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共36页文档
生理学全部教案文档
生理学全部教案文档第四部分教案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第一章绪论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授课章节课题生理学本科临床医学及麻醉学专业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第四节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0分钟 2. 机体的内环境: 10分钟 3. 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0分钟 4. 体内的控制系统:25分钟非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5. 小结:5分钟课时 2学时(80分钟)学时分配使用教材生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五版,姚泰主编)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体液调节、负反馈的概念。
机体的内环境以及生理功能的调节,正、负反馈的概念。
2.熟悉:生理学研究对象、任务。
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
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反馈控制系统。
反射概念、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机体的内环境。
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机体的内环境 2.生理功能的调节 3.反馈控制系统难点:1.反馈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三、教学方法设计:1. 介绍反射的要领,回顾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反射的种类,结合实例讲授神经调节的特点2. 介绍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神经-体液调节概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调节特点。
3. 从人体功能调节具有自动控制的特征入手,分析人体内的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然后分别以排尿反射和血压的调节为例着重介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特点。
4. 对全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
四、教具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五、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生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1、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 (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function)的科学。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控制系统
受控系统
如:强烈刺激下的应急性反应活动
(二)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系统 控制系统
反馈 信息 监视装置 (感受器) 反馈(feedback):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 过来影响控制部分功能活动的过程 调节信息
受控系统
反馈按反馈信息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类 1、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急性实验
动物实验 慢性实验 人体实验 在体实验
离体实验 优点: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影响,实验 条件易于控制、结果便于分析; 缺点:不能简单等同于或类推到体内的 真实情况。 在体实验 优点:保存了被研究器官与其他器官的 自然联系和相互作用,便于分析各器官之间的相 互影响; 缺点:不能类推到清醒状态的真实情况。 慢性实验 优点:保存了各器官的自然联系和相互 作用,便于观察某一器官在正常情况下的生理功 能及其与整体的关系; 缺点:体内条件太复杂,对结果不易分 析。
四、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是生物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性活动。成熟的个体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产 生或形成与本身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与外环境 1、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2、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心理因素、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神经调节的特点:作用迅速、调节精确、作用 部位局限、时间短暂。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概念:是指机体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到 达全身各组织器官,并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的过程。 类型:1.全身性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生理学目录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及其任务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第二节机体内环境和稳态一、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二、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二、体内的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二、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第二节细胞的信号转导一、信号转导概述二、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三、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四、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五、招募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六、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第三节细胞的电活动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三、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一、横纹肌二、平滑肌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生理概述一、血液的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三、血液的免疫学特性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生理四、血小板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三、纤维蛋白的溶解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三、血量和输血原则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二、心输出量与心脏做功三、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五、心功能评价第二节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三、体表心电图第三节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流动力学三、动脉血压与动脉搏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五、微循环六、组织液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第五节器官循环一、冠脉循环二、肺循环三、脑循环第五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原理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二、肺换气三、组织换气四、正常肺功能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氧的运输二、CO2的运输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消化生理概述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四、消化道的内分泌系统第二节口腔内消化和吞咽一、唾液的分泌二、咀嚼第三节胃内消化一、胃液的分泌二、胃的运动第四节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三、小肠液的分泌四、小肠的运动第五节肝脏的消化功能和其它生理作用一、肝脏的功能特点二、肝脏主要的生理功能三、肝脏功能的储备及肝脏的再生第六节大肠的功能一、大肠液的分泌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第七节吸收一、吸收的部位和途径二、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三、大肠的吸收功能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四、基础代谢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二、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三、体温调节第八章尿液的生成和排出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的功能解剖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有效滤过压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方式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中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一、尿液的稀释机制二、尿液的浓缩机制三、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第六节清除率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第七节尿的排放一、膀胱的尿道的神经支配二、排尿反射三、排尿异常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一节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原理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二、突触传递三、神经递质和受体四、反射活动和基本规律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感觉概述二、躯体和内脏感觉三、视觉四、听觉五、平衡觉六、嗅觉和味觉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一、运动的中枢调控功能概述二、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作用三、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控四、大脑皮层对运动的调控五、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六、小脑对运动的调控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三、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第五节脑电活动及睡眠与觉醒一、脑电活动二、睡眠与觉醒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一、学习与记忆二、语言和其它认知功能第十章内分泌第一节内分泌与激素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二、激素的化学性质三、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五、激素分泌节律及其分泌的调控第二节下丘脑-垂体及松果体的内分泌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内分泌二、下丘脑-神经垂体内分泌三、松果体的内分泌第三节甲状腺的内分泌一、甲状腺激素及其代谢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第四节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甲状腺C细胞的分泌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作用与分泌调节二、维生素D的活化、作用及其生成调节三、降钙素的生物作用与分泌调节第五节胰岛内分泌一、胰岛素二、胰高血糖素第六节肾上腺内分泌一、肾上腺皮质激素二、肾上腺髓质激素三、肾上腺髓质素第七节组织激素及功能器官内分泌一、组织激素二、功能器官内分泌第十一章生殖第一节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一、睾丸的功能二、睾丸功能的调节第二节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一、卵巢的功能二、卵巢功能的调节三、卵巢功能的衰退第三节妊娠与分娩一、妊娠二、分娩第四节性生理与避孕一、性成熟二、性兴奋与性行为三、避孕。
生理学第一章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 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Δ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性的,反射弧终生不变,物 种共有。如:吸吮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 之上,反射弧是可变的,个体特有。如:“望梅
止渴”。
3.特点:
迅速、精确、短暂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1.概念: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 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2.调节方式: (1)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
2.慢性动物实验(chronic animal experiment) 举例:如研究动物的胃液分泌,采用假饲的实验方法。 优点:便于观察某一器官或组织在正常情况下的功能 以及在整体中的作用地位。 缺点:干扰因素多,实验条件较难控制。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一)器官和系统水平 ——器官生理学(organ physiology)
)
二、多选题
1.关于反射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 C.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D.剪断坐骨神经后反应消失 E.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是反射 2.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的初长度可增加肌肉的收缩张力 B.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 对稳定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心肌收缩力随之增强 D.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反射性引起血压回降 E.平均动脉血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保持相 对稳定
)
4.在反射弧分析实验中,剥掉蛙的足趾皮肤后,屈反 射消失,其原因是( ) A.感受器受损 B.破坏反射中枢 C.传入神经受损 D.损伤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5.下列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反射弧不固定 6.“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属于( ) A、反应 B、反馈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7.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是( )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其结构基础称为
。
二、选择题
1、阈强度越大,说明组织的( ) A、兴奋性越高 B、兴奋性越低 C、兴奋程度越高 D、兴奋程度越低
2、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是 ()
A、正反馈 C、神经调节
B、负反馈 D、体液调节
3、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下列现象消失 ( )
A、反应
B、反射
C、兴奋性
D、兴奋
4、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如果刺激作用时间、强度-时间 变化率固定不变,把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 度,简称阈值。
❖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即阈值越大,组织的兴奋性越低;阈 值越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所以,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 指标。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血液循环 靶器官或靶细胞
发挥调节作用 全身性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
组织液 临近细胞
调节其功能活动 局部性体液调节
2、体液调节的特点: 1)反应较缓慢 2)作用范围广 3)持续时间长
3、神经-体液调节:普遍存在
(三)自身调节 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
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
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二、 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正反馈 反馈信息(+)
控制部分 控制信息 受控部分
反馈信息(-) 负反馈
反馈: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一)负反馈
1.概念: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在体内大量存在,如压力感受器反射、体温调节等。 2.生理意义:负反馈在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以 及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生理功能,其基本形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调节具有作用迅速、准确的特点,但是比较局限。
2.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细胞上的相
应受体,影响靶细胞生理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具有缓慢、持久而广泛的特点。
3.自身调节: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
具有调节幅度小、不灵敏的特点,但对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稳态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章生理学
第三章生理学考点1绪论L体液:按其分布部位的不同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
2 .内环境及稳态:内环境既是细胞与外环境间接交流的必经途径,也是细胞生活和发挥自身功能的必需场所。
在生理条件下机体能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能通过自身完备的调节机制有效地调控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理功能活动,使机体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护自身生存。
4 .神经调节: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反射将不能进行。
5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生成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而影响机体功能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主要通过内分泌活动进行。
6 .负反馈: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如体温、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系对相应激素的调节等。
7 .正反馈:激起机体某种功能活动迅速达到某种特定状态,并发挥最大效应,如排尿反射、血液凝固等。
考点2细胞的基本功能L无饱和现象:单纯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2 .有饱和现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钠泵、钙泵。
3 .钠通道的阻断剂为河豚毒,钾通道的阻断剂为四乙胺,钙通道的阻断剂为维拉帕米(异搏定)。
4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标度和(或)电位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借助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两者均必须消耗能量.5 .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匀分布,原因是膜上Na+、K+依赖式ATP前的活动。
钠-钾泵转运3Na+∙2K+°6 .葡萄糖在红细胞(普通细胞、脑细胞)的吸收属于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葡萄糖在肾小管和小肠的吸收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7 .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方式:出胞。
生理学 (3)
第三讲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一)神经调节●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时间短暂。
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负反馈调节)例:脊柱的神经传导活动(二)体液调节●概念: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receptor),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类型: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细胞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一些内分泌细胞的作用,使这些内分泌细胞成了反射弧的传出纤维的延长部分,以这种方式发挥的调节作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肾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脑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二、体内的控制系统●人体功能调节过程和工程控制有许多共同的规律。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存在数以千计的各种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甚至在一个细胞内也存在着许多极其精细复杂的控制系统,对细胞的各种功能进行调节。
因此,学者们也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
●从控制论的观念来分析,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
控制系统可分为三大类: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系统。
生理学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共39张PPT)
神经—体液调节
Neurohumoral regulation
体内某些内分泌腺也可受到神经支配, 它们的活动受到神经系统调节,这类通 过神经活动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 机体组织细胞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神 经—体液调节。
如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可支配肾上腺髓质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使肾上腺髓 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后两 者再对机体组织细胞进行调节。
体内绝大多数控制系统都是通负反响方 式进行调节.
负反响举例: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当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压力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并将这一 变化转化为神经冲动,后者由传入神经 传到心血管中枢,中枢进行分析后通过 传出神经,发出指令到效应器 — 心脏和 血管,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使动脉 血压回到正常水平。
体内只有少数情况是通过正反响方式进行调节.
如分娩过程、排尿过程和血液凝固过程等。
正反响举例:分娩过程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对子宫颈的剌激可引 起催产素的释放和子宫底部肌肉的收缩 增强,进而使胎儿对子宫颈的剌激更强 ,从而引起更多催产素的释放和子宫更 强烈的收缩,这一过程的重复直到胎儿 娩出为止。
排尿过程
但是在肾动脉血压低于80mmhg时,平滑肌舒张到 达极限,当血压高于180mmhg时,平滑肌收缩到达 极限。
人体反响控制系统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of the body
负反响:反响信号的作用性质和方向与 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和方向相反。
当某种因素使受控局部活动增强或减弱 时,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受到干扰, 这时,受控局部活动增强的反响信号可 传递至控制局部,使控制局部的活动减 弱或加强,结果导致受控局部的活动向 原有的平衡状态的方向转变和恢复
高中生物第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
高中生物第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 激素的定义和作用激素指的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出来,通过血液传输到目标细胞,并起到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调节包括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和免疫等各种重要生命活动。
2. 激素的分类和发现激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胺类激素等。
最早发现的激素是胰岛素,它是由胰腺分泌的,并能降低血糖水平。
随后,人们陆续发现了甲状腺素、性激素等多种激素。
3. 典型激素及其功能•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和发育,刺激蛋白质的合成。
•甲状腺素:调节能量代谢,维持体温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女性的生殖系统和性征发育。
•雄激素:调节男性的生殖系统和性征发育。
4.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通常由特定的内分泌腺负责。
这些内分泌腺受到体内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反馈调节等机制的控制。
当机体处于特定状态时,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会被启动或抑制。
5. 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机制负反馈调节是指机体通过调节激素合成和分泌的负反馈机制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当体内激素水平超出一定范围时,会激活机体的反馈调节机制,进而抑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维持体内激素的平衡。
6. 激素调节的重要性激素调节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保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发生异常时,会导致多种疾病和症状的发生,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
7. 激素调节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激素调节的研究不仅对于解释生物体内部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生物科技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通过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控制,为农业生产和医学治疗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8.通过激素的调节,动物和人体能够实现各种生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受到复杂的调节机制控制的,在体内形成负反馈调节的稳定系统。
激素调节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生物体内部调控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第一部分学习指导生理学、机体、机体功能的概念;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学习生理学的目的。
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一节兴奋性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繁盛反应的能(特征)。
一、刺激与反应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是引起反应的条件。
按刺激性质分为: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社会心理性刺激(生理学多用电刺激)。
刺激具备的条件: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反应:刺激引起的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是刺激引起的结果。
反应的形式:兴奋:机体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或者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机体受刺激后,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或者活动由强变弱。
二、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刺激刺(激强度等于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小于阈值的刺激。
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兴奋性∝1/阈值。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兴奋性搞、反应迅速明显、能产生动作电位)。
三、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表1-1)表1-1 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分期对刺激的反应兴奋性绝对不应期对任何强大的刺激不起反应基本消失相对不应期对阈上刺激其反应降低超常期对阈下刺激其反应稍微增高低常期对阈上刺激其反应稍微降低绝对不应期的意义:决定组织单位时间内反应的最多次数。
第二节人体与环境一、人体与外环境外环境:人体生活的自然界,人体与外环境相互影响。
二、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稳态: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的意义: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分类: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的反射。
(完整版)生理学
生理学第一节绪论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2、刺激引起反应的三个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强度变化率。
3、阈值为能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强度。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总量约占身体体重的60%6、细胞外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非血液)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1/3。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细胞内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叫细胞内液。
约占成人体内液体2/3(约占体重的40%)。
由于人体的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
7、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例如:蟾蜍的屈腿反射、手触及火焰立即回缩、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等。
9、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0、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如吸允反射、膝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如望梅止口等。
11、神经调节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多数内分泌腺也受神经支配调节1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短暂、精确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广泛14、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15、反馈是指将受控部分(效应器或靶细胞)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的过程。
16、反馈分为:负反馈(血压、体温的调节)、正反馈(血液的凝固、排尿、分娩等过程)17、负反馈是体内的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调节方式。
第二节细胞1、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生理学研究任务有哪些?可从什么水平、采用何种研 究法解决?
2.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3.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4.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5.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举例说明。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 的科学。所以后者比前者更有普遍性。这就是为什么 说生理学必然是医学的科学基础。”
——Claude Bernard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排尿反射
盆神经传入 盆神经传出
阴部神经传出
(三)前馈控制系统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红色框部分为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feed-forward):是一个开环系统。控制部分在反 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 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如:条件反射
意义:前馈控制可以更快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并对 可能出现的反应偏差提前予以纠正,起到“防范于未然” 的作用。
新城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生理学的任务
1、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 理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2、阐明不同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
3、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和机体进 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命活动在整体生命 活动中的意义。
生理学的重点
功能(Function) 机制(Mechanism) 调节(Regulation)
反应的表现形式:兴奋和抑制 决定兴奋还是抑制的因素:
外部因素:刺激的质和量; 内部因素: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特性 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和腺体细胞 可兴奋细胞的共同特征:动作电位
工程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医学相结合,实现个体化医疗方案优化设计。 • (2)数字化多工位(如全病区)医学信息(个体化)动态监测,调控系统,可于
PACS和HIS系统形成数字化医院网络,且可用于传染病隔离病房(遥测 、遥操作)。 • (3)医疗装备的设计,从以设备为中心向以人(患者)为中心转移,这意味 着可移动化(实验室→床旁)、小型化等。
上一页
返回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 一、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 (一) 神经调节 • 1.神经调节的概念。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
能的调节。它是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的方式。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 活动来实现的。 •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应答性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其由五个部分组成(图1-2),既感受 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每一种反射都有一定的反 射弧,即一定的刺激可引起一定的反射活动。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 遭到破坏都将使相应的反射减弱或消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 三、适应性
• 机体的外环境是自然界。自然界的许多因素,如气温、气压、温度、 光照等变化,都可构成刺激而影响生命活动,但是,机体能随着外界环境 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使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 统一,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机体这种按照外部情况来调整内部 关系的生理过程,称为适应。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而适应环境的 能力称为适应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工程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的不同 水平
• (三) 整体水平 • 其是以完整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完整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学习要求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熟悉: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内容精要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宏观世界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的研究任务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是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在机制,研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使人们认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水平1.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根据生物进化观点,人同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有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之处。
因此,可用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间接地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2.生理学研究的水平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许多功能相近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由功能上密切联系的一些器官构成系统,各个器官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人体复杂的整体。
因此,生理学研究从下列层次进行: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构成某器官各种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构成细胞的各个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学和化学特性。
针对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
器官和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其在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例如心脏如何射血、肾脏如何产生尿液、消化系统如何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
整体水平三个层次来研究的研究人体整体情况下,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以及整个机体在变化的环境中是如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的。
以上三个水平的研究不可分割,互相联系和补充。
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生理学》第十章
3)5-羟色胺
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中缝核内,其主要功能
是调节痛觉、精神情绪、睡眠、体温、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2.中枢神经递质
(3)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 和甘氨酸可作为神经递质。前两种为 兴奋性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广 泛,尤以大脑皮质和脊髓背侧部等处 含量较高;后两种为抑制性递质,主 要分布在脊髓和脑干中。
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与递质结合的受体一般位于细胞膜上,称为膜受体。下面主要介 绍与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类递质有关的受体。
1.胆碱能受体
(1)毒蕈碱型受体 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简称M受体)存在于副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少数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它在中枢的分布极为广泛,脊髓、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纹状体、边缘系统等处都有乙酰 胆碱递质及受体。乙酰胆碱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神经递质, 几乎参与了神经系统所有的功能活动,包括感觉与运动、 学习与记忆、觉醒与睡眠、内脏活动及情绪等多方面的 调节活动。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第 17 页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第 19 页
某些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调节腺 垂体活动的多肽类神经激素,也起着神经 递质的作用,包括速激肽、阿片肽、下丘 脑调节肽、神经垂体肽和脑肠肽等。
(4)肽类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第 20 页
(二)受体 受体是指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特异结合并诱发
二、突触
(一)定向突触传递 2.突触传递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