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名称与编号(国际代码)
人体经络穴位细说~第一集
人体经络穴位细说~第一集
头部有四条主要经络,分别为督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这四条经络分别对应着大脑、脾肾、肝脏、心脏,我们在头部进行这四条经络的疏通,间接调理着这四个重要的人体器官,
对失眠,头疼有非常好的效果,更关键的是预防脑部疾病:脑中风,脑梗,脑血栓,脑出血等等,预防大于治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医知识分享148/365
【穴位名称】:经渠
【穴位归经】:手太阴肺经
【穴位功能】:宣肺理气,清肺降逆,疏风解表
【穴位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掌中热;落枕。
【取穴方法】: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
腕横纹上1寸
【腧穴释义】:经,动而不居;渠,沟渠。此穴为手太阴肺经穴,其脉气流行不止,又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形成凹陷处,如沟渠之水,故名。
中医知识分享149/365
【穴位名称】:列缺
【穴位归经】:手太阴肺经
【穴位功效】: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
【穴位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取穴方法】:以被取穴者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在食指尖到达处即是。
【腧穴释义】:列缺。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
中医知识分享150/365
【穴位名称】:孔最穴(5/11)
【穴位归经】:手太阴肺经
【穴位功效】:清热止血,润肺理气
【穴位主治】:肺结核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肘臂痛,手关节痛。
【取穴方法】: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人体经络穴位大全(纯文字背诵版)
手太阴肺经(寅时3-5时)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
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7时)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
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
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足阳明胃经辰时7-9时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
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
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梁门关门
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
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
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
阳陷谷
内庭厉兑
足太阴脾经(巳时9-11时)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
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
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手少阴心经(午时11-13时)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
少府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15时)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
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
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阴俞
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肝俞脾俞
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足少阴肾经(酉时17-19时)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
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
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
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手厥阴心包经(戍时19-21时)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
劳宫中冲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
三阳络四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
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
耳和髎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子时23-1时)
人体穴位详解(360个)
人体穴位详解(360个)
一、手太阴肺经穴位定位
1.中府: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针灸甲乙经》: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
2.云门: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针灸甲乙经》:在巨骨下,气户两傍各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
3.天府: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针灸甲乙经》:在腋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中。
4.侠白: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针灸甲乙经》:在天府下,去肘五寸。
5.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肘中横纹上动脉。
6.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针灸甲乙经》:去腕七寸。
7.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针灸甲乙经》:去腕上一寸五分。
8.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
纹上1寸。《针灸甲乙经》:寸口陷者中。
9.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针灸甲乙经》:掌后陷者中。
10.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针灸甲乙经》: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11.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针灸甲乙经》: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定位
1.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人体穴位名称大全
人体穴位名称年夜全之邯郸勺丸创作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反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正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年夜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年夜巨穴、年夜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年夜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年夜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年夜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医学常识普及:人体穴位图(高清免费完整版)
高清人体穴位图
人体常用穴位背面图
人体的五IK 六Ia 般百棘、五官九皮肉尬错筹器宜和组经•之所以施保砖相对的平 衝与统一•完成正舞的生理活动・宦依竄经络系农的談络沟通而实玫的西总穴斥人<*≡ffr 经 络气血犠注干怵表的部位•
经络.能穴在人体中纵横交倨・沟週内外.荻尿上下.与人体滋膈.紈体.五百的 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輛%•圮
別治疔和保址作用
*a 01 K«MIT ・關赁・X⅝CΠifttk⅝*Aft. ■■・½φtt 上• ■18«
ΛRfc
03 βi*t*±
04. ∙n
Φtt 丄
M S4Sf∙ 9.2^49
•M βffΦttt M
JBIΦΛ 上
W ≡∙w* »* M≡Φtt 上 OrlM ⅛≡*t*x 09.2IB
上 !・•” #■ 11 βiLΦtLt I2.∙tt C2Φtt 上 DMfl SfΦa±
14龙權 JBiTEIt 上 15 ∙∏ «11M IroW «•«« Srlra X<*M
VSMWI X>MM
務IftiB ・ 6⅛MIΦ
*1» U MattZΦB 上Bb ΛW∙⅞7ΓRZMKI6 TyJ SΦ τamΦ τam* JrFeaift 申 »O1¥. 1∣3≡M ■都.CXKfΦA 上4寸 •户上I Sk 1« βm ≡TMIfiΦ FM⅛Φ TMWΦ Ta»* Tfillf ∣Φ TMΛΦ. TSrI ♦.
xιa½ft
丹• *⅛. B¾CIΦMΛS W∕i Γ3't)・ M M*
头⅛J∙ ΛtBIΦW±5∙J. Λ*S⅛⅛ttcΦASfc ••更潑穴 ±«
腧穴名称与定位(新国标)课件
本标准穴位命名依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90/8579-Atar-
8000 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
本标准代替GB 12346一1990《经穴部位》。
本标准与GB12346一199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腧穴名称与定位》;
——将三焦经、督脉、任脉三条经脉的经穴代码分别改为“TE”、“GV”、“CV”,与国际标准针灸穴名命名法相一致;
——改名:清冷渊改为清泠渊(qinglingyuan TE11),譩譆改为(yixiBL45)
——将“骨度”折量寸表作了如下调整:删去“眉间→大椎18寸”、“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后发际正中3寸”、“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l2寸”、“肩峰缘→后正中线8寸”四项,增加“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寸”、“内踝尖→足底3寸”、“髌尖(膝中)→内踝尖15寸”、“髌尖→髌底2寸”四项,将原“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改作“耻骨联合上缘→髌底”;
——腧穴定位的标准体位及方位术语改用现代解剖学标准体位和方位术语;
——新增了22个确定腧穴定位的“基准穴点”;
——将腧穴定位的文本中属于取穴法的内容析出,同时定位文本中需要说明的部分,都归于新设的“注”下;.
——统一了腧穴定位描述的体例,更正了陷谷、风市、中渎3穴的定位错误以及部分腧穴的表述不规范、不一致、不准确等问题;
——删去了经外奇穴中的“膝眼”条;
——印堂穴由经外奇穴归至督脉。
人体穴位和36个致命穴
人体穴位和36个致命穴
【你知道人体共有多少穴位吗?你知道人体的 36个致命穴位吗?不知道的话,来看看吧】图文解析,人体穴位图【内附超大人体针灸穴位图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 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人体穴位大全
【人体穴位大全】
穴位
人体穴位图
穴位(acupoint),学名腧穴(腧读shù), 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又称孔穴、穴、穴道等。
“腧”通“输”,或从简作“俞”,输有转输的含义,俞有气血留存的含义。“穴”是空隙的意思。由于输穴名称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五输穴中,俞穴名称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背俞穴中,所以对穴位进行总称呼时使用“腧穴”二字。《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目录
[隐藏]
• 1 人体穴位的定位方法
•1.1 找穴位的窍门
•1.2 取穴要领
•1.2.1 中医常用穴位取穴法相关视频
• 2 人体穴位的作用
• 3 按功能分类的人体穴位列表
•3.1 解表穴(12穴)
•3.2 清热穴(85穴)
•3.2.1 清心热穴
•3.2.2 清肺热穴
•3.2.3 清肝胆热穴
•3.2.4 清胃肠热穴
•3.2.5 清三焦热穴
•3.2.6 清热解毒穴
•3.3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详解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详解
一、根底知识
经络遍布于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人体各个局部的根本途径。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份,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窍、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间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经络系统的这种联系,使生命有机体的各个部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内部协调而稳定,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
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源于先天之元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一方面,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另一方面,经气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响性"和"传导性"。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和灸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经气被激发,从而才能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促使生命有机体的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经络的反响性和传导性还表现在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响疾病方面。由于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因此,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冲,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缺乏,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份。
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响,这类反响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这种方法就叫作"分经论证";而根据各条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症候的,称作"分经辨证";根据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的经脉进行治疗,那么称作"循经治疗"。
人体穴位名称大全
人体穴位名称年夜全之南宫帮珍创作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反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正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年夜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年夜巨穴、年夜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年夜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年夜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年夜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腧穴名称与定位(新国标)
腧穴名称与定位(新国标)
本标准穴位命名依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90/8579-Atar-
8000 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
本标准代替GB 12346一1990《经穴部位》。
本标准与GB12346一199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腧穴名称与定位》;
——将三焦经、督脉、任脉三条经脉的经穴代码分别改为“TE”、“GV”、“CV”,与国际标准针灸穴名命名法相一致;
——改名:清冷渊改为清泠渊(qinglingyuan TE11),譩譆改为(yixiBL45)
——将“骨度”折量寸表作了如下调整:删去“眉间→大椎18寸”、“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后发际正中3寸”、“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l2寸”、“肩峰缘→后正中线8寸”四项,增加“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寸”、“内踝尖→足底3寸”、“髌尖(膝中)→内踝尖15寸”、“髌尖→髌底2寸”四项,将原“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改作“耻骨联合上缘→髌底”;
——腧穴定位的标准体位及方位术语改用现代解剖学标准体位和方位术语;
——新增了22个确定腧穴定位的“基准穴点”;
——将腧穴定位的文本中属于取穴法的内容析出,同时定位文本中需要说明的部分,都归于新设的“注”下;.
——统一了腧穴定位描述的体例,更正了陷谷、风市、中渎3穴的定位错误以及部分腧穴的表述不规范、不一致、不准确等问题;
——删去了经外奇穴中的“膝眼”条;
腧穴名称与定位(新国标)
本标准穴位命名依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90/8579-Atar-
8000 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
本标准代替GB 12346一1990《经穴部位》。
本标准与GB12346一199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腧穴名称与定位》;
——将三焦经、督脉、任脉三条经脉的经穴代码分别改为“TE”、“GV”、“CV”,与国际标准针灸穴名命名法相一致; ——改名:清冷渊改为清泠渊(qinglingyuan TE11),譩譆改为(yixiBL45)
——将“骨度”折量寸表作了如下调整:删去“眉间→大椎18寸”、“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后发际正中3寸”、“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l2寸”、“肩峰缘→后正中线8寸”四项,增加“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寸”、“内踝尖→足底3寸”、“髌尖(膝中)→内踝尖15寸”、“髌尖→髌底2寸”四项,将原“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改作“耻骨联合上缘→髌底”;
——腧穴定位的标准体位及方位术语改用现代解剖学标准体位和方位术语;
——新增了22个确定腧穴定位的“基准穴点”;
——将腧穴定位的文本中属于取穴法的内容析出,同时定位文本中需要说明的部分,都归于新设的“注”下;.
——统一了腧穴定位描述的体例,更正了陷谷、风市、中渎3穴的定位错误以及部分腧穴的表述不规范、不一致、不准确等问题;
——删去了经外奇穴中的“膝眼”条;
——印堂穴由经外奇穴归至督脉。
穴位数据库(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共501个人体穴位)-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共501个人体穴位)-附图片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
13、督脉
15、经外头颈
16、经外胸腹
17、经外背腰
19、经外下肢
【收藏】近400个人体穴位名称详解
【收藏】近400个人体穴位名称详解
针灸学是我国中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穴位名字往往都很好听,但又很难记,其实,穴位的命名均有一定含义,如利用天体地貌命名的日月、上星;参照动植物命名的伏兔、鱼际、犊鼻、鹤顶;借助建筑物命名的天井、印堂、巨阙等。
在针灸大家周楣声先生所著《针灸穴名释义》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穴位的命名方法以及具体穴位名称的含义。周老认为,了解穴位的含义有如下几个作用:①由表知里:脏腑深藏,经穴四布,经依脏分,穴与脏应。②顾名知用:穴名与所主病症有关,是古人孔穴命名的另一基本思想。③见名求位:通过对穴名的了解,对于指示穴位所在,也将有助于记忆。④提高学养。
快跟小编一起来赏读。
周老认为,穴位名字主要分为几类:
一、取象比拟
① 与天文星象和气候比拟命名:天象和气候自然是古人取穴命名的内容之一。如日月、上星、天宗、四满。古人以风为百病之长,因而直接或间接以风命名的诸风穴更多。
展开剩余98%
② 与地理地形比拟命名:借用地理山川的地名、地形与孔穴所在的体表相比拟,这更为多见。山洼无水之处为谷;如合谷、阳谷,山
洼流水之处为溪;如阳溪,水所止处为池,如曲池;百川皆归之处为海,如血海;浅洼水草之地为泽,如少泽;山洼流水之处为谿,如天谿、阳谿;水之细流处为沟,如支沟;水从地出为泉,如涌泉;深潭为渊,如太渊;大川为渎,有中渎;深凹有水之处为井,如天井;又有土之高者为丘,如商丘、外丘;大丘为墟,如灵墟;可通行之处为道,如水道、神道、灵道;地理上的门户为关,如内关、外关、上关、下关;又有直接用山川的名字命名,如昆仑、太乙。
人体穴位大全 (穴位别名)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
◎穴位名:穴位别名(音序排列)(ctrl+F查询)阿是穴
安眠穴
八风穴 :八冲穴.阴独八穴
八关穴
八邪穴 :八关大刺穴.八关穴
白环俞穴 :环俞穴.玉环俞穴.玉房俞穴.解脊窬穴
百虫窝穴 :血郄穴.百虫窠穴
百会穴 :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顶上穴.维会穴.
泥九宫穴.白会穴.岭上天满穴.岭上穴.
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百里穴
伴星穴 :夹上星穴
板门穴
胞肓穴
本神穴
鼻交頞中穴 :鼻交穴.别交穴
鼻流穴
鼻通穴
臂间穴
臂臑穴 :头冲穴.别阳穴.颈冲穴
臂中穴
髀关穴
秉风穴
不容穴
步廊穴 :步郎穴
长谷穴 :循际穴.长平穴.循元穴.循脊穴
长强穴 :穷骨穴.气之阴郄穴.尾骨穴.龟尾穴.
骶上穴.橛骨穴.尾闾穴.气郄穴.下极穴.
为之穴.阴郄穴.胸之阴俞.畺尾穴.骨骶穴.
龙虎穴.尾蛆骨穴.骶骨穴.曹溪路穴.
三分闾穴.河车路穴.巅上天梯穴.鱼尾穴.
尾骨下空穴.朝天岭穴.上天梯穴.尾翠穴.
脊骶端穴.鱼尾长疆穴.尾骶穴
臣觉穴 :巨搅穴.巨觉穴
承扶穴 :肉郄穴.扶承穴.阴关穴.皮部穴
承光穴
承浆穴 :天池穴.鬼市穴.垂浆穴.悬浆穴.羕浆穴承筋穴 :腨肠穴.直肠穴
承灵穴
承满穴
承泣穴 :鼷穴.面髎穴.溪穴.窌面穴.羕注穴
承山穴 :鱼腹穴.肉柱穴.伤山穴.鱼肠穴.肠山穴. 鱼腹山穴.玉柱穴.鱼腰穴
尺泽穴 :鬼受穴.鬼堂穴.气堂穴
瘈脉穴 :资脉穴.体脉穴.资生穴
冲门穴 :慈宫穴.上慈宫穴.冲脉穴.前章门穴
冲阳穴 :会原穴.跌阳穴.跗阳穴.会屈穴.会涌穴. 会骨穴
崇骨穴 :椎顶穴.太祖穴
唇里穴 :髓空穴.下颐穴
腧穴名称与定位(新国标)课件
本标准穴位命名依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90/8579-Atar-
8000 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
本标准代替GB 12346一1990《经穴部位》。
本标准与GB12346一199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腧穴名称与定位》;
——将三焦经、督脉、任脉三条经脉的经穴代码分别改为“TE”、“GV”、“CV”,与国际标准针灸穴名命名法相一致;
——改名:清冷渊改为清泠渊(qinglingyuan TE11),譩譆改为(yixiBL45)
——将“骨度”折量寸表作了如下调整:删去“眉间→大椎18寸”、“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后发际正中3寸”、“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l2寸”、“肩峰缘→后正中线8寸”四项,增加“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寸”、“内踝尖→足底3寸”、“髌尖(膝中)→内踝尖15寸”、“髌尖→髌底2寸”四项,将原“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改作“耻骨联合上缘→髌底”;
——腧穴定位的标准体位及方位术语改用现代解剖学标准体位和方位术语;
——新增了22个确定腧穴定位的“基准穴点”;
——将腧穴定位的文本中属于取穴法的内容析出,同时定位文本中需要说明的部分,都归于新设的“注”下;.
——统一了腧穴定位描述的体例,更正了陷谷、风市、中渎3穴的定位错误以及部分腧穴的表述不规范、不一致、不准确等问题;
——删去了经外奇穴中的“膝眼”条;
——印堂穴由经外奇穴归至督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百劳 EX-
翳明 EX-HN13 HN14
胸腹部Che ST and Abdomen
子宫 EX-CA1
背部 Back
定喘 EX-B1 夹脊 EX-B2
十七椎 EX-B7 腰奇 EX-B8
上肢部 Upper EXtremities
肘尖 EX-UE1 二白 EX-UE2
腰痛点 EX- 外劳宫 EX-
下肢部 Lower EXtremities
京门 GB25 带脉 GB26
风市 GB31 中渎 GB32
光明 GB37 阳辅 GB38
侠溪 GB43 足窍阴 GB44
足厥阴肝经 LIveR
大敦 LR1
行间 LR2
膝关 LR7
曲泉 LR8
章门 LR13 期门LA14
督脉 DU
长强 DU1
腰俞 DU2
中枢 DU7
筋缩 DU8
陶道 DU13 大椎 DU14
承泣 ST1
四白 ST2
巨髎 ST3
下关 ST7
头维 ST8
人迎 ST9
气户 ST13 库房 ST14 屋翳 ST15
不容 ST19 承满 ST20 梁门 ST21
天枢 ST25 外陵 ST26 大巨 ST27
髀关 ST31 伏兔 ST32 阴市 ST33
上巨虚 ST37 条口 ST38 下巨虚 ST39
少府 HT8
少冲 HT9
手太阳小肠经 Small Inte STine
少泽 SI1
前谷 SI2
后溪 SI3
支正 SI7
小海 SI8
肩贞 SI9
曲垣 SI13 肩外俞 SI14 肩中俞 SI15
听宫 SI19
足太阳膀胱经 BLadder
睛明 BL1
攒竹 BL2
眉冲 BL3
通天 BL7
络却 BL8
玉枕 BL9
中极 RN3 水分 RN9 鸠尾 RN15 璇玑 RN21
印堂 EX-HN3 内迎香 EXHN9
胃脘下俞EX-
中泉 EX-UE3 八邪 EX-UE9
百虫窝 EX外踝尖 EX-
天井 SJ10 清冷渊 SJ11 消泺 SJ12 天牖 SJ16 翳风 SJ17 瘛脉 SJ18 耳和髎 SJ22 丝竹空 SJ23
后顶 DU19 百会 DU20
素髎 DU25 水沟 DU26
任脉 ReN
会阴 RN1
曲骨 RN2
阴交 RN7
神阙 RN8
上脘 RN13 巨阙 RN14
紫宫 RN19 华盖 RN20
奇穴 EXtra points
头颈部 Head and Neck
四神聪 EX- 当阳 EX-HN2
上迎香 EX-
球后 EX-HN7 HN8
陷谷 ST43 内庭 ST44 历兑 ST45
足太阴脾经 SPleen
隐白 SP1
大都 SP2
太白 SP3
漏谷 SP7
地机 SP8
阴陵泉 SP9
府舍 SP13 腹结 SP14 大横 SP15
胸乡 SP19 周荣 SP20 大包 SP21
手少阴心经 HeatT
极泉 HT1
青灵 HT2
少海 HT3
神门 HT7
手厥阴心包经 Peri Cardium
天池 PC1
天泉 PC2
曲泽 PC3
大陵 PC7
劳宫 PC8
中冲 PC9
手少阳三焦经 SanJiao
关冲 SJ1
液门 SJ2
中渚 SJ3
侠白 LU4 鱼际 LU10
合谷 LI4 手三里 LI10 巨骨 LI16
地仓 ST4 水突 ST10 膺窗 ST16 关门 ST22 水道 ST28 梁丘 ST34 丰隆 ST40
郄门 PC4
阳池 SJ4
尺泽 LU5 少商 LU11
阳溪 LI5 曲池 LI11 天鼎 LI17
大迎 ST5 气舍 ST11 乳中 ST17 太乙 ST23 归来 ST29 犊鼻 ST35 解溪 ST41
商丘 SP5 箕门 SP11 食窦 SP17
通里 HT5
阳谷 SI5 天宗 SI11 天容 SI17
五处 BL5 大杼 BL11 隔俞 BL17 肾俞 BL23 中膂俞 BL29 会阳 BL35 附分 BL41 魂门 BL47 胞肓 BL53 跗阳 BL59 束骨 BL65
水泉 KI5 横骨 KI11 商曲 KI17 神封 KI23
间使 PC5
外关 SJ5
孔最 LU6
偏历 LI6 肘髎 LI12 扶突 LI18
中魁 EX-UE4 大骨空 EX- 小骨空 EX四缝 EX-UE10 十宣 EX-UE11
内膝眼 EX- 膝眼 EX-LE5 胆囊 EX-LE6 八风 EX-LE10 独阴 EX-LE11 气端 EX-LE12
髋骨 EX-LE1 鹤顶 EX-LE2
阑尾 EX-LE7 内踝尖 EX-
四渎 SJ9 天髎 SJ15 耳门 SJ21
上关 GB3 天冲 GB9 头临泣 GB15 肩井 GB21 五枢 GB27 膝阳关 GB33 悬钟 GB39
太冲 LR3 阴包 LR9
腰阳关 DU3 至阳 DU9 哑门 DU15 前顶 DU21 兑端 DU27
颊车 ST6 缺盆 ST12 乳根 ST18 滑肉 ST24 气冲 ST30 足三里 ST36 冲阳 ST42
三阴交 SP6 冲门 SP12 天溪 SP18
阴郄 HT6
养老 SI6 秉风 SI12 颧髎 SI18
承光 BL6 风门 BL12 肝俞 BL18 气海俞 BL24 白环俞 BL30 承扶 BL36 魄户 BL42 阳纲 BL48 秩边 BL54 昆仑 BL60 足通谷 BL66
中封 LR4
蠡沟 LR5
足五里 LR10 阴廉 LR11
中都 LR6 急脉 LR12
命门 DU4 灵台 DU10 风府 DU16 囟会 DU22 龈交 DU28
关元 RN4 下脘 RN10 中庭 RN16 天突 RN22
悬枢 DU5 神道 DU11 脑户 DU17 上星 DU23
石门 RN5 建里 RN11 膻中 RN17 廉泉 RN23
脊中 DU6 身柱 DU12 强间 DU18 神庭 DU24
气海 RN6 中脘 RN12 玉堂 RN18 承浆 RN24
鱼腰 EX-HN4 太阳 EX-HN5 耳尖 EX-HN6 津津、玉液
聚泉 EX-HN10 海泉 EX-HN11 EX-HN12
痞根 EX-B4 下极俞 EX-B5 腰眼 EX-B6
手太阴肺经 Lung
中府 LU1
云门 LU2
天府 LU3
列缺 LU7
经渠 LU8
太渊 LU9
手阳明大肠经 Large Inte Stine
商阳 LI1
二间 LI2
三间 LI3
温溜 LI7
下廉 LI8
上廉 LI9
手五里 LI13 臂臑 LI14 肩髃 LI15
口禾髎 LI19 迎香 LI20
足阳明胃经 STomach
合阳 BL55 承筋 BL56 承山 BL57
仆参 BL61 申脉 BL62 金门 BL63
至阴 BL67
足少阴肾经 Kidney
涌泉 KI1
然谷 KI2
太溪 KI3
复溜 KI7
交信 KI8
筑宾 KI9
气穴 KI13 四满 KI14 中注 KI15
阴都 KI19 腹通谷 KI20 幽门 KI21
神藏 KI25 彧中 KI26 俞府 KI27
公孙 SP4 血海 SP10 腹哀 SP16
灵道 HT4
腕骨 SI4 臑俞 SI10 天窗 SI16
曲差 BL4 天柱 BL10 督俞 BL16 三焦俞 BL22 膀胱俞 BL28 下髎 BL34 委中 BL40 隔关 BL46 志室 BL52 飞扬 BL58 京骨 BL64
大钟 KI4 阴谷 KI10 肓俞 KI16 步廊 KI22
颔厌 GB4 浮白 GB10 目窗 GB16 渊腋 GB22 维道 GB28 阳陵泉 GB34 丘墟 GB40
悬颅 GB5 头窍阴 GB11 正营 GB17 辄筋 GB23 居髎 GB29 阳交 GB35 足临泣 GB41
悬厘 GB6 完骨 GB12 承灵 GB18 日月 GB24 环跳 GB30 外丘 GB36 地五会 GB42
肺俞 BL13 厥阴俞 BL14 心俞 BL15
胆俞 BL19 脾俞 BL20 胃俞 BL21
大肠俞 BL25 关元俞 BL26 小肠俞 BL27
上髎 BL31 次髎 BL32 中髎 BL33
殷门 BL37 浮郄 BL38 委阳 BL39
膏肓俞 BL43 神堂 BL44 譩譆 BL45
意舍 BL49 胃仓 BL50 肓门 BL51wk.baidu.com
照海 KI6 大赫 KI12 石关 KI18 灵墟 KI24
内关 PC6
支沟 SJ6
会宗 SJ7
三阳络 SJ8
臑会 SJ13 肩髎 SJ14
颅息 SJ19 角孙 SJ20
足少阳胆经 Gall BLadder
瞳子髎 GB1 听会 GB2
曲鬓 GB7
率谷 GB8
本神BG13
阳白 GB14
脑空 GB19 风池 G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