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汽车力学参数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

合集下载

考试试题(汽车理论)

考试试题(汽车理论)

一.判断题(2分/个,24分)1. 汽车的爬坡能力由汽车的驱动力决定。

(×)解:汽车的动力性能不止受到驱动力的制约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2. 弹性迟滞损失是以滚动阻力偶矩的形式作用在车轮上阻碍汽车的运动。

(√)3. 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比普通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大。

(×)解:应该是小4. 汽车的最高车速对应于发动机的最高转速。

(×) 解:0377.0i i rn u g a =且与功率平衡图来确定最高转速 5. 有的汽车2档的加速度比1档的加速度大。

(√)6. 汽车以高档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高,百公里耗油量最大。

(√)7. 只要发动机省油,汽车就一定省油。

(×)解:发动机负荷率高只是省油的一个方面另外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大小也关系到是否省油8. 机械式变速器各档 传动比大体上按等比级数分配。

(√)9. 汽车的地面制动力由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决定。

(×)解:取决于两个摩擦副的摩擦力,⑴制动器内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⑵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10. 稳态转向特性为不足转向的汽车,其瞬态转向特性也是稳态的。

(√)11. 人体承受4~8HZ 垂直振动的能力是最强的。

(√)12. 提高车身固有频率,可以减小车身振动加速度。

()二.某些汽车装有超速档,试分析超速档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7分)三.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用稳定性因数K 表征⎪⎪⎭⎫ ⎝⎛-=122k b k a L m K 试利用上式分析下列问题:(共3⨯5分=15分)1) 前轮充气压力高于标准气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2) 后轴车轮由单胎变为双胎(其他结构不变),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3) 后轴车轮由子午线轮胎换为普通斜交轮胎,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4) 汽车装载后重心后移,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5) 将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比值21φφK K 提高后,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四.金属式无级变速器(CVT )能够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试说明其理论依据。

转向特性的几个等价评价指标及习题解答

转向特性的几个等价评价指标及习题解答
ωr δ
ω r δ
s
ω δ
r

=
s
u / L 1 + k ⋅ u
2

ωr δ
)
s
| u = u ch =
1 2
(
u ch L
)
而中性转向时, 而中性转向时,当 u = u ch 时,

ωr δ s u =uch
)|
=( )
u ch L
所以, 所以,

ωr k =0 δ s u =u ch
)|
转弯半径之比R/R0: 转弯半径之比
♦ 推导汽车的转弯半径之比
R/R0与稳定性因数 的关系: 与稳定性因数k的关系 的关系: R0为车速很低且方向盘转 角保持不变时汽车的转向半径, 角保持不变时汽车的转向半径, 此时, 因满足条件: 此时, 因满足条件: 车速很低; 车速很低; 侧向加速度a 较小; 侧向加速度 y较小; 轮胎侧偏角接近零; 轮胎侧偏角接近零;
∴ | α1 | − | α 2 |= | a y | ⋅L ⋅ k
工程上,常用前/ 工程上,常用前/后轮侧偏角之差表示汽车 稳态响应。 稳态响应。 可见,汽车的三种转向特性: 可见,汽车的三种转向特性:
– 当k>0时,| α 1|-| α 2 |>0, 汽车为不足转向; 汽车为不足转向; 时 – 当k=0时,| α 1|-| α 2 |=0, 汽车为中性转向; 汽车为中性转向; 时 – 当k<0时,| α 1|-| α 2 |<0, 汽车为过多转向; 时 汽车为过多转向;
=2
( )| )
ωr k >0 δ s u =uch
临界车速求解
解答: 解答: ω u r = L 2 可知, 可知, 由 δ s 1 + ku ωr 必须1+ku2 要使 → ∞ 必须 δ s

汽车理论课件: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汽车理论课件: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時,具有以力輸入為 主和轉向盤(反作用)力是重要資訊源的特點。
1.試驗方法
➢汽車以100km/h的速度作正弦曲線的蛇形行駛,正弦 運動的週期為5s,最大側向加速度為0.2g。
➢車上裝有轉向盤轉角、轉向盤轉矩、車速和橫擺角 速度等感測器。
1
第五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轉向系的關係
0.1g處的轉向盤轉 1.90 矩/(N·m)
0.1g處的轉向盤轉 4.2 矩梯度/(N·m·g-1)
中型 美國 前軸 動力 -0.055
0.81
16.5
2.19
4.7
緊湊 美國 前軸 動力 -0.063
0.78
13.0
1.83
6.6
緊湊 美國 前軸 手動
運動型 美國 後軸 動力
中型 其他 後軸 動力
1
1
第五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轉向系的關係
2.轉向系剛度與轉向車輪的變形轉向
➢在轉向盤至轉向車輪之間,包括轉向器、轉向杆系與 轉向器固定處在內的剛度,稱為轉向系(角)剛度。
➢轉向系剛度低,前轉向輪的變形轉向角大,增加了汽 車的不足轉向趨勢。
➢轉向系剛度高,高速行駛時的“路感”較好。
1
第五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轉向系的關係 本節內容結束 下一節
1
第五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轉向系的關係
➢主銷位置幾何參數,如主銷內傾角、主銷後傾角、主銷拖距、接 地面上主銷偏置距、車輪中心主銷拖距等,對轉向盤力特性、回正性 能、直線行駛性等都有顯著影響。
1
第五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轉向系的關係
二、不同工況下對操縱穩定性的要求
➢汽車在原地、 小半徑彎道低速行 駛時,要防止轉向 盤過於沉重;
汽車的操縱穩定性

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技术参数

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技术参数

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技术参数
汽车稳态响应是指汽车在各种驾驶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响应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技术参数,以展示汽车稳态响应的特性。

1. 转向精准度:转向精准度是衡量汽车稳态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指的是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汽车是否能准确地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进行转向。

优秀的转向精准度可以使驾驶员更加容易控制车辆,提高驾驶安全性。

2. 转向迟滞:转向迟滞是指转动方向盘后,车辆转向响应的延迟时间。

较小的转向迟滞可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使驾驶操作更加敏感。

3.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汽车的稳态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悬挂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车身稳定性和舒适性,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侧倾和颠簸感。

4.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稳态响应的关键。

良好的制动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制动力度和灵敏的制动响应,使汽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车,确保驾驶安全。

5. 轮胎性能: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分,对汽车的稳态响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优秀的轮胎性能可以提供良好的抓地力和操控性能,使汽车在转弯、加速和制动时更加稳定。

6. 悬挂刚度:悬挂系统的刚度决定了汽车的悬挂特性。

合理的悬挂刚度可以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减少因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身晃动。

汽车稳态响应的技术参数涉及转向精准度、转向迟滞、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轮胎性能以及悬挂刚度等方面。

这些参数的优化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驾驶安全性,使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和自信。

汽车转向时稳定性分析和四轮转向优点

汽车转向时稳定性分析和四轮转向优点

汽车转向时稳定性分析和四轮转向优点1.车辆动力学特性:车辆转向时会受到惯性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这些力对车辆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分析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可以确定车辆在转向时的稳定性情况。

2.悬挂系统设计:悬挂系统对车辆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悬挂系统的设计可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度。

合理设计的悬挂系统可以减小车辆的侧滑和倾斜,提高转向时的稳定性。

3.转向系统设计:转向系统是车辆转向的关键组成部分。

合理的转向系统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转向系统的设计要考虑转向力的大小、转向机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4.轮胎选择:轮胎对车辆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轮胎具有不同的抓地力和操控性能。

选择合适的轮胎可以提高车辆在转向时的稳定性。

在车辆转向稳定性中,四轮转向技术也被广泛运用。

四轮转向是指车辆前轮和后轮都能转向的技术。

四轮转向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操控性能:四轮转向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在低速行驶时,后轮的逆向转向可以减小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灵活性。

在高速行驶时,后轮的同向转向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2.减小刹车距离:四轮转向可以减小车辆的刹车距离。

当车辆紧急制动时,后轮的逆向转向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并减小刹车距离,提高安全性。

3.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四轮转向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避免碰撞或避免擦碰其他物体时,后轮的逆向转向可以使车辆更灵活,并提供更大的安全空间。

总之,汽车转向时的稳定性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设计,可以提高车辆在转向时的稳定性。

而四轮转向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操控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汽车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汽车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汽车动力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回正力矩答:在轮胎发生侧偏时,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轴(轮胎坐标系)的力矩,即为回正力矩。

2.轮胎侧偏现彖答:半车轮冇侧向弹性时,即使侧向力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亦将偏离车轮平面,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彖。

3.同步附着系数答:对丁-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车辆制动时使得车辆前后轮同时抱死的路而附着系数即为同步附着系数。

(或采用卩线与I线交点说明也可以,但是必须交代卩线与I线的具体含义)4.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答: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两部分。

汽车加速时,不仅平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也要产生惯性力偶矩。

为了便于计算,-•般把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转化为平移质最的惯性力,对于固定传动比的汽车,常以常数6作为计入旋转质鼠惯性力偶矩后的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5.理想的制动力分配特性答:汽车制动时,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特性。

二、简答题(每题5分)1.汽车的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答:汽车驱动条件:F t>F^x汽车附着条件:尸心< 伦护:上式中,听表示驱动力,心I表示行驶阻力,代匸表示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引起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F, 示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亦可以直接指定驱动轮后进行描述),0为附着系数。

2.汽车制动性能主要由哪几个方面评价?答:主要由以卜三个方面评价:1)制动效能,及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览偏、测滑以及市区专项能力的性能。

3.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

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与转向系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4.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有几种类型?实际的汽车应貝有哪种稳态转向特性,简述理由。

答: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三种类型: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

用汽车力学参数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

用汽车力学参数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1999年第39卷第4期1999,V o l .39,N o .420 3471~72用汽车力学参数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郑安文, 宋 健, 吴凯辉, 林 建, 吴大文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1998207201 第一作者:男,1957年生,副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现地址: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430070文 摘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目前主要通过场地试验的方法获得,文章探讨采用汽车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

根据影响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各项因素与不足转向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在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上实测的汽车力学参数数据为基础,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并加入汽车的轮胎特性,对被试车辆的不足转向度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与试验场地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汽车的力学参数预测稳态转向特性具有不受环境影响、易于辩识影响因素等优点。

关键词 汽车力学参数;稳态转向特性分类号 U 46111 目前,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主要通过场地试验获得。

虽然场地试验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易受到试验条件、专用设备、操作人员水平的限制,并且场地试验所获得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对深入分析影响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各项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十分不便。

为此,本文探讨了一种根据汽车力学参数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

即以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实测的汽车力学参数数据为基础,加入汽车的轮胎特性,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对被试车辆的不足转向度进行预测。

1 力学参数试验台的测试结果汽车的不足转向度为前、后轴总侧偏角(D 1,D 2)之差。

即U =D 1-D 2(1)车轴的侧偏角包括D i =D a i +D b i +D c i +D d i +D e i +D f i +D g i (2)式中:i =1,2(1表示前轴,2表示后轴);D a i ,D b i ,D c i ,D d i ,D e i ,D f i ,D g i 分别为侧向惯性力引起的轮胎弹性侧偏角、侧倾外倾引起的侧偏角、侧向力变形外倾引起的侧偏角、轮胎回正力矩引起前、后轮侧偏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侧偏角、侧倾转向引起的车轮转向角、侧向力变形转向引起的车轮转向角、回正力矩变形转向引起的车轮转向角[1]。

汽车理论计算题

汽车理论计算题

五、计算题11 某汽车的总质量m=4600kg,C D =0.75,A=4m 2, 03.01=δ,03.02=δ,f=0.015,传动系机械效率ηT =0.82,传动系总传动比100==gi i i ,假想发动机输出转矩为T e =35000N.m , 车轮半径m r 360.0=,道路附着系数为4.0=ϕ,求汽车全速从30km/h 加速至50km/h 所用的时间。

由于ϕ>F F t ,所以,t u u a ∆-=12,即st 42.181.94.06.33050=⨯⨯-=∆2 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4600kg,C D =0.75,A=4m 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1=0.03,δ2=0.03,坡度角α=5°,f=0.015, 车轮半径r r =0.367m ,传动系机械效率ηT =0.85,加速度du/dt=0.25m/s 2,u a =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kwdtdu mu Au C Gu Gfu P a aD a a t e 18.5736001)25.030460006.176********.05sin 3081.946005cos 3081.9015.04600(85.01)3600761403600sin 3600cos (133=⨯⨯⨯+⨯⨯++⨯⨯+⨯⨯⨯=δ++α+αη=3 已知某车总质量为8025kg ,L =4m (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 =2.5m ,至后轴距离为b =1.5m ,质心高度h g =1.15m ,在纵坡度为i =3.5的良好路面上等速下坡时 ,求轴荷再分配系数(注:再分配系数m f 1=F Z 1/F Z ,m f 2=F Z 2/F Z )。

NiF z 81.9309081.980255.25.115.15.11⨯=⨯⨯+⨯+=NiF z 81.9493581.980255.25.115.15.22⨯=⨯⨯+⨯-=385.08025/30901==f m ,615.0385.012=-=f m4 已知某汽车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回归公式为T t q =19+0.4n e -150×10-6n e 2,传动系机械效率ηT =0.90-1.35×10-4n e ,车轮滚动半径r r =0.367m,汽车总质量4000kg ,汽车整备质量为1900kg ,滚动阻力系数f =0.009+5.0×10-5u a ,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2.77m 2,主减速器速比i 0=6.0,飞轮转动惯量I f =0.2kg ·m 2,前轮总转动惯量I w 1=1.8 kg ·m 2, 前轮总转动惯量I w 1=3.6 kg ·m 2,发动机的最高转速n max =4100r/min ,最低转速n min =720r/min ,各档速比为:计算汽车在V 档、车速为70km/h 时汽车传动系机械损失功率,并写出不带具体常数值的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1999年第39卷第4期1999,V o l .39,N o .420 3471~72用汽车力学参数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郑安文, 宋 健, 吴凯辉, 林 建, 吴大文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1998207201 第一作者:男,1957年生,副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现地址: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430070文 摘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目前主要通过场地试验的方法获得,文章探讨采用汽车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

根据影响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各项因素与不足转向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在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上实测的汽车力学参数数据为基础,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并加入汽车的轮胎特性,对被试车辆的不足转向度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与试验场地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汽车的力学参数预测稳态转向特性具有不受环境影响、易于辩识影响因素等优点。

关键词 汽车力学参数;稳态转向特性分类号 U 46111 目前,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主要通过场地试验获得。

虽然场地试验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易受到试验条件、专用设备、操作人员水平的限制,并且场地试验所获得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对深入分析影响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各项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十分不便。

为此,本文探讨了一种根据汽车力学参数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

即以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实测的汽车力学参数数据为基础,加入汽车的轮胎特性,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对被试车辆的不足转向度进行预测。

1 力学参数试验台的测试结果汽车的不足转向度为前、后轴总侧偏角(D 1,D 2)之差。

即U =D 1-D 2(1)车轴的侧偏角包括D i =D a i +D b i +D c i +D d i +D e i +D f i +D g i (2)式中:i =1,2(1表示前轴,2表示后轴);D a i ,D b i ,D c i ,D d i ,D e i ,D f i ,D g i 分别为侧向惯性力引起的轮胎弹性侧偏角、侧倾外倾引起的侧偏角、侧向力变形外倾引起的侧偏角、轮胎回正力矩引起前、后轮侧偏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侧偏角、侧倾转向引起的车轮转向角、侧向力变形转向引起的车轮转向角、回正力矩变形转向引起的车轮转向角[1]。

某旅行车在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上相当于左转条件下测得的前、后轴的各项侧偏角数据经整理后见图1的(a ),(b )。

(a )前轴(b )后轴图1 某旅行车左转条件下前、后轴的五项侧偏角随侧向加速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1中的D b,D e在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上分别测出的是车轮外倾角和车轮转向角随车身侧倾角的变化关系,根据车身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以及车轮外倾角与侧偏角的关系即可确定D b,D e随侧向加速度的变化关系;D c,D f在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上分别测出的是车轮外倾角和车轮转向角随侧向力的变化关系,根据侧向力与侧向加速度以及车轮外倾角与侧偏角的关系即可确定D c,D f随侧向加速度的变化关系;D g在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上测出的是车轮转向角随回正力矩的变化关系,根据回正力矩与侧偏角、侧偏角与侧向力的关系[2]以及侧向力与侧向加速度的关系即可确定D g随侧向加速度的变化关系。

2 汽车力学参数与不足转向度的关系图1的测试结果包括了影响前后轴总侧偏角的7项因素中的5项,即D b,D c,D e,D f,D g,已基本概括了汽车悬挂和转向系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

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轮胎的侧偏特性(包括侧向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间的关系)、汽车质心的位置对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则影响汽车稳态转向特性(不足转向度)的主要因素均已包括。

据此即可对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进行预测。

根据文[3]给出的轮胎侧偏特性半经验模型和文[2]给出的轮胎试验数据,即可确定相关轮胎的侧向力与侧偏角、回正力矩与侧偏角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导出回正力矩与侧向力之间的关系。

由质心的位置可以确定不同侧向加速度时前、后轴轮胎所受的侧向力,根据相关轮胎的侧向力与侧偏角之间的关系即可确定D a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回正力矩与侧向力之间的关系和侧向力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可以确定D d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将D a,D d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加入到图1(a),(b)之中,根据式(2)进行线性叠加即可得到该旅行车左转条件下的前、后轴侧偏角总和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为了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对该旅行车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场地试验。

试验是在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前的广场上进行的,试验按照GB6323.1286规定的方法进行,向左和向右转向均做了试验。

试验结果见图3中的(a),(b),图中同时给出了按照(1)式计算出的该旅行车左右转向时的不足转向度的预测结果。

图2 某旅行车左转条件下前、后轴侧偏角总和随侧向加速度的曲线图(a)左转条件下(b)右转条件下图3 某旅行车左、右转向条件下不足转向度的预测结果和路试结果的比较 由图3可以看出:1)根据力学参数试验台的测试数据归纳出的不足转向度的预测结果U随侧向加速度a y的变化趋势与路试实测出的U随a y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即:左转条件下U随a y变化的对应定量值小于右转条件下U随a y变化的对应定量值;2)在a g为0.5的侧向加速度时,左、右转向条件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小于10%,这表明预测精度是比较高的。

(下转第99页)27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9(4)2H umph ris R R,Kel m R D,L ew is R D,et al.Effect of contro l algo rithm s on m agnetic bearing p roperties.T ran sacti on of the AM SE,1986,108(10):624~632 3H M ing Chen.M agnetic bearing and flexible ro to r dynam ics.T ribo logy T ransacti ons,1989,32(1):9~154赵雷.可控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19965邢晓军.有源磁轴承高频电主轴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3Study on stiffness and dam p i ngcharacter istic of activemagnetic bear i ngZHAO L e i,CONG Hua,ZHAO Hongb inD epartm ent of Engineering Physics,T singhua U niversity,Beijing100084,Ch ina Abstract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stifffness and damp ing of active m agnetic bearings(AM B s)2ro to r system are m ain lydepended on the electrical contro l system.They can be designed acco rding to the p ractical necessity to m eet the dem ands of different app licati ons,but how to design and adjust the contro ller is a p ractical p rob lem.F rom the po int of the stiffness and damp ing,th is paper studies on an AM B s2ro to r system w h ich is based on decentralized con tro l and u sing P I D compen sato r.T he resu lts show that the p ropo rti onal and differential param eter of a P I D contro ller is usefu l fo r deciding the stiffness and damp ing.But these filters in troduced to the compensato r in p ractical electrical circuits m ay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in low and h igh frequency and no change in resonan t dom ain.T herefo re,it is po ssible to have the ro to r get different dynam ic characteristics by designing som e different contro l system s, and give the considerati on to bo th stability and h igh perfo r m ance in the sam e ti m e.A nd a new design m ethod fo r P I D param eter can be go t also.Key words active m agnetic bearings(AM B);P I D;stiffness;damp ing(上接第72页)3 小 结1)利用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的测试结果预测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是可行的;2)利用这种方法预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具有如下优点:a)不受环境的影响;b)可以辨识每个影响稳态转向特性因素数值的大小;c)可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稳态转向特性的措施。

参 考 文 献1余志生.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2宋健.导向轮轮胎和定位参数对汽车摆振影响的研究及整车横向动力学优化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19893郭孔辉,刘蕴博.轮胎侧偏特性的半经验模型.汽车工程,1986,8(2):44~52Pred icti ng steady-sta te corner i ngcharacter istics of autom ob ilesby usi ng autom ob ilem echan ica l param eters3ZHENG Anw e n,SONG J ia n,W u Ka ihui,L I N J ia n,W U D aw e nD epartm ent of A utomo tive Engineering,T singhua U n iversity,State Key L abo rato ry ofA utomo tive Safety and Energy Conservati on,Beijing100084,Ch inaAbstract Steady2state co rn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obiles are mo stly gained by field tests.T h is paper developed a m ethod w h ich can p redict steady2state co rnering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test results of au tomobile m echanical param eters.A cco rding to the in ternal relati on betw een the understeer degree and facto rs affecting steady2state co rn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au tomobiles,based on bo th the au tomobile m echanical param eters m easured on the facility fo r m easuring m echanical param eters of automobiles and the tire p roperties,the understeer degree w as p redicted by m eans of curve fitting.A good acco rdance betw een the p redicted results and the resu lts of field tests w as show n.T he outcom ing of the study p roves that th is m ethod has som e advantages of avo iding influence from environm en t and easy to iden tify the affecting facto rs.Key words au tomobile m echanical param eters;steady2state co rnering characteristics99赵 雷,等: 可控磁悬浮轴承刚度与阻尼特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