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常用成语典故
高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
![高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3bd04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可以多背多记⼀些写作素材,灵活运⽤。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希望对⼤家写作有所帮助。
篇⼀:饱⾷终⽇,⽆所⽤⼼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经常教育他的学⽣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读书。
孔⼦说如果⼀个⼈⼀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不去⽤⼼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
下棋的⼈虽然悠闲但也要⽤⼼,⽐起饱⾷终⽇,⽆所⽤⼼的⼈来强多了。
【典故】⼦⽈:‘饱⾷终⽇,⽆所⽤⼼,难矣哉!’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 【释义】终⽇: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
【⽤法】作谓语、定语;指闲⼈ 【相近词】饱⾷终⽇,⽆所事事 【成语举例】饱⾷终⽇,⽆所⽤⼼,以与朋辈优游谑浪,炳麟亦不为也。
章炳麟《与袁世凯书》篇⼆:冒天下之⼤不韪 【成语故事】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因为⼀些⼩事发⽣了⽭盾,势⼒弱⼩的息国很不冷静,竟派兵攻打强⼤的郑国,结果⼤败被实⼒强⼤的楚国渔翁得利给灭掉。
⼈们分析息国是冒天下之⼤不韪,贸然出兵⽽导致灭亡。
【典故】犯五不韪⽽以伐⼈,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左传·隐公⼗⼀年》 【释义】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
去⼲普天下的⼈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指不顾舆论的遣责⽽去⼲坏事。
【⽤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错误的事情 【相近词】冒⼤不韪 【成语⽰列】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命令,冒天下之⼤不韪,必已具有全⾯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
⽑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成语例句】 ◎李敖⼏乎是冒天下之⼤不韪。
◎那是在公元1644年3⽉,明朝叛徒吴三桂,丧⼼病狂,敢冒天下之⼤不韪,引来清兵进关,围剿了闯王义军,在北京建⽴了⼤清王朝。
篇三:不见棺材不下泪 【成语故事】古代滑稽清才安鸿渐特别幽默与滑稽,他⼗分害怕⽼婆,他岳⽗病故,两⼈前去吊唁,在路上他们就开始⼤哭。
经典成语故事30个
![经典成语故事30个](https://img.taocdn.com/s3/m/0e87382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c.png)
经典成语故事30个小编通过阅读,认识了许多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多认识成语,用成语点缀文章,还可以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典成语故事30个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3d87570a0b4e767f5acfcee2.png)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1.一鼓作气(曹刿guì)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52b32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0.png)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它们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成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故事则是成语的来源和含义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精彩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成语。
一、画龙点睛。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吴道子的画家,他精通绘画,尤其擅长画龙。
有一次,吴道子在一幅画中画了一条神龙,但是这条神龙看起来却缺少了点什么,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于是,他在画龙的眼睛处点上了一点墨,这样一来,整幅画作顿时生动起来,龙也变得栩栩如生。
后来,人们就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作品的关键部分加上一笔,使整体更加完美的情景。
二、守株待兔。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个农夫在田里劳作,突然看见一只兔子撞到了一棵树上,当场死去。
农夫非常高兴,他想着这只兔子是撞死的,那么以后一定还会有兔子撞到这棵树上,于是他就守在树下等待。
然而,他守了很久,却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去努力,因为侥幸往往是不现实的。
三、杯弓蛇影。
相传,有一个人在饮酒后,手拿着酒杯,突然看见地上有一条蛇的影子,于是吓得把酒杯摔碎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来形容因过度恐惧而产生的错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恐惧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理,而并非真实存在的危险。
四、画蛇添足。
相传,有一个人画了一条蛇,但他觉得这条蛇还不够完美,于是就在蛇的脚下再画了几只脚。
后来人们就用“画蛇添足”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应该知足常乐,不要贪多,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五、卧薪尝胆。
相传,有一个人因受到冤屈而离开家乡,他在外面吃尽了苦头,但他却没有放弃,而是在心里立下誓言,要报仇雪恨。
他在家乡的地方卧薪尝胆,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大全五篇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0417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a.png)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大全五篇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篇1 夏雨雨人孟简子相梁、魏,有罪而走齐。
齐相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魏时,门下使者如何”孟简子曰:“门下使者约三千余人。
”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
”管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
是以得三人来。
”管仲曰:“嗟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译文]孟简子担任梁国和卫国的丞相,后来犯了事出走齐国。
管仲来迎接他,问他:“你当丞相时,你家里有多少门客”孟简子说:“有三千多人。
”管仲说:“现在有几个人跟来了”回答说:“只有三个人。
”管仲问:“为什么这样呢”回答说:“其中一个人的父亲死了没钱葬,我给他葬了;一个人的母亲死了没钱葬,我也给葬了;一个人的哥哥吃了官司,我帮了他,後来人被放出来了。
所以这三个人跟来了。
”管仲上了车说:“唉!我一定会衰败的,我不能像春天的风一样吹在人身上,我不能像夏天的雨一样落在人身上(夏雨雨人),我一定会衰败的。
”【释读】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篇2 余音绕梁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
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
小学必学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0篇)
![小学必学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143b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5.png)
小学必学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0篇)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是历史的积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必学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语文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
![语文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9434df4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d.png)
语文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正处在初级阶段,作文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典故的语文作文万能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语文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一土崩瓦解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
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
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mào] ,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
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
商朝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qíng]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jǐ],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jīng]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军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
点评凡是没有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反倒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这样的国家必定只会有一个结局——灭亡。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人一定要有好的品质,首先你的面子决定了别人愿不愿意与你做朋友,而你内在的品质是决定你们能不能长期做朋友的因素,如果你毁坏了自己的名誉,那么你建立起来的关系也是很容易瓦解的哟~语文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二日暮途穷战国时,楚平王的太子建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伍奢,一个是费无忌。
费无忌得到楚平王的宠爱,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后会对他不利,于是他便诬告太子。
没想到平王竟然相信,还把太子调到边关去。
但是费无忌还是不放心,担心太子找机会报复,因此他又将伍奢囚禁,并且派人杀害太子。
心狠的费无忌还不愿罢休,他想到伍奢有两个儿子,于是他又派人杀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儿子,只有伍奢的小儿子伍员逃走了。
作文常用成语典故
![作文常用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41ea816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5.png)
作文常用成语典故小时候我们就接触了许多典故,从典故中我们也可以进行成语的积累。
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作文常用成语典故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作文常用成语典故推荐内容1)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5)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6)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7)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8)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9)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0)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1)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12) 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
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13)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
也泛指一对恋人。
14) 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15)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
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16) 海市蜃楼:蜃:大蛤。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经典】成语典故(精选15篇)
![【经典】成语典故(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d36ee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7.png)
【经典】成语典故(精选15篇)成语典故篇1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
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成语典故篇2“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
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
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
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
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
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
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
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
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
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
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
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
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
有关成语故事(通用8篇)
![有关成语故事(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346d4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2.png)
有关成语故事(通用8篇)有关成语故事(通用8篇)成语故事篇1【一叶障木】是个成语,它所说的故事是楚国有个书呆子。
家里很穷。
一天从书上看到‘‘如果得到螳螂扑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于是他就在树林转,寻找螳螂遮身的叶子。
终于他看到了螳螂遮身的叶子了。
他扑了上去,但是那片叶子掉地上和其它的叶子混在一起了,找不到那片叶子,他只好把全部叶子带回家了。
怎样才能找到那片叶子呢、他只好一片一片放在头上问老婆看不看的见他,最后,他老婆被问烦了,就说看不见。
他乐坏了。
就用叶子遮住自己,来到街上。
当着店主的面拿店里的东西。
店主奇怪极了。
就把他送官府了,当官府知道了原因后,就哈哈大笑,把他给放了。
读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感到很有趣。
这么一个故事用四个字就概括了,让我们一看这四个字,就知道它是什么故事。
这个成语用我们现在的解释是指一个人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
所以让我们一起去看成语故事吧。
成语故事篇2《铁杵磨成针》是一个成语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经常逃课出去玩。
有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溜出学堂去玩耍。
在一条小河边,他看到以为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而且老婆婆告诉李白她打算把铁棒磨成一根针。
李白满脸狐疑的看着老婆婆,老婆婆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之后很感动,从此开始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铁杵一天天磨,就能磨成绣花针;水滴一遍遍滴,就能把石头凿穿。
这说明持之以恒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如果我们也具有这样的'精神,那学习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作业写累了,就稍稍休息一下,继续把剩下的做完;钢琴练烦了,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再坚持把曲子弹熟;跑步跑累了也决不能放弃,坚持过临界点你就会觉得剩下的距离其实很轻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三篇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7f41e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9.png)
【导语】很多成语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尤其对于典故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部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成语释义对于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失之偏颇,不尽客观。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篇一一丘之貉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
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
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
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
杨惮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惮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惮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
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
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惮被免职了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篇二庸人自扰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
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办事干练,素有威名。
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
到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
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
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严厉的刑罚建立自己的威望。
不然,这里的百姓就会轻慢你,就没有人怕你了!”陆象先听了,摇摇头说:“老百姓的事情在于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服从你,谁说只有用严刑才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呢?”又有一次,一个小吏犯了错,陆象先只是批评了他一顿,劝他以后不要重犯。
而一个属下认为处理太轻,应该用棍子重重责打那个小吏一顿。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57776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8.png)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成语典故作文素材(11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1异曲同工西汉时期有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以词赋见长,司马相如是汉景帝时期的人,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辞藻华丽;扬雄是汉成帝时人,作品有《甘泉赋》《河东赋》,主张修政。
唐朝文学家韩愈评价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出处】唐朝·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释读】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成效。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2旧病复发薛蟠在酒席上调戏柳湘莲,遭到柳湘莲的一顿毒打后,觉得没有面子在京城呆下去,于是想与手下员工一起外出做生意,请示薛母,母亲没有主意,宝钗认为应该让他去试一试,如果旧病复发也没办法,如果彻底改变同性恋倒也是好事。
旧病复发的意思是: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3所向无敌公元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建都许昌,下令让东吴的孙权把儿子送到许都当人质。
孙权召集手下商量对策,大将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说只要我们东吴军民发奋图强、团结一致,那么就能所向无敌。
孙权坚定信心同曹操对抗下去。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释读】抵挡。
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
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4纵虎归山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
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
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
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有关成语故事作文八篇
![有关成语故事作文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e6ab6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4.png)
有关成语故事作文八篇有关成语故事作文八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故事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故事作文篇1弄巧成拙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
专擅长人物画。
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
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
恰好此时有朋友请去他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便对弟子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色,你们须小心些,不要着错了颜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来时,希望你们画好。
”孙知微走后,弟子们围住画,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说:“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长髯飘洒,不怒而威。
”还有的说:“菩萨脚下的祥云综绕,真正的神姿仙态,让人肃然起敬。
”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时专门卖弄小聪明,喜欢哗众取宠,只有他一个人装模作样地一言不发。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莫非这幅画有什么缺欠?”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说:“水暖星君身边的童子神态很传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
”众弟子说:“没发现少什么呀。
”童仁益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要在瓶中画一枝鲜花,可这次却没有。
也许是急于出门,来不及画好,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色吧。
”童仁益说着,用心在瓶口画了一枝艳丽的红莲花。
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发现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莲花,又气又笑地说:“这是谁干的蠢事,若仅仅是画蛇添足倒还罢了,这简直是弄巧成拙嘛。
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你们给添上莲花,把宝瓶变成了普通装花的瓶,岂不成了天大笑话。
”说着,把画撕个粉碎。
众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头不语。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释读】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成语故事作文篇2咦,冯老师拿了一副扑克牌在手里,让我们猜扑克牌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有人猜变魔术,有人猜玩游戏,还有人猜读扑克……但都不对,那答案到底是什么?哈哈!让我来揭晓答案吧!冯老师先把扑克牌扔向几个地方,让大家去抢。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精选18篇)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918e9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5.png)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精选18篇)成语典故作文素材(精选18篇)成语典故作文素材篇1半夜鸡叫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里学鸡叫,然后把刚刚入睡的长工们喊起来下地干活。
日子一长,长工们对鸡叫得这样早产生了怀疑。
小长工小宝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里,他独自躲在大车后边观察院内动静,不一会儿,只见周扒皮悄悄来到鸡窝跟前,伸长脖子学鸡叫,随后又用棍子捅鸡窝,直到公鸡都叫了起来,他才离开。
小宝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长工们,大家非常气愤,都到地里睡觉去了。
天亮后,周扒皮到地里一看,长工们都在睡觉,他举起棍子又骂又打。
长工们不甘心受压迫,他们想了个对付周扒皮的办法:当天夜里,正当周扒皮在鸡窝跟前学鸡叫的时候,躲在暗处的小宝喊了声:“捉贼!”早已准备好的长工们纷纷跑来,对着周扒皮一阵乱打。
地主婆闻声赶来,说明被打的是老东家,大家这才住手,并故意表现出惊讶的样子。
地主婆无可奈何地扶着狼狈不堪的周扒皮回到屋里去,长工们见状都高兴得笑起来。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篇2梁上君子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
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
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並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语文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
![语文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e658cc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d.png)
语文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学生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
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从生活和阅读两方面入手,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参与生活,思索生活,扩大阅读面,文思就会不再枯竭,文笔也不再滞涩。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典故的高考语文作文万能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语文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一呕心沥血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
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经过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命名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
若不是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每天到母亲处探望也顾不得问候一声。
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儿子要呕出心肝才停止啊!”语文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二分道扬镳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有一个名叫元齐的人,他很有才能,屡建功勋。
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为河间公。
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
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是一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年轻人。
孝文帝很赏识他,任命他为洛阳令。
不久以后,孝文帝采取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搬迁到洛阳建都。
这样一来,洛阳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表示轻视。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马车从对面飞快地驶来。
照理,元志官职比李彪小,应该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让路。
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职比你大多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元志并不买李彪的帐,说:“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过是洛阳的一个住户,哪里有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道理呢?”他们两个互不相让,争吵起来了。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5243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6.png)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成语故事大全100篇如下:1、功败垂成成语故事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
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解释】垂:接近,快要。
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2、铜盘重肉成语故事北齐时期,杨愔,字遵彦,小时候特别懂得礼节,他家旁边有一个水果树,别的小孩争相去偷采水果,只有他不去。
他的父亲向人夸奖他,同时在家庭院落中特修一间房子让他住,同时用铜盘装丰盛的食物给他,并告诫其他孩子要向他学习。
【释义】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
引申指特殊恩宠。
3、分我杯羹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
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释义】羹:肉汁。
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
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4、志在四方成语故事战国时,鲁国的孔穿(孔子第5代孙)去赵国游历,跟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和季节结成好友。
孔穿回国时,邹文、季节送了3天行程,临别时,两人泪流满面,对孔穿依依不舍。
但孔穿只对他们作了个揖便上路了。
孔穿的学生认为他太不近情理。
孔穿却不为然地说:我原以为他们是大丈夫,现在才知道他们像女人一样。
人立于天地间,应有'四方之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四海为家,怎么能像动物一样整天聚在一起?孔穿的学生不住点头称是,对老师更加敬重。
后来人们将“四方之志”引申为“志在四方”。
【解释】:四方:天下。
立志于天下。
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5、文灿拒间成语故事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周文灿。
在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下,从小他就深深地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
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友爱笃甚。
【必备】成语典故11篇
![【必备】成语典故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249a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d.png)
【必备】成语典故11篇【必备】成语典故11篇成语典故篇1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通畅用来形容人善于辩论,据理力争。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
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
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
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番后,勉强同意他一起去。
貌不惊人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
到楚国后,他和同行的19个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
19个门客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
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
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紫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
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
”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赵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就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
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他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
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
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
毛先生对楚国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成语典故篇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释义赞扬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故事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
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
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况。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4c4c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e.png)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1.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探骊得珠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 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 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 儿子在河边割芦苇, 烈日当空, 晒得他头昏眼花, 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
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 想起父亲说过, 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 可是谁也不敢去, 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 他想, 要是潜到河底, 找到珍宝, 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 三顿还吃不饱, 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 三下两下脱了衣服, 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 再往深处, 光线变得越来越暗, 水也越来越凉, 最后, 他什么都看不见了, 四周一团漆黑。
他心里有点害怕, 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 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 定睛细看, 啊, 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 双手抱住明珠, 使劲一拽, 明珠就到了他怀里。
他迅速浮出水面, 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 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
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
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 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
它要是醒着, 你可就没命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
成语“探骊得珠”, 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 抓住要点。
2.经典成语故事精选对牛弹琴春秋时期, 鲁国有个的音乐家, 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 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后, 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 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 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 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 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 突发奇想, 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 于是他拨动琴弦, 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 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 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752527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6.png)
成语典故作文素材《成语典故作文素材素材一《亡羊补牢》我邻居张大爷就有这么一个亡羊补牢的故事。
张大爷家在村子边上,院子里养了几只羊。
他家的羊圈是用一些旧木头和破栅栏简单围起来的。
有一天,张大爷早起去喂羊,发现羊圈破了个大口子,一只羊不见了。
这可把张大爷急坏了,他在院子周围找了一圈也没找到。
这时候,村里的一些人就说,“哎呀,估计羊早被狼给叼走了,这羊圈破成这样,剩下的羊肯定也保不住。
”张大爷一开始也很懊恼,坐在院子里直叹气。
不过他寻思了一会儿后,就开始动手修补羊圈了。
他从家里找出新的木头,把破的地方全拆了重新加固,还把栅栏弄得更高更结实。
从那以后啊,他家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个事儿就像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说的一样,羊丢了,知道及时把羊圈修好,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给咱一个启示,犯了错误或者遇到问题得及时补救,不能就那么放任不管。
素材二《刻舟求剑》我有一次在河边遇到这么个搞笑事。
有个年轻人,戴着个大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
他坐在小船上,手里把玩着一把小剑。
这时候船轻微晃了下,剑就掉进河里了。
他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刀,在船舷上剑掉落的位置刻了一个深深的记号。
船上的其他人都很纳闷,问他这是干啥。
他悠悠地说,“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岸了,我就从这个记号这儿下去找剑。
”船上的人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有人都告诉他,“船一直在游走呢,剑早不知道冲到哪里去了,靠岸了在这刻痕的地方哪能找到剑呀。
”可这年轻人却还是坚信自己的做法。
这个场景就和刻舟求剑这典籍中的故事一模一样。
在生活里咱们可不能像他这样,遇到事情要根据实际的变化来处理,脑子不能那么死板,非要用固定不变的眼光看事情。
素材三《掩耳盗铃》之前我在大街上目睹了一场掩耳盗铃式的趣事。
有个小偷,大白天的,在一个卖铃铛的摊前鬼鬼祟祟。
这铃铛可好看了,亮晶晶的,挂在那儿一晃动就叮叮当当响得特别清脆。
这小偷盯上了一个特别精致的铃铛,可能是想着偷回去能卖不少钱。
他竟然伸手去拿铃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常用成语典故推荐内容
1)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14)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5)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16)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10)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1)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12) 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13)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3)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5)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25)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26)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27) 补天浴日: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28)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看了作文常用成语典故的人也喜欢:
1.作文常用典故
2.传承至今的典故成语38个
3.成语典故大全 故事-成语故事大全及典故精选7个
4.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作文
5.关于历史名人的10个成语典故
6.古代成语典故故事大全精选
10) 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1)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12) 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13)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6)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7)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8)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9)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4) 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15)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16) 海市蜃楼: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17) 盘古开天地: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6)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7)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8) 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9) 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2)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4) 完壁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5)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29) 鸡犬升天: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30) 十日并出: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
作文常用成语典故精选
1)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8) 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19) 八仙过海: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20) 夸父逐日: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21) 百鸟朝凤: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22)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23) 精卫填海: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24) 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