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导入】(3分钟。

)1、(师指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不知道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现在,欧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

(课题后加共横线变成补充句子的练习题)谁能补充这个句子?2、生根据一课时了解的内容补充句子。

多应会补充爬山虎的绿、美。

【学习】一、美丽(7分钟。

)1、多美的爬山虎呀!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课文具体描写爬山虎美和绿的句子?(生勾句。

)2、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订证是否勾正确)其他同学赶紧对照一下。

3、这么绿、这么美的爬山虎,你认为该怎么读呢?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赶紧试试吧。

(生自由读)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抽生读)你从他朗读的哪些地方感受出了美?(生生评、师生评、自评)你觉得怎么读才能感觉出绿与美?(师可范读)他们都读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人品(10分钟。

)1、课文两次具体描写了爬山虎,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当时的我心情如何?(分别学习6和8自然段。

)(学生回答我的心情:意外、高兴、忐忑不安、温暖、幸福。

)2、这时我的心情又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感受:跳跃、迷离、浓浓)3、现在,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进一步了解了。

巧妙地运用课文词句,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相信你所补充的句子一定会更精彩。

(学生结合作者心情,再次补充句子。

)4、通过你们精彩的描述,我觉得这片爬山虎真的是更美了。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再陶醉一次呢?我们一块来读一读吧!(指导朗读6~9段)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如此愉快了。

这的确是一份多么沉郁的忘年友谊呀!这,就是叶圣陶老先生对人的态度。

板书:人品三、文品(7分钟。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如此美丽,时常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和追忆。

我到底想到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前半部分,相信你一定能填写出更精彩的句子的'。

2、(学生填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学)你从哪里感受出叶圣陶老先生的认真的?请大家看130页。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二课时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二课时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4.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领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二、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全班交流第三自然段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第四自然段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三、展示交流学习第二部分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1、“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第8自然段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二课时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二课时

主备:冯君审核:使用: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时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了解,学习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方法。

4、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5、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三次提到绿绿的爬山虎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过程修改栏(谈话导入、学习课文、小结延伸、读物推荐,课外拓展)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齐读课题(生读)。

对照课题与文章内容,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指名说,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1、看,这就是爬山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录像)。

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了解读书情况。

)2、学生汇报交流:(“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

出示课件:⑴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⑵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2课时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2课时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马珍珍二次备课:课时:第二课时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型:精读展示课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重点写好“篇赛翻”等字。

2.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练习运用修改作文的方法。

3. 体会叶圣陶的平易近人,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4.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学习流程:导入明标----预习展示----探究质疑展示提升----小结反馈----课堂检测学习流程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听写生字。

听写完后出示生字学生对照检查改错。

二、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想一想叶老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文中有几处描写爬山虎?划出相关词句仔细品读,并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3.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三、小结反馈1、老师小结2、学生谈收获/困惑四、课堂检测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推荐——()确切——()蕴含——()摇曳——()楷模——()非凡——()呈现——()融洽——()2、选词填空。

果然居然亲热亲密亲切a、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要见一个初中生!b、我想远处那个人一定是爸爸,走近一看,()是他。

c、乡亲们围着子弟兵()地问寒问暖。

d、叶老先生的()之中蕴含着认真。

e、小红是我最()的朋友。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纸上到处满是红色的圈。

2、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3、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

4、我非常庆贺,自己见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5、经过老师的帮助,终于有了进步。

课后反思。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7)为什么肖复兴会受益匪浅?比我们收获大?(我们是”隔岸观火“肖是“身临其境”。
(8)齐读“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如春风拂面。”引入学“邀请作客”部分。
4、自读“邀请作客”部分:
(1)课文中那些词语表现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若能谈谈理由就更棒了。(1、意外;2、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握了握手;4、交谈融洽。)
柏溪城北第一小学语文科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教案
备课人:
课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2)课时
课型
精读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会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2)交流:(作品:一丝不苟;作家:平易近人)造句:堪称楷模
(3)引入:“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的?邀请作客这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
3、自读“修改作文”部分:
(1)出示:<<一张画像>>1,2小节修改稿。
(2)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肖复兴呢?引读:“我翻到的那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曲线。”
(2)过渡:是的,从这件事中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
(3)连线:(大黑板)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二、自读:(第三轮)
(1)要求:作品是怎么写的?请在“修改作文”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作家是怎样做的?请在“邀请作客”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竞赛形式)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荐阅读《爬山虎的脚》。
教学时间
年月日
学情分析
问题聚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天宝中心小学语文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情感目标: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态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中都会遇到一些良师益友。失败时他们会激励我们要振作,重新再来;成功时他们会劝慰我们要谦逊,成绩只代表过去。想一想他(她)给我们的帮助,写下来,并用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修改,最后把文章送给他(她),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布置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2、感悟词句,升华感情。
抓住“绿”字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使学生感悟出作者对叶老的感情。相机指导朗读进行评价。
3、积累语句,丰富语言。
把描写爬山虎的语句抄在积累本上。朗读、背诵这些语句。
通读课文,回归整体
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解决揭示课题时的疑问。
布置综合性学习
a、分组议议:通过看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参照课后的批改稿,联系个人实践总结今后写作文、改作文的方法。
b.全班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自己动笔在笔记本上记方法。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课 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班级
407
主备人
翟文婧
辅备人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4、学会增添、删改、删去等修改符号的用法。
(三)对比评语,谈感受。
1、请学生给满篇都是修改符号的作文写个评语。
2、学生读读叶老先生写的评语。
3、通过对比,感悟叶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
4、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出肖复兴同学成长之路。
三、读写结合
1、用想象法,写出70岁的老人当时如何修改这篇作文的情景。
2、教师引读这一段,让学生感受叶老对下一代的关心。
四、结合板书,交流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名人的成长故事,与同学分享。
2、完成第26课基训,巩固新知识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作文───改一丝不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指点鼓励
邀请作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本文是关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二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3、细读课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么理解的?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学生讨论,交流感悟①学生自己有感情朗读找到的相关语句,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自己在朗读中所获得的心得。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1、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从哪些地方中发现的,并且从中学到了什么?3、模仿其写作特点写一小段话。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肖复兴同学作文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从获奖前后经过及原因等方面来设计提问。

)①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

②小组模拟采访活动。

③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模拟采访活动。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①仿照课文肖复兴说的“不下苦功夫,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这句话定一句励志的话,署名为:未来**家。

②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为同桌批改一次作文(提醒:注意使用批改方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3、细读课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么理解的?二、展示学习成果(分钟)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学生讨论,交流感悟&#9312;学生自己有感情朗读找到的相关语句,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9313;小组内交流自己在朗读中所获得的心得。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9314;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1、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从哪些地方中发现的,并且从中学到了什么?3、模仿其写作特点写一小段话。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肖复兴同学作文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从获奖前后经过及原因等方面来设计提问。

)&#9312;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

&#9313;小组模拟采访活动。

&#9314;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模拟采访活动。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分钟)&#9312;仿照课文肖复兴说的“不下苦功夫,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这句话定一句励志的话,署名为:未来**家。

&#9313;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

四、知识拓展延伸(分钟)为同桌批改一次作文(提醒:注意使用批改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师: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直接写叶老人格美的重点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课建
A、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怎样的感觉?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板书:批改──认真、平和
B、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了不少。
四年级上《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共享教案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主备人
王小平
课时
2
总课时
2
使用人
教学
内容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授课
时间
月日
星期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技能目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绿”说明了什么?(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叶老的谆谆教诲使我懂得了许多,特别是对作文和做人方面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标准,那就是像叶老那样一丝不苟地写作、真诚宽厚地待人。叶老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8、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受!
三、小结延伸
1、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已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美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的作品和人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给肖复兴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在他日后的成长中,他始终牢记叶老先生的鼓励,不断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看他的主要成就:肖复兴,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课件出示)
6、这确实是一种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在这儿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绿绿的美(师指课题)构成的呢?(生齐答:不是)师追问: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叶老人格的美)对!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的完美融合!那么,叶老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自由读书。) 汇报交流:第一处描写中的重点词句有“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第二处的重点词句有“沉郁”“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
⑵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张灯片,比较一下:前后两处中爬山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
⑶ 从作者对爬山虎的两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两段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
5、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生读);谁来试试?指名读。)我们一边欣赏录像一边谁,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划记出直接写叶老人格之美的重点句子:
⑴ 学生自己读书,划记。
⑵ 你是怎样感受到叶老人格之美的呢?把自己刚才读书所得和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⑶ 汇报:
① 师: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哪些呢?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和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并与我亲切交谈两件事。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
4、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注意比较其中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
⑴ 你认为这里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在书上圈划出重点词句。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读好这段话吗?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品评后齐读。
C、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师相机板书:交谈──亲切、质朴)“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作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我们的交谈;
教学
重点
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教学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读一读、议一议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齐读课题(生读)。如果让你以这个标题写一篇作文,你会写什么内容?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出示灯片,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2、你们今天也看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请说说你的感受:
练习:
我看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仿佛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 )。
3、请带着你的这种感受读一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
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批改──认真、平和
交谈──亲切、质朴
作业
教后记
7、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了更深的含义呢?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齐读。)
⑴ 问:小作者对于作家极其作品的理解是怎样的?(指名说)作家是怎样做的,作家的作品是怎么写的,你知道吗?学生谈理解。齐读这一句。
⑵ 谁来读读最后一句?(指名读,指导读──突出“绿”。)
(“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 出示课件:
⑴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⑵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二、学习课文
1、看,这就是爬山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灯片)。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了解读书情况。)
2、学生汇报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