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社区规划探索
低碳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

低碳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建设低碳居住区已成为建筑规划和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
低碳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立节约资源、环保、健康的社区环境。
本文将从规划与设计两个方面探讨低碳居住区的要点。
一、低碳居住区规划1. 环境分析低碳居住区的规划首先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状况、自然资源分布、气候条件、环境敏感区域等因素。
通过环境分析,可以确定低碳居住区的适宜位置和开发潜力,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交通规划低碳居住区的交通规划是关键环节。
应该提倡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在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公共交通线路的布局、步行和骑行道的设置,以及停车设施的合理规划,从而降低交通碳排放量。
3. 绿化覆盖低碳居住区要注重绿化工作,包括保护现有的绿地和森林资源,增加公共绿地和小品种植,建设生态廊道和生态湿地等,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气温、减少噪音污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居民的健康。
4. 环保设施低碳居住区的规划要考虑环保设施的建设,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太阳能和风能利用设施等。
通过合理的环保设施布局和投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低碳生活方式。
5. 社区配套低碳居住区的规划要考虑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娱乐设施等。
合理的社区配套布局,可以减少居民的通勤距离和交通压力,提高社区的居住舒适度和便利性。
二、低碳居住区设计1. 建筑设计低碳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要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
要设计通风良好、采光充足、隔热隔音的建筑结构,以提高居住舒适度。
2. 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居住区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通过在建筑物上设置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设施,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设低碳社区打造绿色未来

建设低碳社区打造绿色未来在建设低碳社区,打造绿色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低碳社区的建设旨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健康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规划设计、能源管理、交通出行、垃圾处理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建设低碳社区来打造绿色未来。
一、规划设计在建设低碳社区时,首先要从规划设计入手。
合理的社区规划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
一方面,可以建设紧凑型社区,减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冗余建设,降低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布局不同功能区,便于居民出行和生活,减少碳排放。
二、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建设低碳社区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社区的碳排放。
在社区建设中,可以采用节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隔热性能,减少供暖和制冷的能耗。
同时,可进行智能化电力管理,实现能源需求的动态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交通出行交通出行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改善交通出行方式,可以降低碳排放。
建设低碳社区可以考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以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使用。
此外,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等便利的交通设施,可以鼓励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提高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采用科学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可以降低垃圾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可以推广垃圾分类投放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焚烧和填埋,降低环境的污染。
建设低碳社区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
政府在规划和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企业应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推广绿色产品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居民要树立低碳意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支持低碳社区的建设。
建设低碳社区不仅是为了降低碳排放,还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深圳市近零碳排放社区项目建设策略探究以深圳市甘泉路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为例

深圳市近零碳排放社区项目建设策略探究以深圳市甘泉路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为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深圳市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打造近零碳排放社区积极探索和实践。
本文以深圳市甘泉路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为例,探究深圳市近零碳排放社区项目的建设策略。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深圳市甘泉路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位于深圳市中心地带,原为传统居民小区。
由于长期建设和人口增加,社区面临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
基于此,深圳市政府决定进行社区改造共建项目,旨在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项目目标包括:1. 实现近零碳排放:通过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使社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水平。
2.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社区环境,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借助项目实践,积极推动深圳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发展转型,为可持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二、建设策略与措施为实现近零碳排放社区的目标,该项目采取了一系列建设策略与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绿色建筑设计与建设项目在社区改造中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与建设,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项目还引入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用于供电和供热,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2 节能措施的应用为降低能源消耗,项目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
例如,安装高效节能照明设备,推广智能控制系统,优化供暖与空调系统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社区能源消耗,并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2.3 资源循环利用与垃圾分类项目倡导资源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通过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和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同时,通过推广循环经济理念,鼓励居民参与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4 交通与出行策略为减少交通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项目采取了一系列交通与出行策略。
例如,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步行和骑行文化,提供便捷的步行和骑行路径。
建设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案

建设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低碳社区作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本文将探讨建设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案,以期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一、低碳社区规划的重要性低碳社区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低碳社区规划则将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低碳社区规划也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健康、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低碳社区规划的原则1. 节约能源:低碳社区应该采用节约能源的建筑设计和设备,如高效隔热、节能照明和智能电器等。
同时,应该鼓励居民采用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
2. 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社区应该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通过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风力发电设施,低碳社区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3. 提倡循环经济:低碳社区应该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低碳社区还可以推广共享经济模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
三、低碳社区建设的具体措施1. 建筑节能:低碳社区应该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如双层玻璃窗、节能灯具和智能家居系统等。
此外,建筑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2. 交通优化:低碳社区应该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应该鼓励居民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此外,低碳社区还可以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非机动车通行环境。
3. 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社区应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通过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风力发电设施,低碳社区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
碳中和的社区参与与行动计划

碳中和的社区参与与行动计划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凸显,碳中和成为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策略之一。
然而,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目标,仅仅依靠国家层面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碳中和的社区参与与行动计划,旨在呼吁并指导社区居民参与碳减排工作,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未来。
1. 碳中和的意义与挑战碳中和,即通过减少和抵消碳排放,实现净零排放状态。
对于社区而言,碳中和意味着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要实现碳中和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技术、经济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2. 社区参与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碳中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社区居民作为直接受益者,应当积极参与碳减排行动。
他们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等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社区参与还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发展。
3. 社区碳减排行动的组织与实施(1)倡导与宣传社区应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碳中和的重要性。
可以举办环保讲座、展览等活动,鼓励居民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如骑行、步行和垃圾分类等。
(2)能源管理社区应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监控和管理能源的使用。
可以通过安装智能电表、提供节能设备等措施,帮助居民降低用电量,减少碳排放。
(3)公共交通与低碳出行社区应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以鼓励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此外,应积极推广共享汽车、骑行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使用带来的碳排放。
(4)建筑与能源效率社区在新建和改造建筑时应注重能源效率,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
同时,可以推广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家居等设施,帮助居民实现低碳生活。
4. 社区合作与倡议社区居民应鼓励自发组织,成立环保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共同推动碳减排行动。
通过组织环保活动、参与社区项目,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落实碳中和的目标。
5. 社区碳中和行动计划的评估与调整社区碳中和行动计划的实施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
城市如何建设绿色低碳社区

城市如何建设绿色低碳社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绿色低碳社区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城市应如何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呢?首先,规划是关键。
在社区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绿色低碳的理念。
合理规划社区的布局,使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
比如,将居住、工作、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社区结构。
这样可以减少居民通勤的距离,降低交通能耗。
同时,优化社区的道路交通设计,增加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比例,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在建筑设计方面,要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建筑物的朝向、窗户的大小和位置等都应经过精心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达到一定的节能指标,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例如,给建筑物外墙增加保温层,更换节能门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
能源供应也是建设绿色低碳社区的重要环节。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在社区内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小型风力发电装置等,为社区提供部分电力。
同时,加强能源管理,推广智能电表和能源监测系统,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引导他们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同样不可忽视。
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如节水马桶、喷头等。
建设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将雨水和经过处理的废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等非饮用用途。
加强对社区内水资源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绿化对于绿色低碳社区的建设也起着重要作用。
增加社区内的绿地面积,种植树木和植被,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温和湿度。
选择本地适应的植物品种,减少对水资源和肥料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建设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提高绿化的空间利用率。
垃圾处理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建设低碳社区的节能规划设计方案

建设低碳社区的节能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大量的人口和能源消耗,对于实现低碳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节能规划设计方案,以建设低碳社区为目标。
二、社区能源消耗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社区能源消耗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对社区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了解到社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和问题。
例如,高能耗的建筑、能源浪费的生活习惯、能源设备老化等都是导致能源消耗过高的主要原因。
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是社区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进行建筑节能改造是低碳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建筑节能:1. 采用节能材料:在新建建筑和旧建筑改造中,选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的材料,如高效隔热玻璃、保温板等,减少能源的损耗。
2. 提高建筑能效:通过改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建筑的能效。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布局采光、通风设施,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降低能源消耗。
3. 优化供暖系统:选择高效的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减少供暖能源的消耗。
同时,建立智能化的供暖管理系统,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供暖设备的运行。
四、生活用水节约生活用水是社区能源消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实现低碳社区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节约生活用水:1. 安装节水设备:在社区中广泛推广节水设备,如节水花洒、节水马桶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水的流量,实现节水效果。
2. 建立循环用水系统:在社区内建立循环用水系统,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冲洗马桶、浇灌绿化等用途。
这样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3. 提高居民的水资源意识:通过开展水资源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例如,宣传合理用水、修复漏水等。
五、能源设备升级社区中的能源设备老化和效率低下也是能源消耗过高的原因之一。
住宅小区绿色低碳规划的研究

住宅小区绿色低碳规划的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目标,住宅小区的规划也不例外。
一个绿色低碳的住宅小区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低碳住宅小区的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址和布局。
选址应优先选择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如靠近公园、河流、湖泊等。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为小区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在布局方面,要合理规划建筑的朝向和间距,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建筑的朝向应尽量朝南,以保证冬季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减少取暖能源的消耗;同时,合理的间距可以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夏季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建筑设计是实现住宅小区绿色低碳的关键环节。
建筑的外形应简洁大方,避免过于复杂的造型,以减少风阻和热损失。
建筑的围护结构要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和节能门窗,提高建筑的气密性。
此外,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的应用也能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
绿色屋顶可以减少屋顶的热量吸收,降低室内温度;垂直绿化则能够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小区微气候。
能源系统的规划也是绿色低碳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优先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在小区内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公共区域和部分居民提供电力;利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小区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
同时,要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对小区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绿色低碳住宅小区规划的重点。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建立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非饮用用途。
通过中水回用系统,对小区内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交通规划对于绿色低碳住宅小区同样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小区内的道路系统,鼓励居民采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
建设低碳社区的城市规划设计

建设低碳社区的城市规划设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设低碳社区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
低碳社区的建设旨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建设低碳社区的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建筑设计、交通规划、能源管理等方面。
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低碳社区建设的核心。
传统建筑通常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量大,因此低碳社区的建筑设计需要注重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首先,建筑应该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减少碳排放。
其次,建筑应该注重隔热和保温,减少能源的浪费。
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保温技术,可以降低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
此外,建筑应该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需求。
二、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低碳社区的交通规划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碳排放,低碳社区应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
首先,应该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轨道交通等。
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其次,应该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
建设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道,提供方便的停车设施,可以促进居民选择非机动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
三、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低碳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
低碳社区应该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首先,应该建设智能电网,实现能源的分布式供应和管理。
通过智能电网,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其次,应该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低碳社区应该使用高效的家电和照明设备,采用节能灯泡和节水器具,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应该鼓励居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热水器和风能发电设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社区参与低碳社区建设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
社区居民应该积极参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和推广。
首先,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建设低碳社区的综合规划案例研究

建设低碳社区的综合规划案例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社区的建设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低碳社区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改变能源结构、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环境效益,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社区。
本文将通过一个综合规划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建设低碳社区,并分析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综合规划案例选取的是某城市的一个老旧社区,该社区面临着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
为了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环境可持续性,该城市决定对该社区进行低碳化改造。
二、能源结构优化首先,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该社区进行了能源结构的优化。
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替代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
此外,该社区还建设了能源储存系统,以便在能源供应不稳定时提供备用能源。
通过这些措施,该社区的能源消耗大幅下降,碳排放量也显著减少。
三、资源利用优化除了能源结构的优化,该社区还进行了资源利用的优化。
首先,建立了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将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进行有效分离处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推广了节水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和节水器具的安装,降低了社区的用水量。
此外,该社区还开展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生物质能源发电和有机肥料生产,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碳排放。
四、环境效益分析低碳社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资源利用的优化,该社区的碳排放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的建立,减少了垃圾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节水技术的推广,降低了社区的用水量,减轻了水资源的压力。
综合来看,低碳社区的建设对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经济效益分析低碳社区的建设不仅对环境有益,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首先,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成本。
其次,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建立,为社区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在社区打造低碳社区

如何在社区打造低碳社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打造低碳社区对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在社区中实现低碳目标呢?首先,加强能源管理是打造低碳社区的关键。
社区可以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例如,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灯具、节能电器等。
对于社区公共区域的照明和设施,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产品。
同时,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增加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可以在社区的楼顶、空地等合适位置安装太阳能板,为社区提供部分电力。
此外,建立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其次,改善交通出行方式对于降低碳排放至关重要。
社区应倡导绿色出行,完善步行和自行车道的建设,使居民能够方便、安全地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同时,设置充足的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和充电桩,鼓励居民使用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
优化社区内的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还可以组织拼车活动,减少单人驾车出行的频率。
在建筑方面,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是打造低碳社区的重要举措。
新建建筑应严格遵循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采用保温隔热材料、高效门窗等,降低建筑能耗。
对于既有建筑,可以进行节能改造,如加装保温层、更换节能门窗等。
此外,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也是低碳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区可以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
建立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和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等非饮用用途。
加强对居民的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加强垃圾管理对于减少碳排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应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设置清晰明确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加强对居民的垃圾分类宣传和培训,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同时,鼓励居民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使用环保袋、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等。
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低碳社区设计

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低碳社区设计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和低碳社区设计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探讨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和低碳社区设计的关键要素以及实施策略,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和开发商提供指导和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小区规划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需要而不危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方式。
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居住质量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基础设施:小区规划中应包括绿地、公园、湿地等自然生态元素,以改善空气质量、增加自然景观、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2. 节能建筑: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筑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交通规划:小区内应合理规划道路、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以促进居民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降低尾气排放。
4. 垃圾处理: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应考虑垃圾分类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低碳社区设计的关键要素低碳社区设计是在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低碳社区设计的关键要素:1. 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社区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高效能源利用:采用节能灯具、高效电器设备、隔热保温材料等,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智能电网:建立智能电网系统,实现低碳电力的分配和管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利用。
4.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技术和数据分析,优化交通流量,提供智能导航和共享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数量和交通拥堵。
三、实施策略和挑战实现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和低碳社区设计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策略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策略:1. 政府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奖励和激励措施鼓励开发商和居民参与环境友好的小区规划和低碳社区建设。
零碳社区规划探索

零碳社区规划探索摘要】随着国家绿色节能战略的推进,零碳社区的建设日益增加,本文试图通过对规划案例的数字化分析,探索零碳社区建设的技术路径。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评估零碳社区建设是否存在社会自觉推进的动力。
希望通过集合社区规划、能源需求分析、本地化可再生能源产能分析的系统工程,摸索以减排、节能、绿色为目标的专项规划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小型社区的规划研究,探索未来社会低碳建设、甚至零碳建设的前景。
【关键词】零碳社区;绿色节能;可再生能源;低碳策略随着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的加剧,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开始逐步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我国于2005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推进绿色节能战略,鼓励新能源的研究利用。
在2015将有2650万吨标煤的建筑能耗被新能源取代,我国建筑新能源使用率在2020将升至12.06%。
零碳社区概念最早于英国兴起,我国对于零碳社区的探索也在日益增加,本文将围绕零碳社区的案例分析,探索零碳社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未来。
一、零碳社区目标体系简介零碳社区是指在一个社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使用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循环利用等方式形成一条完善的碳循环链,从而达到零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
低碳技术主要措施包括被动式太阳能设计,节能电器,高品质的绝热材料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及碳的排放并希望由此开启绿色节能的新型生活方式。
同时,零碳社区不仅可以自己自主,多余的电力可以通过并网手段,送回电网,还能为当地的电网减压。
二、能源生产系统的种类以及在小型零碳社区中的适应性分析能源的种类十分多样,自然界存在的天然能源被称为一次能源,其中又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及非可再生能源。
传统能源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均为非可再生能源,在被转化利用后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且总量有限无法再生。
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大量依靠非可再生能源,通过燃烧,焚烧等方式将石油、煤炭等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然后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端。
社区低碳方案

社区低碳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和能源资源的紧缺,低碳社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区低碳方案包括多个方面,如改善建筑节能、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旨在减少碳排放并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
本文将从建筑节能、能源结构和可再生能源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社区低碳方案的实施。
一、改善建筑节能建筑是能源消耗占比较高的行业之一。
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常常没有充分考虑节能与环保的理念,给社区能源消耗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而通过采用新的设计理念,采取更加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采用太阳能发热管进行供暖,设置有机排风系统等等,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此外,社区还可以通过改善建筑隔热材料、控制建筑物外壳的通风隔热性等来减少能源的浪费。
总之,改善建筑节能,是社区低碳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优化能源结构能源面临的紧缺和衰竭是更新换代的一个必然结果。
因此,要想减少能源消耗,我们还需要优化能源结构。
社区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技术装备、更新设施等措施,来切实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引入城市燃气技术、推广节能灯具、启用电梯节能系统等等,不断引入新的节能产品,以更科学、更便捷的方式来应对社区能源危机。
更进一步,社区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能源储存技术和监测手段,以便更好地管理社区的能源消耗情况,让能源变得更高效。
三、推广可再生能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绿色资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等。
社区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可再生能源,来切实降低碳排放,以达到低碳的减排目的。
例如,社区可以在太阳能充足的地方使用太阳能发电,在都市海拔较高的地方使用风能发电,在水资源充裕的区域使用水能发电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社区可以使碳排放量降低,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总之,社区低碳方案是整个社会都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领域。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引入新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以实现碳排放的降低和自然资源的更好利用,令社区更加宜居、宜业的时代到来。
建立低碳社区工作计划方案

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低碳社区工作计划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社区居民环保意识,普及低碳生活知识。
2. 优化社区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
3. 构建绿色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 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三、工作内容1. 宣传教育(1)定期举办环保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2)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普及低碳生活知识。
(3)邀请环保专家、志愿者等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
2. 能源优化(1)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社区的利用。
(2)对社区路灯、公共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降低能耗。
(3)倡导居民使用节能电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绿色出行(1)鼓励居民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建设社区自行车停放点,方便居民绿色出行。
(3)举办低碳出行活动,提高居民绿色出行意识。
4. 垃圾分类与回收(1)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2)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3)与回收企业合作,提高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
5. 绿色建筑与改造(1)对老旧小区进行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能效。
(2)推广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新建住宅采用低碳设计。
(3)对社区绿化进行优化,提高绿化覆盖率。
四、工作步骤1. 前期调研:了解社区现状,确定工作重点。
2. 方案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3. 组织实施:开展宣传教育、能源优化、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与回收、绿色建筑与改造等工作。
4. 监督评估: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低碳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 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低碳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零碳园区——以“贝丁顿零碳社区”为例

浅谈零碳园区——以“贝丁顿零碳社区”为例摘要: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将成为未来20年我国能耗和排放的主要增长点,其加大了我国的能源压力,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本文以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为例,结合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建筑节能的实现途径,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零碳园区;节能;低碳1建筑节能及其必要性建筑节能是通过遵循其后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等进行研究,在满足建筑使用舒适性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节能建筑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节约资源;二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三是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节能建筑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一次指出,终生受益。
我们以贝丁顿零碳社区为案例,结合其采取的节能措施,探讨具体的低碳或零碳建筑的实施途径。
2对贝丁顿零碳社区的思考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占地1.65公顷,包括82套公寓和2500㎡的办公和商住面积,于2002年完工。
社区内通过巧妙设计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成为英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社区。
曾获得可持续发展奖,被列入“斯特林奖”的候选名单。
贝丁顿零碳社区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手机响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能源使用率的各种两侧,他对建筑节能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1 零耗能采暖系统2.1.1 开发模式为了让生态社区能够真正符合零耗能的理念,在平面布局上社区采用混合型社区开发模式。
住宅区朝南,以便于白天吸收热量;工作间靠北,以减少白天办公过多热气,减少冷气需求。
屋顶的流线型设计,是为了能够取得最充足的阳光。
2.1.2 建造材料贝丁顿社区在建造过程中因“就地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而大大降低成本。
绿色社区发展2024年低碳社区建设计划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广绿色能源:使用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推广绿色建筑:使用环保材 料,减少建筑垃圾
推广绿色交通:鼓励步行、 骑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
方式
推广绿色生活:倡导低碳生 活,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推广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 优化交通网络,提倡绿色出行 增加绿地和公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社区参与:鼓励 社区居民参与绿 色社区建设,提 高环保意识
绿色社区发展意义
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4年低碳社区建设目标
减少碳排放
推广使用清洁能 源,如太阳能、 风能等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幅度
预期成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效益分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具体措施:推广节能技术,优化能源管理 预期目标: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0%以上
绿色产业经济增长点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降低能耗成本 绿色交通: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绿色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 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降 低能耗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如 太阳能、风能等
加强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制定相关法律 法规,明确低 碳社区的建设
标准和要求
加强政策引导, 鼓励企业和居 民参与低碳社
区建设
建立评价体系, 定期对低碳社 区的建设情况 进行评估和监
督
绿色社区建设重点任务
节能低碳社区规划与建设

节能低碳社区规划与建设随着全球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节能低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因此,建设节能低碳社区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探讨节能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旨在提出一些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区节能低碳特点节能低碳社区建设,旨在将人们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碳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社区的规划与建设入手,采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实现社区的节能低碳化。
首先,在社区的规划上,应充分考虑社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合理规划社区的用地和布局。
在社区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建设具有公共性和多功能性的社区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便利。
特别是在社区的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设计上,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建材和技术进行建设。
其次,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对于物业企业、社区居民和政府部门,应提倡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产生。
鼓励居民采用节能环保的电器设备,并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后期的社区管理中,应加强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社区的环境质量。
二、社区节能低碳建设措施在实现节能低碳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绿色用地规划。
许多城市中,大型商业区域往往占据社区太多的用地,导致社区缺乏公共绿地、公园等绿色生态空间。
因此,将绿色用地规划纳入社区规划中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合理的规划,城市的绿色空间更多地融入到社区中,有效地改善了社区的生态环境,并为居民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2、节能环保建筑设计。
社区的建筑设计是节能低碳建设的重要方面。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玻璃等已成为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建筑标准。
零碳社区创建实施方案

零碳社区创建实施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零碳社区的创建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零碳社区是指在生产、生活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为了实现零碳社区的创建,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对社区的能源使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社区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可以评估社区的电力、燃气、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和原因。
其次,针对能源使用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加强对能源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鼓励居民采用可再生能源设备、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社区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的培养。
可以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活动、设立环保奖励机制等方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零碳社区的创建中来,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零碳社区的创建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零碳社区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企业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社区居民可以积极响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零碳社区的环境和氛围。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零碳社区的建设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通过不断地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保证零碳社区的建设方案能够持续有效地实施下去。
综上所述,零碳社区的创建实施方案需要从能源使用情况的调查评估开始,制定节能减排措施,加强居民环保意识的培养,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全面考虑。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够实现零碳社区的创建目标,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实践

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实践随着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低碳社区就是近年来追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其规划与实践成为当代社会一大热门话题。
一、规划低碳社区规划低碳社区需要充分发挥当地特色,综合考虑社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环境状况等方面因素,制定具体的低碳社区规划。
规划应当包括住宅区、商业区、社区服务设施等方面,努力实现能源节约、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首先,住宅区要绿化率高、建筑能源消耗低,推动居民节能降碳。
其次,商业区的设定应该有利于区域内经济发展,努力推广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
最后,社区服务设施应当趋于多样化,服务完整,同时推广使用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和低碳交通工具。
二、实践低碳社区规划低碳社区只是开始,实现低碳社区必须付出更多的实践和努力。
低碳社区的实践需要社会各界、居民积极融入其中,共同打造低碳环保的社区文明。
在住宅区方面,居民可以实行垃圾分类制度,促进绿化和节能减排的工作。
加强废弃物、污水等资源的管理,以达成垃圾分类和废弃品再生资源利用的双重目标。
同时鼓励采用太阳能等绿色技术,开发出更加节能环保的住房。
在商业区方面,商家应当推广“绿色消费”,鼓励使用环保购物袋和回收利用商品,向市民普及绿色概念。
同时,通过积极引进绿色产品,开展环保科技及绿色服务等市场活动,提高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在社区服务方面,多样化的服务理念能够满足居民的多方面需求,社区应当推进公共交通向电动、混动方向发展,并加强常规、非机动交通的安全管理和规范管理,实现多元交通的发展和优质服务的提供。
三、总结未来的世界需要低碳社区的护航,在合理规划下加速推广低碳经济的发展,营造形式多样、功能齐备、资源共享的低碳社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建造绿色和谐的社区,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碳社区规划探索发表时间:2016-11-07T16:09:41.04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李钰王高锋[导读] 随着国家绿色节能战略的推进,零碳社区的建设日益增加,本文试图通过对规划案例的数字化分析,探索零碳社区建设的技术路径。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30【摘要】随着国家绿色节能战略的推进,零碳社区的建设日益增加,本文试图通过对规划案例的数字化分析,探索零碳社区建设的技术路径。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评估零碳社区建设是否存在社会自觉推进的动力。
希望通过集合社区规划、能源需求分析、本地化可再生能源产能分析的系统工程,摸索以减排、节能、绿色为目标的专项规划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小型社区的规划研究,探索未来社会低碳建设、甚至零碳建设的前景。
【关键词】零碳社区;绿色节能;可再生能源;低碳策略随着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的加剧,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开始逐步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我国于2005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推进绿色节能战略,鼓励新能源的研究利用。
在2015将有2650万吨标煤的建筑能耗被新能源取代,我国建筑新能源使用率在2020将升至12.06%。
零碳社区概念最早于英国兴起,我国对于零碳社区的探索也在日益增加,本文将围绕零碳社区的案例分析,探索零碳社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未来。
一、零碳社区目标体系简介零碳社区是指在一个社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使用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循环利用等方式形成一条完善的碳循环链,从而达到零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
低碳技术主要措施包括被动式太阳能设计,节能电器,高品质的绝热材料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及碳的排放并希望由此开启绿色节能的新型生活方式。
同时,零碳社区不仅可以自己自主,多余的电力可以通过并网手段,送回电网,还能为当地的电网减压。
二、能源生产系统的种类以及在小型零碳社区中的适应性分析能源的种类十分多样,自然界存在的天然能源被称为一次能源,其中又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及非可再生能源。
传统能源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均为非可再生能源,在被转化利用后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且总量有限无法再生。
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大量依靠非可再生能源,通过燃烧,焚烧等方式将石油、煤炭等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然后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端。
整个过程中消耗大量的非可再生能源,且同时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这于零碳社区的目的显然不符。
而可再生能源,指在人类有生之年可以自然的补充,不会耗尽的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清洁环保的转化成为电力或者热能从而被人类利用,不产生污染。
零碳社区强调尽可能的减少碳足迹,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太阳能,风能广泛存在于我国,资源丰富是非常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我国近几年在风能,太阳能及水利发电的发展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很多系统安装简便;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并入当地电网,十分灵活,非常适合用于中小型的零碳社区。
中国是全球光伏发电装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光伏发电即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只需通过在阳光辐射充足的建筑物表面或社区空地设置光伏太阳能,即可在日照充足的时间为社区提供绿色的电力。
光伏系统主要包括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设计安装。
太阳能热水系统已经在我国很多地方得到推广,在阳光充足的时段即可提供足够的热水。
风能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十分丰富,初期多用于大型发电。
在20世纪初期,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生产初现成果,为我国沿海农村实现电气化奠定了基础。
现今,小型风力发电机的选择更为自由,功率从50W到500W甚至10KW不等,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的零碳社区使用。
此外,近年来生物质能,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等技术也取得了进步。
三、零碳社区案例分析1英国贝丁顿生态村(BedZED零能耗之村)英国贝丁顿生态村(BedZED零能耗之村)是最具有影响的零碳社区之一,其设计目标旨在将贝丁顿生态村建成一个“零化石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它尤为强调对阳光、废水、空气和木材的可循环利用,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各种良策。
整个社区结合了零采暖技术采用了生物能和太阳能发电。
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设计及围护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居民的保暖需求。
同时设计者鼓励居民尽使用电动汽车来减少对于石油燃料的依赖。
社区内来源于屋顶等的雨水通过回收处理可供绿化浇灌,卫生间冲水等的2次利用。
2哈马比低碳社区而斯德哥尔摩哈马比低碳社区占地1.8平方公里,为2.5万居民提供1.1万套住所,为另外一万人提供工作场所,他的设计目标是在相对封闭生态模式下,通过本土生产消费及对公民的环境意识进行灌输,100%的利用可持续能源[5]。
其低碳策略包括了地下垃圾抽吸系统,沼气和太阳能光伏以及全民参与等方式。
3海盐零碳社区以海盐零碳街区为例,本项目年总能耗在488万KWh左右。
若在其屋面设置约10000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则可提供150万KWh/年的电力;在其中心花园区域加设一台50KW风力发电机可可以提供35万KWh/年的电力;其余部分可以通过200KW生物质能发电厂提供,并在太阳能,风能不能实现的时段为本项目提供所需的能源。
社区内还设置了重力发电地砖,人力发电健身器等设备为社区的夜间道路照明等。
4个案例根据自身不同的生态及环境条件合理的利用了零碳科技有效的改善了能源配置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零碳社区与传统社区建设的差异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新的社区也随之增长。
低碳甚至零碳社区将成为发展的主流。
相比较于传统社区,零碳社区拥有如下四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零碳社区可以独立形成一个本地化的,自主的能源供给链,即通过利用社区所拥有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为社区提供能源而不再依靠城市电网气网,从而减少了建设成本及使用成本。
其次,零碳社区的建筑房屋更加强调自然采暖,采光,通风等,通过提升房屋的建筑材质结构等减少能源消耗,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也为用户减少了相关的费用。
同时,零碳社区增强了住户与生活环境的互动,帮助培养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在海盐零碳社区设置的重力人力发电设备能让用户真实的体验到零碳发电的乐趣,从而自主的改善住户的生活方式达到更好的降低碳排放。
最后,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及补助来鼓励新能源新科技的开发利用。
然而零碳社区的规划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障碍。
零碳社区主要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 Alrashed提到在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受到了政治,科技,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原因总结为1)化石能源仍然是很多周边地区的主要供能能源,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替代;我国现阶段传统的电力供暖仍为集中供应方式,即在发电厂集中发电后通过高压电网输送到用户端,在北方地区实行集中供暖,南方地区多使用独立的小型电力供暖设备,对于已经建成的社区来说,改变其能源供给方式比较艰难;2)人们对于新能源认知的匮乏导致新能源不受到关注及重视;3)新能源初期的成本投入和后期维护费用较高,回收期也较长并且政府对于新能源的补助力度不明显,以至于很难推广等;其他的原因还包括了气象资料匮乏无法作为正确的设计,产品性能不确定性导致节能减排效果不理想。
就我国而言,各个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加上城市社区的规划用地有限,建筑物本身设计格局的独特性等限制因素,很难实现100%的零碳。
而过分的堆叠新科技并不能真正的实现零碳,以牺牲掉建筑以及规划设计灵感以及场地空间等来满足零碳有悖零碳社区的初衷。
就海盐社区案例来看,如果要达到100%的零排放,会产生如下影响:1)社区中大部分建筑立面将被太阳能光伏板将覆盖,影响建筑外观2)中心花园的风力发电机噪音在80~90dB(A)对当地的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3)发电厂需要搭建一个40~50米烟囱,破坏社区的整体美观,同时可再生生物燃料棒堆场需要额外的场地,牺牲了空间。
除此之外,零碳建筑的设计也受限于设计思路的影响。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建筑的节能主要依赖于各种新技术的独立应用,例如太阳能发电,节能电器,绝热材料等等。
每一个系统的应用通常由相应的工程师,如分别由暖通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独立设计,因此不同的系统往往是割裂开来的,并没有做到很好的整合。
结合现有的国内外项目经验来看,依靠传统的设计思路并不能有效地实现零碳目标。
在诺伯特@莱西纳的可持续建筑设计著作《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采暖•降温•照明》一书中就提出了建筑节能金字塔。
在这一理论中,建筑的高效节能与否在最初的建筑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其次是合理的利用被动式设计,最后才是新型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高效LED灯的安装使用。
简单来说,零碳目标的达成是由下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
但是在传统的零碳设计中,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第一二层环节而过多地关注第三层结构。
合理的选址,往往决定了建筑在未来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中会不会对环境造成额外的负担。
良好的建筑外形设计则决定了建筑是否可以在不追加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低成本的被动式设计达到节能以及利用免费的,可持续再生的自然资源。
再满足第一二层的设计要求后,往往工程师只需要增加很少的成本以及新技术,就可以达到零碳目标。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摒弃传统的线性工作思路,项目团队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一开始就需要对整体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最终实现一个迭代的过程。
New:解决方案,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零碳社区建设不能通过单纯的模仿和叠加新技术来实现,需因地制宜,寻找最合适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五、零碳社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此外,零碳社区的发展不仅仅是要考虑环境因素,必须需要同时兼顾经济及社会影响。
在设计建设中寻找环境最优化的过程中,兼顾经济性原则,同时遵循人本思想,考虑不同的利益相关在项目中所办案的角色和获得的实际利益。
对于零碳社区的未来,Stephen在他的论文‘Near zero energy homes – What do users think?’提到消费者,建设者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参与其中。
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有三点,一是他们是否真的可以用更少的费用体验到较高的舒适度,第二是他们是否可以正确的简单的使用新的技术;第三是新能源是否真的安全可靠。
建筑行业则关注是否如何让新的科技和模式在整个社会的不同的空间,季节中都得到较好的效果,他们也关心这些新的技术是否可靠持久并且真正有效。
而对于政策制定者,出台更有力的措施来支持零碳并且出台更为一目了然的节能评价体系则有有利于零碳社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