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案例及反思
《声声慢》教案4篇
《声声慢》教案4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保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沉重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奇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二〕技能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尝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技能。
〔三〕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育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1、高一同学对宋词有了肯定了解,也具备了肯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宋词也有肯定的爱好,情愿学习诗词。
2、同学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性格差异,需要学习者仔细品尝、观赏。
五、教学方法1、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3、学案导学六、课前预备1、同学的学习预备: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老师的教学预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检查落实了同学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同学的迷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听我国的闻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介绍:老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生疏,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她的词,能回忆一下吗?同学: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声声慢》有效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声声慢》有效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声声慢》有效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声声慢》有效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声声慢》作为一首古典的中国民歌,其曲调优美,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声声慢》被作为课文进行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成为每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声声慢》的有效教学设计,并对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声声慢》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声声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其次,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体会《声声慢》的曲调和旋律,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深入学习与理解《声声慢》的意义。
二、发掘《声声慢》的语言魅力《声声慢》不仅是一首音乐佳作,更是一篇语言艺术的精品。
在教学《声声慢》时,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品味和表达能力。
首先,老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理解其含义和表达方式。
其次,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诵读《声声慢》全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音乐性,对诗歌的语言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声声慢》所激发出的感悟和思考。
三、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教学《声声慢》不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老师可以采用启发性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例如,通过提出问题启动学生思考,如《声声慢》为何能够成为一首经典的中国民歌?其内涵与意义是什么?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和传承这首民歌等。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探究《声声慢》的深层意义,搭建起知识结构的桥梁,形成深层次的思维方式。
声声慢 声声慢教学反思优秀4篇
声声慢声声慢教学反思优秀4篇《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一个孀妇的痛苦呻吟,肺腑之真情的发露。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4篇声声慢教学反思,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声声慢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声声慢》教案篇一【设计理念】1.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托。
新课标提出鉴赏古典诗词的要从如下方面进行:在了解作品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思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在诗歌的鉴赏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以有效课堂为原则。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本着有效课堂的原则,进行一切设计。
【文本与学情】文本:此词是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是词人熔铸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流离之苦、怀乡之思、寡居之凄写成的。
因词人生活的变化,词的风格已由前期的清新明快发展为哀婉凄凉、忧愤深沉。
而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一方面是借助直接抒情的字句,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营造富于深蕴的意境,加之创造性的连用叠词等来渲染和传达的。
学情:1.作为高二学生,虽了解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运用这些技巧,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2.与长于用典的辛词相比,清照词擅用口语、铺叙日常生活,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清词备受学生喜爱,学生鉴赏的积极性会很高。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并掌握叠词的效果及作用。
2、捕捉词中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并结合意象特点、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
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分析其他诗作,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设计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难点】1、品味意象丰富内涵、感知意境、深入体会词人别样“愁”情。
2、运用诗词鉴赏基本技巧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设计目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诗。
声声慢教学反思(11篇)
声声慢教学反思(11篇)《声声慢》教学设计1《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分析《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型课时:品读-鉴赏课。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如梦令》插图)首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
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舟上,小舟停泊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不错,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课件显示如梦令板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课件显示)李清照其人: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李清照其词: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变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刚刚我们了解了李清照词作的前后期差别,那么,《如梦令》应该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呢?(前期)不错,它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的情景。
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少�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作品《声声慢》,一起来品读她的另一种心情。
声声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声声慢》教案篇一《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书包范文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教学目标: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的“愁”教学内容:一、导入以猜字谜方式导入。
“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板书)(聪明!)秋天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发愁,敏感一点的同学难免有时候会见月伤心,听风落泪。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位将愁字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清照吗?(请一个学生)初中学过她的词吗?能背出来给大家听听吗?忘了,没关系,我们一起回忆一起背好吗?背得真好。
背得很整齐。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
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晚年的的李清照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孤清的寂寞小院过日子。
又是一年秋风起,秋叶落,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写下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声声慢》补充介绍: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良好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她出落成为一个外美如花,内秀如兰的才女。
十九岁嫁给宰相之子赵明诚,夫妻两人志趣相投,琴瑟和谐,经常一起踏雪寻梅,插花折柳,共同收集金石古玩、题诗作画,堪称神仙眷侣。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声慢》的词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解读诗句,品味李清照的词作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情感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声声慢》词牌的理解,以及对诗句中情感内涵的把握。
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声声慢》的背景。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词牌特点,探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声声慢》中的词牌特点。
b.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c. 仿写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
2. 答案:a. 《声声慢》词牌特点:七言律诗,上下片各四句,共八句。
b.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仗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
b. 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c.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词牌特点与背景介绍。
2.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声声慢》课教案
《声声慢》优质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声声慢》,使学生了解宋词的历史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感悟,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理解其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无奈,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1. 词牌《声声慢》的特点。
2. 词语、句式的鉴赏。
3. 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词人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3. 利用比较分析法,区分不同词牌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了解词牌特点,品味词语、句式。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情感,感受其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5. 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其他词牌的作品,突出《声声慢》的特点。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牌《声声慢》的艺术价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声慢》词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词语、句式的鉴赏能力。
3. 学生对词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声声慢》的文本材料。
2. 收集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和词作资料。
3. 准备与其他词牌的对比分析材料。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加深对词人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宋词大家的作品,拓宽视野。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
3.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十、教学资源: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声声慢》的文本和词人的画像。
2.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教学反思)必修语文《声声慢》教案
必修语文声声慢教案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制造性的。
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拟徐缓。
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必修语文声声慢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必修语文声声慢教案一:导入: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
他们灿假设星辰,名垂青史。
请同学们猜猜看,这其中我最鄙视的会是谁那就是今日要给大家介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由于中国文坛几千年来都由男性统治,这位女中豪杰就更加光荣夺目!现在我先讲一个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出名气的金石考证家。
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
李清照在孤独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
李清照既绝望又担忧,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
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
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
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
协商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
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凡,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
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
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
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醉花阴是一首绝妙好词!而我们今日要赏读的声声慢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词作。
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还漂向了国外……二:先比拟,完成整体诵读,整体感知。
找一个同学诵读克洛岱的无望。
(读得别扭,只因写得别扭_的确远不如中国古诗词的音韵)然后全班齐背(同学已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
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语文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2. 理解《声声慢》的诗意和背景,体会李清照的忧郁情绪。
3. 分析《声声慢》的诗歌技巧,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4. 能够运用《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重点:1. 《声声慢》的诗意和背景理解。
2. 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声声慢》中复杂情感的把握。
2. 诗歌技巧的分析和应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李清照和《声声慢》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声声慢》,注意语气、停顿和韵律。
3. 背诵:引导学生背诵《声声慢》,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4. 解析:分析《声声慢》的诗歌技巧,如意象运用、韵律节奏等。
5. 鉴赏:教授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鉴赏诗词。
6. 创作:让学生运用《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朗读和背诵:检查学生对《声声慢》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象。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创意写作,看其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声声慢》。
2. 选取一首古典诗词,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自主鉴赏。
3. 根据《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情感,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并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2. 图片引导:利用与《声声慢》相关的图片或场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 音乐配合:在朗读或背诵环节中,播放古典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氛围,感受李清照的情感。
《声声慢》教学反思(通用15篇)
《声声慢》教学反思(通用15篇)《声声慢》教学反思 1这节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发扬的方面,比如:对品诗步骤的引导、诵读的指导、学生讨论等。
以上几方面,语文组的前辈们给予了我一定的认可,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
现将自己的反思和前辈们的意见整理如下:1、课堂不够紧凑。
教学环节是精心设计的`,但因为上课时有点紧张,有疏漏。
因而上完后感觉课堂不够紧凑。
由此看来,自己的个人素养还应加强。
2、课堂应急机智不够灵敏。
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但教室电脑突然出现问题,致使课件反映迟缓,影响了对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导致学生没能生动了解作者凄凉的处境,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其实,有关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回答,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3、学生在班上交流时,应让学生走到前台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不可忽视。
学生交流完后,我小结时,自以为比较精当,但从录像看,讲的有点多,显得有些啰嗦,应该结合诗歌鉴赏的要点稍作小结即可,这也是以后教学当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对于诗词的鉴赏,没能结合高考大纲中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加强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
5、过于着重分析个别词句,而忽视了突出“愁”的次要细节。
6、对“愁”因进行深层探究时,应明确“词人为什么愁”这一问题。
另外,还有两个弱点:1、自己在课堂走动太多、太随意,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2、口头禅非常多。
“那么”一词不知说了多少遍,听起来觉得烦。
通过这次研课磨课的教研活动,自己感慨颇多。
上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工作,但要上好一堂课却很不容易。
我想,自己离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距离颇远。
但如果我每节课后,都能回顾总结一下,我想,教学中的遗憾肯定会越来越少,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游刃有余。
《声声慢》教学反思 2已经是开学的第五周了,这个学期一直都在学习古文。
前面已经讲了几首唐诗宋词了,每节课都是我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
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时主要内容: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
一。
导入: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蝶恋花》,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
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
二。
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
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
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
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声声慢教学反思(2篇)
声声慢教学反思这节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发扬的方面,比如:对品诗步骤的引导、诵读的指导、学生讨论等。
以上几方面,语文组的前辈们给予了我一定的认可,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
现将自己的反思和前辈们的意见整理如下:1、课堂不够紧凑。
教学环节是精心设计的,但因为上课时有点紧张,有疏漏。
因而上完后感觉课堂不够紧凑。
由此看来,自己的个人素养还应加强。
2、课堂应急机智不够灵敏。
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但教室电脑突然出现问题,致使课件反映迟缓,影响了对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导致学生没能生动了解作者凄凉的处境,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其实,有关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回答,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3、学生在班上交流时,应让学生走到前台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不可忽视。
学生交流完后,我小结时,自以为比较精当,但从录像看,讲的有点多,显得有些啰嗦,应该结合诗歌鉴赏的要点稍作小结即可,这也是以后教学当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对于诗词的鉴赏,没能结合高考大纲中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加强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
5、过于着重分析个别词句,而忽视了突出“愁”的次要细节。
6、对“愁”因进行深层探究时,应明确“词人为什么愁”这一问题。
另外,还有两个弱点: 1、自己在课堂走动太多、太随意,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2、口头禅非常多。
“那么”一词不知说了多少遍,听起来觉得烦。
通过这次研课磨课的教研活动,自己感慨颇多。
上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工作,但要上好一堂课却很不容易。
我想,自己离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距离颇远。
但如果我每节课后,都能回顾总结一下,我想,教学中的遗憾肯定会越来越少,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游刃有余。
声声慢教学反思(2)《声声慢》教学反思《声声慢》是一首由清代文学家李清照创作的词曲,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作为一位音乐老师,我一直以来都将这首词曲作为教学素材之一,希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声声慢》优质课优秀教案
《声声慢》优质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声声慢》,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理解词牌的特点,认识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声声慢》,感受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难点:深入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以及如何鉴赏古典诗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社会处境和创作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分析词的格律、韵脚等。
3. 文本解析:逐句解析词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4. 对比分析:选取其他词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词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6.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词中感受到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声声慢》词牌特点和作者生平的了解程度。
3. 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对比分析和小组讨论中表现出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以及课后作业中的表达,评估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共鸣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并结合李清照的生平,分析词中的情感。
2. 选取一首其他词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体会不同词人的创作风格。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声声慢》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声声慢》教学反思6篇
《声声慢》教学反思6篇《声声慢》教学反思篇1《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之一,感情深婉细密,耐人寻味。
因此,我把《声声慢》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通过朗诵、探究等让学生品味这首词的情感,理解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情感;接着,在朗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真正走向《声声慢》的更深处。
同时小组相互交流对这首词感受,总结这首词的意象和意境,情和景的关系,使学生对《声声慢》这首词有一个整体把握。
最后,为了让学生对李清照有较深刻的认识,我设置了拓展延伸环节,以检测的形式来判断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
通过以上几个教学环节,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想,这主要得益于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讨论——交流——探究这一教学模式。
讨论——交流——探究这一授课形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上课过程中,我注意到,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他们不知不觉参与到《声声慢》的鉴赏中。
在整个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大部分学生都主动、积极地思考,学习效果较好。
同时,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这样便于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一少部分学生对整首词的把握不够全面,在引导学生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另外,课堂容量偏大,使得学生不能完全消化知识。
《声声慢》教学反思篇2《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之一,是一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愁”的名作,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中,将“愁”作为课堂的切入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与技能:品味叠词的作用;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声声慢》教案7篇
《声声慢》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方案、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思想汇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ought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7篇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声声慢》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声慢》这首古诗的基本意思和情感。
2. 学习并运用诗歌鉴赏中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声声慢》的情感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声声慢》中的情感,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和欣赏能力,提高对古诗的鉴赏水平。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声声慢》的文本。
2. 相关的诗歌鉴赏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教师先将《声声慢》这首古诗的标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导入,用简洁的话说明这首古诗的大致内容和作者的写作背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朗读和理解 (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齐读《声声慢》,然后逐句分析,并解释诗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情感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Step 3:诗歌鉴赏 (20分钟)教师介绍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诗歌的节奏、押韵、修辞手法等。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方法对《声声慢》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古人为什么使用‘声声慢’这个重复的结构?”、“诗中的‘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等,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Step 4:学生表达 (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感受,并记录学生的表达,以便后续评价和展示。
Step 5:诗歌创作 (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以《声声慢》为题,自行创作一首类似的古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和要求,如使用特定的词语、表达特定的情感等。
学生们可以单独创作,也可以分组合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
Step 6:展示和评价 (10分钟)学生们可以要求自愿展示自己创作的古诗,同时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可爱的小编阿青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6篇声声慢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学情分析】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李清照的代表作,如《如梦令》等,但这些词作大多抒写的是一些闲情,对于她的后期词可说是初次接触,因而要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词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作。
相对于前期作品,本作中作者的情绪比较低沉,但在痛苦的低吟中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本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形象丰富的意象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宣泄。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学会抓住叠词、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声声慢》,理解此词的思想内容,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的生活对她的创作的影响。
2.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配乐引领学生回忆朗读)从《如梦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活泼快乐少�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三、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四、整体感知读罢此词,你感受较深的是什么?——愁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一)直接写愁李清照起笔就哭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寻寻觅觅)》。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等相关文学常识。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李清照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悲凉情感,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意识。
(2)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句意分析和意象把握。
2.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理解。
2. 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声声慢(寻寻觅觅)》,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
(2)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悲凉情感。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6. 小结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和诗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李清照的《声声慢》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了,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教学案例及反思
授课设想: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唐诗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
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一剪梅·月满西楼》FLASH
二、学生课前演讲
李清照简介、背诵《一剪梅》、从整体情感、具体诗句、炼字三方面赏析《一剪梅》。
三、课件导入
1、评价李清照的对联: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
2、展示李前期词两首:《如梦令》、《点绛唇》,使学生明确李前后期词作风格之异
四、整体感知
1、听《声声慢》音乐及朗读示范,用一个字概括自己内心的感受。
(愁)
2、词人写愁从何而入?
生1:从“乍暖还寒时候”入,这是环境的渲染
生2: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入,联系词人身世,想要寻回失去的东西,“冷冷清清”是环境,“凄凄惨惨戚戚”是情绪。
生3:从酒而入,举杯销愁,愁更愁。
师:同意第二位同学的看法,但解释稍有不同。
依次写及动作、结果、感受,词人尚未从梦中走出,含有双重的哀愁!(寻寻觅觅——词人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东张西望,要找
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感受。
)
课件展示:
寻寻觅觅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沉痛凄厉
奠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
3、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情?请女同学一起来朗读全词。
(板书:情感在意象中的流动)
师:读得很好,有意识的去体现词中的“愁”情,那么词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呢?
生:酒、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风
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句写的意象有哪些?
生:梧桐和细雨
师:“黄昏”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说明细雨一直下到黄昏
师:所以“黄昏”是形容细雨的,附属于细雨的意象,并不是单独的意象。
4、这些意象是怎么表现“愁”情的?(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讨论,把讨论落实到位,中间参与三组学生的讨论)
生:淡酒,并不是酒淡而是心情太低落才显得酒淡。
生:晚风,傍晚时分的风更凄冷,更符合词人的心情。
师:在我们听的歌曲中,这一句是“怎敌他晓来风急”,请同学们思考,“晓”、“晚”哪一个更符合词的意境?
生:“晚”更符合。
晚风更冷一些。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词的下片,“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是说,词人独自坐在窗前,天总也黑不下来,时间过得太慢太慢了。
那么,“晓风”和“晚风”哪个更合意境呢?
师:下一个意象“雁”,谁来说说?
生:“雁”代表的是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他们可能曾经一起欣赏风景,看到过雁,所以说“曾是旧时相识”。
师:这是一方面。
词人新婚不久,丈夫就外出做官,他们曾用书信寄托相思,而雁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也往往象征着书信。
另外,雁在秋天一般会有什么活动?
生:向南方飞
师:北雁南飞,联系词人的经历,从北方迁居南方,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转变。
在这里词人的情感是不是那么简单呢?
生:还有思乡之情、对国家的伤感
师:理解很到位。
下一个意象是“黄花”。
生:“黄花”表现了词人的孤独和对丈夫的思念。
师:“满地黄花堆积”,黄花“堆积”是凋谢后的堆积还是在枝头盛放的挤挤挨挨?(只有一位同学说是在枝头盛开)
师:词人还说“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花是在什么情况下“摘”?
生:憔悴是说词人自己憔悴。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声声慢》中的四个意象,体味了词中的“愁”绪。
师结:这句也算得上是此词的关键句、主旨句。
这一“愁”字算得上此词的词眼。
(需要插入背景――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
幻灯片出示词人的遭遇:
祸不单行孤苦飘零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
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
(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孤独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5 此词开篇就见愁,结尾又点愁,可见愁绪满溢于全词的字里行间。
除了我们刚才提及的词句外,还有哪些词句彰显了词人的愁绪?
生答:最难将息——难熬啊!
独自怎生得黑——痛苦愁绝如不能捱至天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之少来写愁之多,可谓别出心裁
总结:同学们,我们整天嘻嘻哈哈不识愁滋味,难得李清照把这愁情描述得如此刻骨铭心,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绝望、寂寞、至愁的心,而这份愁又体现了多少人的苦痛。
也许正是因为词人把深藏心底的那份愁情推向了极至,也才有了这千古绝唱!
五作业习诵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拓展学习领域。
(幻灯片出示)
1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舴艋(zé mĕng):<书>小船。
写愁名句集锦: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
问题:以上五句均用夸张的________来形容愁。
(填一修饰手法)
这些优美诗句运用夸张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董解元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到了王实甫,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子上。
自我评价:
开始能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很快进入课堂。
中间学生能就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回答,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声声慢》的教学反思
优点:
1、课前开始播《月满西楼》FLASH,营造诗词气氛,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习情境创设得较为成功。
2、课前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得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
而且自己也阅读了大量关于李清照的事迹及诗词,了解她的经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让学生准确把握愁的诸多内涵。
同时在阅读中知道作者前后期的经历不同,词作的风格也不同。
3、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疑是主线。
本节课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自己品读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了让学生个体直接与文本对话。
老师的点拨也十分到位。
4、课堂上讨论落到了实处,使学生明确具体任务,时间充分,老师在巡堂过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切实掌握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作业的处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不足:
5、导入太长,意象品读拓展不足。
也许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讨论,所以对意象的品读显得不十分到位,有点浅。
6、解决“如何入愁”问题时,我非常在意时间,显得过于急躁,代替了学生的思考。
处理的不够从容,给学生时间不够充分,整个课堂感觉很“赶”。
7、课堂上老师的反应不够灵敏,应对学生的回答语言显贫乏,单一,对学生的个性品读,不能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泛泛而谈,做不到一针见血。
同时对回答好的同学没能给予及时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