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模式思考
芬兰教育改革心得体会(3篇)
![芬兰教育改革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75d5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e.png)
第1篇近年来,芬兰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芬兰教育以其高质量、公平性、创新性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典范。
作为一名关注教育改革的研究者,我有幸对芬兰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以下是我对芬兰教育改革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芬兰教育改革的核心是重视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芬兰教育体系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强调为学生提供全面、均衡的教育。
以下是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特点:1. 小班教学:芬兰学校普遍实行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
小班教学有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效果。
2. 课程设置:芬兰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
课程内容丰富,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评价体系:芬兰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而非单纯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多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4. 教师培训:芬兰高度重视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和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公平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芬兰教育改革强调公平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
以下是芬兰实现教育公平的几个方面:1. 资源分配:芬兰政府注重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确保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均衡。
同时,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额外的教育支持。
2. 义务教育:芬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每个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政府提供特殊教育支持。
3. 支持弱势群体:芬兰政府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为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障儿童等提供特殊教育支持。
4. 教育公平政策:芬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公平政策,如免费午餐、交通补贴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芬兰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是其创新教育的几个特点:1. 教学方法:芬兰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思考。
芬兰教育理念
![芬兰教育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aa460bc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6.png)
芬兰教育理念
芬兰教育理念强调平等、个性化和终身学习。
1. 平等教育:芬兰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学校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没有富人和穷人之分,也没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普通学生之分。
2. 个性化教育:芬兰学校注重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教师采用个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来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
3. 终身学习:芬兰强调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中进行,而是一种终身的学习过程。
学生被鼓励终身学习,不仅仅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4. 基础教育优先:芬兰教育系统注重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都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知识和社交能力。
5. 实践导向:芬兰教育强调实践和实际应用。
学生被鼓励参与实际工作和社区服务项目,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总体来说,芬兰教育理念强调平等、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注重基础教育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
这些理念使得芬兰的教育系统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
芬兰的教育模式
![芬兰的教育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8088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2.png)
芬兰的教育模式芬兰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来备受世界瞩目,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使芬兰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领头羊。
在芬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一、平等和包容芬兰的教育模式以平等和包容为核心价值观。
在芬兰的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并且不论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或学习能力如何,每个人都受到平等对待。
这种平等的理念体现在不分班级的政策上,学生们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不会被分成强弱班,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芬兰的教育系统也非常注重包容,为学习困难和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学校会配备专门的教育专家,为这些学生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融入学校和社会。
二、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芬兰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鼓励提出问题,探索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芬兰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主权芬兰的教育模式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主权。
教师在芬兰被视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他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芬兰的教师培训非常严格和系统化,他们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和实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自由度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
四、综合评价和少量作业芬兰的教育模式强调综合评价和少量作业。
学生不会被过多的作业压迫,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和参与其他活动。
学校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
芬兰的学生被鼓励进行创造性的项目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果。
芬兰幼儿园教育模式观后感
![芬兰幼儿园教育模式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b8355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6.png)
芬兰幼儿园教育模式观后感《芬兰幼儿园教育模式观后感》最近观看了芬兰幼儿园教育模式的相关资料,真的让我感触颇深。
刚看时,我看到他们的教室环境布置,就感觉特别温馨且富有创意。
宽敞的教室里,有各种各样孩子自己创作的作品随意地展示着,看到这里我感觉这里充满了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整个教室没有那种规规矩矩、千篇一律的布置,这和我们以往概念中的教室有点不太一样。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待孩子户外活动的态度。
他们无论天气如何都会带孩子出去活动。
记得有一个画面是下着雪,孩子们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在雪地里玩耍,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那个场景让我十分震撼,在中国可能下雪天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冻着,不让他们出门,但芬兰却如此鼓励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无惧恶劣天气。
当时我就想到,这样的孩子一定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吧。
这让我明白了户外活动在芬兰幼儿教育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点就是芬兰幼儿园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他们不会过度地去帮忙孩子做事情。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们会自己决定吃多少、想吃什么。
看到孩子们轻松顺利地处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我就在想,这是在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呢。
对比我们这边有些幼儿园一口一口给孩子喂饭的场景,我感觉芬兰这种做法更加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形成。
另外,芬兰幼儿园非常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总是能够看到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做的活动,无论是绘画、搭积木还是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是旁边引导,而不是主导孩子的行为方向。
看完后我明白了尊重孩子的兴趣是多么重要,这会让孩子更主动地去探索世界。
不过我也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说,他们在一些艺术创作的活动中,似乎没有太多的标准,那孩子会不会缺乏一些基本的审美和技巧训练呢?但是尽管有这点疑惑,芬兰幼儿园教育模式那种自由、开放、尊重孩子天性的理念已经深深打动我了,感觉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2a91e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5.png)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前阵子,我偶然接触到了关于芬兰教育的一些资料,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说起芬兰,以前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它是一个北欧国家,有美丽的极光和寒冷的冬天。
但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教育之后,我才发现,这个国家在教育方面简直有着让人惊叹的“魔法”。
在芬兰的教育体系中,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他们对孩子个体的尊重。
不像咱们这儿,孩子从小就被塞进各种培训班,为了考试成绩拼命。
在芬兰,孩子们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去成长。
老师不会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孩子,而是会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
比如说,有个孩子数学不太好,但画画特别有天赋,老师不会逼着他一定要在数学上取得多高的分数,而是会鼓励他发挥画画的特长,并且还会想办法把画画和数学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感兴趣的事情中不知不觉地提高数学能力。
这要是在咱们这儿,估计早就被贴上“偏科生”的标签了。
还有他们的课堂,那简直就像是孩子们的乐园。
我看到的视频里,孩子们可以坐在地上,可以随意走动,只要他们在思考,在学习,老师都不会去干涉。
而且课堂上也不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
更多的时候,是孩子们自己讨论,自己动手实践。
老师就像一个引导者,在旁边默默地观察,适时地给予帮助。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小时候的课堂,大家都正襟危坐,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谁敢乱动一下,那可就惨了。
芬兰的学校也特别注重实践。
他们经常会带孩子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学习。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例子,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去森林里上课。
孩子们在森林里观察各种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还学习如何辨别方向,如何根据天气判断时间。
回来之后,孩子们还要写一篇关于这次森林之旅的作文。
这多有意思啊!咱们这儿的孩子,大多数时候都被困在教室里,对着书本死记硬背。
能有几次去郊外春游秋游的机会,都觉得像是过年一样开心。
再说说他们的考试制度。
在芬兰,很少有那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
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平时的表现和学习过程。
芬兰小学教育心得体会
![芬兰小学教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5e412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b.png)
随着全球化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和借鉴芬兰的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也掀起了学习芬兰教育的高潮。
我有幸在芬兰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亲身体验了芬兰小学教育的魅力。
以下是我对芬兰小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芬兰小学教育的核心理念1.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芬兰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强调自主学习芬兰小学教育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芬兰小学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4. 强调团队合作芬兰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团队活动,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协作。
二、芬兰小学教育的教学特点1. 小班化教学芬兰小学班级人数较少,一般为20人左右。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启发式教学芬兰小学教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实践教学芬兰小学教育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
学校设有各种实验室、工作室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个性化教学芬兰小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芬兰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芬兰小学的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特色课程芬兰小学的特色课程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戏剧等。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a0bae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5.png)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前段时间,我偶然接触到了一些关于芬兰教育的资料,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说起芬兰,以前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它美丽的极光和寒冷的气候上。
但深入了解他们的教育之后,我才发现,这个北欧小国在教育领域简直就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在芬兰的教育体系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对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重视。
他们不会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孩子,不会要求所有孩子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同样的学习目标。
比如说,在一堂数学课上,有的孩子可能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的运算,开始探索更复杂的数学难题;而有的孩子可能还在努力理解加法的概念。
老师不会因为一部分孩子的超前而加快进度,也不会因为另一部分孩子的滞后而放慢脚步。
他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成长,真正做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还有他们的课堂氛围,那叫一个轻松自在!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在一节自然科学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森林里。
孩子们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而是在树林间穿梭,观察着树木的纹理,抚摸着地上的苔藓,倾听着鸟儿的歌声。
老师也没有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讲课,而是和孩子们一起蹲在地上,研究着一只小昆虫的爬行轨迹。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问,老师耐心地解答,笑声和讨论声在树林里回荡。
这样的课堂,没有死记硬背,没有枯燥的讲解,只有对知识最纯粹的探索和热爱。
芬兰的教育也非常注重实践。
他们认为,知识不仅仅是在书本里,更在生活中。
有一次,我看到一所学校组织了一次烘焙活动。
可不是简单地做做饼干哦!孩子们从计算食材的比例,到掌握烘焙的时间和温度,再到设计包装和销售策略,全程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数学、科学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而且,当他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糕点被人们购买和称赞时,那种成就感和自信心简直爆棚!另外,芬兰的老师们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可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朋友和伙伴。
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启示
![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798bf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8.png)
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启示芬兰教育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其“现象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理念被广泛研究和引入到其他国家的教育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以及对其他国家教育的启示。
1. 整合本真的问题:芬兰的“现象教学”强调要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引发他们对问题的疑问和思考。
这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将不同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 跨学科学习:芬兰的“现象教学”注重跨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主导和合作学习:芬兰的“现象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并与同伴进行合作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引导式教学:芬兰的“现象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他们与学生共同探索问题并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5. 反思和评估:芬兰的“现象教学”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估,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来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成果的评估,以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芬兰的“现象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跨学科学习、教师的指导和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估。
其他国家的教育可以从芬兰的经验中吸取启示,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经验启示
![教育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经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d1d2a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d.png)
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经验启示一、典型案例:芬兰教育体系芬兰教育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而闻名于世,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1.教育公平:芬兰教育注重公平性,确保所有学生无论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如何,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保持高度均衡,确保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条件基本一致。
2.教师培训:芬兰对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非常严格,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和尊重,能够积极参与教育决策和改革。
3.学生中心:芬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学校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评价体系:芬兰教育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评价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这种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二、经验启示1.坚持教育公平原则: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同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保障他们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2.提高教师素质:要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同时,要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尊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以学生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4.完善评价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术成绩、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同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过程。
芬兰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氛围。
芬兰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师范生教育的启示
![芬兰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师范生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9f627a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a.png)
芬兰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师范生教育的启示
芬兰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师范生教育的启示,在今天的发展中拥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而且重视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能力,以及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技能。
因此,我们不得不从芬兰的教师教育模式中学习,为我国师范生的教育提供参考。
首先,芬兰教师教育模式专注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这里,教师不仅要学习如何授课,更要学习如何理解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和素质。
这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关键,对于我国师范生来说也一样。
此外,芬兰教师教育模式也重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能力。
这种模式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发展、了解学生背景和需要、以及推动学生成长上。
因此,从芬兰的教师教育模式中,我国师范生可以学习如何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教育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最后,芬兰的教师教育模式也重视教师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技能。
这样的技能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自我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国师范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使他们成长为有礼貌、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总之,芬兰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借鉴芬兰的教师教育模式,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师范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改革:Finland的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Finland的教育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79b15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d.png)
教育改革:Finland的教育模式介绍近年来,教育改革已成为国际上一个热门的话题,各国纷纷推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希望提升自己国家的教育水平。
在这其中,芬兰的教育模式备受瞩目。
芬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系统之一,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借鉴。
本文将介绍芬兰的教育模式,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芬兰的教育模式学前教育芬兰的教育模式从学前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是芬兰教育模式的重要一环,幼儿园老师注重为孩子提供自由和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免费教育芬兰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不收费。
这使得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保障了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
尊重教师芬兰的教育模式重视教师的权威和专业性,教师被视为教育的专家。
教师享有较高的地位和薪酬,这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行业。
此外,教师也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进行教学。
芬兰教育模式的成功原因注重平等芬兰教育模式注重平等,将教育机会提供给每个孩子,不论他们的背景如何。
这种追求平等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之间的差距得到缩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个性化教育芬兰的教育模式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芬兰的教育模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参与度高芬兰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积极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
重视教育的终身性芬兰的教育模式强调教育的终身性,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而获得文凭,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芬兰教育读后感
![芬兰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4c09c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e.png)
芬兰教育读后感芬兰教育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瞩目,其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成功的教育模式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对象。
通过阅读有关芬兰教育的相关资料,我对芬兰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自己的教育观念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芬兰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政策支持。
芬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与此同时,芬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非常大,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师的高素质。
这种教育理念和政策支持使得芬兰教育在国际上备受瞩目,并成为了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芬兰教育的独特之处。
芬兰教育不以竞争为导向,而是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芬兰教育体系下不会被过多的功课和考试所压迫,而是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芬兰教育的成功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教师的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我也会积极倡导教育公平,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政策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有关芬兰教育的资料,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芬兰教育的成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将以芬兰教育为榜样,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也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345a9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0.png)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一直以来,对于教育,我总有很多的思考和好奇。
最近,我深入了解了芬兰的教育,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芬兰的教育,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
这种自由不是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在一定规则下,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去发现。
在芬兰的学校里,课程安排不是满满当当,孩子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他们可以在图书馆里安静地阅读,可以在户外尽情地玩耍,也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一放学就像脱缰的野马,在田野里疯跑,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至今都难以忘怀。
我看到过一个芬兰课堂的视频,那场景真的让我又惊讶又羡慕。
老师没有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而是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像是在进行一场温馨的家庭聚会。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老师则微笑着倾听,时不时地点点头,给予鼓励。
有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块石头,兴奋地说他在河边捡到的,觉得石头上的纹理像一幅神秘的地图。
老师没有因为这与课程无关而打断他,反而引导大家一起观察石头的纹理,讨论大自然的奇妙。
芬兰的教育还特别注重实践。
他们不会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体验,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不是单纯地讲解理论,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电路,去感受电的流动;学习地理的时候,会带学生们去森林里观察植被的分布,了解地形地貌对生态的影响。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真实存在。
有一次,我看到一群芬兰的小学生在学习烹饪。
别小看这烹饪课,这里面可藏着大学问呢!孩子们要自己选择食材,计算成本,按照食谱一步步操作,最后还要打扫厨房。
这一系列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生活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有个小女孩,不小心把鸡蛋打破了,蛋液流了一地。
她一开始有点慌张,但在小伙伴们的鼓励下,她迅速清理了地面,重新拿了一个鸡蛋继续做。
芬兰教育读后感
![芬兰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3d14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2.png)
芬兰教育读后感芬兰教育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瞩目,其教育制度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通过阅读有关芬兰教育的相关资料,我对芬兰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芬兰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芬兰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来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学校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政府还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这种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为芬兰教育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芬兰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芬兰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注重学生的情感、社交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芬兰教育体系下不会被过多的功课压力所困扰,而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兴趣课程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快乐,更加自主,也更加全面发展。
再次,芬兰教育注重个性化教学。
芬兰教育不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实施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最后,芬兰教育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
芬兰教育系统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通过对芬兰教育的了解,我深刻感受到了芬兰教育的先进性和成功之处,也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认为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芬兰教育中汲取经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师待遇,推行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教育资源,使我国的教育体制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bdd2a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2.png)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芬兰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世界教育强国,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制度备受瞩目。
我有幸有机会深入了解了芬兰的教育观,深受启发并产生了很多感悟。
下面我将就此展开论述。
首先,芬兰的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与其他国家相比,芬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并非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
芬兰的教育课程设计非常灵活,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这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形成了对学习的内在动力。
与此同时,芬兰的教育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情感素养,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具备更全面的发展。
其次,芬兰的教师素质十分高。
在芬兰,成为一名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专业培训。
教师被视为社会的精英,具备高度专业性和责任感。
芬兰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
与其他国家相比,芬兰的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这种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使得芬兰的教育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爱和培养。
再次,芬兰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幸福感和健康发展。
在芬兰的学校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和休息时间。
学生们通常每天有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交交流。
这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芬兰的教育强调教育的公平性。
在芬兰,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不论学生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条件如何。
芬兰的教育制度致力于缩小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这种追求教育公平的理念,使得芬兰的教育成为了一个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潜力的平台,为每个孩子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芬兰的教育观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
芬兰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应用
![芬兰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37e13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0.png)
芬兰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应用芬兰是一个位于北欧的国家,以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而闻名于世界。
自1970年代开始,芬兰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并不断优化,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颇受欢迎的芬兰教育模式。
通过对芬兰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应用,我们或许能从中窥见其成功原因,并借鉴其优点,来改善我们自己的教育制度。
芬兰教育模式的特点芬兰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学生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在芬兰,每个孩子都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是一群学生中的一员。
学校和老师倾向于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并将教学进程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和需要。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能力,能够开发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材料,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芬兰,教育非常平等。
这意味着教育系统致力于消除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以确保他们均从教育中获益。
芬兰政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提供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教育。
实现平等教育还需要教育者的高地位,芬兰的教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教师无需承担过度的行政工作和评估任务,而可以将更多时间花在课堂上。
根据芬兰的教育模式,教育是一项职业。
一个经过全面培训和有资格认可的教师将付诸实践他所学习的,而不会被其他无关的行政工作分心。
透过芬兰教育模式的成功芬兰在全球范围内是教育领域的佼佼者,不断地实践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创新教学方法。
从早期就意识到教育评估的局限性,芬兰决定投资实验室式学习来发掘学生潜在的才能,这反过来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芬兰,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学校领导人具备管理专业知识,支持教师实践及促进校园改善。
教师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以便应对教学改革并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芬兰通过教学实践组织现代教育系统,并提供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激励和奖励制度。
芬兰的教育系统还采用了协作教育模式,即教师之间的合作。
这通常是指不同学校和不同课程的教师协同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或课程材料以更好地提供学习成果。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f2544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4.png)
芬兰的教育观后感近年来,芬兰的教育系统备受瞩目,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体系之一。
作为一个对教育有浓厚兴趣的人,我决定深入了解芬兰的教育观,并对其进行一番思考和反思。
首先,芬兰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与其他国家相比,芬兰的教育课程更加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多地是通过讨论和实践来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其次,芬兰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
在芬兰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同样重要。
学校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音乐、艺术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芬兰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项目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培养了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意识。
再者,芬兰的教育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
在芬兰,教师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接受严格的培训,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此外,芬兰的教师还有更多的自由度来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这种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教育观念,使得芬兰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有效。
然而,芬兰的教育观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虽然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但是否过于强调个人的发展和成就,而忽视了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呢?在现实社会中,个人的成功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和共同努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样重要。
其次,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否过于强调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呢?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最后,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但是否过于强调了教师的自由度和个人创新,而忽视了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呢?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是促进教育进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更加重视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
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启示
![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91ddb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c.png)
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启示【摘要】芬兰的“现象教学”注重学生主导学习、跨学科综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师角色转变、团队合作和互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种教学理念对其他国家具有启示,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未来发展方向则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芬兰的“现象教学”理念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芬兰、现象教学、学生主导、跨学科、实践能力、教师角色、团队合作、启示、未来发展、教育革新1. 引言1.1 什么是芬兰“现象教学”芬兰“现象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探究、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芬兰“现象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表现,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团队合作中成长,芬兰“现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具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教育经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1.2 芬兰“现象教学”的背景芬兰“现象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探究和跨学科合作的教学理念,起源于芬兰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芬兰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教育的典范,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对教育理念的持续探索和实践。
在21世纪初期,芬兰开始探索一种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和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于是“现象教学”便应运而生。
“现象教学”的背景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批判和反思,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重视,以及对教育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在全球教育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芬兰教育界意识到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加灵活、开放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芬兰现象教学法对我国的启示
![芬兰现象教学法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cbdbe3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6.png)
芬兰现象教学法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芬兰教育一直以来备受世界瞩目,其教育模式被誉为“芬兰现象”。
芬兰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不仅在芬兰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芬兰现象教学法的特点、优势以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芬兰现象教学法的特点1.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芬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芬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2. 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芬兰教育中的教师是高度专业化的,他们需要接受长期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芬兰教育中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3.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芬兰教育中的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度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课程。
芬兰教育中的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更是积极参与学习的主体。
三、芬兰现象教学法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芬兰教育中的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这种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芬兰教育中的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这种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芬兰教育中的教学法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这种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芬兰现象教学法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国教育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22c3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3.png)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一、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1.1 重视学前教育芬兰的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可以带着孩子去幼儿园,而不需要等到孩子满一定年龄。
这种做法使得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教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1.2 以学生为中心芬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手。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1.3 注重实践性教学芬兰的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们动手操作、实践探索。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2.1 重视学前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存在对学前教育的忽视。
借鉴芬兰的经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前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2 以学生为中心我国的教育体制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芬兰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3 注重实践性教学我国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芬兰的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应该借鉴芬兰的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结论芬兰幼儿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从芬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汲取营养,努力改进我国的幼儿教育,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教育模式思考
芬兰教育模式思考思维科学之友
考虑到亚洲学生学习时间远远多于西方学生,因此,芬兰的教育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在芬兰,由于不存在以分数为衡量标志的考评体系,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不用为了学生成绩而工作。
衡量教育成果,都由教师自行设计测验形式,很多教师甚至从不进行测试。
他们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认识几何图形、上数学课,户外教学渗透到各个学科。
2012年05月26日09:53新华网
播到腾讯微博
芬兰的小学课堂
奥巴马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希望美国的教师“不要再为考试而教学”,但同时他又提出“奖励那些最好的老师”、“剔除那些误人子弟的教师”。
这些提法貌似都有道理,然而却经不起琢磨:既然不让为了分数工作,那为什么要用名为“勇争第一”的项目奖励最好成绩的老师、解雇那些学生成绩总不合格的教师呢?总统完全矛盾的政策,使美国的老师们,只能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学,否则根本端不稳碗饭。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从布什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下”政策,到奥巴马提出的“勇争第一”项目,都是美国所谓“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一部分。
而这个“教改”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成绩来检验教育成果。
成绩不仅用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水准,还决定着老师的去留奖罚,更关系到学校拿到经费、分配到优质教育资源等这些要命的问题。
其思路无非是从市场经济的原则演变而来:只有给教师和学校“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才能促使他们做到最好。
然而,北欧的芬兰却创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芬兰教育模式”。
美国学者莎尔伯格最近出版了新书《芬兰经验:世界能从芬兰教育学到什么?》,介绍了芬兰教育体系的成功之道。
芬兰是除了少数亚洲国家以外,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遥遥领先的唯一西方国家。
但是考虑到亚洲学生学习时间远远多于西方学生,因此,芬兰的教育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在芬兰,由于不存在以分数为衡量标志的考评体系,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不用为了学生成绩而工作。
衡量教育成果,都由教师自行设计测验形式,很多教师甚至从不进行测试。
他们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认识几何图形、上数学课,户外教学渗透到各个学科。
芬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大纲只有寥寥10页纸!实践证明,这样彻底放开的机制没有造成混乱,反而促使教师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努力培养学生。
同时由于没有了成绩的竞争,学校和教师也自觉地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芬兰学校也有严格的纪律,比如中小学生不允许携带手机、iPad等任何电子设备来学校。
反观美国的所谓“教改”更像是一场“教育生意”:家长是消费者,学生是产品,教师是工人,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加工产品。
美国教育改革运动遵循着“商业”逻辑:更多的考试,更多的教师被开除,更多的学校被关闭,更多的私立学校开张,又开始更多的考试,如此循环。
教育管理者坚信,这种优胜劣汰的方式可以最终让每个学生升入大学,贫穷也最终消除。
可遗憾的是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断言,以衡量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看,在基础教育这场比赛中,美国“完败”给芬兰。
芬兰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还得益于他们拥有十分严格甚至近乎于苛刻的教师进入门槛,即使小学教师一般也都拥有博士学位,并精通好几门科目的教学,中学教师收入始终处于上层,社会地位也相当崇高。
2008年,芬兰申请成为小学老师的大约有1258人,而如愿以偿的仅仅123名,录取比例不到10%。
美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很多州对教师学历没有严格要求,甚至有些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只要在所教授的科目上接受特定的培训就可以当老师。
芬兰人之所以能静下心来对教师进行精心的培养和挑选,得益于他们不受考试成绩的左
右。
学校不必用主要精力“为分奔忙”。
而美国学校的管理者们不得不在这场“教育生意”中算计各种投出与“考试成绩”这唯一产出之间的关系。
也许开除一批带不出好成绩的教师,高薪延请几位“出成绩”的高手,是学校最合算的经营之道。
因此,他们根本不关心那些长期受到成绩重压下教师的处境,更不会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无关考试的交流。
尽管芬兰近乎完美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获得了世界的喝彩,然而其实施难度极大。
如泰国曾一度取消考试,模仿芬兰模式,但是几乎无法推行,因为总会有家长在课余为自己的子女补课。
众多亚洲国家“分数至上”根植人心,没有考试,不看分数的教育体系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美国崇尚的“教育生意经”也使得考分成了金钱在教育中的化身。
因此,本书也指出,芬兰模式的出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多数人在物质生活和认识水准上趋于平等,也就是所谓“国民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读书新闻点
一年一度的
高考(微博)就要到了,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再次成为话题。
本期,我们选取了一本美国新书《芬兰经验:世界能从芬兰教育学到什么?》。
该书以芬兰成功推行的无分数教育考评体系为例,批评了美国教育体系的弊病。
由于世界各国国情差异,芬兰模式可能只是一种尝试,但是变教育理念、反思教育管理方式、优化教与学的目的和动机,应该是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