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作高大模板支撑时应注意的事项

合集下载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2-03-31T03:23:00.645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25期(上) 作者:李桃[导读] 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李桃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摘要: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基于本工程的高支模施工过程,对模板支撑系统形式的选择依据进行了说明,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主要总结了架体搭设技术、梁柱模板安装技术、悬挑工字钢支撑平台施工技术、圆弧边梁支护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技术要点,以期为日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外挑结构;悬挑工字钢;施工技术要点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LI Tao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5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63, China Abstract: Huadu Central Axis Project C block T3 group civil engineering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 V8 podium has an overhang structure, and adopts a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in the form of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ed by lower struts. The formwork support height is 9.5m, which belongs to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is project,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forms is explained, and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frame erection technology, beam-column formwork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 plat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c edge beam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overhanging structure, cantilevering I-beam,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引言建筑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建造高度与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也趋于多变,导致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作高大模板支撑时应注意的事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作高大模板支撑时应注意的事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作高大模板支撑时应注意的事项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关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评审。

目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高大模板的支撑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比较普遍,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特点,就可能发生模板支撑坍塌的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

笔者在参与高大模板的支撑设计、方案评审及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也有所体会。

所以,在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高大模板支撑时,从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搭设到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都应做足安全技术措施,务求万无一失,确保施工安全。

1、支撑设计计算方面应注意的事项:1.1材料的取值。

目前我们施工中普遍使用的都是规格为Ф48*3.5的钢管,但因旧钢管使用时间长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锈蚀,钢管的有效壁厚一般达不到 3.5mm,即使是新购置的钢管壁厚也很难达到3.5mm,一般壁厚在3.0~3.5mm之间,《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下称《规范》)8.1.2规定,壁厚小于3.0mm及锈蚀深度超过0.5mm的钢管是禁止使用的,在施工过程中也还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为使模板支撑的设计做到安全合理,在计算取值时,钢管的壁厚取3.0mm较为合适。

1.2立杆间距及水平纵横拉杆步距的设置,一方面要满足立杆的承载力及支撑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施工时便于工人攀爬操作。

立杆间距过小、水平拉杆步距过大或立杆间距过大、水平拉杆步距过小均不便于施工操作。

1.3支撑系统的支承面应进行承载力的验算。

同时,支撑立杆下还应垫钢板或5cm厚的木板,避免局部立杆下沉变形造成支撑系统整体坍塌。

1.4除应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外,还应对模板的底板、托梁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以保证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整体安全。

模板支撑架施工控制要点

模板支撑架施工控制要点

模板支撑架施工控制要点一、模板支撑架介绍模板支撑系统是伴随着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的,是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设备。

1、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不安全:立杆与横杆采用扣件连接,立杆采用一字扣件连接,稳定性差不环保:主龙骨多为100x100木方,木材投入量大老旧率高:已在市场流通多年,腐蚀严重,壁厚普遍小于3mm功效低:搭拆过程中需要拆装扣件,搭拆速度慢损耗高:连接扣件与钢管分开,扣件丢损率高不灵活:立杆高度受市场钢管长度限制,高度模数组合不灵活2、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碗扣式支架是是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研究设计,1984年通过部级鉴定,是多年来建筑行业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支撑架系统•该支架设计了带齿碗扣接头,不仅拼拆迅速省力,而且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可靠,避免了螺栓作业,不易丢失零散配件,使用安全,方便经济。

碗扣架为工具式脚手架,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搭设质量的影响;但受产品模数的限制,其通用性差,配件易损坏且不便修理。

并且市场的碗口架缺乏配套斜杆等专用配件,大多需要与钢管扣件架组合使用,降低了其实际承载力。

3、门式架钢管支撑体系门式架在我国南方地区多有应用。

门式脚手架属于标准定型组件,搭设操作简便,工效高,其所用的交叉斜杆截面尺寸小,经济性好。

但作为工具式定型产品同样存在通用性问题,且由于其立杆大多为042.0钢管,其专用扣件市场供应不足。

4、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1、立杆的原材料升级,材质为Q345,表面作热浸镀锌处理,承载能力高;2、节点连接可靠,立杆与水平杆为轴心连接,配套斜杆连接,提高了架体的抗侧向力稳定性;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3、杆件的系列化、标准化设计,适应各种结构和空间的组架,搭配灵活,由于有斜杆的连接,还可搭设悬挑结构、跨空结构等;4、与其他支撑系统相比,在同等荷载情况下,材料可以节省1/3-1/2,产品寿命达15年。

5、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是针对高层钢筋砼结构施工特点进行设计的,是一种使用操作简易、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建筑模板支撑体系,没有易损配件,耐用性好,能够起到加快模板周转,节省投入、降低人工成本、缩短工期的效果.6、台模台模又称飞模,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

(整理)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整理)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的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体系。

第三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搭设、拆卸、检查、验收和管理等应遵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统一规定》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外,尚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工程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等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第五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应突出工程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内容应包括:地基处理及排水、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架体四周与建筑物的可靠连接、水平与纵向剪刀撑等构造设置、混凝土浇筑方案等,施工方案中应绘制支撑体系搭设详图,有特殊要求的应作详细说明。

第六条支撑体系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设计计算应包括立杆地基承载力、立杆稳定性计算等内容,荷载取值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等不利影响因素。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钢管按Φ48×3.0计算惯性矩、回转半径等截面特性。

当支撑体系落在地面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取值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必要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支撑体系落在楼面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龚 育敏
上海 广 厦 ( 团 ) 限公 司 集 有 2 10 0 18
摘 要: 针对 扣 件式 钢管 模板 支 撑 系统在 工程 实 践 中经常 发生 重 大工 程事 故 的 原 因进行 了分析 ,并 对 其在 施工 中存在 的 常 见 问题 提出 了相应 的解 决办 法 。 关 键词 : 建筑 工程 扣件 式钢 管 高 大模板 支撑 钢 管接 长节 点 中图分类号 : U 5 . T 75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0 —0 12 1 )10 6— 3 04 10 (020 —0 10
12 构 造措 施 不到位 .
1 事故发生的原 因分析
11 设计 计 算不 合理 .
( )由于模板支撑 系统是一种 临时性的结构 , 1 设计 院
的设计 人 员不 负责 进 行此 项 内容 的设计 , 以其 设计 计 算 所
通常是由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进 行的 ,而理论计算往往是
施 工 技术 人 员的 弱项 ,因而在施 工 方案 的 编 制 中容 易 出现
计算长度公式均 为 7(0 + a《 0 H =h 2 ;建筑施工模板 安全技术 )
规范》 G 12 20 ) , ( J 6— 08中 立杆计算长度取为最大步距。这样 J 的计算无法满足稳定安全系数 ≥2 的要求 , . 0 规范中没有考 虑架体的整体失稳影响 ,而模板支撑 系统的破坏形式基本
为整体 失 稳 。所 以 ,基 于这 些公 式计 算 的 结 果是 偏不 安 全
的。
() 3 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地杆和支撑顶部的双 向水平杆不仅对立杆步距有影响 , 也
作者简介 : 龚育敏( 9 8 )男 , 17 一 , 大学本科 , 工程师。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注意事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注意事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注意事项1、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应根据脚手架所受荷载、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要进行清理、平整,并使排水畅通。

对高层脚手架或荷载较大而场地土软弱时的脚手架还应按设计要求对场地土进行加固处理,如原土夯实、加设垫层(碎石或素混凝土)。

(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可调托撑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用长度不少于2 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200mm的木垫板;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2、搭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单、双排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拉固定等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3)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4)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5)当架体搭设至有连墙件的主节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6)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架纵向水平杆应随立杆按步搭设,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2)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JGJ130的规定;3)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设置,并应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7)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2)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3)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4)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技术与安全控制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技术与安全控制

【文章编号】:1672-4011(2008)04-0167-02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技术与安全控制刘屹东(长沙市红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高、重、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中的应用,并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现场实际情况及现有材料等,结合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钢管扣件;高支模;技术与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T U74 【文献标识码】:B1 工程实例长沙某建筑工程天井钢管扣件式模支撑板体系,高20 m,跨度为19m,板面约400m2,根据“湖南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及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属于超高支模架工程,系重大危险源的重点监控对象。

2 模板支撑形式的选择由于梁截面较大,支模高度较高,且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施工,考虑脉冲水平推力和输送混凝土速度快所引起过载及侧压力,若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话,因其为标准构件,受其自身宽度和每组长度的约束,对平面布置有一定限制,很难满足施工要求。

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则具有平面布置灵活、架设效率高、可形成纵横通道等特点,为了确保模板系统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撑系统采用<48、ξ315扣件式钢管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采用顶部带可调上托、底部套150×150×8定型钢板底座的Q235A(3号)钢管,梁底(侧)模板采用18厚夹板,主、次龙骨均采用80×80木枋。

通过调整上托来调节模板支撑的高度。

3技术控制:311 结构布置与计算1)荷载计算:由于模板结构设计属于临时性结构设计,目前我国还没有这类规范,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4—2002)中又没有关于模板设计的规定,因此,在进行模板结构计算时,根据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B50204-92)的规定进行荷载取值和组合。

这些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重量、钢筋重量、施工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其措施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其措施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其措施发布时间:2021-11-16T07:57:29.822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7期第6月作者:陆锦磊顾星[导读] 当今建筑物正在不断的扩大,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其中高大模板支撑在实际的施工中使用相对比较频繁陆锦磊顾星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摘要:当今建筑物正在不断的扩大,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其中高大模板支撑在实际的施工中使用相对比较频繁。

然而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而言,其本身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尤其需要解决高度高,承载力低以及荷载重一系列问题,极易产生倒塌事故,给施工人员和建筑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便以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为写作点,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给日后的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问题;措施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屡次发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着手在全方位对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作系统的研究,所以对脚手架、模板支架空间结构体系失效机理及其安全性控制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概述?1、类型?现阶段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主要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扣件类型模板,这种模板体系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配合使用,还可以用来搭建建筑工程中的井架和斜道等项目工程;第二,碗扣类型模板体系,这种模板体系主要优点是搭设和拆装都比较灵活,操作方便,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第三,门式模板体系,这种模板体系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支出,同时也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环保理念,减少工业废料的生成。

?2、工作原理?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工作原理,体现在受压杆件的长度会受到来自外部荷载力的影响,从而自身产生一定压力,当两种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近时,将极易使得杆件自身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压杆件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平衡陛,当外部力量消失时杆件就会恢复到原来形态,达到稳定平衡的效果。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技术与安全控制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技术与安全控制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技术与安全控制发布时间:2022-07-30T03:22:53.95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7卷3月6期作者:胡钢[导读] 在目前的高大模板施工中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对施工技术合理运用,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胡钢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在目前的高大模板施工中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对施工技术合理运用,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通过对高大模板钢管支架的阐述,分析高大模板支撑效果的影响因素,明确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应用,提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管理措施,可使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顺利开展,为工程的建设安全提供保障,进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技术;安全控制引言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建筑施工中有着较大的危险性,对施工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不加强对施工的有效控制,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无法保证人员的安全性及建筑的质量。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支撑形式的应用效果影响着工程整体的性能。

为了使工程施工达到要求,应对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进行优化,加强安全管理,进而提升施工的水平,以实现安全施工的目标。

1高大模板钢管支架概述结合住房建筑建设部门的规定来看,其中对建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是制层高度超出了8km,搭设的高度超出了18m,施工荷载大于 15KN/m2,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2时,模板支撑系统可成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在体系中扣件式钢管支架作为当前应用较普遍的支撑形式,支架中由钢管以扣件连接形式而形成,其中包括了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部件。

作为主要受力的结构,其稳定性会对模板支撑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

2高大模板支撑效果的影响因素2.1材料高大模板承载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与材料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钢管材料厚度会支撑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在高大模板支撑中的应用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在高大模板支撑中的应用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在高大模板支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在高大模板支撑中的应用,接着分析了盘扣式支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应用引言:经计算,采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比传统脚手架每平方米节约工程造价25%,缩短施工周期35~40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建筑工程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中应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在限期内完成施工,同时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均十分理想,因此可以大范围推广。

1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在高大模板支撑中的应用1.1搭设支架落实支架搭设施工操作时,使用到的钢管杆件以及配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首先,是第一剪刀撑水平杆件连接杆和扣件的位置与规格必须符合建设要求。

其次,钢管架与配件不能混合使用,规格必须一一对应。

在此,如果在搭设过程中出现不平衡或是不规则的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水平与垂直度进行科学调整,借助相关找平仪器。

与此同时,还要对杆件的步距、纵距和行距进行精准调控,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最后,剪刀撑、横向斜撑水平杆件必须等到钢管立杆安装完毕后及时开展,并注意相关搭接设置的一一对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1.2搭拼支架将支架完整的搭设好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对支架各个部分的连接点进行拼接,搭设支架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先要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防线,并布置砼预制块,对碗扣支架进行搭接。

第一层拼接完毕后,工程技术人员要及时对平整度进行检查,防止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没有被发现而延误后续施工操作。

如果高差较大,那么可以使用底托进行调平处理。

进行立杆拼接时,为了保证垂直度满足要求,还要配合吊线锤进行垂直度调整,预防立杆出现偏心受力的情况。

接头位置的连接需要达到牢固标准,搭拼支架时,可采用挂线方式对调频与现行进行控制。

与此同时,顶托与底托外漏的部分长度不能超过30cm。

高大模板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施工控制要点

高大模板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施工控制要点

s a p t l lr e s ci n sr cu e a d t e k y o e in a d c n t ci n o se e —sye se l ie s p o i g f me Emp a ii g p n s ai 、a g e t t t r , n h e fd s n o s a o u g u r t ff t n r tl te p u p r n r o a p t a 。 h sz n
Ke wo ds: i n ih—sp o e lt fse e —sye s e ie s p o y r bg a dhg u p r tmpae atn r tl t lpp u p r t e t
k yp ito o srcin e on fcn tu t o
近年来 ,时有高大模板 支撑 系统坍塌事 故发生的相关报 道 ,每次事故的发生都造成重大人员伤 亡及财产损 失。究 其
张皮” 的现象等等严 重违 反 国家及 行业 规 范 的行 为造 成 支 撑系统的失稳坍塌 。同时 ,也暴露 出了施工 现场 技术人员不 重视 、管理不到位等人 为 因素。本 文通 过 实例 对 “ 大 学 某 图书馆——报告 厅” 工 程 的监督 检查 ,浅谈 取得 了一些 经
验和体会。 工程简介 : 某大学 图书馆 ” “ 工程 由图书馆 、 报告 厅 、 公 办
t e e fc ie c mb n t n o u p rig d s n a d Op r t n f m e c mpl g s e ilc n t ci n p a q a i o to f h o sr cin h f t o ia i fs p o n e i n e ai o t o i n p c a o sr t ln、 u l y c n rlo e c n t t e v o t g o r h i u o t t u o

【高(大)支模管控要点(扣件式)】

【高(大)支模管控要点(扣件式)】

高(大)支模(扣件式)施工管控要点一、定义高支模(专项方案):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0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高大支模(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二、架体搭设要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1、地基与基础压实填土地基、灰土地基是脚手架常用的地基,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要求施工,应符合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中的要求,基本要求是坚实、平整、排水畅通。

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

2、步距与跨距满堂支撑架步距不宜超过1.8m,立杆间距不宜超过1.2m×1.2m。

3、剪刀撑设置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试验证明,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力。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可使架体结构稳固。

设置剪刀撑比不设置临界荷载提高26%-64%(不同工况),剪刀撑不同设置,临界荷载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剪刀撑的不同设置给出不同的承载力,给出满堂支撑架支撑架不同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1)扣件式满堂支撑架剪刀撑设置规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普通型(非加强型):1)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当支撑高度大于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超危大工程需专家论证),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系统。

1、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过程的安全。

2、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撑区域、支撑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三篇)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三篇)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引言系统安全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它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操作系统等多个领域。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则是在传统系统安全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旨在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的背景、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内容,以期给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思路。

一、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发展,系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系统安全技术对于一些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保障,因此需要采用更先进的安全技术来应对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应运而生,它主要面向大规模并行、分布式的系统,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二、原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层次的安全防御: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御机制,通过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安全防护,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这些层次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2. 分布式安全管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采用分布式的安全管理机制,将安全管理任务分散到各个子系统中,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3. 高效的密码学算法: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采用高效的密码学算法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这些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哈希算法等。

4. 安全认证和授权机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通过安全认证和授权机制来验证用户身份和访问权限,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三、方法1. 强化系统边界安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通过强化系统边界安全来防范外部威胁。

这包括对外部网络进行监测和过滤,禁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对入侵行为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置等。

2. 增强内部安全防护: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通过增强内部安全防护来防范内部威胁。

这包括对系统内部进行流量监测和入侵检测,以及加强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等。

3. 进行安全审计和日志分析: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通过安全审计和日志分析来及时发现和排查安全漏洞和威胁。

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

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

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高度要求上具有高度高的技术特点,并对大跨度的建设环境有极高的适应性,其自身的荷载能力极强,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危险性极大,易引发坍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1、野蛮施工须避免一、立杆间距一减再减规范规定:模板支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应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可是现场搭设时,有时会出现不按施工的情况,立杆间距要求800mm的搭设为900mm,要求900mm的搭成1000mm,以后逐层减少,有些工程立杆间距大到了1200mm以上,易引发坍塌。

二、水平杆能省就省按照规范要求,水平杆是要求纵横拉通的,但有时会出现随意减掉一根两根的情况。

如此随意减少,极易导致模板坍塌。

三、回填土不打夯直接起模板支架回填土上面起模板支架,回填的土方就等于是模板支架的基础,有的工程土方回填为了抢工期,直接松填,不打夯,模板支架搭上去,下场雨地基土就下沉了,极易引发坍塌。

四、模板支架缺少扫地杆规范规定: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但部分工地存在不设或少设的现象,易引发坍塌。

五、方木截面过小,间距过大木材立方米单价这几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有些工地为节省成本,经销商低价竞争,方木截面一减再减。

方木截面不符合规定同样易引发坍塌。

六、脚手架拆除后再拆模板起因是模板支架拆除后,可以把钢管先捡出去,然后人站在下面或搭设活动脚手架把模板拆掉,模板和方木不至于压在钢管下面,从而材料损失要小一点。

但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严重事故。

2、施工工艺要求01、施工技术要点(1)立杆的选择与复制立杆的管经、壁厚必须符合排架的设计要求,立杆的必须设立于可靠的垫脚板上,立杆的间距必须符合排架设计要求,立杆的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建筑工程高支模架体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建筑工程高支模架体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建筑工程高支模架体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摘要:随着国内设计水平的提升和施工工艺的提高,一些超高,大跨度建筑结构的不断增多,高支模架体因其搭设技术简便、施工周期短、整体稳定性好、造价低等特点,是我国模板支撑工程当中优先选用的架体。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架体;施工技术;安全措施;1高支模架体设计方案的确定1.1 基本支撑体系由于工程总体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现浇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如果采用另外一种架体作为高支模区域的模板支撑体系,将不利于高支模区域的架体与周边架体的连接,从而削弱高支模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因此高支模区域的架体确定采用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基本支撑体系。

1.2 综合考虑立杆布局高支模区域现浇结构特点为外侧的大跨度预应力梁通过次梁和板与主结构相连接,外侧临边的预应力梁跨度大,截面大,自重大而且临边,与之相连的次梁和板为常规结构,刚度较小,大跨度梁混凝土施工时架体的整体稳定性不容易保证。

如按常规方法设计架体,架体立杆的纵横水平杆需要通长设计,为了兼顾大跨度梁,次梁和板下的立杆布置需要增加很多,将会导致杆件过密,既不便于施工操作,又浪费材料。

1.3 以大跨度预应力梁为重点由于该区域三面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外侧为 25.2m 的大跨度梁,因此在架体构造上充分依托主结构,以大跨度梁为重点,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主、次梁以及板下高支模架体的立杆布置,合理设计架体构造,使高支模架体更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 施工工艺流程监测点位的选定→监测参数( 预警值、报警值) 确定→架体变形监测系统安装→架体变形监测系统验收和调试→过程监测与预报警处置→监测数据分析与总结。

2.2 施工工艺及要点2.2.1监测点位的选择监测点位应布置在高支模架体的关键部位或薄弱部位,主要为跨度较大的主梁和楼板的跨中、悬挑构件的端部及其他承受荷载较大或稳定性较差的部位,主要根据以下原则选定,形成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一,概念1,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将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支撑高度≧4.0m的梁板楼(屋)盖模板支撑架,称为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

2,《扣件架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简称《扣件架规范》3,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支架横向框格和纵向框格设斜杆者均占一半,使其构架近于“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显著提高构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

4,非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斜杆设置相对较少,达不到“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的结构。

二,《扣件架规范》对模板支架计算规定的疏漏问题《扣件架规范》5.6节模板支架计算中,l0=h+2a (1)l0—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h—支架立杆的步距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根据专家研究分析结果,按(1)式计算的支架立杆的设计稳定承载能力具有k≧2.0的安全度,就必须使a≧(0.367—0.54)h,即当h=1.5m时,取a=(0.367+0.54)/2×h=0.45×1.5=0.675m,但我们实际现场的a值一般只有0.15-0.3m,这差别很大。

这里有二个计算公式:(1)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l0=k1k2l01(2)非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l0’=k1k2u’h请大家找“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17-88等资料参考学习。

三,举例非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计算取步距1.5m,横杆长度0.9m(一),立杆的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l0’=k1k2u’h(1),u’—受连接横杆约束的双排支架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查表:当步距1.5m、横杆长度0.9m时,u’=1.408(2),k1—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考虑k≧2)查表:当步距1.5m时,k1=1.167(3),k2—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高读影响)查表:u’ h=1.408×1.5=2.112,H0为4m时,k2=1u’ h=1.408×1.5=2.112,H0为8m时,k2=1.011u’ h=1.408×1.5=2.112,H0为12m时,k2=1.021计算:H0为4m时,l0’=k1k2u’h=1.167×1×1.408×1.5=2.465mH0为8m时,l0’=k1k2u’h=1.167×1.011×1.408×1.5=2.492mH0为12m时,l0’=k1k2u’h=1.167×1.021×1.408×1.5=2.517m (二)支架立杆稳定承载能力R d(KN)计算查表:u’ h=2.25(原为2.112,查表时取大值为2.25),k1=1.167 (1)计算高度H0为4m时,R d=25.7KN(2)计算高度H0为8m时,R d=25.2KN(3)计算高度H0为12m时,R d=24.6KN。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要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坍塌是典型的平安高发事故之一,属于施工现场的平安重大危急源。

国家建设主管部门为规范和加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平安的监督管理,制定了相关导则文件及技术规范,从模板支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赐予高度重视。

通过工程实践,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方案的编制和审核留意点进行阐述。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住建部的《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平安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54号文)中定义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15kN/m2,或集中线荷载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而在住建部《危急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平安管理方法》(建质87号文)中归集到了超过肯定规模的危急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该两部文件对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均提出了详细要求,首先明确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编制说明及依据、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平安保证措施、劳动力方案、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强调专项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平安、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根据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这足以说明白专项方案编制和审核的重要性。

1.工程概况某工程为高层建筑综合体,呈“品”字型布置,由1、2、3号楼组成。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中的各种状况在该工程中均有涉及,其中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的构件共17处,而支撑高度最大的为1号楼屋面的一块梁板结构,支撑高度为23.85m;搭设跨度超过18m的梁共66根,跨度最大的在3号楼五层预应力梁(截面尺寸400×1000),净跨度达到24.5 m;集中线荷载20kN/m的框梁共84根,集中线荷载最大在裙房一层屋面的两道框架梁(截面尺寸1200×3800)。

2.高支模支撑架的计算要点2.1钢管参数的确定尽管在新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JGJ 130-2022)中取消了φ51×3.0钢管,将原规范(JGJ 130-2022)中φ48×3.5的脚手架用钢管改为φ48.3×3.6,但是目前受建筑市场行情的影响,φ48×3.5的标准钢管购置和租赁是比较困难的,φ48.3×3.6的钢管更不多见,市场上多为壁厚2.8~3.0mm不等的φ48钢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作高大模板支撑时应注意的事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415-37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作高大模板支
撑时应注意的事项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关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评审。

目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高大模板的支撑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比较普遍,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特点,就可能发生模板支撑坍塌的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

笔者在参与高大模板的支撑设计、方案评审及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也有所体会。

所以,在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高大模板支撑时,从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搭设到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都应做足安全
技术措施,务求万无一失,确保施工安全。

1、支撑设计计算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1.1材料的取值。

目前我们施工中普遍使用的都是规格为Ф48*3.5的钢管,但因旧钢管使用时间长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锈蚀,钢管的有效壁厚一般达不到3.5mm,即使是新购置的钢管壁厚也很难达到 3.5mm,一般壁厚在3.0~3.5mm之间,《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下称《规范》)8.1.2规定,壁厚小于3.0mm及锈蚀深度超过0.5mm的钢管是禁止使用的,在施工过程中也还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为使模板支撑的设计做到安全合理,在计算取值时,钢管的壁厚取3.0mm较为合适。

1.2立杆间距及水平纵横拉杆步距的设置,一方面要满足立杆的承载力及支撑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施工时便于工人攀爬操作。

立杆间距过小、水平拉杆步距过大或立杆间距过大、水平拉杆步距过小均不便于施工操作。

1.3支撑系统的支承面应进行承载力的验算。

同时,支撑立杆下还应垫钢板或5cm厚的木板,避免局部立杆下沉变形造成支撑系统整体坍塌。

1.4除应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外,还应对模板的底板、托梁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以保证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整体安全。

1.5《规范》6.3.5规定“立杆的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但在用于高大模板的支撑系统设计时,笔者认为支撑体系立杆的接长不宜设在顶层顶部,即便是在顶层顶步也应采用对接接长的方法进行施工为好,虽然立杆采用搭接接头方便最后标高的调节,减少截短钢管的现象,但立杆采用对接接长传力明确,没有偏心,受力状况比搭接有利。

《规范》6.3.5的条文解析是,通过试验表明,立杆采用对接扣件的承载力比搭接的承载能大
2.14倍。

所以,立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接头。

模板支撑有时也可能采用可调底座进行标高调节,《规范》亦有提及,但在实际施工中,特别是高支
撑,当支撑系统整体基本搭设完成后,想利用可调底座进行局部的调节是难于操作的,而可调上托操作起来就容易得多。

当施工到设计标高时,可采用可调上托配合调节使用,但其伸出的长度不宜超过300mm。

当可调上托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可能要截短超出部分的钢管,对钢管以后的再使用不利,甚至好象有点浪费,但跟整体施工安全来比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在施工前中能事先做好立杆模数的计算,并合理进行钢管的长短选择搭配,截短钢管的现象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

1.6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垂直及水平剪刀撑,《规范》6.8.2规定:“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支撑系统搭设时应注意的事项:
2.1杆件不得使用弯曲、变形、开裂及锈蚀严重
的钢管,否则会大大降低杆件的竖向承载力和支撑系统的整体变形能力,
2.2尽可能利用已成型的结构如混凝土柱、剪力墙等,将支撑系统与其进行水平拉结,增加支撑系统的水平变形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2.3立杆的接头应错开。

钢管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并且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4在支撑的最顶一层水平拉杆处设置一道平网,保障模板制安人员的安全。

2.5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实测值应在40~60N.M之间,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

2.6严格按经专家评审的方案进行施工,并经企业安全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的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

3.钢筋绑扎及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的事项:
3.1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过于集中堆放。

钢筋应分散堆放,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堆放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0cm,堆积的混凝土应及时分散浇筑,以免混凝土堆放过高,支顶局部荷载过大而造成失稳坍塌。

3.2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3.3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不得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支撑系统上,避免混凝土泵的振动推力破坏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3.4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支撑系统有变形、松动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进行修整加固,不得侥幸蛮干,保证施工安全。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