sin 2
x
cos 2
(2)主平面和主应力
1 x y
8
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有棱角的截面:
max
Mz Wz
My Wy
[ ]
圆截面:
max
M
2 z
M
2 y
[ ]
W
3、拉伸(压缩)与弯曲
有棱角的截面:
max
FN ,max A
M z,max Wz
M y,max Wy
[ ]
圆截面:
max
FN ,max A
M max W
[
]
9
4、弯曲与扭转
r3 1 3
• 第四强度理论:
r4
1 2
1
2 2
2
3 2
1
3 2
7
三、组合变形
1、组合变形解题步骤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简化并沿主惯性轴分解; ②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图,确定危险面;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 ④强度计算:建立危险点的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主应力 最大剪应力
max
1
3
2
4、应力应变关系
(1)广义胡克定律:
max
B
梁应力强度计算
第五章 平面弯曲梁的强度
内容: 梁的应力、强度计算
τ→FS
z
dA
FS y
σ→M
M
z
dA
dA
y
M =∫yσσd
A
§5.1 梁的正应力
一、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F
F
a
l
a
FS F
M
x
F Fa
x
FS M
纯弯曲梁
Me
l
x
Me
450×0.03 2×45×10-9
=150
MPa
(-)
习题5-13 当20号槽钢受纯弯曲变形时,测出A、B两点间长度
Δl=27×10-3mm,材料的E=200GPa。试求梁截面上的弯矩M。
解:
50
5
M
AB
M
●
●
ε=
Δl l
=
27×10-3 50
=5.4×10-4
σ=Eε=200×109×5.4×10-4=108MPa
BC段: d2 ≥ 3
32×455×103 π140×106
= 321 mm
取: d1=250mm d2=322mm
例11. 已知:[σ]=160MPa,[τ]=100MPa,
试选工字钢梁的型号。
解: Fsmax=6kN
1.σ计算:
σmax =
M max Wz
≤ [σ]
M max = 8 kN • m
=
1 2
qab+
1 8
qb2
=
0.02375q
N
•
m
第三章应力与强度计算.
第三章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一.基本要求1.拉伸与压缩变形1.1熟练掌握应力的计算,理解胡克定律。
1.2了解常用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机械性质及其测量方法。
1.3理解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和强度条件,熟练计算强度问题。
2.扭转变形2.1理解纯剪切的概念、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2.2理解圆轴扭转时应力公式推导方法,并熟练计算扭转应力。
2.3理解圆轴扭转强度条件的建立方法,并熟练计算强度问题。
3.弯曲变形3.1理解弯曲正应力的概念及其公式推导方法,熟练掌握弯曲正应力及强度问题。
3.2理解弯曲切应力的概念及其公式推导方法,掌握简单截面梁弯曲切应力的计算及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4.剪切与挤压变形: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熟练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5.熟练掌握常用截面的形心、静矩、惯性矩的计算及平行移轴公式。
3.1 引言本章讨论了拉伸或压缩、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以及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2 拉压杆的应力与应变一.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1)平面假设:变形前后横截面保持为平面,而且仍垂直于杆轴线,如图2-8所示。
根据平面假设得知,横截面上各点正应力σ相等,即正应力均匀分布于横截面上,σ等于常量。
2)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σ的大小由于dN=σ⋅dA,所以积分得则式中:σ—横截面上的正应力FN—横截面上的轴力A—横截面面积此式对于过集中力作用点的横截面不适应。
3)正应力σ的正负号规定为: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对于的变截面直杆,在考虑杆自重(密度ρ)时,有FN=⎰σdA=σA Aσ=FN Aσx=FNx Ax其中FN=P+ρAx⋅x若不考虑自重,则FNx=P对于等截面直杆,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最大轴力处,也就是最易破坏处。
而对于变截面直杆,最大正应力的大小不但要考虑FNx,同时还要考虑Ax。
例1 起吊三角架,如图2-10所示,已知AB杆由2根截面面积为10.86cm的角钢制成,2P=130kN,α=30 。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计算 (2)
=l AD
l DE
l EB
l BC
= FNADlAD + FNDElDE + FNEBlEB + FNBClBC
Ec AAD
Ec ADE
Es AEB
Es ABC
=1.2106 m 0.6106 m 0.285106 m 0.857 106 m
=1.22810-6 m=1.22810-3 mm
在上述计算中,DE和EB段杆的横截面面积以及轴力虽然 都相同,但由于材料不同,所以需要分段计算变形量。
拉、压杆件的变形分析
a. 等直杆受图 示载荷作用,计算总变形。(各段 EA均相同)
l
n
Nili
i1 EA
1 EA
n
i 1
N
i
li
n
3
Δ l FNili
i EA i
Page 3
材料力学
第2章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计算
拉、压杆件的变形分析
x
Δ
l
l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关于正应变的表达式只适用于杆
Page 10
材料力学
第2章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计算
第2章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计算
轴力与轴力图 拉、压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 拉、压杆件的强度设计 拉、压杆件的变形分析 拉伸与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论
Page 11
材料力学
第2章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计算
试求:直杆的总变形量。
Page 8
材料力学
第2章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计算
例题6
解:1. 作轴力图 由于直杆上作用有4个轴向 载荷,而且AB段与BC段杆横截 面面积不相等,为了确定直杆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杆的 总变形量,必须首先确定各段 杆的横截面上的轴力。
基本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基本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首先,我们来讨论应力的计算。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外力和截面面积的比值来计算。
常见的应力类型包括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等。
拉应力是指垂直于加载方向的力作用在截面上,通过下式计算:
σ=F/A
其中,σ为拉应力,F为外力,A为截面面积。
压应力是指垂直于截面的力作用在截面上,计算方法与拉应力相同。
剪应力是指平行于截面的力作用在截面上,计算方法如下:
τ=F/A
其中,τ为剪应力,F为外力,A为截面面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剪应力在实际工程中比较难以直接测量,通常会间接通过测量剪应变来计算。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强度的计算。
强度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可以通过应力的大小来衡量。
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拉应力作用下的破坏强度,计算方法如下:
σ_ult = F_max / A_0
其中,σ_ult为拉强度,F_max为材料的最大承载力,A_0为初始截面的面积。
压强度和拉强度的计算方法相同。
剪强度是指材料在剪应力作用下的破坏强度,计算方法如下:
τ_ult = F_max / A_0
其中,τ_ult为剪强度,F_max为材料的最大承载力,A_0为初始截
面的面积。
除了上述的基本应力和强度计算方法外,还有其他更复杂的计算方法,如蠕变、疲劳等变形和破坏性能的计算。
综上所述,基本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是工程力学中的基础知识,应
用广泛。
通过对材料的应力和强度进行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变
形和破坏行为,从而对实际工程中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指导。
工程力学弯曲强度2(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max
y
2
当中性轴是横截面的对称轴时:
IZ
max
IZ
y
y1 y2 y max
1
即对称截 面梁
max max max
y
Iz 简单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 Wz= ymax y
h z
y z
bh Iz bh 2 Wz= 12 h h 6 2 2
3
max - max -
i max
M z max max i = Wz i
一般非等直梁
M z x y x max = max x = I z x max
可利用函数求导的方法得到最大正应力数值
固定端处梁截面上的弯矩: M=Me 。 且这一梁的所有横截面上的弯矩都 等于外加力偶的力偶矩Me
中性轴通过 截面形心,因此z 轴就是中性轴。 据弯矩方向可知中性 轴以上均受压应力,以下 均受拉应力。 根据正应力公式,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y) 按直线分布,在上、下边缘正应力最大。可画出固定 端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
M max y 2 0.253N m 10 3 15 10 3 m 2 0.842 10 3 Pa 84.2MPa Iz 4.5 10 -8 m 4
例题
C
FRA FRB
T形截面简支梁在中点承受集中力 FP =32kN, l=2m。 T形截面的形心坐标yC=96.4mm,横截面对于z 轴的惯性矩Iz =1.02108 mm4。求:弯矩最大截面上的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解: 根据静力学平衡可求得支座A和B处的约束力分别 为FRA=FRB=16 kN。据内力分析,知梁中点截面 上弯矩最大
材料力学公式完全版
材料力学公式完全版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内部力学性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机械、土木、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材料力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方程式,下面是材料力学公式的完全版,共包含了应力、应变、变形、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内容。
1.应力方面应力(σ):表示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常用的单位是Pa(帕斯卡)。
σ=F/A其中,F为受力,A为受力面积。
2.应变方面线性弹性应变(ε):表示材料由于受力而发生的形变。
ε=ΔL/L其中,ΔL为长度变化,L为初始长度。
3.变形方面胀缩变形(ΔL):表示材料由于受热导致的体积变化。
ΔL=α×L×ΔT其中,α为热膨胀系数,ΔT为温度变化。
4.应力-应变关系钢材的Hooke定律:描述材料的线性弹性行为。
σ=E×ε其中,E为弹性模量。
5.弯曲方面梁的弯曲应变(ε):表示材料在弯曲时发生的形变。
ε=M/(E×I)其中,M为弯矩,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转动惯量。
6.胀缩方面热膨胀(ΔL):表示材料在受热时的线膨胀。
ΔL=α×L×ΔT其中,α为热膨胀系数,L为初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
7.强度方面拉伸强度(σt):表示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t=F/A其中,F为拉伸力,A为受力面积。
8.刚度方面弹性模量(E):表示材料在受力后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
E=σ/ε其中,σ为应力,ε为应变。
9.复合材料方面拉伸强度(σt):表示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t=F/A其中,F为拉伸力,A为受力面积。
10.断裂方面断裂强度(σf):表示材料在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f=F/A其中,F为断裂力,A为受力面积。
11.龙骨方面龙骨截面面积(A):表示材料的截面面积。
A=b×h其中,b为龙骨宽度,h为龙骨高度。
12.塑性方面屈服强度(σy):表示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σy=F/A其中,F为受力,A为受力面积。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q=3.6kN/m
A Q B
例7-4.1 矩形(bh=0.12m0.18m)
截面木梁如图,[s]=7MPa,[t]=0. 9 M Pa,试求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 应力之比,并校核梁的强度。 – 解:画内力图求危面内力
qL 2
L=3m
qL 2
+
x
FS max
M max
qL 3600 3 5400 N 2 2
-4kNm x
例7-2.2 T 字形截面的铸铁梁受力 如图,铸铁的[sL]=30MPa,
1m
[sy]=60 MPa,其截面形心位于G
点,y1=52mm, y2=88mm, Iz=763cm4 ,试校核此梁的强度。 并说明T字梁怎样放置更合理? 解:画弯矩图并求危面内力
2.5kNm A1 G y1
A3
2、强度条件应用:依此强度准则可进行三种强度计算:
M max s 校核强度: s max 、校核强度: Wz M max 设计截面尺寸: Wz [s ]
确定许可载荷:M max
Wz [s ]
14
1 A 1m 1
Q=60kN/m B 2m 180 30 1 2
③横向线与纵向线变形后
仍正交。
5 ④横截面高度不变。
2. 根据上述的表面变形现象,由表及里地推断梁内部的 变形,作出如下的两点假设:
平面假设: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只是绕中性轴发生转
动,距中性轴等高处,变形相等。
纵向纤维间无挤压、只受轴向拉伸和压缩。 (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纵向对称面
中性层
中性轴
x 1
15 60kNm
1 A 1m 1
Q=60kN/m B 2m 180 30 1 2
材料力学课件:第3章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刚度计算计算
脆性材料:不耐拉,最大拉应力所处截面是”最短木板”! 破坏方式是被拉断!
承受扭转时圆轴的强度设计 与刚度设计
扭转强度设计
承受扭转时圆轴的强度设计 与刚度设计
扭转强度设计
与拉伸强度设计相类似,扭转强度设计时,首先需要根 据扭矩图和横截面的尺寸判断可能的危险截面;然后根据 危险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确定危险点(即最大剪应力作用 点);最后利用试验结果直接建立扭转时的强度设计准则。
承受扭转时圆轴的强度设计 与刚度设计
扭转实验与扭转破坏现象
韧性材料与脆性材料扭 转破坏时,其试样断口有着 明显的区别。韧性材料试样 最后沿横截面剪断,断口比 较光滑、平整。
铸铁试样扭转破坏时沿 45°螺旋面断开,断口呈细 小颗粒状。
经济学术语中的“木桶效应”,是说对于一个沿口 不齐的木桶而言,它盛水的多少并不在于木桶上那 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已知:钢制空心圆轴的外直径D=100 mm,内直径d=50 mm。若要求轴在2 m长度内的最大相对扭转角不超过1.5(),材 料的切变模量G=80.4 GPa。
试: 1. 求该轴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 2. 确定此时轴内最大剪应力。
解: 1.确定轴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 根据刚度设计准则,有
承受扭转时圆轴的强度设计 与刚度设计
=
max
Mx WP
=16M x πd13
=16
1.5kN πd13
m
103
=50.9
106
Pa
据此,实心轴的直径
d1=3
16 1.5kN m 103=53.1103 m=53.1mm π 50.9 106 Pa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虽然横力弯曲与纯弯曲存在这些差异,但是应用纯弯曲时正
应力计算公式来计算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所得结果误差不大,
足以满足工程中的精度要求。且梁的跨高比 l/h 越大,其误差越小。
My Iz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例: 已知 l=1m,q=6kN/m,10号槽 钢。求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 解:(1)作弯矩图
28 . 8 MPa t
y2
( 2 . 5 10 N m )( 88 10 763 10
8
3
m)
Iz
m
4
故该梁满足强度条件。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3.1 梁的弯曲剪应力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
关于横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
M
max
2F 3W z
Wz
3 2
( 237 10
6
)( 160 10 ) N 56 . 9 kN
6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例:一矩形截面木梁,已知 F =10 kN,a =1.2 m。木材的许用应力
=10MPa。设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h/b=2,试选梁的截面尺寸。
bh 6
2
对于直径为 D 的圆形截面
Wz Iz y max
D / 64
4
D
32
3
D /2
对于内外径分别为 d 、D 的空心圆截面
Wz Iz y max
D (1 ) / 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轴力 kN
2.设计截面 mm
根据 ,得出 mm
因此,取d mm
注意:在解题目过程中,应首先判断问题是要设计截面,然后设法去求轴力,轴力利用压强可以求出,问题得到解决。另外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当轴力、长度用N和mm时,应力的对应单位是MPa.
等截面梁的强度计算,都是根据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弯矩来确定截面尺寸,这时其他截面的弯矩都小于危险截面的最大弯矩,其材料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了使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应在弯矩较大的截面采用较大的截面尺寸,弯矩较小的截面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使得每个截面的最大正应力都同时得到材料的许用应力,这样的梁称为等强度梁。阶梯轴就是根据等强度梁的近似尺寸,因为完全的等强度梁加工非常困难,也不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
图12.4.7
解: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不等,应计算出最大的拉应力和最大的压应力分别校核强度。
1、梁的支座反力为:RA=0.6kN,RB=2.2kN。
画出梁的弯矩图。由弯矩图可知,
最大正弯矩在截面C处,MC=0.6kN·m;
最大负弯矩在截面B处,MB=-0.8kN·m
2、校核梁的强度
显然截面C和截面B都是危险截面,均要进行强度校核。
上式中,如果令 ,Wz称为抗弯截面系数,则:
抗弯截面系数是衡量截面抗弯能力的一个几何量, 越大, 越小,梁的承载能力越强,与力的大小无关,其单位为m 或mm 。一些常用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需要记住,下面给出矩形、圆形和圆环截面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而对工字钢角钢槽钢等的抗弯截面系数,可以查有关的手册。
矩形截面:(宽度b平行于中性轴z轴,高度h)
2.根据材料特性选择
对于抗拉和抗压能力相同塑性材料,一般采用对称与中性轴的截面,使得上下边缘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相等,同时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值。如矩形、圆形和工字形等。
对于抗拉和抗压能力不同的脆性材料,最好选择不对称与中性轴的截面,使得中性轴偏与强度较小的一侧,如铸铁梁常采用T形截面就是这个道理。当
(一)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1.根据比值Wz/A选择
抗弯截面系数一方面与截面的尺寸有关,同时还与截面材料的分布情况即截面的形状有关,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应是用最小的面积得到最大的抗弯截面系数。梁的截面经济程度可以用比值来衡量。该比值越大,截面就越经济合理,下面把圆形、矩形、及工字形截面的比值列出,见表12.4.1中。
表12.4.1圆形、矩形及工字形截面比较
截面形状
Wz
所需尺寸
A
Wz/A
250×102mm3
d=137mm
148×102mm2
1.69
250×102mm3
b=7mm
h=144mm
104×102mm2
2.40
250×102mm3
20b工字钢
39.5×102mm2
6.33
从表中可以看出,截面的经济程度是工字形优于矩形,而矩形优于圆形。这是应为离中性轴越远,正应力越大,所以应使大部分的材料分布在离中性轴较远处,材料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工字形截面就较好地符合这一点,矩形截面竖搁比横搁合理也是这个道理。
图12.4.1
以CD段的纯弯曲为例,研究弯曲时的变形特点,从而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情况。变形前在表面画两条纵向线和两条横线,发生纯弯曲后,观察梁的变形(图12.4.2):(1)横线仍然为直线,且与梁的轴线垂直,但倾斜了一定的角度。(2)纵线缩短了,伸长了。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如下推论:横截面在变形前为平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仍垂直与梁的轴线,但旋转了一定的角度。这也是梁纯弯曲时的平面假设。据此可知梁的各纵线受到轴向拉伸和轴向压缩,因此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两纵线发生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由于材料是连续的,变形也是连续的。因此在由压缩过渡到拉伸之间,必有一纵向线的长度不变,据此可知,必有一层纤维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称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叫中性轴。
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同时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使得材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图12.4.8所示。
图12.4.8
(二)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以降低最大弯矩值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载荷靠近支座或将集中载荷分散布置都可以减小最大弯矩,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如图12.4.9所示。
图12.4.9
(三)采用变截面梁
所以梁的强度足够,工作安全。
从本题可以看出,当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不同时,截面上下边缘又不对称时,对梁的最大正负弯矩的截面都应进行校核。
五、提高梁抗弯能力的措施
由于梁的承载能力主要由正应力控制,根据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可知,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正比,与横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成反比。提高梁的抗弯能力主要从提高Mmax和降低Wz两方面着手。
2、计算Wz对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可查附表得:Wz=309cm
3、校核强度
即梁的强度合格。
图12.4.6
例12-6:T形截面外伸梁尺寸及受载如图12.4.7所示。截面对形心轴的的惯性矩Iz=86.8cm4,y1=3.8cm,材料的许用拉应力[σl]=30 MPa,许用压应力[σy] =60 MPa。试校核其强度。
例12-5:如图12.4.6所示,一悬臂梁长l=1.5m,自由段受集中力P=32KN的作用,梁由22a工字钢制成,梁自重由=0.33KN/m计算,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解:要校核强度,须先求出最大正应力,为此须先求出最大的弯矩Mmax。
1、计算Mmax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在固定端A截面。
作业
教学效果评估
圆形截面:
圆环截面:
四、弯曲的强度条件
要使梁有足够的强度,必须使梁内的最大的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即
需要注意的是,当材料的抗拉和抗压能力不同时,应分对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建立强度条件,而当材料的抗拉和抗压能力相同时,不需要分开考虑。
利用梁弯曲时的强度条件也可以解决校核强度、设计截面尺和确定许可载荷三类问题。下面通过例题说明。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一、横截面的正应力
例1:如图a所示一变截面直杆,横截面为圆形,d1=200mm,d2=150mm,承受轴向载荷F1=30kN,F2=100kN的作用,试求各段截面上的正应力。
图a 图b
解:1)计算轴力:AB段的轴力:NAB=-F2+F1=-70kN(压)
BC段的轴力:NBC=F1=30kN(拉)
第一节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一、应力的计算
已知空心圆截面的扭矩T=1kN.m,D=40mm,d=20mm,求最大、最小剪应力。
二、强度问题
小结公式
弯曲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一、纯弯曲
一般情况下,两弯曲时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对于横截面上的某点而言,既有切应力又正应力。但梁的强度主要决定与正应力的大小,切应力居于次要的地位。所以本节只讨论梁在纯弯曲的情况下横截面的正应力。所谓纯弯曲指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为零。如图12.4.1所示,简支梁在两对称的集中力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从图中看出,在CD段,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没有剪力,发生纯弯曲变形,而在AC和DB段,既有弯矩又有剪力,这种弯曲称剪切弯曲。
画出轴力图如图12.1.2b所示。
2
3)计算各段正应力
AB段的正应力:
BC段的正应力:
负号表示AB上的应力为压应力。
二、强度问题
例2:气动夹具如图所示,已知气缸内径D=140mm,缸内气压p=0.6MPa,活塞杆材料为20钢,[σ]=80MPa,试设计活塞杆的直径,
教学课题基本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或要求1、理解各种基本变形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
2、掌握各种基本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方法;
3、理解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机械性能指标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教学过程及内容
基本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塑性变形和断裂的抵抗能力。强度问题事关重大,强度不足,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工程结构和机器零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度是材料力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截面B:弯矩为负时产生上凸变形。故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截面上边缘各点处,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截面下边缘各点处。
截面C:弯矩为正时产生下凹变形。虽然截面C的弯矩绝对值比B处小,但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截面下边缘各点处,而这些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比上边缘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大,且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小于许用压应力,所以还需校核最大拉应力。
二、正应力的计算
1.正应力计算公式
梁发生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某点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M 表示横截面上的弯矩;y表示横截面上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表示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2.惯性矩
圆形截面 圆环截面
三、弯曲时的最大正应力
从弯曲时应力的计算公式 中可以分析出最大应力的位置,当同一截面上 、 都相同时,最大应力发生在y最大的地方。故最大应力的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