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资料(重点资料)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b3383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0.png)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1. 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的科学,它关注于生物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
2. 生理学的重点2.1 细胞膜与细胞传递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它对物质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离子通道与离子平衡•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转导2.2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负责感知、传导和处理信息的重要系统。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传递与突触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消化器官结构与功能•食物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2.4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呼吸过程中的肺泡气体交换•呼吸调节机制2.5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心脏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过程•血压调节机制2.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负责排除代谢产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肾脏结构与功能•尿液形成过程•水盐平衡调节机制2.7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内分泌腺体结构与功能•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机制•内分泌失调与疾病3. 生理学考点3.1 概念与定义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是考试中的重点,包括细胞膜、神经元、离子通道等的定义和功能。
3.2 实验技术与方法生理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是生理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离体器官实验、电生理记录、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3.3 生理学参数与测量生理学参数与测量是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如血压、心率、呼吸率等的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3.4 生理过程与调节机制生理过程与调节机制是考试中的核心内容,包括神经传导、消化吸收、呼吸气体交换等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生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45c36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6.png)
生理学复习资料一、绪论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活动的科学,它关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生理学复习资料,匡助您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二、细胞生理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理学非常重要。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细胞的分裂和增殖等过程。
2. 细胞膜的运输过程: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了解细胞膜的运输过程对于理解物质在细胞内外的传递至关重要。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机制,如扩散、渗透、运输蛋白等。
三、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神经传递过程至关重要。
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轴突等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2. 神经传递:神经传递是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了解神经传递的机制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突触传递的机制,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释放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等。
四、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循环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
心脏的心房、心室、心瓣等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肌收缩和心电图等过程。
2. 循环系统的调节:循环系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系统,了解循环系统的调节对于理解机体内环境稳定的机制至关重要。
血压的调节、血液流量的调节、血管的调节等过程。
五、呼吸生理学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器官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呼吸过程至关重要。
肺、气管、支气管等结构和功能,以及肺泡的气体交换等过程。
2. 呼吸的调节:呼吸是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的重要过程,了解呼吸的调节对于理解机体氧供需平衡的机制至关重要。
呼吸中枢的调节、呼吸肌的调节、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等过程。
六、消化生理学1.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器官是机体进行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消化过程至关重要。
生理学100个必考重点
![生理学100个必考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40fa2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d.png)
生理学100个必考重点1、气体(CO₂、O₂、N₂)属于单纯扩散。
2、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
3、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Na⁺、K⁺、Cl⁻、Ca²⁺等离子。
4、主动转运:钠钾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主动吸收。
5、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
6、静息电位产生机制:主要由K⁺外流形成。
7、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主要由Na⁺内流形成。
8、兴奋传导特点:双向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完整性。
9、骨骼肌的神经传递:首先Ca²⁺内流,ACh外流。
10、阻断ACh接头传递的:美洲箭毒、α-银环蛇毒。
11、细胞内环境:细胞外液。
12、红细胞的造血原料是:铁+蛋白质。
13、维生素B和叶酸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14、血浆PH(值)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NaHCO₃/H₂CO₃。
15、左心室压力最高是快速射血期末。
16、左心室容积最小是等容舒张期末。
17、左心室容积最大是心房收缩期末。
18、主动脉压力最高是快速射血期末。
19、主动脉压力最低是等容收缩期末。
20、主动脉血流量最大是快速射血期。
21、室内压升高最快是等容收缩期。
22、心肌的收缩强度可随着其初长度(由心室前负荷决定)的改变而改变,心肌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异长调节。
23、浦肯野纤维的4期去极化主要是Na⁺内流。
24、窦房结细胞4期去极化由K⁺通道逐渐关闭,Na⁺、Ca²⁺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25、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是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26、外周阻力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27、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28、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29、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血管是皮肤血管,骨骼肌血管和内脏血管占其次。
30、动脉压力感受器不是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脑血管和冠脉最少。
31、动脉舒张压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冠脉血流量。
生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生理学复习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1af95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8.png)
1、简述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新陈代谢是指人体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及能量交换,是生命的最重要特征。
兴奋性是指机体受到刺激时能作出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适应性是指机体代谢和功能活动能随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适应变化的过程。
生殖是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产生与亲代相似子代的过程。
2、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因为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要引起组织细胞兴奋,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要引起组织细胞兴奋,刺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刺激必须具有一定强度,如果刺激强度太小,细胞不会兴奋。
(2)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作用时间,如果刺激的时间太短,细胞也不会兴奋。
(3)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变化率越大,刺激越有效。
4、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细胞受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短暂可逆可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去极化过程。
随后细胞膜很快又恢复了对钾的通透性,钾离子快速外流,产生了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复极化过程。
7、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比较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差别?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是局部电流的扩布有髓鞘纤维是呈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
无髓鞘纤维是非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慢。
8、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是血液抗凝后所析出的淡黄透明的液体。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透明的液体。
前者含有纤维蛋白原,后者不含纤维蛋白原。
(还有其它次要区别)9、交叉配血的概念?如何看待其结果?献血者的红细胞及血清分别与受血者血清及红细胞相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现象的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主次两侧均无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安全输血。
只要有一侧发生凝集现象则为配血不合。
不能输血。
10、组织液生成的原理?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生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71ef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d.png)
《生理学》复习重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以下是《生理学》复习的重点内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这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出胞与入胞。
需要理解各种转运方式的特点和机制,例如单纯扩散的物质有哪些,易化扩散的载体和通道的特性,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等。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要熟悉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如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等。
了解这些通路中涉及的分子和作用机制。
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重点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明白极化、去极化、超极化等术语的含义。
还要了解局部电位的特点和意义。
4、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熟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理解肌肉收缩的机制(滑行学说),以及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如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等。
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清楚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掌握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液的比重、黏度、渗透压等理化特性,以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的意义。
2、血细胞的生理重点复习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和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作用);白细胞的分类、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黏附、聚集、释放等)和功能(止血、凝血等)。
3、生理性止血了解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和血液凝固。
掌握凝血的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抗凝系统(抗凝血酶、肝素等的作用),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和意义。
4、血型和输血原则明白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和特点,掌握输血的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的意义。
三、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理解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和特点,心输出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每搏输出量和心率),以及心肌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b1efd9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5.png)
生理学重点笔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各个层面。
以下是一些生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各司其职,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产生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选。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
单纯扩散适用于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
易化扩散则借助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使物质更高效地转运。
主动转运则需要消耗能量,实现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
细胞的信号转导是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重要环节。
包括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等。
二、血液生理学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包含各种溶质,如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血液的携氧能力至关重要。
白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凝血因子的激活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三、循环生理学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性。
心脏的电活动可以通过心电图来检测和分析。
心动周期是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房和心室的压力、容积和瓣膜的开闭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器官,其管壁较厚,弹性较大。
静脉则将血液回流到心脏,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等因素有关。
四、呼吸生理学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99df5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7.png)
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机能的科学,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运行机制。
了解生理学的重点知识,对于理解人体功能以及健康维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归纳生理学的重点知识,从细胞生理、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消化系统生理和呼吸系统生理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1.细胞生理:- 细胞膜构造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
- 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排泄和运输的机制,如扩散、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等。
- 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调节。
- 细胞分裂和增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调节。
2.神经生理:-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不同部分(树突、细胞体和轴突)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冲动的传导。
- 突触传递:突触传递的机制,包括突触前后膜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等。
-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和调节物质,包括神经调节的传递途径和调节物质的作用机制。
-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
3.心血管生理:-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心房、心室、心瓣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 血液循环:血液的输送和循环机制,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成分和体循环、肺循环。
- 血压调节:血压的调节机制和调节因素,包括神经调节、体液平衡和荷尔蒙的作用。
- 血液成分:血浆和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4.消化系统生理:- 消化道结构和功能: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 消化液的分泌和功能:胃液、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和功能,包括消化酶的作用机制和消化液的调节。
-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和代谢机制,包括各种营养素的转化和利用。
- 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包括有益菌和致病菌的作用和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dd263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b.png)
《生理学》复习资料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它涵盖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多个层面,对于理解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生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整理。
一、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生理学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双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它具有选择性通透的特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如氧气、二氧化碳的扩散)、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如钠钾泵)以及出胞和入胞作用。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其产生主要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有关。
动作电位则是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快速、可逆的电位变化,包括去极化、复极化等过程。
二、血液生理学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成分和功能:血浆中含有水、电解质、血浆蛋白、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它们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功能、免疫功能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与血液的携氧能力密切相关。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血型和输血: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是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
输血时需要进行血型匹配,以避免发生溶血反应。
三、循环生理学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构成心动周期,每个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全心舒张期。
心输出量是评价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受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分为工作细胞(心室肌细胞和心房肌细胞)和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生理学》重点知识
![《生理学》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cd3a8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5.png)
《生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2.生命活动至少包括三种基本特征,既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其中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调节特点是迅速、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暂等。
4.反射的形式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建立的(如:望梅止渴)。
反射弧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调节速度较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6.反馈作用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如动脉血管的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如排尿反射、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活动属于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其中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是顺浓度(电位)梯度转运物质,属于被动转运。
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
2.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安静时,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Na+外流引起。
3.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关键结构是三联管。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Ca2+的参与起到关键作用,故称为耦联因子。
第三章血液1.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血浆中的NaCl所形成,其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白蛋白形成,其作用是在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0.9%NaCl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属于等渗溶液。
2.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有赖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其中以碳酸氢钠/碳酸(NaHCO3/H2CO3)最为重要。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6bd7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8.png)
人体动物及生理学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
稳态:内环境得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得状态, 泛指凡就是通过机体自身得调节机制使某个生理过程保持相对恒定得状态。
负反馈:如果信息(终产物或结果)得作用与控制信息得作用相反,使输出变量(效应器)向与原来相反得方向变化, 降低这一过程得进展速度, 返回预定得值(正常值), 则称之~。
2.生命活动得调节特点。
(1)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得活动调节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传入N纤维)中枢→(传入N纤维)效应器调节特点:迅速而精确, 作用部位较局限, 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某些特殊得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调节机体得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调节方式: 激素(有得就是神经调节得一个延长部分).①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②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得局部性体液调节。
③神经分泌: 神经细胞分泌得激素释放入血达到得体液调节。
调节特点:效应出现缓慢, 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 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得适应性反应。
调节特点: 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与跨膜信号通讯细胞得跨膜物质转运形式主要可归纳为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得跨膜转运以及胞吞与胞吐三种类型。
其中重点掌握膜蛋白介导得跨膜转运.1.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得物质,需在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下, 由膜得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
(名解)(1)分类: ①经载体得易化扩散;②经通道得易化扩散.(2)转运得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K+、Na+、Ca2+等。
(3)特点: ①不需另外消耗能量;②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③饱与性;④转运速率更高;⑤立体构象特异性;⑥竞争性抑制.2.主动转运(重点:继发性主动转运)(1)概念:指通过细胞本身得耗能, 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得转运过程。
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bcff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5.png)
绪论及细胞一、名词解释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调控机体功能活动的方式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指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细胞外液或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靶器官(某些组织或器官),对活动起促进或抑制的调节方式。
即体液中化学物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主要指激素调节自身调节:指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机体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正反馈:指受控部分返回信息促进或加强了控制部分的活动负反馈:指受控部分返回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从胞膜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转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称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在细胞膜特殊蛋白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性转运的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继发):是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能量消耗,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是需要额外供能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在主动运输的过程中,额外消耗的能量直接由ATP分解提供继发性主动转运:动力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这种间接利用ATP的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电位:当刺激使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就出现膜上的电压控钠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当细胞受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快速、可传播性的电位变化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减小超极化: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增大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将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不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过程二、问答题1、试述跨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07240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2.png)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是研究细胞内部各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机能等内容。
3. 消化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是研究消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循环生理学是研究循环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心脏的构造和功能、心脏起搏和传导、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压调节和血液循环、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气体交换和调节、呼吸运动和呼吸中枢的调节等内容。
6. 泌尿生理学泌尿生理学是研究泌尿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生成和组成、尿液的排泄和调节、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的调节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和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8. 生殖生理学生殖生理学是研究生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生殖细胞的发育和生殖过程、性别发育和生育调节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中的一些常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除了掌握这些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考试,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生理学考试重点
![生理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e97b0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4.png)
生理学考试重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对于即将面临生理学考试的同学来说,掌握重点内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生理学考试重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其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能量和载体。
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前者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转运,具有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后者如钠离子、钾离子等的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通过分解 ATP 来实现物质的逆浓度梯度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如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收,是依赖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进行的。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其产生机制主要是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可逆、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其产生机制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等阶段,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3、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其过程包括动作电位沿横管膜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以及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和回收。
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行学说,即粗肌丝和细肌丝相对滑行导致肌节缩短。
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理化特性:如比重、黏度、渗透压、酸碱度等。
2、血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会影响气体运输。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和血液凝固。
生理学复习提纲-全部重点整理
![生理学复习提纲-全部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bc18d96137ee06eff918d7.png)
第一章绪论二、基本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基本方式是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不依赖神经与体液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细胞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
激素(hormone)是一些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由血液或组织液携带,作用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调节这些细胞的活动。
旁分泌(paracrine)是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组织液,弥散至邻近的靶细胞,调节其机能。
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具有神经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细胞分泌激素(不包括由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硷或去甲肾上腺等递质)的现象。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指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未作用之前直接向受控部分发出信息,调控受控部分。
三、重点与难点提示1.机体的内环境体液占体重的60%,分为细胞内液(2/3)与细胞外液(1/3),后者包括血浆、组织液、房水、脑脊液及淋巴液等。
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为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中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
《生理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生理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d8d43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3.png)
《生理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3.人体功能的调节可使机体适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4.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方式,如动脉血压的减压反射调节;正反馈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方式,如排尿反射、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分为4种,即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理是K+外流。
3.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兴奋的标志;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去极化)是由Na+大量快速内流所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复极化)是K+快速外流所形成。
4.将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结构基础是三联管。
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Ca2+是耦联因子。
第三章血液1. 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血浆中pH值的相对恒定有赖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其中以碳酸氢钠/碳酸为最重要的缓冲对。
2.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NaCl形成,其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从而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白蛋白形成,其作用是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及维持正常血浆容量。
3.溶血是指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的现象。
4.临床和生理实验中用到的各种溶液中,如溶液的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称为高渗溶液,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低渗溶液,等于血浆渗透压称为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在临床应用广泛,如0.9%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
生理学复习重点(统一打印)
![生理学复习重点(统一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6558bcb24afe04a1b071de76.png)
生理学重点简第一章体液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和反射弧第二章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物质转运的特点。
细胞的兴奋性的基本概念(阈值,阈电位,峰电位)第三章血量及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液的理化性质(PH,渗透压),血浆和血清的区别。
血浆的成分和血浆蛋白质的种类,功能,血浆渗透压。
血小板的形态和生理功能。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搞凝的物质及作用。
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的基本措施及原理。
第四章心动周期,心率,心输出量,射血分数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肌的基本生理特性,心肌静脉压静脉回流的血量的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和路径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脏血管的影响作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人影响作用心血管的压力和化学感受器的反射调节第五章胸内压,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的通气量,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肺的牵张反射体液性调节是怎样影响呼呼吸的第六章唾液的组成和功能单胃的运动方式,复胃的运动的方式(反刍和喛气)胃液的成分和功能,小肠运动的基本方式。
胰液和胆汗的组成与消化功能。
主要物质在小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的基本原理胃液和胰液分泌和调节方式第七章动物的散热方式和动物维持体温恒定的基本方式第八章肾小球旁器的组成和功能原尿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肾小管各段的转动方式抗利尿激素对尿液生成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尿液生成的调节有效滤过压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排尿反射第九章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骨骼肌收缩的机制(肌丝滑动学说)第十章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突触的种类、突触传递的机理和基本特征神经递质与受体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感受器的概念和特征脊髓的感觉传导通路,丘脑的感激投射系统什么是骨紧张,腱反射和牵张反射大脑皮层对运动神经调节的两个系统(锥体、锥体外)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内脏活动的特征第十一章激素的概念和分类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作用机制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甲状腺的功能和调节方式甲状腺素,甲状旁腺激素,胰腺,肾上腺内分泌第十二章性初期和性成熟,睾丸,卵巢的主要功能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的来源和功能第十三章乳的生成和调节,排乳反射和调节(这还不算全部的重点,大家最好还根据平时上课听的,做的笔记,把老师的课件好好地看一篇)生理学重点详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17ec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6.png)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一、生理学概述1.1 什么是生理学1.2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1.3 生理学的基本原理1.4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生物膜与细胞生理学2.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1.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通道3.膜的流动性 ### 2.2 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调节4.渗透调节5.温度调节6.pH值调节 ### 2.3 细胞的兴奋与传导7.神经细胞的兴奋过程8.神经冲动传导9.突触传递三、神经生理学3.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的分类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3.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 3.2 神经传递4.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5.神经递质的作用与调节6.突触后电位 ### 3.3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7.大脑的结构与功能8.脊髓的结构与功能9.脑干的结构与功能四、心血管生理学4.1 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1.心肌细胞的兴奋过程2.心肌细胞的收缩过程3.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4.2 心血管的调节4.心血管的自律性调节5.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6.激素对心血管的调节五、呼吸生理学5.1 外呼吸与内呼吸1.外呼吸的过程2.内呼吸的过程 ### 5.2 呼吸中枢3.呼吸中枢的解剖与生理特征4.呼吸中枢的调节5.外界刺激对呼吸的影响 ### 5.3 气体交换6.呼吸膜的结构与功能7.气体的运输与转运8.气体交换的调节六、消化生理学6.1 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1.口腔的结构与功能2.胃的结构与功能3.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 6.2 消化腺的分泌与调节4.唾液腺的分泌与调节5.胃的酸性分泌与调节6.胰腺与肠道的消化酶分泌与调节 ### 6.3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7.营养物质的吸收8.营养物质的代谢与能量平衡9.糖代谢与血糖调节七、泌尿生理学7.1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肾小体的结构与功能2.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3.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 ### 7.2 尿的生成与排除4.肾小球滤过与尿液生成5.输尿管与膀胱的功能6.尿液的排除与调节 ###7.3 水与电解质的平衡调节7.水的平衡调节8.离子的平衡调节9.酸碱平衡的调节八、内分泌系统8.1 内分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脑垂体的结构与功能2.甲状腺的结构与功能3.胰腺的结构与功能 ### 8.2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4.激素的合成与运输5.激素的分泌与调控6.激素的作用机制 ### 8.3 常见内分泌疾病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糖尿病9.雄激素过多症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包括生物膜与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泌尿生理学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机体功能活动是如何被调节的?
机体功能活动是通过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自身调节来完成的。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反射实现对效应器功能的调节,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生理状态下可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特点:反应迅速,起作用快,调节精确。
●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实现对靶细胞功能的调节,如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特点:作用缓慢而持久,作用面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2.举例说明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
●负反馈: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生理意义:维持稳态,如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负反馈作用,从而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相对稳定。
●正反馈: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生理意义:使机体某一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完成,如分娩、排尿反射等。
●前馈:指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它能使输出变量在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就能得到纠正。
生理意义: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使其活动完成得更加准确,如各种条件反射。
3、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
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①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②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
答:●本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平衡离子分布。
●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④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2、试述静息电位产生的条件以及机制?
●产生的前提条件:(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机制:1、[K+]i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A-]i不能向膜外扩散;2、[K+]i↓、[A-]i↑→膜内电位↓(负电场),[K+]o↑→膜外电位↑(正电场);3、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4、当扩
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
3、试述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
特点:①“全或无”特性: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②不衰减式传导③有不应期
产生机制: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再生式内流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支) 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吸引→K+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AP下降支) ∵[Na+]i↑、[K+]O↑→激活Na+-K+泵Na+泵出、K+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
4、试比较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
5、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有哪些异同点?。