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概论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张表:专题讨论评价表
以上等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再按照上面要求填哟!
《闽文化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
答:闽文化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极为密切的关系:①古越文化的遗风;②中原文化的遗风;③宗教文化的传播;④海外文化的冲击;⑤台湾文化的交融;⑥领域文化的渗透。
2、闽文化的特点哪些?
答:有:①多广性(也称碎状性)闽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②难融性,闽地民俗各异;③双向性;④不平衡性;⑤延伸性。A、向海外延伸;B、向台湾延伸;C、向内地其它省份延伸;⑥易移性。
3、闽学特点有哪些?
答:闽学从其产生到终结,始终是呈动态,是不断发展的。包容性,闽学善于采纳各家之长而加以融会贯通,并允许多种派别存在,这对构建自己庞大的思想体系是极为有益的。这也是闽学比汉以后历代儒学思想都高出
一筹的原因。
注重节义,勤政爱民。勤于著述,并轻训诂重义理。注重收徒这,热衷于教育。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
答:北宋仁宗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北宋末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元代靠天时地利,闽学进一步发展;明代由于统治者提倡和推崇,朱熹学说在全国曾极为盛行,嘉靖初年出现王阳明学说后,朱熹学说开始由盛转衰;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乾隆皇帝曾说福建为理学之乡。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
答:①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②体制上突破创新,开一代风气;③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史识。
6、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
答: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外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这就是史学兴盛的原因。
二、论述题
1、试论述闽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答:现状:1)各地纷纷召开各种与闽文化有关的会议;2)发现一大批与闽文化有关重要文物资料;3)一些与闽文化有关的社团研究机构纷纷成立;4)各区县的闽文化研究日趋活跃;5)出版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献。
意义:1)发扬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当中的消极因素;2)有利于建设海峡西岸;3)有利于加强海外华人华八百对闽地的凝聚力;4)有利于加强与台湾的沟通;5)有利于进一步发掘人类文化遗产。
2、试述为什么在学《闽文化概论》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
答:闽文化与其它区域文化有不同之处,是它的影响已不仅仅在福建、在国内,而是步出国门,具有一定的国际性,祖籍福建的海外华侨、华人有1030万,占全国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颁布在全世界5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不仅在所在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保存着闽地的习俗,还千方百计回到故里,寻根访祖。此外,台湾80%同胞祖籍福建,闽台文化同源,语言相通,民俗相同,血缘相亲,地理相近。台湾文化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闽文化的移植,因此研究闽文化也有益于进一步研究台湾文化,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做出文化战线上的贡献。
面对如此色彩缤纷、博大精深的闽文化,它带给我的最大启示便是一切行动一切文化都要扎根民间。从老百姓中学习最朴素的道理,并将此富含浓厚文化气息的知识进行提纯,然后仿效闽学的兴旺教育之风将闽文化在高校间传播。我愿成为传播闽文化的一员排头兵。
《闽文化概论》这门课对我最大的帮助是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当今世界如何变化,它都是建筑在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的。如果脱离现实而去空想一个不切实际的所谓近现代世界,那无异于想在虚幻中建立空中楼阁,注定难以有所作为。
《闽文化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
1、简述福建文学的特点?
答:特点如下:长于文化,是福建文学第一特点,擅长写山水诗,是福建文学的第二个特点。
2、简述福建历代作家创作情况?
答:唐五代福建较为著名的作家欧阳詹,晋江人著有《南阳孝子传》等;黄滔字文江,祖籍候官,895年进士,有《黄御史集叙》;宋代柳永,崇安人,1034年进士,著有《乐章集》;张元干字仲宗,永福人,政和年间入仕,著有《归来记》;严宇字丹丘,邵武人,著有《沧浪诗话》;魏庆之,建安人,著有《诗人玉屑》;刘克庄,莆田人,《后村诗话》;元代杨载,蒲城人《诗法家叙》;明代林鸿,闽中十才子,《鸣盛集》;高棅,长乐人,《唐诗品汇》;清代李世熊,宁化人,《寒支集》;叶矫然,晋江人,《龙性堂诗话》;陈衍,侯官人,同光派《石贵室诗》;林纾,闽县人,翻译四十余种名著《畏庐文集》。
3、福建民间舞蹈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答:①产生于本地的劳动生活中;②外地传入;③脱胎于戏曲;④宗教的影响;⑤多方面的影响。
4、简述福建五大地方戏剧种名和所在区域?
答:福建最主要的五大剧种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①闽剧俗称福州戏,流生于福州方言地区及宁德、建阳、三明等地;②莆仙戏主要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及邻县的兴化方言区;③梨园戏流行于泉州等闽
南方言区;④高甲戏流行于闽南方言区,渊源于明代泉州地区民间街头妆扮游行;⑤芗剧也称“歌仔戏”流行于闽南漳州地区。
5、福建石雕的特点有哪些?
答:福建最著名的石雕是惠安石雕和寿山石雕。惠安石雕共分四大类:①圆雕,即将石头上下左右镂空成型,现用其中的碎石雕成附件。②浮雕,即在石板面上精雕细刻,使形象凸起,有立体感。③沉雕,即形象下凹,线条分明。④影雕,即斗精良青石锯成1厘米多厚的薄钢针,在石片上精心雕琢。寿山石雕因所用石材产于福州市郊寿山而得名。寿山石雕分圆雕、浮雕、镂雕、薄意和印钮五大类。
6、简述福建各地剪纸特点?
答:福建剪纸比较突出的如泉州、漳浦、柘荣、浦城等地。泉州剪纸相传始于唐代而盛于宋代,春节时流行刻红签,如“福符”一般贴在厅门上楣,五张一堂,宽四寸,长六七寸,刻以麒麟鲤鱼跳龙门等字样,四周饰以古钱图案。漳浦剪纸的特点是风格纤细秀丽,典雅大方。柘荣剪纸随意性很强,风格粗犷而抽象。蒲城剪纸样式多样,大小不拘,或方或圆,画中有物,物中有字,具有独特的风格。
二、论述题
1、试述福建地方戏的主要特点?
答:福建地方戏的主要特点有五个方面:①保存了全国最多的南戏剧目和中原古剧,被称为“南戏遗响”和中原古剧的“活化石”。②剧种的形成过程复杂,汲取营养丰富。③保留不少稀有剧种。④赴东南亚演出频繁。⑤演出习俗繁多。福建各剧种演出习俗之多、之细、之繁,实为罕见。
2、你所在地域有哪些民间文艺样式,试述之?
答:我所在地域是在福州。有“福州十番”这样的民间文艺样式。福州十番音乐是一种著名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是由当地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原来只是龙灯舞的伴奏打击乐,乐器只有狼帐、清鼓、大小锣、大小钹等,后来逐渐加入笛、管、笙、椰胡等丝竹乐器,十番音乐的曲目有百余首,曲调来源可以分为四类:1)曲牌,为流行于当地的民间音乐;2)小调,为逐渐器乐化的民间小调;3)哗牌,当地流行的唢呐曲;4)打击乐,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
最常用的五大曲牌:《东瓯令》《西江月》《南进宫》《北云墩》《月中桂》等,演奏形式分为室内室外两种,室外演奏边走边奏,室内演奏乐队为前堂和后堂。前堂以金草为主,后堂以丝竹为主,演奏时先由笛子奏出前面的一两个音符,具有引子性质,接着其它乐器全部加入演奏。演奏音量既粗犷热烈,又不失悠雅、抒情。节奏明晰,顿挫分明,情绪跌宕起伏,速度变化井然,慢时如高山流水,快时似电闪雷鸣,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令人顿觉回味悠长。
《闽文化概论》作业3参考答案
1、简述福建佛教特点?
答:①福建佛教自唐代后,虽然发展不平衡,但从全省范围上看,至近代的持久不衰;②福建许多著名高僧或开宗立派,或持一家之说,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外省高僧与福建关系密切,他们或云游福建,或是长期驻锡弘于福建,有的成为开山祖师,大大促进了福建佛教的兴盛与发展;④与海外交往密切;
⑤寺庙兼有其它功能;⑥独特的出家形式;⑦寺藏佛学经典法繁。
2、简述佛教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影响?
答:1)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寺院经济在福建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2)寺院承担了种种徭役和许多的社会公益事件;3)为福建士大夫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寺院成为读书讲学之处,推动教育普及;5)留下许多珍贵文物;6)保存了许多稀世石雕佛像;7)保留下许多与佛教有关的诗词楹联。
3、简述福建伊斯兰教特点?
答:①穆斯林来源广泛;②居住分散;③文化程度较高;④同中有异的区俗民情。
4、简述历代福建道教发展概况?
答:道教形成于东汉,福建道教在唐五代有很大发展,宋代达到鼎盛。元明时期,由于统治者对全真正一两派亦予以支持,明代统治者对道教采取推重与利用控制相结合的办法,使福建道教久盛不衰,清代福建道教开始衰微。
5、简述福建民俗丰富多姿的原因?
答:①各种文化的兼容并蓄;②地处偏僻的自然环境;③极强的家庭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