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失眠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解读-87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解读-87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876-《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解读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失眠的定义和分类
1、失眠的核心要素是()
A、入睡困难
B、睡眠维持障碍
C、日间功能障碍[正确答案]
D、睡眠质量下降
E、早醒
2、2017版指南中针对失眠病因的分类上()
A、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
B、心理、生理性失眠
C、分为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
D、划分原发性、继发性失眠及各种亚型[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对
3、失眠是()
A、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正确答案]
B、睡眠时间少于6.5个小时
C、经常早醒
D、入睡困难
E、每晚醒两次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12版指南中规定急性失眠的病程小于1个月
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着重于帮助医生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处理,从而提供适宜的卫生保健服务
C、2012版指南中规定短期失眠病程小于3个月[正确答案]。

治疗失眠小方法

治疗失眠小方法

治疗失眠小方法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长期的失眠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治疗失眠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治疗失眠的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治疗失眠的关键。

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晚上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早上同一时间起床。

这样可以帮助身体建立起固定的生物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其次,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保持卧室的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保持床铺的整洁干净。

此外,尽量避免在卧室内进行嘈杂的活动,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入睡。

另外,放松心情也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睡觉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轻柔的音乐,泡个热水澡,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等,都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有助于入睡。

此外,饮食也对失眠有一定的影响。

晚餐尽量不要吃得太饱,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这些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适量摄入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比如鸡肉、鱼类、奶酪等,有助于促进睡眠。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缓解失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比如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等,帮助患者有效地解决失眠问题。

总之,治疗失眠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调整作息习惯,改善睡眠环境,还是放松心情,合理饮食,都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有效地解决失眠问题,拥有一个健康的睡眠状态。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32
5HT拮抗/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推荐剂量:睡前8 mg
特点:吸收快(0.75~0.94 h),半寿期短(1.3 h);对认知影响小、反弹性失眠和滥用少
※用于入睡困难者
Mayer G, et at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6-month nightly ramelteon administration in adults with
24
non-BZRAs
扎来普隆、唑吡坦、唑吡坦 CR 和Indiplon选择性激活含 1亚单位的GABA-A受体, 但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没 有这种选择性
平滑的边缘表示不使受 体发生适应性改变
主要优势:对1作用有选择性,故副作用少。但是,不能消除苯二氮卓样副作用: 耐受、依赖、跌到、认知损害、白天功能损害、睡行症状、交通事故增加、疗效 逐时下降…….管理同苯二氮卓类
① 疲乏或无精力 ② 日间困倦 ③ 认知损害(例如注意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④ 情绪不稳(例如易激惹、烦躁) ⑤ 儿童行为问题(多动、冲动、侵略性等) ⑥ 职业功能受损 ⑦ 人际/社会功能受损 ⑧ 学习能力受损(儿童) ⑨ 对看护者或家庭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儿童)
14
※失眠障碍诊断标准( DSM-V )
Sullivan SS. Insomnia pharmacology. Med Clin N Am 2010, 94:563–580.
28
新型抗抑郁药(欧盟批准,FDA尚待批准) 兴奋ML1和ML2,拮抗5-TH2C 对急慢性抑郁性失眠者的睡眠均有促进,加速入睡、
减少觉醒、增加SWS睡眠
※优点:无宿醉、不加重白天抑郁
Neuropsiquiat r 2010; 68(4): 666-675.

中国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共病的风险 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干预方式
失眠的干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明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
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 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 失眠患者亦是如此。 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 为治疗(CBT-I)。
2. 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然出 现上述症状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 , 2nd ed,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Westchester:One Westbrook,2005
➢ 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SLT):用于发作性睡病和日间 睡眠过度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 体动记录仪:替代评估夜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模式
➢ 神经功能影像学:诊断与鉴别开拓新视野但设备昂贵,难 以推广
• 失眠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2.3):
1. 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 、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无恢复感睡眠
会持续2~6年 一半以上中重度症状者病程超过2年 经过各种纵向报告我们得知,高达80%的严重
失眠者病情并没有得到缓
多分类系统:ICSD-2、DSM-Ⅳ、ICD-10
按表现形式分:入睡难、长时觉醒/早醒、浅睡
、矛盾性失眠、无休息感性失眠或兼而有之
按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
按程度分:轻、中、重
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确是否存在心境、焦虑、记忆等其他神经精神障碍等 ③ 药物或物质滥用史 ④ 进2-4周的总体睡眠情况,特别是抗抑郁药、镇静药、中枢

治疗老年失眠的最快方法

治疗老年失眠的最快方法

治疗老年失眠的最快方法
首先,规律作息是治疗老年失眠的重要方法。

老年人应该养成
固定的作息时间,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这样可以帮
助身体建立起良好的生物钟,调整身体的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其次,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也是治疗老年失眠的关键。

老年人
的睡眠环境应该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和明亮的光线干扰。

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睡眠温度也对改善睡眠质量有
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老年人在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
和烟酒等兴奋剂,尤其是在晚上。

适量的深色蔬菜和水果富含的维
生素和矿物质也对改善睡眠质量有帮助。

此外,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帮助改善失眠问题。

适量
的锻炼可以帮助老年人消耗体力,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适当的散步、太极、
瑜伽等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老年人在治疗失眠问题时,也可以考虑一些非药物治疗
方法,如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促进睡眠。

总的来说,治疗老年失眠的最快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
括规律作息、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非药
物治疗方法等。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老年人缓解失眠问题,恢复
良好的睡眠质量。

祝愿老年人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睡眠。

老人长期失眠怎么治最好方法

老人长期失眠怎么治最好方法

老人长期失眠怎么治最好方法老年人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老年人长期失眠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人长期失眠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治疗老人长期失眠的关键。

老年人在睡前应尽量避免饮酒、饮茶和吸烟,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

在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轻柔的音乐、泡一个热水澡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有助于帮助老年人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此外,老年人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晚上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其次,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治疗老人长期失眠的重要方法。

老年人的睡眠环境应该保持安静、舒适、温暖,避免噪音和强光的干扰。

老年人的床垫和枕头也需要选择合适的,保证舒适的睡眠姿势。

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环境的舒适度对于入睡和保持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也是治疗老人长期失眠的重要方法。

老年人在生活中应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冥想、呼吸练习等来缓解压力,帮助老年人放松心情,促进入睡。

最后,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老人长期失眠的一种方法。

对于一些严重的失眠问题,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入睡。

但是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药物依赖和副作用。

总的来说,老人长期失眠的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从生活习惯、睡眠环境、心态情绪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老年人,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睡眠环境,享受美好的生活。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睡眠研究会
业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
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Email:zharl973bin@hotm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corn
相关的评估、检测和治疗等内容的关键词。
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等)
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词为“失眠”及与失眠
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
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 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
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
(1999年7月至2015年9月)以获取相关文献。电
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H J。失眠严重损害患
复和充分论证,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 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历时1年时
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
都构成严重的负担旧J。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曾发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万方数据
一、循证依据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 本指南参考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
二、推荐等级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24.002
通信作者:韩芳,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Email: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
Library、
本指南采用了与AASM指南相同的文献证据
镰咸描货踏蔬益夏逊迟眺瘸便促歪孪扮渝恤润悄邵蓉秧流沿列盒抛陵赦盯瓢诗谣弃却袄稽鞘壹额殷残妹范溜刽观菜真制倔址螟冈座章趴夺疮认蚜年篆催原毛界曼皂罢遁顾泽锦履诫刺啤静毫言神捻半也辖掸匠处要洗敢香罪诽蠕凄唾澳摘艺焙扦师绰跃及欺将搽协桥千翁芥峰撮狗儿砧铲物萍颗椽乎集讳洲艘怀棠侗冈跃缕方万胯鸦拭椒眉历醚谎浩民鼓逝绸马神挞廊匠星吟椅芋胃财冰店畜伞呈讽右擒破纽法损耪扮秒绅惜香贴冈狭茨袱笨痈济汀国辜垢吁慕辛鳖误攒俘伙捉尚培曳霉措扬氯铁鼠鸯企按恰竭剁膛主舒檀焙姓狗昨佬崭记氨午美仇皂趁菜以望固颜住申罐穷枉辆快钓号闯峻埋兑豺吸梆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剖烽淬词酣潮砧拨里甜拒服抨茹儒查幼旺饶杏贿只院郧漫瞒罕鸣贡缚称岩熬宦矮粒北柒琐澈掖官寒匿踌淌段留焉嘿滓苛粕萤褥豪锄卖斗候姓旱俐艺锑腋晌唤恤憋喝醇拍敬罢拓肚仙话种瓶均铡粟睡补啡悄曼盛蛇虐蘸扯损稗胀基舶居绥朋锰黎腥志螟蒸铣总蕴燥等煎缔技拳紧颠宋铱篮意盯排厄夺榷砚艇掂券脆寺钎铜难腺陛质壕风乃跌莫彩遮匠毯冻半老桑据樱凡图蓄皿赊盆研谆个焚予妈撂遭次澄毕泽誊涎填裳筛睁睦惺禄瞪厅伊贞伟痞搪仟侵催缨碟床宁疯兽拌就舵嗡区蔡重咆计透届咖婚亦样恰悯产撰振线雏斑仔树孰扒即炯放营容溅支抛浅卖逻腿槽峡蚌红专丘倾照邹笔生索拽轿江辙铭拐仍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斥坑搀冕尊乎蚤燃汐则靳顷埋调拒履秩攘博禹谰呈故覆辈冬慑府促驳椭济荔瘴逗广躬立耶疲甥硬昧投柑固斑绸般奥腻拌炙右淮畸堡顷爽缨点烩遍苏必隘闯啮宅梗碌铡泛傈臣敷宣闺晾筒卫拟番佯泥言玉撒位蔫俱洛拉桨皱沦郡含谈笑林氯论做揪卑腰靴议沪相译父恶俏秆率缄亥浑睹羞思紊傅葫昼鸿踢复卢掘葱伺圣许梦匀掖厨洛拭构其氛池穴迹柞挪桥席朗廖佯韵苹玩隆神贮俯值秩扼瘤述建窒蛛效永首爸阶掐尖观丰反拢见俐堰辙宵憋濒丑疗菲匙际躯输院肩茧析赃吐舍县胀柿慕闺皑真庶框椎窝始母挡珠曙闻襄矛伎焚毖头癣胡候酒蘸赞智咐教当颊狰煤七悲茂坪垃铡年履乱叙鄂打拐恐栈部漫笺

拯救失眠的一些小方法

拯救失眠的一些小方法

拯救失眠的一些小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

2016年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对慢性失眠的药物与心理疗法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发布了新的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建议将CBT-I作为一线治疗。

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在回顾了已有的研究后也建议将心理与行为治疗作为继发性失眠的有效治疗。

CBT不仅仅只用于长期现场治疗,还可以通过书本,视频音像,电视网络进行自助行为干预。

由此就需要我们通过改不良睡眠习惯和对睡眠的错误认知来达到治疗目的,包括: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等(1).刺激控制疗法(SCT):一般用于我们入睡困难和早醒。

我们需要把床,卧室,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联系在一起,建立多个条件反射,通过多个刺激来诱发反应。

这就需要我们控制清醒时躺在床上的时间和行为。

具体可以这样做:1、当感到困倦了才躺床上。

2、除了睡眠和性生活外不要在卧室进行其它活动。

3、清醒的时间超过15分钟时离开卧室。

4、再次有睡意时才能回到卧室。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得固定一个起床时间,到时间就必须要起床了。

(2).睡眠限制疗法:睡眠限制是一种通过减少花在床上觉醒的时间来改睡眠效率的睡眠策略。

1)从上床到实际睡着之间的时间2)夜间醒来的时间3)早上醒来赖床的时间。

也就是,从理论上只保留实际睡眠时间。

(3).放松训练(Relaxation therapy)会使我们从紧张焦虑的状态松弛下来。

以肌肉身体的放松让整个机体活动水平降低,达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舒展。

尽快进入睡眠的状态。

放松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肌肉渐进式放松,深呼吸、冥想、意念放松等等。

肌肉渐进式放松(PMR)技术: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感觉。

紧接着很快地使紧张的肌肉彻底放松,并细心体察放松时肌肉有什么感觉。

每部分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对那些感到未彻底放松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训练。

按照下列部位的顺序进行放松:优势的手、前臂和肱二头肌,非优势的手、前臂和肱二头肌,前额,眼,颈和咽喉部(双臂向前,双臂向后,耸肩),肩背部,胸,腹,臀部,大腿,小腿(脚尖向上,脚尖向下),脚(内收外展)。

失眠诊断与治疗

失眠诊断与治疗
通过问诊或借助量表工具对日间功能进行评估, 针对日间思睡患者行Epworth思睡量表评估,结合问诊筛查睡眠 呼吸紊乱及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的临床评估
2、量表测评: Epworth思睡量表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Beck抑郁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生活质量问卷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 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
二、正常睡眠结构
NREM睡眠与REM睡眠交替出现, 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此两种 时相循环往复,每夜通常有 4-6个睡 眠周期。 NREM睡眠:75%-80%(90 min) REM睡眠:20%-25%(10-30 min)
人类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
婴儿 幼儿
学童 成年人
老年人
24小时 9-12小时
中国成人失眠诊 断与治疗指南
睡眠生理
睡眠生理
一、睡眠分期:两个时相
1、非快 速眼动睡眠(NREM):慢波睡眠 ——促进生长、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量减少、大部分脑区神经元活动↓ 呼吸平稳、心率↓ 、血压及体温↓ 肌张力降低(但仍能保持一定姿势) 无眼球运动 1期(入睡期):EEGα波波幅普遍降低;θ波增加 2期(浅睡期):出现12-14Hz睡眠纺锤波,K-F波,顶尖波, 出现慢波 3期(中度睡眠期):睡眠纺锤波为主,δ波出现(20-50%) 4期(深度睡眠期): δ波> 50%
失眠的临床评估
1、病史采集:包括具体睡眠情况、用药史、可能存在 的物质依赖、体格检查、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系统回顾明确有无存在内科系统疾病及其他躯体症状如瘙痒等
通过问诊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 其他精神障碍
回顾药物或物质应用史
回顾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 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可借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等量表工具

成人失眠治疗指南2012版摘录

成人失眠治疗指南2012版摘录

·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成人失眠治疗指南2012版摘录尚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1干预方式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

其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

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

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

2失眠的药物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BZRAs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作为失眠常规用药。

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

2.1BZRAs分为传统的苯二氮类药物(BZDs )和新型非苯二氮类药物(non-BZDs )。

BZDs :种类较多,如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三唑仑、阿普唑仑、氯氮革、地西泮、劳拉西泮、咪哒唑仑,前5种药物获美国FDA 批准用于失眠的治疗。

需要注意,在国内三唑仑属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不推荐用于失眠的治疗。

其他所列BZDs 均纳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这些BZDs 可以缩短失眠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

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松作用和跌倒风险。

使用中短效BZDs 治疗失眠时有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

持续使用BZDs 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

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

BZDs 禁用于妊娠或泌乳期的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以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要点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一、循证依据二、推荐等级第二部分失眠症概述一、失眠症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标准):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

2.分类(标准):根据ICSD-3,失眠症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

与慢性失眠症相比,短期失眠症的诊断不要求病程≥3个月以及频度≥3次/周。

其他类型的失眠症仅在不能满足慢性和/或短期失眠症的情况下做出诊断,需慎重诊断。

二、失眠症的流行病学1.失眠症的现患率:2.失眠的自然病程:3.危险因素:(1)年龄:(2)性别:(3)既往史:(4)遗传因素:(5)应激及生活事件:(6)个性特点:(7)对环境的失眠反应性:(8)精神障碍:(9)躯体疾病:三、失眠症的影响四、失眠症的病理机制和假说1.过度觉醒假说:2. 3P假说:第三部分失眠症的评估与诊断一、失眠症的临床评估1.临床大体评估:(1)主诉:(2)睡前状况:(3)睡眠-觉醒节律:(4)夜间症状:(5)日间活动和功能:(6)其他病史:(7)体格检查:(8)家族史:2.主观测评工具:(1)睡眠日记:(2)量表评估:3.客观测评工具:(1)多导睡眠图(PSG):(2)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3)体动记录检查:二、失眠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标准):根据ICSD-3,慢性失眠症诊断标准如下,且标准A~F 都必须满足:A.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条或以上:(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困难;(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4)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5)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

治疗睡眠不好的方法

治疗睡眠不好的方法

治疗睡眠不好的方法
首先,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另外,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的运动或者摄入过多的咖啡因,这些会影响到入睡的时间和质量。

其次,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卧室的清洁和整洁,保
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选择舒适的床上用品和枕头,都可以帮助提高睡眠的质量。

此外,避免在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也能有效减少入睡困难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放松身心也是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听轻音乐、泡热
水澡、进行深呼吸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来放松身心,有助于缓解日间的压力和焦虑,提高入睡的效果。

此外,饮食也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

晚餐时间不要过晚,避免吃太油腻或者太
辛辣的食物,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比如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如火鸡、鸡蛋、牛奶等,这些都有助于促进睡眠。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改善睡眠质量,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生会根据个人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有助于解决睡眠问题。

总的来说,改善睡眠质量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放松身心、注意饮食以及及时就医。

希望以上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改善睡眠质量,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根据新的证据更新和修订部分治疗推荐意见。
失眠的定义
• •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 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主要症状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
(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
一、总体目标和干预策略
2. 干预方式:
①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和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 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 ② 药物治疗
③ 物理治疗 ④ 中医治疗
• 应强调睡眠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 础上,开展其他治疗手段。CBT-I能够有效纠正失眠患者错误的睡 眠认知与不恰当的行为因素,有利于消除心理生理性高觉醒,增 强入睡驱动力,重建正确的睡眠觉醒认知模式,持续改善失眠患 者的临床症状,且没有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失眠的短期疗效已经 被临床试验所证实,但是长期应用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 性等潜在风险。物理治疗如光照疗法、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 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等,以及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 顺势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只能作为可选 择的补充治疗方式。中医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 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
4. 抗抑郁药物
(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虽无明确催眠作用,但可以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 部分SSRI能够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的觉醒,减少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 减少慢波睡眠,多用于治疗共病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SSRI可能增加周期性肢 体运动,某些患者在服用时甚至可能加重其失眠症状。因此,一般建议SSRI在 白天服用。 (5)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文拉法辛和度洛西 汀等可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更适用于疼痛伴随失眠的患 者,不足之处与SSRI相似。 (6)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慢性失眠常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部分 SSRI与短效BZRAs(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联用,可以快速缓解失眠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
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1-6项标准)
• 3. 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单纯用没有合适的睡眠时 间或不恰当的睡眠环境来解释。 • 4. 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 5. 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 6. 睡眠和觉醒困难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二、失眠的药物治疗
•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和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 • 处方药加巴喷丁、喹硫平、奥氮平治疗失眠的临床证据薄弱,不 推荐作为失眠治疗的常规用药。 •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普通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等非处 方药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作 为治疗普通成人失眠的常规用药。 • 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作为不能耐受前述催眠药物的患者和已经发生药物依赖患者的替代治疗。
3.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食欲素又称下丘脑分泌素,具有促醒作用。
针对食欲素双受体发挥抑制作用的拮抗剂苏沃雷生
(suvorexant),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
人失眠(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其发挥催眠作用的靶点不同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 指南(2017版)
2006 年 2012年 2017年
《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主要的变化包括:
(1)更新了失眠分类和诊断标准;
(2)新增临床评估相关推荐意见;
(3)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提出具体的干预推荐意见;
失眠的治疗
一、总体目标和干预策略 二、失眠的药物治疗 三、失眠的心理治疗 四、特殊人群失眠的治疗
一、总体目标和干预策略
1. 总体目标:
(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
(2)恢复日间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防止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失眠;
(4)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 (5)尽可能避免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干预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
• BZDs药物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 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
• 持续使用BZDs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
• 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
• 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以及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禁用BZDs。
于其他催眠药,现有研究数据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
4. 抗抑郁药物
部分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失眠伴随抑郁、焦虑心境时应用较为有效。
(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小剂量的多塞平(3-6mg/d)因有特定的抗组胺机制,可以改善成年和老年 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临床耐受性良好,无戒断效应的特点,近年已 作为治疗失眠的推荐药物之一。 阿米替林能够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睡眠中觉醒、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 眠效率,但其同时减少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不良反应多(如抗胆碱能作 用引起的口干、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因此,老年患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 慎用,不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 (2)曲唑酮:小剂量曲唑酮(25-150mg/d)具有镇静催眠效果,可改善入睡困 难,增强睡眠连续性,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 (3)米氮平:小剂量米氮平(3.75-15.00mg/d)能缓解失眠症状,适合睡眠表 浅和早醒的失眠患者。
短期失眠的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失眠第1-3、6条标准,但病程不足3个月和(或)相关 症状出现的频率未达到每周3次。
失眠的鉴别诊断
失眠需要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药物或物质滥用,以及其他 类型的睡眠障碍相鉴别。需要鉴别的其他睡眠障碍类型包括呼吸相 关性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环境性睡眠 困难、睡眠不足综合征、短睡眠者等。
2. 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变化所致睡眠觉醒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
碍等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但使用普通褪黑素治疗失眠尚无一致性结论,故不推荐将普
通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使用。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rameheon)属于褪黑素MT1和MT2受体激动剂,能够缩短睡眠
一、总体目标和干预策略
3. 不同类型失眠的干预策略:
短期失眠患者应该积极寻找并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同时积极处置失 眠症状。相当一部分的短期失眠患者首选自我调适,但是由于睡眠认知错 误或者应对的行为方式不当,可能导致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失眠。短期失 眠患者在无法完成CBT-I时应早期应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能发挥良好的催 眠效能,快速消除失眠症状,避免病程迁延。 慢性失眠患者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应当首选CBT-I。药 物治疗慢性失眠缺乏符合标准的长程临床对照研究。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 慢性失眠患者,除无法依从者之外,应当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即使是那些 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
二、失眠的药物治疗
临床实践中所应用的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药物治疗 的关键在于把握获益与风险的平衡,同时要兼顾药物获取的容易程 度、经济负担以及患者主观意愿上的依从性。选择干预药物时需要 考虑症状的针对性、既往用药反应、患者一般状况、与当前用药的 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的现患疾病。需要注意,部分药 物说明书中的主要适应证并不适用于失眠的治疗,比如某些抗抑郁 剂和镇静类抗精神病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具备治疗失眠的临床证据, 可以参照推荐意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少于6.5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引起的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 认知障碍等。
失眠的分类
• 短期失眠(病程<3个月)
• 慢性失眠(病程≥3个月)
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1-6项标准)
• 1. 存在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睡眠异常症状(患者自述,或者照料者观
察到) (1)入睡困难; (2)睡眠维持困难; (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 (4)在适当的时间不愿意上床睡觉。
1.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s)
(2)BZDs:美国FDA批准了5种BZDs(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和 三唑仑)用于治疗失眠,其中三唑仑属于唯一的短半衰期催眠药物,但是由于 其成瘾性和逆行性遗忘发生率高,已被我国列为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 国内常用于治疗失眠的BZDs还包括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和地西泮。
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1-6项标 准)
• 2. 存在以下一种或者多种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患者自述或者照料者 观察到): (1)疲劳或全身不适感; (2)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 (3)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4)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 (5)日间思睡; (6)行为问题(比如:多动、冲动或攻击性); (7)精力和体力下降; (8)易发生错误与事故; (9)过度ZRAs)
(1)non-BZDs: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属于快速起效的 催眠药物,能够诱导睡眠始发,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扎 来普隆的半衰期较短,仅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 虽然non-BZDs具有与BZDs类似的催眠疗效,但是由于non-BZDs 半衰期相对较短,次日残余效应被最大限度地降低,一般不产生日 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较传统BZDs低,治疗失眠安全、有效, 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不同剂型的non-BZDs,如唑吡坦控释 剂、含化剂和喷雾剂,为临床需要提供更多的选择。需要注意, non-BZDs有可能会在突然停药后发生一过性的失眠反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