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金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金融
91金融创始人、CEO许泽玮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好公司”论坛上演讲北京时间2015年2月1日,91金融创始人、CEO许泽玮受邀出席由野马财经新媒体平台主办、中国发展出版社协办的“新媒体时代中国好公司”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的主旨演讲,阐述了对新媒体的看法,以及互联网金融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首先,就新媒体行业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许泽玮认为,虽然当前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但一方面新媒体流量没有办法被量化,很难统计;另一方面,新媒体阅读量跟内容质量严重挂钩,从而导致新媒体的商业化难度颇大。
为此,许泽玮指出新媒体若要商业化,除了在文章内容上建立口碑外,还要加强运营。许泽玮表示,一个新媒体要想运营的好,至少需要三个人。“一个灵魂人物做好内容,一个人专研究营销渠道,还有一个负责内容营销策划。这样一个专业化的三人组合才能够保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即便新媒体行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许泽玮仍旧强调新媒体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意义。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领军人物,许泽玮从业内人士的专业角度深入解剖了互联网金融企业与新媒体的关系,“互联网金融与新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两者的关系最为密切。”
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许泽玮指出91金融()仍十分注重新媒体的传播。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依赖产品的口碑,因而依托于新媒体在文章内容上的口碑,金融产品的销售也会得到推动。“可以说,新媒体是天然适合投放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平台。”
据悉,“新媒体时代中国好公司”论坛由野马财经新媒体平台主办、中国发展出版社协办。本届论坛围绕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等多个问题,邀请了媒体界、IT界以及金融领域的行业领军人物参与讨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下午好,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许泽玮,跟媒体还是有一些渊源的。我曾在门户网站工作过,做过内容技术支持和用户数据分析产品经理。在我们公司里,我一直特别在乎公司和媒体的业务合作。一方面我们是做互联网金融的,91金融是做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的,每个传统金融机构都相当于我们的客户,我们会告诉想贷款的用户到哪个银行贷款合适,想理财的用户我们会告诉他们哪个机构、哪个理财产品合适。这项服务对用户免费,对金融机构收手续费。做了三年,我们公司的业绩还行,现在是处于上市的准备阶段。我们过去一直是接受人民币资本的投资,从经纬宽带到海通证券的投资,我们走的是A股路线。目前已经符合所有的条件,我们需要继续等待、排队,我们希望注册到。
做我们的业务,本身需要很大量的成本。对我们公司、对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而言,都是这样的,最大的成本一直是营销。为什么现在要说新媒体呢?过去做数据分析的时候,
包括做搜索引擎的时候,都发现在早几年,最大的媒体投放肯定是搜索引擎。但有了自媒体之后,我们统计过后台来的用户数据,发现跟金融产品相关的数据,来自自媒体的量是非常庞大的。
搜索引擎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是过去所有媒体中最可量化的,可以知道一个注册多少钱,一个有效多少钱,可以清晰的算出LY。想要更大的量就花更大的钱,就是这样的状况。但在新媒体时代,可能我们节约了成本,但是很多媒体还是没有赚到钱,这是实际的状况。我觉得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流量没有办法被量化,很难统计。因为我做用户数据分析时,会发现很难统计到这个媒体的流量,持续的给广告主多少,花了多少钱。这个跟门户网站面临的问题一样,过去很长时间里,门户网站的用户量并不比搜索引擎的少,但门户网站拿的收入只是搜索引擎的1%、2%,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最后的效果也很差,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没法算出自己的LY,就很难精准的制定投放计划。
除了难以统计媒体流量,网站常流量也没有办法利用起来,我们很想利用,但实际的结论是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背后有用户的信息,门户网站的常流量很难算出来。2009年有一个特别火的创业行业,就是ITB的广告模式,通过统计方法,精准的挖掘用户用途意图。但是这种模式,最后验证下来在中国不太成立,或者说很难成立。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新媒体广告在这点上和过去差不多。
第二个原因就是新媒体所有的内容,跟口碑、内容的质量挂钩的太严重了。比如说一个有30万粉丝的帐号,一篇文章可能有10万阅读,但另一篇就只有1万的阅读。阅读量和内容挂钩太严重了,搜索引擎是没有这些问题的,但和内容挂钩的媒体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知道下篇文章好坏,并且好的内容往往卖不出去广告。比如说这两天,可能跟民生银行有关的文章的阅读量会很高,但显然民生银行不会投这个广告,这就很麻烦,但这是实际的状况。当我们跟新媒体沟通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作为投新媒体的广告主也是
这样的状况,应该投多少钱呢,很难量化,只有卖品牌。但这又会遇到一个问题,大品牌出得起钱,小品牌的一般流量用不上,又不能给钱。预算不是控制在市场部的手里,等媒体浸润广告公司采购资源库的时候,也许这一波广告行情已经过去了。博客后来变成微博也是面临这个问题,某知名门户网站有强大的广告营销能力,大家说它卖微博广告也是很痛苦的,要求投门户类的,投微博就得投门户,两者很强的挂钩在一起。但自媒体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自媒体只能够接触一个小公关公司,一篇文章给一两万,就是这样的状况。
这个也没有办法,但为什么说我们还愿意投新媒体呢。相对门户和搜索引擎,新媒体是便宜的,这种情况和金融业务本身的特点有关,大家(新媒体)可以把我们的行业当成重点开拓的行业。金融产品和卖手机的不一样,我和搜索引擎也聊过这个问题。过去在卖手机的行业里面,当年的团购热,其实大量的钱是被百度和分众网站赚走了,传统网站并没有拿到这个钱的。因为团购的产品,大家买东西的时候是不考虑口碑的。一个手机无所谓平台,哪个手机到达,我这里就买哪个,团购网站拼的是到达率,就愿意给搜索引擎、分众网站更多的钱。最后搜索引擎前五名都是超额投放的,就是赔本赚吆喝的,意味着平台会赚取超额的利润。金融不是这样的,不是拼到达率的。我们自己的理财产品,银行收益率是9%,有的P2P比银行的收益率还低,还是卖得不错。金融产品拼的是信任,这个东西有的卖9%,有的卖12%,不信产品的话,用户宁愿买9%的。这就变成了在搜索引擎上,大家不一定会砸钱买第一名。第一名不一定有口碑,用户可能不信他。新媒体是可以建立口碑的,在文章、内容上建立口碑。
传统媒体,其他行业的广告可以随便接,金融的广告都会很慎重。一个金融产品如果给收益率超过20%,之前百度的是18%,就不敢接了,因为怕出事。用户掏钱买东西,如果出事了会找媒体的。这一波互联网金融热的时候,百度和分众网站都赚取了超额利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