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习题集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71练 (39)

高考生物71练  (39)

1.下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2.下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C.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到的S型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的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2015·临沂重点中学月考)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4.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A.②④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5. (2016·海口调研)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都要加热处理B.③要将所有提取物与R型细菌共同培养C.④的结果是只有S型或R型一种菌落D.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S型、R型两种菌落6.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7.图2为用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⑤、①B.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其营养成分中应含有32PC.图2中的⑦⑧分别代表搅拌、离心过程,其中⑧的目的之一是让B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8.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 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9:3.1.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9:3.1.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第3章基因的本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基础再现]1.作为遗传物质,DNA与蛋白质相比的优势不包括()A.分子量大B.能精确地复制自己C.结构稳定,一定条件下可变D.对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过程有决定作用2.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A.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物质B.动物的肝糖原和抗原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3.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哪些类型的细菌()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4.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促成R型细菌发生转化。

这个事实能证明()A.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DNA的结构都很稳定B.S型细菌的蛋白质的结构特别稳定C.S型细菌的DNA结构比蛋白质的结构稳定D.任何条件都不能破坏S型细菌DNA的结构5.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为()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三[能力提升]6.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A.杂交实验法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病毒侵染法D.单独直接地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7.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表可得出()A.①不能证明B.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A.注射R型细菌后,小鼠不死亡B.注射S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C.注射R型细菌及热处理的S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D.注射S型细菌及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9.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能使小鼠得败血症而死亡。

高考生物复习专项练习:基因的本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专项练习:基因的本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Word版含答案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后练习(2)1. 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3.在肺炎双球菌感染老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注射R型菌后,老鼠不死亡B.注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C.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4. S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B.S型菌与R型菌的致病性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造成的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或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的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5.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含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培养基中有S型菌出现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研究D.赫尔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来侵染细菌,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可能检测到放射性6.用正常噬菌体(31P、32S)去感染大肠杆菌(含32P、35S),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A.31P、32P、32S B、31P、32P、35SC.31P、32S、35S D、32P、32S、35S7.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的思路()A.杂交实验法 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作用8.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研制出能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细菌的遗传物质是()A.蛋白质B.DNA C.RNA D.糖类2.下列选项为基因载体的是()A.DNA B.mRNA C.tRNA D.rRNA3.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性状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C.F1中未出现的那个性状D.一对相对性状纯合子杂交F1中未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A.是RNA B.是DNA C.主要是RNA D.主要是DNA5.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6.下面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D.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7.p53基因是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的抑癌基因,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核内蛋白(p53)。

p53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

下图是p53作用的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DNA损伤,p53可诱导细胞凋亡B.当DNA受损时,Mdm2和p53发生磷酸化,p53被激活C.p53的磷酸化抑制了其与p300的相互结合D.p53基因突变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8.农作物的育种方法有:①杂交育种、②诱变育种、③单倍体育种和、④多倍体育种。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获得的后代的优良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B.②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③中使用花药离体培养能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D.④能获得茎秆粗壮,糖类等营养物质丰富的植株9.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化细胞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拼接。

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实验 高中生物专题精练

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实验 高中生物专题精练

专练40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实验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B.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2.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B.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C.若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D.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4.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置于含有35S的培养基或培养液中直接获得的C.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原因是被标记的DNA在上清液中D.上图的实验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5.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6.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置了甲、乙两组实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注: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四个特点:(证明某一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依据)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②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以表现生物的性状 ④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实验(体内转化) (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3)用现有的知识对实验的解释:①加热杀死S 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 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

②R 型细菌转化成S 型细菌的过程可以下的五步来反应:(了解) a 、双链DNA 片段与受体菌细胞表面特定位点结合; b 、位点上DNA 分解,形成DNA 片段;c 、双链DNA 的一条单链逐渐降解,同时另一条单链逐步进入细胞内;d 、进入细菌体的DNA 单链与受体菌DNA 同源区段配对,接着受体DNA 相应单链片段切除,并被外来DNA 取代,形成杂种DNA 区段(实质就是基因重组);e 、受体菌DNA 通过复制杂合区段分离成两个;其中有的类似供体菌,细胞分裂后,就成为转化因子。

③实验证明转化率与供体菌细胞的DNA 纯度有关,DNA 越纯,转化率也就越高。

如果事先用DNA 酶降解供体菌细胞中的DNA ,那么转化作用就不复存在。

2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1(2)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二、实验探究规律归纳:例题1:研究发现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体内仅有蛋白质和RNA 两种化学成分,这类生物的性状(如TMV 能感染正常烟草的叶片,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的遗传是受RNA 还是蛋白质控制?请设计实验探究TMV 的遗传物质。

(1)实验原理:①利用水—苯酚溶液可以将TMV 分离,获得TMV 的蛋白质和RNA 。

②TMV 能感染正常烟草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 ③遗传物质能使生物性状保持相对稳定(2)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正常生长的烟草、苯酚、试管、玻璃棒等必需的实验器材 (3)主要实验步骤:①获得TMV 的RNA 和蛋白质:水—苯酚溶液分离TMV ,获得纯净的TMV 蛋白质和RNA②选择材料并分组:取正常生长烟草植物,选取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三张叶片,分别编号A 、B 、C 。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5)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5)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5)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2、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 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

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

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体外转化实验中,DNA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B.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 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5、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C.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D.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观察发现只有S型菌落6、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习题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习题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习题(共8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江苏生物,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解析早期人们认为: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不同生物差异的直接原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与生物性状密切相关;蛋白质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引起了结构的不同,因此不同氨基酸的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后来发现,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差,易变性失活,并且不能自我复制,而DNA比蛋白质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答案C2.(2012·福州质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C.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毒性不能稳定遗传D.重复做实验①与④,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但不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A错误;在体内转化实验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其他组别的对照组,B正确;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是因为其接受了S型细菌的DNA,属可遗传变异,C错误;该实验所涉及的变异为基因重组,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9:3.1.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9:3.1.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第3章基因的本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基础再现]1.作为遗传物质,DNA与蛋白质相比的优势不包括()A.分子量大B.能精确地复制自己C.结构稳定,一定条件下可变D.对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过程有决定作用2.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A.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物质B.动物的肝糖原和抗原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3.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哪些类型的细菌()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4.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促成R型细菌发生转化。

这个事实能证明()A.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DNA的结构都很稳定B.S型细菌的蛋白质的结构特别稳定C.S型细菌的DNA结构比蛋白质的结构稳定D.任何条件都不能破坏S型细菌DNA的结构5.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为()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三[能力提升]6.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A.杂交实验法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病毒侵染法D.单独直接地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7.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表可得出()A.①不能证明B.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A.注射R型细菌后,小鼠不死亡B.注射S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C.注射R型细菌及热处理的S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D.注射S型细菌及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9.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能使小鼠得败血症而死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第3章基因的本质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限时训练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2.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是()A.杂交实验法B.同位素标记法C.病毒侵染法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3.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4.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转化。

这一现象说明()①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DNA进入到了R型细菌中②DNA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④DNA是遗传物质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下列关天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水解产物是不是遗传物质B.这个实验是为了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这个实验证实了DNA的水解产生不是“转化因子”D.这个实验是艾费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6.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项()7.下列各项中,不能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实的是()①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②DNA是遗传物质③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④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10.下列能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证实的是()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DNA是遗传物质C、DNA能自我复制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11.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A.噬菌体的DNA B.细菌的DNA C.噬菌体的蛋白质D.细菌的核糖体12.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13.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都是DNA B.都是RNA C. 是DNA和RNA D. 是DNA或RNA14.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的是()A.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B.烟草花叶病毒C.T2噬菌体D.引起AIDS的病原体15.分析两瓶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发现两瓶不同的物质都只含核酸和蛋白质”,你认为它们最可能是()A.细胞核和病毒B.染色体和病毒C.染色体和细菌D.病毒和细菌16.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12(答案)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12(答案)

1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含有两个实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错误。

2.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等人的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和实验对象都不相同()【解析】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等人的实验思路是相同的,证明各自的作用,错误。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需要两次培养大肠杆菌,且培养基成分不完全相同(√)【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先要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获得含放射性物质的大肠杆菌,再得到含放射性物质的噬菌体,然后用含放射性物质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大肠杆菌,所以该实验需要两次培养大肠杆菌,第一次培养基含放射性物质,第二次不含,正确。

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基因突变()【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基因重组,错误。

5.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含有32P和35S的大肠杆菌,获得标记的噬菌体()【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含有32P或35S的大肠杆菌,获得标记的噬菌体,错误。

6.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时,可用离心方法分离出含有15N或14N标记的大肠杆菌()【解析】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时,可用离心方法分离出含有15N或14N标记的DNA分子,错误。

7.艾弗里实验中,接种了S型菌RNA和R型菌的培养基上长出两种菌落()【解析】艾弗里的实验中,接种了R型菌和S型菌DNA的培养基上长出了两种菌落,错误。

8.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时,保温时间长会造成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明显增强(√)【解析】用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时间长会造成大肠杆菌裂解,上清液中放射性会增强,正确。

高考生物复习专项练习:基因的本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专项练习:基因的本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Word版含答案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后练习(1)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2.艾弗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在R型细菌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培养基中()A.既有R型细菌,也有S型细菌B.只有R型细菌C.只有S型细菌D.既无R型细菌,也没有S型细菌3.将分离后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与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到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从其体内分离出来的仍是R型肺炎双球菌。

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其体内分离出了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

以上实验说明( )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互相转化B.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S型细菌的DNA可诱导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白鼠致死4.下列有关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表达的特性设计的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从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的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方法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 分子分开,以便检测各自的放射性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5.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基因的编码区不连续,有内含子B.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R型菌混合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小白鼠死亡C.S型菌荚膜中多糖类物质属于初级代谢产物D.R型菌没有荚膜的原因是无核糖体不能合成6.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物、沉淀物 B.上清液、上清液.C.上清液、沉淀物 D.沉淀物、上清液7.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每日一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每日一题

专题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B.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参考答案】D细菌体内转化实验的2点提醒(1)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

(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

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 型细菌。

1.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处理注射R型活细菌注射S型活细菌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实验结果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B.实验说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 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2.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 型菌中提取的DNA之后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B.补充R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的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D.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3.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高考生物复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高考生物复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高考生物复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知识梳理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

(2)实验②③对比说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

(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置“S型细菌的DNA 中加DNA酶”实验组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①实验思路: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②加DNA酶处理组的作用是起对照作用。

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结果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高考生物专题二十

高考生物专题二十

高考生物专题二十一、单选题1.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答案】D【分析】艾弗里实验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 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说明转化因子是DNA。

题干中利用酶的专一性,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

【详解】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步骤④中,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C 错误;D、S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

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出现S型细菌,D正确。

故选D。

2.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 型菌【答案】D【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并用到了生物实验中的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江苏生物,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解析早期人们认为: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不同生物差异的直接原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与生物性状密切相关;蛋白质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引起了结构的不同,因此不同氨基酸的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后来发现,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差,易变性失活,并且不能自我复制,而DNA比蛋白质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答案 C2.(2012·福州质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C.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毒性不能稳定遗传D.重复做实验①与④,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但不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A错误;在体内转化实验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其他组别的对照组,B正确;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是因为其接受了S型细菌的DNA,属可遗传变异,C错误;该实验所涉及的变异为基因重组,D错误。

答案 B3.(2012·广东六校联考Ⅱ)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没有重组DNA片段,A错;两实验均没有诱发DNA 突变,B错;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D错;两个实验均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对。

答案 C4.(2012·陕西咸阳模考)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B.曲线ab段下降是因为部分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力降低有关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解析S型细菌的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因为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 D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 C6.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

解析杂种病毒丙是由病毒甲的蛋白质外壳和病毒乙的核酸组装而成的。

其在侵染植物细胞时注入的是病毒乙的核酸,并由病毒乙的核酸指导合成病毒乙的蛋白质外壳,因而病毒丙在植物细胞内增殖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就是病毒乙。

答案 D7.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解析T2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对其进行标记,然后让其感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进行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发现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答案 C8.(2012·北京东城区练习)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A.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在外壳中找到15N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解析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核酸,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核酸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又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故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答案 B9.(2012·潍坊抽样监测)在证明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下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含35S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NA分子中不含有3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大肠杆菌内,但能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造成一定的实验误差;是否留在沉淀物中,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与转速太快无关。

10.(2012·杭州一模)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会出现的异常结果是( )。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解析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外壳,侵染细菌时不进入细菌体内;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体内;正常情况下,离心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而子代噬菌体留在沉淀物中。

若甲组不搅拌,则有部分35S还留在沉淀物中,故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会较强;乙组保温时间过长,会使部分子代噬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故上清液中会有较强的放射性。

答案 A11.(2012·广东六校联考Ⅱ)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解析32P存在于DNA的磷酸基团上,35S存在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中。

二、非选择题(共45分)12.(15分)(2010·宝鸡质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科学家在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中所做的一个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②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述);③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发现在第4组培养装置中有S型菌落。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

请利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①实验设计方案: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组,标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编号 A B C第三步:将R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写出两点)②艾弗里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艾弗里实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种) 答案(1)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2)①B组:加入提取的S型细菌DNA C组:加入提取的S型细菌DNA和DNA 酶②A、C两组培养装置中未出现S型菌落,B组培养装置中出现S型菌落③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3)①结构简单、繁殖快②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③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取技术13.(12分)(2010·杭州四中教育集团月考)已知菠菜的干叶病是干叶病毒导致的,但不清楚干叶病毒的核酸种类,试设计实验探究之。

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干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1)实验步骤:①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若干菠菜植株平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②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干叶病毒样本,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