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雪妇科歌诀
中医妇科学歌诀顺口溜
中医妇科学歌诀顺口溜
1. 月经不调别发愁,中医调理有一手。
就像汽车要保养,身体也得常呵护。
比如肝郁型的,逍遥丸来帮你走。
2. 痛经难忍真要命,中医办法来搞定。
好比黑夜有明灯,指引方向不再疼。
像寒凝血瘀的,艾附暖宫很有用。
3. 带下异常好烦恼,中医妙招来清扫。
如同脏了要打扫,清爽干净多美妙。
脾虚湿盛的话,完带汤呀真挺好。
4. 产后调理很重要,中医助力恢复好。
仿佛幼苗要滋养,精心照料长得壮。
气血虚弱用八珍,效果显著人人夸。
5. 乳腺增生别害怕,中医方法能拿下。
就像路上有坎坷,轻松跨越不用怕。
肝郁气滞型的,柴胡疏肝散最佳。
6. 备孕许久没动静,中医帮忙来助孕。
好比播种等发芽,精心培育会开花。
肾气虚的试试,毓麟珠呀有办法。
7. 孕期不适很难受,中医调理有讲究。
如同船儿在海上,稳稳航行不摇晃。
妊娠恶阻用香砂,缓解不适效果强。
8. 更年期时心烦躁,中医安抚情绪好。
好像风浪渐平息,宁静祥和心不焦。
肝肾阴虚吃知柏,安稳度过没烦恼。
9. 妇科炎症常困扰,中医治疗有妙招。
如同病魔遇克星,轻松赶跑不再来。
湿热下注的,龙胆泻肝汤厉害。
10. 子宫肌瘤怎么办,中医也能来参战。
好比勇士战恶魔,勇敢出击不退缩。
血瘀型的用桂枝,控制肌瘤有希望。
我觉得中医妇科学歌诀顺口溜真的很实用,能让我们快速记住一些中医妇科的知识和方法,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帮助呀!。
【程门雪遗稿:妇科胎前篇(备孕全攻略)】4
【程门雪遗稿:妇科胎前篇(备孕全攻略)】4前言:程门雪(1902-1972):字九如,有壶公、蒲石山房、书种庐、晚学轩、补读斋诸号,婺源人。
十六七岁时为名医汪莲石受业弟子,后又拜入丁甘仁门下,192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其学术思想,融张仲景与叶天士为一炉,学贯古今,汇通中西,为近代中医大家之一。
其八篇遗稿,均为生前所未发表者。
而崩漏、带下、胎前、妊娠、产后诸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汇而观之,直可视为一部袖珍中医妇科学。
细而研之,于妇科临证诸法,大有裨益。
今将其五篇妇科专著,著录于后,共同道参研。
胎前篇妇人胎产,列为专科,代有名家。
妇科之书,浩如烟海,非能以数言尽也。
《金匮》亦列妇女一门,明乎胎产之证,虽非专家,而其大旨,亦当知晓。
故今所言者,乃仅释《金匮》之妇人病耳。
妇人门共分三证,即妊娠、产后及杂病也。
妊娠、产后均为妇人所独有,杂病治法,本同男子,惟有独为女性所有之杂病则不得不别出治法。
今先言妊娠。
妊娠即胎前也。
胎前之证虽多,大要不出三种。
o一为因胎而成病者,o一为因病而伤胎者,o一为病不关胎,病自病,胎自胎,而治病之法,恐有妨胎,故不得不另设治法者。
胎前各证,无能出其范围者矣。
《金匮》妊娠篇第一条,乃言妊娠之脉证,因其脉证,而藉以断其妊娠,并及治法及救误。
其原文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按此条文义,有许多不可通处,按之事实,亦无大用,只能阙疑,存而不论可也。
如妊娠本非病,何必主桂枝汤?即用桂枝,何以无寒热?六十日当有此证者何证?岂即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之证耶?此证二月之间,殊不多见,不知何所见而云然。
况即有之,亦非要病,何以无病而医,竟至医治而逆耶。
加吐下则绝之之"绝"字尤为费解。
或谓绝其病根,或谓绝其医治,或又谓绝其妊娠。
聚讼纷纷,莫衷一是。
中医妇科学口诀
妇科口诀(自己整理版)妇科月经先期证治歌诀:先期连续早七天,--月经先期:1.提前7天以上。
2.连续两个周期气虚血热两因连。
--先期的病因:1.气虚。
2.血热脾虚归脾补中益,--脾气虚证,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肾虚归肾固阴煎。
--肾气虚证,用固阴煎或归肾丸阳盛血热用清经,--阳盛血热证,用清经散阴虚两地凉血痊。
--阴虚血热证,用两地汤(生地,地骨皮)肝郁血热不难治,--肝郁血热证,用丹栀逍遥散方用丹栀逍遥丹妇科月经后期证治歌诀:后期推后多七日,--月经后期:1.周期推后7天以上,2.连续两个周期。
不通不荣两因迟。
--病机:1.不通(寒凝,痰湿,气滞),2.不荣(血虚,肾虚)。
当归地黄应肾虚,--肾虚证:当归地黄饮血虚补元煎来治。
--血虚证:大补元煎实寒良方虚金匮,--实寒:良方温经汤。
虚寒:金匮温经汤乌药专治是气滞。
--气滞证:乌药汤辨证清楚用方明。
芎归二陈去痰湿。
--痰湿证:芎归二陈汤。
妇科月经先后不定期证治歌诀:先后不定期,责之脾肾肝。
--先后不定期,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郁逍遥散,--肝郁证,用逍遥散肾虚固阴煎。
--肾虚证,用固阴煎肝肾定经汤,--肝郁肾虚证,用定经汤脾虚归脾丸。
--脾虚证,用归脾丸。
妇科月经过多证治歌诀:月经过多辨分明,--经量大于100ml脾虚举元或安冲。
--脾虚证,用举元煎或安冲汤血热通用保阴煎,--血热证,用保阴煎失笑一下血瘀通。
--血瘀证,用失笑散妇科证月经过少治歌诀:过少不通与不荣,--过少之因分虚(肾虚,血虚),实(血瘀,痰湿)血虚滋血或小营。
--血虚证用滋血汤,或小营煎归肾归地补肾虚,--肾虚证用归肾丸,或当归地黄汤血瘀通瘀或桃红。
--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痰湿苍附导痰妙,--痰湿证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二陈芎归亦有功。
妇科经期延长证治歌诀:经期延长仔细辨,气虚便下举元煎。
--气虚证,用举元煎虚热两地合二至,--虚热证,用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固经丸血瘀亦致经期延。
中医妇科歌诀
月经病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
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
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
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1、经期异常经先期,热与虚。
补中汤,气虚与。
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阴虚热,两地汤。
经后期,寒虚滞。
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
经愆期,气血伤。
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
期延长,瘀虚热。
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2、经量异常经量多,虚与热。
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
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
若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
经量少,虚与痰。
滋血汤,血虚予。
桃四物,血瘀逐。
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3、经行异症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
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
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
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
谷不化,参苓术。
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
间期血,精元充,阳内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
4、痛经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
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
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
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
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
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
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5、经闭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妊亦闭,细辩之。
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
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
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阴调。
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
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
6、崩漏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漏养血,崩固升。
血热者,分虚实;滋虚热,保阴煎;清实热,用固经。
妇科学歌诀
妇科学歌诀月经病一、月经先期1.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2.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2)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调经-丹栀逍遥散3)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二、月经后期1)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2)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艾附暖宫丸3)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大补元煎4)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2)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四、月经过多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止血-举元煎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地榆、槐花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失笑散五、月经过少1)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2)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归肾丸3)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1)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桃红四物汤失笑散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二至丸七、经间期出血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两地汤二至丸2)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3)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八、痛经1)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2)寒凝胞中阴虚内寒证: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寒湿凝滞证:温经除湿、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苍术茯苓3)湿热下注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4)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圣愈汤5)肾气虚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九、闭经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鸡血藤、首乌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十、崩漏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沙参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十一、经行泄泻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十二、经行吐衄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十三、绝经前后诸症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左归丸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理中丸带下病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产后病一、产后血晕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2)瘀阻气闭:行血逐瘀-夺命散二、产后腹痛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三、恶露不绝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五、产后身痛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2)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3)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四、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生化汤妊娠病一、妊娠恶阻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2)肝胃不和: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胡黄连汤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茯苓汤二、胎漏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三、胎动不安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四、滑胎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五、子肿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四物汤六、子淋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七、难产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妇科杂病一、徵瘕1)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香棱丸2)血瘀:活血破瘀、散结消徵-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3)痰湿:除湿化痰、散结消徵-开郁二陈汤三、阴痒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藓渗湿汤二、不孕症1)肾虚:肾阳虚证:温肾助阳、调补冲任-毓麟归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4)血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中医妇科口诀心法(以本科教材原创)熟记考试无忧。
【中医】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1️⃣ 引言:中医妇科学的独特魅力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融合了古代哲学思想、人体生理病理理论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
在中医妇科学中,方歌作为传承知识、指导临床的重要工具,以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成为每一位中医妇科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精选中医妇科学中的经典方歌,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精选2.1 调经方歌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疏肝解郁又养血,月经不调皆可酌。
”此方主治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通过疏肝解郁、养血调经,达到治疗目的。
四物汤:“四物汤中归地芍,川芎补血亦调经。
妇人经产诸虚症,加减运用效如神。
”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适用于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
2.2 带下方歌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与白芍。
柴胡山药黑芥穗,车前苍术草芥匀。
”此方用于治疗脾虚带下,通过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达到止带的目的。
2.3 妊娠方歌妊娠六合汤:“妊娠六合汤四物,黄芩白术甘草加。
妊娠伤寒须慎治,表里虚实细辨察。
”此方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黄芩、白术等,用于妊娠期感冒的治疗,注重表里虚实,兼顾母子安全。
2.4 产后方歌生化汤:“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活血最见长。
”生化汤是产后常用方,用于促进恶露排出,缓解产后腹痛,具有温经活血的功效。
3️⃣ 方歌学习与应用技巧理解方义:在学习方歌时,首先要理解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及主治病症,这是记忆方歌的基础。
联想记忆:将方歌中的药物名称、功效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场景相联系,形成有趣的记忆点,有助于加深记忆。
实践应用:将所学方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通过实践加深对方剂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检验方歌的有效性。
定期复习:中医知识浩如烟海,方歌众多,定期复习是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关键。
综上所述,中医妇科学中的方歌是传承与发扬中医学的重要载体。
程门雪总结的十首“效方歌诀”
程门雪总结的十首“效方歌诀”程门雪“效方歌诀”选载一、苏子煎法(《外台》方,治上气咳嗽)歌诀:苏子杏仁各一升,生姜生地汁交淋,绢绞汁和白蜜煎,上气咳嗽用意深。
注:生姜汁、生地汁、白蜜、杏仁各一升。
捣苏子,以生地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之,绞令味尽,去滓;熬令杏仁微黄黑如脂,又以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去滓;纳蜜合和,置瓦器中,于汤上煎之,令如饴。
每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此治久嗽。
门雪按:苏、杏降逆气以止咳,生姜辛开以散邪,白蜜甜润以养肺,生地汁最妙,可以济生姜之过,减生姜之辛,而成生姜之功也。
二、杏仁煎法(《外台》方,主气嗽)歌诀:外台杏仁煎气嗽,杏苏贝母生姜汁,酥蜜饴糖枣大含,辛甘润肺功难及。
注:杏仁(去皮、尖)一斤,糖(疑是饴糖)酥、生姜汁各一合,蜜五合,贝母(另研末)八合;苏子一升,水研,绞汁七合。
右七味,先捣杏仁如泥,纳后六味,合煎如饴糖。
取如枣大含咽之,日三。
但嗽发,细细含之(苏子绞汁始有力)。
门雪按:此二方用意相似,止咳均取润肺,佳法也。
上方生地汁意尤周密。
分两配合则此方为好。
又按:咳嗽一症,头绪最繁,不易应手。
徐灵胎于《兰台轨范》中言:“余于此症考求四十余年,而后稍能措手。
故所载之方,至详至悉,学者当于此潜心参究,勿轻视也。
”其言良不诬,余故选其大半,编为歌括,以资熟玩。
方药无奇,唯在用之得当,然“得当”二字,谈何容易。
三、补肺阿胶散法(钱乙,止嗽生津)歌诀: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并,糯米一合水煎服,小儿天哮用最灵。
注:阿胶一两半,马兜铃三两,牛蒡、炙甘草各一两,杏仁七钱,加糯米一合,水煎服。
门雪按:此方变化最多,合补、合攻、合散,用之得宜,均有捷效,诚佳方也。
四、《外台》疗上气方,观音应梦散歌诀:外台疗上气方好,葶苈桑皮同大枣(注一);观音应梦参胡桃,姜枣同煎喘嗽效(注二)。
注一:葶苈五合为泥,熬成紫色,桑白皮、大枣三十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服一升,去滓,纳葶苈子泥如枣大,煮三分减一,以快利为度。
傅青主女科方歌
傅青主女科方歌宣郁通经汤(柔肝解郁、疏泄肝火法)清傅山《傅青主女科》白芍酒炒当归酒洗丹皮各五钱山栀子炒三钱白芥子炒、研二钱柴胡香附酒炒川郁金醋炒黄芩酒炒生甘草各一钱水煎,连服四剂【主治】治经行先痛,经来色紫有块,痛经每月如此者。
【方论选萃】清傅青主:妇人有经前腹痛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
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
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
经失其为经者,正郁火内夺其权耳。
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
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傅青主女科》)。
近代程门雪:凡经行腹中胀痛,必痛二三日而后经来,其经多是紫黑块,俗名痛经,月月如此,室女少妇极多此症。
月月如此,可知非受寒而然,纵初起受寒,日久寒亦化热,块之紫黑可征也;又痛经多病于少妇室女,年事正强之体,可知非虚也。
此方治经行先痛,经行色黑有块,可见是火热郁痛无疑。
以苦寒止痛,大有眼光。
非泥古之士所能解也。
丹皮、山栀清肝,当归、白芍柔肝,用量均较重,各五钱,配合柴胡、川郁金、香附疏肝,黄芩降火而助清肝之力,白芥子散结助疏肝之功,则宣郁而通经。
本方治痛经甚效,以其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面面俱到,故妙,余意清气火既有丹皮、山栀,则黄芩、生草二味似可去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乃养血清血,解郁宣气,半调半疏之方。
归芍养血,丹栀清血,香附解气分之郁,郁金解血分之郁,芥子柴胡,和表以达外,黄芩甘草,和中以清内。
青主长于女科,故其调经方制。
井然有条。
调经药多温通,此则清通。
昔贤谓此方补肝之血,以解肝之郁,利肝之气,以降肝之火,故奏效甚捷,洵非虚誉。
愚意芥子可易泽兰和荆芥,盖开内闭于泽兰,舒表郁利于荆芥,经云,二阳之病发于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是女科之经事不调,多由情怀郁滞所生,无论气郁血郁,五志过极皆火,终必化热,热灼液伤,故其传为风消息贲。
中医妇科 医考歌诀
中医妇科医考歌诀
以下是中医妇科医考歌诀的部分内容,供您参考:
1.经行先期:先期属热属虚,气虚血热及气。
归脾补中益气,血热
清经逍遥。
2.经行后期:后期分虚分实,肾虚血瘀寒凝。
虚证滋肾益阴,血瘀
桃红四物。
3.经行先后无定期:后期无定期肝郁,虚证调补肝肾藏。
实则开郁
和痰瘀,病久瘀血可酌商。
4.经闭:经闭有血无血瘀,血虚血瘀及热枯。
归脾养心气化源,血
瘀通经逐瘀汤。
5.痛经:痛经实证分气血,气滞血瘀逐瘀汤。
虚证气虚不荣分,肾
虚加味归肾丸。
6.经行吐衄:上逆巅顶多肝火,治用清肝顺气降。
下泄后阴多阴虚,
滋肾降火知柏方。
中医妇科学口诀
妇科口诀(自己整理版)妇科月经先期证治歌诀3 先期连续早七天,-一月经先期:1。
提前7天以上。
2。
连续两个周期心气虚血热两因连。
一一先期得病因:1。
气虚。
2、血热脾虚归脾补中益,一脾气虚证,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A肾虚归肾固阴煎。
一-肾气虚证,用固阴煎或归肾丸上阳盛血热用清经,一-阳盛血热证,用清经散阴虚两地凉血痊。
-一阴虚血热证,用两地汤(生地,地骨皮” 肝郁血热不难治,——肝郁血热证,用丹梔逍遥散方用丹梔逍遥丹妇科月经后期证治歌诀:后期推后多七日,一一月经后期:1.周期推后7天以上,2、连续两个周期。
不通不荣两因迟。
一一病机:I .不通(寒凝,痰湿,气滞),2.不荣(血虚,肾虚)、当归地黃应肾虚,一一肾虚证:当归地黃饮血虚补元煎来治。
-一血虚证:大补元煎实寒良方虚金匮,一-实寒:良方温经汤、虚寒:金匮温经汤乌药专治就是气滞。
一一气滞证:乌药汤辨证清楚用方明、茸归二陈去痰湿。
一一痰湿证:茸归二陈汤。
妇科月经先后不定期还治歌诀3 先后不定期,责之脾肾肝。
-一先后不定期,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郁逍遥散,一肝郁证,用逍遥散》肾虚固阴煎。
一-肾虚证,用固阴煎肝肾定经汤,一一肝郁肾虚证,用定经汤入脾虚归脾丸、——脾虚证,用归脾丸。
妇科月经过多证治歌诀:月经过多辨分明,一一经量大于1 0 Om 1脾虚举元或安冲。
一一脾虚证,用举元煎或安冲汤血热通用保阴煎,-一血热证,用保阴煎A失笑一下血瘀通。
一一血瘀证,用失笑散妇科证月经过少治歌诀:过少不通与不荣,——过少之因分虚(肾虚,血虚),实(血瘀,痰湿” 血虚滋血或小营。
一一血虚证用滋血汤,或小营煎山归肾归地补肾虚,一-肾虚证用归肾丸,或为归地黄汤A血瘀通瘀或桃红。
一-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A 痰湿苍附导痰妙,-一痰湿证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茸归汤1.陈骂归亦有功。
妇科经期延长证治歌诀:亠经期延长仔细辨,4 气虚便下举元煎。
一一气虚证,用举元煎虚热两地合二至,一一虚热证,用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固经丸A 血瘀亦致经期延。
名医程门雪奇效五验方
名医程门雪奇效五验方验方一、疏解宣化汤组成:清水豆卷12g 带叶苏梗4.5g 荆芥穗4.5g 薄荷叶3g(后下) 冬桑叶9g 炒杭菊花4.5g 嫩前胡4.5g 白杏仁9g 象贝母9g 竹沥半夏4.5g 赤茯苓9g 广陈皮4.5g 焦六曲9g主治:恶寒发热,头痛骨楚,或胸闷不舒,或咳嗽多痰。
苔薄腻,脉浮。
加减:痰湿较重、苔腻较厚者加荷叶边一圈,寒热较高、口干苦或小溲黄赤者加甘露消毒丹12g(包煎)或更去薄荷叶加鸡苏散12g(包煎),恶心呕吐者加姜川黄连0.9g,纳呆者加谷芽、麦芽各9g。
按:外感风邪而有湿热,临床甚为常见,程氏常用疏解宣化法治之。
他曾说:“凡治外感,如无痰浊湿热瘀滞之类,则'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不致迁延时日。
如有痰浊、湿热、瘀滞,内外合邪,则病必纠缠难解。
因而必须详细审证,才不失治疗时机。
”外邪夹湿解表退热,需佐以二陈化痰利湿,内外同治,方能获取速效。
本方即针对风邪夹湿而设,为疏解宣化、表里同治之法。
附记:程氏用薄荷有三法:外感风邪者,取其发汗祛邪,用时后下,取其轻扬;外感余邪未清者,需减其发汗之性,用薄荷炒炭,不须后下;风阳上亢或气火上炎头眩或胀痛者,或其他头面官窍疾患,取其辛凉清泄,也用薄荷炭,不后下。
二、和解宣化汤组成:银柴胡3g~12g 竹沥半夏4.5g至6g 酒炒黄芩3g~4.5g 块滑石12g 赤茯苓9g 广陈皮4.5g 白蔻壳2.4g 生米仁12g 白杏仁9g 干芦根24g~30g 佛手花2.4g主治:湿热互阻、气机窒塞,寒热有汗不解,胸脘痞闷,小溲黄赤,口苦。
苔腻,脉濡数。
加减:恶心呕吐者加姜汁炒竹茹4.5g、姜川黄连0.9g,胸脘闷痛者加广郁金4.5g,胸中懊(忄农)nao者加焦山栀4.5g、清水豆卷12g,兼形寒咳嗽者加冬桑叶9g、杭菊花6g、象贝母9g,口苦苔黄湿热较盛者加甘露消毒丹12g(包煎)。
按:湿温或风温夹湿,湿热互阻寒热不解者,不宜多用表药,多发汗易致湿从燥化。
中医妇科学 歌诀
怀胎小便不通 肾虚肾气气虚导.(益气导溺汤).
产后发烧 产后发烧瘀生化,邪毒五味合掉笑,贫血补中表荆穗.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瘀生化,贫血肠宁当归建.
产后身痛 产后身痛瘀身痛,肾虚养荣表独活,贫血芪桂五物汤.
产后恶露不断 恶露不断瘀生化,气虚补中热保阴.
缺乳 缺乳通乳气贫血,肝郁下乳涌泉散,痰湿苍附漏芦散.
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瘀调经,归脾养心气贫血,肝郁气结逍遥散.
产后小便不通 血瘀四物小蓟饮,肾虚济生肾气丸,气虚补中益气汤.
产后小便淋痛 湿热五淋郁沉喷鼻,肾阴亏虚化阴煎.
癥瘕 癥瘕湿热大黄牡,补肾祛瘀肾虚瘀,痰湿苍附桂茯苓,气滞喷鼻棱大黄虫.
盆腔炎 盆腔炎症虚实分,急证湿热仙方活,热毒五味大黄牡,慢证理冲气虚瘀,
银甲当芍湿热瘀,少腹逐瘀寒湿瘀,膈下逐瘀气滞瘀.
不孕症 不孕肾气阴阳虚,其麟阳温阴养精,肝郁开郁百灵肝,少腹膈下瘀阻胞,
苍附导痰痰湿阻.
阴痒 阴痒知柏肝肾虚,肝经湿热龙萆薢.
阴疮 阴疮热毒龙胆汤,寒湿阳和托里消.
阴挺 阴挺气虚补中汤,再有肾虚补元煎.
经行伤风 经感少阳小柴胡,风寒荆穗热桑菊.
经行身痛 经行身痛瘀趁痛,当归补血治贫血.
经行浮肿 浮肿气滞瘀八物,阳虚肾气苓桂术.
经行吐衄 经疹风热消风散,贫血生风当归饮.
经行发烧 经行发烧瘀血府,补中益气气贫血,肝肾阴虚蒿芩地.
经行情志平常 肝郁丹栀痰生铁,甘麦养心血汗虚.
绝经前后诸证 绝经诸证皆肾虚,二至阴阳各阁下,阴阳二仙二至丸.
经断复来 经断复来热益阴,脾虚肝郁安老汤,湿热易黄知柏阴,湿瘀萆薢桂枝茯.
月经由多 气虚举元或安冲,血热保阴瘀掉笑.
程氏集验临床妙方歌诀
程氏集验临床妙方歌诀出版时间:2010年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定价:98.00《程氏集验临床妙方歌诀》是集历代名医经验之精华,具一家临床疗效之特色的,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中医方剂专著。
若能熟读,前后互参,明乎于心,运乎于巧,便可触类旁通,以应临证无穷之变。
一册在手,足备临床之用,于临证大有裨益。
我国名医众多,临床经验十分丰富,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
我家四代家传中医,素以经方为用,并广采历代医家之名方,列为临床和家传之习用方,所集良方甚多。
笔者临床40多年来,既继承家训,又博采众长,广集秘方。
本书共集精选出来临床效验方1500余首,为便于诵记,仿效《汤头歌诀》之体例,将所选妙方,缀为韵语,编成“七字歌诀”列于方首。
本着“撷取精华,注重实效”原则,加以归纳整理,历经数载,几易其稿,始编著成册,定名为:《程氏集验临床妙方歌诀》。
本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为临床各科妙方,包括内科、妇科、儿科、男科、骨伤科、外科、皮肤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等科;下篇为临床通治妙方,包括补益、解表、清热、泻下、和解、理气、理血、祛湿、祛痰、温里、开窍、熄风、安神、涌吐,五官病、内病外治、疮疡外治等方面妙方。
每选一方,均按“来源、歌诀、组成、用法、功效、方解、主治、加减、附记”等9项内容依次排列。
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精而不简,博而不杂,内容简明扼要,方切实用,务求高效。
同时、承蒙程功文、程华、程美红、文力、程文、新苗、程铭、程平、刘荷花、刘一平、刘华等协助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谨表谢意。
由于笔者学识浅薄,经验不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仁高贤和广大读者,不吝教言,批评赐正为幸!一、《程氏临床集验妙方歌诀》一书是程氏四代行医所用古今名医名方之临床经验总结。
程氏四代家传中医,临证各有侧重,因而验方积累甚多。
今笔者根据40余年临床反复验证,认真筛选,精选出来古今效验方1500余首,编纂成书。
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中医方剂专著。
妇科心法口诀
妇科心法口诀中医妇科口诀心法(月经病)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
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
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
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经期异常经先期,热与虚。
补中汤,气虚与。
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阴虚热,两地汤。
经后期,寒虚滞。
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
经愆期,气血伤。
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
期延长,瘀虚热。
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经量异常经量多,虚与热。
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
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
若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
经量少,虚与痰。
滋血汤,血虚予。
桃四物,血瘀逐。
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经行异症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
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
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
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
谷不化,参苓术。
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
间期血,精元充,阳内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
痛经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
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
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
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
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
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
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经闭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妊亦闭,细辩之。
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
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
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阴调。
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
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
崩漏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漏养血,崩固升。
血热者,分虚实;滋虚热,保阴煎;清实热,用固经。
中医妇科方歌
中医妇科方歌1、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安康。
由麦冬、芍药、生地、熟地、丹参、牛膝(一方有杜仲,无牛膝)、甘草七味药组成。
滋阴清热。
治肾水真阴虚损所致烦渴咽干,潮热不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二黄三白散(《妇科玉尺》)二黄三白香附芍,黄连黄柏侧柏酌,白术椿白白石脂,清热利湿治带卓。
由黄连、黄柏、香附、芍药、侧柏叶、白术、椿白皮、白石脂八味药组成。
清热利湿。
治带下赤白,甚或黄赤相兼,量多质粘稠、气臭秽、少腹坠胀,阴户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症。
3、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人参麦冬散知芩,生地竹茹草茯苓,清热养阴安心神,妊娠烦闷效验灵。
由人参、麦冬、知母、黄芩、生地、竹茹、甘草、茯苓八味药组成。
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治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烦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而滑等症。
4、八物汤(《济阴纲目》)八物沁扣四物匡,延胡川楝木香榔,疏肝理气调经血,经行肢肿服之康。
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槟榔八味药组成。
疏肝理气。
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善叹息,苔薄白,脉弦细等症。
5、大营煎(《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
由当归、熟地、肉桂、甘草、杜仲、牛膝、枸杞子七味药组成。
养血温经、扶阳散寒。
治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经行延后,色淡量少,质清稀,小腹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脉沉延无力等症。
6、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由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山甲、王不留行、白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柴胡、青皮、甘草共十四味药组成。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治产后乳汁分泌少。
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饮食不振、苔薄黄,脉弦细带数等。
7、内补丸(《女科切要》)鹿茸菟丝内补丸,芪桂苁蓉附紫菀,潼白蒺藜桑螵蛸,温肾培元止带专。
程氏《藏心方歌诀括选粹》选——治肿、胀歌诀
程氏《藏心方歌诀括选粹》选——治肿、胀歌诀王秀薇;袁灿兴【摘要】摘录整理了中医名家程门雪《藏心方歌括》中所编撰的关于中医论述临床各类肿胀病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的歌诀.【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程门雪;藏心方;腹胀病;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歌诀【作者】王秀薇;袁灿兴【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名医遗著·程门雪(1902- 1972年),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教育家,毕业于旧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解放前协助丁甘仁、丁济万致力于中医专科学校的教务、教学以及临床,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为新中国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程氏不仅在中医教育方面成绩斐然,其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方面亦是造诣非凡。
他博览群书,记忆超群,喜将所读之书,以症状为目,予以归类并比对,更可贵之处,其将疾病之病机,所用之方剂自编成歌诀,利于诵读和记忆,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中医学资料。
以下是我们在整理余氏小鸿所手抄之程氏《藏心方歌括选粹》时,辑录关于治疗腹胀证时程氏所编之歌诀,以飨各位读者。
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
招纳一法,升举阳气是也。
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也。
三法俱不言泻,而泻在其中矣。
此症虚居二三,实居六七,实邪为本,一攻劫自可获效(编者按:此段选自喻昌《寓意草》)。
设遇脾失健运,肾虚水泛,与夫风寒相乘,肺气不利而成者,鲜不为攻劫所误也。
肺气虚便衰其营卫,失其治节,护卫衰,风寒得以外郁,治节失,湿热藉以内伤,由是闭而不得,肺宗通调,下输之道,其权已废,无田榆泄,只得散越皮肤,再加泻肺利药以致阳愈下陷,阴愈上冲,故见腹胀气急也。
诊其脉来弦数者,乃阴火上冲之明征也。
其症脉弦数鼓指,唇绵红,舌灰白,寒热咳嗽,气急尿短,肤胀,散不散清,反甚,消导利水无效者,升阳益胃汤加黄柏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门雪编妇女经带歌诀【月经门】先期多者清经散,地骨为重丹皮从。
芍地青蒿茯苓柏,过者损之既济功。
多为血热水多余,少则血热水不充。
月经先期量多,色红紫,血热也,应用清经散,见《傅青主女科》。
因火旺而血热,清热泻火为主,重用地骨皮15克;凉血为次,配以黄柏(盐水浸炒)、青蒿、丹皮,白芍敛阴,熟地滋阴,茯苓渗泄,导下焦之热。
火过者当损之,使水火既济。
肾中水火太旺,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
月经先期而量少,血热而肾水不足,仍可用清经散,因方中用药虽以清火为主,然仍有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之俱泄,损中有益之妙也。
先期少者一二点,两地汤方大生地。
地骨皮与麦门冬,阿胶白芍元参继。
此为火热而水不足也。
两地汤,见《傅青主女科》。
用大生地(酒炒)30克,配地骨皮,清热而又养阴,麦门冬、阿胶、白芍、元参均为滋阴之味,阴盛水旺则火自平。
温经摄血汤可贵,四物独除归一味。
白术续断桂味柴,温中有散兼收摄。
温经摄血汤,见《傅青主女科》,凡经来后期者均可用。
大熟地30克,白芍(酒炒)30克,以及川芎(酒洗)、白术(土炒)、五味子、续断,能养肝之血、补肾之精、健脾之气,加肉桂散寒,柴胡解郁,是温中有散,补中有泄,散兼收摄,泄能存阴。
倘元气不足,加人参亦可。
方名定经先后乱,肝气或通时或闭。
归芍地药菟丝苓,柴胡黑芥疏肝急。
定经汤,见《傅青主女科》,治经来先后无定期。
肝气郁则闭,疏则开,则经来或先或后。
用当归、白芍、菟丝子、熟地、山药、茯苓补肝肾,黑芥穗、柴胡疏肝急。
肝需血养,木需水润,故须重用归、芍各30克,地、菟各15克。
此方无通经之药,似不治经,然肝气疏则经通,肾精旺则水利,正妙于治也。
宣郁通经治痛经,丹栀归芍用非轻。
柴胡白芥兼州郁,香地黄芩甘草生。
宣郁通经汤,见《傅青主女科》,治经行先痛,经来色黑有块,痛经每月如此。
若云虚寒,何以必痛于此时耶?可见是火郁热痛无疑,以苦寒止痛,大有眼光,非泥古之士所能解也。
丹皮、山栀子(炒)清肝,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柔肝,用量均较重各15克,配合柴胡、川郁金、香附疏肝,黄芩降火助清肝之力,白芥子散结助疏肝之功,则宣郁而通经。
经前脐腹痛如刺,寒热交作下豆汁。
此是寒湿搏冲任,辛散苦温血药治。
温脐化湿另出奇,白术苓利腰脐气。
卫冲扁豆山药莲,巴戟白果通任意。
经前三五日而脐下作痛,状如刀刺,为绞痛也;或寒热交作,故下如黑豆汁(此为滑伯仁所说)。
温脐化湿汤傅山所作,说宗上而方异乎,辛散苦温也。
土炒白术30克,配茯苓以利腰脐之气,扁豆、山药、莲子以卫冲脉,巴戟、白果以通任脉。
卫冲通任云云,聊备一说耳,未必真如此也!所可异者,傅山引证此论,而其方绝不用一辛散苦温之品,如炮姜、肉桂、芎、艾等等,乃拟此方,殊堪研究也。
以傅山非偏凉之学,书中用温药者甚多,此当用偏不用,必有意在,故而存之。
风乘胞脉亦作痛,荆防甘桔四味用。
虚加人参各一钱,炒黑研末以酒送。
经后风入脑脉作痛,其脉乍大乍小,有时陇起为据。
叶氏方,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用防风、荆芥、桔梗、甘草(虚者加人参)各3克。
炒黑者取其入血分,宣通瘀滞之意,研末酒服,而痛可解。
沈尧封云神效。
调肝山药山萸肉,阿胶归芍戟草是。
调肝汤,见《傅青主女科》,治经后腹痛。
山药、山萸肉、巴戟肉(盐水浸)补肝肾而不燥,育阳之中有温润,当归、白芍、阿胶调肝血而不滞,补养之中有活血。
乃虚痛不能寒、不能热者之唯一法也;肾恶燥,肝恶刚,痛忌泥滞,故选药如此。
生地枸杞斛麦苁,杜牛归芍意同此。
经前后痛发红块,育阴涵阳朱氏旨。
育阴涵阳法(无方名),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治经前后腹痛,体发红块,脉大(右关尺尤甚)。
因阴不涵阳,水不涵木,宗朱丹溪“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之旨,故用生地、枸杞子、石斛、麦冬育肝肾之阴以涵阳,当归身、炒白芍养肝,肉苁蓉、杜仲补肾,合牛膝涵阳下降归于肝。
老年血崩崩甚多,归芪桑叶三七和。
杭芍炭与贯众炭,气冲血室孀妇加。
崩止再加熟地术,山药麦味填精佳。
固本止崩汤续进,地术归芪参黑姜。
崩昏贯参汤调进。
老年血崩用加减当归补血汤,见《傅青主女科》。
当归(酒洗)30克,生黄芪30克,气血双补之剂。
加桑叶滋肾清肝,又有收敛之妙耳。
三七末为止血之圣药。
亦有孀妇年老血崩者,必系气冲血室,原方加杭芍炭柔肝止血,贯众炭清肝止血,极效。
但老妇阴精亏损,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只止其暂时之漏,还须加入熟地、白术、山药、麦冬、北五味以填补阴精。
固本止崩汤,见《傅青主女科》。
大熟地30克,白术(土炒焦)30克,配合生黄芪、人参、当归(酒洗),此补阴血而更补其气,黑姜引血归经,有收敛止崩之妙。
崩晕气脱,六脉俱无,气息微微,不能峻补,先以参汤调贯众炭末,缓缓投之,待气接神清,始可设以固本止崩汤。
气虚成崩固气汤,小产而崩因怀妊。
参苓术草熟地归,杜萸远味法平亢。
固气汤,见《傅青主女科》,通治气虚而崩者;妇人小产血崩者,亦可应用。
人参30克,云茯苓60克,土白术15克,配合甘草、大熟地、当归(酒洗)、杜仲(炒黑)、山萸肉、远志(去心)、五味子(炒),益气固本,使已去之血速生,将脱之血尽摄。
妙在不去止血,只补其气,补气之中含有止血。
归芍术草丹皮柴,生地黑芥三七偕。
贯众炭入更力强,开郁止血为仙丹。
平肝开郁止血汤,见《傅青主女科》,治肝气有郁结之崩漏。
酒洗当归、醋炒白芍配合柴胡、黑芥穗,则柔肝之中,以引开郁之法;当归、白芍,再配合生地、丹皮、三七,在补血之中,以引止血之法,故归芍应重用,各30克。
用白术土炒入脾,脾为生血之源,亦应重用至60克,此治本之法也。
若此方中加入贯众炭,更妙。
崩证验方出沈氏,生地白芍地榆是。
芩连丹栀甘草同,生牡蛎及莲须治。
崩证极验方,出《沈氏女科》。
因火者崩,亦是虚火。
用生地、生白芍敛阴以止血;配合莲须、生牡蛎清心以固精,以防血脱;用地榆、丹皮、黑栀子之类,清热泻火而不伤正。
虚损者加人参,关于苦寒之黄芩、黄连,随其证可用可弃。
少阴之络系舌本,经来声哑脉不至。
天冬地黄苁蓉归,少许细辛通脉治。
少阴之络系舌本,肾气不能上承,不荣于舌,故声哑。
本方无方名,出《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天冬、生地、肉苁蓉、当归身,以滋填肝肾之阴,但偏于腻滞,易遏抑阳气,加细辛少许,以通少阴之阳。
经行泄泻属脾虚,多湿参苓白术治。
经行白带阳下陷,参术助阳缪氏旨。
经后目暗属血虚,吐血倒经气火炽。
经行泄泻,属脾虚多湿。
参苓白术散,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缪仲淳曰:“夫经水多,白带时下,又兼泄泻,皆由阳虚陷下而然。
”(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用人参、白术益气以助阳,助阳以化湿,摄阳气而举清阳。
目为血脉之宗,肝之窍,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而昏暗。
张山雷曰:“若用魏氏一贯煎之类治之,亦必有效。
”一贯煎,出《柳州医话》(魏之琇著)。
逆经上行,血从口鼻而出,气火炽盛,迫血妄行,急用犀角黄芩汤。
犀角地黄汤(小编按:从文意看,此处应是程老笔误,应为犀角黄芩汤),出《肖山竹林寺妇科》。
犀角、黄芩、生地、白芍、丹皮、枳实、橘红、桔梗、百草霜、生甘草水煎,空腹服,如不愈,接服数剂效。
泽兰叶汤归芍草,活血化瘀治经闭。
柏子仁丸缓通剂,熟地续断柏子仁。
牛膝泽兰卷柏叶。
泽兰叶汤,见《医宗金鉴》。
泽兰活血通经,行而不峻,当归、赤芍活血养血,行中有补,是治疗血瘀闭经之轻剂。
《临证指南医案》泽兰汤还有丹参、柏子仁、茯神可以加用。
《景岳全书》曰:“经闭有血隔、血枯之不同。
隔者病发于暂,通之则愈;枯者其来也渐,补养乃充。
”柏子仁丸,见《医宗金鉴》。
柏子仁、熟地滋养阴血,卷柏叶、泽兰祛瘀通经,两者相配,祛瘀血而不伤血,养阴血而不滞瘀,再加川断肉、怀牛膝以补肝肾,属活血化瘀之缓通剂。
若其人体质虚弱,不能使用攻下剂,则可用泽兰叶汤,并可兼服缓通剂柏子仁丸,活血之中兼以养血,日久其血自行。
体虚泽兰叶汤亦不能受者,可单用柏子仁丸。
肌肤甲错有干血,大黄蟅虫桃杏仁。
虻蛭蛴螬甘草芍,干漆生地与黄芩。
大黄蟅虫丸,出《金匮要略》。
大黄、蟅虫、桃仁、杏仁、虻虫、蛭虫、蛴螬、甘草、赤芍、干漆、生地、黄芩,宜用于室女经闭,是由于瘀血所致的肌肤甲错。
形壮色白经不来,痰阻经络生白术。
半苓香附与砂仁,蒺藜浸水熬膏好。
月经不来,体胖而白,此气虚痰阻经络,气血不通也。
古人治此,必以调气为先,气为血帅也。
本方无方名,根据《未刻本叶氏医案》、《临证指南》有关医案等化裁而成,由生白术、半夏、茯苓、香附、砂仁、潼蒺藜组成。
以文火炖收,清晨开水调服。
肥人无所苦,但经不行者,临床所见甚多,此方佳也。
【带下门】易黄汤治黄带是,山药白果与芡实。
盐水黄柏酒车前,补任苦化湿热旨。
带下色黄,此乃任脉虚而热邪留恋于下焦,津液不能化精反化湿,湿与热合,则带黄,宜用易黄汤,见《傅青主女科》。
山药和芡实均炒用,用量宜重,为专补任脉之虚,又健脾利湿,白果引药入任脉,黄柏、车前子苦化下焦之湿热而治带。
湿热带下清白散,四物贝姜草柏椿。
赤榆荆芩湿二术,滑加龙牡久合君。
带下之病,湿热所化者颇多。
可用清白散加味,见《医宗金鉴》。
四物汤中地用生地,贝母、炮姜炭、甘草、黄柏(盐炒),椿根皮以理血化湿清热。
带下色赤,热偏重,加黄芩、地榆、荆芥以清热凉血止带;带下色白,湿偏重,加苍术、白术以燥湿化湿止带;滑脱不禁者,宜加煅龙骨、煅牡蛎以收涩固脱;带下淋漓,日久不正者,当合六君子汤补虚益气止带。
吴茱萸治风冷带,桂姜萸细藁防归,丹麦木香苓夏草,从此加减有归依,辛温祛寒苦温燥,风来胜湿亦精奇。
吴茱萸汤见《医宗金鉴》,治风冷入胞门之清冷稀白之带。
肉桂、干姜、细辛、吴茱萸辛热祛寒,当归、木香行血调气,茯苓、半夏化湿,藁本、防风祛风以胜湿,而丹皮、麦冬、炙甘草则制诸药辛热之过。
古人制方必有调和抑制品监之。
本方似杂而纯,往往疏忽视之,今乃细想,得其旨趣耳。
升阳益胃用六君,羌独柴防芪芍均。
酒连泽泻同姜枣,疏郁气阳而降阴。
升阳益胃汤,出《脾胃论》,治白带清稀、绵绵不断,兼见怠惰嗜卧、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等脾胃虚弱症状。
六君、黄芪益气健脾胃化痰湿;羌活、独活、柴胡、防风升阳,又风以胜湿,芍药敛阴,不使升阳太过;姜枣和中;黄连、泽泻降阴,正如吴茱萸汤同法。
此方之连、泽即吴茱萸汤之丹、麦,不但于气阳之中而降阴,且有制升散之义在,恐其太过也。
本方姜、枣犹前方之苓、半,唯多参、芪、术之补正,少桂、辛、萸等温寒;又柴、防疏木郁,芍、连、泽泄肝用,一疏一泄,正合“木郁达之”之旨。
温柔涩法部叶氏,龙骨金樱与芡实。
浙莲远志茯苓神,桑螵蛸及覆盆子。
海螵蛸粉鳔胶丸,淡菜汤送一味治。
血肉有情方更佳,以破以补是其旨。
叶天士法,无方名,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治白带属任虚而不能固者,选药甚平稳也。
海螵蛸一味为粉,广鱼鳔煮烂为丸,如绿豆大,淡菜汤下。
王孟英方,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治任脉虚、带下不固,曾补以草木无效者宜之。
血肉有情,以破以补,别有会心,奇而不离于正,妙在丸以缓治,方能渐入下焦,久服无不收效,真妙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