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这条拉直的线有几个端点?(补充板书成:两个端点)
请小朋友互相指一指,你手里拉直的线两个端点在哪里,指着说一说端点。
大家看这条拉紧的线,能说出它有什么特点吗?(回答后齐说:直的、两个端点)
指出:把线拉紧,两手之间的一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板书:线段)
追问: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回答后齐读两遍:线段)
变式。
教师两手把线拉紧,连续变换方向、长短,每次要求学生思考:现在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直的、两个端点)
指出:我们把线拉紧,不管它的方向、位置、长短怎样变化,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可以看成是线段。
认识线段。
说明: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它是直的(教师画直的线),有两个端点(教师在两端点上点)。
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追问:你知道线段有什么特点吗?端点应该怎样表示?(强调两端要点上点表示端点)
引导:你认识线段了吗?你能闭上眼睛,在头脑里画一条线段,记住它是什么样的吗?试试看。
(教师描述,让学生想象:我们在脑子里想,一条直的线,有两个端点,这就是线段)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题图形(可以补充增加直线、射线的图形)。
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说说理由。
举例反馈。
引导:现在小朋友明白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在生活里,像直尺的边、课本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用实物指边和端点)所以都可以看成线段。
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找一找,找到后我们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并指出: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都可以看成线段。
比长短,画线段
1. 认识线段长短。
(1)师生都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见教材),找出折痕。
提问:对折时的折痕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
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这条线段短的呢?(学生折纸,交流折法)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你能说说自己认识线段的过程吗?(把线拉紧知道看成线段——认识表示线段的图形——比较长短知道线段有长有短——学习画线段)
你还有什么收获或者体会?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教科书第61~63页例2、例3、例4和“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划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厘米的大概长度;学会用厘米为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能以厘米为单位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2. 使学生在操作、比较、观察等活动中,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了解物体、线段近似长度的含义和表达方法,积累测量长度和按指定长度画线段的经验。
3. 使学生积极参加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厘米,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和1厘米的小棒,学生准备测量用的相关物体,如小棒、小刀、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实践感悟、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有长有短。
你们想知道自己课桌面的长边有多长吗?
指这1厘米。
提问:你能说说从刻度几道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
小结:在这样的尺上,相邻的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比一比
引导:请大家拿出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长。
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棒两端,现在手指不动,再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这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大约就是1厘米。
看看两指之间的举例,把它记在脑子里,想一想1厘米是多长。
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相检查。
谁来比划给大家看一看?
找一找
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哪些物体长1厘米,教师比划出大约长度给学生看。
大家刚才找到的物体的长大约1厘米,1厘米大约就是这么长。
厘米是一个比较短的长度单位,所以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数一数
让同学们数一数,从刻度0到刻度2之间有几个1厘米,表示长几厘米?
引导:现在请你在尺上找一找3厘米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从刻度0到刻度几的长是4厘米,它有几个1厘米?
提问:还有刻度几道刻度几也是4厘米?为什么也是4厘米?
说明:不管从刻度几开始,只要有几个1厘米,长度就是几厘米。
你能在尺上找出5厘米,10厘米的长度吗?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交流:长度5厘米,10厘米在尺上怎样找的?还可以怎样找?
四、量物体长度,画定长线段
(1)教学例3
引导:认识了厘米,就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或线段的长。
请大家看课本上例3,能看出蜡笔、线段各有多长吗?填写在括号里,并且想一想,怎样用尺量出长是几厘米?
学生观察、填写,思考测量方法,然后交流各有多少厘米。
提问:根据例3的学习,你知道用厘米作单位,怎样量出物体或线段的长吗?
教师准备米尺、彩纸学生尺,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带、标签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激发需求
1. 复习长度单位“厘米”
谈话:同学们,再我们的身上藏着好多神奇的身体“尺”呢!瞧,这是小明的身体“尺”(出示图片)。
他食指的宽大约是多少?他手掌的宽、一拃的长大约又是多少呢?
小结:从图上看,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时,把物体一端对准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激发需求,引入长度单位“米”
引导:现在我们找到了1厘米、7厘米和12厘米的身体“尺”。
像量这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那老师想知道黑板的长是多少,你会用这把学生尺来量一量吗?现在请你拿学生尺,老师拿另一把尺,比一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谁愿意和我比?
启发:我让你们先量了,你们怎么还没量完,比我慢啊?大家注意老师刚才用了个什么长度单位吗?
引入:是啊,学生尺太短了,厘米这个单位太小,用它老量黑板的长度很慢,要数出多少厘米挺不方便的。
看来,量像黑板这样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就需要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今天我们来认识“米”。
多种活动认识“米”
1. 激发动机
提问:关于“米”你们想知道什么?
激发:小朋友想了解的真多。
那么1米有多长呢?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厘米有什么关系呢?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1米。
认识“1米”。
(1)观察米尺。
引导:在同学们桌上有一把尺,叫作米尺,请大家自己观察,你在米尺上看到了什么?
提问:米尺上这些数是从几到几呢?
说明:再米尺上,有刻度线和对应的0到100这些数。
通常,我们把0刻度线作为起点,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之间的长就是1米。
引导:在你的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是1米,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谁来指一指,说一说。
交流:你能告诉大家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是1米吗?
质疑:咦,老师的标签子在腰上,她的标签快要到脖子上,而他的标签却在胸口,这是怎么回事啊?
指出:是啊,身高不同,标签的位置也不同,但地面到标签的高度都正好是1米。
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的变化,你身上这个标签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④比划1米。
引导:刚才我们找到了一把竖在身体上的“米尺”,身体上还藏着一把横着的“米尺呢!
比划:手臂张开多大,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呢?请小朋友手臂张开,手掌撑住米尺两端,看看两手间1米有多长,再用双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
交流:现在谁能比较准确地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
引导:现在老师可以悄悄告诉你们一个不用米尺、不用彩带,也能比较准确地比划出1米的小秘诀,想不想听?看,像我们二年级大部分小朋友,手臂水平伸直,两只手朝里弯一弯,两个手腕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米。
你能像这样试着比划一下吗?请小朋友张开双臂,这样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
指出: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找到了两把身体”米尺“,一把是在自己身高上的大约1米长,另一把是用两手比较出的大约1米长。
引导:再把米尺在地面上竖起来,仔细看看1米有多高,和身上1米比一比,并用手比划一下1米的高度。
交流:哪位小朋友来比划一下,从地面起多高大约1米?
多种活动感受1米。
引导:其实感受1米的方法还有很多。
瞧,这几位同学也在感受1米大约有多长。
你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啊?
交流:全班反馈,出示相应方法的图片并完成板书。
根据反馈和板书说明、小结:
像我们二年级的大部分同学,4到5个脚的长度大约是1米。
像我们班的同学,7个或8个一拃的长大约是1米。
4本数学书连起来的长度大约是1米。
每人挨个横着排,3个同学肩膀的宽大约是1米。
所以只要小朋友动脑筋,可以用很多活动和方法来记住1米大约有多长。
刚才我们就是通过比、量、摆、排等方法,进一步感受了1米大约有多长。
认识长度单位“米”及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彩纸学生尺,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带、标签等。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量一量
1. 教学“1米=100厘米”。
(1)看一看。
启发:刚才我们剪了一根1米长的彩带,你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谁来说说看?
结合交流演示: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仔细看:绸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100刻度线,所以这根长绸带长100厘米。
数一数
引导:我们再来在米尺上仔细数一数,1米有多少个1厘米。
从0到1是1厘米,大家一起共同数:1、2、3、4......9、10,10、20......90、100,到这里是100厘米。
所以1米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是——1米。
小结:我们通过看、数、算,知道了1米等于100厘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数学”试一试“。
(1)估一估。
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1米有多长了,那黑板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米呢?可以用手臂“米尺”先来估一估,谁愿意估?
指名学生先比划出大约1米给大家看看,然后1米1米地比划黑板的长,学生齐声数数,说出结果大约几米。
量一量。
引导:到底估得准不准呢?请两位同学用米尺来量一量。
现在小朋友开始测量黑板的长了,大家看好怎样测量的,边看边想测量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黑板长大约是几米。
谁来说说用米尺怎样测量?
测量:现在哪位同学来量一量教室的门大约高几米?
先估再量。
身上藏着许多身体“尺”,还能用米作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
小朋友的收获真多!
第五课时练习十
教学内容厘米和米练习(教科书第66~67页练习十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厘米和米的含义,及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能判断测量长短不同物体所用的单位;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进一步强化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提高应用长度单位的能力;经历动手做的过程,初步感受长方形的相关特征,培养探索和发现规律的初步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获得应用知识和发现规律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准备1厘米的1米长的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橡皮、粉笔等;师生准备“动手做”的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回顾内容。
谈话:请小朋友回顾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什么内容呀?
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道和本领呢?
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厘米和米的练习。
小朋友要积极参加练习活动,能进一步认识厘米和米的知识,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掌握好测量长度的方法,还要能积极探索一些图形的规律。
有信心吗?
知识再现
1. 再现长度单位。
讨论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先思考两个问题的结果,再交流。
结合交流让学生说说求明明的身高是怎样想的。
做练习十第6题。
让学生看题,交流已经知道什么条件,要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完成填空。
交流填写的高度,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提问:如果要摆成9厘米高,有哪些摆法?摆成14厘米高呢?
估计、测量
(1)请小朋友拿出你的橡皮、粉笔盒数学书,估一估它们各长几厘米,填在()里。
能自己完成吗?
测量:估计得是不是接近呢?现在来量一量,把实际长度填在后面括号里。
比较估计和测量的结果:你哪些估计准了,哪些估计得比较接近,哪些估计得不准确?自己比一比,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你哪些估计准了,是几厘米,是怎样估的?哪些比较接近,各是几厘米,怎样估计得?
说明:估计时,一般以1厘米为标准,看看大约几个1厘米,估计大约几厘米。
我们经常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就会有估计的经验,也会估计得越来越接近实际长度。
比划
小朋友,你能用手指比划出大约3厘米有多长吗?比划一下。
大约5厘米呢?大约10厘米呢?
说明:如果你能知道大约几厘米有多长,也可以用它估计一个物体有几个这么长,大约有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做”
1. 量一量
(1)请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的纸,横摆在课桌上,量一量每条边多长,把它记录在那条边上。
交流:你的长方形上面边多长,下面边多长?左面的边和右面的边呢?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比较:请你比较量的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其他小朋友也有这样的发现吗?自己再比一比是不是这样的。
请小朋友量一量书上的长方形,并在()里填写量得的结果。
大家比一比量得结果,和你的发现一样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激活经验。
谈话:小朋友,如果不让你用尺量,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量出数学书长大约几厘米?
说明:我们知道自己手掌的宽,一拃的长等这些身体上的长度,就可以用手掌、一拃等方法来量一量,估计出大约几厘米。
二、导入课题。
谈话:最近,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并学会用尺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生活中,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可是我们不能随身带着尺,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借助于自己身体上的“尺”。
今天,我们就通过实践活动,研究我们身体上的“尺”,并用身体上的“尺”量一量。
活动一:认识“身体尺”
1. 提出问题。
引导:如果知道身体上一些长度,就能测量一些物体大约多长。
你想知道自己身体上的一拃、一步、一脚大约长多少厘米吗?
现在我们就来量一量自己身体上这些长度,记录下来。
2. 讨论测量方法。
提问:小朋友先想一想,自己测量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说明:自己的一拃可以用尺这样测量,其余的需要同桌合作。
测量步长时,要按照正常的步伐走一走,随机停下来再测量两脚脚尖之间的距离;测量脚长时,可以先站直,像图上那样画出两条线后再测量。
实际测量。
让学生两人一小组,互相测量,然后在书上填一填。
说明: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人的一拃、一步、一脚的长度往往是比较固定的。
一拃、一步、一脚的长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交流:你知道了身体上的哪些尺?它们各有多长?
初步运用。
引导:根据小朋友的测量,身体上的尺除了一尺的长度超过了1米,其余都没有超过1米。
那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走几部,大约有几脚长吗?
说明:其实,要知道用身体上的这些尺多少是1米,可以对着米尺,
推算结果大约多少米或多少厘米。
不同的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不同。
结合交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测量的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却不相同?通过学生解释、交流,感受不同的人“身体尺”的长度可能不相同,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定相同。
因此,用“身体尺”测量的结果未必准确。
指出:人的身高不同,“身体尺”的长度也会不同,所以不同的人测量同一个长度,结果一般会不一样。
可见,“身体尺”一般是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不需要准确结果的时候用来测量,结果只能知道大约有多长,不像用尺来量出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四、回顾反思。
1. 回顾反思。
提问:现在知道在没有尺或不需要测量得很准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你对自己身体上的“尺”有哪些了解?
请小朋友回顾找“身体尺”和用“身体尺”测量的过程,想想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组织交流,明确:用“身体尺”测量很方便,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能帮我们记住长度单位等等,只不过不太准确,如果要得到准确的结果,还得用尺量。
活动小结。
指出: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自己身体上的“尺”,知道了用这些“尺”怎样量出大约1米的长度。
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对测量结果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身体尺”来测量物体的大概长度,很方便。
但是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得借助于尺,这需要我们自己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