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新陈代谢与酶2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3章 新陈代谢与酶2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3章 新陈代谢与酶2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3章新陈代谢与酶2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其中的每一个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二、酶的发现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母纳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1、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2、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3、高温、低温和过酸、过碱都会影响淀粉酶的活性,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pH。

【思考导学】

1、人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其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能否继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其原因是什么?不能。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7左右,而胃液的pH在2左右,会使唾液淀粉酶失活并以蛋白质的形式被胃蛋白酶水解。

3、胰岛素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其原因是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会以蛋白质的形式被蛋白酶水解。

【学法指导】

1、掌握新陈代谢与酶的关系:生物体内的各项代谢活动,只有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迅速地进行。所以,将酶称作是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物催化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种类极其繁多,现在已签定出的就有2000种以上。习惯上,各种酶是根据其来源及其所催化的作用物(即底物)来命名的。例如,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产生的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酶,胃蛋白酶是胃腺产生的催化蛋白质分解成多

肽的酶。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如动物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经过变化成为动物自身的组成物质,组成物质又经过氧化分解成为代谢的最终产物而排出体外,这些过程中包括着许许多多的生物化学反应。据估计,人体细胞内每分钟大约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够在平常的温度、压力下迅速顺利地完成,完全是依靠酶的催化作用。正因为这样,生物体自我更新的速度是很快的。拿人体来说,体内血液中的红细胞每秒钟要更新200多万个,大约60天左右全部红细胞要更新一半;肝脏和血浆中的蛋白质,大约10天左右要更新一半。人在一生(按60年计算)中与外界环境交换各种物质的数量,大约水为50吨,糖类为10吨,脂类为1吨,蛋白质为

1、6吨。物质交换的总重量大约相当于人体重量的1200倍,而实际上现在人类的寿命已经大大超过60岁了。

2、掌握酶的化学本质,有利于理解酶的作用以及温度、pH等对酶作用的影响: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所有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些RNA分子也具有酶的催化作用。例如,有一种叫做RNaseP的酶,这种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科学家们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且提高了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该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后来的科学实验进一步证实,某些RNA分子同那些构成酶的蛋白质分子一样,都是效率非常高的生物活性催化剂。所以概括地说,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

的酶是RNA。温度对酶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影响:(1)和一般化学反应相同,酶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由于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遇热易变性失去活性。在低温范围内,前一种作用占主要地位,但当温度升到一定限度时,后一种作用明显产生影响,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反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酶的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快,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如下图。酶对环境酸碱度的敏感是酶的特性之一。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其活性,过酸过碱会使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活,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可以从右上图的曲线得到说明: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对应的pH,也就是酶的最适pH。

【例题解析】

[例1]能正确说明酶不同于一般催化剂的催化特性之一的是

A、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

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条件。酶虽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但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也具有催化作用。如在做有关实验时,我们把从生物体内提取的酶,放入试管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同样能起催化作用。酶的活性

与温度有关,但一般的酶最适温度是37℃,如人体内的各种酶都是这样,低于或高于37℃,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并不是越高越好。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答案:

D、错因: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条件,上述四点说明酶特性的是D。

A、

B、C三种都是错误的。要正确解答此题,一要了解酶的特性,二要知道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作用,三要掌握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并且还要知道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不只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例2](1999年上海高考题)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

2、0,保存在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解析:唾液淀粉酶能水解淀粉到麦芽糖,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到多肽,两种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适宜的温度(37℃)和pH(唾液淀粉酶为7左右,胃蛋白酶为

1、8左右)。pH为

2、0最适于胃蛋白酶的催化,唾液淀粉酶不适而失活,以蛋白质的形式被胃蛋白酶分解为多肽,而淀粉无法分解。答案:A错因:要正确解答此题,一要了解pH对酶活性的影响和两酶的最适pH,二要知道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三要掌握两酶的具体作用。pH为

2、0时,唾液淀粉酶失活,胃蛋白酶活性发挥,将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分解为多肽。因此,

B、

C、D错误,正确答案为A。[例3]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如下图,取标号为

A、

B、C的三支试管,各加入2 mL稀淀粉糊。(1)在三支试管内各滴5滴革兰氏碘液,摇匀,可见试管内溶液呈

_________________色。(2)再在A管内加2mL胰液,B管内加入2 mL煮沸的唾液,C管内加入2 mL唾液,然后将这三支试管放入37℃~40℃水浴锅中,15~20分钟后,三支试管内溶液的确切变化分别是:①A管溶液的颜色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B、管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C、管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淀粉遇碘变为蓝色,故(1)的答案为“蓝”色;因为胰液、唾液中均含淀粉酶,淀粉酶将

A、C试管中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故(2)答案是;A试管为无色(褪色);C试管为无色(褪色);而B试管内的唾液淀粉酶经煮沸后其结构已受破坏,不能将B试管中淀粉消化为麦芽糖,故B 管为蓝色(即不褪色)。答案:(1)蓝 (2)褪色(变为无色) 胰液中有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褪色(蓝色)

唾液被煮沸,其中的消化酶的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褪色(无色)

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错因:要正确解答此题,一要了解胰液和唾液中都含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二要知道高温使酶失活且具不可恢复性;三要知道淀粉的特性遇碘变蓝色。搞不清以上三点是答错此题的主要原因。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最早证明鸟胃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的是

A、德国科学定施旺

B、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

C、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D、德国科学家施莱登答案:B

2、下列关于酶的化学成分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一般地说,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酶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D、淀粉酶和过氧化酶都是蛋白质解析:酶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说酶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不正确。答案:B

3、能水解酶的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肽酶解析:除极少数RNA外,绝大多数的酶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故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分解。答案:

B、4、分别用0℃和100℃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

A、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D、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解析:低温和高温虽然都能抑制酶的活性,但高温能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活性丧

失,且具有不可恢复性,而低温对酶活性的抑制与高温不同,当温度适宜时,酶的活性即可恢复。答案:A

5、下列功能特征与酶无直接关系的是

A、消化食物

B、渗透吸水

C、蛋白质合成

D、C6H12O6分解答案:B

6、萤火虫将体内的萤光素在萤光酶的作用下,在细胞水分参与下氧化发光,科学家已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生物光源,萤光酶的作用是

A、媒介作用

B、催化作用

C、氧化作用

D、还原作用解析: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其功能就是起催化作用。

答案:B

7、在一个合成连锁反应中:XABCY,如果E4号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细菌能够正确生长,我们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A、X

B、A

C、X和C

D、Y解析:由于E4号酶失效,故Y不能合成,而E

1、E

2、E3号酶正常,根据酶的专一性,

A、

B、C物质可合成,因此应至少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Y。

答案:

D、8、为保证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应注意

A、使用沸水先冲泡洗衣粉

B、用含氯较高的自来水

C、和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

D、室温时用软水先溶解洗衣粉解析:由于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故

A、B两项不正确,与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一方面不经济,另一方面不能确定其他洗涤剂是否会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答案:D

9、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 min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水和氧,相当于Fe3+催化速度的109倍,但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分别具有

A、高效性;稳定性

B、高效性;专一性

C、多样性;稳定性

D、高效性;多样性答案:B

10、下列各图中,横轴均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和pH与酶反应速度的关系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都是甲

D、都是丁解析:酶的活性要受温度和pH的影响,对每一种酶而言,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和pH,此时酶的活性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宜值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与最适宜值相差越大活性越低。

答案:C

11、在煮过和没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土豆片X上出现了泡沫,在土豆片Y上没有出现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解释

A、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使之分解成单糖

B、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对过氧化氢分解不起作用

C、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植物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效

D、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能分解土豆片中的酶解析: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致使酶丧失活性,且不可恢复。在土豆片X上出现了泡沫,说明X上的过氧化氢酶将

H2O2分解在H2O和O2,证明酶具有活性,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在土豆片Y上没有出现泡沫,说明Y上的过氧化氢酶没有活性,Y 是煮过的。

答案:

C、

1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解析:pH过高会使酶的活性丧失,且具不可恢复性。

答案:

B、

13、下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后,置于0℃到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至0℃的环境中处理,其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应为解析: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活性丧失且不可恢复。答案:B

14、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酶的特征

A、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D、酶在催反应中本身也发生了变化解析: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也具有一般无机催化剂的特性,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答案:D

15、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稳定性解析: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正是酶具有专一性的体现。

答案:

B、

16、将猪精肉片分别放入

A、

B、C三只烧杯内的消化液中,A烧杯内有胃液,B烧杯内有胰液,C烧杯内是胃液和肠液的混合液。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的结果及说明的问题是①

A、B内的肉片被初步消化②C杯内的肉片消化得最快③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⑤说明酶的作用受pH影响

A、①③④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⑤解析:

A、B两烧杯的消化液,其pH适宜,都含有蛋白酶,都能对猪精肉进行初步消化,而

C、烧杯内pH不适宜。胃液的pH大约是

1、0~

3、5,肠液的pH大约为

7、0~

8、0,两者混合后,其pH既不适于胃蛋白酶的催化,也不适于肠肽酶的催化。故C烧杯内的猪精肉不能消化。答案:A

17、胃液中的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这是由于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C、小肠内的pH比胃内的pH高

D、小肠内的pH比胃内的pH低答案:

C、

18、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供给

B、防止胃液的消化作用

C、经唾液的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地释放解析:因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故应使多酶片中的各种酶到达小肠中进行消化,且小肠中的pH对它们适宜;又因胃中只含胃蛋白酶,对糖衣无消化作用,这就防止了多酶片中的各种消化酶被胃蛋白酶消化分解。

答案:

B、

19、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答案:C

20、进入冬眠的动物体,代谢极为缓慢,最根本的原因是

A、体内酶活性降低

B、气温低

C、进食少

D、消耗能量少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请据图说明:(1)图中代表

酶的是__________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图1和图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___性,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3)如果D代表麦芽糖,那么E和F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A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D代表二肽,那么E和F则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A则是___________。(5)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和F则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A则是___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酶的特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如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而不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答案:(1)A 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2)专一在

B、

C、D物质同时存在时,只催化D物质的反应(3)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酶(4)氨基酸氨基酸肽酶(5)甘油脂肪酸脂肪酶小肠

22、如下图所示,分别向四支各自盛有5 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肝或沙子。在此实验中,试管A放氧相对缓慢,试管C 和D不放氧。请回答。(1)肝脏中有什么物质能引起过氧化氢释放氧气?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2)为什么用煮沸

冷却的肝做对照要比用沙子做对照更好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试管B放氧速度比试管A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氧化氢酶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2)由此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温度条件的限制(3)碾碎的肝扩大了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利于催化

23、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1)操作步骤: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 mL。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 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

5、00、

6、

20、6、

80、7、

40、8、00。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 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 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2)结果见下表:“+”表示蓝色的程度。请回答:(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解析:(1)37℃接近人体的体

温,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保持恒温,排除温度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3号试管内反应液的pH为

6、8,近中性,是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进行的适宜条件。因此3号试管内淀粉完全被分解,加碘液不变蓝,而显出碘液的橙黄色。(3)反应速度过快,从唾液方面分析,可能是唾液中淀粉酶含量高,可采用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来降低反应速度。(4)分析实验结论应从结果表入手。由结果表可以看出:3号试管,pH 为

6、80,试管中颜色为橙黄色。说明3号试管内淀粉完全被水解。而接近pH

6、80的2号(pH为

6、20)和4号(pH为

7、40)试管有蓝色呈现,但蓝色程度低,说明在低于pH

6、80的条件下,酶的活性低,淀粉的水解不彻底。而1号(pH

5、00酸性太强)和5号(pH

8、00碱性太强)。试管内蓝色程度较高,说明pH过低或过高,酶的活性受抑制甚至被破坏,淀粉不被水解。答案:(1)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应温度。(2)淀粉已完全水解。(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是

6、8,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24、下面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变化曲线,试分析两曲线后回答有关问题:(1)在35℃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2)在____________℃时,催化效率都降为0,但再回复到35℃时,仅______________的催化效率可望恢复,表明_____________的酶的结构已遭破坏。解析:从两曲线可以看出,在35℃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而温度在0℃和100℃时,催化效率都降为0,当温度再回复到35℃时,A的催化效率又恢复如此,而B的仍为0,说明B的酶结构由于高温而被破坏,失去了催化功能。答案:(1)最高(2)0℃和100 A B

25、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会保留较长一段时间,请回答:(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酶的作用下,单糖分解或单糖转变成淀粉(2)高温使酶失活,抑制了单糖的分解和淀粉的合成(3)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高温可使酶失活

【应用创新】

1、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 mL水煮沸,冷却后,取2毫升淀粉悬浮液和2毫升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

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在37℃条件下保持20分钟左右。上述过程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袋内最初无色→逐渐变蓝色→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请分析上述出现的原因。(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逐渐变蓝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玻璃纸袋外液体为什么始终是浅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唾液的pH为7,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为2。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pH为3,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解析: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玻璃纸袋是一种半透膜,碘分子可以通过,而淀粉大分子则不能透过。最初无色是因碘分子尚未进入玻璃纸袋内;逐渐变蓝是因碘分子逐渐进入玻璃纸袋内;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是因淀粉逐渐被淀粉酶完全水解;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稀碘液的颜色浅褐色,是因为大分子的淀粉分子不能透过玻璃纸进入烧杯中;将唾液与胃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3适合胃蛋白酶,而不适合唾液淀粉酶,则淀粉酶将以蛋白质的形式被胃蛋白酶水解为多肽。答案:(1)碘分子尚未进入玻璃纸袋内(2)由于碘分子逐渐渗入玻璃纸袋内,碘遇碘粉变蓝 (3)由于淀粉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1.1发现细胞 1.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1.1质膜的结构与功能 2.1.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2.1叶绿体与线粒体 2.2.2其他细胞器 2.2.3细胞核 2.4细胞骨架与内膜系统 3.1水与无机盐 3.2糖类与脂质 3.3蛋白质 3.4核酸 3.5元素与生物大分子 4.1.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4.1.2酶的特性 4.1.3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4.2ATP 4.3.1细胞呼吸的类型 4.3.2细胞呼吸的过程 4.3.3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 4.4.1光反应

4.4.2碳反应 4.4.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5.1.1细胞周期 5.1.2细胞的分裂 5.2细胞的分化 5.3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发现细胞 【教材分析】 该节课主要包括发现细胞的科学发现历程,细胞学说的建立及主要内容,最后介绍科技进步促进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史的内容较多,相对比较枯燥,结合初中知识及插图,引导学生抓住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与细胞发现及细胞生物学学科发展的相关性。【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了解技术进步对细胞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性;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教学重难点】 细胞学说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过程】 学的活动2 学生结合初中知识,回答问题。 学的活动3 学生阅读教材P2-3,完成表格 的填空。

教学板书设计 发现细胞 1.细胞学说的建立及主要内容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反思】 此节课的内容比较少,且重点在于科学史的介绍,内容相对简单,注重在介绍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摸索生物实验及生物探究的意识。

新课标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知识整理)-新人教__第6章学案1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②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 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 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 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四、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 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导学案汇编 第一课时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点击】 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 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 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探究】 1、学海导航 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动脉中的血观察课本P2中的两图,思考两 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许多物质会种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 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组织液是存在于 体内细胞生活在同?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 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细胞外液中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 __________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部分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 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何为内环境?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 直接环境,叫做__________。 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 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的成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 液的成分。思考血浆与组织 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 __________含量很少。 1.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血时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 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 细胞外液的渗透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 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压和酸碱度法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 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 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 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体细胞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精品导学案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程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一: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预习: 1.糖类的元素组成:。 单糖:、、、、(常见) 植物:、 二糖 2. 糖类动物: 植物:、 多糖 动物: 3.糖类的功能:糖类是。 问题思考:1.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糖类是什么? 2.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3.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4.多糖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5.常见的还原糖有哪些? 例题分析:《导学案》 活动二:脂质种类和功能 预习:

1.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完成下列表格) 例题分析:《导学案》 【课堂反馈】 《导学案》 【本节必知】 1.活动一预习1-3 问题思考1-5 2.活动二预习1 问题思考1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

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的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课程标准: 本章为高中必修模块的开篇第一章,从实验入手,重点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等,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另外,在做化学实验时,取用的药品都是可以称量的,但分子、原子、离子等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是难以称量的,为此,引入“物质的量”这一基本物理量,可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及其由此导出的其它物理量如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是中学化学的计算核心,也是进行定量实验的计算依据。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伤害的事件非常多,你知道哪些?哪些与化学有关?请你说出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并加以预防。学生思考、讨论。

有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对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实验安全,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你学习了哪些实验安全问题?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回顾、讨论交流,让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新知学习新知学习 投影有关一些典型的伤害实例和违规实验操作所发生的伤害。 通过血的事实,告诉学生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学生观看,感受颇深。 归纳整理化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学生总结,交流,相互补充。 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要做到实验安全,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整理,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偶发事件的处理练一练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水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巩固练习 &nb sp;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接触药品 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2020年编辑)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精品 导学案汇总 生物导学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学习新知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 【学习目标】 A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1.达到A 层要求 2. 准确判断各种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学习重点】描述内环境的组成 【学习难点】内环境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对比归纳法、图形比较 【完成时间】20分钟 概念:体内大量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液体 2/3细胞内液: 1.体液

阅读教材 【思考】1.泪液、尿液、消化液、汗液是否属于细胞外液? 2.说出下列细胞的细胞外液分别是什么? 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②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 ③吞噬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阅读教材P4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由哪些物质组成? 2. 3.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4.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含量最高?推测它们可能起到什么作用?HCO 3-和HPO 2-属于碱 性物质,在血浆中可能起到什么作用 血浆: 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谢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 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 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关系:_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__系统间接关系:_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最新人教版英语必修一全套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Module I Unit 1 Friendship Teaching Plan I. Teaching aims: 1. Ability Goals: ① Listening: gain useful information and clear views from the listening material; ② Speaking: express one’s attitude or views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 in appropriate words. ③ Reading: let Ss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④ Writing: write a letter about how to make friends 2. Knowledge Goals: ① Talk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 ip; how to BE friends; how to gain friendship ② Use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 so do I / neither do I I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All right Yes,but… ③ to get the Ss to master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④ vocabulary and phrases: upset, calm, concern, careless, loose, cheat, list, share, German, series, outdoors, crazy, purpose, thunder, entirely, power, trust, suffer, teenager, advice, quiz, editor, communicate, situation,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walk the dog, go through, hide away,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so as to, face to face, according to,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with, join in, be upset about, for once 3. Emotion Goals: ① To arise S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② To encourage Ss to take part in the act ivities and make Ss confident; ③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新课程标准高一生物第1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到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这个基本单位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及共性却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细胞的性质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日后学习细胞中的各种成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本册书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⑵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⑶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⑴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⑵激起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及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 三.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学习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贯穿于整个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后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所以要把基础打好。 ②分清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这是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殊体现。 ③细胞学说的内容。这是学好本册的基础。 ⑵教学难点: ①区分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这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②充分理解什么是细胞学说。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开拓、继承、修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理论。 四.课时安排:2课时,1 课时完成观察细胞的实验,1 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学习。 五教具准备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 展示多种细胞图片(结合课本P7,添加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图片) 讨论: (1)请说出上图各表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神经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在生物体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板书标题] 观察细胞 学生自学,回忆使用初中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师生一起学习 1.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⑴目镜与物镜、低倍镜与高倍镜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_________ 细胞结构,只有依赖___________ 才能生活,_________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T\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群落是指系统是指 记忆节节清: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变形虫 B 、酵母菌 C 、衣藻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三个种群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 A 、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 、青蛙的表皮细胞 C 、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 、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 是山羊,这块 草原上的 8 群羊是(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两个种群 D 、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 A 、 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 、健康人的一滴血 C 、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 、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 是生命系统的( ) A 、 个体水平 B 、种群水平 C 、群落水平 D 、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海洋中的全部鱼 B 、 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 、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 、一个池塘的藻 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10.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 B 、细胞 — 组织 — 系统 — 植物体 C 、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一植物 D 、烟草花叶病毒 ) D 、一个生态系统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全集(人教版35份)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全集(人教版35 份)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74971161.html, 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 授课题目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拟 2 课时 第 课时 三维目标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重 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 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m] 课 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 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夜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2018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2.2.1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形成 含答案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1课时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能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说出其特点(重难点)。2.据图说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重难点)。 |基础知识|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氨基酸的作用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氨基酸 (1)结构通式: ①写出字母所代表的结构: a .氨基; b .羧基。 ②氨基酸的种类、性质不同取决于R 基不同。 (2)氨基酸的种类及分类: ①种类: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脱水缩合 二肽―→三肽―→多肽――→盘曲、折叠 蛋白质 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过程:脱水缩合。 (2)写出序号代表的物质或结构: 产物①:水。 产物②:二肽。 结构③:肽键。 |自查自纠|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2.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3.脱水缩合发生在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之间,H2O中的H来自于—COOH和—NH2,O来自于—COOH。() 4.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磷酸键,表示式为NH—CO。() 5.蛋白质由C、H、O、N、P元素组成,只有一条肽链。() 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7.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8.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 答案 1.× 2.√ 3.√ 4.× 5.× 6.×7.√8.× |图解图说| ★把氨基酸分子比喻成人,两只手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两条腿代表氢,头代表R基,躯干代表中心碳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同学手牵手连在一起,牵在一起的手代表“肽键”。两端同学的没牵在一起的手分别代表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 全套教案 目录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