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8模块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3章8模块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掌握:内环境、稳态、反馈、负反馈。
了解: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一、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人体内的液体总称体液。
体液总量约占身体重量的60%,按其分布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类。
分布于细胞内的体液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总量的2/3(占体重的40%);分布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1/3(占体重的20%)。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
(二)内环境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与外界环境没有直接接触,它们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
因此,生理学中常将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相对于人体所处的外环境而言的。
(三)稳态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与内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从内环境中摄取氧气和营养物质。
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如O2与CO2分压、pH值、各种离子和营养物质浓度、温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给细胞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生理学上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不是静止不变的。
由于细胞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不断地与内环境发生物质交换,就会不断地扰乱或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如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疾病都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与此同时,体内各器官、组织又从不同方面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例如,呼吸器官通过呼吸运动补充O2排出CO2;消化器官通过消化和吸收摄入营养成分;泌尿器官通过生成和排出尿液,排出各种代谢尾产物,并参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等等。
因此,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一个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或疾病时,如缺少O2、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可发生较大变化;当器官组织的代偿性活动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时,整个机体的功能将发生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例如,肾功能衰竭时,由于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可引起尿毒症。
人体生理功能的自动调控
前馈(feedforward)
干扰信息
15
思考题
o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o 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的生理意义? o 正反馈和负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调节中有和意义?试举例说明。束人体生理功能的自动调控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目的: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何时调节? 调节的标准是什么?
2
工程技术领域的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信息
输出变量
控制系统
受控系统
监测装置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定义: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能加 强控制信息的效应。
排尿反射
分娩
血液凝固
动作电位的形成
11
膀胱内压↑
膀胱感受器
排尿中枢
膀胱逼尿肌收缩 尿道括约肌舒张
兴奋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排尿反射
排尿 尿道感受器
特点:不断增强,最适于那些需要迅速发起并尽快终结的生理过程。
反馈信息
人体功能的反馈调节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控制信息)
输出变量
传入神经 监测装置
(反馈信息)
5
反馈的类型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6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定义: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能减弱或抑制 控制信息的效应。
体内大多数反馈性调节为负反馈 负反馈调节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方式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与调控模式
一、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概念: 神经系统参与
基本方式: 反射
迅速而精确, 特点 作用部位准确,
持续时间较短
反射(reflex)
•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 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 应答反应。
第一节 机体与环境
一、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二)稳态(homeostasis)及其生理意义 (三)生物节律(biologic rhythm biorhythm)
第一节 机体与环境
• 一、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 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机体整体直接 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谢 谢!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章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与调控模式
廖于
学习目标
• 1.掌握机体的内环境和人体功能活动稳态的概念 及生理意义。
• 2.掌握人体生理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的重要意义 (正反馈、负反馈)。
• 3.理解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神经 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 4 了解生物节律的存在及其生理意义;了解非自 动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reflex arc) ,由感受器→传 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个部分所组成。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特点及生理意义比较如下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主要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短暂且具有局部性。
神经调节的主要机制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导来实现的。
当人体感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元会接收到相应的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递到相应的器官或组织,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
例如,当人体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提高心率和血压,以增加机体的应激能力。
这种快速的神经调节机制可以使人体迅速做出应对,以保证机体的生存和安全。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且具有全身性。
体液调节的主要机制是通过体液中的激素分子来实现的。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然后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相应的生理功能。
例如,当人体血糖水平过高时,胰岛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下降。
这种体液调节机制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维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调节方式和特点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实现的,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的。
其次,神经调节是快速、短暂且具有局部性的,而体液调节是缓慢、持久且具有全身性的。
此外,神经调节更适用于迅速应对外界刺激和危险情况,而体液调节更适用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主要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调控,特点是快速、短暂且具有局部性;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调节,特点是缓慢、持久且具有全身性。
这两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包括神经调节、荷尔蒙调节和自主调节等。
以下是对各种调节方式及其特点的简要介绍:
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号来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
这种调节方式的特点是快速、精确、局部化和短暂,通常会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
神经调节可以通过体液传导或神经传导途径实现,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2. 荷尔蒙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荷尔蒙来调节机体功能活动。
这种调节方式的特点是持久、广泛和延迟性。
荷尔蒙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影响细胞内的代谢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能量平衡有重要影响。
3. 自主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种独立于意识控制的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着内脏器官和血管的功能活动。
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自主调节的特点是反复和持续控制,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
总的来说,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各异,不同的调节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起到不同的作用。
这些调节方式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并适应外
部环境的变化。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1.基本形式:反射(reflex)
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下,机体 对刺激产生的 规律性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传出神经
效应器(反应)
中枢(整合)
传入神经
感受器(接受)
3.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唾 液
先射
3.反射的类型
(2)条件反射
垂
望梅止渴
涎
三
尺
3.反射的类型
50 25 0
0
动脉血压 肾血流量
80~180mmH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动脉血压(mmHg)
(%)
小结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拓展题
1.全麻刚刚复苏的患者,在保暖时 为什么要特别注意不要烫伤?
2.玩过山车时,心跳和呼吸加快,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分析为什么?
谢 谢 大 家!
胰岛素
胰岛β细胞
血糖
3.相互关系:神经-体液调节
交感神经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1.定义: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 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刺激 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2.自身调节的特点
局限,幅度小,不灵敏 心肌和平滑肌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
150
肾 125 血 100 流 75 量
(2)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 预 见 性
画饼充饥
(2)条件反射
初生牛犊不怕虎
4.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精确,短暂 骨骼肌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1.定义: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进行的调节。
生理学重点
绪论了解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水平。
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包括细胞、器官和系统、整体三个水平。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环境。
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相对稳定,即稳态。
4.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在机体的所有调节方式中占主导地位。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肽类和细胞因子等),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
(3)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5.生理功能调节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原理来理解,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是较重要的概念。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的作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在受控部分的状态尚未发生改变之前,机体通过某种监测装置得到信息,以更快捷的方式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用以对抗干扰信号对受控部分稳态破坏,这种调控称为前馈控制。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基本原理。
掌握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
掌握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和兴奋传导的原理。
掌握肌肉收缩的原理以及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内容提要:1.各种物质的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水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易化扩散分两种: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经通道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主动转运分两种: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简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简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摘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指机体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保持稳定的内环境,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能够正常运作。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号,快速调节器官功能;内分泌调节是通过激素分泌调节机体代谢活动;自体调节是机体自身调节机制;环境调节是通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来维持稳定。
整体调节特点表现在多种调节方式交互作用,保持内稳态。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综合性体现在多种调节方式共同作用,维持内稳态;调节方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调节方式根据需要灵活使用;调节特点的灵活性表现在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变化自适应调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特点展现了生命体在面对各种挑战和环境变化下的强大自调节能力。
【关键词】机体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自体调节、环境调节、整体调节、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
1. 引言1.1 机体生理功能的概念机体生理功能是指机体内部各个系统和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保持生命活动平衡的功能。
它涉及到各种生理过程,包括营养吸收、新陈代谢、神经传导、免疫反应等。
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持机体内稳定的内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在于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可使机体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变化。
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可以使机体对危险因素做出及时的反应,确保机体的正常运作。
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体现了机体的自动调节和适应能力,使机体能够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恒定性。
整体上来看,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持机体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1.2 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确保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正常进行。
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可以使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理功能的调节也可以促进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持整体功能的平衡和协调。
生理功能的调节还可以帮助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挑战,增强机体对各种生理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人体生理系统的机制和调节方法
人体生理系统的机制和调节方法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由不同的器官和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特征。
其中,生理系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
这些系统相互协作,保持身体的内部平衡,称为体内环境的恒定。
本文旨在探讨人体生理系统的机制和调节方法。
一、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氧气供给而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当呼吸系统发生问题时,身体会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传递信号来调节呼吸。
例如,在氧气供应不足时,肺部血管将收缩,呼吸加快以提高氧气摄取量。
然而,过度呼吸则会导致二氧化碳过少,从而引起失衡。
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的作用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清除废物和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的不平衡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病症。
身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节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变化。
例如,当血压过高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荷尔蒙会导致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三、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肝等器官。
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并吸收营养物质。
当肠道内细菌失调或胰腺分泌不足时,会导致各种消化问题,例如便秘和腹泻。
内分泌系统也参与了消化过程,胰岛素和胃食欲素等荷尔蒙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和食欲。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物学活动的主要系统。
它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等组成部分。
神经系统通过化学和电学信号调节身体的各个功能。
当身体遇到压力、情绪或疾病时,神经系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激素分泌、激活免疫反应和肌肉收缩等。
五、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花生四烯酸、垂体和甲状腺等器官组成。
它的作用是调节身体的生长、代谢和性能。
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时,可能出现身材过高或过矮的情况。
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激素分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压力、季节和环境等。
人体微生态系统的生理学功能与调控
人体微生态系统的生理学功能与调控人类与微生物有着长久的共生关系。
在人体内,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其中微生物数量的总和多达100万亿个。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等,但是数量最多的是细菌。
这些微生物组成了人体微生态系统,对人体的发育、代谢和免疫系统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人体微生态系统的生理学功能与调控。
一、人体微生物组成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许多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肠道微生物群。
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数量远远超过常规的细胞数量。
肠道内的微生物群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协助免疫系统等等。
然而,人体内并不只有肠道微生物群,还有鼻子、口腔、皮肤、生殖道等处都有微生物群落。
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共同作用对维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至关重要。
二、人体微生态系统的生理学功能人体中的微生物对生理系统有很多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1. 消化肠道中微生物可以分解人体不易消化的食物成分,如纤维素。
这些微生物群落可以将食物分解成人体能够利用的能量。
同时,它们也能帮助人体吸收一些重要的营养素,例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免疫调节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肠道中的微生物通过分泌各种分子,如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来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3. 药代谢人体内的微生物可以影响人体对一些药物的代谢和吸收。
它们可以分解生物体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并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反应。
这对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特定药物的剂量需求等有关信息需要精准。
4. 产生维生素人体内的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一些重要的维生素。
例如,人体需要维生素K来帮助凝血。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产生B族维生素等其他重要维生素。
如果人体缺少这些维生素,就会发生一些健康问题。
以上是人体微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理学功能。
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在这些功能中占有不同的比重。
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和控制。
生理学 (3)
第三讲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一)神经调节●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时间短暂。
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负反馈调节)例:脊柱的神经传导活动(二)体液调节●概念: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receptor),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类型: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细胞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一些内分泌细胞的作用,使这些内分泌细胞成了反射弧的传出纤维的延长部分,以这种方式发挥的调节作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肾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脑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二、体内的控制系统●人体功能调节过程和工程控制有许多共同的规律。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存在数以千计的各种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甚至在一个细胞内也存在着许多极其精细复杂的控制系统,对细胞的各种功能进行调节。
因此,学者们也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
●从控制论的观念来分析,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
控制系统可分为三大类: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系统。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三种方式。
这些调节方式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均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调节方式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相互配合,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开环式的非自动控制系统:其实质就是单一的反射过程,既效应器只产生动作并不反过来影响中枢的活动;闭环式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反馈式控制系统。
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结构基础为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阻断反射弧任何环节,反射将不能完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5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在人体主要是激素,细胞因子,血PO2 PCO2 NO等参与的调节。
机体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影响靶细胞生理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
这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常见于内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组胺,或组织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NO等。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持久,作用面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态的维持也十分重要。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靠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心,肾脏的血流供应,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机理不清)。
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不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凭借本身内在特性,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特定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如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内压力增高时,可触发入球小动脉平滑肌收缩,从而使血流量减少,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
生理学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机制及其调节
生理学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机制及其调节人体器官系统是由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组成的,这些系统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其固定的功能机制,并受到各种调节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机制及其调节的相关知识。
一、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肺等。
其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的功能机制是通过鼻腔、咽喉和肺的一系列结构和生理机制实现的。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具有过滤空气、加热和湿润空气等功能。
咽喉则主要起到通道的作用,将空气引入气管。
气管在内部有许多细小的支气管,最终将气体输送到肺。
肺内有大量的气囊状结构,称为肺泡,它们通过呼吸运动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来实现。
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肌肉的调节来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激素系统则通过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来调节呼吸系统的功能。
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各个部分,并收集代谢产物,将其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的功能机制由心脏泵血和血管系统的分支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通过不断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的流动。
心脏由心房、心室和心瓣组成,心房负责接受从体循环和肺循环返回的静脉血,心室则将这些血液推送到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瓣则起到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作用。
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中推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经过组织代谢后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毛细血管则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它们通过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的交换来满足组织需求。
循环系统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来实现。
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来控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度。
激素系统则通过肾上腺素、肾素和醛固酮等激素的分泌来调节血压和血容量。
三、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和胰腺等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到人体内部。
知识点5-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典型例题】
【解析】D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 的能力。人类利用新的技术对植物基因组进行精确定点“修 剪”,以改良农作物,体现了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利用规律的能 力,也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故②④正确; ①夸大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不选;③错误, 不选。
2、【图片说明】
意识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解析】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典型例题】
1、通过基因组修饰技术提高优良性状,是培育优质高产农作物 的理想途径。如今,我国科学家找到了一把“金剪刀”—— CRISPR/Cas系统,可对植物基因组进行精确定点“修剪”,从而 直接转化现有的研究成果,迅速提高作物的各种优良性状,实现 农作物的高效、高产、高抗。这说明( ) ①科技创新能改变规律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②科技进步能增强人们利用规律的能力 ③意识因其能动性成为实践创新的先导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答案】D
知识点——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 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解析】
1、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 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解析】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典型例题】
【解析】C 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会徽的产生既有 借鉴也有创新,体现了意识活动既有自觉选择性又有主动 创造性,故C正确。任何主观认识都来源于实践,A错误。B 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创新并非是对旧事物的全面否定,D 表述不准确。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人体解剖生理学)
反馈信号通过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继续 加强原来方向的活动。
意义:加速体内某一生理过程完成;多种疾病的形成原因。
副交感神经
逼尿肌
交感神经 阴部神经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正反馈与负反馈
正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系统
概念 作用 举例
比例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
性质相同的反馈 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①排尿反射
等。
核受体:位于靶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雌激素受
体、雄激素受体等。
受体的功能:
识别特异的信号物质,引 发生物学效应。可对靶细 胞功能、代谢、分化和生 长发育的影响,甚至是对 靶细胞形态结构和生存状 态等方面的影响。
受体的特性:
(1)灵敏性 (2)特异性 (3)饱和性 (4)可逆性 (5)多样性
高亲和力:受体对其配体的亲和力很高。 区域分布性:受体在生物体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区域的 分布密度不同。 具有内源性配体:生物体内存在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如内源性 递质、激素等。 与配体结合后有生理活性:无论配体是内源性的还是药物,与 受体结合后,二者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从而传递信号引起 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效应。
所有自主N节神经元的 突触后膜;
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 终板膜上;
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 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 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 骼肌血管舒张的的舒血 管纤维)所支配的效应 器细胞膜上。
递质 受 体 第二信使 拮抗剂 通道效应 受体主要分布
α1 ↑IP3/DG 酚妥拉明 ↓K+
Adr α2
(突触前膜
一、人体功能的反馈调节
人体功能调节受控于一系列自动控制过程。
这种由受控部分发出信 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 的过程称为反馈,分为正反 馈、负反馈。
简述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简述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是指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调节机制,使身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这种调节方式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一、神经系统调节神经系统是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枢,负责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通过神经元传导信号,调节身体各器官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们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调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
交感神经系统促使器官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使器官活动减弱,两者相互配合,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稳定。
2. 神经内分泌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释放激素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下丘脑通过垂体激素的释放来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功能。
3. 神经反射:神经反射是一种自动调节机制,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神经元、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的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反射动作。
例如,咳嗽、打喷嚏、跳动的眼睑等都是神经反射的表现。
二、内分泌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是一种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系统。
内分泌系统调节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负反馈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激素水平的稳定。
当某种激素水平过高时,会抑制其分泌或释放;当激素水平过低时,会促进其分泌或释放,以达到平衡。
例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2. 靶器官的反馈调节:某些激素会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其自身分泌。
例如,胰岛素通过检测血糖水平,调节自身的分泌,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3. 生物节律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生物节律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食欲周期等都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三、其他调节方式除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外,人体还通过其他方式来调节生理功能。
1. 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病原体和维持内部稳态的重要系统,它通过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诱导和抑制调节名词解释
诱导和抑制调节名词解释
诱导和抑制是两种相对的概念,常用于描述对某种行为或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过程。
1. 诱导:指通过刺激、影响或促使某种行为或过程发生或增强。
在医学领域中,诱导常用于指导或促使某种生理过程发生,例如药物诱导催眠状态或诱导分娩。
2. 抑制:指通过抑制或减弱某种行为或过程。
在医学领域中,抑制常用于指抑制某种生理过程的发生或减弱,例如药物抑制疼痛感知或抑制免疫反应。
综上所述,诱导和抑制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某种行为或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它们在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关键词:调节控制本世纪40年代,通过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各种工程技术的控制和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得出了一些有关调节和控制过程的共同规律,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这就是控制论(cybernetics)。
运用控制论原理分析人体的调节活动时,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可分为三类控制系统。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open-loop system),其控制部分不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能反馈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
例如在应激反应中,当应激性刺激特别强大时,可能由于下丘脑神经元和垂体对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减退,亦即糖皮质激素血中浓度升高时不能反馈抑制它们的活动,使应激性刺激能导致ACTH 与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分泌;这时,肾上腺皮质能不断地根据应激性刺激的强度作出相应的反应(参见第十一章)。
在这种情况下,刺激决定着反应,而反应不能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
这种控制系统无自动控制的能力。
非自动控制系统的活动在体内不多见。
二、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open-loop system),其控制部分不断接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改变着它的活动。
这种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控制的能力。
图1-1是反馈控制系统的模式图。
图中把该系统分成比较器、控制系统、受控系统三个环节;输出变量的部分信息经监测装置检测后转变为反馈信息,回输到比较器,由此构成闭合回路。
在不同的反馈控制系统中,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或机械信号,但最重要的是这些信号的数量和强度的变化中所包含的准确的和足够的信息。
参考信息即输入信息(Si),它和反馈信息(Sf)比较后,即得出偏差信息(Se)。
三者的关系为:Se=Si Sf如果是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则Sf为负值;如果是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则Sf为正值。
图1-1反馈控制系统模式图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如出现一个干扰信息(Sd)作用于受控系统,则输出变量发生改变,导致该反馈控制系统发生扰乱;这时反馈信息与参考信息发生偏差,偏差信息作用于控制系统使控制信息(Sc)发生改变,以对抗干扰信息的干扰作用,使输出变量尽可能恢复到扰乱前的水平。
例如,人体的体温经常可稳定在37°C左右,就是负反馈调控作用的结果。
现在认为下丘脑内有决定体温水平的调定点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参考信息使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控制信息来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体温维持在37°C左右。
如果人体进行剧烈运动,产热突然增加(即发生干扰信息,使输出变量增加)体温随着升高,则下丘脑内的温度敏感(监测装置)就发生反馈信息与参考信息进行比较,由此产生偏差信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从而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产热和散热过程,使升高的体温回降,恢复到场37°C左右。
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则处于再生状态。
正反馈控制系统一般不需要干扰信息就可进入再生状态,但有时也可因出现干扰信息而触发再生。
例如,出现一个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系统,则输出变量发生改变,这时反馈信息为正值,导致偏差信息增大;增大的偏差信息作用于控制系统使控制信息增强,导致输出变量的改变进一步加大;由于输出变量加大,又返回来加大反馈信息,如此反复使反馈控制系统活动不断再生。
分娩过程是正反馈控制系统活动的实例。
当临近分娩时,某些干扰信息可诱发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导
致胎儿头部牵张子宫颈部;宫颈受到牵张可反射性导致催产素分泌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强宫缩,转而使宫颈进一步受到牵张;如此反复再生,直至胎儿娩出为止。
三、前馈控制系统图1-2为一个前馈控制系统模式图。
从图可以看出,输出变量不发出反馈信息,监测装置在检测到干扰信息后发出前馈(feed forward)信息,作用于控制系统,调整控制信息以对抗干扰信息对受控系统的作用,从而使输出变量保持稳定。
因此,前馈控制系统所起的作用是预先监测干扰,防止干扰的扰乱;或是超前洞察动因,及时作出适应性反应。
条件反射活动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活动。
例如,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致唾液分泌,这种分泌比食物进入口中后引致唾液分泌来得快,而且富有预见性,更具有适应性意义。
但前馈控制引致的反应,有可能失误;例如动物见到食物后并没有吃到食物,则唾液分泌就是一种失误。
在进食过程中,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这样可及早准备以防止食物消化吸收后造成血糖水平出现过分波动,这也是前馈控制的例子。
图1-2 前馈控制系统模式图参考资料徐丰彦,张镜如主编。
人体生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王志均,陈孟勤主编。
中国生理学史。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黄秉宪,潘华。
控制理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理科学进展1979;10:54~62 Koushapour E.Renal Physiology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pp 525~552,WB Snunders Co,Philadelphia,1976 Houks JG.Homeostasis and Control Principles,in Medical Physiology,VB Mountcastle ed,14th ed Vol 1,pp 246~269,CV Mosby Co,St Loui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