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过程是怎样的.doc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是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格局。
本课内容包括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三个部分。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为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百团大战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平型关大捷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掌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包括根据地的分布、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
3.知道百团大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2.采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等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历史故事讲述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概述.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939.6 虎门硝烟意义:虎门硝烟是中国人民硝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鸦片战争:时间:1840.6 --- 1842.6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虎门硝烟,英国借口侵略中国.结果: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 1856.10——1860.10侵略国家:英法。
俄美为帮凶,没有直接参战。
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略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课本P8页表注意记忆)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目标:反抗清朝的统治。
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1853年.定都南京。
建立起与清朝对立的政权。
1860年.中外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862年.在慈溪的战斗,击毙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背景: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虎视新疆,新疆危机。
1865年,阿古柏侵略新疆。
1871年,俄国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2.过程: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
1876年,进军新疆。
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黄海大战:邓世昌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原因: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为了保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1. 八路军、新四军的开赴敌后和敌后战场的形成;2. 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2. 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过程和意义,提高对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认识;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及百团大战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百团大战的背景和敌后战场的战略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的重要性;2. 讲解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的背景和过程,分析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3. 介绍百团大战的时间、过程,讲解其意义,强调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百团大战时期的战例,让学生感受敌后战场的艰苦环境;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敌后战场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百团大战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8. 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1.1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1.2 敌后战场的形成2. 百团大战2.1 时间、过程2.2 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的过程。
(2)分析百团大战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1)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分别从陕西、甘肃等地开赴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打破日军对敌后战场的封锁,提高我军士气,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攻势。
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2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提高了敌后战场的战略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的重要性,学生对百团大战的理解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提高对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全面认识。
202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说课稿新人教版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战役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通过分析史料、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战役背后的战略意图和战略意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历史理解素养、历史解释素养以及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战争,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树立和平意识。
202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说课稿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本节课主要内容涵盖了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的几次重大战役,包括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百团大战等。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战役特点以及抗战英雄的事迹,体会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与坚韧。
⑤ 战役特点:台儿庄战役的巷战、武汉会战的规模和战略意义、百团大战的游击战
⑥ 抗战英雄事迹:李宗仁、张自忠、赵登禹等
⑦ 抗日战争的意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通过使用颜色、图表、图片等元素,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用水彩笔或彩色粉笔区分不同战役的特点,用图标表示战役的重要事件,或者用时间轴展示战役的顺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战役的发展过程,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如小插图、符号等,使板书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百团大战
战役过程
历史意义
1、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 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2、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 占领的部分地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 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 3、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 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4、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作战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在日本侵华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 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 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 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 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 “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 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 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 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战役过程
•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 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 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 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 (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 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 • • • • 战争概况 作战背景 战役过程 战果统计 历史意义
战争概况
名称: 地点: 时间: 参战方: 结果: 参战方兵日至12月15日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400,000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7,000 朱德,彭德怀
百团大战实践教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百团大战实践教学是我校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参与百团大战,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从活动背景、实践过程、收获体会三个方面对百团大战实践教学进行总结。
二、活动背景百团大战实践教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的。
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百团大战实践教学正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践过程1. 活动策划在活动策划阶段,我们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步骤。
首先,确定了活动主题,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其次,组建了活动策划团队,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最后,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经费预算等。
2. 活动实施在活动实施阶段,我们严格按照活动方案进行。
首先,进行宣传动员,让学生了解活动意义和目的;其次,组织学生报名,选拔优秀团队;然后,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后,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我们对百团大战实践教学进行了总结。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评估活动效果。
(2)优秀团队评选。
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进行表彰,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3)经验交流。
组织优秀团队分享实践经验,为其他团队提供借鉴。
四、收获体会1. 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参与百团大战实践教学,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拓宽视野百团大战实践教学让学生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4.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5. 培养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尝试、创新,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八年抗战百团大战与淞沪会战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八年抗战百团大战与淞沪会战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其历时多年,战地广阔,涉及众多战役。
其中,八年抗战百团大战和淞沪会战是两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战役。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场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一、八年抗战百团大战八年抗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在1940年的冬季。
该战役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行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成为中国抗战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 战役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第三年,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在抗日敌后游击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发挥游击战的优势,八路军决定发动一次规模宏大的大规模作战,即八年抗战百团大战。
2. 战役过程百团大战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中地区。
八路军等中国军队先后发动了多次进攻,对日军制造了沉重的打击。
中国军队采取了灵活的战术,通过夜袭、地雷等手段,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补给线和后方基地。
3. 战役影响八年抗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通过这次战斗,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顽强抵抗的意志。
此外,百团大战也为后来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937年的秋季。
这场战役不仅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精神,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 战役背景淞沪会战爆发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港口。
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攻占上海,进而控制整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2. 战役过程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战斗。
中国远东军等部队展示了出色的战斗能力,日军也遭受了沉重的伤亡。
然而,由于日军具备优势装备,并且在海上占据制空权,中国军队最终被迫撤退。
3. 战役影响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于战役中败退,但中国军队表现出的英勇抵抗精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这场战役也使得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并向日本展示了中国人民要保卫国土的决心。
抗战胜利的历程
抗战胜利的历程1945年,日本在抗战中的投降,标志着那场残酷的战争走到了尽头。
然而,抗战的胜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坎坷而曲折的历程。
本文将从华北事变开始,逐步叙述抗战胜利的历程,展现中国人民在众志成城、共同抗敌中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
一、华北事变——开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华北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抗战的正式开始。
事变中,日军以“搜查中国军队是否阻碍日本军队过境”为借口,向中方发动了数次挑衅和袭击。
中国军队力量薄弱,无法完全抵挡日本军队的侵略,最终导致了华北地区的失陷。
尽管如此,中国人民仍然展现出了强烈的抵抗意志,为抗战的序幕敲响了钟声。
二、艰苦奋斗——长期抗战的开展华北事变后,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抗战的艰巨性,并开始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各地积极组织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进行游击战、阻击战等斗争,有效削弱了日军的战力。
此时,八路军、新四军等正规军队也在并肩作战,形成了集中与分散、正规与游击相结合的抗日态势。
此外,国共两党的合作也为抗战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形成了一个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局面。
三、抗战胜利的转机——百团大战1940年,中国军队在百团大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斩首了大量的日军,有效提振了士气。
此外,在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运用了游击战的战术,使日军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改变了之前日军在华北地区肆意妄为的局面,将抗战的主动权重新夺回。
四、长征——抗战的新篇章1935年,红军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也是抗战的一部分。
长征的目的是摆脱敌人的追击,以及寻找更好的抗战机会。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经历了艰苦的山川、无边的草地,牺牲了许多战士,但也在这次长征中锻造出了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长征的成功为抗战提供了宝贵的人力和经验积累。
五、抗战胜利的关键——重要战役抗战胜利的历程中,有许多重要战役对胜利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武汉保卫战等,都是中国军队将日军击败的重要战役。
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学案)
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学案)一、台儿庄战役1、时间:2、指挥官:3、历史地位:二、百团大战1、1938年底以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实行什么的方针?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1、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共领导下为粉碎日军进攻而采取的经济措施有:、、。
2、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于哪一年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3、中共七大于哪一年召开?地点在哪儿?4、“中共七大”的知识要点:A、中心任务:B、政治报告:C、政治路线:D、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E、首要领导:D、“中共七大”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的声明是:。
2、年月日,日本天皇宣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4、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第二部分:习题巩固与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而进行了()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2、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是指()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3、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工作指针D、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5、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A、李宗仁B、彭德情C、张自忠D、左权6、抗日战争中,以破坏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7、明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8、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敌入侵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9、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堂”,如实记载了日本侵略军在华中地区向中国人民投降的一幕。
严格的训练:百团大战中红军的备战过程
严格的训练:百团大战中红军的备战过程在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是我军最有威慑力的一次战役。
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期间,采取“游击战争第一,正规战争第二”的方针,通过游击战争来弥补正规战争的不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红军经过了长期的备战,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红军备战的过程。
1. 红军内部整肃为了确保一百个团能够有条不紊地执行作战任务,红军在备战阶段进行了内部整肃。
红军加强了官兵教育,加强了纪律要求,进行了政治教育,提高了官兵的斗志。
在红军内部整肃的过程中,尤其强调了对于淮海战役的经验的总结。
2. 加强装备更新红军在百团大战中“闪电出击”的策略,需要在装备上有足够的保障。
因此,红军在备战期间加强了装备更新,尤其是加强了对于手榴弹的制造和储备。
同时,为了提高官兵的作战能力,红军还在备战期间加强了对于机枪和迫击炮的训练。
3. 加强情报收集和研究我们知道,情报是战场上取胜的关键。
红军在备战期间加强了情报收集和研究,利用游击战争的优势,密切关注日军的动向,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情报。
同时,红军还进行了对于日军部队的分析和研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作战策略。
4. 组织联合作战红军在备战期间,积极组织和协调各支红军的力量,建立了联合指挥机构。
这样,能够更好的协调各支红军的作战行动,并避免了各自为政的情况。
同时,在组织联合作战的过程中,还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官兵的作战策略水平。
5. 带头打鼓助威在备战期间,红军领导人在宣传上加强了肯定和激励,尤其是在宣传口号方面下功夫,形成了让全体官兵为之努力的成功经验。
领导人认为,士兵们需要一个思想引导,把复杂的思想深奥的含义转换成简单明了的口号,来给予官兵们鼓舞和鼓励。
综上所述,红军在备战期间,通过对于内部整肃、装备更新、情报收集和研究、组织联合作战和带头打鼓助威等方面的加强,使红军建立起了一个备战有序、准备充分的局面。
百团大战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为日后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
本节课通过介绍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展现了我国军队的英勇顽强和无私奉献精神,传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翔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正面战场的抗战细节和背景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战役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掌握战役的基本史实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和意义。
2.难点:战役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分析,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战役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役的基本史实,为学生合作讨论奠定基础。
3.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战役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讲授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深入剖析战役的意义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5.情感升华:通过讲述战役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百团大战: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光辉历史
对乙酰氨基酚实验室合成工艺的优化
李开伶;李冬梅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22(50)16
【摘要】以对氨基苯酚和醋酐为原料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分别考察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同时对活性炭脱色条件进行优化。
对乙酰氨基酚
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对氨基苯酚和醋酐摩尔比为1:1.2,80℃反应30 min;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脱色溶剂为水,活性炭用量为对乙酰氨基酚粗品量的10%,沸水浴脱
色30 min。
该方法符合绿色化学对于高校化学实验中尽量实现节约和效率转化最大化的理念,可为高校药物化学合成对乙酰氨基酚提供一个绿色、节能的实验方案。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李开伶;李冬梅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5
【相关文献】
1.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2.对乙酰氨基酚氢化合成高反式(活性)含量对乙酰氨基环己醇工艺研究及理论探讨
3.对乙酰氨基酚合成工艺研究
4.HY分子筛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研究
5.基于超声波辐射技术的对乙酰氨基酚合成工艺
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抗战中的百团大战
中国抗战中的百团大战
中国抗战中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旨在发动全民族抗战,动员全国各个抗日武装团体发动对日本侵略者的袭击。
百团大战于1939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末在华北、华东、中原等地展开,是中国
共产党九一三会议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反扫荡运动。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共计组成近400个抗日游
击队,总兵力超过40万人。
绿林山头上的抗日武装、游击队、地方民兵等各种抗
日武装纷纷响应。
百团大战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为整个抗日战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百团大战在军事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效打乱了日军的后方物资线,对
日军的后勤保障形成了打击,加剧了日寇的内部矛盾。
二是壮大了中国军队的力量,提振了军心,增强了民众的抗日信心。
三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威力,对全国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具体战斗过程中,百团大战中的许多英雄事迹被载入史册,如八路军连长刘
伯承大胆作战,屡次出奇制胜;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粟裕勇敢智谋,取得多次重大胜利。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全国各地的游击队和抗日武装,形成了抗日浩气蓬勃的局面。
总的来说,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通过这场战役,中国
军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抗战意志,为最终抗击日寇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历史,我们要铭记先烈的英勇事迹,坚定抗战精神,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10大战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10大战例写在前面的话冲锋,拼杀;流血,牺牲。
从平型关大捷、黄土岭之战到奇袭阳明堡、血战长乐村;从百团大战、陈庄战斗到车桥战役、雁门关大捷……胜利的旌旗,浸透着先辈的鲜血;壮丽的山河,书写着英雄的诗篇。
这里刊登的这些抗战战例,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创造的众多著名战例中的一小部分,只是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中的一些断面。
通过这些断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日寇开展的殊死搏斗,坚定捍卫民族利益的决绝。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历史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1、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斗时间】1937年9月【战斗地点】山西省灵丘县【战斗过程】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八路军第115师奉命在平型关进行伏击,取得首战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月23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的率领下,决定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在平型关东侧乔沟一线设伏。
24日深夜,八路军第115师将士冒雨疾行,于25日拂晓前秘密赶到白崖台一线,进入了伏击阵地。
7时许,日军第21旅团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
当敌先头部队进入关沟与辛庄之间的岔路口时,687团三营九连副连长郭春林打响了第一枪。
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发射,把拥塞在公路上的日军一时打得人仰马翻。
在白刃战中,685团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率先向敌突击,他一人刺死了十几个鬼子,自己也身负重伤,当一群鬼子向他逼近时,他拉响了仅剩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战斗,八路军歼灭日本侵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三浦敏事少将率领的1000余人,缴获大批轻重机枪、军用电台,击毙战马53匹,烧毁敌汽车百余辆,马车200多辆。
百团大战的战斗过程解析.doc
国民党骂共军不抗日总是说他们不打大仗,只有一次百团大战。
大陆网友似乎也接受这种说法,只是辩称共军是积小成大。
这并没有错,可是敌后抗战真的除了百团大战就没大仗了吗?那些惨烈的“扫荡”和“反扫荡”作战算不算大仗呢?国民党夸耀自己打大仗,据说罗列了四十几个所谓“会战”。
可是只要研究一下日军投入兵力,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
日军作战以大队(营)为基本单位。
每个大队战斗兵员800余人,全部兵员1000余人,再加上支援部队(骑,炮,工,淄)要超过1500人。
日军正面战场作战,规模最大的几次(如长沙,随枣等),投入兵力三十个大队左右,四、五万人,多数战役投入兵力只有十几至二十个大队,二、三万人。
而敌后战场,日军对共军军分区一级的扫荡作战,投入兵力至少十个加强大队,一万五千人以上。
这样的作战有上百次之多。
而投入三、四十个大队,五、六万以上兵力的扫荡作战也有将近二十次。
1941年扫荡晋察冀动用了八十多个大队十多万人。
数千人规模的扫荡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这些战役除日军外还要加上相当规模的伪军。
为维持这些大规模、连续作战日军华北部队每个士兵平均每年作战三百天以上,可以说疲于奔命,而华中方面部队多数年份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仗。
这能说共军不抗日吗?能说共军不打大仗说起战斗效能就更说明问题。
国军就不多说了,说起来伤心。
平均二十至三十个师与敌一个师团对峙,战场上十到二十个师打一个师团也屡战屡败。
而共军在华北战场以215个团级部队对抗日军214个步兵大队和221个特种(骑、炮、工、辎)大队。
(1940年)共军反扫荡作战战役兵力一般处于劣势(火力就更不用提了),却胜多败少。
战术层次则共军三个团对日军一个大队(兵力三比一,火力相当)即可保证将敌全歼,后期甚至出现很多一、二个营全歼敌一个大队的战例。
再举几个共军反扫荡作战典型战例。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可能涉及的实验如模拟七七事变的发生过程、制作抗日战争时间轴等。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在教室墙壁上挂出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图片,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简答题
题型示例1:简述七七事变的经过。
答案示例1: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题型示例2:列举全民族抗战中的三个重要战役。
答案示例2: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2. 论述题
- 全民族抗战:阶段,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7. 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改变历史发展进程
- 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
- 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性格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可以使用图片、图表、时间线等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板书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3. 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战役
- 平型关大捷
- 台儿庄战役
- 武汉会战
- 百团大战
4. 抗战英雄人物
- 杨靖宇
- 赵一曼
- 佟麟阁
- 张自忠
5. 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
- 中华民族抗击外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6. 抗日战争与全民族抗战的区别与联系
初中历史百团大战教案
初中历史百团大战教案
授课对象:初中生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百团大战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掌握百团大战的具体过程和参与者;
3. 能够分析百团大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百团大战的起因和背景;
2. 百团大战的具体过程;
3. 百团大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了解百团大战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掌握百团大战的具体过程和参与者。
教学难点:
1. 理解百团大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百团大战的话题。
二、讲授(15分钟)
1. 给学生讲解百团大战的起因和背景;
2. 分析百团大战的具体过程和参与者。
三、讨论(15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百团大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互动讨论。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百团大战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并探讨相关历史事件。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百团大战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提升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激发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团大战过程是怎样的百团大战过程1939年秋,八路军与日军第二独立混成旅交战于黄土岭。
当时,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面对日军的来势汹汹毫无怯意,决定与日军展开正面交锋。
他下令先遣部队吸引敌人火力,边打边撤,将敌人引到包围圈内,再由主力部队集中火力将全团歼灭,日军团长阿部规秀死在了八路军的炮火之下。
阿部规秀在日本军界享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名将之花。
对于他的死,华北日军高层极为震怒,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当时,日军占据了华北大部分区域,控制了主要的铁路、公路,大范围的修建碉堡和据点。
华北日军高层将八路军围追堵截,掐断他们的后方供应,意图让八路军自生自灭。
八路军生存境地极为艰难,副总司令彭德怀临危受命,必须发动一场战役来打破被动的局面。
他仔细研究地形,根据华北地区地形特点制定出了沿着铁路、公路攻打日军的战斗策略。
但是八路军虽在中央军的编制序列,但是国民党中央政府斌不给八路军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和粮食供给。
彭德怀利用游击战小范围内扰乱日军的视线,然后再集中火力重点攻打日军主力,杀得日军措手不及。
百团大战历时三个月,共发动一千八百多次的战斗,日军损伤两万五千多人,极大的挫败了日军的侵略信心,扭转了八路军的被动局面,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
百团大战的特点抗日战争以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极度抵触共产党的武装力量。
受形势所迫,国民党不得不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但是始终没有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战史上富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役,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阻击日本侵略者的正面战场,提升了共产党的地位。
百团大战的特点之一,就是规模大。
彭德怀制定作战方案时只调动了二十多个团参加此次战役,但是当战斗打响之后,各路人马自动加入抗击日伪军的队列当中来,以点连线,再结线成面,形成极具战斗力的军队建制,团结了共产党内部力量,有力的打击了敌人。
百团大战的特点之二,就是持续时间长。
晋察冀地区的日寇十分猖獗,扫荡活动进行的非常密集,共产党的有生力量很难得到健康发展。
自百团大战打响以来,民兵组织、游击队都自动加入到战斗中来,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次战役耗时三个月之久。
百团大战的特点之三,就是战斗成果意义重大。
游击战将敌人内部搅得鸡犬不宁,特别是切断了敌军的运输通道,阻碍了援军的到来,使日伪军部队难以大规模集结,这也就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
百团大战之前,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此次战役扭转了这样的状况。
主动出击有利于掌握战况,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
百团大战的背景介绍一个大事件的发生必然是有无数难以察觉的小事件的伏笔。
这场大规模的战役就是如此。
在日军攻占了我国广州和武汉之后,便拉起了北起山西,东至贵州的一条广阔的战线。
但是当时的国际局势让日本人无法再继续侵略下去,他们要专心的转入天平洋战场,去与美国决一死战,在那时候中国和美国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日本人希望和国民政府谈判,以此来巩固在中国已经侵占的地盘,这一计划在1938年秋便开始进行。
而汪精卫在1940年3月又成立了另一个国民政府,在国内引发众多猜忌。
另一方面美国英国在法西斯的巨大阴影之下感到窒息,他们希望国民政府尽快退让,以此来换取德国日本攻击苏联的承诺。
在多方的压力之下,在1939年国民政府表现出明显的要投降的趋势。
这时候,国内弥漫着一种失望和绝望的感情,也是这种气氛促使在后面共产党决定反抗时,那么多人的加入。
再来说说华北地区,日本人攻占了河北省和山西省之后,他们便加紧侵占,同时要绝对压制这土地上的反抗因子。
因此他们从交通入手,严格控制公路铁路,对这片地区进行多次的扫荡,以保证自己的绝对统治。
甚至还在荒原上挖沟渠来防止抗日力量的袭击。
这一系列的行为完全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囚禁起来,也就是囚笼政策。
日本人严格控制的行为任谁都受不了,再加之国内的那种绝望气氛,在一人要反抗时,人民完全兴奋起来,积极加入,最后促成这场战役。
:1.抗战历史知识问答2.白崇禧与林彪战役3.党史人物故事4.2016年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5.中国近代史有几个阶段百团大战简介,百团大战三个作战阶段介绍_故事先生网百团大战简介,百团大战三个作战阶段介绍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
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
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
”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分为三个作战阶段】战役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是交通破击战,重点摧毁正太铁路。
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下,向正太铁路东段日军展开攻击,攻克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井陉煤矿被破坏,迫使其停产达半年之久。
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下,对正太铁路西段日军展开攻击,同时对平辽、榆辽公路进行破击。
第120师在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指挥下,对同蒲铁路北段和铁路以西一些主要公路进行破击。
同时,晋察冀军区和第129师部队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对平汉、平绥、北宁、同蒲南段、白晋、津浦、德石等铁路线和一些主要公路,进行了广泛的破击战。
各部对路轨、车站、桥梁、隧道、通信设施实施全面破击,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陷入瘫痪。
战役第二阶段(9月20日至10月5日):是扩大第一阶段战果,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
晋察冀军区部队发起涞(源)灵(丘)战役,()歼日伪军1000余人。
第129师发起榆(社)辽(县)战役,歼日军近1000人。
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了新的破击,再度切断了该线交通。
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发起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歼日伪军1500余人。
第二阶段作战,八路军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平毁了部分封锁沟、墙,打击了伪政权组织,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战役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下旬):中心任务是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从10月初起,日军调集重兵实施”反击作战”,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将重点置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等领导机关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
尔后又相继对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日军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使抗日根据地遭受重大摧残。
历时4个多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
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代价。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从华中正面战场抽调2个师团加强华北方面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蒋介石也给朱德、彭德怀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