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8课 百家争鸣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八课“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②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③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
②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③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能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具五、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你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吗?生:儒家思想。
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生:春秋战国时期。
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1、“百家争鸣”的含义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第一课的内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百家争鸣”的含义。
你们觉得什么叫“百家争鸣”?生:······师: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08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
1.出示图片《道德经》
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
学生: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上。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儿子高兴极了,父亲倒没有太大的惊喜。他对儿子说:“这件事确实意外。不过,世事祸福无常,很难预料。”
3.教育成就
教师过渡:孔子的思想自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我国2 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历史短剧《孔子讲学》之“因材施教”。
(短剧二)因材施教
学生甲 饰孔子 学生乙 饰子路
学生丙 饰曾参
孔子:(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
教师过渡: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
2.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3.“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角色3:我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我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角色4:我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我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角色5:我的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师从荀卿,但思想的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我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我反对空谈仁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生平
墨子(公元前 468—公元前 376 年)名翟, 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著作
《墨子》
思想主张:
墨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曾提出“兼爱”
“非攻”,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
争,支持正义战争等观点,反对奢侈,提倡
培养小组合作
节俭。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
能力
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 思考百家争
学”。
儒家代表人物
鸣的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 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 表之一。 著作:《孟子》 孟子 亚圣 与孔子合称“孔孟”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提出“春秋无义战”,提出“民为贵,君 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 争; 2.提倡“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3.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 树。 荀子 荀况 字卿 约前 313—238 战国后期赵国人 著名儒家学派学者和教育家 著作:《荀子》 荀况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认为贵族以礼乐来节制,庶众 百姓以法律控制。并指出自然变化是有规律 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李斯为其学生。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 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 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要老
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
“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
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
三、百家争鸣
出示《百家争鸣》的视频
思考百家争鸣出现原因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设计-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百家争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掌握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2.学会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用科学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
二: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思考;教师有条理的讲解历史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并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三: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四:新课导入:那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到底在闹什么?诸子是谁?百家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在今天的新课《百家争鸣》中找到答案。
五:讲解过程(板书和讲解)百家争鸣——标题1.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的定义一:定义:诸子百家:(子是对人的尊称,诸子指的是孟子,荀子,庄子等人,百家指的是这个时候的学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那了解了诸子百家,同学们知道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吗?有请。
同学起来回答一下,你是怎么样理解的?百家争鸣:就是各派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开馆讲学,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
现在老师出一道考题:古代历史上的百花齐放指哪一个历史事件?百家争鸣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每个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相应的背景,在刚刚那句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中,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其中一点背景是什么?(众答:乱)对,但是我们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学会全面的分析,今天我们就从经济、政治、社会三点来分析他的背景。
三、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四、分组讨论:在诸子百家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一个派?最想加入哪一个派成为他们的弟子?为什么?现在同学们前后两排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
老师走到学生中看学生们讨论的情况,并适当的给予引导。
同学们讨论讨论好了吗?下面有请。
同学起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学生一:我喜欢儒家。
)好,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的好,他从儒家的思想,和教育方面的贡献说了他的观点,分析的很全面(分组讨论:辩证唯物主义、结合历史现代自身、全面——板书)五、课堂小结下面我们来回顾一遍这节课的内容,讲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定义,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本课内容涉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各家的思想观点,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认识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文献、案例分析资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老子及其思想;孔子“仁”的学说以及对教育文化的贡献百家争鸣含义;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教、法家的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竞赛抢答和假设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探究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再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难点:战国时期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百家争鸣的含义和影响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设疑:视频中主讲的内容是哪部书?学生回答:《论语》。
教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经典之作,那么这个充满智慧的治国之书诞生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和智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老子1.出示图片《道德经》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尊重自然规律办事。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
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上。
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
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秀教案范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展示各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图片进入新课的学习。
【自主预习】展示曲阜三孔的图片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内容(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活动):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学生讨论):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和学说是什么?(主张恢复西周的奴隶制度,提出仁的学说。
)(讲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最高的道德准则什么是仁?包含一切美德仁者爱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苦役和任意刑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思想家老子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并指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内容:老子是春秋时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有《道德经》一书。
由教师或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通过对失马、得马、伤人到避战祸的关键内容的分析,体会到老子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三)百家争鸣学生结合课文及课见图片,总结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合作探究】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为什么?2、哪家的学法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3、如果你是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学校、班级?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精品教案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易中天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之际,习近平给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286名孔子学院校长、院长回信。
他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界。
百家争鸣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影响,由此链接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总结时代背景:目标导学一:老子1.图片展示介绍老子的生平与相关活动提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展示老子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教师总结:提示:(1)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学说代表:《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3.提问:你知道老子还有哪些朴素辩证法思想?提示: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孔子的生平简介,通过图片展示了解孔子个人生活历程:提示: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百家争鸣》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吗?那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学派,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称之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诸子百家的基本内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以及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各种思想流派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各家思想的内涵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详细讲解和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掌握各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
2.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
2.案例分析法:分析各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诸子百家、各家思想的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案例、故事,用于分析和讨论。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现象?2.呈现(15分钟)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重点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各家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每组选取一个组长,负责讨论和汇报。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教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情感,深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之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百家争鸣教案序号8 课时 1 课型新授课题第8课百家争鸣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的最后一课,在第六课、第七课基础上,讲述了春秋战国大动荡时期,学术思想的活跃、各种学说的蓬勃兴起,主要包括道、儒、法、墨等几派。
首先要知道老子和孔子,进而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得劲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影响为大。
学情分析本课所讲授的对象是初一学生。
经过小学的学习以及语文课中《论语》的学习,学生对于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之前又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两课,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已有了相当的认识。
但是由于本节课属于思想文化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并与现实密切结合,以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那么学习了今天的新课,大家就可以给他们做个介绍了。
二、自学与互帮自学提示一:1、人物时期学派著作主要思想老子孔子2、孔子的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互帮提示二:6分钟1、1、6号、2、5号、3、4号相互提问;2、小组交流存在的疑难问题,将交流后仍存在的疑难问题写在互帮显示板上。
组长组织,1、3、5轮流主讲,2号板书(要求:语言简练,只写关键词),4号纠错,6号准备发言。
要求:讨论轻声,保证组内听清即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活动一:1、自学时间:8分钟2、阅读课本P36-38页,把找出的答案在课本上勾画清楚。
3、完成后翻绿牌;疑问“?”标记,亮红牌。
知者加速:如何评价孔子。
可。
倾听无声,每次只有一人讲话,有不同意见等别人讲完补充。
汇报展示时,面对全班,发言大声。
自学提示二:8分钟1、人物时期学派著作主要思想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孙武2、何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三、释疑1.讲解老子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百家争鸣》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百家争鸣》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百家争鸣》教学目标和《百家争鸣》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百家争鸣》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百家争鸣》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方面。
1.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各家思想的起源、发展和主要观点,使学生能够对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解释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介绍诸子百家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将百家争鸣放置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中进行理解和把握。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百家争鸣思想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各家的思想内涵。实验器材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道具、模拟实验材料等,以满足实验需求。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在教室内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舒适的讨论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实验空间的充足和实验器材的摆放有序。
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并提供改进建议。
2.对于作业中的亮点和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3.对于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和问题,耐心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2.课件:PPT或者黑板3.教学资源:相关故事、图片、视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漫画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人物是谁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尚显不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历史实例来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点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加以区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区别,以及古代思想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区别,以及古代思想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历史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历史实例:教师准备相关历史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教师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古代思想家孔子、老子等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诸子百家的兴起和发展。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历史教案: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老子与《道德经》;孔子的主要思想;《论语》;百家争鸣的含义;墨子及其思想;庄子及其思想;韩非和法家思想;百家争鸣的意义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百家争鸣是在奴隶社会即将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我们要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
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这一时期的学说思想有哪些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
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吗?出现了怎样的繁荣景象?本课我们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二)、讲授新课一、老子1、老子生平:姓李名耳,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
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2、老子思想:(1)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2)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3)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3、著作:《道德经》核心是道和无为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
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吏,后又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门的最高领导。
因在政治上不得意,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
晚年回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的工作,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2.孔子政治思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内容,说说孔子的政治思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这一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等方面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百家争鸣的背景,从微观上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古代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不同观点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以及如何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古代哲学思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各家思想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以各家代表人物为例,深入剖析其思想内涵。
4.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将古代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二、难点: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
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
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二、内容学习:
(一)老子
1.老子生平。
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
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
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无为,那就会被别国吞并。
因此,老子的思想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3)老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在其著作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自然和社会人生辩证的奥秘。
他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甚至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
(4)过渡:春秋时期,与老子同时代的还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那么,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他、评价他?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后又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门的最高领导。
因在政治上不得意,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
晚年回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的工作,编订了《春秋》等书。
下面,我们就从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两方面来了解孔子。
2.孔子的政治思想。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内容,说说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认为“仁”包含了一切美德。
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2)引导:孔子强调“仁”“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可他又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缺乏“仁”,缺乏“爱人”。
统治者在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方面做得不好,没有做到“为政以德”,还因为西周的制度遭到了破坏。
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开始争霸,西周时的分封制遭到破坏。
同时,由于争霸战争的进行,给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和“爱人”的主张,企图恢复西周的分封制,重整统治秩序。
我们从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方面看,可以把他的学说称为“仁”的概念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仁”包含了一切美德。
它是“礼”的根本内涵,是伦理道德观念的基本依据,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过渡: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
3.孔子的教育成就。
(1)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内容,然后归纳一下。
孔子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
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2)总结: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古籍,还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春秋》一书。
孔子死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分成多个流派,孔子的学说被发扬光大。
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到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渡:同学们,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比较活跃的第一个时期便是春秋战国时期。
说活跃,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百家争鸣”而言的。
下面我们来学习“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
(三)百家争鸣
1.引导:请同学们先找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然后找出各家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思想,并以表格的形式出示。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四、板书设计:
五、巩固练习:绩优学案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