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天津医科大学生理学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最终大部分变成热能,体内一部分热能用以维
持体温,多余的热能由循环血传到体表并散发
至体外。
(三)能量平衡
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
“收支平衡”
每日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身体运动
其他生理活动
摄入<消耗
摄入>消耗
体重减轻
体重增加
负平衡
正平衡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体重(kg)/身高的平方(m) 正常:18.5~23.9 超重:>24 肥胖:>28 腰围 腰臀围比 女子<0.85,男子<0.9。
呼吸商 1.00 0.71 0.80
• 糖 • 脂肪 • 蛋白质
由于各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时的耗O2量体氧化各种食物的比例:
RQ=1.0 →氧化糖 RQ=0.85→一般饮食 RQ=0.71→氧化脂肪 RQ=0.80→长期饥饿
有氧氧化 1mol葡萄糖
(脑、一般情况下)
CO2+H2O+ E 38mol ATP 乳酸+E 2mol ATP
无氧酵解
(剧烈运动、RBC)
2)脂肪:次之(30%)
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供给能量。
肝脏
脂肪酶 甘油
糖异生或直接进入糖的氧化分解
β氧化 乙酰辅酶A 入三羧酸循环
脂肪 脂肪酸
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
1.体温的昼夜变化
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 温的昼夜节律(日节律)。
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在任何动物身上都存 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 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一天中体温在下午达到顶峰,到夜 里熟睡时到达最低点。研究发现在完全与外部时间线索隔绝 的条件下,人依然能够显示出日节律。然而,有趣的是在这 种隔离的情况下,周期改为25小时。但是当再次看到光线 时,生物钟又恢复到24小时的日周期。
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
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一)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人体的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shelltemperature)。
表层温度不稳定,各部位之间的差异也不大。
在环境温度为23℃时,人体表层最外层的皮肤温度,如足皮肤温度为27℃,手皮肤温度为30℃。
躯干为32℃,额部为33-34℃。
四肢末稍皮肤温度最低,越近躯干、头部,皮肤温度越高。
气温达32℃以上时,皮肤温度的部位差将变小,在寒冷环境中,随着气温下降,手、足的皮肤温度降低最显著,但头部皮肤温度变动相对较小。
皮肤与局部血流量有密切关系。
凡是能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变化或精神紧张等)都能改变皮肤的温度。
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
相反,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因而上升,同时起到了增强发散体热的作用。
人情绪激动时,由于血管紧张度增加,皮肤温度、特别是手的皮肤温度便显著降低。
例如手指的皮肤温度可从30℃骤降到24℃。
当然情绪激动的原因解除后,皮肤温度会逐渐恢复。
此外,当发汗时由于蒸发散热,皮肤温度也会出现波动。
机体深部(心、肺、脑和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称为深部温度(core temperature)。
深部温度比表层温度高,且比较稳定,各部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这里所说的表层与深部,不是指严格的解剖学结构,而是生理功能上所作的体温分布区域。
在不同环境中,深部温度和表层温度的分布会发生相对改变。
在较寒冷的环境中,深部温度分布区域较缩小,主要集中在头部与胸腹内脏,而且表层与深部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
在炎热环境中,深部温度可扩展到四肢。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由于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它们的温度略有差别,但不超过1℃。
在安静时,肝代谢最活跃,温度最高;其次,是心脏和消化腺。
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前言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
医学本科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根据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大纲所列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讲授,可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进行学习。
下划直线的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下加点的部分是熟悉的内容,其余部分是了解的内容。
各层次内容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为:掌握的内容:为重点内容,要求对该内容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并能举一反三。
熟悉的内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了解的内容:要求记住内容梗概,懂得一般概念。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第四节..........体内的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跨膜信号转导概念的提出。
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第三节细胞的跨膜电变化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的传导: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局部兴奋及其特.......性.,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引起和收缩机制: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骨骼肌细胞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前负荷或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长.度.-.张力曲线..-.速度曲线....,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肌肉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张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体温
(二)体温正常值及生理波动
【1】正常体温
直肠温 36.9-37.9 ℃ 口腔温 36.7-37.7 ℃ 腋 温 36.0-37.4 ℃
可信度 :直肠温>口腔温>腋窝温
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 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4
意义:体温的相对
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 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 进行的必需条件。 T < 22℃→心跳停止 T > 43℃→酶变性而 死亡 T = 27℃→低温麻醉
深部温度(受控对象) 体温 温度感受器
32
33
气温下降 散热过多
体温趋于下降
冷感受器兴奋
发汗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
血管收缩 代谢增强
大脑皮层 寒战 行为调节
产热增多 散热减少
温 趋 于 正 常
体温调节过程(以环境温度下降为例)
34
温度习服 • 热习服
热习服(heart acclimation)是指机体长期生活或 者工作在炎热或高温环境后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如长期在热带地区工作的矿工,对高热环境逐渐 忍受。热习服表现为皮肤血流量增加;引起发汗 的体温阈值降低,发汗量增加。此外,醛固酮分 泌增加,汗液中钠盐含量减少,尿量减少。
22
2.生理散热 (2)发汗:
特点: 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身体热量,可意 识到的又称可感蒸发 寒冷或温暖情况:无汗液分泌或少量 安静状态:环境温度300C时开始出汗, 速度取决于参加活动汗腺数量和活动强度 影响因素: 劳动强度、环境温度、湿度、风速 劳动(气温200C) 、气温 出汗速度 散热湿度 衣着多蒸发困难(气温250C)出汗 风速 蒸发容易 出汗
第九版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
Ⅰ
+ + + + +
Q
+
Ⅲ
+ +
Ⅳ
+
F0
NADH+H+
NAD+
Ⅱ
延胡索酸 琥珀酸
-
- - -
- 1/2O2+2H+
H2O
F1
基质侧
ADP+Pi ATP H+
生理学(第9版)
ATP:重要的贮能物质和直接的供能物质
1mol ATP可释放 52.3kJ 能量 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 CP):由肌酸和磷酸合成,主要存在肌 肉和脑组织中,是含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不能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能量过剩 ATP 能量不足 ATP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 CP
• 开放式测定法:用气量计测出呼出气量并进行气体分析
• 闭合式测定法:通常测定6分钟的耗氧量
肺量计模式图
生理学(第9版)
能量代谢率的简便测算方法
1.蛋白质代谢量忽略不计,测定耗氧量和CO2产生量→计算出呼吸商 (NPRQ)→查表得出氧热价 产热量=耗氧量×氧热价 2.混合食物NPRQ视为0.82,则对应的氧热价是20.19kJ/L,故只需测得一 定时间的耗氧量,即可算出该时间的产热量
• 由糖和脂肪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及耗氧量的比值 • 通常将蛋白质的代谢量忽略不计,进食混合膳食的非蛋白呼吸商约为0.82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价 NPRQ 0.707 0.71 0.72 … 氧化的糖(%) 0.00 1.10 4.75 … 氧化的脂肪 (%) 100.00 98.90 95.20 … 氧热价 (kJ/L) 19.62 19.64 19.69 …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33
体温调节
一、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一) 体 温
正常新陈代谢要求在一定 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哺乳动物 的体温超过42℃或低于25℃, 将引起代谢严重障碍甚至死亡。
所以,正常的体温对于生命 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机体 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34
体温调节
二、动物体温的生理波动
V糖(物理)=V糖(生物) V脂肪(物理)=V脂肪(生物) V V 蛋白质(物理) > 蛋白质(生物)
13
表6-1 三 种 营 养 物 质 氧 化 时 的 几 种 数 据
产 热 量 ( KJ╱ g) 营 养 物 质
物 理 热 价生 物 热 价营 养 学 热 价 ※
糖 17.17
蛋 白 质 23.45 脂 肪 39.77
大家好
1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Temperature regulation)
能量代谢 动物体温的生理波动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体温恒定的调节 外界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2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 转移、储存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 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 ❖ 新陈代谢包括: ❖ 物质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 能量代谢(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3
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机体能量的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 化分解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 体主要利用糖(70%)和脂肪(30%)供能,少量的能量 依靠蛋白质分解供给。
既然机体消耗的能量都是来源于食物,是否可 以用每天摄取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来估测机体能量的
? 消耗率呢
体温及其调节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一)体温的概念和正常值 Ⅰ.体温:① 体表温度:体表及体表下结构(如: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特点:波动范围大,各部分温差大 ② 体核温度:人体深部(如:内脏)的温度特点:相对稳定,但代谢水平越高则温度越高 肝脏为全身中最高(38℃左右),脑次之 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的比较: Ⅱ.正常值: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临床上常用直肠、口腔、腋下来代表体温。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1.昼夜波动: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律 清晨2—6事体温最低 午后1—6时体温最高2.性别:(1.成年女子的平均体温比男子约高0.3℃(女性皮下脂肪较多)(2.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动(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孕激素) 3.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温逐渐降低4.其他影响因素:肌肉活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睡眠,麻醉药。
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产热1.主要产热器官:● 来源:体内的热量是由三大营养物质在各组织器官中进行分解代谢时产生的。
● 产热器官 安静时:内脏和脑(肝脏产热量最大,肝血液比主动脉告0.4—0.8℃) 运动和劳动时:骨骼肌(表7—5) 2.机体的产热形式: 基本形式① 基础代谢产热②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产热 ③ 肌肉活动产热 在寒冷环境下的特殊形式稳定性 相对温度体表温度 易受环境温度或集体散热的影响较低体核温度相对稳定较体表温度高测量方法正常值(℃) 测直肠温度 插入直肠6cm 以上 36.9—37.9 测定口腔温度 体温计放于舌下36.7—37.7 测定腋下温度腋窝密闭,至少10分钟,干燥36.0—37.4● 战栗产热:骨骼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特点:伸肌屈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产热量高 ● 非战栗产热(代谢产热):褐色脂肪组织产热量最大,约占非战栗产热的70% 意义:对新生儿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3.产热活动的调节1) 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体温及其调节》课件
2 管理措施
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足休息、注意保暖等。
结论及未来展望
对体温调节的理解
掌握体温调节的机制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前提。
未来研究的方向
寻找更加精准的体温测量方法、入研究体温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等。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体温逐渐降低。
2
体温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夏季体温略高,冬季体温略低。
常见的体温相关疾病
发烧微热
温度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 38℃。
发热
温度超过38℃,可能由病毒、 细菌感染引起。
低体温症
温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由长 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或身体 代谢障碍引起。
体温的评估和管理
1 准确性评估
内分泌系统
2
平衡体温。
通过神经调节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等 内分泌器官来调节体温。
体温调节的过程
体温调节的步骤
扩张或收缩毛细血管、汗液分泌、肌肉抖动等调节 体温的过程。
体温失调的原因及影响
感冒、发烧、药物影响、身体疾病等引起体温失调, 可能导致代谢障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体温的生理变化
1
体温随年龄的变化
《体温及其调节》PPT课 件
本课件将深入探讨体温及其调节的机制、生理变化、常见疾病等内容,为您 全面解读人体温度管理。
体温的概述
定义
体内温度的平衡状态。平均值为36.5~37.5℃。
测量方法
口腔、肛门、腋下、耳朵、额头等多种测量方 式。
体温调节的机制
1
自主神经系统
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内容精要
⽣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内容精要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第⼀节能量代谢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是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
⼀、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能量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物的糖、脂肪,蛋⽩质少许。
能源物质(G 、F 、P )未利⽤的能量(5%)O 2 能量释放⾃由能(95%)热能散发(50%),维持体温CO2+ H 2O 肌⾁收缩化学能(45%)贮存神经传导释放转移贮存利⽤(1)糖吸收后⼤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于肝和肌⾁中。
糖类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机体所需的能量70%由糖提供。
在机体内,随着供氧情况的不同,糖分解供能的途径也不同。
糖的的供能途径包括有氧氧化和⽆氧酵解。
氧充分GS —————— CO 2+H 2O+ 能量缺氧GS--------乳酸(称⽆氧酵解),释放少量能量。
剧烈运动,虽呼吸增强,但仍难以摄取⾜够的O 2,这时⾻骼肌的运动依靠于糖酵解。
(2)脂肪体内贮存和供能的主要物质。
脂肪是体内各种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形式。
贮存在脂质中的能量占体内贮能75%。
⼀般情况下,机体消耗的能源物质约40~50%来⾃脂肪,是短期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
(3)蛋⽩质分解产物主要是氨基酸。
⼀般情况下,主要⽤于合成组织、细胞的主要成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不能进⾷或体⼒极度消耗⽽体内的糖原、脂肪储备耗竭时,体内蛋⽩质才被分解供能,以维持必要的⽣理功能。
(⼆)能量的去路虽然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物,但机体的组织细胞并不能直接利⽤⾷物的能量来进⾏各种⽣理活动。
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三磷酸腺苷(ATP)。
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50%以上转化为热能,其余部分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ATP等⾼能化合物的⾼能磷酸键中。
当A TP⽔解为⼆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磷酸时,同时释放出⼤量能量,供机体完成各种⽣理功能,如肌⾁的收缩和舒张,神经传导以及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主动转运等。
高中生物《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某一体温调节现象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如“运动时如何保持体温稳定”、“寒冷环境下如何防止体温过低”等。
3.互动交流:鼓励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5.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存在差异,教学中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体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体温调节相关激素的功能。
2.难点:体温调节机制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过程;实验操作中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
(二)教学设想
-在实验活动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教学评价设想: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5.教学拓展设想:
-结合生物学科的前沿动态,引入体温调节领域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医院、采访医生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体温调节在临床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学竞赛、科普讲座等,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生物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体温异常的情况,如发烧、中暑等,让他们谈谈对这些现象的感受。
生理学 能量代谢和体温生理 体温教案
36.0 – 37.4 36.7 - 37.7
36.9 – 37.9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1、昼夜波动:昼夜节律、日周期 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女性高于男性0.3摄氏度 女性的月周期 -- 月经后期体温升高。
3、年龄 小儿体温高且不稳定,老年人体温低。
4、肌肉活动 剧烈的肌肉活动使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对温度的水平和变化速度都敏感。
2、中枢温度感受器 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
• 存在部位:主要在下丘脑的POAH区。也存于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 结构之中。
• 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接受皮肤和其他部位的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温 度信息,温度敏感神经元也感受所在部位的温度信息。
• 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也受致热原、单胺类物质以及各种多肽的影响。
5、其他:情绪、进食、环境温度等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维持体温恒定。 M=E+R+C+K+W+S
(一)、产热
• 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内脏器官(肝脏) 运动时,肌肉,90%
• 产热形式: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 • 调节: 1、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神经调节:交感神经
的动态平衡。体温调节的基础。
• 行为性体温调节:机体(包括变温动物)在不同的温度环境的姿 势和行为。体温调节的补充,并使人具有预见性。
• 体温调节的生物控制系统
调
体 温
定+
调
点-
节
中
枢
产热过程 散热过程
干扰
体 核 温 度
体温
温度感受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温及其调节课件共48页
体温的生理变异:
机体的深部温度可随一系列条件的 变化而略有变动。
1.昼夜节律:
以(24小时)昼夜为周期,往复出现高 峰—昼夜节律。
体温在2-6时为最低,黎明后上升,白 日较高,18时为最高峰。其原因:
①白日代谢率高,产热多。
②生物钟控制:部位在下丘脑视上核。
(黑暗环境及卧床或彻夜不眠的人仍有 体温昼夜周期性 )
3.散热的调节: ①皮肤血管运动:皮肤温度取决于皮肤 血管的血流量。
环境温度→刺激皮肤感受器 ↓
体温调节中枢→交感神经 ↓
改变血管口径 →改变血流量
↓ 影响散热
②汗腺分泌: 发汗分为:
A 温热性发汗:全身。 B 精神性发汗:额头、手掌、足底。
发汗中枢主要在下丘脑,支配汗腺的交感神 经节后纤维为胆碱能纤维,
2.性别:
女性比男性体温高0.3℃,女性且有体 温周期性波动,与其血液中孕激素及其 代谢物水平有关,也是在生物钟控制下 进行的。
月经前体温 > 月经期体温 > 排卵期体 温。排卵后体温突然升高。
临床上用连续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来 检验有无排卵及排卵期。
3.年龄
婴、幼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 完善,应加强保温。
④ 环境温度:20-30℃时能量代谢产热最稳定, 温度升高或降低产热均增加。 寒冷→肌肉紧张→寒战→产热↑ 温度升高(30-45℃)→
体内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产热↑ →发汗及 循环机能增强。
⑤ 内分泌:
甲状腺素↘
血糖升高、利用率提高→产热增加
肾上腺素↗
三.机体的散热过程:
1.散热部位:
①皮肤:血液流经皮肤血管。 90%的热量经皮肤散出,为机体的 主要散热部位。
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二)体温的测定
临床: 直肠温度:36.9-37.9℃ 口腔温度:36.7-37.7℃ 腋窝温度:36.0-37.4℃
实验研究: 食管温度——体核温度的一个指标 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
(三)体温的生理性变动
1.昼夜变化: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3.年龄差异 4.肌肉活动与精神活动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在一定时间内,机体CO2 产量与O2耗量的比值 非蛋白呼吸商(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糖 和脂肪氧化(非蛋白代谢)的CO2产量与O2耗量的比值。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的几种数据
───────────────────────────
物质
耗氧量 (L/g)
产(CLO/2g量)
物理热价 (KJ/g)
生物热价 氧热价 (KJ/g) (KJ/L)
呼吸商 (RQ)
───────────────────────────
糖 0.83 0.83 17.0
17.0 21.0 1.00
脂 肪 1.98 1.43 39.8 39.8 19.7 0.71
(一)肌肉活动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影响最显著 (二)环境温度
躺卧 开会 擦窗子
2.73 3.40 8.30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洗衣 扫地
9.89 11.37
体温及其调节
(三)体温调定点
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调节 器,PO/AH的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在体温 调节中起调定点的作用。
调定点:控制体温稳定的平衡点。
如调定点设定数值为37.0℃,当体温超过 37.0℃时,刺激热敏神经元兴奋,使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将体温调回到37.0℃。当体温低于 37.0℃时,则刺激冷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增 加,散热减少,将体温回升到37.0℃。
麻醉药物能降低体温,因此,对于麻醉手术的患者, 在术后一段时间,要特别注意保温护理。
女子一个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的变 化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一)产热过程 安静状态时,主要的产热部位 是脑和内脏器官。肝脏的代谢水 平最高,产热量最大。 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 的产热器官,其产热量可由平静 状态下的18%提高到90%。
2.散热过程的调控
(1)皮肤血流量的调节 皮肤的血流量对体热的散发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机体主要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紧张度来控制皮肤 血管口径,从而改变皮肤的血流量。
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皮肤血管 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表层温度降低,形成阻 热层,发挥隔热器的作用,使散热量大幅度下降, 防止体热散失; 在炎热的环境中,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皮肤 小动脉舒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流量增加, 有大量热量从机体深部被血流带到体表,皮肤散 热能力显著增加,以防止体温升高。
一、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 1.测定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2.正常值:直肠温度正常为36.9~37.9℃, 平均37.4℃,比较接近机体深部温度;口 腔温度一般比直肠温度低0.3℃;腋窝温度 一般又比口腔温度低0.4℃。 3.正常人腋窝温度为36.0~37.4℃,是可 以超过37℃的,所以遇到腋窝温度稍高于 37℃的人,在确认是否有低热的问题上要 持审慎态度。
生理第07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1.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
的因素,机体任何轻微活动,都可提高能量代谢 率。运动或劳动时,机体耗氧量显著增加,剧烈 运动或强劳动时,短时间内其产热量比安静时可 增加数倍到十数倍。
• 2.精神活动 精神和情绪活动时能量代谢有显
著影响。因为脑的能量来源主要靠糖氧化释能, 安静思考时影响不大,但精神紧张时,如激动、 烦恼、愤怒、恐惧及焦虑等,产热量增多,能量 代谢率增高。
• 3.对流(convection)散热 机体借空气或液体
流动带走人体周围已加温的热空气,称为对流散 热,是传导散热的特殊方式。
• 4.蒸发(evaporation) 在任何条件下液体变为气 体蒸发时都带走一定的热量,此种散热方式称为 蒸发散热。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酒精擦浴降温 即此道理。蒸发散热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 • (1)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 不感蒸 发是指液体中的水分直接渗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 等表面而被蒸发,并不被人们觉察,是持续进行 的一种散热方式,故称不感蒸发。
•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 肌肉活动,精神紧张和环境温度等不同而异。
• 1.昼夜变化 在一昼夜中,人体的体温是周期
性波动,清晨2时~6时体温最低,午后1时~6时 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体温的这种昼夜 周期波动称为昼夜节律或日周期。
• 2.性别 女性基础体温高于同龄男性体温0.3℃且 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排卵前体温下降, 排卵后体温上升,原因是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性 变化产生。 • 女性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曲线图
• 2.体温调节中枢 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各级部位,其基本 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 度敏感神经元,既能感受它局部组织温度变化的刺激,又 能对其他途径传入的温度变化信息整合处理,因此, PO/AH现被认为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 • 3.体温调定点学说(Set-point theory) 调定点学说体温 恒定的调节是通过机体内体温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的,体 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中有个调定点,即 事先将调定点定在一个规定的数值(如37℃)。如果体温 偏离此数值则由反馈系统将偏差信息送到控制系统,然后 经过对受控系统的调整来维持体温恒定。关于调定点的机 制尚未清楚。某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的作用就在于阻 断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静状态
运动或劳动
16
1
56
22
18
73
10
2
❖安静时:内脏为主(肝脏最明显) ❖运动时:骨骼肌为主
㈠机体的产热 2. 产热形式
⑴战栗产热: 寒冷环境中主要产热形式
⑵非战栗产热:褐色脂肪分解产热-对婴儿有意 义 其它:基础代谢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食 物特殊动力效应
⑴辐射散热 ⑵传导散热 ⑶对流散热 ⑷蒸发散热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⑴辐射
机体通过热射线的形式将 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 一种散热方式。
散热量取决于
❖ 散热面积 ❖ 皮肤-环境温度差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⑵传导
散热量取决于
❖ 接触面积 ❖ 温度差 ❖ 导热性
冰帽——降温 脂肪 —— 保温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 、体温的概念: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体内任何组织或内脏的温度取决于: 1.局部的代谢水平 2.通过该部位的血流量和血液的温度 3.与周围组织间温度梯度的大小
一、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一)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1.表层温度
❖ 随环境温度变化 ❖ 各部位差别较大
㈠机体的产热 3. 产热的调节
⑴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⑵神经调节: 寒战中枢兴奋引起寒战
兴奋交感神经
㈡机体的散热
1. 散热途径
主要:通过皮肤 少量:通过呼吸、尿液、粪便
㈡机体的散热
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尿道
85% 13.5% 1.5%
皮肤散热在维持体温的稳定中起主要作用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⑤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 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 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⑥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③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然升达高峰后持续 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 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④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是指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 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 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的体温曲线类 型,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常见的热型
①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 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②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 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 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的体温曲线类型,常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㈡机体的散热
机体内热量到达皮肤的途径
1、热传导 机体大多数组织的导热性与水的导热性 相等,脂肪的导热性差,肥胖的个体皮下脂肪多, 体内热量不容易到达皮肤。
2、皮肤的血液循环 受神经支配:炎热环境,交感 神经紧张性降低,血管舒张,散热增加;相反,寒 冷环境,血管收缩,皮肤温度降低,散热减少。
㈡机体的散热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㈡体温的生理变动
1.昼夜变化-昼夜节律
特点: 清晨2~6时体温较低, 午后1~6时较高。
中枢: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㈡体温的生理变动
2.性别
特点:
❖女性>男性 ❖女性体温的月周期
㈡体温的生理变动
3.年龄
特点:
❖儿童、青少年体温较高,老人体温较低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
注意保温
㈡体温的生理变动
4.肌肉活动
特点:
❖活动时体温较高
㈡体温的生理变动
5.其他因素
麻醉时体温下降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温度和进食等 小儿哭闹时体温测量不准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神经、体液调节
产热
散热
产热和散热的相对平衡
㈠机体的产热
1. 主要产热器官
几种组织器官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
组织器官
脑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重量(占体重的%)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发汗的类型: 1、温热性发汗: 体内外温热性刺激引起的 发汗,是全身的小汗腺都分泌汗液的现象, 生理意义 蒸发散热,调节体温。 调控中枢: 下丘脑的发汗中枢。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2、精神性发汗 由于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引起的发汗 一般无潜伏期,与体温调节无关 发生部位 掌心 、足底、 前额、 腋窝 中枢 可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
⑶对流:通过空气流动实现热 量交换的方式
散热量取决于
❖ 风速 ❖ 温度差 ❖ 散热面积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环境温度高于表层 温度时怎样散热?
答案:
40
唯一散热方式——蒸发
40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4)蒸发散热 evaporation
概念 水分从体表气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 一 种方式。 1g水蒸发可吸收热量 2.43kJ。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发汗: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又称可感蒸 发。
汗腺分布:大汗腺,腋窝、阴部及乳头等
小汗腺 ,全身的皮肤,手心和足跖突出 汗腺总数相等于一个肾脏的重量,约200~250万个 分泌能力最强的部位:躯干、四肢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汗液
组成:水分99%,固体成分1%。固体 成分中主要为 NaCl, 少量为尿素、乳 酸、脂肪酸等。
2.核心温度
❖ 相对稳定 ❖ 各部位差别小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体温的正常值 直肠温度: 36.9 ~ 37.9℃ 口腔温度: 36.7 ~ 37.7℃ 腋窝温度: 36.0 ~ 37.4℃
㈠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 37.3~38摄氏度为低热, 38.1~39摄氏度为中度发热, 39.1~41摄氏度为高热, 41摄氏度以上为超高热。
当环境温度≥体温时,蒸发是机体唯一的散热方 式。
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两种。
2. 皮肤主要散热方式
1、不感蒸发: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黏膜表面渗出 而被气化的形式。 每天约1000ml
临床:补液病人应考虑每天丢失的体液 婴幼儿更容易缺水,应及时补充。 不能分泌汗液的动物,不感蒸发是重要散
热 途径,如狗热喘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