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诗词曲五首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课件(56张)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①“乐府诗”是中国传统诗歌诗体的一种,与古体诗、 近体诗构成古典诗歌中的三大类。“乐府”本是汉武帝 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成乐谱和采集歌词, 其中采集了大量民谣,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 性的诗体名称,现保存汉乐府民歌五十六首,真实地反 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上阕写景,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在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触景生情,流露出对中原 故土不能收回而念念不忘的忧伤。 (2)下阕怀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这里的“怀”是壮志难酬的不甘心,是“怀才 不遇”的感怀。
三、迁移拓展 学生说说有关雪和送别的诗句、谚语或俗语。 [交流点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教师小结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 有大笔挥洒,也有细节勾勒,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 漫奇妙的想象,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烈的 边地生活气息。 本诗是边塞诗的名篇佳作。全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奇丽 风光着笔,通过对特殊的环境背景的描绘,衬托出送别之 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情景,烘托出 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二)品味语言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交流点拨]写边塞风狂雪早。“卷”字,写出北风怒吼的 巨大气势;“折”字写出北风狂暴肆虐的情态;“即”字写 出诗人初见此景的惊异之情。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交流点拨]“将军”这里指边塞最高军事长官。上下句互 文见义。着,穿。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 太冷,难以穿上身。用这种反常的情形极写边塞的苦寒。
三、合作探究 1.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 [交流点拨]一位八十岁的老兵退伍回来,看到曾经熟悉的 家园沦为一片荒野,家人都已不在人世了,老人凄凉地站 在家门口,悲伤流泪。 2.如果请你用几个词来描述老兵的情感变化,你会用哪 个词? [交流点拨](迫切—希望破灭—彻底绝望—茫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诗词曲五首ppt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精读文本
诗 歌 赏 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种“卷”字,一种
风狂
“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
之猛。
第二句写雪,“八月”阐明胡天下 雪早
雪旳时间早。“飞”
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
天飞舞旳形象。“即”
体现了诗人旳惊奇之
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旳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颂扬孙权,实借凭吊千古英 雄之名,慨叹当朝无大智大勇之 人执掌乾坤,期盼能够出现孙权 式旳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 光复神州!
写作特色
1. 把写景和抒情、议论亲密结合起来。 2. 巧设三问三答,层次极为分明。 3. 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课堂小结
作者经过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体现了对苟 且偷安旳南宋朝廷旳强烈不满,也体现了他对祖 国旳热爱之情。
看到:
做到:
赏析: “不知饴阿谁”进一 步突出老兵孤单凄凉 旳处境和心情,令人 对不合理旳兵役制度 产生极度痛恨之情。
饴阿谁。
合作探究
老兵旳遭遇仅仅是他一 种人旳遭遇吗?是什么造 成了老百姓们悲惨旳生活 呢?此时,你最想说些什 么?
紧紧围绕封建社会旳兵役制 度和连年战争旳社会背景来了解 和回答。
2. 想象丰富。诗人以敏锐旳观察力和感受力,捕 获边塞奇观,充分发挥想象,借助夸张手法,注重大 笔挥洒与细节描写,展示出边地旳奇特景象。
3. 意蕴深厚。诗歌从“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 淡万里凝”开始由描写转入抒情,但没有一句直接表 露送别情怀,而是将离情别绪含蕴在叙事与写景中。
课堂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
开篇这突如其来旳叩天一问, 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2019年春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3 诗词曲五首 主课件
2.老翁在回家路上的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 看出? 老翁心情喜悦、充满期盼。 从“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可以看出。 3.老翁在回家路上,对家中景象可能进行了 各种美好的想象,但他实际见到的景象是怎样 的?诗人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他实际见到的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 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的荒凉破败的 景象。 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的。
鉴赏评价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 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 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在强烈的 对比中表现出民生的悲惨。从一个侧面 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 情真挚,悲怆动人。
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首诗,你对战争有什么看法? 的确战争是可怕的,它带给了我们无
朗读指导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整体感知
1.题目是什么意思? 从军征,指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2.是谁“十五从军征”?这首诗写了一件 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数的伤痛,正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它使
很多的家庭家破人亡。我想对战争说:战
争,你给太多人们的心带来伤痛。这都是
我们渴望和平的心声,但是。在必要的时
候,我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会奋战到底!
总
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这首以战争 为主题的诗歌。从一位老兵回乡经历的 角度,感受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 其实,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 度描写战争的诗,比如我们后面要学习 的《出塞》,以及乐府诗里的《战城南》 等等,建议同学们可以在下课后找来读 一读,看看它们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战 争的,相信会让你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 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3《诗词曲五首》优秀课件
课外拓展
这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 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人和边塞诗的特点。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3.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 概。
新课导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朗读诗歌,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
线索: 一天雪景的变化。
“白雪歌”
咏雪(天气情况)
诗题
人物(诗人、武判官)
“送武判官
归京”
事件(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0句)从不同侧面咏雪。
第二部分 (11-14)宴请归客与送客出辕
(11-18句) 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送别前咏雪营造送别的氛围(典型环 境),饯别时咏雪进一步渲染送别的气氛, 送别时写雪表现对友人的担忧之情,送别后 写雪表现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zhì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ōng
gēng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yí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 到故乡家中。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 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 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 梁上飞来飞去。
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 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
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 作春光欣赏,想象奇特, 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117张PPT)(优质版推荐)
提升进阶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
【答案】本诗赞美了前线将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揭示了唐代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 痛苦和灾难,诗人对人民的遭遇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精读细研
7.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哀。 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 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揭示了战争带给人 们的灾难。
精读细研
8.本诗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 状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 酷奴役和迫害。
课堂小结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还 家后的凄凉处境和悲苦心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 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之情。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❶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述,着力渲染了老兵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无法忍 受的悲痛。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以 问话的形式点明老兵已是家在亲人亡。
东向看 泪沾衣
兵役残酷 战乱频繁 灾难深重
随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十:五从军征 表现家在人亡、孤独悲伤的诗句: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 。
八, 十始得归。
2.对《十五从军征》中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的开头两句概括老兵六十五年戎马倥偬的生活和所受苦难之深。 B.中间十二句写老兵返家后看到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的凄惨景象。 C.最后两句写老兵“出门东向看”,做好饭后有意识地到门口张望, 盼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 D.这首古诗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反映了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课件 (共34张PPT)[优秀
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3、概括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 奇丽雪景、军中苦寒、冰天雪地、 帐中饯行、东门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一品、入意境
诗歌鉴赏的常见命题角度: 品字词 赏意境 析手法 悟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 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 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 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 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 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 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对偶
互文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
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 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 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 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 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 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 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
黄
惟孤烟故
鹤
见帆花人
楼
长远三西
送
江影月辞李孟
天碧下黄白浩
际空扬鹤
然
流尽州楼
之
。,。,
广
陵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 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 神。 4、进一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 法。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3、概括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 奇丽雪景、军中苦寒、冰天雪地、 帐中饯行、东门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一品、入意境
诗歌鉴赏的常见命题角度: 品字词 赏意境 析手法 悟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 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 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 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 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 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 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对偶
互文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
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 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 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 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 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 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 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
黄
惟孤烟故
鹤
见帆花人
楼
长远三西
送
江影月辞李孟
天碧下黄白浩
际空扬鹤
然
流尽州楼
之
。,。,
广
陵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 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 神。 4、进一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 法。
部编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公开课ppt课件
23
诗词曲五首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曲,理解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 品位和审美情趣。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岑参(715--770),江陵 (今湖北)人。他与高适齐名, 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多年生活在西北边疆,对边塞 自然风光军旅生活有深切体会。 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 兴奋。此诗是他在轮台幕府送武 判官回京城时写的,抒发了无限 惆怅之情。
唐代天宝年间,西北、西南、东北 一带边疆,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不断发生 战争。边塞战争是唐代现实生活中的一 件大事,许多诗人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 接触到这方面的题材。他们描写边塞奇 异雄伟的风光,反映边塞将士艰苦的生
重点词语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①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②累累③。” 兔从狗窦④入,雉从梁上飞。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 退伍回到故乡。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 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 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却)看见 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 飞去。 ①道: 在路上。 ②冢:坟墓。 ③累累: 连续不断的 样子。 ④窦: 洞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 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传达出诗人赏雪 时惊喜的心声。诗人虽置身冰天雪地,眼前却好像出现了 一幅春风送暖,千树万树梨花怒放的壮观景象。它以梨花 喻雪,以春暖显奇寒,在写西北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 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可谓是“千古传诵的咏雪句”。
诗词曲五首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曲,理解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 品位和审美情趣。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岑参(715--770),江陵 (今湖北)人。他与高适齐名, 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多年生活在西北边疆,对边塞 自然风光军旅生活有深切体会。 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 兴奋。此诗是他在轮台幕府送武 判官回京城时写的,抒发了无限 惆怅之情。
唐代天宝年间,西北、西南、东北 一带边疆,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不断发生 战争。边塞战争是唐代现实生活中的一 件大事,许多诗人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 接触到这方面的题材。他们描写边塞奇 异雄伟的风光,反映边塞将士艰苦的生
重点词语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①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②累累③。” 兔从狗窦④入,雉从梁上飞。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 退伍回到故乡。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 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 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却)看见 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 飞去。 ①道: 在路上。 ②冢:坟墓。 ③累累: 连续不断的 样子。 ④窦: 洞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 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传达出诗人赏雪 时惊喜的心声。诗人虽置身冰天雪地,眼前却好像出现了 一幅春风送暖,千树万树梨花怒放的壮观景象。它以梨花 喻雪,以春暖显奇寒,在写西北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 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可谓是“千古传诵的咏雪句”。
九年级人教版·下册 第23课 《诗词曲五首》一等奖优秀课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流传千 古?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 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
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以
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 塞特有的奇异壮丽的风光,又表现了诗人惊喜之情。
2019.4.18 九年级部编版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咏雪——瀚海雪景图
2019.4.18 九年级部编版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19.4.18 九年级部编版
你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
这是一首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 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这首诗歌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二者是 如何完成过渡的?
前面重在咏雪,后八句主要写送别。用“瀚 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完成过渡。
九年级部编版
2019.4.18
分析理解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1】远望:松柏冢累累;
【2】近看:狗窦——兔入;梁上——雉飞;中庭— —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主人公回乡时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沉痛。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3诗词曲五首(共78张PPT)
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
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
写雪景,情景交融。
诗在咏雪景的同 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 真挚情谊,还传达出 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
文章结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 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 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 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 和政治家。
学习目标
1.体味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怀。 2.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准确背诵默写诗歌,掌握诗中的名句。
整体感知
听读诗歌·读准字音句读
zhé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sàn
qiú
qīn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雪比作梨花,十分新奇,使读者眼前立刻 出现一副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形象而生动。
这四句以雪为主,写室外之景,描绘出一副大雪纷 飞,遍地银妆的图景。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
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 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 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 将领的住所上来;“湿”字写 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 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 “不暖”和“薄”,均可见出 雪天的奇寒。
“百丈冰”,是夸张的写 法,极言奇寒,寓意“行路 难”;“愁云惨淡”,是为了 写气氛。
这两句运用对偶,承上启下,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 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PPT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八 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 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 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赏析“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 ,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老 兵 “出门东向看” 与 “泪落沾我 衣” 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 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 漓尽致 。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喻雪, 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 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 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 和暖意。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既然是送别,为什么又要咏雪呢? 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 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 ,更能衬托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惆怅之情。
课件PPT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此诗的内容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 一部分是咏雪;一部分是写送 别。
课件PPT
课件PPT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点 出风和雪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 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 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 ”,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 ”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课件PPT
23 诗词曲五首
情景导入
课件PPT
汉乐府、歌行、宋词、律诗、元曲,本课中 的诗词,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体裁,散发出各自不 同的魅力。《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都与战争有关,却抒发了不同的感情。《南 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山坡羊·潼关怀 古》都是怀古伤今,所表达的主题却是大相庭径 。而《过零丁洋》则是出自民族英雄的内心呼喊 。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熟练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理解有关词语 的含义。 2.诵读这五首诗词曲,理解它们的内容,体会它 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3.结合词人生平和词创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诗词 曲中寄寓的情感。
生难字词
课件PPT
青冢(zhǒng) 狗窦(dòu) 旅葵(kuí )
舂米(chōng) 谷羹(gēng) 瀚海(hàn )
狐裘(qiú) 锦衾(qīn) 掣肘(chè) 干戈(gē) 寥落(liáo) 潼关(tóng) 宫阙(què) 万兜鍪(móu)
十五从军征
课件PPT
作者档案
课件PPT
[1.《十五从军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词人有几 次问答?怎样理解其含意?
结构图示
课件PPT
从军之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兵
远望:松柏冢累累
役 给
回乡所见
狗窦:兔入
人 民
十五从军征
梁上:雉飞 近看
中庭:生旅谷
带 来 的
井上:生旅葵
沉
行动:舂谷、作饭、采葵、作羹
重 灾
回乡心情:泪泪我衣
难
课件PP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档案
课件PPT
岑参(715-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与高适并称“高岑”。其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 长。后来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他怀着建功立 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生活了六年 ,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和冰天雪地的塞外 风光有长期的观察和体会,风格大变,诗中充满 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赏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 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 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 ”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 ,“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 出雪天的奇寒。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 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十五”“八十”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这样写是为了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 极端不合理。
主题概括
课件PPT
这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十五岁从军,到八十 岁才退伍归来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悲惨 情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 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文题解说
课件PPT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 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即在西北边塞 的冰雪背景下,岑参送朋友武判官回到京城长安 去。这是戍边将士之别。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 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 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 之作。
主题概括
描绘了西北边疆的奇异 风光,流露出对朋友的惜别 之情,表出了守边将士的豪 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课件PPT
结构图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雪奇景 雪天奇寒 愁云惨淡 告别宴会 轮台告别
课件PPT
八月飞雪 狐裘不暖 冰封雪飘 雪下辕门 雪满天山
课件PPT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档案
课件PPT
写作背景
课件PPT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 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 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 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 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 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 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4.《过零丁洋》首联写了哪两件大事?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文题解说
课件PPT
十五从军征,原诗无 题目,是编者加的。标题 夸张地写出了从军之早。
写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原来或许 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 ,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 制度而创作的。
辛弃疾(1140—1207),字 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其词抒 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 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 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 句》。存词六百多首。今人辑有 《辛稼轩诗文钞存》。
文题解说
课件PPT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 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 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 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 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