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基础教育中的教育改革经验和案例有哪些值得借鉴?
![基础教育中的教育改革经验和案例有哪些值得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daae7c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0.png)
基础教育中的教育改革经验和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供您参考:1. 芬兰的教育改革:芬兰被誉为世界教育强国,其教育改革经验值得借鉴。
芬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取消了标准化考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兴趣爱好。
教师专业度高,享有高社会地位,课堂教学注重互动和合作。
2. 新加坡的教育改革:新加坡的教育改革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
该国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实施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测、教师培训和评估体系。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艺术和领导才能。
3. 加拿大的教育改革:加拿大的教育改革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他们提倡学生主导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加拿大教育体系也非常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包容。
4. 中国的乡村教育改革:中国在乡村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培训,改善教育设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5. 花好校联盟:花好校联盟是中国一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践项目,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以班级为单位的束缚,引入跨学科、年级合作和项目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6. 北京“三三制”教育模式:北京市实施的“三三制”教育模式将义务教育分为小学三年级、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推进素质教育。
7. 荷兰的个性化教育:荷兰推行个性化教育,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学习节奏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些案例和经验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主要特点包括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倡个性化教育、重视教师培训与评价等。
当然,在借鉴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
芬兰教育改革心得体会(3篇)
![芬兰教育改革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75d5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e.png)
第1篇近年来,芬兰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芬兰教育以其高质量、公平性、创新性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典范。
作为一名关注教育改革的研究者,我有幸对芬兰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以下是我对芬兰教育改革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芬兰教育改革的核心是重视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芬兰教育体系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强调为学生提供全面、均衡的教育。
以下是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特点:1. 小班教学:芬兰学校普遍实行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
小班教学有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效果。
2. 课程设置:芬兰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
课程内容丰富,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评价体系:芬兰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而非单纯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多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4. 教师培训:芬兰高度重视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和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公平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芬兰教育改革强调公平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
以下是芬兰实现教育公平的几个方面:1. 资源分配:芬兰政府注重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确保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均衡。
同时,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额外的教育支持。
2. 义务教育:芬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每个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政府提供特殊教育支持。
3. 支持弱势群体:芬兰政府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为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障儿童等提供特殊教育支持。
4. 教育公平政策:芬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公平政策,如免费午餐、交通补贴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芬兰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是其创新教育的几个特点:1. 教学方法:芬兰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思考。
芬兰教育理念
![芬兰教育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aa460bc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6.png)
芬兰教育理念
芬兰教育理念强调平等、个性化和终身学习。
1. 平等教育:芬兰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学校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没有富人和穷人之分,也没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普通学生之分。
2. 个性化教育:芬兰学校注重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教师采用个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来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
3. 终身学习:芬兰强调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中进行,而是一种终身的学习过程。
学生被鼓励终身学习,不仅仅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4. 基础教育优先:芬兰教育系统注重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都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知识和社交能力。
5. 实践导向:芬兰教育强调实践和实际应用。
学生被鼓励参与实际工作和社区服务项目,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总体来说,芬兰教育理念强调平等、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注重基础教育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
这些理念使得芬兰的教育系统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
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及启示
![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2620e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e.png)
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及启示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各国在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芬兰在基础教育上的创新。
芬兰的教育系统被誉为世界最成功的教育系统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个体发展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芬兰教师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发展空间,他们被视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
这种注重教师素质和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创新。
新加坡一直以来在国际教育排名上名列前茅,其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加坡教育体系非常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社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刻苦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新加坡不断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保持教育的前沿性和现代性,这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国的基础教育创新也值得关注。
美国一直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美国的教育体系灵活多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此外,美国还鼓励学校与社区、家庭和企业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创新是各国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育体系,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各国能够在基础教育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芬兰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芬兰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dd3b0cfd1f34693daef3ea7.png)
&学教育 2。
18。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M 芬兰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玥内容摘要:芬兰,这地处北欧,领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云南省的面积,人口仅530万人。
在20世纪 60年代后期,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的驱动下,芬兰开始在综合学校施行九年义务教育,此后芬兰的教育体系 一直高踞国际教育体系排名前列。
自2000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次举办以来,芬兰每次都能在各项目中 达 近高平,人目。
献和数据,研究了芬兰础教育的,了芬兰基础教育的 ,后与我国的教育 高我国义务教育 的和建。
关键词:芬兰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教师芬兰基础教育的概况(一)九年制义务教育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的驱动下,芬兰 开始在综合学校施行九年义务教 育。
芬兰基础教育法规定7%16周 岁的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每 年上学190天,假期不给学生留作 业。
学生就学无择校行为,就近入 学。
义务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掌握 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 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培育出热 生,的一代人。
培养的,与此同时,开设灵多样的选学程,以学生 学习 生 。
的教育在芬兰,学校是学校,学校是 ,,无 在芬兰的,能 接受的学校教育,接 素的教,的程大纲,康的,的教。
芬兰的教育开 GDP的在6+上,教育开支在,社会 的出。
政 教育的 :为:基础教育40+。
学 是 的,无 是 学校是 学校,和政 一视 同,在校生 给 的经 。
政 为 学校 提供计程车接送学生上下 学,从而为 学校的生源提供 了保障。
因为地方注的教育资源相当,而可以放心地在一般学校和语、双语学校之间进行理性的平实的选择。
二.芬兰基础教育的特色(一)贯彻平等的教育理念芬兰建立了一个教育机会均等为基础,、包容的教育体系。
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同一班级里学习学、语 及其它科目。
在实际过程,强调落后员或困难的学生的资源倾斜及帮。
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98c3e3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f.png)
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及其对我国
的启示
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是指每个国家经历不同时期都具有实用价值和持续性研究价值的基础教育课程。
芬兰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是芬兰教育历史上伟大成就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构想是从学前教育到教育毕业,重点突出探究学习的方式,创设蒙特梭利式的氛围,改善传统的分析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充满活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们赋予知识价值,以直观的形式对教学情境立体运用,体验到难以用言语表达的表象知识收获,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从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中,我们也能学到诸多经验。
首先,加强适应未来发展的知识技能。
学校要赋予学生们技能,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转变传统认知模式,培养学生们研究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的习惯。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定制学习内容,彰显他们的解决能力和主观性。
总之,要注重探究式的学习体验和改变的适应性文化,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综上所述,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对于我国也有一定的启示,深刻看到教育要发展并超越传统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核心,教育文化充满活力,强调实践性和可持续性,以更多的创新思维创造出培养更强的学生的理想的教育模式。
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a124c8ad4d8d15abe234e1f.png)
几年 , 国、 国、 美 韩 日本 、 国 、 非等 各 国 教 育机 构 与 领 英 南
导 纷纷 考 察 这个 地 处 北 欧 边 界 的极 地 国度 , 的就 是 汲 为
取 “ 兰第 一 ” 经 验 。 《 济 学 人 》 在 去 年 撰 文 建 芬 的 经 更
费来源。
根 据 芬 兰 《 础 教 育 法 》( 98) 规定 , 年 义 务 基 19 的 九 教 育 的 目标是 培 养 学生 自主学 习 的能 力 ,教授 儿 童 生活
所 需的基 本 知识 和 技能 ,使 他 们成 长 为有 基本 知 识和 技 能、 有道 德 、 爱生 活 、 于探 索 的社 会成 员。学校 分六 年 热 乐 初级 阶 段和 三 年 高 级 阶 段 。 童入 学 年 龄 为 7岁 , 儿 1 6岁
语 , 师也 总 是 要等 全 部人 都 学会 , 继 续教 新 的课 程 。 教 才 芬 兰 反 对 对学 生 进行 任 何形 式 的 “ 类 ”或 “ 名 ”, 分 排 说
“ 资优 ” “ 英 ” 犯大 忌 , 不采 取 “ 力分 班 ” 8 和 精 是 更 能 。2 岁即在 赫尔 辛基 大学任 职 的海 蒂 回忆 ,她念 中小 学 时数 学 很好 , 老师 从来 不会 公开 说她 功课 好 , 但 只是私 下悄 悄
按惯 例 , 合 组织 每三 年举 办一 次 针对 1 岁学 生 的 经 5
能力 评估 测验— — 国 际学 生 评价 计 划 ( IA) 2 0 PS 。 0 0年 、
分是 公 立学 校 , 方政 府 免 费提 供教 材 、 地 铅笔 和 午餐 。小
学和 初 中共 9年 , 开设 数 学 、 宗教 、 环境 研 究 、 国语 ( 兰 芬 语和 瑞 典语 ) 外 语 、 、 历史 、 社会 、 物 、 生 地理 、 育 、 乐 、 体 音
芬兰小学教育心得体会
![芬兰小学教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5e412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b.png)
随着全球化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和借鉴芬兰的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也掀起了学习芬兰教育的高潮。
我有幸在芬兰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亲身体验了芬兰小学教育的魅力。
以下是我对芬兰小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芬兰小学教育的核心理念1.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芬兰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强调自主学习芬兰小学教育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芬兰小学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4. 强调团队合作芬兰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团队活动,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协作。
二、芬兰小学教育的教学特点1. 小班化教学芬兰小学班级人数较少,一般为20人左右。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启发式教学芬兰小学教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实践教学芬兰小学教育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
学校设有各种实验室、工作室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个性化教学芬兰小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芬兰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芬兰小学的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特色课程芬兰小学的特色课程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戏剧等。
国外的教学实践案例(3篇)
![国外的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8a8a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a.png)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芬兰教育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实践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文以芬兰教育体系为例,分析其教学实践案例,探讨芬兰教育的成功之处,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二、芬兰教育体系概述芬兰教育体系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具有以下特点:1. 小班教学:芬兰中小学班级人数普遍较少,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2. 强调基础学科:芬兰教育注重基础学科,如数学、语文、自然科学等,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 终身学习:芬兰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提倡在职场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4. 教师地位高:芬兰教师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三、芬兰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小学数学教学芬兰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授“分数”这一概念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纸片、水果等物品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分数的含义。
2. 案例二:中学物理实验课芬兰中学物理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实验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科学的魅力。
例如,在“光的折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从而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3. 案例三:职业高中实习教育芬兰职业高中实习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技能。
例如,在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可以到工厂进行实习,学习操作机床、编程等技能。
四、芬兰教育体系的启示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芬兰教育体系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芬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激发学习兴趣。
芬兰教育成功案例(2篇)
![芬兰教育成功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54aef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8.png)
第1篇一、引言芬兰,这个北欧小国,以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享誉世界。
在众多国家教育改革失败的背景下,芬兰的教育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深入剖析芬兰教育的成功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启示。
二、芬兰教育体系概述1. 教育公平芬兰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公平。
芬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政府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2. 重视基础教育和终身学习芬兰教育体系注重基础教育和终身学习。
从幼儿园到高中,芬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职业尊荣芬兰教师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尊荣。
芬兰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需具备硕士学位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外,芬兰教师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4. 家庭与社会参与芬兰教育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学校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芬兰教育成功案例解析1. 教育改革背景20世纪90年代,芬兰经济陷入困境,政府开始反思教育体系。
1991年,芬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2. 教育改革措施(1)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芬兰教育改革明确了教育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2)简化课程体系:芬兰将课程体系从繁杂的学科课程转变为综合课程,强调跨学科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
(3)教师培训与选拔:芬兰对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4)家庭与社会参与:芬兰鼓励家庭和社会参与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 教育改革成果(1)教育公平:芬兰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公平,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2)教育质量:芬兰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尤其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表现突出。
(3)教师职业尊荣:芬兰教师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尊荣,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向往的职业。
(4)终身学习:芬兰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芬兰的教育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
![芬兰的教育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c16d91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f.png)
芬兰的教育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芬兰的教育理念以其独特性和成功而备受国际瞩目。
以下是芬兰教育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平等和包容性:芬兰教育强调平等和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资源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分配均衡,无论学生的背景、能力或社会地位如何。
这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和公平的领域,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强调个体发展:芬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发展,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并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他们的教育系统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在学术方面取得好成绩。
这提醒我们,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乐趣和自主性:芬兰教育强调学习的乐趣和自主性。
他们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导者,他们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
这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对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
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芬兰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
教师经过严格的培训,被视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
他们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和专业裁量权,鼓励创新和实践。
这提醒我们,教师是教育的核心,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成为教育的领导者和变革的推动者。
总的来说,芬兰的教育理念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平等、包容、个体发展、乐趣和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
这些理念提醒我们,教育应该关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
通过借鉴芬兰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芬兰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芬兰教育的理念及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86cbfc5776a20029bd642dd5.png)
芬兰教育的理念及特色芬兰,一个北欧小国,通过高质量的教育,近几十年来,造就了高素质的人才,并因此提升了国家竞争力,据达沃斯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芬兰在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二,而此前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在反映教育质量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①评估报告中,芬兰学生在阅读、解决问题能力上名列榜首,数学、自然科学等项目,也不居人后。
全球各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专家纷纷造访芬兰,探寻这个北欧小国教育成功的奥秘。
芬兰的教育方针由国民会议制定,政府的教育部及其下属的全国教育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
芬兰在教育上的投资是全球最慷慨的。
多年来,教育投入占GDP 的比重都在6%以上,教育开支在政府预算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社会福利支出。
以2008年为例,芬兰教育部的预算达到69亿欧元,占政府总预算的16%。
②芬兰各类正规教育全部免学费,国民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学费全免,文具费、课本费、教材费也全免,还要免费提供在校日午餐及交通。
中央政府对各类教育的投资比例,大致而言,基础教育占40%,职业教育占20%,高等教育占15%,成人教育和其它教育占25%。
③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合理布局,中央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情况,把全国划分为10类地区,按照“贫困地区多助,富裕地区寡助”的原则予以资助。
一、芬兰教育的理念(一)人是最宝贵的财富。
芬兰是一个自然资源缺乏、人口稀少的小国,他们深知自己没有资本浪费任何一个孩子,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不让一人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 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各界,都付出超常的耐心和努力,通过各种方法,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也获得课本和生活知识,建立起自尊和自信。
芬兰人总是说:“我们尊重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因为我们非常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
在芬兰,没有所谓朽木不可雕的“差生”,他们不会早早地对孩子进行筛选,贴上优劣不同的标签,他们不鼓励也不强调学生从小就与人竞争,在压力下学习,而是耐心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建立起可以受用终生的积极学习心态。
教育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经验启示
![教育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经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d1d2a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d.png)
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经验启示一、典型案例:芬兰教育体系芬兰教育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而闻名于世,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1.教育公平:芬兰教育注重公平性,确保所有学生无论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如何,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保持高度均衡,确保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条件基本一致。
2.教师培训:芬兰对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非常严格,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和尊重,能够积极参与教育决策和改革。
3.学生中心:芬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学校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评价体系:芬兰教育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评价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这种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二、经验启示1.坚持教育公平原则: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同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保障他们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2.提高教师素质:要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同时,要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尊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以学生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4.完善评价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术成绩、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同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过程。
芬兰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氛围。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1bea0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6.png)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一、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1.1 重视学前教育芬兰的教育体系从出生开始,就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就可以申请政府提供的免费托儿所,让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教育。
这种做法使得芬兰的孩子们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和习惯。
1.2 以学生为中心芬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教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芬兰的学生在学术成绩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3 注重实践和体验芬兰的教育强调实践和体验,鼓励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实地考察等方式,亲身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芬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2.1 重视学前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因此,我们应该向芬兰等发达国家学习,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以学生为中心我国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应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应该借鉴芬兰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我们还应该改革评价体系,从单一的学术成绩评价转向多元化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2.3 注重实践和体验我国的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向芬兰等国家学习,加大对实践和体验教育的投入,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中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积累经验。
三、结论芬兰的幼儿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全球经验与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全球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6b534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b.png)
基础教育改革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探索。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经验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首先,芬兰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基础教育改革典范。
芬兰在基础教育中强调平等、个性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他们取消了学校之间的竞争评比,追求资源公平分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此外,芬兰的教师被视为专业人士,享有高度社会地位和待遇,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芬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重视平等、个性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其次,新加坡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加坡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培训和发展体系。
他们还注重科技与教育的融合,积极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发展。
此外,新加坡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活动。
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提升教师素养、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强家校合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
第三,花旗国家如美国和英国也有着丰富的基础教育改革经验。
美国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推行项目制学习、实践探究和社区服务等教育模式。
英国则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推动STEM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发展。
这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实践探究和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应用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亚洲国家如中国和韩国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强乡村和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支持。
韩国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STEAM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这些亚洲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注重教育公平、关注特殊群体和培养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
基于上述国家的经验与启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升。
国外经典教育案例(2篇)
![国外经典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db5e6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9.png)
第1篇一、引言芬兰,这个北欧国家,以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享誉世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芬兰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本文将分析芬兰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芬兰教育改革背景20世纪90年代,芬兰经济遭遇困境,政府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当时,芬兰的教育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芬兰政府启动了教育改革。
三、芬兰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1. 重视基础教育芬兰教育改革的核心是重视基础教育。
芬兰政府认为,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1)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芬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2)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芬兰学校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3)教师培训体系完善。
芬兰教师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公平分配教育资源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芬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取消地区教育差异。
芬兰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
(2)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
芬兰政府制定了统一的教育标准,确保全国各地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
(3)关注弱势群体教育。
芬兰政府重视弱势群体教育,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午餐、交通补贴等优惠政策。
3. 强化教育评价体系芬兰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1)取消升学考试。
芬兰取消高中升学考试,改为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选拔学生。
(2)重视学生自评。
芬兰教育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3)减少考试次数。
芬兰学校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负担。
四、芬兰教育改革的成效1. 教育质量提升。
芬兰教育改革使芬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芬兰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
《他乡的童年》芬兰篇
![《他乡的童年》芬兰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bbcd3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0.png)
《他乡的童年》芬兰篇一、芬兰教育概况1. 教育体系- 芬兰实行九年一贯制免费、义务基础教育。
在这个体系中,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们接受全面而综合的教育。
- 高中阶段教育也非常普及,提供多种类型的课程,包括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 教育理念- 强调平等。
在芬兰,无论学生身处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例如,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配备等方面差异极小。
- 注重信任。
教育者信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比如在学习进度安排、作业完成方式等方面。
二、芬兰学校的特色1. 课程设置- 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学科课程,如数学、语文(芬兰语)、科学等,还设置了丰富的艺术、手工、体育课程。
例如,手工课程涵盖木工、陶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 跨学科学习是芬兰课程的一大亮点。
教师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比如在一个关于“森林”的主题学习中,可能会涉及到生物(森林中的动植物)、地理(森林的生态环境)、历史(森林在芬兰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多学科知识。
- 个性化-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会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
例如,对于对音乐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深入的音乐课程,包括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
2. 教学方法- 现象式教学- 这是芬兰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
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例如,以“气候变化”为现象,学生们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从多个学科角度去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 在现象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 少考试多评估- 芬兰学校较少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考试。
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教师会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合作中的贡献、项目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 这种评估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外国著名的教育案例分析(3篇)
![外国著名的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82ea4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0.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芬兰,这个北欧国家以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而闻名于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的教育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屡获殊荣,其学生不仅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等国际考试中表现优异,而且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也表现出极高的竞争力。
本文将深入分析芬兰教育体系的成功之道。
二、芬兰教育体系的核心特点1. 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芬兰的教育资源分配非常均衡,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每个学校都能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
这种均衡的分配确保了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2. 教师选拔与培训芬兰对教师的选拔非常严格,只有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成为教师。
此外,芬兰教师在职期间享有持续的职业培训机会,以确保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芬兰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
4. 宽松的教育环境芬兰学校的教育环境非常宽松,没有过多的考试和压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方向,学校也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终身学习理念芬兰教育体系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鼓励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三、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以2019年PISA考试为例,芬兰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科目中均取得了全球第一的成绩。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芬兰教育体系的成功密不可分。
2. 案例分析(1)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芬兰政府通过立法确保每个学校都能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
这种均衡的分配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2)教师选拔与培训芬兰对教师的选拔非常严格,只有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成为教师。
此外,芬兰教师在职期间享有持续的职业培训机会,以确保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芬兰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李水山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的国家竞争力和芬兰的教育竞争力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区别于依靠引进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美国,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的芬兰基础教育更具特色,对热衷于“打分”、“排序”、“竞争”来提高国家教育水平的亚洲一些国家来说,芬兰的优质先进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芬兰教育特色——原文发表于教育部《世界教育信息》杂志2010(7)(总第275期),87——902000年、2003年、2006年,经合组织(OECD)按惯例每三年举办一次对15岁学生的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芬兰青少年连续在阅读、数学与科学三项评比中称雄,名列一二或前茅。
教育已成为芬兰最成功的代名词。
近几年,这个僻处北欧边界的极地国度,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纷纷来访,为的就是汲取“芬兰第一”的经验。
《经济学人》更在去年为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1】一、芬兰基础教育概况根据1998年芬兰的基础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授儿童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成长为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道德、热爱生活、乐于探索的社会成员。
学校分六年初级阶段和三年高级阶段,儿童入学年龄为7岁,16岁完成义务教育学业。
每年上学190天,8月中旬开学,次年5月底结束。
有秋季假、圣诞节假和家长陪同的一周滑雪假,任何假期都不给学生留作业。
现有4千多所学校,学生人数10—900不等,在校生共60万人,每年新生6万多名,教师4万人。
芬兰的小学大部分是公立学校,地方政府免费提供教材、铅笔、午餐,小学和初中共9年,课程有数学、宗教、环境研究、国语(芬兰语和瑞典语)、外语、历史、社会、现代社会、社会、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手工等,低年级每天上4、5学时(1学时1小时),一周19学时,高年级一周24学时。
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并不进行全国统一考试,学生可以申报5个志愿继续升学。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体育或护士学校,根据学生各学年成绩及面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占毕业生53%的学生入普通高中,33%入职业高中,4%上第十年级,为能升入高中以补习为主,仍有8%不愿直接升入高中学习。
芬兰有448个城乡政府负责教育。
9年制学校、高中隶属城乡政府,由教育局负责教育行政和教学管理。
中央政府根据各年级的学生数目拨57%的管理经费,城乡政府负担另外43%的费用,包括校长和教职员工的薪酬,以确保充足的教育经费来源。
【2】二、二、芬兰优质教育的特色(一)教育公平是芬兰优质教育的基石坚持平等精神,一个都不能少,贯穿芬兰政府教育改革脉络,这是促使教育改革与政策不断走向成功的核心价值。
当其他国家还在施行精英教育时,芬兰却反其道而行,绝不标榜精英,坚持每一个小孩公平接受教育。
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芬兰教育从平等出发。
60万在校中小学学生,分布在4000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校约150人,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于“无一人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没有贵族和平民学校之分。
对芬兰人来说,有了公平,快乐就不是问题。
只是,北欧国家都强调平等,芬兰能以黑马姿态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用了准确的教育发展策略。
芬兰不是砸更多钱办教育,而是选择“专注”策略,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中和学习迟缓者身上。
在OECD国家评比中,芬兰是运用教育资源最有效率的国家之一。
不同的是,在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学生平均分配到的经费最多;反观芬兰,投资在初级中学生的经费,每人平均达8200美元,在所有就学年龄中最高。
【3】绝不放弃学习慢的孩子。
提升学习迟缓者的学习能力,是芬兰“专注”策略的另一重点。
当学生出现短暂学习困难时,老师会立即提出辅导与矫正计划,在课堂上或是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
对比OECD国家平均只有6%的学生接受额外学习辅导,芬兰却有将近20%中小学生接受这种教育。
在老师早期介入辅导后,有轻微学习障碍的学生进步都很快,一两个月之后,就不再需要“补救”。
芬兰城乡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显差距。
在PISA测验中,芬兰校际差距不到5%,仅次于人口只有30万的冰岛小。
不论是首都赫尔辛基,或是偏远北极圈的中学,测验成绩相差不大。
“芬兰没有坏学生,即使最差的学生也很好,”以培育师资闻名的约瓦斯其拉大学(University of Jyvaskyla)教育研究所所长瓦里亚维(Jouni Valijarvi)直言,“我们承担不起放弃任何一个人”的后果。
芬兰15岁以下人口逐年减少,将资源导入需要辅导的孩子身上,可以创造最大的国家利益,学得快的人要怎么办?会不会是另外一种不公平?芬兰人自有他们的逻辑:“学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学,学得慢的人更需要帮忙。
”【4】“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
芬兰老师没有赶进度的压力,即使她在大学学芬兰语,讲师也总是要等全部人都学会,才继续教新的课程。
芬兰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名”,说“资优”和“精英”是犯大忌,更不采取“能力分班”。
28岁时在赫尔辛基大学任职的海蒂回忆,她念中小学时数学很好,但老师从来不会公开说她功课好,只是私下悄悄塞几本书让她自己看。
【5】为低收入阶层子女的学习,芬兰的学校组织“特别课外活动”到晚上9点钟,学生一年只需交纳4欧元,优质教育非常普及。
高中教育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差别化教育,不分年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上课,数学课听一年级的课程,美术上三年级的课程。
芬兰几乎没有私塾类的课外补习和辅导。
【6】(二)全民读书是芬兰教育的社会基础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超群,得益于学生经常读报和看书,据统计,61%的学生每天读报,85%的学生每月经常读报,2/3的学生经常参与阅读书报、看动画片和卡通漫画的课外活动,下午四点放学后学生就可以自由读报和看书。
学校通过学校和图书馆一体化鼓励学生多读书,经常组织开展日报、周刊、杂志的纪念活动,颁发读书资格证书,放映外国原版字幕电影。
据“世界新闻协会”(WAN)统计,芬兰学生读报率高达87%,属世界之最【7】。
图书馆是阅读教育的摇篮。
芬兰全国有989个公共图书馆,平均5250多人就拥有一个,人均占有图书馆的比例居世界之首。
中央和城乡政府联合投资建立全国图书馆网络,为所有人免费提供完善的网络体系服务。
各图书馆还可根据读者的要求,利用全国图书馆网络从其他图书馆借调图书。
当地图书馆主动为义务教育学校服务,每周还有流动图书馆汽车,免费到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学校服务。
图书馆还有住宿制度,为的是使学生与图书馆紧密接触和体验读书的乐趣。
如此完善周到的免费图书馆网络服务,既保持了芬兰人喜爱读书刊的传统,又能充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据统计,芬兰人年人均从图书馆借阅20种图书和音像制品。
【8】更重要的是,芬兰教育还有一笔幸运资产,那就是他们有一群热爱阅读的国民。
芬兰人在家阅读的传统已传承400多年,是全世界最爱跟图书馆借书的人。
据查,41%的芬兰中学生,最常从事的“休闲活动”就是阅读。
【9】(三)优秀教师是芬兰优质教育的栋梁和保障芬兰教育法规定,所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教师职位,多科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可在职业高中任教。
自1990年起芬兰政府还规定:小学教师如果获取中学教师资格,可以提升月薪100——150欧元。
由于国家重视教育,教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普遍认同。
教师享有相当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待遇。
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更新知识,各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免费为他们提供在职或脱产培训以及攻读学位。
芬兰10所综合大学均有教育学院,这些学院除开设常规课程外,还根据教育改革需要,增设了教育咨询专业。
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教师的终身培训。
【10】三十年前主导教改的教委会前任主委阿侯(Erkki Aho)曾说,如果不是老师大力支持,配合师资改革决策,芬兰教育绝不会有今天成果。
自1979年开始,教委会就定调,中小学老师属“研究型”,必须具备硕士学历,这是全球最严苛的规定。
师资教育从原本的三年,延长为五年,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录取率仅10 %的师范窄门。
【11】(四)高水平的外语教育是教育竞争力的助推器瑞士国际经营开发院(IMD)分析出: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中,芬兰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欧洲各国堪称第一,这得益于英语母语国家来的教师或相当于他们水平的教师在课堂中以英语会话和写作为主授课。
芬兰的学生有参加体育、音乐、美术的情况,但一般不参加英语、数学、科学等应试课外辅导和补习。
芬兰在全国范围内播放标有字幕的外国原版影视剧,以自小增强和提高文字阅读意识和外语读说能力,芬兰还有一整天播放英语动画片的电视频道【12】。
教师致力于“因材施教”,学生并不惧怕老师,而是当作学习的向导。
初中学生在3年内学习多门外语,学外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率分别是:英语98.0%、瑞典语90.7%、德育21.4%、俄语7.7%、西班牙语1.0%;而高中期间的这一比率分别为:英语99.4%、瑞典语93.4%、德育45.5%、俄语23.1%、西班牙语6.3%,可见芬兰学生在中学阶段就集中学习和熟练掌握多门外语比例和程度【13】。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今天,通过优质外语教学,使国民熟练掌握和运用多门外语意味着快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将直接反映在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和国家经济发展上。
三、日韩学者对芬兰优质教育的评价日韩学者在总结分析芬兰“教育第一”的诸多原因后,共同认为芬兰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问和解答问题是芬兰优质先进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一)通过充分挖掘学生个人自发潜力调动学习自主性完成《走出竞争:芬兰教育的成功》一书的日本学者福田誠治说:教师与学校都是一个家庭,教育是福祉的一环,也是福祉的社会实践,学生认为自觉的读书和学习是趣味活动。
芬兰的孩子大度、坦然而身心健康,去什么样的学校,每次考试成绩如何,完全取决于自己,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和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笔者为了考察“世界第一”的芬兰教育,走进课堂后惊奇发现芬兰学生竟然在课堂中编织,这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能力。
作者为了完成这本书,有一年竟去了6次荷兰。
作者还认为日本学习和效仿美国,中小学生的学力下降,目前又回复考试、打分、排序的传统做法,而芬兰并没有采用竞争方式,而是重视挖掘个人自发潜力,在国际学力评估测试和国家经济发展中都屡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