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容性,两者都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与先进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基础。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始终是重大时代课题。
从革命、建设、改革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逐步走向深入。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共同发展,而且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时期社会形态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着一国的社会制度,同时也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组织多层次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努力营造强有力的舆论氛围,用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先锋榜样作用,首先要善于利用政策、法规导向,使做好事得好报、使好人有好报,弘扬社会正气,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本国的价值体系写进法律。
再次,要对领导干部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加以考核,在各类评优评先中有所体现。
最后,要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高校各领导干部编写读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教材,进课堂、进书店。
要做好宣传工作,语言要尽量中国话、民族化、时代化,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理,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形式层面融合(一)注重家庭教育的熏陶从总体上讲,人的一生要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对于家庭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一、引言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并讨论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具有科学性质的思想体系,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研究和实践。
其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论等。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变革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演进。
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中华民族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文化、诗词歌赋等。
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影响最深远,儒家强调仁爱、孝顺、忠诚等美德,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差异。
首先,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都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追求社会进步。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
然而,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对社会生活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塑造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
创新不是割裂传统,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传统文化创新应该注重时代需求,融入现代科技和现实生活,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例如,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表演艺术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七、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
通过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找到新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二者存在的相通性和结合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能够结合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与儒家”大同”世界具有相似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相通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论与中国传统”重人主义”具有亲和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通性实质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学术界的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一从特点来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与中国的历史特点、经济、政治等具体特征相结合;二从表现形式来看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表达方式的民族化,传播方式的民族化,理论形态的民族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三从中国化的本质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总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
[1](p4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凝聚力,[2]它是世界文化中惟一经历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的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它的本质来看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重要组成本分,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始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产生并形成于西方机器大工业时代,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属于西方文化范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艺术学院环艺14-1班贾鲁宁 3141062326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统治阶级的完善理论思想,我认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功能:第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做理论支撑;第二与本民族存在文化契合点。
关于第一点,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做到了,几乎所有原理的第一点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理论依据。
第二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哲学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在辩证法和唯物论方面的相通性。
其次是以人为本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视人为万物的中心,人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和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
然后是注重实践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特别重视实践,把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观念在中国古代表现在对知行观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
最后是社会理想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大同世界。
这种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虽不是等同意义的社会,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在精神上存在着这些相通性,从而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可以理解为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以构建一种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点又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体系。
首先,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和实践指导,其核心是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追求人类解放和幸福。
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两者都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因此将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之融入到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
其次,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可以在思想观念上实现资源的互补和相互促进。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人文关怀、家国情怀等方面的价值观念,而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人类解放等方面的价值观念。
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这些方面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提供更深厚的文化基础。
最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变革和革命实践,可以引导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发展,促进其融入到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进步。
总之,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和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又是理论的检验标准和发展源泉。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主张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的结果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和完善理论。
正是基于这一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当今时代的中国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认识都不能超出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社会历史条件的本质特点就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所强调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首先强调的是“知”,即指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来指导行为。
而这种“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所谓的“知而行之”,即只有通过实践来得到验证的知识才是正确和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理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上是高度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虽然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异曲同工之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都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它们都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必将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这两者之间的共通点,不断开展探讨和研究,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一、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
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
古代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
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
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
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二、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为什么说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说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和内容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首先,从哲学理念上说,两者都强调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而中国古代就有诸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这样强调福祸、动静辩证关系的名句;马克思主义强调事物是对立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而在中国文豪苏轼就曾在他的《颜乐亭》中说:“美必有恶,芬必有臭”,说明美好与丑恶,芬芳与腐臭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有量变引起质变的重要思想,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类的名言警句则十分明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量变与质变的思考。
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相当多的共同点。
比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是研究人的本性。
以人为本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与核心内容,同时也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还是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言都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这些都是两者“以人为本”思想的共识。
又比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句不绝于耳,这是都十分重视实践的表现。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是具有很多的共性的。
当然,我们要看到,除去文化的相似性,二者在社会理想上的相似性更是加速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进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社会发展的至高理想是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社会,是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是一个“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是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探究,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有着基本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变革的。
其评价标准是是否符合无产阶级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地,在儒家传统文化中,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一定要具备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的关注程度非常相近。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其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便是人们应当享受平等、自由、公正的待遇和权利。
同样地,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儒家积极推崇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强调社会中的人应当尊重他人,遵守礼仪,注重公正。
最后,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拥有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能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儒家传统文化注重的是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不管是在马克思主义还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历史都被看作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和学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思考和经验。
在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主要有三点:第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基本的认识和评价标准;第二,对于人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具有关注程度;第三,拥有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和理解中发掘这些相互共通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借鉴其中的精华,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探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范式差异、耦合共性及融通路径
2020年11月Nov.2020克拉玛依学刊JOURNAL OF KARAMAY 第10卷第6期Vol.10No.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的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在历史谱系、学理基础和话语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等层面又不谋而合。
如何打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质壁分离,促进二者的融合和共生、对话与交流,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予以关注和回应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范式差异打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交互壁垒,走向二者的融合与共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唯有在彼此的不可通约性中解读其范式差异才能谋求融通的契机和动力。
(一)历史起源背景层面的差异历史背景往往蕴含着促进事物发生与发展的动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脱胎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在历史背景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欧正处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大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机器化大生产日益代替自给自足的小作坊和家庭手工业生产,资本主义统治的力量已将触角伸向各个收稿日期:2020-11-04作者简介:吴大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严肃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议题。
二者在历史发轫背景、学理基础和功能定位上存在一定的范式差异,但在实践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等方面又表现出强烈的共通性。
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积极构建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体,从主体力量、融通形式和融通主题上下功夫,努力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抗与冲突,积极促进二者的融通与交流。
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传承。
将这两者相结合,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首先,在价值观念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共同富裕、公正平等的社会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相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兼容并包、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可以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提供重要借鉴。
其次,在社会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人民的解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可以提醒我们,在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人与人的平等和公平,还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再次,在教育培养方面,马克思主义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塑造人的品德修养。
将二者结合,我们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才,使他们既具备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最后,在外交交往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反帝斗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和平合作、互利共赢。
这可以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倡导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提供有益启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为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提供指导。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同时也要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只有在这样的合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对两者的传统发展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思路。
下面将继续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在社会制度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了仁义道德、礼儒均衡的治理理念。
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2019年文档
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 内容提要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奠定了 传统文化转型的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共 性在于文化精神的相通。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 造和提升, 充分“激活”了传统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内容, 使其 通过转型而获得了新的生存形式和生命活力, 同时,通过中国化 重新塑造自己的结构和形式,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与中国文化熔为一体。
绝。
然而,随着中国历史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这种 传统文化在明末清初之际开始走向低潮。
中国已无法自我产生出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以期实现西方物质文明与东方制度、 观念的统一,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 之所以在纷繁复杂的外来社会思潮中迅速选择、接受、传播、信 仰和奉行马克思主义,并使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形式 上有着某些契合, 在精神上融通, 因而能够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与马克思主义相交、相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几千年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绵延不种堪与西式现代化相抗衡的思想文化资源。
面对鸦片战争后内 忧外患的形势, 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曾尝试以西方的资本主义文 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一致性,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探寻。
下面择其要者述之。
1、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天下一气”。
这种思想已经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古代思想家则从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力求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学说既显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民族特色,又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性。
他如《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的军事典籍更是闪耀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并阐述其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阶级斗争的存在以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唯物论和辩证法,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存在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历史经验,诸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平衡、仁爱、孝道等价值观,在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观念。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平正义、个人价值实现等要素。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和谐”等价值观相联系,可以形成合理的融合,提升社会道德风尚。
2.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观念与此相契合,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这些观念,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精神家园,包括文化经典、诗词歌赋等。
可以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对现代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1.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让中国人更加了解和认同自身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2年版,第94页。
卢麒元:中国拥有非常优秀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王国炎: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者的基本含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
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 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 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 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 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 表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 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成果,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样
式都具有西方文化的特点,这些形式与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固 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差异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马克 思主义作文化改造,使其理论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融合 于 中国文化的血脉中,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恩格斯强调,每个 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饰。列宁说“对于 俄国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 它提供的只是一般的知道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 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康有为写了《大同书》,设想未来的大同社 会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剥削的社会。生产力高 度发达,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很高。国界消灭,全世界统一于一 个“公政府”之下,没有战急。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 度,没有贵贱等级。男女完全平等,家庭已消灭,不存在父权、 夫权压迫。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辩证法传统,其核心思想就是“中庸之道”。 孔子也承认事物有矛盾、有对立面(“两端”),但孔子否认矛盾存 在的意义,更反对“两端”之间的矛盾斗争。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一方面,在理论的共通性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契合之处;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可融合性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亦存在契合之处。
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二者存在很大的契合。
这种契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传人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指导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的根本职责在于用所谓的理论来改变这个世界,绝非只是解释世界。
基于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契合点的根本意义应该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探索其在未来发展中,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索以及适合社会发展文化的实现途径。
一是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得本质在于其在特定的历史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作为人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价值。
它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性,而又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生活的一些物质表现。
在这种区别的过程中,人的劳动和依存社会的能力成了人的本质属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过程中,也提出人对于自然欲求的节制或适可而止的理论,关于“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等原则的阐释,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一致的。
二是对于“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论述,有孟子论述中的“人性善”论,有荀子提出的“人性恶”论,有孔子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这些都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提升,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友爱,讲道义,有礼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表里如一等等。
这些也是人社会性的一个表现,这样的道德或者伦理要求的体现也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也有笼统的社会规范的概括,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恰恰是从更为具体、全面的层面上对其做出了很好的补充,这种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教化作用,二者是存在很好的契合点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的融合摘要在中华民族短暂而又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始终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身影。
马克思主义以其开放兼容的特质,与富含民族底蕴和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东方的土壤中相遇融合、日渐茁壮,结出饱含中国特色的果实。
二者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多可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实现现代化的更多适配性选择。
而二者的融合不是偶然或随意的糅合拼接,反而深刻体现了二者内在共通,特别是在理论之下哲学内核的相连相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共性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独有的民族智慧与坚韧的民族品格,在悠远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赋予了中华儿女不朽的民族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土壤中生根,旨在万千无产阶级、以致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虽然来自不同的土地,但二者追求皆为“人”。
二者的融合不是偶然,而是其哲学特性中注定的内在链接。
一、辩证共性下的融合提及辩证法,哲学史上闪现过众多各异的思想火花。
就其突出代表而言,很难跳过马克思创造性地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唯物辩证法。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辨证的思想也早有显现。
道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对应一致;辩证法中揭示的普遍联系于永恒发展,也不难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发现——老子在《道德经》中用顶真的文法道出了万物的联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正与老子提及的“福祸相依”一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则是量变质变规律的清晰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朴素辩证法以本体论这一共同哲学基础,在探索世界解释世界的道路中,以不尽相同的方法、呈现形式,最终实现了辩证的殊途同归。
二、“人民性”的融合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人民至上的鲜明政治立场中;也体现在高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中形成了群众史观。
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指出二者在关注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接着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融合路径与方法,并探讨了融合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强调融合的重要性。
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通点、可能性、路径、方法、影响、意义、困难、挑战、历史发展、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和谐、崇尚道德等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强调的阶级斗争、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基本原理有着一定的共通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有望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拓展和发展。
通过对两者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可以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注入新的动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社会奠定基础。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正是在这些挑战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融合的可能性,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
中的这些问题将在以下正文部分中展开讨论。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社会正义和变革的理念,如“仁爱”、“仁政”等。
这些都体现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和对社会改进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二、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三、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四、我们知道,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 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 “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 等等。
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 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
古代的平均思想, 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
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
均平作为一种文化, 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
这种文化, 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 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 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六、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和思想体系。
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19世纪末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科学理论,它对社会历史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自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但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仁爱”、“和平”、“公正”等价值观念,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的是“共产主义”、“平等”、“公有制”等理念。
虽然表达方式和实现路径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
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社会观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理念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也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因素,使得其发展具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冲突和争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忍让”、“和谐”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革命等概念相抵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等级观念”等因素也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念相矛盾。
因此,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有着关注。
然而,在具体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争议。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因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艺术学院环艺14-1班贾鲁宁 3141062326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
一个统治阶级的完善理论思想,我认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功能:第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做理论支撑;第二与本民族存在文化契合点。
关于第一点,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做到了,几乎所有原理的第一点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理论依据。
第二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哲学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在辩证法和唯物论方面的相通性。
其次是以人为本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视人为万物的中心,人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和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
然后是注重实践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特别重视实践,把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观念在中国古代表现在对知行观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
最后是社会理想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大同世界。
这种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虽不是等同意义的社会,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在精神上存在着这些相通性,从而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伟大融合。
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的社会主义文化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但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表现形式,在哲学层次上有着共通或者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间有大量的相通之处,也正是这些相通之处奠定了中华民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就常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联系起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日益形成的农耕文化。
马克思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是实践思维方式。
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高度的相通性,文化也必然具有高度的相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