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康复之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康复医学最新优质ppt课件
![心脏康复医学最新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1f8aab8e9951e79a89274c.png)
2
心脏康复的目的
?促进和缩短心脏事件后的恢复时间; ?促进以后预防策略的实施; ?发展和保持自我控制的技能; ?促进正确使用社区保健服务,包括协调药
物治疗和职业建议。
3
心脏康复的宜处
?减少早期死亡或心脏事件 20% 一25% 。 ? 国外 2004年的研究发现参加心脏康复减少心脏事
件28% ,3年后,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5% ,而未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36%。 ? 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血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血 压也降低,吸烟减少,压力减轻,心肌缺血事件 减少,沉积在冠状动脉上的脂肪斑块发展缓慢, 甚至逆转。心脏康复还可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 病相关的药物治疗,改善体力,摆脱抑郁、恐惧、 焦虑。
? 改变生活方式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 饮食和营养指导(有助于降低或保持患者体重),使其放弃不 良习惯(如抽烟、酗酒),并学会控制可伴随心脏疾患出现的 疼痛或疲劳。
? 心理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与社会支持系统联系,指导患者健 康应对这些挫折,树立信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并 更好地享受生活。
? 4.推荐患者参加门诊心脏康复计划。
13
治疗方案
?床上活动、呼吸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 练、大便、上楼、心理康复与常识宣教、 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出院前评估及治疗 策略
14
二、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又称为Ⅱ期康复 )从患者出院 时开始,通常持续 4一l2周。心脏康复计划的长短 根据患者的需求从几周到几月不等,运动是心脏 康复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坚持运动的心脏病患 者与不坚持锻炼的患者相比出现再次心梗的机率 少。所以患者出院前首先需要进行运动测试,以 便制定运动方案,同时还需要测定患者的耐力、 肌力、灵活性及其他运动能力。以上测试均应在 心电图监护下进行,以保证患者安全。
心脏康复的目的
?促进和缩短心脏事件后的恢复时间; ?促进以后预防策略的实施; ?发展和保持自我控制的技能; ?促进正确使用社区保健服务,包括协调药
物治疗和职业建议。
3
心脏康复的宜处
?减少早期死亡或心脏事件 20% 一25% 。 ? 国外 2004年的研究发现参加心脏康复减少心脏事
件28% ,3年后,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5% ,而未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36%。 ? 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血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血 压也降低,吸烟减少,压力减轻,心肌缺血事件 减少,沉积在冠状动脉上的脂肪斑块发展缓慢, 甚至逆转。心脏康复还可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 病相关的药物治疗,改善体力,摆脱抑郁、恐惧、 焦虑。
? 改变生活方式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 饮食和营养指导(有助于降低或保持患者体重),使其放弃不 良习惯(如抽烟、酗酒),并学会控制可伴随心脏疾患出现的 疼痛或疲劳。
? 心理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与社会支持系统联系,指导患者健 康应对这些挫折,树立信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并 更好地享受生活。
? 4.推荐患者参加门诊心脏康复计划。
13
治疗方案
?床上活动、呼吸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 练、大便、上楼、心理康复与常识宣教、 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出院前评估及治疗 策略
14
二、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又称为Ⅱ期康复 )从患者出院 时开始,通常持续 4一l2周。心脏康复计划的长短 根据患者的需求从几周到几月不等,运动是心脏 康复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坚持运动的心脏病患 者与不坚持锻炼的患者相比出现再次心梗的机率 少。所以患者出院前首先需要进行运动测试,以 便制定运动方案,同时还需要测定患者的耐力、 肌力、灵活性及其他运动能力。以上测试均应在 心电图监护下进行,以保证患者安全。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316b56ba1aa8114531d93a.png)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6
临床表现
症状
咳嗽和咳痰 呼吸困难 头痛:高碳酸血症 胸痛:心脏缺血\肋间肌肉劳损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7
临床表现
体征
FEV1 桶状胸 肩部抬高 胸部呼吸运动减弱 呼吸时使用辅助呼吸肌 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 肝脏下移 呼吸音减弱 心音遥远 用力呼气时间延长
31
肺康复的定义
肺疾病康复可视为医疗实践中的专门学科,故必须个别 对待。
通过精确诊断、治疗、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形成多学科、 多措施的康复方案,用以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引起的病 理生理和精神病理学的变化,以期在肺障碍程度和其生 活地位允许的条件下恢复至最佳功能状态。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2
肺康复的历史
公元600年《诸病源候论》提出调息法 近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已于肺部疾病包急性期后
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3
肺康复的目的
恢复有效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卫生 减少并发症 提高心功能及体力活动能力
双手置上腹部法 两手分置胸腹法 下胸季肋部布带束胸法 抬臀呼气法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52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缓慢呼吸:提高肺泡通气量
每分呼吸频率宜控制10次/min左右。通常先呼气 后吸气。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53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5级: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
系统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和心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和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c0e928f7ec4afe04a1df6c.png)
血液循环分大小, 大者左室到右房, 小者右室到左房, 血在肺内变鲜红。
-
7
二、血管吻合及功能
1.动脉间吻合
缩短循环时间 调节血流量
交通支
动脉网
-
动脉弓
8
2.静脉间吻合
保证脏器形状改变时的血流通畅
3.动静脉吻合
缩短循环时间,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
静脉网
静脉丛
-
9
第二节 心
心的位置 心的构造 心的血管
-
33
A1型选择题
1.体循环起于 A.肺泡周围血管网 D.左心房
B.右心房 E.左心室
C.右心室
2.关于心的位置和毗邻,说法错误的是 A.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 C.心约2/3位于身体正中面的左侧 E.后方平对第1~4胸椎
B.位于胸腔中纵膈内 D.心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
3. 心脏的卵圆窝位于 A. 右心室的室间隔下部 C. 左心房的后外侧壁下部 E. 右心室的室间隔上部
-
36
问答题
简述心的位置和外形。
答:心位于胸腔纵隔内,裹有心包。心约2/3位于身体正中 线左侧,1/3位于身体正中线右侧。 心呈倒置的圆锥体,有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 左缘、右缘、下缘、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和 后房间沟。
-
37
2009年4月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制造的 最新心脏机器―“动力心脏系统”可以通过加压液体推动死动物心脏再度跳 动,使其能像一颗起死回生的活心脏一样工作。科学家称此心脏系统将能 彻底革新心脏手术。
左、右肺静脉口 左房室口
出口
右房室口
肺动脉口 左房室口 主动脉口
-
26
四、心传导系统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 ppt课件.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6131f2d15abe23492f4d09.png)
57
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的特点
58
传导特点:
1房室交界速度最慢称房室延搁 意义:保证房室先后收缩,可避免房室收
缩出现重叠;但容易产生传导阻滞 2 浦肯野细胞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
59
4、心肌的收缩性
特点:
1、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大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同步收缩
60
(四)体表心电图(ECG)
右房室口
右心室
入口:右房室口 出口:肺动脉口 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
右房室口 腱索
乳头肌
19
肺动脉瓣 肺动脉口
左心房
入口: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
室
入口:左房室口 出口:主动脉口 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
主动脉口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
Artery 动脉 a. 从心脏出发的血管
Veins 静脉 v. 回到心脏的血管
Capillary 毛细血管 血液和组织交换场所
4
血液循环
定义
血液在血管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两个循环
体循环 肺循环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1
左房室口
主动脉瓣
22
23
24
心脏 The Heart
心壁
心内膜
薄而光滑的 内皮细胞
心肌层
心房肌和心 室肌不相连 续,室肌发 达
心外膜
25
室间隔膜部 (先心病好发部位)
室间隔肌部
26
心脏 The Heart
心的传导系统
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的特点
58
传导特点:
1房室交界速度最慢称房室延搁 意义:保证房室先后收缩,可避免房室收
缩出现重叠;但容易产生传导阻滞 2 浦肯野细胞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
59
4、心肌的收缩性
特点:
1、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大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同步收缩
60
(四)体表心电图(ECG)
右房室口
右心室
入口:右房室口 出口:肺动脉口 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
右房室口 腱索
乳头肌
19
肺动脉瓣 肺动脉口
左心房
入口: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
室
入口:左房室口 出口:主动脉口 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
主动脉口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
Artery 动脉 a. 从心脏出发的血管
Veins 静脉 v. 回到心脏的血管
Capillary 毛细血管 血液和组织交换场所
4
血液循环
定义
血液在血管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两个循环
体循环 肺循环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1
左房室口
主动脉瓣
22
23
24
心脏 The Heart
心壁
心内膜
薄而光滑的 内皮细胞
心肌层
心房肌和心 室肌不相连 续,室肌发 达
心外膜
25
室间隔膜部 (先心病好发部位)
室间隔肌部
26
心脏 The Heart
心的传导系统
心肺康复之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解剖学
![心肺康复之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9756de0952d380eb62946d52.png)
斜方肌
竖脊肌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7
01 膈肌
呼吸过程中的主要肌肉 静息状态:坐位、站位,2/3潮气量 仰卧位,3/4潮气量 各种体位,2/3肺活量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8
膈肌解剖
上:心包、心脏、胸膜、肺 下:肝、肾、肾上腺、脾、胃
两侧三部:左右两侧
胸骨部、肋部、腰部 三个裂孔: 腔静脉孔:下腔静脉、右膈神经分支 食管裂孔:食管、迷走神经、胃血管分支 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24
心腔
心脏分左右两半,每一半2个腔; 心房:接受静脉血液 心室:接受动脉血液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25
瓣膜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26
心肌
心外膜:心包层并脂肪浸润,冠脉如心肌膜前走 行于此; 心肌膜:心肌纤维构成,其厚度与心脏收缩力成 反比; 心内膜:贴于心脏内面的平滑内皮。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32
THANK YOU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33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9
膈的运动范围
静息:右12.5mm,左12mm 深吸气:右30mm,左28mm
仰卧位:呼吸幅度增加,肺容量减少
站(坐)位:肺容量增加(膈顶向下牵拉) 侧卧位:下部膈顶运动幅度>上部膈顶
2017/12/24
心肺康复
魏潇
10
膈肌神经支配
双侧单独膈神经支配; 同时收缩;
心血管系统解剖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4052dd6294dd88d0d26bcf.png)
缺 房室隔:为房损间多隔发、生室于间此隔部的(过室度间、部重)叠。区域; 上界为二尖瓣环,下界为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前界右侧为室上嵴, 左侧为主动脉右瓣环;后界为冠状窦口至隔侧尖的垂线; 房室隔前部的膜部后下缘处主要有房室束,与隔侧瓣尖附着缘相交叉; 在前部后端中心纤维体的右侧有房室结;
ppt课件
26
21
三、心纤维性支架:包括左、右纤维三角、4个
瓣纤维环、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和瓣膜间隔等
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位于二尖 瓣环、三尖瓣环、主动脉后瓣环间;下 附着于室间隔肌部,前与室间隔膜部相 延续,后发出一结缔组织束(Todaro 腱);房室束穿过中心纤维体的右上面, 行向下,在室间隔膜部和肌部交界处离 开中心纤维体;
位于房室隔内,范围基本与Koch三角一 致。 由房室结、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和房室 束近侧部组成,各部之间无截然分界;
房室延搁,使房室依次收 缩,是最重要的次级起搏 点,许多复杂的心律失常 在此区发生;
房区、结区、束区
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
中心纤维体
ppt课件
31
房室结功能特点: 1)自律性较低,40次/分左右,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
心血管系统-解剖
ppt课件
1
第一节 概述
循 血液循环 环 系 统
淋巴循环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ppt课件
血液在其中循环
淋巴液沿淋巴管道 向心流动
2
心血管系统 肺 循 环 心
动脉
毛细血管件
3
血液循环的功能
•输送:
氧气和营养物质
组织 新陈代谢
代谢产物(CO2、尿素)
ppt课件
26
21
三、心纤维性支架:包括左、右纤维三角、4个
瓣纤维环、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和瓣膜间隔等
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位于二尖 瓣环、三尖瓣环、主动脉后瓣环间;下 附着于室间隔肌部,前与室间隔膜部相 延续,后发出一结缔组织束(Todaro 腱);房室束穿过中心纤维体的右上面, 行向下,在室间隔膜部和肌部交界处离 开中心纤维体;
位于房室隔内,范围基本与Koch三角一 致。 由房室结、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和房室 束近侧部组成,各部之间无截然分界;
房室延搁,使房室依次收 缩,是最重要的次级起搏 点,许多复杂的心律失常 在此区发生;
房区、结区、束区
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
中心纤维体
ppt课件
31
房室结功能特点: 1)自律性较低,40次/分左右,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
心血管系统-解剖
ppt课件
1
第一节 概述
循 血液循环 环 系 统
淋巴循环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ppt课件
血液在其中循环
淋巴液沿淋巴管道 向心流动
2
心血管系统 肺 循 环 心
动脉
毛细血管件
3
血液循环的功能
•输送:
氧气和营养物质
组织 新陈代谢
代谢产物(CO2、尿素)
(精品)心肺康复概述 PPT课件
![(精品)心肺康复概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6451d40b4e767f5acfcee9.png)
心肺康复概论
疾病的归结
疾病或紊乱 病损 失能 残障
(内部状态) (显形化)(客观化) (社会化)
病因 病理 症状
残障模式
医学模式
运动实施与临床的关系
骨关节
运动实施系统
运
骨骼肌
骨关节疾病 肌肉疾病
动 功
运动控制系统 中枢神经
脑、脊髓损伤
能
外周神经
外周神经损伤
障 碍
心脏
高血压、冠心病、心衰
运动保障系统 呼吸
残疾分类法
WHO
• 认知功能障碍 • 心理功能障碍 • 言语功能障碍 • 视觉功能障碍 • 听觉功能障碍 • 内部脏器功能障碍 • 骨骼系统功能障碍
中国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智力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残疾 •内脏残疾?
10%
残疾人比例
4.95%
WHO内部脏器功能障碍分类 (Visceral impairments)
生理: 运动开始时,随着心输出量增加,动脉-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 氧脉逐步增加。 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动脉-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氧脉增加。 运动后期至终止时,氧脉下降。
最大氧脉预计值:VO2/HRmax pred = VO2 max pred/HRmax pred 氧脉实测值>最大氧脉预计值,表明运动者心血管系统正常或服 用了β受体阻滞剂。
映心肌收缩力(超声心动图)
一、心率测定
方法:通过听诊、触诊、心电图等方法,评估受检者安静 或者活动中心室搏动次数。
正常心率:60-100次/分。 异常心率:
心动过缓:Hr<60次/分,建议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电运动试验检查
心动过速:Hr>100次/分,建议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
疾病的归结
疾病或紊乱 病损 失能 残障
(内部状态) (显形化)(客观化) (社会化)
病因 病理 症状
残障模式
医学模式
运动实施与临床的关系
骨关节
运动实施系统
运
骨骼肌
骨关节疾病 肌肉疾病
动 功
运动控制系统 中枢神经
脑、脊髓损伤
能
外周神经
外周神经损伤
障 碍
心脏
高血压、冠心病、心衰
运动保障系统 呼吸
残疾分类法
WHO
• 认知功能障碍 • 心理功能障碍 • 言语功能障碍 • 视觉功能障碍 • 听觉功能障碍 • 内部脏器功能障碍 • 骨骼系统功能障碍
中国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智力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残疾 •内脏残疾?
10%
残疾人比例
4.95%
WHO内部脏器功能障碍分类 (Visceral impairments)
生理: 运动开始时,随着心输出量增加,动脉-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 氧脉逐步增加。 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动脉-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氧脉增加。 运动后期至终止时,氧脉下降。
最大氧脉预计值:VO2/HRmax pred = VO2 max pred/HRmax pred 氧脉实测值>最大氧脉预计值,表明运动者心血管系统正常或服 用了β受体阻滞剂。
映心肌收缩力(超声心动图)
一、心率测定
方法:通过听诊、触诊、心电图等方法,评估受检者安静 或者活动中心室搏动次数。
正常心率:60-100次/分。 异常心率:
心动过缓:Hr<60次/分,建议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电运动试验检查
心动过速:Hr>100次/分,建议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
最新心血管系统的解剖PPT课件
![最新心血管系统的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d05b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2.png)
心的血管
心的动脉 心的静脉
心的血管
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中间支
左回旋支
心的血管
左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回旋支 中间支
心的血管
右冠状动脉
表2-1-1 冠状动脉支的供血范围
冠状动脉支
供血区
左前降支
对角支
前基底、前侧及心尖
间隔支
室间隔
终支
心尖部
回旋支
窦房结支
后基底部(有时)
(四)左心室
主动脉前庭 主动脉口 心传导系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及其分支
心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大小 位置 功能
心的传导系统
房室结
大小 位置 功能
心的传导系统
房室束
走行 分支
心的传导系统
束支
右束支 左束支
心的传导系统
Purkinje 纤维网
62
肺静脉畸形引流
又称为肺静脉畸形连接,是指肺静脉未能直 接与左心房连接而是与体静脉右心房连接。
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 1.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三房心
是指右心房近于正常,左心房被分为上、下 两个腔,下方与二尖瓣口直接相连的房腔称 为“固有左心房”;上方为汇集四个肺静脉 开口的房腔称为“附加左心房”,这两个左 心房之间有肌性隔膜将彼此分开,隔膜有不 同大小的开口使两个左心房沟通。
左房支
前基底与后侧部
钝缘支
后基底部
后侧支
右冠状动脉
窦房结支
房室结支
锐缘支
右心室前
后降支
后侧支
后基底
特殊供血部位
二尖瓣前乳头肌(回旋支参与) 左右束支及右心室乳头肌 有时二尖瓣后乳头肌
第11章心血管系统概述、心ppt课件
![第11章心血管系统概述、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e04aba551810a6f424863b.png)
体循环途经
肺循环途经
血液循环示意图
肺静脉
主动脉
肺泡毛 细血管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右心房
组织毛 细血管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循环
体循环
三、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
内,周围包有心包。约 2/3在身体中线左侧;1/3 在中线右侧。前方对向胸 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
右 肺
左
肺
心
方平对第5~8胸椎;两侧
与纵隔胸膜和肺相邻;上
方连接出入心的大血管;
下方邻膈。
心的位置
右肺
左肺
膈 心
前正中线
心外形观察
心似前后略扁倒置的 圆锥体,大小尤如本 人拳头,有心底、心 尖,前、下两个面和 左、右、下三个缘和 四条沟。
点击心脏
心的外形
冠状沟
右缘 下缘
前室间沟
左缘
前面观
心尖
心的外形
心血管的狭窄
•心肌梗塞
•梗塞冠脉的再造
•搭 桥
•心脏移植
六 心包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壁层)
浆膜心包纤维心包
(脏层)
心包腔
浆膜心包
心包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脏层
(心外膜)
壁层
心包腔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心包前下窦
七、心的体表投影
右上点 主动脉瓣 听诊区
右下点 三尖瓣 听诊区
左上点 肺动脉瓣
听诊区
左下点 二尖瓣 听诊区
右上点 肺动脉瓣 三尖瓣 右下点
心的体表投影
左上点 主动脉瓣
二尖瓣 左下点
小结
心血管系统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0ea4182e3f5727a5e96288.png)
6.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
动脉间吻合:成网或弓,如关节周围的动脉网,怪 网(肾小球),手、足动脉弓;保证局部的供血 充分。
静脉间吻合:成丛或网,直肠静脉丛,手背静脉网 ;保证局部血流通畅。
动静脉吻合:小动、静脉之间直接连通,如手、足 、鼻和外耳等处;意义是缩短血液循环的途径,调 节局部血流量,提高静脉压,调节体温。
第一节 概述
• 谁不期望健康长寿! • 谁不期望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一个动力器官,心功能的
水平与人体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和工作状 态都是密切相关的。
1.心血管系的组成、特点与功能
⑵特点:在人体中 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
⑶功能:运输营养物质、 氧气、激素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和细胞,供其新陈代谢;并将其 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运送到肺、
②分类:依口径分大、中、小V
⑵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①管壁较薄:中膜的平滑肌、 弹性纤维部不发达;其收缩性、 弹性较差
②管腔较大:与同类动脉相比 管径较大;有利于容纳血液
③管壁内有静脉瓣:由血管内 膜的皱襞形成,呈半月形,其 凹缘游离,凸缘附着于管壁; 在血液回流困难的部位分布较 多,可封闭管腔防止血液逆流。
4 了解心脏的血管和神经,了解心包的结构
1.心血管系的组成、特点与功能
⑴ 组成
①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泵血, 通过心舒缩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周而复始地流动;
②动脉:引导血液离心的血管; 动脉在其行中反复分支为毛细血管;
③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与小静脉之 间的微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④静脉: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静脉 在其形中逐步汇集成为大的静脉, 进入心房。
⑵心壁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③纤维环: 在房室口、动脉口周围有结缔组织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22
.
10
膈肌神经支配
双侧单独膈神经支配; 同时收缩; 一侧瘫痪并不影响对侧; 深吸气时,患侧膈肌被胸内负压牵引向上。
2020/9/22
.
11
膈肌的收缩
收缩:中心腱下拉,膈顶下降,腹腔脏器 前向移动---膈肌肋纤维上提外翻; 膈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腹压增加; 肺容量增加,胸膜腔内压降低。
2020/9/22
.
8
膈肌解剖
上:心包、心脏、胸膜、肺 下:肝、肾、肾上腺、脾、胃 两侧三部:左右两侧
胸骨部、肋部、腰部 三个裂孔:
腔静脉孔:下腔静脉、右膈神经分支 食管裂孔:食管、迷走神经、胃血管分支 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
2020/9/22
.
9
膈的运动范围
静息:右12.5mm,左12mm 深吸气:右30mm,左28mm 仰卧位:呼吸幅度增加,肺容量减少 站(坐)位:肺容量增加(膈顶向下牵拉) 侧卧位:下部膈顶运动幅度>上部膈顶
.
3
1.胸骨
胸骨柄:最宽最厚 胸骨体:薄,骨髓穿刺点之一;
由软骨与肋相连,有 一定的活动性,心脏 按压基础。 剑突:最小,后期与胸骨融合
2020/9/22
.
4
2.肋骨
真肋:1-7对,前接胸骨,后接脊柱; 假肋:8-12对;
8-10肋骨与上位肋骨连接; 11-12肋骨浮肋、游离肋; 肋角:骨折好发处; 肋沟:肋间神经、血管; 胸腔穿刺部位?
20-22级:肺泡管 管壁由肺泡组成,之间相互分隔;
23级:肺泡囊 本质同肺泡,而为盲性小囊; 存在Kohn孔和Lambert管进行气体交换。
2020/9/22
.
21
2020/9/22
4.肺实质
胸膜包裹,左右各一; 一侧附着心脏和气管,一侧游离; 胸膜腔负压、少量胸膜液; 疾病状态下,液体、肿瘤细胞或空 气可进入。
.
22
支气管肺段
2020/9/22
.
23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
心包包裹,圆锥形,中空,肌性泵; 胸骨中线左侧,心尖(胸骨中线左9cm) 胸腔内向左旋转。
2020/9/22
.
24
2020/9/22
心腔
心脏分左右两半,每一半2个腔; 心房:接受静脉血液 心室:接受动脉血液
.
25
瓣膜
2020/9/22
.
部组织床的血流量; 毛细血管:内层内皮细胞,直径仅红细胞可通过;
容量>5L,气体交换场所; 微循环:小A、毛细血管床、小V组成;
氧气、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的转运。 静脉:两叶状瓣膜结构,防止血流回流和中止。
最终汇入上下腔静脉至右心室。
胸小肌:起于3-5肋软骨外表面,止于 肩胛骨喙突; 吸气时,向肋骨上提增加肺容量。
2020/9/22
.
15
5.斜方肌
组成:2块肌肉,上至头、下至背、 两侧达两肩的菱形宽肌。
作用:稳定肩胛骨,重要的辅助呼 吸肌。
2020/9/22
.
16
6.竖脊肌
起止:起于骶骨、髂骨和下胸椎及腰椎 棘突,止于沿途各块肋骨及椎骨, 最后达颅骨。
26
2020/9/22
心肌
心外膜:心包层并脂肪浸润,冠脉如心肌膜前走 行于此;
心肌膜:心肌纤维构成,其厚度与心脏收缩力成 反比;
心内膜:贴于心脏内面的平滑内皮。
.
27
2020/9/22
心肌的供血
LCA:左心室大部分、左心房、室间隔、 大部分、45%SA;
RCA:右心室大部分、AV、55%SA; 血管或分支的堵塞可致相应部位心肌 坏死或传导系统异常。
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解剖学
WPS
2020/9/22
.
1
呼吸系统解剖学
01
胸廓的骨骼 特点
呼吸肌
02
03
气管、支气 管树的解剖
肺实质
04
2020/9/22
.
2
前面:胸骨、肋软骨 侧面:肋骨 后面:12块胸椎、12对肋骨 新生儿期:近似圆形 儿童期、青春期:椭圆形 成人后:横径大于前后径
一、胸廓
2020/9/22
2020/9/22
.
13
3.胸锁乳突肌
起止:起于胸骨柄、锁骨内侧 止于耳后乳突
收缩:一侧收缩:头偏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头后仰; 头部固定,辅助上抬胸骨,增加胸廓前后径;
呼吸困难患者可观察到收缩
2020/9/22
.
14
4.胸大、小肌
胸大肌:起于锁骨、胸骨、真肋肋软骨; 止于肱骨结节间沟; 吸气时,将肋骨拉向手臂,增 加廓直径。
作用:吸气时,拉伸脊柱,进一步上抬 肋骨,是重要的辅助呼吸肌。
2020/9/22
.
17
2020/9/22
呼气
肋间肌、膈肌放松时的被动过程; 肺内压>大气压,气体排出; 腹直肌、腹外、内斜肌、腹横肌共 同参与完成。 腹肌收缩,压迫胸部,胸内压>大 气压,咳嗽冲击;
腹肌力量弱?无效咳嗽
.
18
三、气管、支气管树的解剖
结果:1.产生吸气气流; 2.促进血流向右心回流。
此外:参与分娩、排便、笑、哭、呕吐等; 顽固性呃逆? 膈下脓肿、恶性肿瘤可能。
2020/9/22
.
12
2.肋间肌
肋间外肌 起止:起于上肋结节,止于下肋肋软骨连结; 作用:收缩时将下位肋骨向外上牵拉;
肋间内肌 主要呼气肌; 软骨间部分辅助肋间外肌抬高肋骨; 防止肋间隙凸出或内陷。
.
28
2020/9/22
心脏的神经支配
SA、AV有自律性,由ANS调控; 副交感神经抑制心脏,交感神经兴奋心脏; SA的正常冲动会被血管障碍或心脏疾病打断; (位于心外膜浅层,心包炎化心脏表面性疾
病易影响。/22
体循环
驱动力:心脏 大血管:结缔组织+弹性蛋白; 中等血管:结缔组织+弹性蛋白+平滑肌; 小动脉:平滑肌,直径可显著改变,调节局
2020/9/22
.
5
二、胸廓运动
2种形式: 泵杆运动:向前,增加胸廓前后径及深度; 桶柄运动:向外上,上抬,增加胸廓横径。
2020/9/22
.
6
三、呼吸肌
膈肌
肋间肌 胸锁乳突 胸大小肌 斜方肌 肌
竖脊肌
2020/9/22
.
7
01 膈肌
呼吸过程中的主要肌肉 静息状态:坐位、站位,2/3潮气量
仰卧位,3/4潮气量 各种体位,2/3肺活量
A
B
2020/9/22
.
19
支气管树
0-4级:主、叶、段支气管 含U型软骨;
5-7级:亚段支气管 直径变小,总横截面积增加, 黏膜组成一支,但软骨板和 纤毛稀疏;
8-11级:细支气管; 12-16级:终末细支气管
直径1mm,无软骨支撑, 嵌入肺实质;
2020/9/22
.
20
支气管树
17-19级:呼吸性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与肺泡之间的过渡带,少量 肺泡穿插其中,扩张依赖肺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