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原理及其对应方法论
必修四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
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一、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的对应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简版)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1、哲学是什么(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重点把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在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注意课本P12的探究)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没有科学依据。
如:气者,理之依也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高中中学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归纳
高中中学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归纳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原理内容】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②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③联系我国国情、省情,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分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方法论】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中哲学原理:矛盾观(原理+方法论)
矛盾观(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1)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在一定条件下,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子啊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1)抓重点,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运用:中心、关键、核心、突破口、主攻方向、重点、首要任务)2)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
(运用:围绕中心展开其他工作)5.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运用:主流、主体、优势、本质、性质、大局、利弊、)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内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方法论:1)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对应方法论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对应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4、发展的观点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一、哲学原理(一)理性原理(1)认识论原理:人类是理性的,只有通过推理才能推进知识;现实抽象出来的观念与感性经验中所流露出的直观认识是基础;认识必须贯通客观实在与意识所想之间一致,以及两种客观实在中的内在联系。
(2)价值论原理:人们在判断事物的时候,都追求客观公正,以最大化自身满意度;也要求判断的有效性、公正性以及继续性,人们要避免摆脱价值所带来的偏见,以及一味追求自私利益。
(3)语言原理:人们之所以能够进行沟通和探讨,是因为掌握了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人们要思考即对话的模式,以及善于辨别不同语言、把握其义九章,以及把语言运用到知识构建中;要求把语言的结构性认知放到主体认识的框架中,并用它来探究主题的真实内涵。
(4)社会原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特性,人们之间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以统一理性为基础,实践行动原则,把握各自社会角色为有效作用,共同追求文明和福利社会的普遍价值。
二、方法论(一)解释主义解释主义认为,人们在思考时要综合现实和理念,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将现实与理念的关系解释出来,而不受其局限。
解释主义理论把握人的探究思维方法,以及思维结构模式,促进人们科学认识世界、建构新的空间结构。
(二)实践论实践论把客观实际与人的实践作为连接的桥梁,以实践为思维本体,倡导人们从理论中找到实践的结果,从实践中筛选出理论和规律,为人们应用于实践提供科学思维支撑和“实践知识”基础。
(3)逻辑论逻辑论认为,人的思维具有推理的特性,我们的思维必须以逻辑的发散和断定为因素;这就要求看问题的角度、建立分析框架、把握数据的结构,以及分析问题背后的条件关系,采取比较分析和归纳推断的方法,提出结论,为实现理性判断和科学推理奠定基础。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归纳
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一、辩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方法论: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②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稳中求进)。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精简版(超实用)
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精简版(超实用)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方法论归纳提纲一、关于哲学流派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XXX)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XXX)气理说:气者,XXX也(XXX)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XXX)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XXX)微粒说: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XXX: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XXX: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三)主观唯心主义典型观点XXX:“万物皆备于我”XXX:“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XXX:“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XXX:“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XXX:“我思故我在”XXX:“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XXX:“人是万物的尺度”四)客观唯心主义经典概念XXX:“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XXX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XXX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中外的神创论:创造世界;XXX开天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辩证唯物论有关道理、办法论:(唯物论)一)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
认识、利用尊重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唯物论”三大常用原理1、世界物质性道理道理内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对应方法论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对应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就是物质得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得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得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得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得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得发展;错误得意识对客观事物得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与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3、规律就是客观得,它发生作用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规律就是普遍得。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充分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认识与利用规律。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就是认识得基础。
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实践就是检验认识得真理性得唯一标准,实践就是认识得目得与归宿。
要求坚持实践第一得观点。
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得认识对人们得实践起促进作用, 错误得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3.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得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得属性就是客观性。
4.真理就是有条件得,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得条件与范围;真理就是具体得, 任何真理都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得历史得统一。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与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
6、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得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 如何运用“联系”得观点分析问题(1)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要求我们用联系得观点瞧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它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得, 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得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高中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高中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高中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哲学原理:高中哲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基本观念。
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物质的决定性和发展性、意识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统一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等。
2. 哲学方法论:高中哲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辩证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思维方法等。
3. 科学精神和价值观:高中哲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
科学精神包括质疑精神、实事求是、理性思维等;价值观包括人道主义、平等、民主、自由等。
4. 信息素养:高中哲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学生在信息时代中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汇总
原理及其方法论(一)唯物论(7个)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就是物质得世界,世界得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得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得指导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得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得发展,错误得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得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得作用,重视精神得力量,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举例:树立正确得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得感人精神)3、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得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得作用。
(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4、规律得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得、本质得、必然得、稳定得联系。
规律就是客观得,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就是不可违抗得。
规律就是普遍得,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得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与把握规律得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得条件与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得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前提与基础,只有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与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物质与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与运动就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得:运动就是物质得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物质就是运动得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就是错误得。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得眼光瞧问题。
7、运动与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就是无条件得、绝对得,静止就是有条件得、相对得;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就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得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得观点瞧问题,还要瞧到事物相对静止得存在,反对割裂运动与静止得辩证关系。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新人教版必修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概括第一部分、唯物论( 5 个)一、世界的物质一致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心主义以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要全部从本质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路,阻挡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拥有调理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 重视精神的力量 , 自觉地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 战胜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拥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 , 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挡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全部从本质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战胜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拥有广泛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要求我们,一定按照规律,按客观规律做事五、尊敬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可以被创建,也不可以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眼前又不是力所不及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既要尊敬客观规律,按规律做事,又要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敬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联合起来。
第二部分、认识论( 3 个)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心主义认识论)【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独一根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查验认识的真谛性的独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大全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核心内容: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原理一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三人与自然的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四意识对物质的能举措用原理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开展有促进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原理五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方法论】:①我们办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的能举措用的唯意识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沿袭守旧,碌碌无为的思想。
原理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
【方法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考政治记忆重点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高考政治记忆重点----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高考政治记忆重点----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大全★原理与方法论★(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补充: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从客观的事物出发,遵循规律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与时俱进3.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反对唯意志主义和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错误倾向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归纳!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5.因果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高中政治 哲学原理归纳(原理+方法论+具体事例)打印版
物主义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颠
倒物质意识关系的唯心主义观
点。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 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 生命之树长青;流水不腐、户枢不蠧;生命在于运动;
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 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 “坐地日行八千里,巡天遥看一干河”、“天时人事日
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 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的看 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 事求是,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发展水平相一致。8、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
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 反对主观主义;
系。9、农村税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10、适时发展
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旅游业,开展红色旅游。11、八荣八耻的提出与实施,
具体运用 各种理论、思想、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形式、发展实施。2、没有调查就 没有发言权。3、“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4、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扶贫重 在落实。5、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6、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 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7、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 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8、没有革命的 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9、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唯物论原理归纳
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
具体运用
世界 的物 质统 一性 原理 及方 法论 一切 从实 际出 发实 事求 的要 求 物质 和意 识的 辩证 关系 原理
物质 和运 动辩 证关 系原 理及 方法 论要 求 运动 和静 止辩 证关 系原 理及 方法 论要 求 规律 的客 观和 普遍 性原 理及 方法 论 尊重 客观 规律 和发 挥主 观能 动性 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哲学原理及其对应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普遍的。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
作用。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4.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
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
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着
眼于事物的整体;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2.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培养创新精神,促
进新事物的成长。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做好充分的思
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与考验。
(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
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5)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出正确的方法解决矛
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②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次要方面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
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所以要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其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解决。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人生价值的知识
(1)人生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
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
人生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要努力创造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
判断和价值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