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第九章、收入与支出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 第9章 收入与支出

AD C I G NX
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上,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Output is at its equilibrium level when
the quantity of output produced is equal to
the quantity demanded.)。因此,当下式成立时, 经济处于均衡产出水平(equilibrium level of output)。
因此有:
AD C I G NX C c Y TA TR I G NX C c TA TR I G NX cY A cY 上述方程的总需求函数如图9-2所示。可以看出,
总需求也决定于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 增加。
demand and therefore output.)
●增加自发支出所增加的产出,大于1:1,换 言之,存在着一种乘数效应。(Increases in autonomous spending increase output more than one for one.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multiplier effect.)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税率。 (The size of the multiplier depends on the
5.储蓄与投资 总需求等于产出的均衡条件,在均衡状态下,
可以表示为计划投资等于储蓄(In equilibrium,
planned investment equals saving)。这个条件 只适用于没有政府部门和没有对外贸易的经济中。
图9-3
储蓄与投资
均衡收入水平是在 AD 与45°线的交点 E 点出 现的。所以,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并且只有在这一 水平上,储蓄等于(计划)投资。相形之下,收入 高于均衡收入水平Y0时,储蓄(45°线与消费曲线 之间的距离)超过计划投资。收入低于 Y0时,则计 划投资超过储蓄。
(NEW)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1-4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 ),纵轴代表价格水平( ), 代 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 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 代表长期总供给曲 线。最初,经济在 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均衡的价 格水平为 。这时 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 上,所以, 代表充分就 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 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 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
(1)经济增长模型
主要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经济起飞的 原因;分析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
(2)经济波动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物价水平与产出的决定与波动。
总供给水平: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经济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一条垂直的直线。
4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 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 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 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 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 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 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 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 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 指标的波动。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第10版教材下载及考研视频网课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第10版教材下载及考研视频网课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目录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网授精讲班【郑炳老师讲授的完整课程】【共41课时】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网授精讲班【王志伟老师讲授的部分课程】【共28课时】电子书(题库)•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9小时高清视频】•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看部分内容导论与国民收入核算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总体经济的运行,具体包括:经济增长问题——收入、就业机会的变化;经济波动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经济政策——政府能否、以及如何干预经济,改善经济的运行。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二者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个体行为的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2)二者的区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第二,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
第三,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篇一: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1、我们将本章阐述的收入决定模型叫做凯恩斯模型。
什么原因使得凯恩斯模型成为古典模型的对立面呢?在凯恩斯模型中价格水平是假定不变的,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产出由总需求唯一的决定。
而另一方面,在古典模型中,价格完全取决于充分就业下的产出水平,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是竖直的。
而由于本章中的收入决定模型所做的假设是价格水平是固定的,与凯恩斯模型的假设相同,所以我们使用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也因此成为古典模型的对立面。
2、什么是自主性变量?在本章中,我们规定总需求中那些组成部分是自主性的?自主性变量是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东西决定。
本章中我们假设:总需求的自主性开支(autonomous spending—c*)、自主性投资(autonomous investment—i0)、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g0)、税收(taxes—ta)、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tr)、净出口(net export—nx)是自主性的。
3、根据你对于联邦政府许多部门同意并实施政策变动所需时间的了解,你能想到有关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任何问题么?对于经济学家和政客们来说,在某一经济问题上达成共识很困难,因此一项政策的决定常常需要很长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经济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动。
如果在经济衰退过后已经出现快速增长趋势的时候才决定好通过减税改善前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那么,毫无疑问,这一过时的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4、为什么将比例税所得与福利制度等机制成为自动稳定器?选择其中一个稳定器,详细解释它如何并且为什么会影响产出波动。
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它会自动减少为适应自主性需求变动所需要的产出变动量而不需要政府一步步具体地加以干预。
当自动稳定器处于适当状态时,投资需求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会变小。
这意味着自动稳定器的存在使我们期望产出波动可以比没有这些自动稳定器时的幅度减小。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概念题1.如果政府雇用失业工人,他们曾领取TR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他们作为政府雇员支取TR美元,不做任何工作,GDP会发生什么情况?请解释。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之和。
从支出法核算角度看:C、I、NX保持不变,由于转移支付TR美元变成了政府对劳务的购买即政府支出增加,使得G增加了TR美元,GDP会由于G的增加而增加。
2.GDP和GNP有什么区别?用于计算收入/产量是否一个比另一个更好呢?为什么?答:(1)GNP和GDP的区别GN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是一个国民概念,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GDP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
两者的区别: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生产要素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2)使用GDP比使用GNP用于计量产出会更好一些,原因如下:1)从精确度角度看,GDP的精确度高;2)GDP衡量综合国力时,比GNP好;3)相对于GNP而言,GDP是对经济中就业潜力的一个较好的衡量指标。
由于美国经济中GDP和GNP的差异非常小,所以在分析美国经济时,使用这两种的任何一个指标,造成的差异都不会大。
但对于其他有些国家的经济来说明,这个差别是相当大的,因此,使用GDP作为衡量指标会更好。
宏观经济学-收入与支出

第九章 收入与支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产出为什么围绕其潜在水平波动。
本章提出了真实产出波动的初步理论——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
这个模型非常简单,假定价格完全没有变动,在既定价格水平,厂商愿意出售任何数量的产品,在这个假定前提下,支出决定了收入和产出。
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总需经济中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总量(AD ):AD C I G NX ≡+++1、 当生产的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时,产出处于均平。
Y AD C I G NX =≡+++2、 当总需求与产出不相等时,就出现了非计划库存投资或负的投资。
IU Y AD =-其中,IU 表示非计划库存。
有过量库存时,厂商将减少生产直到产出与总需求再度相等时为止;反之,如果产出低于总需求,库存减少直至均衡再度恢复为止。
二、消费函数与总需求消费是总需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先来考虑消费的决定。
为了简化,我们略去政府领域和国际贸易,因此NX 和G 均为零。
(一)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需求也会提高,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
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不同的消费理论对此有不同的描述。
我们在此介绍的是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式来表示:C C cY =+ (C >0,01c <<) 变量C ,即函数的截距,表示收入为零时的消费水平;系数c ,即函数的斜率,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我们将其成为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消费。
因为C Y S -≡所以,将cY C C += (C >0,1<<c o )代入上式得出Y c C cY C Y C Y S )1(-+-=--=-≡)1(c -为边际储蓄倾向,即c s -=1(二)总需求与自主支出现在,在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将政府支出、税收和对外贸易加入模型。
但暂时假定每类需求都是自主的,即在模型之外决定的,特别地不取决于收入。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绪论 (3)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5)第3章:增长与积累 (6)第4章增长与政策 (8)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 (9)第6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11)第7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 (14)第8章新宏观经济学 (15)第9章收入与支出 (18)第10章货币、利息与收入 (19)第11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0)第12章国际联系 (22)第13章消费与储蓄 (25)第14章投资支出 (27)第15章货币需求 (28)第16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 (30)第17章金融市场 (32)第18章稳定政策:前景与问题 (33)第19章货币、赤字与通货膨胀:证据与政策问题 (35)第20章预算赤字与公共债务 (37)第21章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 (39)绪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时期:a.长期:增长理论探索,生产能力的增加b.生产能力恒定,总供给固定,大规模通胀源于总需求c.价格不变,总需求变动引起产量变动2.涉及到的经济行为:繁荣与衰退,经济的商品与劳务的总产出,产量的增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国际收支与汇率等3.关注的重点:影响消费与投资,美元与国际收支,工资与价格变动的确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存量,联邦预算,利率与和国债等的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
4.宏观经济学分析的要素:这些要素处于经济中的商品,劳动和资产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以及处于各国国民经济贸易往来相互作用之中。
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准则:不同商品的所有市场视为单一市场,市场之间的无差异6.根本问题是解决政府如果进行市场干预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理论要用在实践当中来。
8.长期的研究内容:探究投入的积累与技术的改进如何导致生活水准的提高。
忽略谁退和繁荣以及有关利用人力和其他资源的短期波动。
假定劳动、资本、原料等全都是充分利用的e9.要考虑的数据是长期经济中的均值。
10在具体分析中,要考虑国家之间的增长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收入与支出【圣才出品】

第3篇首要的几个模型第9章收入与支出9.1复习笔记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1.总需求概述(1)总需求的含义与构成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将商品需求区分为消费(C)、投资(I)、政府采购(G)、与净出口(NX)等需求,则总需求(AD)由下面的公式决定:=+++AD C I G NX(2)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支出的区别①总需求指计划(意愿)支出量;国民收入中的总支出是指实际发生量;②一般而言在消费、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方面两者不存在差异;③关键在于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之间的差别,在实际发生的投资中往往会出现非计划的存货投资。
2.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水平的含义均衡产出水平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一致时的产出水平。
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
当下式成立时,经济处于均衡产出水平状态:==+++Y AD C I G NX(2)非计划库存投资与产量调节机制当总需求即人们想要购买的量与产出不相等时,则存在非计划库存投资或负投资。
可将其概括为:IU Y AD=-,其中IU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
图9-1产出调节机制①如果产出大于总需求,就有非计划库存投资0IU>,此时存在超额库存积累,企业会减少生产,直到产出与总需求再度均衡为止。
②如果产出低于总需求,0IU<,企业将增加生产直至均衡恢复为止。
③在均衡状态下,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0IU=,企业没有增加或减少产出的激励。
以上论述的以存货调整为基础的产量调节机制如图9-1所示。
图9-1产出调节机制3.基本结论(1)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收入)水平(2)在均衡时,非计划库存投资等于零,而且消费者、政府以及外国居民都买到了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
(3)以非计划库存变化为基础的产量调整将使经济达到均衡水平。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精编详解(收入与支出)【圣才出品】

第10章 收入与支出一、判断题 1.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而边际消费倾向减小,国民收入将会增加。
( )【答案】F【解析】假设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Y C I C cY I =+=++,得1Y C I c =+-,这里c 为边际消费倾向,当c 减小时,国民收入减少。
2.政府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总需求,但税收和转移支付则是通过它们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总需求。
( )【答案】T【解析】从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 C I G C c Y TA TR I G =++=+-+++可以看出,政府支出G 直接作用于国民收入,而税收和转移支付首先影响个人的可支配收入YD Y TA TR =-+,然后影响消费和投资决策,对国民收入产生间接影响。
3.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
( )【答案】F【解析】一方面,增加储蓄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储蓄增加又会使得投资增加,进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所以很难说储蓄增加一定会使国民收入增加或是减少。
4.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
( )【答案】F【解析】四部门模型中的投资乘数表达式为()111I c t αγ=--+。
γ的大小与投资乘数的大小呈反比,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减小会使投资乘数增大。
5.考虑一个封闭经济,边际消费倾向为0.8,所得税税率为50%,假设投资I 为外生变量。
如果政府支出G 增加100,那么产出Y 的变化为50。
( )【答案】F【解析】封闭经济中政府购买乘数()15113G c t α==--,1005/3500/3G Y G α∆=⨯∆=⨯=。
6.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值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值。
( )【答案】F【解析】在四部门经济中,由于引入外贸因素,在由外贸进出口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扩大的需求中,有一部分需求会因为购买进口商品而漏出,因此,开放经济中的外贸乘数小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值。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知择学习网的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遵循教材第12版的章目编排,共分24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12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增长与积累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增长与政策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通货膨胀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政策预览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收入与支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国际联系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消费与储蓄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投资支出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货币需求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政策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第20章国家债务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衰退与萧条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2章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前沿课题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2.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经过调整的GNP( ( adjusted GNP)答:经过调整的GNP指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
多恩布什中级宏观经济学

• 总量分析——非充分就业均衡
• 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心理规律 • 价格刚性——总需求决定总产出 • 国家干预——宏观经济政策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
• 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成为第三本最流行的
经济学教科书,直到今天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入 门教材之一。 • 萨缪尔森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视为适用 不同经济条件的理论:在经济萧条时期,适用 凯恩斯理论;当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时,适用 新古典理论。
• 劳动量决定价值 • 边际报酬递减 • “工资铁律”
先进机器设备应用 经济持续增长 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古典理论危机——边际革命
• 古典理论对新经济现实的解释力下降,使其理论地位日落千丈 • 新理论以全盘否定古典理论的姿态出现,以新的视角提出新的体系——边际效 用决定价值 • 基本假定:资源稀缺性、经济人、完全竞争 • 资源稀缺性 边际效用 需求 支付价格 • 需求首次成为决定价值的主要因素。
本课程内容安排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绪论 国民收入核算 经济增长模型 收入与支出—简单凯恩斯模型 IS-LM模型—修正的凯恩斯模型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IS-LM-BP模型—国际经济联系
• • • • • • • •
第八章 消费与储蓄 第九章 投资支出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 第十二章 AS-AD模型—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十三章 总供给曲线推导 第十四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十五章 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
• 资产价格:反映了人们的信心,且通过金融杠杆放大 • 贫富分化:不公平的继承性
• 上述解释或许不完美,但说明了金融危机后的深刻反思 • 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学者和中国的货币当局应该思考什 么?
第九章的内容

第九章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1 每个国会议员都知道美国目前正处于巨额的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状态。
赤字1,正如我们所知,是联邦税收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异。
赤字2,通常所知者不多,是所有美国人从外国人那里挣得的收入(主要来自出口、服务和海外投资)和他们支付给国外(主要源于进口、服务和贷款)之间的差额。
当一国政府赤字的时候,它可以通过出售债券来开发公众储蓄。
但当经济总体上在赤字状态下运行,同时美国的家庭几乎没有可支配的收入时,政府别无选择,只能到国外借款。
2. 曾经一度,外国投资者随时准备并愿意通过购买大量的美国公司以投资于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
但今天的情况就不同了。
也许是当前最令人吃惊的经济情况,大概70%到80%的美国经济巨额和持续的借款需求是通过国外中央银行(主要是亚洲)来满足的。
3 让我们用政治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
事实上,布什政府为共和党的竞选基础实行减税以及支撑全球反恐战争都是通过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数十亿美元来进行融资的。
没有东亚,你们的抵押贷款可能会让你们支付更多。
为你们的小孩购买的玩具也会更贵。
4 为什么中国的货币当局心甘情愿的承受美国人的肆意挥霍?并不是出于利他主义。
主要原因是如果他们不继续以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印刷钞票的速度来购买美元和以美元计价的证券,美元将会相对于人民币急剧贬值,跟过去三年来美元相对于欧元急剧贬值一样。
在非常清楚美国市场对他们出口产业的重要性的前提下,中国当局害怕美元贬值。
(贬值的)影响将是,价格上升,中国产品——几乎包括每件东西,从我的防雪远足靴到我桌面上的调制解调器——对美国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
在成千上万的移民从乡村涌向这个国家的制造业部门的情况下,每次的出口减少几乎等同于失业的增加。
5 因此,当财政部长约翰斯诺宣称美国实行的是强势美元政策,其言外之意是,中国实行的是疲软人民币政策。
当然,如果你恰好是美国一家玩具制造商的话,这对你来说是个坏消息。
但是,有三方面的原因使得美国政府默许并挺高兴的接受亚洲中央银行的支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课程【39小时】

目 录第一部分 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1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开篇导读二、本书点评及总结(结束语)第二部分 辅导讲义[31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1篇 导论与国民收入核算[视频讲解]第1章 导 论1.1 本章要点1.2 重难点解读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2.1 本章要点2.2 重难点解读第2篇 增长、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政策[视频讲解]第3章 增长与积累3.1 本章要点3.2 重难点解读第4章 增长与政策4.1 本章要点4.2 重难点解读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5.1 本章要点5.2 重难点解读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6.1 本章要点6.2 重难点解读第7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7.1 本章要点7.2 重难点解读第8章 政策预览8.1 本章要点8.2 重难点解读第3篇 首要的几个模型[视频讲解]第9章 收入与支出9.1 本章要点9.2 重难点解读第10章 货币、利息与收入10.1 本章要点10.2 重难点解读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1.1 本章要点11.2 重难点解读第12章 国际联系12.1 本章要点12.2 重难点解读第4篇 行为的基础[视频讲解]第13章 消费与储蓄13.1 本章要点13.2 重难点解读第14章 投资支出14.1 本章要点14.2 重难点解读第15章 货币需求15.1 本章要点15.2 重难点解读第16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16.1 本章要点16.2 重难点解读第17章 政 策17.1 本章要点17.2 重难点解读第18章 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18.1 本章要点18.2 重难点解读第5篇 重大事件、国际调整和前沿课题[视频讲解]第19章 重大事件: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19.1 本章要点19.2 重难点解读第20章 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20.1 本章要点20.2 重难点解读第21章 前沿课题21.1 本章要点21.2 重难点解读第三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8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计算题四、论述题第一部分 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1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开篇导读[0.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主讲老师:郑炳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 教材: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辅(两本,文库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精讲教材章节内容,穿插经典考研真题,分析各章考点、重点和难点。
(NEW)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导 论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3章 增长与积累第4章 增长与政策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第6章 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第7章 失 业第8章 通货膨胀第9章 政策预览第10章 收入与支出第11章 货币、利息与收入第12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第13章 国际联系第14章 消费与储蓄第15章 投资支出第16章 货币需求第17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第18章 政 策第19章 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第20章 国家债务第21章 衰退与萧条第22章 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第23章 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第24章 前沿课题第1章 导 论说明:在许多中文译本中,Key Terms、Conceptual和Technical一般译为“关键词或关键术语”、“概念题”和“技术题”,不看习题的具体内容,相信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其含义,为了更好地符合中国人的考试习惯,下面采用在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常用的分类:概念题、简答题和分析题。
其他章节不再说明。
一、概念题1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答: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需求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进口增加。
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收入与支出)【圣才出品】

第10章收入与支出10.1 复习笔记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1.总需求概述(1)总需求的含义与构成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将商品需求区分为消费()、投资()、政府采购()、与净出口()等需求,则总需求()由下面的公式决定:(2)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支出的区别①总需求指计划(意愿)支出量;国民收入中的总支出是指实际发生量;②一般而言在消费、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方面两者不存在差异;③关键在于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之间的差别,在实际发生的投资中往往会出现非计划的存货投资。
2.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水平的含义均衡产出水平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一致时的产出水平。
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
当下式成立时,经济处于均衡产出水平状态:(2)非计划库存投资与产量调节机制当总需求即人们想要购买的量与产出不相等时,则存在非计划库存投资或负投资。
可将其概括为:,其中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
①如果产出大于总需求,就有非计划库存投资,此时存在超额库存积累,企业会减少生产,直到产出与总需求再度均衡为止。
②如果产出低于总需求,,企业将增加生产直至均衡恢复为止。
③在均衡状态下,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企业没有增加或减少产出的激励。
以上论述的以存货调整为基础的产量调节机制如图10-1所示。
图10-1 产出调节机制3.基本结论(1)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收入)水平(2)在均衡时,非计划库存投资等于零,而且消费者、政府以及外国居民都买到了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
(3)以非计划库存变化为基础的产量调整将使经济达到均衡水平。
二、消费函数与总需求1.消费函数(1)假定条件①不考虑政府部门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即与;②消费需求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2)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描述消费与诸种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的函数。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1.购买力平价:(一种汇率决定的理论)汇率的调整是为了维持外国通货和本国通货的相同购买力
2.实际汇率:R=ePf/P
a.
b.
c.
12—3商品贸易、市场均衡与贸易均衡
1.开放经济体的市场均衡
a.
b.推导过程:
c.开放经济体政府采购乘数:
2.回弹效应:
12—4资本的流动性
1.定义:在资本完全流动时,资本有能力以最小的交易成本,在寻求最高收益过程中的跨国界立即流动。
b.增加政府采购,政府预算盈余下降
证明:
c.增加投资,政府采购不变
2.平衡预算乘数:
a.条件:
b.推导过程:
第十章 货币、利息与收入
10—1 IS曲线
1.定义: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2.
a.投资函数:
(b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
b.此时总需求为:AD=
推导过程:
3.均衡条件:AD=Y
由AD-Y曲线推导i-Y曲线
a.若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b.若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
2.古典情形
若价格由P0~P1,则M/p减小,LM左移,得到正常AD曲线
a.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需求)
b.扩张性货币政策
*货币中性:
第六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6—1通货膨胀与失业
1.菲利普斯曲线
a.表达式:
b.短期内:沿曲线动
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上下移动
6—2滞胀、预期通货膨胀与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a.表达式
(预期:使得曲线发生位置变化)
b.滞胀: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
(完整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原创)课后题部分的概念题,可以不看,因为能考到的名词解释已经全部总结到笔记上了。
第一章绪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三种情况是重要知识,即长期、短期和正常的三种情况。
课后习题部分可以不看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本章知识点较为重要,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要求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计算与分析题:3、4第三章增长和积累本章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增长核算方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属于重要考点,曾作为计算题出现过,要求对金圣才笔记上的内容能够很好的掌握。
计算与分析题:3、7、第四章增长和政策本章不是重点内容,了解内生增长模型。
黄金率的资本存量是重要的概念,可能会出名字解释。
计算与分析题:4、5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本章的知识非常的重要,是出论述题的重要考点之一,要求整章内容都要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简答题:2计算和分析题:1、2、补录部分的6、8第六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本章的内容较为重要,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滞涨、理性预期、粘性工资、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奥肯定律供给冲击都是重要的概念。
在供给冲击部分很有可能会结合其他相关知识出简答或者是论述题。
要求对本章的内容都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
计算与分析题:3、附录部分3、6、7、8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本章主要都是概念性的问题,理解记忆即可。
周期性失业、摩擦型失业、自然失业率、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牺牲率、痛苦指数、指数化等都是重要的概念,第6部分的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不是重点内容,因为在中国不存在类似问题。
课后题部分没什么特别好的题目,可以不做。
第八章政策本章的内容是重要的考点之一,可结合经济政策出相关的论述题和简答题。
在复习本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重要的概念。
内部时滞、外部时滞、自动稳定器、乘数的不确定性、微调、相机抉择、动态不一致都是重要的概念。
课后题部分没有特别重要的题目,看看即可。
第九章收入和支出本章是重要的考点,理解性的知识和记忆性的知识都很多,对重要的概念和图形都要求能够很好的把握和理解,很容易结合本章知识点出计算题。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第9章收入与支出

◦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消费函数表示。
◦ C=C+cY
C >0 0<c<1
( 4)
◦ 变量C,即截距代表收入为零的消费水平,这 是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不随收入变动而变 动。 ◦ cY表示引致消费部分,随收入变化而变化
◦ 系数c为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收入增加每一单位时所 增加的消费。
BS tY G TR
(22a)
预 算 盈 余 收入,支出
图9-7 预算盈余
9.5.1 政府采购与税收变化对预算盈余 的影响
利用方程(21)替代 G ,于是,预算 的变化为:
BS TA G t G G G 1 1 G 1 c1 t
◦ Y=AD ◦ 又AD= =A+cY ◦ 从而有Y=A+cY
1 Y0 A 1 c
上述方程表明产出水平是边际消费倾向与自主 性支出的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c越大,自主支出水平A越高,则 均衡产出水平越高。
1 Y A 1 c
9.2.6 储蓄与投资
在均衡状态下,计划投资等于储蓄。
◦ (这个条件只适用于没有政府部门和对外贸易的 经济)
BS tY G TR
(24)
BS BS t Y Y
(25)
9.1 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总需求 是经济中商品需求的总量。 ◦ AD = C + I + G + NX ( 1) 均衡产出:当生产的产出数量等于需求 的数量时,产出就处于均衡水平。 ◦ Y=AD = C + I + G + NX (2)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收入与支出

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上,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Output is at its equilibrium level when the quantity of output produced is equal to the quantity demanded.)。因此,当下式成立时, 经济处于均衡产出水平(equilibrium level of output)。
2.乘数理论推导 表9-1 乘数
如表9-1所示,假设增加自主支出 A ,则产出
(或者总需求)的增加量为:
AD A cA c2A c3A ....
A 1 c c2 c3 ...
1 1
c
A
Y0
其中,倍数 1 称为乘数(multiplier),即
1 c
自发性总需求增加1单位时,均衡产出的变动量
●增加自发支出所增加的产出,大于1:1,换 言之,存在着一种乘数效应。(Increases in autonomous spending increase output more than one for one.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multiplier effect.)
(边际消费倾向),与截距 A(自发支出)。给定
截距,较陡峭的总需求函数意味着(较大的边际消
费倾向将会产生)高水平的均衡收入。同样,给定
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自主支出水平也意味着较高
的均衡收入水平。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 c 越大,自主支出水平 A
越高,则均衡产出水平越高(the equilibrium level of output is higher the larger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autonomous spend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31
经济高涨时,预算盈余增加 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增加。
宏观经济学
32
政府采购与税收变化对BS的影响
G增加是否降低预算盈余?
BS TA G BS taG G G t BS [ 1]G 1 c(1 t ) (1 c)(1 t ) BS G 0 1 c(1 t )
宏观经济学 16
乘数的图解
宏观经济学
17
9.4政府部门
政府采购、税收与转移支付均影响均衡收入 财政政策是关于政府采购水平、转移水平与
税收结构的政府政策。 假定政府采购量为固定不变的 G ,转移支付 为 TR ,同时征收比例所得税即TA=tY。
宏观经济学
18
消费函数可重写为
C C cYD C c(Y TR tY ) C C cTR c(1 t )Y
宏观经济学 15
均衡收入的增加是自主性支出增加的倍数,
倍数1/(1-c)称为乘数:即自主性总需求增 加1单位时,均衡产出的变动量,用α表示。 因为c<1,所以α >1,边际消费倾向c越大, α越 大。 当自主性支出增加时,产出增加更多,当自 主性支出减少时,产出减少更多,因此,乘 数能部分解释产出的波动。
35
习题
在不存在政府部门的两部门经济中,假定消
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I=50,问:
均衡收入是多少? 均衡时储蓄水平是多少? 由于某种原因,产出水平为800,非意愿的库存 积累是多少? 若投资增加为100,对均衡收入的影响是什么? 乘数的值a是多少? 画出均衡图。
பைடு நூலகம்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33
G增加是否降低预算盈余? 计算结果表明,预算盈余减少。
平衡预算乘数:即税收与政府支出以相同数
量增加,产出增加多少?乘数答案是1。
宏观经济学
34
9.6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即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上,或潜在的收入
水平上的预算盈余
BS * tY * G TR
宏观经济学
可见,转移支付的出现使自主消费支出增加,
而所得税使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为c(1-t), 例如c=0.8,t=0.25,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
宏观经济学
19
AD C I G NX AD [C cTR c(1 t )Y ] I G NX AD (C cTR I G NX ) c(1 t )Y AD A c(1 t )Y
C C cY C 0,0 c 1
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增加每一单位时所增 加的消费
宏观经济学
5
消费与储蓄
S=Y-C S=Y-C= Y C cY C (1 c)Y 边际储蓄倾向s=1-c>0,表示随收入增加, 储蓄增加
宏观经济学
6
消费、总需求与自主性支出
宏观经济学
29
9.5预算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和税收超过其总支出以
外的部分, BS TA G TR ,若BS<0,即为 预算赤字。 若税收是比例所得税,则 BS tY G TR , 在G、TR、t既定情况下,BS是Y的函数, 如图所示:
宏观经济学
30
预算盈余
宏观经济学
现在将投资、政府支出与税收及外贸加进 模型,并假定每一类需求都是自主性的, 即外生的,特别假定它们不取决于收入。 现在消费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即C=
C c(Y TA TR )
宏观经济学
7
AD C I G NX AD C c(Y TA TR ) I G NX AD [C c(TA TR ) I G NX ] cY AD A cY
宏观经济学
23
与两部门条件下的均衡收入相比,自主性 支出增加了 G cTR ,此外,所得税的存 在降低了乘数。 若c=0.8,t=0, α =5;若c=0.8,t=0.25,α =2.5;可 见乘数变小。
宏观经济学
24
作为自动稳定器之一的所得税
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它会自 动减少为适应自主性需求变动所需要的产出 变动量,而不需要政府一步步具体地加以干 预。如比例所得税、失业救济金等。 经济高涨时,自主性需求特别是投资增加, 但由于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均衡收入 不至于增加太多,经济不至于过热;经济衰 退时,相反。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
宏观经济学 3
当总需求与产出不相等时,则存在非计划 库存投资或负投资 IU=Y-AD 若IU>0,存在超库存积累,企业会减少 生产,直至Y=AD;若IU<0,库存下降, 增加生产,直至Y=AD;若IU=0, Y=AD。
宏观经济学
4
9.2消费函数与总需求
消费函数
假定不存在政府与国外部门 消费函数表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14
9.3乘数
思考:增加1美元自主性支出,均衡收入提
高多少? 若自主性支出增加 A ,均衡产出或收入增 加多少?
AD A cA c 2 A c 3A AD A (1 c c 2 c 3 ) 1 AD A Y0 1 c
宏观经济学
20
政府与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
21
新的总需求曲线(红线)为 AD ,与原AD曲线相
比,截距变大,斜率变小(为什么)。 均衡收入的决定 根据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Y=AD,得
Y A c(1 t )Y
宏观经济学
22
Y [1 c (1 t )] A 1 Y0 (C cTR I G ) 1 c (1 t ) A Y0 1 c (1 t )
宏观经济学
25
财政政策变动的效应(如政府采购的增加)
若政府采购增加 G ,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根据前面的公式可得
1 Y0 G aG G G 1 c(1 t )
宏观经济学 26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的效应
宏观经济学
27
财政政策变动的效应(如转移支付的增加)
宏观经济学
12
自主性支出的某个部分的变动如何改变产 出
Y 1 A 1 c
若c=0.9,政府支出增加10亿美元,产出 增加多少?
宏观经济学
13
储蓄与投资(两部门情况)
均衡产出的实现条件:Y=AD Y=C+S;AD=C+I; 均衡产出的另一实现条件:S=I 如上图,Y>Y0时,储蓄>计划投资; Y<Y0时,储蓄<计划投资;Y=Y0时,储 蓄=计划投资
转移支付乘数c/1-c(1-t)小于政府购买支出
乘数1/1-c(1-t),因为转移支付的增加总 有一部分被储蓄起来。
宏观经济学 28
政策含义
财政政策可以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当经 济衰退时,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 移支付或减税,使产出成倍增加,称为扩 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高涨时,实行相反 的政策,使产出下降,称为紧缩性财政政 策。如我国90年代的财政政策。
第九章 收入与支出
本章主题
短期经济波动,即为什么产出围绕其潜在水
平波动
关键假定
价格不变,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宏观经济学
2
9.1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总需求
经济中对商品需求的总量 AD=C+I+G+NX
均衡产出
当生产的产出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 时,此时的产出即均衡产出 Y=AD=C+I+G+NX
宏观经济学 8
收入与支出
宏观经济学
9
均衡收入与均衡产出
均衡收入水平是使总需求等于产出(它本 身又等于收入)的收入水平 如图中E点对应均衡收入 收入低于Y0或高于Y0时,经济怎样达到 均衡?
宏观经济学
10
收入与支出
宏观经济学
11
均衡产出的公式
Y=AD= A cY 1 Y0 A 1 c 自主性支出水平 A 越高,边际消费倾向 c越大,则均衡产出水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