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名称由来

合集下载

讲针灸穴位名字由来的书

讲针灸穴位名字由来的书

讲针灸穴位名字由来的书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疗法。

针灸疗法的核心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而这些穴位的名称也是相当具有特色的,大多数穴位的名称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首先,针灸穴位的名称来源于人体解剖学、经络学、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多个方面。

比如“足三里”穴,即位于腿部的三里之处,这个名称来源于古代的测量标准;“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这个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气血,使身体获得平衡。

其次,针灸穴位的名称还与历史传说、医书记载、临床实践等有关。

比如“太冲”穴,相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故名“太冲”;“三阴交”穴位于小腹,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三个经脉的交汇处,具有调节阴阳的作用。

此外,针灸穴位的名称还反映了古代医学的理论,比如“阴陵泉”穴位于脚部,名称的由来是因为阴经的气血在此处泉涌,具有滋补作用;“阳陵泉”穴位于脚背,名称的由来是因为阳经的气血在此处泉涌,具有疏散作用。

总的来说,针灸穴位的名称的由来是丰富多彩的,反映了古代医学的理论、实践和文化传统。

掌握这些穴位的名称的由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针灸疗法的原理和作用,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了解穴位名称的由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运用针灸疗法,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追根溯源:揭开500个穴名的神秘面纱

追根溯源:揭开500个穴名的神秘面纱

追根溯源:揭开500个穴名的神秘面纱导语:中医针灸起源于中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学者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中医学好比是一顶金光灿烂的皇冠,而针灸学则是皇冠顶上那颗璀璨的明珠。

但是针灸穴位犹如漫天繁星,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其源难测,其名神秘,往往令人茫然不知。

啊!500多个穴名,怎样记呀?阳白、阳池、阳刚、阳溪……如此相似的名称,怎样区分呀?相信很多学针灸的人,无论是中医爱好者还是中医专业人士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毋庸置疑,学好针灸最重要的基础是经络循行、穴位,而穴位记忆中最根本的则是穴名。

只有记住穴名,才能区分“隐白”和“太白”、“少商”和“商阳”等等看似很像、定位又差不多的穴位。

针灸穴位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数量繁多,记忆困难。

除了阿是穴有其固有的名称,其他针灸穴名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张载义教授秉持着“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的原则,坚守学术,引经据典,又不乏灼见,通过“细说”,达到“寻根”之目的。

在《针灸穴名寻根》一书中对500多个穴位予以详细叙述。

作者于正文之前,用一段用穴名组成的“引子”:“跨昆仑,越商丘,途经渠道,涉过太溪……”带领读者揭开穴名的神秘面纱。

神秘一:典籍考究穴名出处张教授精通中医经典文献,国学修养深厚,学术严谨,长于考证,逐穴查核。

如印堂,虽然穴位早见于《内经》,却没有名称,唐代有了名称,却不叫印堂,而印堂这个穴名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金津玉液,虽然《内经》与《备急千金要方》均有记载,但穴名出自《针灸大全》等。

作者从善如流,注意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上天柱出自代田文志的《针灸临床治疗学》,华佗夹脊穴出自石坂宗哲的《针灸说约》等。

神秘二:3D解读穴名含义张教授对穴名细说之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根据穴名的字、词,“探寻其原始意义及与穴位的相应关系”,而且详尽地对作为穴名之前就已存在字、词、名进行阐述,并将其自身含义,与借用、引申融合在一起,全面解释穴名的意义。

史上最全的穴位详解

史上最全的穴位详解

史上最全的穴位详解穴位穴位(acupressure points)究竟是什么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

其实,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

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

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

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

”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

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

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

中医讲究的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讨,发现皮肤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

但后来又发现,全身穴位总面积不过体表的万分之四,而电阻部位却多得多。

后来人们又用最弱电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效果的地方就叫运动点。

经对照发现,运动点与穴位的分布几乎一致。

但运动点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了解。

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

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

在胚胎发育时期,皮肤与神经是同源的,神经中枢存在着各皮肤区域与脏器的投射点。

中医冷知识科普,穴位的名字从何而来?列缺是闪电,丰隆是雷声

中医冷知识科普,穴位的名字从何而来?列缺是闪电,丰隆是雷声

中医冷知识科普,穴位的名字从何而来?列缺是闪电,丰隆是雷声腧穴的名称皆有一定的含义,“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翼方》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古人在为穴位起名字时考虑量多,绝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寄托了诸多的道理和意义在里面。

首先,穴位的名字蕴含着“阴阳”这一朴素的哲学思想。

“阴阳平衡”是古人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医学概念的认识。

因此,在穴位命名时有“阴陵泉”就有“阳陵泉”,有“阴谷”就有“阳谷”,有“上巨虚”就有“下巨虚”等。

阴阳、上下等等,往往成对出现,而穴位的位置也正好与人体部位相对应,“阴陵泉”在小腿的内侧(属于阴),“阳陵泉”在小腿的外侧(属于阳)。

穴位命名有着“取类比象”的思想。

比如自然界中有河流,那么人体中就有经络,河流中有水流淌,那么经络中同样有气血在运行;河流经过的地方有水池、沼泽、海洋,那人体的穴位就有“曲池”“尺泽”“血海”;地势较高的地方是山丘,人体肌肉隆起部位的穴位就称“承山”、“梁丘”;人们盖的房子有大梁,有窗户,那人体的穴位就有“屋翳”“膺窗”,可见古人是取类比象中的高手,既形象又能体现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有些穴位有象形的意义。

象形是古人命名的一种方法,中国文字就是象形文字,所以穴位的名字自然有象形的影子,比如人体大腿前侧像一只顺着耳朵的兔子,那么这个地方的穴位就叫“伏兔”,膝盖下面内外的两个凹陷,有点像牛的鼻子,所以这个穴位就叫“犊鼻”,自然界中有闪电,而“列缺穴”的位置上就像是闪电经过后出现了一道裂痕。

然而很多人都知道列缺的意思是闪电,但可能没有同样多的人知道足阳明胃经的“丰隆”的意思是雷声,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穴都是络穴。

有时穴位名字对其治疗作用也是直接表达,一语中的。

如“光明穴”,稍有些理解能力的人都会知道这个穴位肯定是治疗眼睛疾病的,可以使人恢复光明。

“环跳”,一下子人都可以跳起来了,那这个穴位肯定是治疗下肢行动不便,甚至是瘫痪的穴位。

这些都比较容易理解,甚至可能在教科书上都看到过,但有些穴位的名字就非常有深度了,蕴含着其治疗作用和穴位性质。

穴位命名趣谈

穴位命名趣谈

穴位命名趣谈穴位命名趣谈中国针灸学穴位的命名都不是随意所为,都有深意。

中医经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有关腧穴名称含义的解释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我国中医药院校各个层次各版教材中也都将“穴位名称的命名”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篇目加以施教,市售有关“穴名释义”的书刊也屡见不鲜,甚至有见针灸专业杂志将“穴名释义”之类文章加以连载的,可见穴位名称含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腧穴的方式与思路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医理论与临证经验。

有专业教材称:腧穴名称是针灸学名词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腧穴命名不仅有其医学意义,也是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了解腧穴命名的意义,有助于熟悉腧穴的部位及治疗作用。

更有专业教材描述: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很广,可谓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结合腧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内容,以比拟、象形和会意的方法而制定赋予。

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命名方式:1.天象地理类以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太乙等。

以地理方位命名:如以山、陵形象命名的承山、大陵等;以溪、谷形象命名的后溪、陷谷等;以海、泽形象命名的少海、尺泽等;以街、市形象命名的气街、风市等。

2.人事物象类以动物名称比喻命名:如鸠尾、犊鼻等。

以植物名称比喻命名:如攒竹、口禾醪等。

以建筑名称比喻命名:如梁门、天窗等。

以什物名称比喻命名:如天鼎、悬钟等。

3.形态功能类以生理功能命名:如关元、心俞等。

以治疗功效命名:如睛明、筋缩等。

以解剖名称命名:如腕骨、大椎等。

以经脉交行命名:如百会、三阴交等。

还有其他另类。

如有一个叫四白的穴位:“四”其实是一只画着的眼睛,是古代造字六法之象形造字法“⑥”演变而来;“白”是指明亮清楚,故四白穴当解为,这个穴位的功能是能使“眼睛明亮清楚”。

当我们把拇指和食指合拢的时候,中间的肌肉隆起,形似一粒“稻谷”。

因为是二指合拢才显现的。

【知识】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八会穴、六总穴

【知识】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八会穴、六总穴

【知识】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八会穴、六总穴【知识】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八会穴、六总穴一.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腧穴。

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故又名十二原。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腧穴中的腧穴,就是以腧为原,阳经六腑则-不同,腧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

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

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

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俞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俞为原”,“阴经之俞并于原”。

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腧穴中的-俞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原穴口诀:-胃原冲阳脾太白,大肠合谷肺太渊;-小肠腕骨心神门,膀胱京骨肾太溪;-三焦阳池包大陵,胆经丘墟肝太冲。

-二. 络穴俗话说:“久病入络”。

络穴是治疗慢性病的要穴首选,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脾有公孙和大包两个络穴),合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络”有联络、散布之意。

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人体近400个穴位命名的含义,理解了就容易记住!

人体近400个穴位命名的含义,理解了就容易记住!

人体近400个穴位命名的含义,理解了就容易记住!针灸学是我国中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穴位名字往往都很好听,但又很难记,其实,穴位的命名均有一定含义,如利用天体地貌命名的日月、上星;参照动植物命名的伏兔、鱼际、犊鼻、鹤顶;借助建筑物命名的天井、印堂、巨阙等。

穴位名字主要分为几类:1.取象比拟① 与天文星象和气候比拟命名:天象和气候自然是古人取穴命名的内容之一。

如日月、上星、天宗、四满。

古人以风为百病之长,因而直接或间接以风命名的诸风穴更多。

②与地理地形比拟命名:借用地理山川的地名、地形与孔穴所在的体表相比拟,这更为多见。

山洼无水之处为谷;如合谷、阳谷,山洼流水之处为溪;如阳溪,水所止处为池,如曲池;百川皆归之处为海,如血海;浅洼水草之地为泽,如少泽;山洼流水之处为谿,如天谿、阳谿;水之细流处为沟,如支沟;水从地出为泉,如涌泉;深潭为渊,如太渊;大川为渎,有中渎;深凹有水之处为井,如天井;又有土之高者为丘,如商丘、外丘;大丘为墟,如灵墟;可通行之处为道,如水道、神道、灵道;地理上的门户为关,如内关、外关、上关、下关;又有直接用山川的名字命名,如昆仑、太乙。

③与居处和社会形态比拟命名:如王者所居谓之宫,如紫宫、劳宫;国君所在或人民聚居之处为都,如大都、阴都;财富与人口集中之处为府,如风府、中府;高大门观谓之阙,如巨阙、神阙;宽敞明亮的居室谓之堂,如玉堂、神堂;堂前门内谓之庭,有神庭、内庭、中庭;厅堂以外的走道谓之廊,如步廊;通风采光之处谓之窗或牖,如天窗、目窗;人可出入、声可通达之处谓之门,如云门、关门、幽门;门之半者谓之户,如气户、脑户;烟囱谓之突,有天突,水突,扶突;凡此等等均为孔穴命名所假借。

④以人体脏象与官制比拟命名:如心为君主之官,藏神,主血脉,而紫宫、神庭、玉堂、神堂,即指为心君所居之宫室,与君主布政之处。

如膀胱为水液藏聚的州都之官,得气化而能出,气海,水泉,水道等穴,皆可与之相应。

400个穴位的来龙去脉及其前世今生(中)

400个穴位的来龙去脉及其前世今生(中)

400个穴位的来龙去脉及其前世今生(中)7足太阳膀胱经(67)1. 睛明:睛,目睛。

明,光明。

为治目病之要穴,能使目睛光亮明白也。

2. 攒竹:攒,攒聚。

竹,竹叶。

眉形有如竹叶,穴眉毛与眉头攒聚处也。

3. 眉冲:眉,眉头。

冲,冲要与向上之意。

穴眉头直上,正当前额冲要之处。

4. 曲差:曲,弯曲。

差(cha),差错,不齐。

指穴当经脉曲折不齐之处。

足太阳经自睛明直行向上,行至眉冲处即横行向外,曲而不齐也。

5. 五处:五,数名,意为第五;五星。

处,居处,所在。

穴居前额,犹如诸星所居之处也。

前头部在道经中称为天庭(两眉之间也称天庭),穴居其间,正有天上诸星(五星)罗列之象,且在本经序次亦为第五,或系因此而得名。

6. 承光:承,承受,奉承,承担。

光,光明,光亮。

承光,台名。

目病昏暗者,能使之承受与承奉光明也。

承光,汉代台名。

借喻为明目去障,此穴可以担承也。

7. 通天:通,通达,通畅。

天,指天气。

通天,冠名。

又指为脑部元神之所在及能开通肺气也。

穴约当古代冠所系戴处,可与下条络却互观。

与脑神之所在有关。

功能开通肺窍,通乎天气,用治鼻病有效。

8. 络却:络,联络,缠绕。

却,退却,脱落。

穴当古人系冠之处,联络缠绕不使所戴之冠退却脱落也。

9. 玉枕:玉,贵重之意。

枕,指枕骨。

穴与枕骨为邻。

脑后隆起骨,古今皆称枕骨,古亦称为横骨。

相士则称为玉枕骨。

10. 天柱:天,指头部。

柱,支柱,梁柱。

天柱,山名,又星名。

意为穴处乃头部之支柱。

11. 大杼:大,长大。

杼,织布之机杼,又水槽亦名杼。

以穴在杼形肌肉之起端而言。

脊旁肌肉长大,经气自此下行,具有机杼与水槽之状。

12. 风门:风,指气,又指风邪。

门,出入通达之处。

风门者,既为肺气出入与风邪犯人之门户,也为治风治气之所宜取。

穴在肺俞之上方,为肺气出入之所必由。

用治风邪外感、上气咳逆诸病,将有双重意义。

13. 肺俞:肺,指肺本脏,又为火气勃郁之意。

俞,同腧,同输,又通枢。

内通肺脏,可治病火病气诸病。

人体穴的概念

人体穴的概念

人体穴的概念人体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穴位又称为“穴”、“腧”,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治疗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在中医学中,穴位理论是一种独特的医学理论,它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是这些经络上的特定点位,通过刺激这些点位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经络系统的理论,人体有365个主要穴位和数百个次要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头部、躯干、四肢等。

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命名和特定的作用,例如“气海”穴位位于脐下三寸,是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穴位,而“太冲”穴位位于足太阳经的起始处,是治疗头痛、失眠等疾病的重要穴位。

穴位的名称通常会以其位置、经络、功能等为命名依据,以便于中医医生诊断和治疗时的使用。

中医学认为穴位是人体的气血活动的特定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的流动,解除气血的阻滞,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通常采用针刺、灸疗、指压、推拿等方法进行刺激。

针刺是中医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穴位刺激方法,通过使用细针刺入穴位,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和神经末梢,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刺的治疗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改善气血的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治疗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于治疗头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灸疗是中医治疗中另一种常见的穴位刺激方法,通过燃烧中药艾条或艾叶,将其置于穴位上,产生温热刺激,来调节气血、祛寒散湿、温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疗在中医治疗中常用于治疗寒湿病、风湿痹痛等疾病,有着温通经络、化痰止咳、散寒除湿的效果。

指压和推拿也是中医中常用的穴位刺激方法,通过指压穴位或推拿经络,来疏通气血、舒筋活络、调养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人体经络学穴位的由来命名和统一的过程ppt模板

人体经络学穴位的由来命名和统一的过程ppt模板
脾经:
功效:解决情志方面的问题,心理,思虑,神智,睡眠,感情纠葛。是调解心理,安定神智的经络。 极泉:腋窝中点。调节心率,治疗两肋痛。探知心血管功能的要穴,用拨动。 少海:肘横纹边沿处(靠里)。调解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灵道:腕横纹上1.5寸,贴着骨头边沿揉。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减缓心率,平静心神。 阴郗:腕横纹上0.5寸。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 神门:掌横纹凹陷处。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泄心火。可增强胃动力。防止老年痴呆。治疗晕车。增强通便能力。 少府:手握拳小指对着的位置。主治先天性心脏病。轻揉按摩可增强心脏功能。治女性阴道瘙痒,男子的阴囊湿疹。降心火,防治暴喑,中风说不出话。 少冲:小指内侧指甲旁。防治急症,癫狂,昏厥。
按摩养生法
双手拍头 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按摩后脑 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梳头浴面 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旋摩耳轮 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叩齿咬牙 双手掌轻按双颊,先叩齿有声36次,后咬牙无声18次。然后下颌放松,用两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颌36次。 弹鸣天鼓 双掌掩耳,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后枕轻轻摩擦,耳中闻擂鼓之声约1分钟,继用无名指弹滑36次。 搅海咽津 舌尖先左后右在口腔内颊慢慢搅动10次,古称“赤龙搅海”,至唾液满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颈咽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关键点: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养生保健方法: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关键点:外眼角

人体穴位名的奥秘

人体穴位名的奥秘

人体穴位名的奥秘使用于穴位名的字,都具有深度内涵。

用在气血出入口字义的,例如门、户、窗、牖、关,用在水的出入口字义的,例如井、池、泽、海等等。

每个字词都有涵义,现试以几个用于穴位名的字做为探讨的对象,做一点叙述。

门户,是守护在房、屋、室外的出入口。

一扇的叫做“户”,两扇的叫做“门”。

引申看,户小于门,在内的为户、在外的为门;用于穴道的命名,以“户”为名的较小,有“气户、脑户、魄户、子户(气穴)”;以“门”命名的较大,有“云门、神门、石门、殷门、关门、梁门、滑肉门、箕门、沖门、风门、魂门、肓门、金门、胞门(气穴)、幽门、郄门、液门、耳门、期门、章门、哑门、京门、命门、顶门(囟会)”。

门户上有横闩的,叫做“关”,引申意义有更大的门、有国和国之间的出入口的意思、有要会的意思、也有关闭的意思,另外还有关节的意思。

以“关”命名的穴道,有“关门、石关、关元、外关、下关、上关、阳关、髀关、膈关、膝关”。

中医的看法,关还有肚脐边缘部位的意思,《申鉴》曰:邻脐三寸谓之关;所以腹部肚脐边缘的石关、关元、关门都是以此命名的。

《黄帝内经》自古就有“穴道有365个,以应1年”的说法,那么多个穴道,阴阳和脏腑都不足以全部命名完毕,于是中医的先圣先贤们造出每个穴位的名字,而且每个名字都有一定的意义。

包括了穴道的作用、位置、重要性……等等。

例如百会,这个穴道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三阳五会”,意思就是所有身体的阳气都在此匯聚。

又例如督脉的会穴“后溪”,因为谷和谷之间出现的道叫做“溪”,而这个穴恰好处在前谷和腕谷(常见的穴名是腕骨)两穴之间,就叫做“溪”,并且它又在前谷之后,所以有个“后”做为它的名字。

又例如三里,走远路之后,针灸它可以再行三里。

在《黄帝内经》已经出现了的穴道很多,例如:天柱、天府、天窗、天牖、天突、扶突、上关、下关、关元、肩解、肩贞、三里、瞳子、浮白、犊鼻、多所闻、眉本、完骨、大迎、巨虚上下廉、曲牙、委阳、喑门、齐(脐)、阴阳跷。

原来我们的穴位名称由来,背后也是有故事的

原来我们的穴位名称由来,背后也是有故事的

原来我们的⽳位名称由来,背后也是有故事的⼈体有361个正经⽳位,这些⽳位犹如满天繁星⼀般散落在⾝体各处。

就像每颗星星都有⾃⼰的运⾏轨道⼀样,这些⽳位也有各⾃的经络归属。

星星中有⽜郎星和织⼥星隔着银河遥相守望,背后有关于它们美丽的传说,相应的那些深奥晦涩的⽳位名称背后是否也有它们的故事呢?答案是有的,每⼀个⽳位名称的背后都承托着古⼈对它们的认识。

或许有⼈会觉得中医博⼤精深,作为中医⼀⼤特⾊的⽳位名称⾃然也就⽞幽难懂了。

其实不然,中医是源于古⼈对⾃然、对⽣产、⽣活实践的⼀门学科,⽳位也⾃然沾染了这些⽓息,不信?接下来我向您娓娓道来。

⽳位与⾃然传说中盘古开天地死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地;他的骸⾻,变成了起伏的⼭峦;他的⾎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露……在传说中,⼤⾃然由盘古的⾝体化⽣⽽来,⽳位则反之,把⽆穷尽的⼤⾃然融⼊到了⼈的四肢百骸、肌⾁纹理当中。

⽳位与⼤地⼤地的起伏连绵,构成了⼭峦、丘陵、盆地还有平原,相应的在⼈的⾻骼、肌⾁⽪肤之间也有隆起、凹陷,⽳位就像地图⾥的标识⼀样,记录着⼈体。

丘与陵:⽇常⽣活中我们总说“⼩⼭丘、⼩⼟丘”的,“丘”是不⾼的,也总是“陵墓”合称,是因为它们都是⼈为堆砌的⾼台,也不会很⾼。

⼈体中分布着许多像这样不⾼的隆起,如⾜太阴脾经的“商丘⽳”中的“丘”便是指⾜内踝,⾜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中的“陵”便是指腓⾻⼩头,也就是膝盖外下⽅的凸起的⾻头。

关与⾕:⼭脉间彼此交错想拥相离,形成了⼭关和⾕地。

俗话讲“⼀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便是⼭关的险要。

“虚怀若⾕”则是对谦虚品质的嘉许,⼤抵是因为在⾕地中能够聚⽔成河泽,聚壤成耕⽥,能够孕育更多的⽣机。

⼈体中也有着“地理”分布,如“内关⽳”、“外关⽳”便是在尺⾻和桡⾻交汇的不远处,恰如⼭与⼭之间的想拥成“关”;“合⾕”、“陷⾕”便分别在两个⼿掌掌⾻和两个⾜背跖⾻间的平坦肌⾁上,好似⼭与⼭之间的相离。

了解了这些,是不是对我们的⽳位名称、对我们的针灸更加感兴趣啦。

人体362个穴位详解

人体362个穴位详解

人体362个穴位详解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系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措施:少泽穴位于人体的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少泽穴(小吉穴,少吉穴)解析:1)少泽。

少,阴也,浊也。

泽,沼泽也。

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

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经体内经脉,穴内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的经水,经水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如热带沼泽气化之气一般,故名。

2)小吉、少吉。

孝少,阴也、浊也。

吉,吉祥也。

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气化之气为无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湿之气。

本穴物质虽为小肠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湿热水气,但因其从体内出体表后水液气化散去了较多热量,成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后其温度并不算高,无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对于天部中的金性之气来说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

3)小肠经井穴。

井,地部孔隙也。

本穴属井,是因本穴有地部孔隙直通地之地部,故为小肠经井穴。

4)本穴属金。

属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营变化体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体表的水湿之气,其运营变化为散热冷疑缩合,体现出肺金的秋凉特性,故其属金。

附注:手太阳经所出为“井”。

少泽穴意义:小肠经体内经脉的高热水气由此外输体表。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温热的水湿之气。

运营规律:水湿之气不断地散热液化,所散之热上传天部,液化之液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生发金气。

主治疾病: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汁少、乳痈。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前谷穴Qián gǔ取穴措施:前谷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中医里腧穴的三种命名方法

中医里腧穴的三种命名方法

中医里腧穴的三种命名方法入于少阳,故曰内关也。

“唐·王冰注《素问》对鸠尾穴的释义:”鸠尾,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

“这说明对穴名意义的理解有助于腧穴部位的记忆以及功能的掌握。

兹将周身腧穴的命名归纳择要分类说明如下:自然类1、以天文学上日月星辰而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等。

2、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的形象而命名可分以下几类:(1)以山、陵、丘、墟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丘墟等。

(2)以溪、谷、沟、渎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阳溪、合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等。

(3)以海、泽、池、泉、渠、渊来比喻腧穴的流注形象: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曲池、阳池、曲泉、经渠、太渊、清冷渊等。

(4)以街、道、冲、处、市、廊来比喻腧穴的通路或处所: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步廊等。

物象类1、以动物名称来比喻某些腧穴的形态:如鱼际、鸠尾、伏兔、鹤顶、犊鼻等。

2、以植物名称来比喻某些腧穴的形态:如攒竹医学|教育网整理、禾髎等。

3、以建筑物之类来形容某些腧穴的形态:如天井、玉堂、巨阙、内关、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4、以什物之类来形容某些腧穴的象形或会意:如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人体类1、以人体解剖部位来命名此类腧穴可分以下两类:(1)以大体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等。

(2)以内脏解剖名称来命名:心俞、肝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胆俞、膀胱俞、大肠俞、小肠俞等。

2、以人体生理功能来命名此类腧穴可分以下两类:(1)以一般生理功能来命名:如承浆、承泣、听会、劳宫、廉泉、关元等。

(2)以气血脏腑功能来命名:如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等。

3、以治疗作用来命名:如光明、水分、通天、迎香、交信归来、筋缩等。

4、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来命名可分以下三类:(1)以内外分阴阳来命名:如阳陵泉(外)、阴陵泉(内)等。

穴位的典故

穴位的典故

穴位的典故在古代,人们发现了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称之为穴位。

这些穴位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穴位的典故源远流长,揭示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探索与追求。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太阳穴凹陷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

相传,太阳穴是人体灵魂所在之地,是连接人与自然界的纽带。

古人认为,太阳穴是植物精华所聚集的地方,只有保持它的通畅,人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灵魂。

因此,人们常常在太阳穴上按摩,以舒缓疲惫的心情和缓解头痛的症状。

二、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相传,涌泉穴是人体的能量之源,拥有无穷的生命力。

古人认为,涌泉穴是人体与地球的链接点,通过按摩涌泉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因此,人们常常在涌泉穴上按摩,以增强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两侧,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

相传,迎香穴是人体与外界气息相通的通道,具有清醒头脑、提神醒脑的作用。

古人认为,迎香穴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思维敏捷和身心健康。

因此,人们常常在迎香穴上点按,以促进头脑清醒和思维灵活。

四、太乙穴:太乙穴位于手腕内侧,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

相传,太乙穴是人体的能量聚集之地,具有调节人体气血的作用。

古人认为,太乙穴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力和免疫力。

因此,人们常常在太乙穴上按摩,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穴位典故的深入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现代医学中,穴位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疗法,被广泛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通过对穴位的针灸、按摩等手法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疾病的康复。

穴位的典故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更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

希望人们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重视穴位保健的重要性,从而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中医穴位名称背后的故事

中医穴位名称背后的故事

中医穴位名称背后的故事
中医穴位名称背后常常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穴位名称及其背后的故事:
1. 曲池穴(太阳三焦经):据说曲池穴位置在胸部,形如一片曲围的池塘。

中医认为,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肝气和胸气,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2. 血海穴(任脉):血海穴在经脉中位于下腹部,据说取名为血海是因为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治疗月经不调以及一些妇科疾病。

3. 阳陵泉穴(足阳明胃经):阳陵泉穴位于足部,据说得名于阳陵泉,古代传说阳陵泉是神仙洗涤的地方。

这个穴位可以治疗胃痛、消化不良等胃病。

4. 大椎穴(督脉):大椎穴位于颈部,得名于椎骨的最高峰。

传说中,大椎穴是人体与天空相连的通道,可以调节自律神经,治疗一些头痛、失眠等症状。

5. 鱼腰穴(手太阳小肠经):鱼腰穴位于手腕背侧,形状像鱼腰。

据说取名为鱼腰是因为这个穴位可以治疗手指关节的疼痛,如食指关节痛等。

这些故事和传说,一方面是中医医者对于人体穴位深入研究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穴位名称。

虽然这些故事可能缺乏科学依据,但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这些穴位名称和其背后的故事已经被广泛应用并流传至今。

人体穴位名称规律

人体穴位名称规律

人体穴位名称规律
人体穴位命名规律主要遵循象形、会意、定位、功能四大原则。

一部分穴位名称来源于其所处位置与人体解剖结构的相似之处,如“睛明”穴位于眼眶边缘,犹如眼睛明亮之处。

另一些则是根据穴位所在部位或主治功能进行寓意命名,如“足三里”穴位于膝下三寸,有调理脾胃、强壮身体之功效。

此外,穴位命名还有根据其在人体经络线上的位置关系来定,如“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列缺”穴等。

总的来说,穴位名称寓含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内涵和临床实践经验。

人体穴位是怎样命名的?

人体穴位是怎样命名的?

人体穴位是怎样命名的?
根据所在部位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耳门、耳尖、乳中、乳根、脊中、脐中、囟会、颊车、颧醪等穴名均是古代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腧穴恰在这些部位,就分别以其所在部位的名称命名;
根据治疗作用命名:如睛明、光明、四白均有明目之效;水分、水道皆有利水消肿之功;牵正治口涡;迎香通鼻窍;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风府、风市祛风而有功;
利用天体地貌命名:如上星、日月、太乙、太白、昆仑、承山、大陵、丘墟、合谷、阳溪、水沟、尺泽、天池、极泉、小海、四渎等;
参照动植物形象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鸠尾、鱼腰等穴是以动物形象喻义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而攒竹、丝竹空、口禾醪等则以植物形象为其命名。

借用建筑物命名:如天井、玉堂、巨阙、库房、地仓、梁门、神庭、气户、屋翳、天窗、中府、劳宫等均属此类。

此外还有以乡、里、市、街、道、冲、会、合、交、迎、关、枢等命名的腧穴也归于此类。

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例如心俞、肺俞等背俞穴均以脏腑名称命名;神堂、神门、魄户、魂门、意舍等则以脏腑的功能名称命名;阴交、阴都、至阳、会阳、阳池、会阴、阳交等穴多以阴阳理论命名;三阳五会(百会)、三阴交、三阳络等穴则根据经络学说中经脉循行与腧穴的特殊联系而命名。

中医穴位取名规律

中医穴位取名规律

中医穴位取名规律
中医穴位的取名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特定名称:有些穴位的名称与其位置或功能相关,例如百会穴、合谷穴、四白穴等。

2. 形象名称:有些穴位的名称与其形状或位置相关,例如耳门穴、眉心穴、鱼腰穴等。

3. 功能名称:有些穴位的名称与其主要治疗功能相关,例如消渴穴、翳风穴、三焦经等。

4. 部位名称:有些穴位的名称与其所在部位相关,例如头部的印堂、颊车、阴交等。

5. 数目名称:有些穴位的名称与其数量相关,例如四印穴、八髎穴、十宣穴等。

综上所述,中医穴位的取名规律主要根据其特定名称、形象名称、功能名称、部位名称以及数目名称进行命名。

穴位名称的由来

穴位名称的由来

穴位名称的由来一、手太阴肺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1。

中府(募穴)〔穴名解释〕”中",指三焦中的中焦之气;”府”,聚集的意思。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本穴为肺经第1穴,也就是中焦之气所聚集的地方,所以称为中府.2。

尺泽(合穴)〔穴名解释〕"尺"为尸(人)与乙(曲肘之形象)合字,指前臂部。

”泽”指浅水低凹处。

这是根据它的位置特点命名的.3。

〔孔最(郄穴)〔穴名解释〕 "孔”,指孔穴;”最",是极或聚的意思。

本穴是郄穴,为气血深聚之孔穴,故名。

4.列缺(络穴)〔穴名解释〕"列",分解;”缺”,破裂。

因为该穴是手太阴经的络穴,由此分别走入手阳明经;而其部位又在二条肌健(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如裂隙,故名。

另外,列缺,古代又指闪电,闪电的形状,好像裂隙.5.太渊(原穴,脉会)〔穴名解释〕"太”,大的意思;”渊”,指水深处。

本穴为手太阴经的原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脉会,当寸口动脉处,血气旺盛,博大而深,所以用此名6。

鱼际(荥穴)〔穴名解释〕”鱼"是指拇指球肌群隆起形如鱼肚腹;”际",边缘。

穴在肌群隆起部之边缘,故名。

7少商(井穴)〔穴名解释〕”少”,小的意思;”商",为五音( 宫、商、角、征、羽)之一.据《内经》载,肺音为商。

本穴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脉气初出十分细小.故名.二、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8商阳(井穴)〔穴名解释〕”商",五音之一,意思和少商的"商”相类似,因为大肠经和肺经表里;"阳",本穴在少商穴的外侧,又属于阳经的穴位,所以称阳。

9.9.二间(荥穴)〔穴名解释〕”二”,指此穴为本经的第二个穴位;”间",间隙,因穴位在隙陷处,所以称二间。

10。

合谷(原穴)〔穴名解释〕"合”,会合;”谷”,山谷。

因该穴在拇、食指相合,形如山谷之中间,故称合谷.11阳溪(经穴)〔穴名解释〕”阳”,阴阳的阳,该穴在手背属阳;溪",山溪,穴在筋骨之间的凹陷处,类似山间小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