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修订稿
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上消化道癌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
该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且常常发展迅速。
为了提高上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医学界积极推动并引入许多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本文将综述当前主流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以期提供参考与启示。
1. 高分辨内镜高分辨内镜是一种先进的内窥镜技术,可提供更清晰和详细的上消化道黏膜图像。
该技术通过增加光源亮度、提高像素分辨率和使用特殊的放大镜头,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细小病变。
2. 食管镜下组织活检食管镜下组织活检是一种常用的上消化道癌早期诊断方法。
经过麻醉后,医生将镜子插入食管并取下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及恶性程度,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3. 腔镜粘膜下层剥离术腔镜粘膜下层剥离术适用于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治疗。
医生通过内镜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随后使用特殊装置剥离黏膜下肿瘤,从而实现肿瘤切除。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保留患者正常的消化功能。
4. 磁共振胃肠蠕动成像磁共振胃肠蠕动成像是一种新兴的上消化道癌筛查技术,通过磁共振技术观察消化道蠕动情况,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消化道功能。
该技术不依赖于X射线,无放射性,对患者无创伤,适用于多数患者,特别是对孕妇及儿童更为安全,是一种有潜力替代常规上消化道筛查方法的技术。
5. 全胃镜超声内镜(EUS)全胃镜超声内镜不仅可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组织结构,还可以提供高频声波图像,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的深度、分期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该技术具有高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早期上消化道癌的诊断特别有帮助。
总结起来,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包括高分辨内镜、食管镜下组织活检、腔镜粘膜下层剥离术、磁共振胃肠蠕动成像和全胃镜超声内镜。
这些技术各具特点和优势,能够提高上消化道癌的早期检测和诊断率,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附件1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一、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概述上消化道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施行有效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降低上消化道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核心内容是:评估个体患上消化道癌的风险,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在一次内镜检查中可发现上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病变,对发现的可疑病变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发现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患者,贲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对患其他病变或未能及时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
二、流程图三、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实施方案(一)筛查1、适用地区的选择已开展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或死因监测工作,根据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结果确定为食管癌、贲门癌或胃癌的疾病负担较高的地区。
医疗服务网络比较健全,医疗机构和人力资源的数量及服务能力能够适应开展人群上消化道癌筛查工作需要。
管理机构人员相对稳定,能够保证工作持续开展。
2、医疗机构的选择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具备消化内科、内镜科诊疗科目。
具备开展工作的硬件设备,并有一定数量的消化内科、内镜科及病理科医生,接受培训后能够提供规范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服务。
确定医疗机构后,各县(区、市)级管理机构对实施的医疗机构进行备案管理。
3、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为:1)上消化道癌发病率较高地区的常住人口;2)年龄在40-69岁之间;3)无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4)如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须停药一周后检查出凝血功能正常者。
排除标准为具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证,包括:1)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2)重症呼吸道疾病,呼吸困难,哮喘持续状态;3)咽后壁脓肿,严重脊柱畸形,或主动脉瘤患者;4)身体虚弱不能耐受内镜检查,或难以镇静自控者;5)上消化道腐蚀性炎症急性期,或疑为上消化道穿孔者;6)大量腹水、严重腹胀,或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7)妊娠期妇女;8)有碘过敏史者;9)有出血倾向者(凝血功能不正常)。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完整版)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由于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临床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严重降低了5年生存率。
胃镜和活检是公认的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分配有限,难以实现大规模筛查,而早期诊断相关检验技术具有无创、便捷、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实现早期胃癌的筛查。
通过分析近年来已用于临床早期诊断胃癌的相关检验技术,包括呼气检测、血清学免疫检测和分子检测技术,探讨早期胃癌相关标志物,例如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肿瘤标志物及DNA甲基化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特点,并提出了共识性意见,旨在为患者、临床医师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规范、临床应用价值高的检验技术指导和筛查策略。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2020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478 508万例,发病率约33.06/10万,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373 789万例,死亡率约25.82/10万,位列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3位[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胃癌筛查不足是我国胃癌高发的关键因素。
我国目前Hp感染率达50%~56%,约7亿人被感染[2]。
在过去60年,西欧和北美的胃癌发病率逐渐下降,部分原因归功于分餐制控制了Hp传播,降低了胃癌发生风险[3, 4]。
除胃癌风险因素减少和生活习惯改善等因素[2,5],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筛查已成为有效方法之一[6, 7, 8, 9]。
据数据统计显示,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仅16个月[10],为了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提升我国早期胃癌检验技术水平,提高早期胃癌筛查覆盖率是降低我国胃癌死亡率和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的重要措施[11, 12]。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总生存率达90%以上[13, 14],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15, 16]。
如何筛查上消化道癌

如何筛查上消化道癌临床医学进展2022-11-20发表评论分享近期,《临床医学进展》上的一篇资讯对《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以下称方案)及其在河南现场实践进行简要总结,探索有科学依据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方案和行动策略,以推动此项工作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医脉通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上消化道癌和高发区上消化道癌,在这里通指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
此项工作已纳入国家重大医改项目。
内镜筛查可提前发现潜在的浸润癌和早期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为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提高疗效提供了机会。
其最终目的是降低死亡率,让高发区老百姓受益。
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开拓了高发现场肿瘤防治的新思路、新方向,表明了我们国家癌症防治战略的前移。
筛查对象为上消化道癌高发地区40~69岁人群。
“高发地区”界定为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的发病率不得低于40~50/10万人口,死亡率不得低于30~40/10万人口。
对于不同发病率地区,其筛查病人的检出率等也应有相应不同的要求(表1)。
目标人群:方案提出:“筛查对象为上消化道癌高发地区40~69岁的人群”。
这一高危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可涵盖多少食管/贲门/胃癌病人呢?这一高危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可涵盖多少食管/贲门/胃癌病人?以前不太明确,经实践工作后大家有一定认识。
目标人群在方案试行版中规定是25%,第二版是30%,林州2022年林州数据表明,40~69岁人群食管+胃癌占总人口发病的71.5%,(全国30个市县数据是62.10%)。
这意味着仅在这一人群中筛查会有28.50%甚至更多的食管/贲门胃癌病人被丢失。
若把筛查人群向后延伸一个年龄组(5岁,即到70~74岁组),则筛查人口仅增加1.75%,三癌发生人数会增加14.65%,即从71.50%,上升到86.15%以上。
如此看来,把筛查目标人群向后延伸一个年龄组,定在40~74岁,是可以考虑的。
反证一下:若把筛查人群向前延伸一个年龄组(5岁,即到35~岁组),则筛查人口增加9.61%,三癌症发生人数仅增加0.83%,显然没有必要了。
2020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

2020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完整版)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
以消化道癌为例,2015年我国新发胃癌40.3万例,死亡病例29.1万例;新发食管癌24.6万例,死亡病例18.8万例;新发结直肠癌38.8万例,死亡病例18.7万例。
部分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一半;由于到医院就诊的病例90%以上都是中晚期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差。
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胃癌、食管癌与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35.1%、30.3%和56.9%,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恶性肿瘤是我国主要慢性病之一,还可能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和负担,而大部分肿瘤是可以通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治愈的。
由此可见,我国积极开展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与我国目前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双增长的态势不同,美国自1991年来,癌症死亡率已经下降了26%,呈现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双降低的趋势。
美国之所以能在肿瘤防治领域取得如此明显的成绩,主要有3方面原因:①科学预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②早期筛查,从远离危险因素向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发展;③规范诊疗,减少并发症,提高5年生存率。
这对于美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双降低态势大概贡献60% ,美国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证实肿瘤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是确切可行的。
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的开展情况在借鉴国际癌症防治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国从2005 年起就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支持在农村高发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截止到2018年,全国共有194个项目点,共筛查2166245人,发现34607例患者,检出率从 1.36%提高到2.05%,早诊率提高到70%以上。
初步总结6个上消化道癌高发区2005〜2015年10年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发现:与没有参加内镜筛查的人群相比,参加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人群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20%和37%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14%和33% ;总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17%和32% , 项目取得一定社会效益。
重大传染病防控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方案

重大传染病防控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重大传染病防控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方案一、背景上消化道癌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公共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上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率,制定本项目方案。
二、目标1. 提高上消化道癌的筛查覆盖率,确保早期发现;2. 提高确诊率,提高早期治疗率;3. 减少上消化道癌的死亡率,降低社会医疗和经济负担。
三、实施内容及步骤1. 制定筛查计划:a. 确定筛查人群,包括年龄、性别、高风险因素等;b. 确定筛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内镜检查、癌胚抗原(CEA)检测等;c. 制定筛查周期和频率,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2. 推进筛查工作:a.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大众对上消化道癌的认识与重视;b. 定期开展筛查活动,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检查服务;c. 建立健全筛查结果通报和个人追踪跟踪机制。
3. 加强早诊早治工作:a. 提高医务人员对上消化道癌的诊治能力,举办相关培训与学术会议;b. 加强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提高病理诊断和治疗水平;c. 推广倡导早期治疗方法,如内镜治疗、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提高治愈率。
四、项目预期成果1. 提高上消化道癌的筛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2. 提高确诊率,确保早期阶段的确诊率达到80%以上;3. 提高早期治疗率,确保早期阶段的治疗率达到70%以上;4. 减少上消化道癌的死亡率,使年死亡率下降10%以上;5. 减轻社会医疗和经济负担。
五、项目实施机构与责任1. 卫生健康部门:a. 负责制定筛查计划和工作方案,并监督实施;b.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筛查意识和参与率;c. 建立健全筛查结果通报和追踪机制。
2. 医疗机构:a. 提供完善的筛查设备和技术保障;b. 开展筛查活动,提供规范的诊断服务;c.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
3. 社会机构:a. 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为筛查活动提供保障;b. 参与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度。
消化道早癌筛查“早知道”

消化道癌症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分为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类型。
这些癌症在早期时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直到疾病进展到晚期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肿块、消瘦、便血等。
而在晚期时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不太乐观。
因此,对消化道早癌的筛查非常重要,可以在疾病发展到晚期前发现并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本文将从消化道早癌筛查的定义、筛查对象、筛查方法、筛查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消化道早癌筛查的定义消化道早癌筛查是一种针对消化道癌症进行的预防性医学检查方法,旨在早期发现消化道内的癌前病变和早期消化道癌症。
消化道癌症是指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等消化系统器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其中胃癌和结肠癌是最常见的类型。
早期消化道癌症指的是癌细胞仅限于黏膜和浆膜层,未侵犯肌层和粘膜下层的癌症。
早期消化道癌症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测和诊断。
癌前病变是指消化道内的组织发生了不正常的细胞增生和形态变化,这些异常细胞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癌症。
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炎症、息肉、不典型增生等。
消化道早癌筛查旨在尽早发现和诊断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消化道癌,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二、消化道早癌筛查的对象消化道早癌筛查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人群:1、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抵抗能力也会减弱,消化道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因此,年龄较大的人群是消化道早癌筛查的主要对象。
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年进行一次消化道早癌筛查。
2、有消化道癌病史家族史的人群: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消化道癌的病史,那么他自己患上消化道癌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有消化道癌病史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加重视消化道早癌筛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
3、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消化道癌密切相关,同时也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发生变化,容易发生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消化道癌。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质量控制(2020完整版)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质量控制(2020完整版)摘要如何提高消化道早癌的内镜检出率?建立并严格执行一套精准、规范的消化道早癌筛查的质量控制流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利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消化道早癌筛查的质量控制已逐渐走入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新时代。
据统计,我国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三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50%,仅胃癌就造成每年约49.8万人死亡,其中超过85%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1]。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还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国家的医疗资源。
我国消化道早癌的内镜检出率目前仍不满意。
以早期胃癌为例,2005年日本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已达70%,而我国多数地区仅为5%~20%[2]。
另有Meta分析结果表明,1年内复查胃镜,其上消化道肿瘤的漏诊率为6.4%[3]。
2015年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3.5%结直肠癌患者在近3年内做过结肠镜检查,且结果为假阴性[4]。
如何提高消化道早癌的内镜检出率,最大程度减少漏诊?建立并严格执行一套精准、规范的消化道早癌筛查的质量控制流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案,具体包括内镜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后个体化长期随访3个方面。
一、内镜检查前准备2014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已经对我国的胃癌高危人群进行了详细定义,同时阐述了胃镜检查前祛泡、祛黏液剂的使用规范[5]。
2017年发布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提出"早癌筛查的李氏量表",依据评分结果将受检者罹患胃癌的风险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3个等级,强调对高危和中危人群进行内镜精查[6]。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和《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亦分别定义了我国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高危人群;《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共识意见》则明确了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规范化方案[7,8,9]。
XX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方案

XX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项实施方案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是将日常的医疗服务与目标疾病(即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和十二指肠癌)患者的筛查和早诊早治结合起来,在患者就医和体检过程中进行目标疾病筛查及早诊早治的一种疾病筛查方式,是迅速扩大上消化道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途径。
为做好我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工作,保证项目工作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专家委员会《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XX试行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及每年省卫健委、财政厅相关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一)开展院内机会性筛查,提高上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推广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适宜技术,增强我市癌症防治人才队伍和硬件建设,提高癌症防治服务能力。
(三)加强癌症防治科普宣传,提高我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传播癌症早诊早治理念。
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医防融合的上消化道癌筛查、随访和干预体系。
二、项目任务(一)实施单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
(二)筛查对象项目实施医院的门诊、住院患者及自愿参与上消化道癌筛查者均可作为项目筛查对象,但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本地户籍人口或常住人口(居住满3年及以上);2 .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3 .无恶性肿瘤疾病史;4,符合内镜筛查适应症,无相关禁忌症;5 .自愿加入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任务数量将符合项目任务条件的筛查者纳入项目管理,并采集和上报相关信息。
癌症筛查分为初筛和随访复查,每年筛查任务数量按照省项目办统一要求执行。
三、项目资金分配每年根据省项目办资金分配方案将项目经费分配至项目医院及市疾控中心,用于癌症筛查、数据网报、癌症防治宣传、参加督导培训等方面。
消化道早癌筛查查什么

消化道早癌筛查查什么根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恶性肿瘤致使人类死亡率位居第一。
伴随现阶段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癌症的发病率提升较为迅速,目前位居发病率较高的前5位分别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道癌。
探究发现占比较高的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因此针对消化道早癌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消化道早癌筛查开展现状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在早期诊断过程中应用胃肠镜检查就可以明确进行疾病诊断,因此早期消化道癌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镜治疗,痊愈较高,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因为由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粘膜癌发展到粘膜下层癌,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是85个月。
针对消化道早癌进行诊断检查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而且粘膜下层癌的发展进展期癌需要的时间是31个月,早癌发育到进展期的癌症疾病,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9年的时间,因此在这段疾病发展的时期,有充足的时间发现疾病病变情况,在早期的阶段进行控制性治疗。
当然胃肠癌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由于特征性缺乏,症状并不显著,因此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够发现病变情况,实施治疗诊断。
目前我国针对早期胃肠癌的检出率概率是比较低的,一般情况下只有5%左右,即便是我国最好的内镜中心,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检出率也不足15%,分析原因主要是与内镜诊疗水平低下,以及患者重视程度不够,与相关因素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是现阶段我国需要优化解决的方面。
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达到了百分之80-90以上,探究原因与内镜诊疗水平的差距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针对性进行内镜设备优化,需要国民提高重视程度。
二、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重要性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时间越早越好,能够有效地提高预后效果,一旦出现典型的症状表现,大多情况下是处于中晚期阶段,会失去治疗的最佳时间,而且在实施治疗过程中预后效果也比较差。
从更为通俗的角度探究,发现一例早癌等于挽救一个家庭。
针对在医院从事消化内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调查显示很多患者平时感觉到腹部出现不适,重视程度并不高,认为只是小胃病、肠炎而不够重视,放纵了恶性肿瘤恶性发展的机会。
述评: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科学和策略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进展, 2014, 4, 35-41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4 in Hans. /journal/acm/10.12677/acm.2014.43007Commentary: Cancer Screening and Earl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in Science and PolicyJianbang Lu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fice of Henan Province, Cancer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Email: hncjbl@Received: Aug. 11th, 2014; revised: Aug. 19th, 2014; accepted: Aug. 26th,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Since 2004, State Ministry of Health has started demonstration bases of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 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and in 2009 carried out the esophagus/Cardia cancer and stomach cancer screening for high-risk groups, such as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ject and from 2012, the esophageal/Cardia carcinoma and gastric cancer to be combined with upper digestive tract cancer group. At present, the project has been extended to 29 provinces and 142 counties;each year more than 20 million screening high-risk population receive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cancer screening and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of Chinese technology program” in Henan and its practice, and explores a scientific basis and technical sche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ina conditions and act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ork.KeywordsEsophagus Carcinoma, 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Cardia, Gastric Cancer, High-Incidence Area,Endoscopic Screening, Pathological Diagnosis,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述评: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科学和策略陆建邦河南省癌症中心,河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 郑州Email: hncjbl@收稿日期:2014年8月11日;修回日期:2014年8月19日;录用日期:2014年8月26日摘要2004年,国家卫生部启动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建设,2009年在全国部分省区相继开展食管/贲门癌、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并从2012年,将食管/贲门癌组和胃癌组合并为上消化道癌组。
消化内科消化道早癌筛查

PART 8
结语
结语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 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
医疗服务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患者的 健康保驾护航
各位同仁,消化道早癌筛查 工作任重道远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科普 宣传,提高公众的筛查意识, 共同为推动消化道早癌筛查
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道肿瘤的高危因素
2. 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 会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如 胃镜、肠镜、粪便隐血试验
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进行专业检查:在确定 了筛查方法后,医生会使用 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进行 详细的检查
4. 诊断与治疗建议:根据 检查结果,医生会给出诊断 意见和治疗建议。如果发现 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医生 会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PART 5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推 广与应用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推广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消化道早癌筛查技术,我们应当 1. 加强科普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普及消化道早 癌筛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提供便捷的筛查服务
在各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消化 道早癌筛查门诊,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筛查服 务 3.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
对策一:增加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 等,向公众传递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筛查意识
2
3
挑战二:筛查技术及设备的局限性:虽然现有的筛查技术及设备已经相当 先进,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某些类型的癌症筛查效果不佳等
对策二:持续研发与更新技术:持续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不 断研发和更新筛查技术及设备,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果
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21年试行版)上消化道癌症要紧包括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在我国上消化道癌症多发地域进行上消化道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
技术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在上消化道癌症多发地域,对高危人群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发觉的可疑病变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在一次内镜检查中可发觉上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病变,使筛查及诊断一步完成。
内镜检查时必需祛除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内粘液与气泡。
在检查食管时,必需辅以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对贲门癌多发位点(贲门脊根部黏膜胃体侧区域,交壤限下2厘米内,10点至3点处)认真观看,有任何形态学异样时均须活检;依次观看胃内的各个部位,必要时辅以靛胭脂染色,有任何形态学异样时均须活检。
本技术方案的重点在于发觉可干与的癌前病变及初期癌,并及时予以医治。
筛查对象为上消化道癌多发地域40-69岁的人群。
对发觉的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贲门和胃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及癌患者进行及时医治;对其他癌前病变,或未能及时医治的患者,应按期进行随访。
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定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依据。
技术方案的工作目标为:任务完成率≥100%,检出率达到相应地域的估算值,早诊率≥70%,医治率≥85%,如有随访任务,随访率≥70%。
注:1. 任务完成率=实际筛查人数/任务人数X100%;2. 检出率=(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食管癌+贲门高级别上皮内肿瘤+贲门癌+胃高级别上皮内肿瘤+胃癌)÷实际筛查人数X100%。
检出率由专家组估算确信;3. 早诊率=(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初期食管癌+贲门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初期贲门癌+胃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初期胃癌)÷(食管重度异型增生、贲门高级别上皮内肿瘤、胃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及其以上病变)X100%;4. 医治率=实际医治例数÷应医治例数X100%;5. 初期癌:初期食管癌包括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无淋巴结转移证据;初期贲门癌包括贲门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证据;初期胃癌包括胃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证据;6. 随访率=实际随访人数÷应随访人数X100%。
消化道早癌的筛查

对于初期胃肠道肿瘤的筛查建议此刻跟着公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人民生活也较前有显然提升,大家对健康等重视程度也显然加强了,老是听人提及健康是福,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部分人并无做到真实的重视,在从事消化内科及内镜诊断工作有10 多年了,在工作时期见过很多的患者,他们平常感觉腹部不适,总认为不过“小胃病、肠炎”而不重视,经常自己在药房买点“胃药、消炎药”吃,症状就好了,可经常会反频频复发生,但也没有过多的惹起重视,直到出现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或吃不下东西等状况才想起到医院检查,而这时检查的结果可能会很糟糕,可能已经是后期胃肠肿瘤了,每次当我碰到并检查出患者为进展期胃肠癌时经常感觉很痛惜,好多患者因检查出胃肠癌的时间太晚已经失掉了最正确治疗时间,进展期胃肠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5 年生计率仍低于30% ,且后期肿瘤的各样并发症致使生活质量很差,为何不早点来检查呢?在我国当前最常有的几个恶性肿瘤中,此中有三个都在消化道,分别是胃癌、结肠癌及食管癌,而这些肿瘤都能够经过胃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大家或许不知道初期消化道肿瘤是完整能够经过内镜治疗治愈的,有研究表明由粘膜癌发展到粘膜基层癌的过程大概需要85 个月,而由粘膜基层癌发展到进展期癌只需 31 个月,也就是说粘膜癌发育到超出内镜治疗适应症的粘膜基层癌需要7 年,由早癌发育到进展期癌大体需要9 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患者有充分的时间发现尙逗留在粘膜癌的机遇,初期胃肠癌往常缺少癌的特点性表现,且症状其实不典型,需要认真察看才能发现,当前我国的初期胃肠癌的检出率较低,向来保持在5% 以下,即即是在全国最好的内镜中心其检出率也不足15% ,其原由与内镜诊断水平及患者重视程度不够有关,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初期胃癌的检出率达80%-90%以上,其差距与内镜诊断水平、设施及公民重视程度有关,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胃肠镜检查已经成为每年的惯例体检项目,而在我国因经济状况及胃肠镜检查难过等原由,当前广泛的检查率极低,而初期胃肠癌与进展期癌的预后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初期胃肠癌可在胃镜下行ESD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愈的,患者难过小,且预后优秀。
有关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那些事

有关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那些事1.消化道早癌概念及发展过程消化道癌是我国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和直肠癌等。
好发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
随着现阶段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让消化道早癌筛查能够为更多早期癌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基础。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环境/饮食因素高盐/高硝酸盐缺乏维生C等抗氧化剂,毒力较强菌株感染。
2.消化道早癌筛查有多重要在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让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也出现逐年递增趋势。
人们在日常生活出现腹部不适感时,大多数人会到药房买药缓解不适感,很少会重视消化道检查。
直到疾病反复发作,让患者逐步出现消瘦、贫血等情况时,才会想起到医院进行检查。
因此,加强消化道早癌筛查很重要,通过临床检查可以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尽早筛出,让患者可以尽快接受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
消化道早期癌症浸润深度并没有超过黏膜下层,而是仅局限在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随着现阶段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让消化道早癌筛查能够为更多早期癌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基础。
例如食道癌早癌筛查可以通过内镜检查的方式,观察食管黏膜是否糜烂、结节以及斑块变化,还可以通过钡餐X 线检查,针对可能存在肿瘤情况的进行进一步检查。
近年来通过NBI(电子染色内镜)及碘染色提高了食管癌筛查的精准度。
3.为什么要做消化道早癌的筛查首先,通常情况下,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很多恶性肿瘤的症状在中晚期才会出现,因此,做消化道早癌筛查非常有必要,让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可以尽早被检出。
据大量研究证实,消化道癌症在早期被发现与确诊后,5年生存率为90%以上,而中晚期患者通过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仅有6%-20%。
因此,患者在消化道肿瘤被发现后,可以尽早安排相应的治疗,阻滞肿瘤发展,促进患者逐步治愈。
其次,患者通过消化道早癌筛查后,如果发现早,通过手术治疗比较简单,并且治愈率更高,大部分患者不需要通过放化疗就可以得到良好恢复,在治疗方面费用比较少,大部分家庭均可以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早癌的筛查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关于早期胃肠道肿瘤的筛查建议
现在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生活也较前有明显提高,大家对健康等重视程度也明显增强了,总是听人说起健康是福,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部分人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重视,在从事消化内科及内镜诊疗工作有10多年了,在工作期间见过很多的患者,他们平时感觉腹部不适,总以为只是“小胃病、肠炎”而不重视,常常自己在药房买点“胃药、消炎药”吃,症状就好了,可常常会反反复复发作,但也没有过多的引起重视,直到出现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或吃不下东西等情况才想起到医院检查,而这时检查的结果可能会很糟糕,可能已经是晚期胃肠肿瘤了,每次当我遇到并检查出患者为进展期胃肠癌时常常觉得很惋惜,很多患者因检查出胃肠癌的时间太晚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进展期胃肠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且晚期肿瘤的各种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很差,为什么不早点来检查呢?在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几个恶性肿瘤中,其中有三个都在消化道,分别是胃癌、结肠癌及食管癌,而这些肿瘤都可以通过胃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大家也许不知道早期消化道肿瘤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镜治疗治愈的,有研究表明由粘膜癌发展到粘膜下层癌的过程大约需要85个月,而由粘膜下层癌发展到进展期癌只要31个月,也就是说粘膜癌发育到超过内镜治疗适应症的粘膜下层癌需要7年,由早癌发育到进展期癌大概需要9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患者有充足的时间发现尙停留在粘膜癌的机会,早期胃肠癌通常缺乏癌的特征性表现,且症状并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目前我国的早期胃肠癌的检出率较低,一直维持在5%以下,即便是在全国最好的内镜中心其检出率也不足15%,其原因与内镜诊疗水平及患者重视程度不够有关,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早期胃癌的检
出率达80%-90%以上,其差距与内镜诊疗水平、设备及国民重视程度有关,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胃肠镜检查已经成为每年的常规体检项目,而在我国因经济状况及胃肠镜检查痛苦等原因,目前普遍的检查率极低,而早期胃肠癌与进展期癌的预后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早期胃肠癌可在胃镜下行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愈的,患者痛苦小,且预后良好。
为提高我科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水平,我科引进了日本富士公司最新的EPX-4450HD高清电子内镜图像处理器及EG-590ZW、EG600系列内镜,具有高清、电子染色及放大功能,独有FICE技术(可扩展电子分光色彩强调比色技术)及配备百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实现增强观察,更利于诊断,可清晰显示消化道粘膜的细微结构,同时可将消化道粘膜放大100倍以上,能清晰显示胃黏膜细微结构,大幅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且目前胃肠镜检查均采用无痛检查技术,患者只需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就可进入睡眠状态,检查时无任何感觉,检查完后很快就清醒,无任何后遗症,大大减少患者检查痛苦,安全性高,那么那些人群需要常规行胃肠镜检查呢,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及《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疗共识(2014年重庆)》等共识指南为参考,我们建议有腹痛、腹泻、便秘、纳差、早饱、进食梗阻等情况因及时检查,尤其是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贫血、黑便、便血等情况时需立即行胃肠镜检查,另外既往有消化性溃疡、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结肠腺瘤(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性增生)、术后残胃等癌前病变、胆囊术后、健康无症状50岁以上人群及有胃肠癌家族史的患者需定期行胃肠镜检查进行胃肠道肿瘤的筛查,希望广大患者都能重视您的“小胃病、肠
炎”,且不可轻视,及时进行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作到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在此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