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疾病与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fdb46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e.png)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A. 糖尿病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高血压D. 肥胖症答案:C2. 下列哪个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激素C. 雌激素D. 肾上腺素答案:B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空腹血糖应大于:A. 6.1 mmol/LB. 7.0 mmol/LC. 8.0 mmol/LD. 9.0 mmol/L答案:B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选治疗药物是:A. 甲巯咪唑B. 丙硫氧嘧啶C. 普萘洛尔D. 甲状腺素片答案:A5. 下列哪种疾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A. 糖尿病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肥胖症D. 高血压答案:A6. 下列哪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A. 空腹血糖B. 餐后2小时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D. 尿糖答案:C7. 下列哪个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首选药物?A. 甲状腺素片B. 丙硫氧嘧啶C. 普萘洛尔D. 甲巯咪唑答案:A8. 下列哪个症状不属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A. 心悸B. 消瘦C. 手颤D. 眼袋答案:D9. 下列哪个疾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A. 糖尿病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肥胖症D. 高血压答案:C10. 下列哪个疾病属于内分泌系统遗传性疾病?A. 糖尿病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肥胖症D. 库欣综合征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异常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心悸、消瘦、手颤、眼袋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乏力、体重增加、怕冷、记忆力减退4.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儿科学: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儿科学: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50d9c30b84ae45c3b358c7c.png)
遗传物质
● 染色体(细胞核)
双链DNA
● 线粒体DNA
环状双链DNA
*母系遗传(精子中无)
遗传性疾病(2)
• 分类-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
➢ 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s) ➢ 单基因病(monogenic disease) ➢ 多基因遗传病(polygenic disease) ➢ 线粒体病 (mitochondrial diseases) ➢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
周围组织
5’-脱碘酶
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
促进 • 细胞内氧化、新陈代谢 • 蛋白质合成、糖代谢、脂肪分解和利用 • 小儿生长发育—
细胞、组织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钙磷代谢和骨软骨的生长 肌肉、循环、消化系统的功能 •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和发育
先天性甲低 病因
• 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或异位(最重要) • 甲状腺素合成障碍 酶缺陷(其次,常隐) • 垂体分泌TSH障碍(TRH、TSH不足) • 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下
遗传性疾病的诊断(2-2)实验室检查
➢ 生物化学检查 检测堆积的底物、 中间代谢产物或终产物
标本:血、尿、其它体液 方法:化学、串联质谱检测技术(MS/MS)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
➢ 酶学诊断 器官活检组织、绒毛、血细胞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
• 一级预防 防止发生 • 二级预防 减少出生 • 三级预防 生后治疗
唐氏综合征 手掌t点移向掌心
atd角增大,>45-58°
正常人t点靠近腕部,atd角≈41°
21-三体综合征 第4,5指桡箕增多
弓
箕
螺
唐氏综合征(3) 细胞遗传学
内分泌早熟疾病的遗传基础分析
![内分泌早熟疾病的遗传基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217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9.png)
内分泌早熟疾病的遗传基础分析内分泌早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异常,其主要表现为女孩乳房发育过早或男孩阴茎勃起、睾丸增大早于正常年龄,常伴有身高加速和内分泌相关的其他生殖器官发育。
内分泌早熟疾病的遗传基础分析有助于揭示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重要性。
内分泌早熟的遗传基础较为复杂,通常分为两类:遗传性和非遗传性。
遗传性内分泌早熟有家族聚集现象,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非遗传性内分泌早熟是由环境因素或激素和药物引起的。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内分泌早熟疾病的遗传基础得到了揭示。
早期研究发现,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信号通路异常是导致内分泌早熟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信号通路受到多种家族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过度激活,最终导致早熟。
其中,KISS1和KISS1R基因在GnRH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KISS1基因编码一个能促进GnRH的合成和释放的神经肽,而KISS1R基因编码GnRH受体,是GnRH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早熟家族研究表明,KISS1和KISS1R基因突变是遗传性内分泌早熟的重要致病因素。
除GnRH信号通路外,雌激素信号通路异常也是内分泌早熟的重要因素。
雌激素是维持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激素,但过度分泌会导致早熟。
位于X染色体上的SHOX(短臂本身)基因、NR5A1(染色体9q33.3)和LHCGR(染色体2p21-p16)等基因都与雌激素信号通路有关,其突变可引发内分泌早熟。
还有一些基因突变,也与内分泌早熟有关。
如CHD7(染色体8q12.2)突变可导致CHARGE综合症,从而引发内分泌早熟和其他神经系统异常。
DCN突变可导致DCN综合症,包括内分泌早熟和其他特征。
此外,还有多种基因在内分泌早熟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GNAS、CCDC141、GPR54等基因突变也与内分泌早熟有关。
总的来说,内分泌早熟疾病的遗传基础分析得到了不断深入的研究。
罕见病 标准
![罕见病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e001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1.png)
罕见病标准
一、遗传性疾病
1. 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神经纤维瘤病、血友病等。
2. 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症、脂肪酸代谢异常等。
3. 染色体异常疾病:如唐氏综合症、克氏综合症等。
二、免疫性疾病
1.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共感染免疫缺陷病等。
3. 免疫系统肿瘤:如淋巴瘤、骨髓瘤等。
三、神经性疾病
1.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肌肉病等。
2.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 神经系统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等。
四、罕见肿瘤
1. 罕见良性肿瘤:如骨软骨瘤、脂肪瘤等。
2. 罕见恶性肿瘤:如尤因肉瘤、骨肉瘤等。
五、罕见感染性疾病
1. 罕见病毒感染:如埃博拉出血热、拉沙热等。
2. 罕见细菌感染:如布鲁氏菌病、军团菌病等。
3. 罕见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等。
六、罕见血液病
1. 罕见贫血:如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 罕见白细胞疾病:如白细胞减少症、白血病等。
3. 罕见血小板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纤维化等。
七、罕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1. 罕见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崩症等。
2. 罕见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
3. 罕见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
八、罕见皮肤疾病
1. 罕见感染性皮肤病:如蛇胆疮、脓疱病等。
2. 罕见皮肤肿瘤:如黑色素瘤、皮肤鳞癌等。
内分泌病理学概述
![内分泌病理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83c3f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a.png)
激素分泌过少症候群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率降低,出现疲劳、怕冷、便秘等症状。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率降低,出现疲劳、怕冷、便秘等症状。
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率降低,出现疲劳、怕冷、便秘等症状。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心理等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治疗: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
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液、尿液、激素水平等,综合判断患者的内分泌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激素水平检测: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检测激素水平,了解内分泌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CT、MRI等检查,了解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等方法,了解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内分泌功能试验: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观察激素水平变化,评估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病理学概述
汇报人:XX
目录
01
内分泌病理学的定义
02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03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04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方法
05
内分泌疾病的常见病因
06
内分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内分泌病理学的定义
PART 01
定义和概念
中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
![中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75781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b.png)
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该学科以儿童内分泌疾病与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研究为主要内容,涉及到生长发育、性腺发育、糖尿病、垂体疾病、遗传代谢病等诸多领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现状。
一、学科概况1.1 学科定位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定位于儿科学科之下,是研究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及相关疾病的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儿童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1.2 专业建设我国的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建设日趋完善,一些知名的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许多医院也加强了该学科的建设,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且吸纳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来指导工作。
1.3 学科发展近年来,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量的专家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了临床和科研方面的成果。
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加快了学科的发展。
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会成立以来,也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科特色2.1 多学科交叉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特点的学科,它融合了内分泌学、儿科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多学科交叉特色。
这使得学科的发展更加全面和多元化,为儿童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法和手段。
2.2 临床与科研并重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注重临床与科研的结合。
通过患儿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为科研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数据;另科研成果又促进了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和转化,为患儿的治疗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2.3 国际合作交流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一流的学科进行合作研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内分泌相关鉴别诊断
![内分泌相关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34424c15fbfc77da269b1b4.png)
(1)、LADA(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多见于20-45岁成年人,发病时“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有自发酮症倾向,但多于发病后半年余发生,胰岛功能差,口服降糖药物疗效差,多需胰岛素治疗,IAA及GAD抗体多呈阳性。
患者为老年女性,体型肥胖,既往降血糖药物有效,可予以查抗体以进一步明确鉴别。
该患者饮食、运动调整一年左右时间未发生酮症,病程发展缓慢,不能完全排除LADA可能,适时可以予以查相关抗体(2)、继发性糖尿病:肢端肥大症、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可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型糖尿病。
一般于病因去除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患者无上述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目前不考虑继发性糖尿病。
皮质醇增多、甲亢、重症胰腺炎等疾病可引起血糖升高,但患者无以上疾病的原发病表现,故暂不考虑为继发性糖尿病。
(3)、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发病时“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自发酮症倾向,胰岛功能差,依赖胰岛素治疗,IAA及GAD抗体阳性。
确诊有赖于查IAA、GAD-Ab等抗体。
甲亢常见病因为1、Graves病: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软,TRAb阳性,常伴突眼,可有胫前黏液性水肿,该患者应首先考虑;2、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甲状腺有包块,该患者甲状腺未触及包块,可进一步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了解病情;3、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年女性好发,甲状腺质地坚韧,血TGAb或TPOAb明显升高,确诊需穿刺活检,患者病史不符;4、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前可有上感史,甲状腺肿大并有疼痛,血沉增快,伴有全身症状,该患者病情不符合。
神志改变的鉴别:(1)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人,发病前可有或无糖尿病史。
常见诱因有感染、急性胃肠炎、不合理限制水分、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等,起病时常先有多尿、多饮,严重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无酸中毒样大呼吸。
实验室检查尿糖强阳性,但无酮体或较轻,血糖常高至33.3 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
内分泌科疑难病查房
![内分泌科疑难病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963bdb0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3.png)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CT
• 内分泌科疑难病概述 • 糖尿病疑难病例分析 • 甲状腺疾病疑难病例讨论 • 垂体-肾上腺疾病疑难问题探讨 • 性腺及甲状旁腺疾病查房要点 • 内分泌科疑难病查房总结与展望
01
内分泌科疑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内分泌科疑难病是指在内分泌系统中出现的一些罕见、复杂、难 以诊断或治疗的疾病。
80%
药物选择与使用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降 糖药物,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相 互作用。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01
02
03
并发症风险评估
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风险评 估,以便采取针对性预防 措施。
并发症预防策略
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 、药物治疗等手段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处理建议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采取 积极治疗措施,控制病情 发展。
内分泌科疑难病症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协作,但本次查房活 动缺乏与其他科室的有效合作。建议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 通与协作,共同提高诊疗水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内分泌科疑难病症的诊疗将更加依赖于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提高诊断的准 确性和效率。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内分泌科疑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针对病因治疗、激素替代治疗、对症治疗等。具 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注意个体化差异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
预后评估
内分泌科疑难病的预后因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而异。一般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同时,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学
![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71178b2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5.png)
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领域,它们共同控制和影响人类的身体发育、生长和能力。
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构成了人体中发生的许多生物学过程。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神经内分泌细胞、激素、受体和相应的信号传导系统组成的,它们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不仅控制着代谢、生长和心理状态等基本生理功能,还调节着生殖功能。
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许多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和生殖系统有关。
例如,卵巢多囊症候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都涉及到了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作用。
卵巢多囊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卵巢中存在多个卵泡,但这些卵泡未能正常成熟和排出。
这可能导致女性月经不调、不孕和其他健康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
这种疾病是由于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和分裂在子宫外方面,或者成为了异位子宫内膜,导致疼痛、月经不规律以及不孕等症状。
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的复杂作用,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都是为了平衡内分泌系统和治疗生殖问题而设计的。
例如,抗雄激素药物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以降低体内雄激素的含量。
另外,激素替代疗法也可用于平衡女性缺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荷尔蒙。
基因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疾病,如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另外,环境因素如暴露在荷尔蒙干扰物、辐射、化学污染物和抗生素等物质中也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
总之,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生物学的关系非常紧密。
了解和平衡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治疗各种内分泌失调和生殖问题,提高健康水平并改善生活质量。
内分泌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_真题-无答案
![内分泌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ffe7e8762caaedc33d4b5.png)
内分泌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总分19,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为A.母亲孕期中饮食缺碘B.当地水含钙过多C.当地水中含氟过多D.饮水受细菌污染,影响母体碘的吸收和利用E.以上都是2.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的最佳时间是A.生后即查血B.生后2~3天C.生后1周左右D.生后1个月左右E.生后3个月左右3. 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是A.甲状腺发育异常B.母亲孕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C.孕妇饮食中缺碘D.孕妇体内有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E.甲状腺素合成缺陷4.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21-三体综合征的主要鉴别点是A.智能是否低下B.有无身材矮小C.骨龄落后D.动作发育迟缓E.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染色体检查5.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期的表现,以下哪项不正确A.常为过期产B.生理黄疸期延长C.生后即有腹胀、便秘D.易激惹E.喂养困难,声音嘶哑6. 20天女婴,生后3天行新生儿筛查发现TSH浓度为30mU/L,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必须再进行以下何项检查A.骨龄测定B.染色体核型分析C.血清T3、T4、TSH测定D.TRH刺激试验E.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测定7.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佝偻病的主要鉴别点为A.有无动作发育迟缓B.是否生长落后C.有无特殊面容D.年龄不同E.性别不同8. 孕妇在怀孕前几个月禁止X线照射A.1~2个B.3个月以内C.4个月以内D.5个月以内E.6个月以内9. 确诊先天愚型的检查为A.智商测定B.头颅拍片C.头颅CTD.染色体检查E.遗传病史10.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初筛试验中,如果TSH>20mU/L,需要进一步检查下列哪项可以确诊A.血清T4B.血清T3C.血清T3、TSHD.血清T4、TSHE.血清TRH11. 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表现是A.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生后不久表现智力低下B.以粘液水肿为主者,具有特殊外貌C.甲状腺正常D.部分患儿出现甲状腺肿大E.以上都是12. 患儿,4岁。
医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医学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6f2c9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7.png)
医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转运B. 细胞识别C. 细胞间连接D. 细胞内信号传递答案:D2.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A. 扁桃体B. 胸腺C. 脾脏D. 淋巴结答案:C3.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C答案:D4. 人体骨骼肌中,哪种类型的肌肉纤维收缩速度最快?A. 慢肌纤维B. 快肌纤维C. 混合肌纤维D. 无氧肌纤维答案:B5. 以下哪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生长激素答案:A6. 人体最长的神经是:A. 视神经B. 迷走神经C. 坐骨神经D. 背神经答案:C7.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A. 肺炎B. 脑膜炎C. 流感D. 疟疾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9.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A. 糖尿病B. 高血压C. 唐氏综合症答案:C10.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生素?A. 阿司匹林B. 青霉素C. 布洛芬D. 地塞米松答案:B11.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A. 流感B. 结核病C. 艾滋病D. 乙肝12. 以下哪种维生素对视力有保护作用?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A13. 以下哪种激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腺素D. 生长激素答案:B14.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A. 甲状腺B. 胰腺C. 肾上腺D. 脑下垂体答案:A15.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A. 疟疾B. 结核病C. 乙肝D. 肺炎答案:A16.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A. 铁B. 钙C. 钠D. 钾答案:C17.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A. 哮喘B. 肺炎C. 流感D. 结核病答案:A18.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解热镇痛药?A. 阿司匹林B. 青霉素C. 布洛芬D. 地塞米松答案:C19. 以下哪种激素是由脑下垂体分泌的?A. 胰岛素B. 生长激素C. 甲状腺素D. 肾上腺素答案:B20.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A. 糖尿病B. 高血压C. 唐氏综合症D. 哮喘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A. 药物的脂溶性B. 药物的分子量C. 药物的离子化程度D. 胃肠道的pH值答案:ABCD22. 以下哪些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 类风湿性关节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1型糖尿病D. 多发性硬化症答案:ABCD23.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分布?A. 血浆蛋白结合率B. 药物的脂溶性C. 药物的分子量D. 药物的离子化程度答案:ABCD24. 以下哪些疾病属于心血管疾病?A. 高血压B. 冠心病C. 心肌梗死D. 脑卒中答案:ABC25.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A. 遗传因素B. 年龄C. 性别D. 肝脏功能答案:ABCD26. 以下哪些疾病属于传染病?A. 流感B. 结核病C. 乙肝D. 艾滋病答案:ABCD27.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排泄?A. 肾功能B. 尿液的pH值C. 药物的脂溶性D. 药物的分子量答案:ABCD28. 以下哪些疾病属于内分泌疾病?A. 糖尿病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D. 垂体瘤答案:ABCD29.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A. 药物的剂量B. 药物的给药途径C. 药物的半衰期D. 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答案:ABCD30. 以下哪些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A. 唐氏综合症B. 囊性纤维化C. 亨廷顿舞蹈症D. 苯丙酮尿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1. 人体骨骼肌的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
内分泌科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内分泌科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598f4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a.png)
内分泌科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一、临床症状观察
1.1 通过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医生可以初步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和症状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检查。
1.2 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疲劳、体重波动、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医生需要仔细询问和观察。
二、实验室检查
2.1 血液检测: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包括甲状腺功能、卵巢功能、肾上腺功能等。
2.2 尿液检测:一些激素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尿液检测来确定,如儿茶醇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等。
三、影像学检查
3.1 超声检查:用于检查甲状腺、性腺、垂体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有无肿瘤、囊肿等异常。
3.2 核医学检查:常用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估,可以检测甲状腺的摄碘率、摄碘分布等指标。
四、功能性检查
4.1 充分刺激试验:通过给予刺激剂,如胰岛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来评估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比如胰岛素抵抗、性腺功能等。
4.2 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评估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诊断糖尿
病、妊娠糖尿病等。
五、遗传检测
5.1 部分内分泌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以通过遗传检测帮助家族性病变的筛查和诊断。
5.2 遗传检测可以在家族中发现与内分泌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睾丸雄激素生物合成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睾丸雄激素生物合成障碍的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ce5f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6.png)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
03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增强体质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05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如辐射、化学物质等
06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 发现和治疗疾病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接触辐射: 减少接触辐射 源,如手机、 电脑等
避免接触化学 物质:避免接 触有毒化学物 质,如农药、 油漆等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增强其信心 和勇气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适应治疗过程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睾丸检 查,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和压力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过度
饮酒和吸烟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避免熬夜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 查等
疾病分类
内分泌疾病:睾丸雄激素生物合成障碍属于内分 泌疾病,主要表现为雄激素水平低下。
生殖系统疾病:睾丸雄激素生物合成障碍会影响 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不育等疾病。
遗传性疾病:部分睾丸雄激素生物合成障碍是由 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等。
获得性疾病:部分睾丸雄激素生物合成障碍是由 后天因素引起的,如感染、创伤、肿瘤等。
演讲人
目录
01. 睾丸雄激素生物合成障碍 02. 治疗方法 03. 护理措施 04. 预防措施
病因及症状
病因:遗传因素、内分泌疾 病、药物影响等
症状:性欲减退、勃起功能 障碍、精子数量减少等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男 性第二性征发 育不良、性功 能障碍等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https://img.taocdn.com/s3/m/a0f33403dd3383c4ba4cd23a.png)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概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又称克汀病,俗称呆小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发生率为1/4000~1/2000。
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两类:①散发性:系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或异位、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中的酶缺陷、甲状腺激素缺乏、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低F等所造成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多为散发病例,少数因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导致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饮食遗传病。
②地方性:多见于甲状腺肿流行地区,是由于水、土和食物中碘缺乏所致,随着我国碘化食盐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明显下降。
【临床表现】患儿症状出现的早晚及轻重程度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多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程度有关。
(一)新生儿期患儿多无明显异常,约1/3的患儿有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如:胎便排便延迟,腹胀,便秘,脐疝,迁延性黄疸,少吃多睡,对外界反应低下,肌张力低,呼吸慢,哭声低且少,体温低,四肢冷,皮肤发花或有硬肿现象等。
部分患儿在宫内胎动减少、心音低缓等,并多见过期产儿和巨大儿,(二)典型症状:3个月内多不明显,常于婴幼儿期出现,进行性加重。
1. 特殊面容和体态:头大颈短,囟门大,皮肤粗糙,面色苍黄,毛发稀疏、无光泽,面部黏液性水肿,眼睑浮肿,眼距宽,鼻梁低平,唇厚,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
2. 身材矮小,四肢短小,上部量大于下部量。
3. 喂养困难,腹胀,便秘,腹部膨隆,肠蠕动慢,常有脐疝。
4. 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表情呆板,淡漠,肢体力弱。
5. 精神萎靡,安静少动,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嗜睡,哭声小,低体温,脉搏、呼吸缓慢。
6.少数患者合并贫血、肝肾功能损害、佝偻病,严重时合并心肌损害、心包积液。
(三)地方性甲状腺机能减低症因在胎儿期碘缺乏而不能合成足量甲状腺激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临床表现为两种类型,可相互重叠:1. “神经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聋哑、智能低下,但身材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遗传性疾病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遗传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8b32ac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a.png)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遗传性疾病我们的身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则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包括一个特殊的器官——线粒体。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相当于身体的“动力源”,同时还承担着许多其他重要的功能。
如果线粒体功能发生异常,就可能导致许多严重的遗传性疾病。
一、什么是线粒体线粒体是一种细胞内特殊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能量并进行细胞呼吸作用。
线粒体不断产生能量,使细胞得以正常生长和运作。
线粒体有自己的DNA,称为线粒体DNA(mtDNA)。
mtDNA不同于细胞核DNA,它只有几个基因,这些基因与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线粒体遗传方式与常规的遗传方式不同。
细胞核DNA父母二者都会同时遗传,而mtDNA只有母亲遗传。
也就是说,如果母亲携带某种mtDNA的突变,那么她的孩子也有可能会继承这种mtDNA的突变。
二、线粒体功能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许多人体器官和系统,包括肌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五官等等。
它通常会导致许多不同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等。
其中,最常见的线粒体疾病是“氧化磷酸化缺陷”(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eficiency)。
当线粒体能源不足时,细胞会失去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导致疾病发生。
另一种线粒体功能异常是“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缺陷”(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defect),这种异常可能导致某些线粒体失去正常的能量产生方式,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特别是由于线粒体DNA的遗传特点,一旦线粒体功能异常,则其影响可多代传承。
这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并可能对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产生影响。
三、常见的遗传性疾病1. 肌肉性疾病儿童期肌阵挛症(infantile spasms)是一种罕见的肌肉性疾病,它主要影响儿童的发育和智力。
该疾病通常由于mtDNA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导致线粒体能量产生不足。
遗传性疾病PPT课件
![遗传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1f1c2d3968011ca3009148.png)
第二节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染色体 的数目或/和结构异常的疾病,常造成机 体多发畸形、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 和多系统的功能障碍,故又称之为染色体 畸变综合征(chromosomal aberration syndrome)
21
一、染色体畸变分类
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同时存在
44
临床表现
体检发现男性第二性征不明显,无胡须, 无喉结,皮肤白皙,睾丸小,阴茎亦小, 阴毛发育差 智商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能够正常学习 并且适应社会工作,平均智商较正常人群 低10~15分左右
45
实验室检查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标准型为三体型 47,XXY 生化检验 患者血清中睾酮降低,垂体促性 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 FSH)升高 其他检验 患者精液中无精或少精,曲细精 管玻璃样变,其睾丸间质细胞(Leydig氏细 胞)虽有增生,但内分泌活力不足
遗传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16
病史
全身检查,家系调查和家谱分析, 记录母亲妊娠史 详细询问母亲孕期用药史及病史
17
体格检查
注意头面、耳位、眼距,眼裂,鼻翼、唇 腭裂和高腭弓,上下部量、指距、乳间、 脊柱、胸廓异常,关节活动、皮肤和毛发 色素,手纹,外生殖器 注意黄疸、肝脾肿大和神经系统症状 注意特殊汗味、体味或尿味
46
治疗
自11~12岁始进行雄激素疗法。采用长 效睾酮制剂,如庚酸睾酮治疗,开始每次 肌注50mg,每3周1次,每隔6~9个月增 加剂量50mg,直至达到成人剂量(每3周 200mg)
小儿内分泌疾病怎样诊断和治疗
![小儿内分泌疾病怎样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ffbc59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3.png)
小儿内分泌疾病怎样诊断和治疗一、小儿内分泌疾病当前,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儿科类疾病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临床上,一方面感染性的疾病渐渐被控制,另一方面非感染性的疾病比例却在逐年升高。
其中,最受医学、家长、社会等各行业关注的是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而比较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了肥胖症、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指的是机体内分泌功能异常而引发的一些疾病,其中包括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本身的结构出现异常等。
小儿的成长发育、新陈代谢均与内分泌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小儿肥胖症、性早熟、矮小症等与内分泌有关的疾病逐渐被关注。
小儿内分泌疾病之所以出现,这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日常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小儿一旦患上此类疾病,将会对其生长发育(身高、体格等)、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怎样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儿内分泌疾病是当前儿科医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小儿肥胖症、性早熟、矮小症、甲状腺功能减弱等是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
要想对小儿内分泌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要对具体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疾病的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小儿肥胖症小儿肥胖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儿童肥胖逐渐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肥胖症一般分为了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的小儿肥胖症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的疾病,由于长时间摄入的能量远远超过了人体消耗量,没有被消耗的能量变成脂肪在儿童体内囤积,儿童的体重也将逐渐增加,并超过儿童体重的正常水平。
当孩子的体重超过了同年龄、同水平儿童体重均值的20%,便可诊断该儿童患有肥胖症。
据世界肥胖工作组报道,小儿肥胖症的长期危险性是极高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理、智力行为和心理,更重要的是会增加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会影响未来几代人的健康。
因此,对小儿肥胖症进行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诊断儿童肥胖症,首先需要明确小儿是单纯性肥胖还是继发性肥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点一、21-三体综合征1.熟悉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2.掌握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3.熟悉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分型二、苯丙酮尿症1.了解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2.掌握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3.熟悉苯丙酮尿症的诊断方法4.掌握苯丙酮尿症的治疗方法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2.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3.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4.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鉴别诊断5.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要点精解一、21-三体综合征1.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21-三体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与母亲妊娠时年龄过大、妊娠时病毒感染、使用某些药物或放射线照射、遗传因素等有关。
2.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⑴典型的特殊面容:两眼裂外侧上斜,鼻梁低平,眼距较宽,嘴小唇厚,伸舌流涎,耳廓较小。
皮肤细嫩,头发细软。
⑵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
⑶生长发育落后,运动机能发育落后,性发育迟缓,出牙延迟。
肌张力低下,关节柔软,腹膨隆,可有脐疝。
⑷肢体短小,手指粗短,小指尤短且向内弯曲,常有通贯手,手掌三叉点移向掌心。
⑸其他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腭、唇裂,多指趾畸形等。
3.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分型:21-三体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有下列三种类型:⑴典型21-三体型:核型为47,XY(XX),+21,此型占绝大多数,约95%。
⑵易位型:约占%~5%,其中D/G易位最常见,D组中以14•号染色体畸变为主,核型为46,XY(XX),-14,+t(14q21q);少数为15号染色体畸变所致,核型为46,XY(XX),-15,+t(15q21q)。
另一种为G/G易位,核型为46,XY(XX),-21,+t(21q21q),或46,XY(XX),-22,+t(21q22q)。
⑶嵌合体型:约占2%~4%,患儿体内有两种细胞株,一株正常,另一株为21-三体细胞,核型多为46,XY(XX)/47,XY(XX),+21。
二、苯丙酮尿症1.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苯丙酮尿症是一种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大部分患者由于肝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不能将苯丙氨酸变为酪氨酸,而是转变成苯丙酮酸从尿液中排除,并引起一系列代谢异常。
⑴典型(99%):肝细胞缺乏苯丙氨酸-4-羟化酶(PAH)。
⑵非典型(1%):四氢叶酸缺乏型(BH4)。
包括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GTP- CH)缺乏型、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6-PTS)缺乏型、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DHPR)缺乏型。
2.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⑴出生时正常,3~4个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落后,表情呆滞,易激惹,可伴有惊厥,如未经治疗,大都发展为严重的智力障碍。
⑵外观:头发逐渐变黄、少光泽,皮肤色泽浅,面部可有湿疹样皮疹。
⑶尿有“霉臭”或呈“鼠尿”味。
⑷同胞兄妹中可能有同样患儿。
3.苯丙酮尿症的诊断方法:⑴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肼:为本病的筛查试验,呈阳性。
⑶尿液中大量排出对羟基苯乙酸、对羟基苯丙酮酸等特征性有机酸,可藉气相色普检测确诊。
尿氨基酸层析或高压电泳可发现苯丙氨酸区带。
⑷尿蝶呤分析:应用高压液相层析(HPLC)测定尿液中新蝶呤和生物蝶呤的含量,可以鉴别三种非典型苯丙酮尿症。
⑸血氨基酸分析:血苯丙氨酸(Phe)>L(20mg/dl);血酪氨酸(Tyr)降低;⑹酶学诊断:外周血相关缺陷酶分析,适于非经典型。
⑺DNA分析: PAH基因突变分析。
⑻产前诊断:羊水DNA分析与羊水蝶呤分析4.苯丙酮尿症的治疗方法:⑴低苯丙氨酸饮食:一经诊断,应及早开始饮食治疗,对婴儿喂给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对幼儿添加辅食应以低蛋白质食物为主,每日苯丙氨酸按30~50mg/kg适量供给,以维持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在~L(2~10mg/dl)为宜,以减少对脑的损伤。
饮食控制需持续到青春期以后。
⑵伴有惊厥者:使用抗惊厥药物。
⑶非典型PKU治疗:配合饮食疗法,补充BH4、5-羟色胺、L-DOPA等。
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由先天性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造成。
分为两大类:⑴散发性者:因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所引起;包括①甲状腺胚胎发育异常,如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约占 90% ;②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③促甲状腺激素(TSH)缺乏;④受体缺陷。
⑵地方性者:多见于甲状腺肿流行的地区,由于胎儿期缺碘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⑴常为过期产儿,出生体重较重,新生儿期生理性黄疸延长。
⑵生理功能低下,如体温低,心率、呼吸频率较慢,喂养困难,少吃少哭,少动多睡,常有便秘腹胀。
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生理功能低下。
⑶特殊面容、形态:较大患儿常呈呆笨面容,体态不匀称,躯干长而四肢短小,鼻梁低,舌厚大且常伸出口外,皮肤粗糙且干燥,肤色黄,可有粘液性水肿,头发稀少干枯,腹膨隆,常有脐疝。
⑷智能落后,动作发育迟缓,表情呆板。
⑸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出牙延迟,囟门晚闭。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⑴新生儿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为法定筛查疾病之一。
采用生后2~3天新生儿干血滴纸片检测TSH浓度。
若>20mU/L时,为筛查阳性,再作血清TSH和T4测定以确诊。
⑵血清TSH增高,血T4、T3降低。
⑶甲状腺131I吸收率降低,甲状腺99m Tc扫描可发现甲状腺缺如,•发育不全或异位。
地方性呆小病吸碘率正常或增高。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鉴别诊断:⑴佝偻病:有动作发育、生长发育迟缓,但智能正常,皮肤正常,有佝偻病体征以及血生化和骨骼X片的改变,无甲低特殊面容。
⑵先天性巨结肠:出生后即有便秘、腹胀,并伴有脐疝,但其面容、精神反应正常,血T3、T4、TSH正常。
⑶21-三体综合征:有智能、运动、生长发育落后,眼距宽、外眼角上斜、鼻梁低、伸舌的特殊面容,但皮肤毛发正常,依染色体核型检查确诊。
⑷骨骼发育障碍的疾病:如骨软骨发育不良、粘多糖病等均有生长迟缓,骨骼X光片和尿中代谢物检测可鉴别。
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⑴本症应早期确诊,尽早治疗,终身服药,减少对脑发育的损害,甲状腺制剂需终身服用。
①L-甲状腺素钠:从小剂量开始,婴儿8~14μg/(kg·d),儿童4μg/(kg·d),•每1~2周增加1次剂量,直至临床症状改善、血清T4和TSH正常,即作为维持量使用。
②甲状腺片:用量参照L-甲状腺素钠,60mg相当于L-甲状腺素钠100μg。
⑵钙剂及各种维生素等辅助治疗。
患儿生长加速后,需及时补充VitD与钙剂;有贫血时,根据病情用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等。
强化试题㈠A1型题1.对21-三体综合症最有确诊价值的依据是:【】A.智能低下D.通贯手E.手皮纹特点2.21-三体综合症最常见的染色体核型是:【】,XX(或XY),+21,XX(或XY),+21/46,XX(或XY),XX(或XY),-14,+t (14q21q),XX(或XY),-22,+t(21q22q),XX(或XY),-21,+t (21q21q)3.苯丙酮尿症患儿未经治疗,通常在生后何时出现症状:【】~2月~6月~12月~18月~24月4.苯丙酮尿症患儿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惊厥B.肌张力增高C.智能发育落后D.毛发、皮肤色泽变浅E.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5.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哪种酶缺乏所引起的疾病:【】A.酪氨酸羟化酶B.苯丙氨酸羟化酶C.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D.丙酮酰四氢生物蝶呤合成酶E.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6.典型苯丙酮尿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A.补充酪氨酸B.给予四氢生物蝶呤C.给予5-羟色氨酸D.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E.补充左旋多巴7.苯丙酮尿症患儿的饮食疗法中,每日苯丙氨酸最合适的量为:【】~30mg/kg~50 mg/kg~70 mg/kg~100 mg/kg~120 mg/kg8.苯丙酮尿症在新生儿期筛查采用哪种检查:【】A.尿三氯化铁试验B.尿2,4-二硝基苯肼试验细菌生长抑制试验9.为早期诊断,可在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包括:【】A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B. 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C.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D.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E. 苯丙酮尿症10.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最主要的原因是:【】A. 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B. 促甲状腺激素缺陷C.甲状腺合成途径中酶的缺陷D.碘缺乏E.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1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新生儿期最早引起注意的症状是:【】A.特殊面容B.智能发育低下C.生长发育低下D.生理性黄胆时间延长E.皮肤粗糙12.新生儿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最突出的表现是:【】A.特殊面容B.身材矮小C.智力低下D.皮纹异常E.生理功能全面低下表现1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新生儿期筛查是测定血中:【】A. T3B. T4C. TSHD.酪氨酸E.苯丙氨酸1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确诊需检测血中:【】4,TSH,TS㈡A2型题15.男孩,1岁。
因生长落后、智能发育迟缓就诊。
刚会独坐,不会站立,四肢肌张力低下,身长60cm,表情呆滞,眼距宽,鼻梁低平,眼外侧上斜,四肢短,手指短粗,小指内弯。
最最可能的诊断:【】A.佝偻病-三体综合症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E.营养不良16.女孩,1岁。
因智能发育落后就诊,不认识父母,不会独站,常有抽搐发作。
皮肤白晰,头发黄,面部湿疹,尿有怪臭味。
最可能的诊断是:【】A.癫痫-三体综合症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D.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E.苯丙酮尿症17.女孩,2岁。
现不会独走,不会说话。
查体:心率80次分,表情淡漠,眼睑轻度浮肿,鼻梁低平,手指短粗,皮肤粗糙,有脐疝。
最可能诊断是:【】A.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三体综合症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D.苯丙酮尿症E.营养不良18.男孩,1岁半。
因生长发育及语言、运动落后就诊。
刚会独站,不会说话。
身长63cm,心率84次/分,前囟1.5cm,鼻梁扁平,眼距宽,舌大,常伸出口外,皮肤粗糙,四肢短,腹部膨隆。
为确诊,应首选哪项检查:【】A.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B.尿三氯化铁试验C.尿2,4-二硝基苯肼试验D. 血T3、T4 、TSHE.染色体核型分析19.一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4250g。
出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至第3周末仍未退黄。
少哭,多睡、腹胀、便秘。
测血清TSH 30 mU/ml。
最可能诊断为:【】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溶血病C.新生儿肝炎综合征D.先天性巨结肠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0.三岁男孩,因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