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谁

合集下载

渡江战役讲解词(20分钟)

渡江战役讲解词(20分钟)

渡江战役纪念馆讲解词外部广场各位游客:欢迎参观渡江战役纪念园!渡江战役纪念园座落于合肥市滨湖新区,面向烟波浩淼的八百里巢湖。

园区总规划用地22万平方米,由南向北分别为胜利塔、总前委群像和纪念馆。

纪念馆是整个园区的核心部分,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浩瀚的水面,向前直指南方的长江,表现了“渡江”与“胜利”的主题。

馆内陈列有一千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展示了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中,安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合肥瑶岗,以邓小平为首的总前委指挥了举世瞩目的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横渡的千里江面皖江就占了八百里,巢湖也是部队重要的练兵场所。

为缅怀革命先辈,弘扬渡江精神,经中央两办批准,在巢湖之滨建设了渡江战役纪念馆。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纪念馆的观景平台,俯瞰下方是大型室内群雕组像《占领总统府》。

在这里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战略决战胜利后,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蒋介石将剩余兵力调至江南,企图依靠长江天险“划江而治”。

为彻底粉碎国民党政府的美梦,1949年4月20日起,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四野12兵团组成的百万雄师,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千里江面上先后发起了渡江作战。

整个战役历时43天,歼敌43万余人,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了国民党陆海空军联合封锁的长江防线,并迅速向江南进军,解放南京、杭州、上海等地。

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蒋介石集团的覆灭,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占领总统府】群雕长50米,平均高度8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群雕组像。

渡江战役打响后,仅用三天时间,人民解放军便占领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雕塑正是展现了解放军突破千里江防、乘胜向全国进军的强大气势。

下面让我们从渡江前的国内外形势开始了解。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已陷入危局。

亲历百万雄师过大江

亲历百万雄师过大江

亲历百万雄师过大江作者:梅世雄来源:《检察风云》2009年第13期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的战旗胜利插到长江南岸。

“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一辈子都忘不了。

”渡江战役时的团长秦镜如今已满头华发。

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端未开,结局已定。

”80岁的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王辅一将军,当年是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的秘书。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已下降至204万人,作战部队仅为146万人。

“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经由全面内战爆发时的120万人增加到358万人。

”王辅一说,“在数量上,我军已由长期劣势转化为优势。

”但蒋介石不甘心就这么退出历史舞台。

他最后的凭依就是长江。

83万曹操大军赤壁惨败,始有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近百年,皆因长江阻隔……在熟知历史的蒋介石看来,再来一个南北分治,就靠长江了。

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蒋介石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其中京(南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部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江西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的地段。

国民党海军100多艘舰艇日夜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随时待命。

蒋介石制定的京沪杭地区的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

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坚守淞沪,与台湾相呼应。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搞起了缓兵之计。

”王辅一说。

为获得喘息之机,以便将残余部队全部调到长江南岸。

坚守长江天险,从而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蒋介石再次玩起假和谈的伎俩。

毛泽东识破了蒋介石的图谋。

淮海战火未灭,毛泽东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最后地完成渡江的诸项准备工作,即举行渡江作战。

”1948年12月底,毛泽东专门抽出两天时间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我们认真学习了这篇文章。

”时任23军69师205团团长的秦镜回忆,“我们认识到,只有打过长江去,才能缔造新中国。

”在长江这样最宽处5000米、最窄处2000米的河面上进行大规模作战,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
3月4日,在渡江战役中被誉为“渡江第一船”的“京电 号”拖轮,在气囊和挖土机的协助下,“驶”进即将竣 工的南京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新馆。据记载,在渡江战 役中,该轮总共运送了6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渡江。
新兴建的纪念广场及49根巨型钢构帆船雕塑,其 中最长的一根长度为49.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 日渡江战役顺利解放南京的日子。
当我们这些幸福的孩子在和平的土地上茁壮 成长时,我们不会忘记是那些无畏的革命前 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 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不负 厚望。 我们的心震撼着,我们要感谢党,感谢带给 我们改革开放的烈士们。 这次的学习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为的口中得知,当年选定渡江地点是指战 员们经行了周密的部署,以确保渡江的胜利。 大部分的船只其实都是老百姓捐赠的,很多的 战略补给工作也是老百姓自发承担下来的。我 们从这些老人的口中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军民 鱼水情,军民一家人。
抢修铁路、公路、桥梁。皖北各地动员数以万计民工,组成抢修 大队,配合解放军工兵部队抢修津浦铁路蚌埠至宿县段和蚌埠淮 河铁桥。为了“修好铁路过长江,大军过江捉老蒋”,抢修大队 民工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日夜奋战,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修 复了210公里的铁路线。淮河铁桥一时无法修复,民工们就用蚌 埠群众支援的600余艘木帆船和部分驳船,在淮河上架起7座浮桥。 寿县正阳关集中了2500只民船,在淮河上架起了10余座浮桥,3 个月时间内,在浮桥上通过的汽车就有3300多辆、炮车2000多 辆、马车2.4万余辆。淮南地区组成两个常备担架团,常备民工 1.5万人、干部813人,配合解放军行动,恢复地区内交通。江淮 四分区的民工修筑了蚌(埠)滁(县)和合(肥)浦(口)两条 简易公路,抢修好池河和古河两座大桥,保证渡江部队及时到达 作战地段。无为县(含当时的无南、湖东、临江3县)在三野第 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军渡江的集结地,修建了无为至巢县公 路,开辟了襄安至开城、襄安至庐江、襄安至无南的公路,所有 路段的路面都拓宽到4米,以保证重型卡车、炮车通过;霍邱县 在支前期间修路225公里,建汽车站10多个,修桥25座,架桥4 座,组织民船400多只。

百万雄师过大江——开国大校陈景三回忆1949年28军渡江作战

百万雄师过大江——开国大校陈景三回忆1949年28军渡江作战

百万雄师过大江——开国大校陈景三回忆1949年28军渡江作战一,江畔秣马厉兵淮海大战胜利结束后.华野第十纵队集结于苏北涟水。

为贯彻华野前委曲阜、贾汪会议精神.纵队党委于1949年2月5日,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与群众纪律的决议》。

会后各师分别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深入学习贯彻纵队党委扩大会的决议,着重对部队进行加强纪律性与严格执行党的政策纪律的教育。

2月17日,部队自涟水南下,于3月5日,在如皋县曲塘镇一带进行了扩编与整编,我纵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

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副军长肖锋、参谋长吴肃、政治部主任吴嘉民、副主任张缉光。

辖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3个师和军炮兵团。

编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战斗序列。

我军完成整编任务后,随即从政治思想、军事训练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展开了紧张的各项渡江作战准备工作。

首先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着重进行了时局、形势任务教育,政策纪律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关于时局、形势任务教育,主要学习了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空喊“全面和平”》、《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等重要文章,使全体指战员清醒地认清蒋介石玩弄假和平、假和谈、引退等花招.把广大干战的思想意志统一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战略决策上来。

除此之外,营以上干部还深入学习了毛主席在《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指出的: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八个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平谈判。

大家认识到这八条关系到革命成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一定要坚决打过长江去.完成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

在深入进行政策纪律教育中,全军指战员着重学习了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编发的《约法八章》、《入城守则》和《新区农村工作手册》等文件。

使大家渡过长江之后,能自觉地执行新区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背景和结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背景和结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
1949 年4 月20 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21 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防线,于23 日解放南京。

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 年反动统治的崩溃。

结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事件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和顽强意志,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一事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勇敢精神。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一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百万雄师过大江

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
结果:23人,南京解放,国民党剩余军队势力退 往台湾。 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影响: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渡江战役
意义: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 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 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 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 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 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 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 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 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 造了重要条件。
图片
前夕国统区 总前委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THANK YOU
领导人:毛泽东,朱德
渡江战役
过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 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 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 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 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 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 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 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 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 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 月3日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5月27日,第 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在此期间,第四野战 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 解放武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 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推荐文章郑板桥属什么_郑板桥是什么生肖热度:历史上吕布和项羽谁比较厉害热度:网红是什么意思概念热度:刘裕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热度:历史上阮籍是什么人热度:解放战争末期,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自然是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

它是由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融为一体的战略性战役,其战场范围之广,参战兵力之多,阶段转换之快,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本书作者抓取这一作战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引人入胜的事例,运用通俗、简明、生动、写实的手法,带你重温了这场激动人心的战役。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

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彻底粉碎了所谓“长江天险不可愈越",的神话,歼灭了国民党军约43万人的重兵集团,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长江南岸大部分地区。

上演了一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话剧,谱写了一曲埋葬蒋家王朝的凯歌。

作者通过抓取这一作战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引人入胜的事例,运用通俗、简明、生动、写实的手法,向广大青少年读者介绍发生在50多年前伟大的渡江作战中的一些真实故事。

王朝固守江南一隅的天然屏障,但它终究无法阻止统一中国的步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历史的巨轮驶进了1949年初,在中国的大地上,共产党成功地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的实力受到严重的削弱,蒋家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中。

国民党为了赢得时间进行垂死挣扎,故而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一面要求与中共进行“和谈”,一面加紧组织长江防御,妄图利用长江天险与人民解放军对峙,取得喘息的机会,等待时机,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在美国佬的帮助下卷土重来。

其次,也要阻止解放军过江,保住江南半壁河山,使中国重走南北朝的老路。

百万雄师过大江新闻稿原文

百万雄师过大江新闻稿原文

百万雄师过大江新闻稿原文1949年4月22日夜,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篇新闻稿的作者,是毛泽东。

长江,见证了这场伟大的渡江战役,是如何击碎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梦呓,奠定了未来中国格局的。

当年的龙潭之役同样一条长江,也曾经见证了国民党军人的无上自豪:1927年8月25日拂晓,长江晨雾弥漫,直系军阀孙传芳的主力大军大举渡江,主渡点在南京附近的龙潭,孙传芳也亲自过江坐镇指挥,还学项羽破釜沉舟,把船只悉数运回北岸交大刀队看管。

他扬言,要彻底消灭北伐军,“我要回南京上海过中秋节”。

此役,孙传芳主力6万余人倾巢而出,志在必得,孙军作战也确实悍勇,一度逼近南京城。

而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处于严峻时刻:受武汉汪精卫政权东征讨伐,蒋介石所率的北伐军在徐州遭遇惨败,南京长江以北地区尽被孙传芳、张宗昌占有,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孙军打来,一时大乱,南京城人心惶惶,准备逃难。

但此时留守南京的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人临危不乱,率军抵抗,史载:龙潭周围数十里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战斗至为惨烈。

国民党军队虽挫不退,愈战愈勇,尤其是海军的加入,更使战局向好。

战至31日,孙部已被逼入长江边的狭长地带,进入了白刃战。

眼看大势已去,孙传芳只能带少数将领,乘小火轮撤到江北,从此一蹶不振。

龙潭一战,孙军除窜逸和伤亡溺毙外,被毙二万余人,被俘者约三万余人,缴得枪支四万余支,炮数十门。

史载:俘虏自龙潭押返南京明孝陵时,分四路纵队前进,排头已抵南京城郊,而排尾犹在龙潭。

国民党军队中此后的诸多名将,均参与了龙潭之役,此役更是成就了白崇禧“小诸葛”之美名。

但是到了22年后的1949年,国民党军队再次防守长江时,他们已过了青春热血期,朝气不再,百病缠身,而且,病入膏肓。

李宗仁的愤怒和无奈1949年4月,情形与1927年8月龙潭之役爆发前,似乎颇为相似:蒋介石已在此前的1月底辞职,李宗仁成了代总统,与白崇禧一起守长江,其他防守长江的将领,多数均参与过22年前的龙潭血战——除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汤恩伯,蒋介石的心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谁
渡江战役是在著名的三大战役之后发生的一场战役,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使得被国民党统治了很久的南京人民终于得到了解放,那么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谁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谁,希望大家喜欢!
对于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这个问题很多的人都感到很疑惑,有人说毛泽东是渡江战役总指挥,还有人说邓小平是渡江战役的总指挥,还有人说渡江战役的总指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才取得了渡江战役的最终胜利。

有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的报道曾经提及过。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中曾经有一段记载中陈述过,邓小平曾经在对自己的子女中的陈述说过渡江战役是毛泽东同志亲手给他的,所以渡江战役的总指挥应该是邓小平,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突发状况,在这期间张震、粟裕、陈毅和谭震林等人都在渡江战役的指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关于渡江战役的总指挥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大部分的历史记载中都偏向于说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邓小平。

还有记载说渡江战役的总指挥分为东线总指挥和西线总指挥,其中东线总指挥是粟裕,西线总指挥是刘伯承,还有人说渡江战役的第一军指挥官是非常有名的贺炳炎将军,总之渡江战役的胜利不是一个
人的指挥就能够完全取得胜利的,要经过多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渡江战役是什么时候爆发的通过记载得知,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期间共持续42天。

渡江战役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胜利,这与指挥渡江战役的领导是密切相关。

他们在商讨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渡江战役时间问题。

华东野战军早已在1948年初开始了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

当时因为时机、兵力等条件不充分,所以指挥者粟裕建议华东野战军暂不渡江南进。

为了保证渡江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粟裕等指挥者一直在准备着。

粟裕首先组建了一支渡江先遣队,并派遣了几百名干部沿途视察情况。

在粟裕的指挥下,东北解放区帮忙购置了一批将木船改为汽船的装备。

等到济南战役结束后,粟裕就让先遣部队到长江沿岸发动人民群众。

除此之外,先遣部队还侦探了长江沿岸的敌情,同时也对各渡口做好了调查研究工作。

根据先遣部队收集的资料,粟裕和陈毅等人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案,以及确定了渡江战役时间。

淮海战役一结束,粟裕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渡江战役上。

通过分析敌军的情况,而后斟酌制定了作战方案。

等到方案确定好了后,粟裕便指挥解放军开始筹备渡江准备工作。

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决议,决定以华东野战军为首的几大野战军修整2个月,就要完成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

命令下达之后,人民解放军最终于4月21日开始了渡江
战役。

渡江战役的结果1949年6月2日,渡江战役的结果传到北京,毛泽东得知后异常兴奋,当即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表达了自己对渡江战役的结果肯定。

渡江战役历时42天,最终以胜利的结果宣告了渡江战役的结束。

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之后的又一大规模战役。

和民众预想的一样,渡江战役不负众望的取得了胜利,它不但瓦解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的愿望,同时还解放了长江南岸。

渡江战役的结果一出,全国人民欣喜若狂。

在这次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作为渡江工具,成功横渡长江,突破了国民党在长江流域设置的防线。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奋起拼搏下,歼灭了国民党主要军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11个重要军部,46个师,伤亡人数达43万人。

解放军解放南京之后,陆续解放了江苏、安徽两省,浙江省大部分,以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份各一部分。

除此之外,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华南、西南一带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为了纪念渡江战役的结果和意义,我国修建了很多纪念建筑。

1979年,渡江胜利纪念碑在南京市热河路广场中心修建。

从外观来看,整座纪念碑呈战舰形式,碑座正面上写着邓小平的题字。

纪念碑背面刻着毛泽东的诗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