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小学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策略实行计划
![小学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策略实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6c662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8.png)
小学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策略实行计划为了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行计划。
本计划主要包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策略等内容。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风险识别- 组织专业团队对校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现场查看等方式,全面收集风险信息。
2. 风险评估-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 评估指标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可控性等。
3. 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 高风险区域为重点管控区域,低风险区域为常规管控区域。
4. 风险管控措施- 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 高风险区域实施严格管控,确保师生安全;中风险区域加强监控,降低风险;低风险区域保持常规管理。
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1.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校园各类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 隐患排查包括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
2. 隐患治理- 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 治理措施包括维修、更换、改进等,确保治理效果。
3.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治理后的隐患,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巡查、定期检查、培训教育等。
4.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 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警、应急疏散、救援救治等环节。
三、实施与监督1. 组织保障- 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工作。
-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 人员培训- 对教职工进行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管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与能力。
-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定期检查- 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75fadd102d276a200292eb8.png)
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抓紧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的通知》(××安办〔××〕×号)关于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落实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全面排查、识别、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学校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提升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通过在学校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推进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有效促进校园安全科学管控,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安全风险防控,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校园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高学校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则(一)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二)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是指按照安全风险点的不同风险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三、职责分工(一)学校作为安全风险管控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校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防范和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负责。
学校主要承担以下职责:1.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责任制,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的责任人、明确责任范围等内容;2.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关资质或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认可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对校园及周边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形成学校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3.编制本校安全风险点名册,并根据风险等级、管理和环境评估状况,提出管控措施;4.学校应当在存在风险的位置、区域,设置明显的告知标志,将风险基本情况、危害特性以及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本校师生和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5.学校应当制定风险巡查制度,明确各风险点风险巡查责任人,对存在风险的环节、物等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建立巡查档案;6.组织制定并对教职工进行岗位风险培训,使其了解风险的危险特性,熟悉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7.对学校存在的风险实施动态化管控。
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
![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24151e0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2.png)
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为贯彻落实“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教育安全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教育实际,制定本制度。
成立学校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指挥部,统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XXX、XXX、XXX主要职责一、开展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风险控制、风险预警、风险应急处置、监督考核等工作。
二、安全生产风险、按照“全面排查、科学评估、自主分级、分类管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三、开展风险辨识,应当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查找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因素。
四、结合法律法规、行业、企业标准等,制定风险分级标准,按照风险受控程度及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进行分级,原则上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级:风险在受控范围内,如发生事故,容易造成较小经济损失或人员伤害的;B级:风险在受控范围内,如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一般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C级:危险因素较多,管控难度较大,如发生事故,容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发生多人伤亡事故的;D级:危险因素多且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群死群伤的。
五、学校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制,对风险实施分级管控,原则上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岗位职工应当根据风险分级标准,对本岗位的风险进行分级,并将风险分级情况上报学科组;同时,对本岗位的风险实施管控;(二)学科组根据各岗位上报的风险分级情况,对岗位实施风险再分级,并将本教研组风险分级情况上报教务处;同时,对高风险岗位实施管控;(三)教务处根据各学科组上报的风险分级情况,对各教研组实施风险再分级,并将分级情况上报单位分管校长;同时,对高风险学科组实施管控;(四)单位分管校长根据教务处上报的风险分级情况,对教务处进行风险再分级,并将分级情况上报单位领导;同时,对高风险教务处实施管控;(五)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单位风险情况,对高风险的处室实施管控。
北正乡中心小学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
![北正乡中心小学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b6d3958fb770bf78a55e6.png)
北正乡中心小学关于扎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根据省、市、县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冀稳发〔2017〕5号、石稳发〔2017〕5号、井维稳办〔2017〕13号文件要求,从11月中旬起至2018年全国“两会”前,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我校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组织领导为确保攻坚行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经研究,决定成立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稳定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如下:组长:王力强副组长:王增元成员:印彦彦樊云梅栾景龙王国俊栾志欣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稳定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组织协调、信息汇总、情况反映、决策参谋、宣传动员以及督导检查工作,具体日常事务由王增元同志负责二、工作目标力争通过专项攻坚,深入推进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监管三项工作,努力实现“四个新提高”:(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水平有新提高。
学校及周边治安得到有效整治,防控体系更加健全,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管机制更加完善。
(二)矛盾纠纷化解水平有新提高。
矛盾纠纷排查更加细致,多元调解衔接机制更加健全,处理学校内部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绝大部分矛盾纠纷能在学校内部化解,实现“四个不发生”(即不发生信访事件,不发生大规模集体进京上访、不发生个人极端恶性案件、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三)安全事故预防水平有新提高。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要得到彻底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率达100%;交通、消防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整治,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四)师生安全幸福指数有新提高。
学校稳定综合整治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参与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综合整治。
行动期间,师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及周边治安满意率同比有较大提高。
三、行动重点(一)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要加强对学校课堂、校园网,板报等的管理,适时适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及时处理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掌握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情况,集中排查化解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隐患和问题;要全面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对可能越级上访的信访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排查,排查率要达100%。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的双重预防执行方案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的双重预防执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6f81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5.png)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的双重
预防执行方案
背景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是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双重预防执行方案,以确保小学校园的安全。
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
1. 准确识别小学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 对安全隐患进行风险分级控制;
3. 执行双重预防措施,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执行步骤
步骤一:安全隐患排查
1. 组织专业团队对小学校园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
2. 排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校舍结构、用电安全、消防设施、食
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等;
3. 详细记录每个安全隐患的位置、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步骤二:风险分级控制
1. 根据安全隐患的性质、位置和危害程度,将其进行风险分级;
2.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高风险隐患得到优先解决;
3. 对于中低风险隐患,制定相应的监测和管理计划。
步骤三:双重预防措施
1. 针对高风险隐患,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
的安全;
2. 对中低风险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应急能力。
结论
本双重预防执行方案实施后,能够有效排查和控制小学安全隐患,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同时,通过定期的维护和培训,能够提高校园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注意:该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执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某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及要点总结
![某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及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2a9a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6.png)
某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及要点总结某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一、目的和范围本实施细则旨在加强某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水平,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细则适用于某小学内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分级管控、风险告知、培训、监督与考核、应急管理及持续改进工作。
二、组织与职责某小学应成立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总务处、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应组织制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方案,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成立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保卫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相关部门人员。
监督考核小组应定期对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考核,提出改进意见。
三、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应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风险评估范围,包括校园内各类设施、场所、活动等;2.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安全检查表、风险矩阵等,对评估范围进行全面梳理;3.对梳理出的风险点进行赋值,根据风险值大小分为不同等级;4.制定风险告知和应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四、分级管控分级管控应遵循“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原则,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方案。
具体包括:1.明确风险点管控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2.对校园内各类设施、场所、活动等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3.建立风险点管理台账,记录风险点的状态、管控措施及整改情况;4.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五、风险告知和培训1.定期开展安全风险告知和培训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告知和培训方案;3.明确告知和培训的内容、形式、周期和受众,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4.对告知和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告知和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模版(三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1fa9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d.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辨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确保组织安全稳健运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层、员工、外包人员等。
第三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原则:1.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风险可控的原则,旨在全面把控组织在信息安全、物理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2. 本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的流程和责任,实现风险管控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 本制度注重风险的分类和分级,根据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资源优先分配给高风险的部门和项目。
第二章风险辨识第四条风险辨识的目的:1. 辨识组织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包括影响组织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2. 为风险评估和分级管控提供重要依据。
第五条风险辨识的原则:1. 风险辨识应全面覆盖组织所有业务活动和内外部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为因素、技术漏洞、自然灾害等。
2. 风险辨识应及时、准确、客观,确保辨识结果能够为后续风险评估和管控决策提供参考。
第六条风险辨识的流程:1. 制定风险辨识计划,包括辨识范围、方法、工具和时间节点等。
2. 开展风险辨识活动,采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
3. 形成风险辨识报告,明确风险辨识的结果和提出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建议。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七条风险评估的目的:1. 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为风险分级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第八条风险评估的原则:1. 风险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确保评估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2. 风险评估应根据不同业务活动和风险来源,采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第九条风险评估的流程:1. 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方法和指标体系等。
2. 开展风险评估活动,收集、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
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方案
![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44eacf76a20029bd642de6.png)
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全员参与、重点突出、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健全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责任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的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全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强化学校的领导责任为重点,以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力创建“平安校园”。
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安排、同时进行,确保师生平安、学校稳定。
二、工作目标“党政同责”是指学校校长对学校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一岗双责”是指每个人在完成个人岗位业务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实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负责对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和考核评估。
通过层层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明确任务、措施和奖惩,有力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全面实行,做到安全稳定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三、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王力强副组长:王增元成员:印彦彦、栾景龙、樊云梅、栾志欣、王国俊(一)工作职责:1.建立安全工作规则,按照校内安全全面负责、校园周边安全主动积极推进的基本工作原则,细化并落实学校内部安全管理责任,负责对各部门(处室)以及全体教职工“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工作履职情况进行考评。
2.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年度、学期)、专项活动方案,及时做好阶段、学期、年度工作小结及各类信息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3.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编制食品安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卫生疾控、大型活动、防灾避险等安全应急预案。
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
![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a5e467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d.png)
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成为了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全问题是非常严峻的。
因此,对小学生的安全风险辨识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展开讲述。
安全风险的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在特定环境下,由物品、设备、设施、行为或精神状态等因素引起人身、财产及环境损失的可能性。
对于小学生,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安全风险:包括校园恶意攻击、交通安全、幼儿园常识、溺水、食品中毒等。
2.财产安全风险:包括校园失窃、个人财物丢失等。
3.环境安全风险:包括校园建筑安全、自然灾害等。
安全风险辨识在校园中,安全风险辨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避免发生事故,也能保障学生的安全。
安全风险辨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2.评估每种风险的严重程度。
3.排列至关重要的风险,对每个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4.根据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小学教学中,安全风险辨识通常由学校管理员和教师共同协作完成。
学校要制定明确的安全思想,安排好学校的安全措施,如安装监视器、安排值班人员等。
教师要具备严谨、细致的思维和辨别能力,能够及时将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内,及时采取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将校园安全风险划分为几个等级,不仅有助于筛选出亟待解决的风险,也能为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帮助。
小学安全风险的分类通常有以下三类:1.重大风险:即校园安全的核心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就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
2.重要风险:即不是核心问题,但如果没及时控制,就可能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害。
3.一般风险:即安全性不高的问题,但对于学校的正常运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是一些小的拖延、干扰,也可能是一些轻微的意外。
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风险管控是为了防范安全风险的发生和限制风险的损失,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责任:学校要负起保障学生安全的责任,成立安全保卫与管理部门,明确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
小学关于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
![小学关于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6d3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3.png)
小学关于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旨在保障小学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安全稳定。
本文将提出一个实施方案,以确保学校安全风险的及时控制和隐患的有效排查治理。
一、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1.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小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校周边环境、学生行为、建筑设施、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因素。
2.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分类:对学校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3.风险管控策略与措施:根据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和措施,包括日常巡查、安全宣传教育、定期演练、加强管理等,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风险管控责任明确化: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安全风险管控职责,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风险管控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二、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1.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指南:根据小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包括隐患排查的重点区域、隐患排查的方法和标准、隐患面临的风险等。
2.隐患排查组织与实施:成立专门的隐患排查组织,由学校领导牵头,各科室、教职员工、家长代表等组成,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在排查中记录和整理隐患清单。
3.隐患排查的整改与跟踪:根据隐患清单,制定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并按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彻底的整改和消除。
4.隐患排查的定期检查与评估: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隐患排查的定期检查与评估,评估整改效果和整体安全状况,及时进行问题反馈和改进优化。
三、实施双重预防机制1.强化宣传与教育: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和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和预防意识,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师资培训:组织安全培训课程,提高教师对安全知识和预防控制措施的了解和掌握,增强教师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b8d8c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2.png)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保障组织安全,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是指通过对组织内外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管控,确保组织的安全运行。
第三条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
第四条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工作责任:1. 组织领导者负责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2. 各部门负责按照工作安排,自查自纠,确保工作的完成。
3. 所有人员应积极参与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
第二部分: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第六条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的流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
第七条风险辨识:1. 各部门应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列出清单。
2. 风险辨识工作应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物理环境风险等。
3. 各部门应将风险辨识结果报告上级部门,形成统一的风险清单。
第八条风险评估:1. 根据风险清单,各部门应分析并评估每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
2.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专业工具和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第九条风险管控:1. 根据风险等级,各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风险管控措施应包括预防措施、监测措施、应急措施等。
第十条风险监测:1. 组织应对已实施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测,及时了解风险的变化情况。
2. 风险监测可以通过定期巡检、设备检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风险应对:1. 当发生风险事件时,各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置。
2. 对风险事件进行彻底的调查与分析,形成事件报告,提出改进和防范措施。
第三部分:工作职责第十二条组织领导者的职责:1. 负责组织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实施双重预防:小学校园安全风险及隐患分级管理和治理方案
![实施双重预防:小学校园安全风险及隐患分级管理和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9b00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8.png)
实施双重预防:小学校园安全风险及隐患分级管理和治理方案1. 引言校园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此校园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加强小学校园安全风险及隐患的管理和治理,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档提出了实施双重预防的管理策略。
2. 校园安全风险及隐患分级管理2.1 风险识别校园安全风险识别是对校园环境、设施、活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识别,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2 风险评估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学校应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包括风险评分标准和评估流程,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3 风险分类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将校园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 高风险:采取立即整改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 中风险:制定整改计划,逐步消除风险。
- 低风险:加强监测,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3. 校园安全风险治理方案3.1 高风险治理对于高风险的安全隐患,学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包括但不限于:- 立即停止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
- 对师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 加强校园安保力量,确保校园出入口的安全。
3.2 中风险治理对于中风险的安全隐患,学校应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包括但不限于:-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 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安全。
- 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3.3 低风险治理对于低风险的安全隐患,学校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巡查,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 加强对师生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b59a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f.png)
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简介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实施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高小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实施步骤1. 风险分级管理:- 对小学校内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细分,并将其分级,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 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降低风险级别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隐患排查治理:- 定期组织安全专项检查,对小学校内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
- 根据隐患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落实到位。
3. 教育宣传:- 加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制定相应的安全宣传计划和教育培训方案,确保每个人都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4. 风险评估:-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小学校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保证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5. 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小学校安全管理系统,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化管理。
- 建设安全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威胁,提升事故应急管理能力。
实施效果评估本实施方案的效果将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事故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事故发生率的变化情况。
- 隐患整改率: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整改率。
- 安全意识提高情况:调查学生和教职员工对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结论通过实施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为了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建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密切配合,全面落实各项措施。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的双重预防执行方案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的双重预防执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03c0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2.png)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的双重预防执行方案引言为了确保我国小学生的安全,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的小学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的双重预防体系。
通过此方案的执行,我们将对小学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排查,并对风险进行分级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安全隐患排查1.1 排查内容安全隐患排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体育设施等的安全状况。
-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 校园周边环境:包括交通、治安、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 学生安全行为: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我防护能力等。
1.2 排查流程- 成立排查小组:由校长、安全负责人、教师代表等组成。
- 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时间、排查内容、排查人员等。
- 开展排查工作:按照计划对校园进行全方位的排查。
- 汇总排查结果: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理、归类。
1.3 排查频次- 定期排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 特殊时期排查:如新学期开始、重要节日等时期进行重点排查。
二、风险分级控制2.1 风险评估- 定性评估:根据排查结果,对安全隐患进行定性分析,确定风险等级。
- 定量评估: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安全隐患进行定量评估,为风险分级提供依据。
2.2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隐患分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分别对应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2.3 控制措施- 一级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必要时暂停相关活动,直至风险消除。
- 二级风险:制定整改计划,逐步消除风险。
- 三级风险:加强巡查,提高警惕,防止风险升级。
三、执行与监督3.1 执行主体- 校长:负责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监督。
- 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控制工作的实施。
- 教师代表: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执行风险控制措施。
北正乡中心小学突发事件防控责任制
![北正乡中心小学突发事件防控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7ffec650c281e53a5802fff8.png)
北正乡中心小学突发事件防控责任制为保障我校学生在校内、校外活动有序、顺利、安全进行,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事故发生后的伤害和损失,本学校根据区教委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一)突发事件防控领导小组组长: 王力强(校长)副组长:王增元(副校长)组员:栾景龙(后勤副校长)栾志欣(政教主任)印彦彦(教务主任)各班主任1、一旦发生事故后,由组长总协调及有关上报事宜;在保护现场的同时,首先组织抢救。
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和120请求救护,及时送伤员至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和治疗。
2、由副组长负责现场保护、医务人员的临时救援、控制学生的混乱场面。
3、领导小组组员负责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1.校长:一旦重大事故发生后,需立即赶赴现场通知、协调有关人员处理事故,控制、处理、调查事故。
并及时向区教委、卫生保健所等有关部门口头汇报事故情况,争取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然后书面报告。
2.政教处:一旦重大事故发生后,需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召集学校有关人员对伤、病师生进行现场救治,尽量控制伤害情况发展、蔓延。
3.总务处:一旦重大事故发生后,需立即赶赴现场安排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的水、电和其他相关设施加以控制,并为事故处理提供物资保障。
及时联系水、电、消防等部门,帮助控制、处理、调查事故。
4.教学主任:一旦重大事故发生后,应马上维护校园秩序,疏散无关人员,保护事故现场。
5. 校医老师:一旦重大事故发生后,需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有关人员对伤、病师生进行现场救治,尽量控制伤害情况发展、蔓延。
6.年级组长:一旦重大事故发生后,负责召集本组教师按要求及时疏散、管理、安排好各自班级的学生,稳定学生情绪,防止连带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上报程序:1、由班主任对伤、病学生进行现场处理或送往最近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校医和上报学校领导。
小学安全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防控实施手册
![小学安全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防控实施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5dd91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5.png)
小学安全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防控实施手册1. 引言为了加强小学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旨在对小学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提出相应的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实现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为构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支持。
2. 安全风险分级2.1 风险识别对校园内外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方面。
2.2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识别结果,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 高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的风险;- 中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风险;- 低风险:对人员、财产影响较小的风险。
2.3 风险分级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实施分级管理。
- 高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确保风险可控;- 中风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加强监测预警,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低风险: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3. 隐患排查治理3.1 隐患排查对校园内外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包括设施设备、校舍安全、食品安全、消防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
3.2 风险隐患评估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进行评估,确定隐患等级。
隐患等级可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级别。
- 重大隐患: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风险隐患;- 较大隐患: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隐患;- 一般隐患:对校园安全影响较小的风险隐患。
3.3 隐患排查治理根据风险隐患评估结果,对不同等级的隐患实施治理。
- 重大隐患:立即上报,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较大隐患: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一般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4. 双重防控实施4.1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负责人职责,确保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落实。
2024年中心小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模版(四篇)
![2024年中心小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37b18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6.png)
2024年中心小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模版一、目的为明确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执行形式及整改要求,特此制定并执行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安全检查的组织与执行。
三、职责主体主管副总经理及安全部门负责人负责本制度的监督与执行。
四、正文1. 基本任务、原则与职权1.1 安全检查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环节,其核心任务在于识别并揭示各类危险因素及潜在事故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纠正违章作业与违章指挥行为,以期达到防范与整改隐患的目的。
1.2 安全检查应秉持领导与员工协同合作的原则,围绕制度、思想、纪律、领导、隐患等多个方面展开,依托员工力量,实现边检查边改进,同时注重总结与推广先进经验。
1.3 检查人员被赋予以下职权:要求受检部门及人员汇报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制止违章指挥与作业行为,对重大隐患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上报公司,对蓄意阻挠检查者提出处理建议。
2. 基本要求2.1 安全检查涵盖日常检查、专业检查、重点部位检查及季节性检查等多种类型。
2.2 每次安全检查均应明确目的、要求与计划,并组建由领导及相关人员参与的检查小组负责执行。
2.3 检查内容应依据检查目的与要求有所侧重,重点关注制度执行与隐患排查情况。
2.4 各级检查小组及人员需严格履行其既定职权。
3. 检查层次与形式3.1 公司级安全检查由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组织,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检查内容除覆盖日常安全生产情况外,还需根据季节特点,重点检查防暑降温、防雨防洪、防电防雷、防寒防冻等季节性安全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专业检查。
检查结果由安全科汇总整理后上报总经理室。
3.2 部门级安全检查在主管副总经理的指导下进行,由各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本部门所属的装置、设备、工地以及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发现的隐患,部门应首先尝试自行整改;无法整改的,必须上报安全科并寻求解决方案。
3.3 专业安全检查同样在主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进行,由安全科组织技术人员针对危险物品、电气装置、起重设备、工地以及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特定领域进行专项检查,并由相关部门负责落实整改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为落实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全面排查、识别、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学校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提升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推进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有效促进校园安全科学管控,在全校范围内构建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安全风险防控,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校园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高学校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二)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是指按照安全风险点的不同风险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三、职责分工
学校作为安全风险管控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校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防范和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负责。
学校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1.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责任制,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的责任人、明确责任范围等内容;
2.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关资质或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认可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对校园及周边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形成学校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3.编制本校安全风险点名册,并根据风险等级、管理和环境评估状况,提出管控措施;
4.学校应当在存在风险的位置、区域,设置明显的告知标志,将风险基本情况、危害特性以及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本校师生和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
5.学校应当制定风险巡查制度,明确各风险点风险巡查责任人,对存在风险的环节、物等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建立巡查档案;
6.学校应组织制定并对教职工进行岗位风险培训,使其了解风险的危险特性,熟悉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7.对学校存在的风险实施动态化管控。
因设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原因,致使安全条件有较大改善的,应根据情况重新评估并确定风险级别。
四、学校安全风险级别划分标准
学校安全风险指的是学校可能发生危险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组合。
根据风险的可控程度、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等因素,对学校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原则上分为I级(重大风险)、II级(较大风险)、III级(一般风险)和IV级(低风险)四个等级。
IV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如发生,可能造成较小财产损失或人员轻微伤害;
III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如发生,可能造成一般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
II级:风险可能失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如发生,会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I级:风险失控可能性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一旦发生,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群死群伤。
作为安全风险管控至关重要的是要认清风险,找准危险点。
学校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就是针对学校制度管理、人员素质、设施设备、环境和教育教学活动等项目进行辨识与评估,认清风险,找准危险点,采取预防措施或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限度。
五、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针对学校事故发生规律和季节性特点,采取调研商谈、第三方参与、专家论证等形式,找准安全风险点,实施超前预判。
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风险预判,并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工作台账。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成立工作小组,收集和研读相关资料,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本校及周边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
(二)实施阶段
依据风险分级评估方案,组织安全、管理、技术、设备等技术人员和专家(也可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技术机构),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突出本校设备设施、施工场所、操作行为、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重点部位和环节,全方位开展排查,了解学校各岗位、部位、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学校安全管理现状、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状况,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制定本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三)编制分级报告阶段
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排查和预判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确定风险类别,并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I级、II级、III级和IV级四个等级,编制本校风险分级报告,根据风险等级、管理和环境评估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建议。
(四)管控与警示
学校针对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建立管控手册,确定各级风险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告知风险管控职责,并在重点区域设置风险警示牌。
六、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按照工作原则,对分析预判存在的安全风险实施定人定责管控,定期组织评估,确保风险在控可控,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1.明确管控措施。
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学校的管控层级(处室组、年级、班级、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校一册”学校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风险公告警示。
公布本学校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位教职员工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见附件2),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险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
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关单位。
3.排查消除隐患。
学校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
盖、全过程衔接的风险排查治理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实现学校风险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常态化。
4.加强应急管理。
学校根据风险预判评估情况,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学校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
在安全风险、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师生,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
重点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月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
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
附件:1.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风险清单表
北正乡中心小学安全风险清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