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环境保护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产业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水专项讲解学习
附件环境保护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为推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工作,建设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产学研用结合的综合示范基地,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一批制约水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水专项成果转化,根据国务院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推进会议精神,以及《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国科发政〔2009〕648号)、《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和《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9〕218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管理暂行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水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以市场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组织,联盟的牵头单位或主要成员为承担水专项任务的单位。
第二条联盟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实施环保先进技术研发应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推进培育环境服务业为重点,以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或转制院所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联合,通过产业化推动水专项实施的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和水质改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第三条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水污染控制、水体生态修复以及环保新材料、新设备研发等领域的技术难题,提出综合环境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联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所属领域内的市场占有率应达30%以上,涉及设备的,其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辐射区域污染减排80%以上;建立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培养一批水环境学科创新性人才和环保产业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和环保企业。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04
预期成果与效益
预期成果
01
建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
通过研发和集成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
理关键技术,构建技术体系。
02
提升水质改善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水体污染,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显著提升水质改善效果
,保障水环境安全。
03
促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推动水处理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提高水处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
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实施方案在组织管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和领域的水污染 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仍需持续努力
尽管实施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 化,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步工作建议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在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国际竞 争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市场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
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需求 、竞争态势、政策法规等方面。
01
评估方法
采用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 多种方法,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格局。
02
03
应对措施
针对市场风险,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 和产品策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 场竞争力。
管理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
技术专家组
负责技术指导、方案审查、成果评估。
项目管理办公室
负责日常管理、进度监控、资金拨付。
参与单位
分工合作,承担相应任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廉政规定
附件1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廉政规定第一条为切实做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的廉政建设,根据有关廉政制度规定,结合水专项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水专项的立项评审、项目(课题)实施、监督检查、验收及资金监管等全过程管理及日常管理行为。
第三条在水专项的组织实施管理工作中,水专项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水专项专家组(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和重点流域专家组)、评审检查专家,水专项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及参与项目(课题)实施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水专项的相关管理办法,依法依纪依规开展工作,并自觉接受监督。
第四条水专项的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坚持民主科学决策,严格执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重大事项须经集体研究决策;(二)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课题立项择优指南,邀请同行专家采用视频评审方式,杜绝暗箱操作;(三)立项评审、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须在第三方的监督下开展,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四)按规定程序遴选专家,严格执行专家回避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专家咨询费;(五)地方水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流域专家组中的管理人员,原则上不作为专家参加本行政区内实施项目(课题)的评审工作;(六)不得进行其他妨碍水专项组织实施廉洁、独立、客观、公正的活动。
第五条水专项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二)严禁违法违纪违规操作项目(课题)立项、监督检查和验收,不得泄露管理工作秘密,严禁以任何形式谋取私利;(三)禁止接受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及相关人员给予的咨询费、劳务费等报酬;(四)禁止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收取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或物品等,一律不准让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五)禁止参与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及相关人员组织的娱乐、旅游等活动。
第六条水专项专家组应遵守下列规定:(一)严禁违法违纪违规操作项目(课题)立项,不为相关项目(课题)请托关系,干扰立项评审、监督检查、验收等,主动回避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项目(课题);(二)禁止利用履行专家组职责之便吃、拿、卡、要,收取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或物品等;(三)禁止参与课题择优指南编写的专家组成员参加、组织或变相参加、组织相关课题的申报;(四)严格遵守保密要求,禁止泄露水专项项目(课题)的技术秘密以及水专项立项评审、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秘密;(五)禁止索取或收受项目(课题)单位或个人馈赠的财物或给予的其他不当利益;(六)不得进行其他妨碍技术咨询工作廉洁、独立、客观、公正的活动。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附件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择优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水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下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十二五”在总结“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形成更为完善的基于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包括开展流域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法研究,制定辽河流域、太湖流域和赣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案;开展河流生态保护目标制定研究,建立基于分区的管理机制;开展我国松花江、海河、淮河、东江、黑河、巢湖、洱海和滇池等8个重点流域的水生态功能评估,提出重点流域三级和四级分区方案;筛选辽河、太湖流域水环境优控污染物,提出我国流域优控污染物的基准值,建立一套具有流域水生态分区差异性的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建立流域容量总量控制支持模型,研究流域水生态功能区生态水量保障、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提出辽河、太湖流域和赣江流域生态水量保障、容量总量控制方案;开展面向水生态安全的流域景观评估技术,建立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约束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提出辽河、太湖流域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提出辽河、太湖和赣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方案、典型流域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水专项组织实施对国家控源减排、环境科技进步、环境经济发展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综合集成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和管理两大体系,分类建立“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与管理,水污染治理与管理共性技术、能力建设平台、环保产业化培育与发展”等综合集成数据与案例库。
“十二五”期间,通过全国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方案的形成,结合共性技术与示范流域的应用经验,进一步推进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为全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附件1: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申报指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二年八月一、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 (1)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2)课题2:重点流域饮用水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处理特性研究 (4)课题3:饮用水卫生基准与水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6)二、放射性污染原水的强化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8)三、城镇水务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支撑平台示范研究与建设项目 (11)一、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一)指南说明本项目针对我国饮用水管理技术的薄弱环节开展系统研究。
“十一五”期间,本项目从水质科学基础方法论入手,初步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饮用水管理技术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管理水平奠定了重要的科技基础。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十一五”研究成果,并增加了供水管理机制与模式等若干新的研究内容,加强了对研究成果产出及应用的要求,着眼于完善饮用水管理技术体系,为逐步强化政府的行业监管能力,以及提升供水企业的管理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项目按研究任务分解,下设3个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重点流域饮用水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处理特性研究;3、饮用水卫生基准与水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本项目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申报。
(二)指南内容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1. 研究目标针对我国重点流域水源污染严重与水源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结合重点流域不同类型水源地水质风险特征的研究,提出我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建议值,制定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技术指南和不达标水源地水质浓度控制技术指南,为我国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饮用水源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根据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以及典型水源地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合流域污染源分布、污染控制水平和常规处理工艺水质净化能力,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及其标准限值的确定方法,开展湖库型水源地营养状态评价技术研究,完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体污染控制及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的组织实施,规范和加强水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若干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办发[2006]62号)、《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9]218号)、《财政部关于民口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预算调整规定的补充通知》(财教[2012]277号)、《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08]117号)及国家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水专项管理特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水专项的资金来源坚持多元化原则,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单位自筹资金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
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都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注重绩效”的原则使用和管理。
本细则适用于中央财政安排的水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其他来源的资金应当按照相关资金提供方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要求,统筹安排和使用。
第三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水专项领导小组批准承担任务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企业等,开展水专项实施过程中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及企业竞争前的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对重大技术装备进入市场的产业化前期工作予以适当支持。
第四条结合水专项组织实施的要求和课题的特点,采取前补助、后补助等财政支持方式。
前补助是指课题立项后核定预算,并按照课题执行进度拨付经费的财政支持方式。
对于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集成等公共科技活动,一般采取前补助方式支持。
后补助是指相关单位围绕水专项的目标任务,先行投入并组织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在课题完成并取得相应成果后,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评估或验收后给予相应补助的财政支持方式,包括事前立项事后补助、事后立项事后补助两种方式。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
附件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择优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水专项中“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下的“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在总结“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等新需求,建立基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以太湖流域、辽河流域为重点示范区,集成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构建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形成流域或区域水环境监测信息综合管理能力;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监测、新型污染物监测、水环境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提高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能力;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化、成套的水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材料,推进水环境监测装备、材料产业化、国产化,实现面向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变。
此次公开发布指南,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的课题为:第4课题“水环境污染物监测新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和第6课题“环境监测成套装备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课题。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报指南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目标主要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问题与水环境监测体系与技术现状,以说清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污染源、评价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及水环境风险为目标,创新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及评价方法体系、非点源污染监测监管技术体系和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质量管理体系,集成水环境监测监控预警信息,发展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理化监测与生物毒性监测技术,突破水环境遥感综合监测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适合中国国情水环境监测新技术、新设备,着力提高科技成果应用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两部委联合印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
■ INFO |资讯两部委联合印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近曰,生态环境部、住 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
办法指出,水专项是《国家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水专项资金筹集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中央财政支持水专项的组织实施,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针对水专项任务实施,科学合理配置资金,加 强审计与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生态环境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发布〈決于印发 < 农村黑臭水 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 的通 知》(环办土壤函〔2019〕826 号)。
其中提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措施的选择应遵循 “系统综合、标本兼治、经济 适用、利用优先、绿色安全”的原则。
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多 样,要运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粪污治理、畜禽粪污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控、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及垃圾清理等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对于黑臭严重的水体,为快速降低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避免其他治理措施实施后,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可采取机械清淤和水力清淤等方式,工程中需考虑水体原有黑臭水的存储和净化措施,杜绝采用三面光河道水体硬化方式开展黑臭水体治理。
清淤前,需做好底泥污染调查,明确疏浚范围和深度;根据当地气候和降雨特征,合理选择底泥清淤季节;清淤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清淤后回水水质应满足“不黑臭”的指标要求。
底泥运输和处理处置难度较大,存在二次污染风险,需要按规定安全处理处置。
农业农村部:关于扎实有序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发布〈決于扎实有序推进,贫 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 知》。
〈01知》提出七大要点:一、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中心任务。
二、以实现干净整洁为基本目标。
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第一阶段论文及专著成果汇编》的函
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第一阶段论文及专著成果汇
编》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5.11.26
•【文号】环函[2015]290号
•【施行日期】2015.11.2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科技
正文
关于发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第一阶段论文
及专著成果汇编》的函
环函[2015]290号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技术成果的社会共享和应用转化,更好支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水专项牵头组织部门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对本专项实施第一阶段以来产出的论文及专著成果进行了整理,其中论文成果2126篇,专著成果156部,编制形成《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第一阶段论文及专著成果汇编》,现予以发布。
具体内容可登录水专项网站浏览和下载(和
)。
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11月26日。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的实施,实现水专项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若干工作规则》、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水专项实施方案”)以及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以下简称“三部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等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水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确定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实施水专项对于我国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控制水体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水专项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工程,围绕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集中攻克一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
水专项设置六个主题;主题下设若干项目;项目由若干课题组成。
项目(课题)分为技术示范类、技术研究类和技术开发类。
技术示范类主要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及工程应用示范,为示范区水质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技术研究类主要开展共性污染治理技术、管理技术和经济政策研究;技术开发类主要开展关键设备、产品等的研制和产业化。
第四条水专项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资源整合。
在水专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加强与现有科技资源及成果的衔接,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以及国际合作的科技资源,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
(二)突出重点、分类管理。
水专项围绕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项目(课题)实行分类管理,对重点流域的项目(课题)实行矩阵式管理。
(三)定期评估、注重实效。
建立健全水专项监督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对水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技术攻关进展、水质目标改善状况、技术应用效果等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项目(课题)申报指南(第一批)住房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一、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与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2)课题1:城市径流水质水量预测与综合管控技术研究 (2)课题2: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 (5)课题3: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减控技术研究 (8)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新技术开发集成与工程化项目 (11)课题1:城市污水高含固污泥高效厌氧消化装备开发与工程示范 (11)课题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装备产业化 (13)课题3: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优化应用研究 (15)三、城镇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与运行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17)课题1: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稳定运行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18)课题2: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集成与设备成套化应用 (20)课题3:节地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 (24)四、生态友好型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27)课题1:北方温室景观型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27)课题2:分散式污水就地处理和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29)课题3:冷冻相变法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31)五、城市内湖氮磷去除及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研究项目 (33)一、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与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一)指南说明针对我国在城市雨水径流管理和内涝防治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政策保障缺失的现状,本项目将以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与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创新、综合技术体系构建、工程规范标准提升、长效管理机制创建为总体目标,从“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综合管理”三方面出发,深入研究城市降雨汇流过程、地表空间响应、排水系统调控、径流(面源)及溢流污染控制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巢湖、太湖、海河、滇池等重点流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为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径流管理与污染控制系列化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环境保护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产业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水专项
环境保护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产业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水专项概述环境保护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产业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以下简称“水专项”)是水污染防治领域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水污染防治技术水平,保障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专项涉及诸多领域,包括新型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技术、水环境监测技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
专项目标水专项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清洁中国。
具体来说,水专项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新型水处理技术新型水处理技术是水专项的核心内容,包括高效膜分离技术、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光催化技术、电化学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的质量。
水专项将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打造出更加高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水专项将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技术,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多种技术。
同时,水专项还将推动废水回用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降低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监测技术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环境监测技术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该技术可以帮助测量和监测水体污染状况,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提高水污染预警和预测的准确性。
另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也是水专项的重点,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水资源的流量和水质监测等多个方面。
专项保障水专项将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技术研发经费保障专项内部将会出台一系列规定,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性。
人才团队组建水专项还将通过多种途径招募相关技术人才,如专项科技顾问、研究员等,扩大研究队伍规模,培养研究型人才。
政策和法规保障政策和法规保障是保障水专项顺利推进的基础。
针对水专项的实施,国家将会颁布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动水专项的顺利推进。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指南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指南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验收暂行管理细则-水专项
附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验收暂行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细化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的验收程序和要求,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453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验收暂行管理办法》(国科发专〔2011〕314号)、《民口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财务验收办法》(财教〔2011〕287号)、《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9〕218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国科发专〔2010〕264号)、《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08〕117号)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以下简称“三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水专项特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验收是水专项组织实施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客观评价水专项课题、项目及主题目标任务完成和产出情况、资金使用—3—的总体情况,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推动水专项组织管理创新,更好地推进水专项顺利实施。
第三条水专项验收以任务合同书(包括相关补充协议)、实施方案、立项批复文件、财政部批复的预算、水专项有关管理规定和国家相关财政财务制度等为主要依据。
第四条水专项验收分为课题验收、项目验收、主题评估三个层次。
课题验收包括任务验收和财务验收,任务验收和财务验收统一部署、同期实施;项目验收和主题评估只对任务进行验收或评估。
第五条验收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确保验收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课题验收的组织第六条在水专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牵头组织部门负责课题的验收工作,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具体抓好验收组织实施工—4—作,牵头组织部门的财务部门会同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财务验收工作。
对于技术示范类课题,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可会同或委托课题所在地省级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或课题组织协调单位组织验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0年度执行情况报告水体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示范研究主题主题专家组组长:王金南(签字)编制日期:2010年12月8日目录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1)1、任务完成情况 (1)2、开展的主要工作和进展 (4)3、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5)4、经费执行情况 (9)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10)三、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10)2010年主题六《水体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示范研究》在水专项办的领导和总体专家组的指导下,围绕提高水环境战略与决策科学水平、促进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构建水环境保护长效政策体系三个具体目标,切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果,现汇报如下: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1、任务完成情况《战略与政策主题》下设三个项目11个课题,其中2008年启动6个课题,2009年启动5个课题,各项目课题任务完成情况如下:(1)水污染控制战略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1)完成国家水环境信息基础平台系统;2)完成2030年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综合预测模拟与情景分析和2030年国家中长期水环境战略分析;3)完成国家"十二五"水环境保护方案设计;4)完成国家水环境形势和趋势短期预警诊断系统;5)完成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技术方法体系;6)完成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方法研究,提交水污染控制的技术经济决策支持方法学研究报告;7)建立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数据库,提交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范和调查分析研究报告;8)建立了工业、农业和城镇污水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函数;9)初步完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开发;10)推进了政策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选出了适宜于水污染防治政策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的方法和适宜于水污染防治政策实施绩效分离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估技术方法的流域水污染防治政策体系评估框架和一般模式;11)初步提出水污染防治政策评估指南,从政策的可执行性、严密性、合理性和公平/公正性、以及政策实施的影响角度,提出了适应的评估技术;(2)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示范研究1)基本建立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问责管理指标体系;2)设计了水利-环保综合区划方案,并在海河流域进行了试点;3)提出了全国各省市的协调管理方案和技术规范;4)完成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的支撑技术研究,并在淮河干流、沙颍河流域等有了进行了实践5)提出了4点农村水污染管理机制改革方向,提出“一轴两翼”式农村水污染机构设置及职能设计方案;6)完成了《农村水污染控制绩效考核办法(初稿)》、《农村水污染控制行政纪律处分条例(建议稿)》和《农村水污染控制问责办法》;7)设计提出了农业清洁生产审核要素和审核体系,确定了农业清洁生产的审核方法。
8)提出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的3项制度安排;9)提出一套适宜我国饮用水现状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和方法,能够全面评估水源地环境质量、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各个方面;10)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和预警的行为整合机制;11)制定了有效地处理城市突发供水安全事件应急机制。
(3)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1)提出了水环境保护投资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技术方法和规范;2)提出了完整的政府预算水环境投资供给制度和机制安排,以及强化政府投资效率和资金有效监管的相关制度;3)提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计方案,包括其筹集、运行、使用和管理等具体办法;3)提出了各类主体和各种资金,如企业、外资、非营利组织等投资于水环境保护的具体引导政策和鼓励机制;4)提出水价改革政策建议;5)提出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改革的政策建议与配套措施要点;6)提出北京市的再生利用水开发利用政策体系及相关政策改进建议;7)进一步完善了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政策设计框架报告,形成了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标准核算方法体系;8)先后完成了典型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试点方案;9)完成了《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报告》。
10)在太湖流域、苏州市、昆明市以及典型行业造纸行业开展试点研究,根据试点情况,完善了重点污染源排放许可证管理系统以及技术管理平台;11)完成了第一阶段排放许可证制度示范的绩效评估;12)形成了污染源排污申报技术规范、许可证分配、发放和审批规范、国家重点污染源确定技术指南等规范文件;13)提交中国水环境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研究报告与重要政策建议;14)初步提出中国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框架与路线图;15)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试点研究的绩效评估,修订相关技术指南和规范;16)完成浙江水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综合管理平台;17)提交《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批露办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数发布办法》;18)完成基于互联网的国家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平台与基地建设。
2、开展的主要工作和进展(1)深化主题内部的交流与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主题六信息交流平台作用,及时上传信息和各课题成果,做到信息和资源共享;制作主题简报20期,下发各项目课题、主题组专家、并抄送水专项办、总体专家组秘书处、总体组专家及环保部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各项目课题动态,将主题内部所有会议及调研信息转发所有课题,鼓励互相交流和学习;召开了主题2009年度进展汇报会。
(2)强化与地方相关部门的互动和协调主题专家组秘书处积极协助组织各课题层面调研活动,主题组长亲自带队调研,积极与地方沟通。
所有2008年启动课题完成调研工作,确立了试点区域并正在进行试点示范;2009年启动课题也相继开展调研工作,试点区域基本确立。
(3)积极配合重大水专项办的工作包括组织填写2009年启动课题任务合同书;组织完成主题六11个课题2010年度实施计划的上报;组织完成2010年度重点任务和预期成果的上报;组织完成08启动6个课题的经费自查报告的编写;组织完成3个项目11个课题监督自查评估报告的编写;组织编写2011年度实施计划以及提出《关于建立漳卫运河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建议》、《对瑞士水环境保护政策法律的答复》等建议。
(4)“十二五”主题、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组织召开主题六“十二五”实施方案讨论会、主题六“十二五”项目/课题实施方案咨询会,完成主题及三个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编写工作;协助编写重大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主题六部分)及2011年实施计划(主题六部分);3、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水污染控制战略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1)形成关于国家“十二五”控制性指标选取的建议、重点流域规划分区方法体系研究等多项政策建议报告;2)收集并整理了2000-2008年社会经济、水环境数据入库,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异常进行识别;完成了基于流域和行政区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基础数据识别与数据综合分析,完成了国家社会经济与水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实现了国家社会经济与水环境信息系统的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功能;3)基本完成2030年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综合预测模拟与情景分析和2030年国家中长期水环境战略分析。
构建了国家中长期水环境保护战略决策模型框架,分析了中长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趋势和拐点,初步研究确定了国家中长期水环境保护战略目标,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等角度分别对2020年和2030年国家水环境保护路线图进行了设计,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水环境保护战略任务,并对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水环境问题、中长期保护目标与任务进行了分析;4)开展了水环境预警系统的设计开发,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数据库,使整个预警过程数字化,基本实现预警系统输入-响应模型在数据库更新后的动态调整;5)搭建了水环境保护战略决策支持模型系统框架,基本完成了各部分配套技术研究,具体包括国家社会经济与水环境信息系统研究、国家中长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情景研究、国家水环境形势短期预警系统研究、国家中长期水环境保护战略研究、国家“十二五”水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研究、典型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6)初步完成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及配套技术研发,初步完成人机交互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和模型库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明确了人机交互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及模型库子系统的设计原则,完成了其功能与结构的设计。
提出了多种类型污染源消减的费用函数;7)提出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政策实施评估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绩效分离、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以及法律体系协调性评估等关键技术,并开展了包括“十一五”中期总量控制措施绩效分离、1982-2008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环境保护新五项制度对全国整体工业水污染物影响绩效分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以及单项法律规范协调性评估在内的关键技术实证研究,还对水污染防治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初步提出了政策评估指南等。
(2)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示范研究1)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典型流域管理的最佳实践与模式,分析了“河长制”的利弊及优化建议,分析了水管理及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改革路线图,包括成立涉水大部制、构建高层协调机制、改革流域机构、分步实施试点方案等;2)进行了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方法、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制度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水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沿革,重点分析了企业环境履约行为的博弈模型并初步开展了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专业化运行体制机制的研究;3)初步提出了跨行政区水污染事故预警和紧急决策的具体设计方案;4)提出了我国农村水污染控制机构设置及职能设计的4点改革方向,构建了“一轴两翼”式农村水污染机构设置及职能设计方案;5)从考评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组织实施和考核指标5个方面对农村水污染控制的绩效考评进行了说明,设计了农村水污染控制问责程序方案,包括《农村水污染控制行政纪律处分条例(建议稿)》和《农村水污染控制问责办法》;6)制定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村水环境管理政策体系设计的初步方案、农村水环境管理区域类型划分方案、农村水环境管理分区分类政策框架方案;7)提出了农业清洁生产补贴节点和方法,并首次提出了我国现有农村垃圾处理的模型参数率定;8)完成饮用水安全管理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规章制度框架建议,完成饮用水安全实行依法监管的法律制度草案1部、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修订和补充的建议草案1部;9)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评估方法研究,形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初步对策;10)完成水厂、供水管网、二次供水调研分析报告,初步形成自来水厂安全运行管理规范、城市输配水安全运行规范草案、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标准草案初稿、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移交办法初稿、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草案初稿。
(3)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1)建立了基于目标任务的水污染治理投资预测方法架构,研究提出了减排目标的分配方法(领域与行业),初步建立了投资规划编制的程序和方法;2)提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政府投资政策、促进水环境保护“211”科目完善方案,完成了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财权事权划分试点示范方案设计和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府投资试点示范方案设计;3)完成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案例分析、辽河流域(辽宁省境内)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案例分析、合肥市“三河三湖”专线资金执行情况案例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流域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体制;4)完成《中国水价形成机制与水价定价技术和评估方法报告》讨论稿、《水价政策改革的公平与效率分析技术与研究报告》讨论稿、《水价政策改革建议》讨论稿;5)完成《水污染物排污收费政策改革和试点研究》讨论稿;6)完成《污水处理工艺成本信息研究》、《污水处理价格的理论基础》、《污水处理行业国际经验总结》、《中国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评价》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