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喜马拉雅山之南——南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南亚教学设计
“印度”一节是在学生学习完一个大洲──亚洲、一个地区──东南亚和一个国家──日本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本节内容宜安排2个课时完成。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印度的水旱灾害、印度的人口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分析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之间的
关系。
(三)教材的处理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有条理,对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把糅合在人口中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单独列为一个知识点先讲,之后顺着学生的思路完成“水旱灾害频繁”的教学,然后再进入“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相关教学。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学法和教法分析
1.学法:收集资料法(课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有关印度的风土人情、人口问题等材料)、讨论探究法(全班学生分成8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目的)。
2.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
感提升的目的)。
四、教与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