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支撑 分值
目标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5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5 目标3
目标1 5
目标2
目标1 5
目标3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听讲,做好
思政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
目标1
三、需求
笔记
4 效用价值论
目标2
理论
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运用讲
目标3
巩固重点
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以提高学
和难点问
生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题
重点: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佳生产 课前:预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
二、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入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及其改善途径。研究内容包括供求与价格、 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 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够 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进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目 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的能力
力
标 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经济学系《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STATA在经济计量分析中的应用课程代码:ZX100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计量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STATA的基本语法、数据处理、STATA绘图、矩阵操作、STATA编程初步、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经管类的学生掌握…门实用的技能,对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补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STATA的基本操作、了解STATA的语法结构;2.掌握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的处理方法,能熟练对大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掌握STATA图形命令的基本结构,能熟练绘制精美的散点图、直方图等图形;4.掌握基本的矩阵操作命令,能够对矩阵进行简单的运算;5.熟练掌握最小二乘的处理方法,了解工具变量法的基本操作;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STATA命令的熟练程度;重点考核学生运用STATA对大型微观数据库进行分析的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考核,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40%,期末上机考试占6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微观经济学》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第一章STATA简介 3第二章数据处理7第三章STATA绘图7第四章矩阵操作 6第五章STATA编程初步第六章最小二乘法合计36第一章STATAflB介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STATA概貌,掌握STATA浏览、修改数据资料的基本命令,了解日志文件与do文件的创建。
微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等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称为经济学,在我国被称为西方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使得人类的无限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如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的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例如单个家庭、单个企业、单个市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经济类本科生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第二章的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蛛网模型,第三章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七章的寡头、博弈论,第八章的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和需求曲线、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第九章的欧拉定理,第十章的社会福利函数、效率与公平应选讲,其余内容应精讲、细讲。
对各章重点内容,教师应阐述清楚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以一些浅显易懂的案例增进学生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授课,任课教师应以多媒体教学为基本授课方式,教师也可以所采取的其他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
任课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应布置一些较深入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学生须做课后习题。
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现代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几个问题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五节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现代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几个问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0学分:2.5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中文简介:经济学产生客观原因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只有去“选择”。
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学科。
这种选择就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一般涉及(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何时生产。
(5)在哪生产等几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价格、消费品供求量、生产要素供求量)如何决定。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分析在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接个既定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涉及供求理论、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理论。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
这种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分配理论。
回答了第一个层次的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显然,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核心变量是价格,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
掌握和了解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工具、方法和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学会解读财经新闻,学会选择,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运行机制。
本课程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等重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等;2. 掌握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3. 理解市场结构的不同特点,比较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市场效率和公平性;4. 掌握价格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5. 理解企业生产和成本的关系,掌握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
三、课程内容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a. 经济学基本概念回顾b.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市场需求和供给分析a. 需求的概念与弹性分析b. 供给的概念与弹性分析c.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3. 市场结构与市场效率a.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b. 垄断市场结构c.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d. 集中度和市场效率的关系4. 价格理论与价格弹性a. 成本和供给决定价格b. 需求弹性的概念与计算c. 价格弹性的实际应用5. 企业生产和成本a. 企业生产函数和长期短期成本曲线b. 边际分析与企业供应决策c. 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系统性地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市场行为、企业决策等微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4. 课堂练习:布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效果。
5. 资源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搜索并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市场结构、价格理论和企业决策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市场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提高经济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和意义1.2 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1.3 教学方式和评估方法二、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1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2.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2.3 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2.4 边际效应与边际分析2.5 机会成本与选择三、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3.1 效用理论3.1.1 性质和特点3.1.2 边际效用和总效用3.2 需求理论3.2.1 需求曲线与需求弹性3.2.2 需求的决定因素3.3 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四、生产与成本理论4.1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4.1.1 产出与输入关系4.1.2 短期与长期4.2 成本理论4.2.1 总成本与边际成本4.2.2 不同成本概念及其关系五、市场结构与竞争理论5.1 市场结构分类与特征5.2 完全竞争市场5.2.1 供给与需求决定市场价格 5.2.2 短期与长期市场均衡5.3 垄断市场5.3.1 垄断定价与利润最大化5.3.2 垄断的福利损失与监管5.4 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六、收入分配理论与市场失灵6.1 边际生产力和边际利润6.2 市场收入与福利分析6.3 市场失灵的类型与原因6.4 政府干预与调节七、信息经济学7.1 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7.2 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7.3 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7.4 技术进步与创新八、微观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8.1 个体决策与消费行为8.2 企业决策与生产行为8.3 政府决策与公共政策8.4 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九、案例分析与综合能力培养9.1 实际案例分析9.2 综合能力培养与实践操作十、课程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需求理论、产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竞争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能够应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明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掌握微观个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原理以及各微观主体利益最大化行为的基本条件和原则;了解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以及西方经济学所包含的意识形态。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的经济现象。
二、课程教学要求讲授过程中,在保持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应注意其局限性的介绍。
突出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应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动向。
着重理论联系实践,讲授相关理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微积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本课程相关的综合性案例分析,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并演示如何应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以及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区别,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借助多媒体与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主要参考书目、资料收集及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习得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导论(3学时)(一)教学内容1.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原因;2.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4.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难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活动中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运作。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经济学家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工具;3. 理解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资源配置等基本经济原理;4. 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体决策和市场行为。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论:经济学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供给和需求: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市场均衡、市场调节机制;3. 生产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成本和产出关系、企业市场行为分析;4. 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需求弹性、边际效用分析;5. 市场结构: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6. 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共享成本、不完全信息;7. 政府干预:税收、补贴和管制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四、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阐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2. 实例分析:运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4.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经典教材和学术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升,教学将采用如下评估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针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测试;3.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
六、参考教材1. 《微观经济学原理》王福重编著2.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何迪编著3. 《微观经济学》何樵曹凯荣编著七、参考资源除了参考教材外,学生还可以参考以下经济学学术期刊和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1.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4.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以上所列参考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使用,并非课程的必备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课程编码:22001186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4编写人:李本庆审定人:李丽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学》(微观部分)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第一部分,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培养学生进行经济实证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章课程内容学时1 引论 42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83 效用论84 生产论85 成本论 66 完全竞争市场 67 不完全竞争市场 68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49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610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211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6合计64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西方经济的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重点难点(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2)西方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3.教学方法讲授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概念2.理解西方经济学包含的三种类别的内容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了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三个阶段2.理解西方经济学中的稀缺性的和选择3.掌握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第三节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有用和有害之处2.理解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3.掌握用辨证的方法看待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掌握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以及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事例。
2.重点难点(1)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区别(2)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区别(3)弹性的计算(4)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运用3.教学方法讲授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了解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2.理解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假定3.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二节需求曲线1.了解需求的概念2.理解影响需求的因素3.掌握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1.了解供给的概念2.理解影响供给的因素3.掌握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了解均衡的含义2.理解均衡的价格决定3.掌握均衡价格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第五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了解弹性的一般含义2.理解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3.掌握几种弹性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第三章效用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明确建立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并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说明需求规律。
2.重点难点(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基数效用论下需求曲线的推导(4)正常物品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5)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3.教学方法讲授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了解效用的概念2.理解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3.掌握基数效用论第二节无差异曲线1.了解偏好的假定2.理解无差异曲线3.掌握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第三节预算线1.了解预算线2.理解预算线的含义、图形、方程3.掌握预算线的变动(四种情况)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1.了解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的俩个条件2.理解图形分析3.掌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1.了解价格——消费曲线:含义、图形分析和收入变化:含义、图形分析2.理解消费的需求曲线3.掌握恩格尔曲线第六节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了解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形分析、补偿预算线的含义2.理解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3.掌握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形分析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形分析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1.了解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需求2.理解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到市场需求表:数量关系3.掌握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数量关系第四章生产论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这一章,使学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并说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优组合,从而在理解厂商利润最大化与要素最优组合之后掌握论证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规律, 生产理论的目的在于分析厂商的目标和行为,并为最终推导厂商的供给曲线打下基础。
2.重点难点(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产量曲线(2)两个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产量最大化(3)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报酬的关系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讲授法相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厂商1.了解厂商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2.理解企业的本质:一种组织形式3.掌握厂商的目标第二节生产函数1.了解生产函数2.理解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了解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Q=f(L, Kc)2.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的三个阶段第四节两个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了解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Q=f(L, K)2.理解等产量曲线3.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五节等成本线1.理解成本方程的含义2.掌握等成本方程图形的作法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理解掌握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图形公式2.理解掌握关于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同上)第七节扩展线1.理解等斜线和扩展线含义2.掌握等斜线和扩展线图形的作法第八节规模报酬1.理解规模报酬的含义2.掌握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第五章成本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厂商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函数以及各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做准备。
2.重点难点(1)机会成本、MC与AC关系、MC与MP关系、A VC与AP关系LAC推导、规模经济(2)MC与AC关系、MC与MP关系、A VC与AP关系、LAC推导3.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1.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2.理解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3.掌握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正常利润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1.理解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公式、图形分析2.掌握短期总本和扩展线:公式、图形分析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1.了解短期成本的分类:TFC、TVC、STC、AFC、A VC、AC、MC曲线及公式2.理解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第四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1.掌握边际产量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2.掌握平均产量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第五节长期总成本1.理解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LTC=LTC(Q)2.掌握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第六节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1.了解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2.理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图形(2)呈“U”形的原因(3)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3.掌握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应该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长期供给曲线。
能通过对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供给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2.重点难点(1)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推导(2)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3)完全竞争利润最大化的条件(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推导3.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的划分2.理解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的其特征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2.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理解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图形分析2.掌握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条件:MR=MC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1.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图形分析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图形分析3.理解生产者剩余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均衡1.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关系2.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3.掌握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4.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MR=LMC=SMC=LAC=SAC=AR=P第六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掌握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成条件和特征2.掌握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成条件和特征3.掌握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成条件和特征第七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2.理解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明确各类市场形成的条件,弄懂不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征,掌握各类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的供给行为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市场运行的效率作出评价。
2.重点难点(1)垄断厂商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2)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分析、(3)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分析、古诺模型(4)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分析、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分析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讲授法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垄断1.了解垄断市场的条件、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2.理解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及价格歧视3.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MR=SMC=LMC第二节垄断竞争1.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2.理解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特征3.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第三节寡头市场1.了解博弈论初步概念2.理解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3.掌握寡头市场的特征及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这一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完全竞争的完整含义,掌握完全竞争厂商要素需求的原则,从要素使用的原则出发进一步认识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
2.重点难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3.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