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学校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1教材分析:在同学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肯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将援助同学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同学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同学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第一,形成温度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试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同学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说明,同学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精确决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同学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精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运用温度计。
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
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同学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
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育同学的记录技能,特别是连续观测并记录的技能,通过指导同学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同学发觉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同学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试验结束后,还要求同学通过争论来说明这个现象,这是培育同学科学分析和推理技能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的温度改变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对科学讨论有爱好,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到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预备:演示试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试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认识温度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同学站起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内含设计作品应用的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注重兴趣的延伸。学会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并没用浅尝辄止,到此停摆,而是通过温度计的发明历程的微视频,再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体会到科学的发展与奥妙,产生热爱科学的意识和志趣。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视频介绍生活中的冷热现象
从生活现象入手,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
2.认识什么是温度以及温度的单位
在质疑、疑惑中,引出温度的概念
3.视频演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讲解,引导并巩固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4.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历程
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历程,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延伸
设计亮点:
第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科学的学习,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如是单纯的空洞说教,学生往往云山雾绕,兴趣枯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该微课程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展示生活中冷热不均的现象,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浓厚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内容来源
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冷热与温度》
适用对象
小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温度,认识温度的单位。
2.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四下科学)
4. 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准确的。(√) 5. 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的。(√) 6. 把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就可以直接读数。(×)
借助多用夹子可 以方便固定温度 计哦!
(播放资源 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
一起来绘制温度变化图! 可以用多种颜色的笔来标注!
思考:假如继续观测下 去,水温会怎样变化?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 冰在融化时,水的温度是( C )。 A.-2℃ B. 2℃ C.0℃ D.10℃ 2. 测量水温时,观测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是( A )
C.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D.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由读数
5. 当前世界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测量体温是控制疫情最直接有效办法,但在人员密集的车站、学校、
超市等地方,你认为在这些地方使用温度计是( A). A.红外线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探针式电子温度计 D.温湿度计
二、判断题
1. 实验时没有温度计,可以用体温计代替温度计来测量热水的温度。( × ) 2. 电子体温计是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 ) 3. 所有的温度计都含有液泡。(×)
小学科学苏教版
冷 热 与温度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冷与热
探究活动一:
用手指分别感受冷水、温水和热水。
(播放资源 初步感知水的温度)
探究活动二: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2.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液泡要 完全浸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 和侧壁。 3.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认读,视线 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3. 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 B )。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 B.一直浸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 C.先浸在水里,拿出水面后读数 D.碰到水杯底部
《冷热与温度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2001》
《冷热与温度》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夏天会感觉很热,冬天会感觉很冷呢?这和什么有干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关于冷热与温度的知识。
二、探究1. 什么是温度?温度是物体冷热水平的器量。
温度高表示物体比较热,温度低表示物体比较冷。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2. 为什么夏天会感觉很热,冬天会感觉很冷?夏天感觉热是因为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使得地表温度升高,空气也随之升温,所以我们感觉到很热。
冬天感觉冷是因为太阳的角度较低,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光线较弱,地表温度降低,空气也变得很冷,所以我们感觉到很冷。
3. 什么是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通常,热传导是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震动传递热量的过程。
4. 什么是热膨胀?热膨胀是指物体受热后体积会扩大的现象。
这是因为物体受热后,分子的震动增加,使得物体的体积变大。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到了温度是物体冷热水平的器量,夏天和冬天的感觉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热传导是热量传递的过程,热膨胀是物体受热后体积扩大的现象。
四、拓展1. 你知道除了摄氏度和华氏度,还有哪些温度单位吗?2. 你能够举例说明热传导和热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吗?3. 你认为如何在夏天保持凉爽,冬天保持温暖呢?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关于温度的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温度计,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
3. 思考一下,为什么夏天感觉热,冬天感觉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诠释清楚吗?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进修,学生对于冷热与温度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例的讲解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进修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活案例和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温度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准确测量水温2、发现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教学准备:温度计、热水、钟表、纪录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
好!你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看,桌上有三杯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左边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右边水中,感觉怎么样?2、学生回答。
(板书:冷热)3、谈话: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
将左手食指放入中间水中,再将右手食指也放进中间水中,感觉怎么样呢?4、学生回答。
(板书:温度)5、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
【设计意图:以做游戏的形式导入,学生较为感兴趣】二、正确使用温度计1、谈话: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了。
(1)(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
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 C。
(3)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否则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
(4)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指向哪个刻度,就是多少摄氏度。
但要注,一定要等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2、谈话:大家会测量水温了吗?(会)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杯水的温度。
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及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温度。
【设计意图:借助刚才桌上的三杯水,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桌上三杯水温度的心理,激发学生测量的欲望,为学习使用温度计做下铺垫】3、学生测量并汇报结果(教师板书:一两组测量的数据)三、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1、谈话:大家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并且测量了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起。
《冷热与温度》作业设计方案
《冷热与温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简介本次作业设计的主题是《冷热与温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温度概念、掌握与温度相关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冷热知识,同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适用年级本次作业设计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内容涵盖基础温度概念及相关实验等。
三、作业内容1. 温度概念及对比:要求学生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可以通过教材、视频等方式介绍温度的定义、单位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感受和影响。
2. 冷热实验: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通过触摸物体、使用温度计等方式感受不同温度下的热冷变化,同时记录观察结果,并写下实验感受。
3. 温度计制作:指导学生使用简单材料制作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可以进行简单测温实验。
4. 温度测量与记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温度计,测量不同场所、不同时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5. 温度与季节:引导学生思考温度与季节的关系,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温度在不同季节间的变化规律。
四、作业要求1. 完成作业内容并按时提交,内容要求清晰、准确。
2. 所有实验操作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
3. 学生需主动参与观察、实验和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和思考。
4. 作业完成后,学生可以结合作业内容展示成果,如制作展板、口头报告等形式。
五、评价标准1. 完成度:完成作业内容,包括温度概念理解、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等。
2. 准确性:对温度概念理解准确,实验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准确。
3. 分析能力: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关问题并加以思考。
4. 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出探究学习的态度。
六、延伸活动1. 温度实验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验成果进行展示,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和实验感受。
2. 学校温度调查:组织学生对学校不同场所温度进行调查,了解学校温度分布情况,提出调查报告。
3. 设计温度实验: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温度实验,展示在班级和家庭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测量温度(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
《测量温度(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有冷热之分。
学会使用简单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或环境的温度,并能区分不同温度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触摸、感受和使用温度计测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探索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字的初步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温度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增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受不同温度的物体,建立对冷热的直观认识。
帮助幼儿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理解温度计刻度的含义。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温度是一个可以量化的物理量,以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简单理解)。
培养幼儿在测量温度过程中的耐心和细心,准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温度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直观感受法:让幼儿直接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感受冷热差异。
实践操作法:幼儿亲自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掌握测量技能。
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讨论对冷热的感受和测量结果,促进思维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很有趣的秘密,这个秘密就藏在我们周围哦!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冷,有时候又会觉得热呢?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吧!”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冷热现象的关注,引出主题。
(二)感受冷热(7分钟)准备不同温度的物体:教师准备三盆水,分别是冷水(加冰块)、温水和热水(水温要确保安全,不烫手),并将它们放在幼儿可以触摸的位置。
触摸体验:教师引导幼儿先用手触摸冷水,问:“小朋友们,摸了这盆水,你们有什么感觉呀?”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对啦,这种感觉就是冷。
”然后让幼儿触摸温水,再问感受,引导幼儿理解温水和冷水的温度不同。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冷热与温度》小店区东峰学校沈德强《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2、知道什么是温度。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教学流程】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二、探索和调查,试水温1.学生分组实验。
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
三、测水温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2.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3.再次提醒: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4、学生分组测水温5、学生汇报读数。
四、猜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3、实验: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A.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热水、杯子、温度计。
”B.那么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C.布置实验要求。
D.再次提醒:a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b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c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d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E.学生分组实验,并在实验记录上做下记载。
F.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五、回顾和解释1.教师请学生汇报。
《冷热与温度作业设计方案》
《冷热与温度》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冷热与温度的观点,掌握温度计的应用方法,了解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冷热与温度的观点2. 温度计的应用方法3. 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温度计的应用方法,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
2. 难点:理解冷热与温度的观点,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图片,引出冷热与温度的观点,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冷热与温度的观点,介绍温度计的应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
3. 实验设计(20分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确定实验材料和步骤,讨论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
4.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并记录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
5. 数据分析(15分钟):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规律,讨论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结论,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五、作业安置:1. 每组学生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
2. 每位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关于冷热与温度的科学展板,展示在班级展示区。
六、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2. 科学展板的设计和展示效果。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七、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深入了解温度和热力学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温度测量实践,探究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对温度的影响。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计,并能够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温度现象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和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温度计的使用和温度变化的现象。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热水和冷水的比较,引起学生对冷热与温度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3.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冷热与温度的概念,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5.拓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温、冷却等。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案
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在小企鹅的追问下很快明白,光凭手指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水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水的冷热需要使用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然后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做热水变凉实验,发现水温下降的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过其中的规律。
这一部分重在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热水温度下降先快后慢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究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实验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发现这个现象是由热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造成的,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即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为使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安排学生先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在操作中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观察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材最后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这些温度计虽然在外形、结构上不同,但它们都能测量温度。
在此基础上,认识各种温度计的不同特点和用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应该选择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选择的依据与所测量的温度范围以及特殊需求有关。
【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
初中冷热教案
初中冷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冷热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能够运用温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冷热概念的理解。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1. 温度计若干。
2. 冰块、热水、冷水。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夏季节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冷热。
2. 提问:什么是冷热?如何衡量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探究冷热概念(10分钟)1. 教师发放冰块、热水、冷水,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描述感受。
2. 学生分享体验感受,教师总结冷热是相对的,且有程度的差异。
3. 引入温度概念,解释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三、学习温度计的使用(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 学生分组实践,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热水、冷水的温度。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应用温度知识(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解释冬季北方寒冷、夏季南方炎热的现象?2. 学生运用温度知识,分析纬度、海拔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保暖措施、降温方法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冷热、温度概念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疑问,强调冷热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冷热,激发学习兴趣。
在探究冷热概念的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不同温度的水,增强了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使用温度计,确保了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应用温度知识环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气温差异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冷热与温度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温度的基础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度的定义,认识摄氏度和华氏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含义,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第二章:感觉冷热2.1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冷热,了解人体的舒适温度范围。
2.2 教学内容:讨论人体对冷热的感知,介绍舒适温度范围的概念。
2.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温度的物体,通过讨论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对冷热的感知。
第三章:冷热与物体的变化3.1 学习目标:观察和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如融化、凝固和沸腾。
3.2 教学内容:介绍物体的融化、凝固和沸腾现象,解释冷热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冰块的融化、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引导学生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第四章:热量的传递4.1 学习目标:学习热量的传递方式,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
4.2 教学内容:解释热量的传递方式,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概念和例子。
4.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热量的传递,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传递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温度计的使用5.1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读取和记录温度。
5.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六章: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温度6.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差异,如室内、室外、极地等。
6.2 教学内容:讨论不同环境下的温度特点,分析温度差异的原因。
6.3 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章:温度与季节7.1 学习目标:了解季节变化对温度的影响,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特点。
7.2 教学内容: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分析季节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预测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2、能够收集数据来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连续测量一杯水温度的方法;2、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2、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3、让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准备:水杯、热水、温度计、钟表、记录表、红彩笔、钢笔(分组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引出问题1、桌上有三杯水,请一位同学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三杯水的冷热程度2、如果想准确知道三杯水的冷热程度,有什么好办法(引出温度计的使用)二、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1、结合课件讲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初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在课本中。
二、预测水的温度变化1、提问:一杯热水会慢慢变凉,他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快慢有什么规律吗?2、学生猜想。
学生的猜想可能有:第一种(1)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2)呈现先慢后快的趋势;(3)温度均匀下降.第二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这种猜想的可能性不大)三、小组讨论: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1、提问:怎样才能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2、述:实践出真知,最好的方法就是测一杯水的由热变凉的过程,收集好数据,用数据说明问题.(1)你的假设是什么?你想怎样做?(2)如果你的假设正确的话,测量的数据会有什么特点?3、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手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各有分工,每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四、小组研究,收集数据整个活动过程如下:1、发放记录表一,结合课件指导如何填写;2、教师倒热水,学生取水。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四年级上册《冷和热》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分为三大模块:感受冷热,建立温度的概念;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连续测量一杯热水降温的过程,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学生在生活中对冷热现象都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是主观的、粗浅的,甚至是错误的。
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体会温度计的作用,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通过预测、实验、收集数据和画曲线图,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准确测量水温,难点是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1.能准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并分时段记录数据,把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分析概括出热水变凉的规律。
3.知道物体的冷热水准叫温度,知道用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4.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领悟到身边平常的小事中也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秒表一块、温度计模型、温度计、冷水、热水、水槽。
分组材料:三个分别装有冷水、温水、热水的烧杯,一枝温度计,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试管夹。
教学过程设计:一、揭示前概念导入1.谈话: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冷的,哪些是热的?当时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冷的还是热的?2.活动:学生把左右手的食指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后把两个手指同时放入中间的温水中。
生谈手指的感受。
教育学生不理解的水不能用手试。
3.小结导入:物体的冷热水准叫做温度。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水的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冷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亲自体验,使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矛盾,理解到对物体冷热的判断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理解并准确使用温度计1.谈话:看来我们只凭感觉无法准确知道水的温度,要想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温度计。
(板书:温度计)2.利用模型介绍温度计的结构。
冷热与温度科学教案反思
冷热与温度科学教案反思冷、热和温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对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非常重要。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
1.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冷、热和温度的概念,并能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在这方面,我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能够正确解释冷、热和温度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2.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冷、热和温度。
我首先简短地介绍了这些概念的定义和区别,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冷热对温度的影响。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方面非常有效。
3.教学方法:我采用了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更直观地理解冷、热和温度的概念。
4.教学资源:我提前准备了实验用具和材料,包括温度计、冰块等。
这些资源在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感受温度的变化,并从而深入理解冷、热和温度的概念。
5.教学评价:我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的实验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和观察结果,并且能够向其他同学解释这些现象。
然而,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疏漏和错误,需要我及时纠正和辅导。
6.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对温度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
虽然他们能够正确解释冷、热和温度的概念,但在实践操作中,他们往往容易忽略温度的变化。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温度的变化。
7.教学改进: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可以增加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实验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冷、热和温度的概念。
同时,我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科学上册《1. 冷热与温度》教案 苏教版
《1. 冷热与温度》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建立温度的概念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
演示: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
要求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学生分组进行体验,小组交流体会。
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共同的体验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
形成温度概念。
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交流: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学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教师可以适当创设一些错误情景,认学生分析。
)利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
二、预测水的温度变化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学生的猜想可能有:第一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呈现先慢后快的趋势;温度均匀下降。
第二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三、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纸、手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各有分工,每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常用学习方法,每个组员都要承担各自的角色,小组中每个人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量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1.认识温度及温度计,
师讲述:桌子上有三杯水,一杯是热水(不烫手),一杯温水,一杯冷水。
如果把两只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会一样吗?
2.学生实验并交流。
3、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4、学生讨论交流
5、师小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用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量物体的温度。
(二)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1、方法:(见教材)
2、学生测量冷、热、温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在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师讲述:我们都知道,一杯热水放久了,会慢慢变凉,那么,你认为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2、学生提出自己的预测。
可能性有三点(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
3、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1、)小组分工(拿器材、记录、观察、制图等)
师提示:启发学生先做出预测,各小组拿到热水后就要将温度计放入杯中记下第一个最高点的数据。
此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
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
(2、)学生开始实验。
(3)学生汇报:热水变凉规律:先快后慢。
(4)师讲解曲线图。
(5)学生试着制图,说一说变化规律核实结果一样吗?
(6)这个规律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师讲解温差。
)
4、预测。
课后继续研究。
温度会怎样变化?会降到多少啦?
四、总结收获。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玉龙小学
齐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